谈谈温阳散寒的附子理中丸 生活妙方

合集下载

附子理中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

附子理中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

附子理中汤的标准配方及其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附子理中汤的标准配方,以及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附子理中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阳虚、寒湿内阻等症状。

本文将从附子理中汤的组成、制作方法、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中药使用指南。

附子理中汤,又称附子理中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阳虚、寒湿内阻等症状。

其标准配方包括以下几种中药材:附子:附子是附子理中汤的主要成分,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

在标准配方中,附子的用量通常为6克。

人参:人参具有补气健脾、益肺生津的作用,对于脾胃阳虚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标准配方中,人参的用量通常为9克。

白术:白术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渗湿的功效,对于脾胃阳虚、寒湿内阻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标准配方中,白术的用量通常为9克。

炙甘草:炙甘草具有益气和中、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脾胃阳虚、寒湿内阻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标准配方中,炙甘草的用量通常为6克。

附子理中汤的标准配方还包括一些辅助药材,如生姜、大枣等,这些药材可以增强附子理中汤的疗效,同时也能减轻其副作用。

附子理中汤的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将上述中药材按照比例准备好。

然后,将附子、人参、白术、炙甘草等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煎煮。

煎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防止药材糊锅。

煎煮约30分钟后,加入生姜、大枣等辅助药材,继续煎煮约15分钟。

最后,将煎好的药液过滤出来,待其冷却后即可服用。

附子理中汤的使用方法如下: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服用15克附子理中汤,一日3次。

儿童的用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

附子理中汤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药效。

附子理中汤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治疗脾胃阳虚、寒湿内阻等症状。

例如,对于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附子理中汤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附子理中汤还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中药制剂,由附子和其他药材组成,具有很多功效与作用。

附子理中丸常用于治疗脾胃功能不良、胃脘疼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它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

附子是一种温补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系统恢复正常功能。

对于脘腹冷痛、寒犯脾胃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附子理中丸可以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使脾胃恢复正常功能,缓解症状。

其次,附子理中丸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

脾胃是消化系统的核心器官,脾胃功能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

附子理中丸可以通过调节脾胃气血运行,增加胃液分泌,提高消化吸收功能,有助于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再次,附子理中丸具有止泻固涩的作用。

对于脾虚或肠寒引起的腹泻症状,附子理中丸可以通过温中散寒的作用,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同时,附子理中丸中的其他药材也具有止泻固涩作用,如黑豆、枳壳等,可以帮助收敛肠道,缓解腹泻。

此外,附子理中丸还具有镇痛的功效。

附子是一种有温阳之性的中药材,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对于胃痛、腹痛等疼痛症状,附子理中丸可以通过温中散寒和镇痛作用,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附子理中丸对于改善情绪、提高精神状态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胃是情绪的调节中心,脾胃功能不良会导致情绪低落、疲倦无力等问题。

附子理中丸可以通过改善脾胃功能,调理情绪,提高精神状态,使人恢复活力。

总之,附子理中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温阳散寒、健脾养胃、止泻固涩、镇痛、改善情绪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附子理中丸属于内服药物,使用时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并注意遵循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方剂来源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与用法附子90克人参90克干姜90克甘草90克白术90克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每服6--9克。

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临床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功能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心腹冷痛,呕吐泻利,霍乱转筋,畏寒肢冷,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心力衰竭,慢性口腔溃疡等病症,也有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婴儿青色便,痢疾等病症。

例如:.(1)胃溃疡本方加白芍、茯苓、良附丸治疗。

结果。

服药10剂后,痛止;3个月后,X 线检查胃溃疡得以愈合(<江苏中医}1979年第1期)。

(2)痢疾本方加木香、炒黄芩、佩兰、藿香治疗。

结果。

服药6剂,便脓血止;继以香砂六君子汤调理而愈(《江苏中医》1979年第1期)。

(3)婴儿青色便本方为乳母服用治疗。

服法为于哺乳前45分钟左右,乳母服药200--300毫升,日服2—3次,服1—2日即可。

结果,患儿症状迅速缓解,大便颜色转正,次数减少,一般1剂即可见效,药后当晚婴儿多能安静入睡,次日大便由青色转为黄色,1-2天后大便即可恢复正常(<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4)消化道出血本方加煅龙骨、煅牡蛎、阿胶珠等治疗。

患者症见呕血、便血,血色紫黑,量多不止,面色咣白,头汗如珠,四肢逆冷,六脉沉伏,奄奄一息。

结果:一夜尽剂,脉起肢温汗收,呕血、便血平定;继以大剂理中汤3剂,血尽止;再以温脾汤及人参养营汤调理而愈({江苏中医}1966年第2期)。

(5)心力衰竭本方加桂枝、茯苓、苏子、泽泻、焦山楂、焦六曲、山药、川连,治疗心衰浮肿者。

结果。

服药3剂后,症状均除;后以异功散,金匮肾气丸调理1月而恢复劳力(《江苏中医}1979年第1期)。

(6)慢性口腔溃疡本方加熟地治疗。

结果:服药4剂后,口腔溃疡减其大半,食热物未见明显灼痛,再进3剂告愈({医教革命》湖南1974年第1--2期)。

服用附子理中丸的体会

服用附子理中丸的体会

服用附子理中丸的体会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加等多种因素,许多人都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其中包括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或是精神疲乏等情况。

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我也曾经陷入了这样的困境。

而最终,我选择了服用附子理中丸,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附子理中丸是一款传统中药,制作工艺独特,主要原料是人参、附子等,其功效是调和脾胃、温中补气、舒肝解郁等。

而由于理中丸中含有附子等毒性成分,因此其剂量以及服用时间都需要掌握得当。

在我服用附子理中丸的最初几天,我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出现了头晕、口渴、胸闷等情况。

但是按照医生的建议,我调整了服用时间和剂量之后,这些不适反应逐渐消失了。

相反,我开始逐渐感受到了身体的改善。

首先,我的胃部不再感到胀满,胃口也渐渐恢复了。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改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继续坚持服用附子理中丸,并在保证剂量与服用时间合理的情况下,逐渐感受到了更多的好处。

首先,我的体质开始逐渐调整,胃口日渐旺盛。

其次,我也逐渐感受到身体的疲惫状态开始减轻,甚至是消失了。

而精神上的状态也得到了持续的改善,提高了我工作的效率。

总的来说,服用附子理中丸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不仅仅能够舒缓身体不适的症状,还能够改善身体的整体状态,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

当然,在服用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这种中药的剂量,服用时间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等,尤其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保证我们的安全和健康。

在现代社会,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尝试。

因此,在我们寻求保健的过程中,不妨尝试一下这种传统的中药,来寻找更好的方法和效果。

补脾胃阳的中药方剂

补脾胃阳的中药方剂

补脾胃阳的中药方剂补脾胃阳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中药方剂的使用来实现。

补脾胃阳的中药方剂包括附子理中丸、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这些方剂均具有温阳健脾的作用,但是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剂量与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是养生补脾胃阳的中药方剂之一。

它由附子、干姜、大枣、茯苓、人参、甘草、制附子等七味中药组成。

制作方法:将附子研为细粉,然后加入干姜、大枣、茯苓、人参、甘草等药,共同制成六味药粉,再以制附子为引,制成丸剂,每丸0.12~0.15克,一次4~6丸,以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1、不宜过量使用,以免中毒;2、孕妇、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等患者忌用;3、同时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少油少腻,多食用易消化的食品。

二、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另一种补脾胃阳的中药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制作方法: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共同煮煎,然后将药渣过滤掉,取汁液煮浓至糊状即可,每日分3次口服。

注意事项:1、四君子汤有一定剂量较大的限制,不宜超过8克;2、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理,少油少腻,多吃蔬果、粗粮等易消化的食品;3、同时不宜饮酒,以免药物与酒精反应影响功效。

三、六君子汤:六君子汤亦是补脾胃阳的中药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草、大枣六味中药组成。

制作方法:将六味中药煮煎,除去药渣,取汁液,每天分三次口服。

注意事项:1、六君子汤有一定的适应症限制,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2、用药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易消化的食品,少油少腻;3、同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除了中药方剂外,还有一些食谱或偏方可以起到补脾胃阳的作用。

比如:1、燕麦粥:将适量的燕麦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煮约15分钟即可。

此时再加入少量的蜂蜜,还可以放一些核桃、花生等坚果来提高食用口感。

燕麦粥具有平和温补的作用,可以帮助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促进脾胃功能。

2、葱姜牛肉:将适量的牛肉切成薄片,加入葱姜、酱油、生抽等调料,搅拌均匀后腌渍15~20分钟,然后加入适量的油用大火煸炒。

1附子理中丸详解及应用案例

1附子理中丸详解及应用案例

附子理中丸详解及应用案例附子理中丸,附子为君药。

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从附子的生长周期来看,冬至时栽种,夏至时收获,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心为纯阳之剂,大辛,大热之品。

大补阳气,还能散寒。

治疗阳虚、阳脱必需之药。

理中丸,理脾胃,调理脾胃的意思,由于脾胃虚寒,脾不能升清,胃不能降浊,脾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调理中枢使中枢正常运转。

【处方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理中丸加附子。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药物组成】附子(制)100g 党参200g 白术(炒)150g 干姜100 g 甘草100g【方解】本方共由5味药组成。

用于脾胃虚寒证。

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方中附子、干姜大辛大热,温中散寒共为主药;党参甘温入脾,补气健脾为辅药,白术健脾燥湿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合用,可使寒气去,阳气复,中气得补,共奏温中健脾之功。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证、胃神经官能症,呕吐、腹泻、急性胃肠炎、肠炎、结肠炎、肠痈。

吐血、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肌衄(过敏性紫癜),风心病、肺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等。

也有一定的疗效。

【方解】制附子大补阳气,散寒,附子大辛,大热,好的附子片用舌舔一下,舌会有麻的感觉。

有的老中医讲,服药后口唇有麻木感,就说明附子的用量已经足了,可以暂停服药了。

再服有中毒的的可能。

党参,在伤寒论中都是用人参,现已改为党参,党参健脾益气,有益于中焦气机的升降。

干姜,是生姜干燥所得,因为其色白,又称为白姜,与生姜相比,干姜的温热之性比生姜要厉害,但仍具有降胃气、止呕吐的作用。

干姜与附子同用,温阳散寒之力大增,“附子无姜不热”,就是说,但用附子其温热之药力大减。

甘草这里应为炙甘草,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兼具调和作用。

总的说来,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

温里祛寒方之附子理中丸

温里祛寒方之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附子90克,人参90克,白术90克,炮姜90克,炙甘草9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每服6~9克,日服2~3次,温开水送服。

亦可作汤剂水煎,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泻利,心腹冷痛,心下逆满,手足厥寒,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霍乱转筋等症。

【方解】:方中附子温阳祛寒,辅以炮姜温运中阳,白术健脾燥湿,人参益气健脾,炙甘草补中扶正,调和诸药。

五药配伍,有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之效。

【按语】:本方以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泻利、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迟缓为辨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慢性肠炎、心力衰竭、痢疾等。

【附方】:1、温脾散(《颅卤经》),即本方去人参构成。

功能温脾止泻。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食乳不消,水泻不止,吃奶频吐。

2、附子理中汤(《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即本方改作汤剂。

功能回阳散寒。

主治五脏中寒,四肢强直,口噤,失声;下焦虚寒,火不生土,呕逆泄泻,脘腹冷痛。

3、附子理中汤(《万病回春》),即本方加官桂、吴茱萸、当归、陈皮、厚朴、大枣、生姜构成。

功能回阳除寒,益气健脾。

主治中寒厥倒。

4、丁附汤(《证治要诀类书》),即本方加青皮、陈皮、丁香构成。

功能温阳祛寒,降逆止呕。

主治寒呕,喜食辛热,中脘停寒,物入吐出。

5、附子温中汤(《卫生宝鉴》),即本方加白芍药、草豆蔻、茯苓、茯苓、厚朴、陈皮、生姜构成。

功能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中寒腹痛自利,水谷不化,或不欲饮食,懒言困倦嗜卧。

6、附子温中丸(《医学发明》),即本方去人参,加高良姜、肉桂构成。

功能温脾胃,养正气。

主治呕吐。

留饮,噎嗝,肠鸣,湿冷泄注。

7、温中补脾汤(《医宗全鉴》),即本方加炙黄芪、姜半夏、陈皮、茯苓、砂仁、肉桂、丁香、白芍、煨姜构成。

功能温中补脾,舒筋缓急。

主治慢脾风,吐泻日久,面唇青黯,闭目摇头,额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声哑,频吐清水。

服用附子理中丸的体会

服用附子理中丸的体会

服用附子理中丸的体会附子理中丸是一种中药制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我于近期因胃痛的困扰而开始服用附子理中丸,以下是我对这种药物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我对附子理中丸的功效表示赞赏。

附子理中丸主要成分是附子,这是一种具有温热特性的中药材料。

在中医理论中,附子被认为具有温中散寒,促进消化的作用。

我在服用附子理中丸后,明显感觉到胃部的不适感减轻了许多,消化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这让我对附子理中丸的治疗效果充满信心。

其次,附子理中丸的用法用量也十分方便。

根据医生的建议,我每次服用2g的附子理中丸,每日三次,坚持服用一周。

附子理中丸以丸剂的形式供应,无需进行繁琐的煎煮过程,只需携带方便,用水冲服即可。

此外,用量明确,服用简便,使我能够方便地将其融入日常生活。

尽管附子理中丸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便利的用法,但我也要提醒大家,使用附子理中丸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附子理中丸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其次,在服用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饮品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

最后,对于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体而言,我的服用附子理中丸的体验是积极的。

它解决了我的胃部不适问题,使我能够正常进食和消化。

同时,其方便的用法用量也让我能够轻松地服用,并将其纳入日常生活中。

但值得强调的是,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择药物治疗。

疾病困扰人体健康,而合理使用药物则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附子理中丸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对于治疗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希望我的体会和经验能够对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记住,在使用药物时,科学合理用药,遵循医生建议,才能更好地避免不良反应,保障健康。

温阳散寒经典成药——附子理中丸

温阳散寒经典成药——附子理中丸

温阳散寒经典成药——附子理中丸1附子理中丸组方最早出处:东汉《伤寒论》使用历史:1800年主要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整体药性:热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典型征象:肤白虚胖,肚子怕冷,遇冷食冷即泻2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张仲景创立的“理中汤”,应该算是中药方剂中的“男人”了,因为它的药物组成全是纯阳的热药:人参、于姜、白术、甘草。

这个方子用到宋代,又增加了附子,就是现在的附子理中丸。

附子是什么?《本草正义》里形容说:“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附子显然是“男人中的男人”,“附子理中丸”也就有了现在说的“纯爷们儿”的躁烈之性。

所以它的最好治疗对象是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带来的问题,这种人的典型症状就是极端地怕冷,特别是腹部。

3寒邪最容易击中最柔软的地方《易经》里的乾、坤、坎、离分别对应天、(土)地、水、火。

“坤”是对应“土”的,所以中医里和“土”相对应的“脾土”也叫“坤土”。

“坤”是什么?“坤者,至柔也”,这就是说,“脾土”是人身的至阴,它所主的地方是全身最柔软的地方,哪里呢?就是腹部,一点骨头都没有的地方。

我们看小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大肚子,肚皮好像很薄,内脏都膨出着,逐渐长大了才有了腹肌,肚子才收回去。

因为什么?小孩子的“后天之本”——脾土还没长成呢。

因为脾虚所以收敛不住,肚子里的内脏就鼓了出来。

一个得了消耗性疾病的病人衰竭到最后,肚子往往是陷下去的,医学上称为“舟状腹”。

这个时候一般都伤了元气,很难恢复了,因为它的“后天之本”——脾土已经不足到不能支撑腹部这个所辖之地了。

脾土是至阴的,所以它主管的这个地方——腹部,是最容易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虚寒的。

它的虚寒程度也要比其他部位严重,否则不会用上附子这个“温药中的温药”、“男人中的男人”来温补脾胃的阳气了。

附子理中丸的8种妙用,脾胃虚寒的人,一定要了解一下!

附子理中丸的8种妙用,脾胃虚寒的人,一定要了解一下!

附子理中丸的8种妙用,脾胃虚寒的人,一定要了解一下!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附子理中丸,专门用来调理脾胃虚寒的。

这个中成药得认真了解一下,因为现在脾胃虚寒的人真的很多很多。

脾胃虚寒这个概念,很多朋友还不是很了解,我打个比方。

脾胃就是土,脾胃虚寒,你可以理解成土很虚,同时还很寒冷。

土虚是个什么概念呢?中国人讲“厚德载物”,厚土才能承载万物,薄的土就承载不了,就会塌陷;薄土里也长不出参天大树,只能长些花花草草。

对人来说,脾胃承上启下,是人的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了,就是土太薄了,就承载不了身体的运转了,在饮食方面就会出现问题,吃的少,稍微吃多点就容易肚子胀,或者容易拉肚子,容易便秘。

土太薄了长不出参天大树,人的脾胃虚了就容易气血不足,百病丛生,等等问题。

在中医观念里,调养脾胃是个永恒的话题,土太薄了就要去厚土,怎么让土变厚呢?补脾就是让土变厚的思路,比如补脾第一药山药就是了。

健脾,相当于改善土的环境,土里水太多,就把水排出去;土壤板结了,就去松松土。

等等。

脾胃虚寒,就是这个土很薄缺乏营养,同时还很寒冷,就好比北方贫瘠的土地上,是很难长出作物的。

脾胃虚寒的人,也是同样的道理,身体会气血不足,能量不足,死气沉沉。

脾胃虚寒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久坐不动,饮食不节,让脾胃越来越虚;空调冰箱的寒气,冷饮瓜果的寒湿,到了脾胃就成了寒;脾胃虚寒,就这么产生了。

今天这个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出自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就是为脾胃虚寒的人量身打造的。

附子理中丸是在医圣张仲景的《理中丸》基础上,加了一味附子,大家都知道,附子是扶阳驱寒第一药,加了附子增强了驱寒的力量。

对于当代人来说,十人九寒,适合附子理中丸的人更多一些。

附子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炮附子。

这个方子很简单,只有5个药,却紧紧围绕脾胃中土展开,目的只有一个:改善脾土环境,恢复脾胃功能。

人参,补脾气第一药,相当于给土壤施肥。

脾胃虚的人,相当于土壤太贫瘠了,首要任务是给土壤施肥,补脾有2个很重要的药,一个是人参,一个是山药,人参偏重于补脾气,山药擅长补脾阴,脾胃功能不足的,选人参;脾胃阴分物质不足的,选山药。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作用及吃法_附子理中丸的知识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作用及吃法_附子理中丸的知识

附⼦理中丸的功效作⽤及吃法_附⼦理中丸的知识附⼦理中丸常⽤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不等症状,那么你知道附⼦理中丸有哪些功效和作⽤吗?服⽤附⼦理中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下⾯就由店铺为⼤家介绍下附⼦理中丸的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录附⼦理中丸的功效和作⽤附⼦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功效。

临床主要⽤于寒邪伤到脾胃或脾胃虚寒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发冷的病症。

现代研究表明,附⼦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还有增强机体抗寒能⼒及提⾼免疫功能的作⽤,此外还有明显的镇痛作⽤。

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属中医脾胃虚寒证的都可以⽤此药治疗。

附⼦理中丸是由制附⼦、党参、炒⽩术、⼲姜、炙⽢草组成的传统中成药⽅剂,为棕褐⾊或棕⿊⾊的⽔蜜丸或⿊褐⾊的⼤蜜丸。

⽅中制附⼦是⼤⾟,⼤热之品,有⼤补阳⽓,散寒的功效,再加⼊⼲姜与附⼦同⽤,温阳散寒之⼒⼤增,中医素有“附⼦⽆姜不热”的说法就是这个意思;党参,⽢温⼊脾,有补脾益⽓的功能,⽩术⽢苦温燥,不仅可以健脾益⽓,还可以燥湿,⽢草蜜炙后补脾益⽓的功能增强,还有调和诸药的作⽤。

附⼦理中丸的吃法附⼦理中丸可以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第⼆,该药物可以增强体⼒和抗寒能⼒: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理中丸治疗后,在4℃冷⽔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和抗寒能⼒;最后,附⼦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还能显著提⾼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附⼦理中丸(浓缩丸)⼀般不建议和其他中药或西药同时服⽤,必须服⽤时需要与其他药分开时间。

附⼦理中丸的服法较多,历来有⽔煎服、⽣姜汤送服、⽶汤送服、温汤送服等,现今有嚼服、代茶服等⽅法。

另外,附⼦理中丸不宜与含有附⼦的⼤活络丹、天⿇丸等配伍,易致附⼦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原创神奇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的8大妙用!

原创神奇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的8大妙用!

原创神奇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的8大妙用!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中成药,是治脾胃虚寒的附子理中丸。

这个药太多人需要了,因为当下脾胃虚寒的人很多。

什么样的人容易脾胃虚寒?吃太多寒凉的东西、容易脾胃虚寒;误用寒凉药物,攻补太过,也容易脾胃虚寒;久病耗伤阳气,也容易脾胃虚寒。

脾胃气虚时间长了会导致阳虚,进而出现虚寒的表现。

肾阳不足也能导致脾胃虚寒,所以我们看肾阳虚的人总爱腹泻,便溏。

喝温水喝太多也容易脾胃阳虚,随身带着一个大水杯,喝完了还要不停“续杯”的人,你去观察,不少人就有脾胃虚寒的表现。

因为脾喜燥,这里水太多了,阴太多了就要消耗阳,所以脾阳不足是很常见的。

脾胃虚寒时间长的人容易早衰,容易影响生殖功能,容易让人变胖。

附子理中丸这个温中散寒的药,就是来温暖脾胃虚寒日久的人。

附子理中丸的原方出自局方,其实就是在仲景理中丸的基础上,加了一味附子,温中散寒的力量更强。

它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炮附子五味药组成。

其中人参大补元气,补全身的气,偏向补脾气,我们上面说,阳虚一定气虚,补气是基本的。

现在的中成药,把人参替换为党参,党参也是补气健脾的。

炮附子、干姜都是大辛大热的药,温中散寒共为主药。

白术健脾燥湿,帮助营造脾喜欢的环境,让脾胃快点恢复正常工作。

甘草调和诸药,还能干嘛呢,缓急止痛。

吃附子理中丸的人,不会是那种红红的舌头,舌头是淡胖的,边上有齿痕,舌苔是白润的,润就是表面总是有清的口水。

脉沉迟无力。

附子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这个说法比较笼统,那么具体什么时候能用到它?脾胃虚寒的人,第1个表现是容易腹泻,特别是吃了寒凉的东西,受凉以后。

脾胃虚,脾运化水湿的能力就不足,导致这个地方水湿停滞。

脾胃虚,大小肠转输也受影响,大肠不能吸收多余水分,导致你大便排出来含水多,就是腹泻。

脾胃本身就虚寒,吃了寒凉饮食、受凉就是雪上加霜,这个时候腹泻属于身体自我的防御机制。

长期被脾胃虚寒困扰,总爱拉肚子,附子理中丸就可以温中散寒,用温热的力量扭转虚寒的内环境。

温阳之附子理中丸

温阳之附子理中丸

温阳之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也是张仲景的方子。

仲景伤寒论中,回阳救逆基本都用四逆汤系列,可见四逆汤的温阳效果是绝对的好,不容置疑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四逆汤和附子理中丸的组成。

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附子理中丸:附子,干姜,炙甘草,白术,人参(现在都用党参了)。

可见,附子理中丸中,是包含了四逆汤的成分的,另外还加了健脾化湿的白术和健脾补气的人参,所以,治疗效果应该比四逆汤还有广泛。

当然,四逆汤药味少力道专,且是汤剂,汤者荡也,故力大,可用于危急重症而回阳救逆。

附子理中丸虽然含有四逆汤成分,但是丸药,丸者缓也,量少力衰,所以用于慢性病,温阳散寒。

但不管怎么说,附子理中丸是真正的温阳方剂。

无论脾阳虚还是肾阳虚,附子理中丸都是绝佳的选择。

事实上,在温阳方面,附子理中丸的疗效,远远好于现在很多中医动辄就开的金匮肾气丸所以,阳虚的患者,温阳散寒,一定要吃附子理中丸,不要吃金匮肾气丸了。

张景岳的流毒,该肃清了。

现在人的体质,多数都是阳虚,虽然有些人呈现虚火,但不宜清,只宜温里。

道理我已经在其他博文里多次阐述过了。

当然,以温治虚火,剂量很重要,剂量不够,虚火更旺,加大剂量,才能收功。

去年在海口讲学,同一个单位的六七个女孩子一起找我看病,基本上都是脸上长痘,或大便干燥等等热像。

因为没有条件煮汤药,所以我就开附子理中丸。

我事先说了,服药后肯定会出现痘痘增加、大便更干等等热像更重的情况,不要担心不要放弃,坚持吃,火越大越加量,坚持下去就会好起来。

他们后来告诉我,跑遍海口市,都很难买到那么多附子理中丸,因为南方这个药很少买,即使有,也不肯卖那么多给他们。

后来他们是托亲戚从外地邮寄过去的。

吃了一段时间后,大家都出现痘痘更多大便更干的情况,所以多数都害怕,放弃了,只有一个坚持下来了。

(她当时联系我,我让她坚持,她就坚持下来了。

)大约两个多月之后,她说,痘痘都下去了,大便也不干燥了,精神也好了,各方面都好了。

可见,温阳的方法,治疗阳虚,不管有没有虚火,都是可以的。

温中祛寒的方剂理中丸中药方剂

温中祛寒的方剂理中丸中药方剂

温中祛寒的方剂理中丸中药方剂由于里寒证的成因有元阳不足,寒从内生或由于外寒直入里等不同,因此祛寒法又可分为温中祛寒,温肾回阳两种。

温中祛寒的方剂理中丸中药方剂方剂名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各9g)。

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

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

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现代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g,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定。

功效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1.脾胃虚寒证。

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下利,腹满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小儿慢惊,或病后喜唾涎沫等。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升降失常所致。

本方证治广泛,但总属脾胃虚寒。

一则失于温煦,症见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或胸痹证;二则运化失常,症见腹满食少;三则升降失常,症见呕吐下利;四则摄纳无权,症见阳虚失血,或病后喜唾涎沫等。

舌淡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皆为虚寒之象。

治宜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方中以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中祛寒,扶阳抑阴,为振奋脾阳之要药。

以人参之补,益气健脾,以复运化,为臣药。

君臣相配,温养中焦脾胃阳气,以复运化、统摄、升降之能。

以白术之燥,健脾燥湿,防脾虚生湿,为佐药。

以炙甘草之和,益气和中,为使药。

四药相配,一温一补一燥,使脾胃阳气振奋,寒邪祛除,则运化升降功能恢复诸证自愈。

本方在《金匮要略》中作汤剂,称“人参汤”。

理中丸方后亦有“然不及汤”四字。

盖汤剂较丸剂作用力强而迅速,临床可视病情之缓急酌定使用剂型。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温补脾胃,治疗中焦虚寒的要方。

千古名方——附子理中丸,健脾养胃、补阳散寒,还能治6种病

千古名方——附子理中丸,健脾养胃、补阳散寒,还能治6种病

千古名方——附子理中丸,健脾养胃、补阳散寒,还能治6种病一、治尿频,附子理中丸可以治尿频。

夏天还好一点,尤其是到了秋冬天,天气一冷,尿更多,每次出门在外或者临睡前都不敢多喝水,否则一杯水下肚,能跑四五次厕所,小便又清清冷冷的,不黄也不热,这是肾阳虚,膀胱不能气化,肾阳不能熏蒸水液,所以导致尿频。

此时,不妨试一试附子理中丸,把腰肾暖起来,随着身体里的水液一点点气化掉,你会发现排尿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

二、治痛经,附子理中丸可以治痛经。

痛经大多和寒邪分不开关系,尤其是现在的很多女孩子穿衣饮食都不注意,导致小腹这个部位阴寒一片,用手一摸,冰凉凉的,寒气阻塞气血正常运行,不通而痛。

这个时候附子理中丸也能可调理。

三、治过敏性鼻炎,附子理中丸可以治过敏性鼻炎。

对于过敏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的是过敏源,什么是过敏源?花粉可以是过敏源,鱼虾蟹也可以是过敏源。

中医怎么治?中医不看这些,中医研究的是你这个人的正气足不足,《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你看好多人一遇冷就打喷嚏,流鼻涕,这是阴寒之邪伤了正气,伤了阳气,附子理中丸把阳气一补足,鼻窍就通开了,鼻涕也止住了。

四、治“三流”,流口水、流鼻涕、流眼泪这“三流”,附子理中丸也能治。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五脏分别对应不同的体液,其中,涎为脾之液,涕为肺之液,而泪为肝之液。

也就是说,口水、鼻涕、眼泪,都是身体里的水液,附子理中丸是治脾土的方子,土刚好能治水,所以有些人迎风一吹,眼泪就吧嗒往下掉,附子理中丸用上,就能把泪水收摄住。

五、治便秘,附子理中丸可以治便秘。

通常来讲,便秘要用些泻下的药物,比如大黄。

或者用些滋润的药物,比如当归。

然而有一种便秘不是因为大便干,而是因为阳气不足,缺乏推动力,那肠道里的糟粕就很难排出去。

这样的人便秘的同时非常怕冷,尤其是腰部以下,像窗户纸漏了一点缝隙一样,老感觉冷风时不时地往身体里灌。

这个时候就得用附子理中丸来给它温通温通,就是要一边温,一边通。

千古名方附子理中丸,不仅能温中散寒,这样搭配效果更好建议收藏

千古名方附子理中丸,不仅能温中散寒,这样搭配效果更好建议收藏

千古名方附子理中丸,不仅能温中散寒,这样搭配效果更好建议收藏大家好,我是屈医生。

你知道吗?我们常见的健脾胃的附子理中丸,不仅能温中散寒,健脾养胃,如果搭配得当啊,还能治疗这3种常见病,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种,搭配金匮肾气丸,治疗尿频尿急夜尿多。

如果说啊,你总是感觉尿频,感觉稍微有一点尿,就憋不住,想要去上厕所,还比较频繁,并且呢小便也比较清长。

特别是现在冬天,晚上夜尿也比较频繁,刚想入睡被一股尿意憋得睡不着,还纠结要不要憋着……其实啊,这多是因为脾肾虚寒导致的,阳气固摄不了水液,水液无处可取,只能下降到膀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那这个时候啊,我们可以在附子理中丸的基础上搭配金匮肾气丸来温补脾肾阳气,固摄水液,缓解尿频尿急,也尿多等症状。

第二种,附子理中丸搭配玉屏风颗粒,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啊,一遇冷就打喷嚏又流鼻涕的,其实就是因为体内正气不足,抵御不了寒邪导致的。

中医上有句话这样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就说呢,外邪的寒邪,攻击了我们脾胃的阳气,那我们的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正气不足了,那首先影响的呢就是肺部的正气,因为:“脾土生肺金”,脾不好肺就不好,所以呢,就会出现过敏性鼻炎等症状。

那这个时候啊,可以参考附子理中丸搭配玉屏风颗粒。

第三个,附子理中丸搭配二陈丸,可以治疗嗓子有痰,吐不完。

中医认为:“脾胃为生痰之源”。

我们所吐不完的痰,其实根源来源于我们的脾胃。

我们的脾胃呢主要负责运化和代谢我们身体内的水液,如果我们的脾胃不好了,阳气不足,不能运化和蒸腾水液,水液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痰湿,就会感觉嗓子黏腻,总是有痰但总吐不完等情况,所以呢,这个时候啊,我们可以一边温中散寒,健脾胃,一边化痰;可以参考搭配这个附子理中丸搭配二陈丸。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了,如果你有其他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我会以文章的形式来替您解答。

再见!。

温阳健脾第一药!附子理中丸的七大妙用,这样服用效果最佳!

温阳健脾第一药!附子理中丸的七大妙用,这样服用效果最佳!

温阳健脾第一药!附子理中丸的七大妙用,这样服用效果最佳!从小到大,只要稍稍一受凉,我就会腹痛。

前些日子,一个亲戚从东北给我带了好多冻梨,我吃了几个,晚上就开始肚子疼了,到了半夜疼的更是出了层层冷汗,不得已就去挂了急诊,医生说是冻梨刺激了肠道,导致的痉挛性疼痛,他跟我紧急处理了一下后,建议我买些附子理中丸来进行调理,说是可以温阳健脾,改善我一吃凉的就肚子疼的毛病。

后来,我用附子理中丸和其他中药调理了一段时间,已经有了改善。

附子理中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今天小妙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附子理中丸能够治疗哪些疾病?附子理中丸被称为温阳健脾第一药,具有驱寒温阳、健脾补气的作用,所以上文的这位粉丝用附子理中丸调理。

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研究,附子理中丸也有了其他新的作用。

1、咳嗽:中医认为,咳嗽一是因为寒饮由胃达肺,二是外感风寒,“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表明了肺胃是咳嗽的源头,而附子理中丸就有温阳驱寒、补气健脾的作用,能够使脾胃的阳气健旺,使寒饮得以温化运行,肺得温而咳嗽也就能够消除了。

2、口腔溃疡:中医把口腔溃疡称为“口疮”,分为阳气亏虚、心脾积热以及阳虚火旺三种类型,表现为溃疡周围充血红肿不明显,同时舌淡苔白的为虚寒性口腔溃疡,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效果显著,还可以避免复发。

3、阑尾炎:中医认为阑尾炎表现为右下腹胀痛,且喜温喜按,是为脾胃虚寒、气机郁滞所导致,可用温中散寒的附子理中丸治疗。

当然对于急性阑尾炎,小妙还是建议去医院割掉吧!4、干燥综合征: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所导致的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口眼干燥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能够生津润燥、纳气归根,使体内阳生阴长,达到瘀湿化燥的作用。

5、胃炎:附子理中丸可有效增强胃张力和胃蠕动,加快胃中的积食排出体外,对慢性浅表胃炎、萎缩性胃炎以及胆汁反流性胃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6、腹泻:白术有缓和肠道蠕动的作用,能够减轻腹泻,同时附子理中丸能够调整消化功能,促进食欲,也能够缓解腹痛以及减轻腹泻,因此附子理中丸常用于治疗慢性腹泻。

温阳第一!附子理中丸可以治什么病?效果如何?

温阳第一!附子理中丸可以治什么病?效果如何?

温阳第一!附子理中丸可以治什么病?效果如何?附子理中丸是一个非常常用的中成药,可以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好像也迎合了现代人普遍存在阳气虚弱的特点。

但是作为药物,我们还是强调——对症才是根本。

在了解可以治什么病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附子理中丸的药物组成,这样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它的作用、适用人群或范围。

附子理中丸中只有五味药:制附子、党参、干姜、炒白术、甘草。

制附子:辛、甘,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

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炒白术:苦、甘,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五味组合,以附子、干姜为君药,发挥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以党参为臣药,起补气健脾之功;再佐以白术,健脾和胃,止泻;最后用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共同发挥温中健脾,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冷痛,腹泻,拉肚子,呕吐、手足不温等病证。

那么平时我们什么情况下能选择用这个附子理中丸呢?效果又怎么样呢?有以下几种情况用附子理中丸的效果不错。

一、平时就是脾胃寒凉,稍微吃点凉的东西,容易腹痛,拉肚子的,平时还容易怕冷,手脚冰凉。

可以用附子理中丸,能够暖胃散寒止痛,改善手脚冰凉,效果是可以的。

二、有时候因为贪凉吃了冰淇淋,冷饮,或者晚上睡觉吹空调没盖被子,第二天起来腹痛,拉肚子,或者有呕吐的,也比较合适,一般吃几餐就能缓解,发挥散寒止泻的作用,不过要注意,如果不拉肚子了,最多再多吃一天就不要继续吃了,以免上火。

三、有脾肾阳虚的人,也是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的,表现为腰膝酸软,怕冷,手脚冰凉,腹泻,拉肚子,尤其是早上四五点起来拉肚子,或者大便不成形,有不消化的食物的。

能起到温肾散寒,温脾止泻的作用。

不过对于有寒湿,尤其是水饮的,也可以适当的服用。

主要看看舌苔水滑水滑的,尿少,或者尿多清长等表现,能起到温阳利水化湿的作用。

根据我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导用药,只要出现我上面提及到的某些症状,一旦用药,就会收到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寒症的,事半功倍,立竿见影。

附子理中丸这样搭配,横扫一身包块、结节、增生、囊肿都能用!

附子理中丸这样搭配,横扫一身包块、结节、增生、囊肿都能用!

附子理中丸这样搭配,横扫一身包块、结节、增生、囊肿都能用!近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提问,主任我体检发现有甲状腺结节,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我做肠胃镜发现长了息肉,该怎么办呢?还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等包块性疾病。

很多朋友在发现自己有包块后就会非常紧张,因为害怕癌变。

其实大可不必那么害怕,绝大多数的包块都是良性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通过附子理中丸的巧妙搭配,横扫一身结节。

附子理中丸原本是一个温中散寒药,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怕冷、手脚冰凉、经常性的腹痛、呕吐、腹泻。

那为什么会说它能够起到调理包块的作用呢?中医讲阳化气、阴成形。

阳性主动、主升散,而阴主散聚,人体的气和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所以人体过于阴寒就容易形成实质性的,有形的包块。

包块的形成就像是养蘑菇,体内阴寒过重是包块的环境需要。

那种子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体内的痰湿、气滞和血瘀。

说了这么多那如何通过搭配使用来消一身包块呢?首先是甲状腺结节,有甲状腺结节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般这类人脾气都不是很好,不是爱发脾气,就是爱生闷气。

所以甲状腺结节的形成跟气滞关系密切,这时候就可以参考附子理中丸搭配夏枯草胶囊。

一方面消肿散结、一方面改善体质。

还有的朋友可能平时饮食不注意,喜欢吃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还有各种冷饮奶茶,寒邪容易损伤脾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时间长了生湿生痰、寒湿内停形成胃肠息肉。

这种情况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搭配济生乌梅丸。

最后就是女性朋友的子宫肌瘤或者卵巢囊肿了,中医说女子以血为本,胞宫这个地方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一类的疾病和瘀血关系最为密切。

胞宫这个地方过于寒凉就容易血液凝滞成了包块,这种情况就可以参考附子理中丸搭配桂枝茯苓丸。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有不明白的或是包块方面的问题,可以留言评论,我会一一回复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温阳散寒的附子理中丸生活妙方
文章| 罗大伦漫画| 八岁编辑| 云少
冬天天气凉了,稍微不慎,就会受寒,所以,我们今天讲讲附子理中丸。

先从两个例子说起吧。

一个是自己母亲的,多年以前,有一次,是春天还是秋天我也忘记了,总之是春秋的时候,我给家里打电话,听到母亲有气无力的,问怎么了,母亲说,最近胃痛,总是感觉隐隐地作痛,吃什么都没有胃口。

我当时也没有太在意,也就没有太去想办法,这事儿搁现在我会比较重视的,当时确实没有引起重视,于是就没有多去关心。

结果,这个病居然就一直缠绵了下来,期间母亲自己服用了许多的疏肝和胃等的药物,母亲怕是胃癌,西医医院检查了很多次,连胃癌的影子都没有,于是接着治胃病,都没有效果,眼看每天都难受,甚至最后都开始邮购药材了,有亲戚说是吉林哪里有个诊所,什么胃病都能治疗,于是就汇款,给邮寄来了些自己做的胶囊,母亲认真地服用,结果疗效一般。

这事儿大约折腾了一个月吧,直到我回家了,看到了母亲,居然还在为此病难受,我其实连脉都没有诊,舌头也没有看,我只是在下车的时候感受了沈阳冰冷的温度,然后看到母亲穿衣服的方式,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原来,当时的沈阳已经很凉
了,母亲老太太爱美,穿的衣服是个对襟的,扣没有系上,这样胳膊处的衣服是双层的,但是前胸的是单层的。

于是,我就立刻出去买了一个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然后我告诉母亲,只吃一丸,就可以好。

母亲认为我太轻率了,这么严重的病,你说一丸就好,这不是太不靠谱儿了吗?当时是用完全不相信的表情吃这个药的,现在仔细回想一下,似乎是当时就不想吃,但是为了给学医的儿子一个面子,就勉强吃了一丸。

但是,对于我来说,确是有把握的,这样的情况我见过很多了。

结果,这个附子理中丸一丸下去,令母亲没有想到的是:折腾了一个月的这个胃痛,就此就消失了,后来基本没有犯过,没有再服第二丸。

母亲的这个病,就是寒邪伤到了胃部,导致寒凝胃脘,大家都考虑治疗胃病要疏肝和胃了,忘记了这个寒邪。

注:此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我只是看我过去写的文章,才会想起来,再看到这段,觉得很惭愧,那时年轻,未能给母亲及时治疗。

同时,也提醒自己,有些疾病,是需要当面看到患者本人,和周围的环境,才能分析清楚来龙去脉的。

再举个例子。

昨天下午(这也是当年写的文章),我从外地刚刚回到家里,一位多年的朋友就给我打电话,她要马上到我家见我,说最近很不舒服。

我当时困倦不堪,正想倒头大睡,接了电话,只好振作起来,我的这位朋友是个演员,她来了以后,叙述了自己的情况,原来是前些日子去海边了,下海玩了一会儿,然后回来后吐
了一次,再后来不吐了,但是开始腹胀了,持续腹胀一周左右了,什么都吃不下去,还感觉饿,可是吃了一点就腹胀,无法进食,觉得气胀在里面,无法通气,无法进食,这样下去身体可就不行了。

除了腹胀,其他的没有什么异常的,什么症状都没有。

但是在诊脉的时候,我知道她的手是冰凉的。

她的个子很高,模特身材,但是只穿了那种时装短裤,长长的腿都露在外面。

我记得她当时盘着腿,坐在沙发上,我就想,我都穿厚厚的牛仔裤了,您这就不怕冷?
女孩子时髦,漂亮是漂亮,但是要看气候的变化啊。

当时因为她的舌苔薄白满布,于是我分析她有湿气,于是开了白蔻仁,配了点焦三仙(全都是六克)。

然后我告诉她,同时买附子理中丸一盒,服用一丸。

傍晚的时候,她来了电话,说服用了一丸以后,觉得肚子里的气已经通了,不再胀满了。

看来见效就是很快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会遇到很多,在春秋天气变化的时候,这个季节的特点是: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

而在冬天,则被寒邪伤到的机会更多,所以,我们要有所防范。

那么,什么是寒邪呢?
我们中医教程的定义是: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
的外邪。

其实,不用多说,地球人都知道这个寒的意思,火星人在冬天的时候对此也感受深刻。

这个寒邪,本来为冬令之主气,但是,千万不能教条,其他季节也多,甚至任何季节都有,现在夏天也尤其的多,因为有空调的存在。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瓶冰啤酒,直接把脏腑给冰住了,这叫中寒。

那么,都有哪些感受寒邪的途径呢?
方式很多,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比如:淋雨、下水着凉、衣单、露宿、空调、饮食冷。

寒邪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这个话也应该如下理解,阳气弱的人,更是要躲着寒邪,一般体表感受的伤寒还好说,最难受的是那个中寒,直接往里面走的那个,一般危害比较大,主要是有隐蔽性,会和其他的内科杂病混在一起,比如我的母亲,按照一般思路直接就奔疏肝和胃去了。

第二
寒性凝滞。

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总是会引起胃肠,腹部等的疼痛,很是痛苦。

那么还有客肺、肠胃、心脉,寒凝胞宫等证,这个季节如果老人不注意,就会寒凝心脉,导致心脏的问题,所以春捂秋冻是不适合老人的,老人这个时候就要随时增减衣服。

第三
寒性收引。

这个是说寒邪容易造成拘挛的问题。

对于寒邪的治疗,就是寒则温之,在这个领域,中医的火神派理论很有建树。

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一般老百姓能用的附子理中丸吧,这个附子理中丸中国所有的药店都可以买到,是个最常见的方子。

但是,对最常见的方子,我们却未必了解,也未必会用。

这个方子其实是张仲景的理中丸的加味,加上了附子,药的主要成分是干姜和附子,中医说:附子非干姜不温,这两味药放在一起效果特别的好,药里面还有党参和白术、甘草。

这个方子主要是温脾胃的,一般这个天如果着凉,多是脾胃受凉,比如在凉水里嬉耍了,比如腿部着凉了,这都很容易使下肢着凉,还有的人是喝了很多的冷饮,肚子就开始痛,也是这个问题,自个儿把寒邪给灌进来了,也需要这个药。

还有被冷风吹到的,就像我母亲,胃脘被冷风吹到了,所以要注意衣服的前襟。

具体被寒邪伤到脾胃以后,一般都会肚子痛,或者胃痛,同时还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这个泻大家要注意了,很容易和热泻混淆,中医教程一般说热泻是泻下的大便是黄褐色的,冷泻是泻下青白,但是,其实临床中不是绝对的,很多冷泻的患者泻下也是黄褐,一定要看发病的诱因是什么。

但是,我觉得主要的还要看发病的原因,一般患者自己心里都清楚,自己经历过受寒的经历,所
以要多问问,我们自己也要多想想。

对于这种脾胃受寒的情况,我对附子理中丸一般的用法是,只服一丸,一般立刻就会缓解,最多两丸,如果没有效果,就不是这个问题,后面的就不用吃了。

如果是寒邪为患,那么一般两丸一定见效,我到今天为止,还没有见过无效的。

可以多吃几丸,一般几丸就够了,多了也不用吃,以后自己注意保护阳气就可以了。

对于附子理中丸的生产厂家,我推荐同仁堂的,我品尝过很多厂家的,不知道为什么,这应该是药典规定的分量吧?应该都是一样的,可是,我就是觉得同仁堂的大药丸力道十足,入口一股辣味,其他的好像都没有那么辣,所以,如果各位遇到了,可以买一盒,放家里备着,遇到需要温阳的时候,这就可以用上啦!
本文版权归“罗大伦频道”所有,禁做商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罗大伦频道luodalunp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