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
合集下载
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0年整理).pptx
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 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 学 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 学生 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新一 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海无涯
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20 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 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与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 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科学使人们永无休止地求索和认识世界,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技 术则使世界在人的手中得到重新安排,人们生活的世界日益人工化。)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 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 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 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估的依 据。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 课 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 的科 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 象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 科学探究 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 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 在 课程内容中。 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 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又为 7—9 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 物、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海无涯
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20 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 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与技术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 革来推动社会发展。(科学使人们永无休止地求索和认识世界,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技 术则使世界在人的手中得到重新安排,人们生活的世界日益人工化。)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 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 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 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的依据,以及教学评估的依 据。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 课 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 的科 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 象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 科学探究 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等。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 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 在 课程内容中。 小学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 构成小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又为 7—9 年级的科学课程,以及分科的物理、化学、生 物、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3版小学科学新课标《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 资源。
按照学科领域和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 动。
注重与初中科学课程的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 基础。
02
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包 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 与宇宙科学等。
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研 究的方法。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
总结词:通过推理和猜测,让学生了解 暗盒里的物品。
3. 讨论与总结:通过摇晃盒子时发出的 声音和其他线索,可以猜测出盒子中的 物品。
2. 进行实验:将小物品放入盒子中,然 后摇晃盒子,让学生猜测盒子中的物品 。
详细描述
1. 准备实验材料:一个不透明的盒子、 一些小物品(如小球、小玩具等)。
案例6水火箭
校外资源
开发校外科技场馆、科研机构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和 学习的机会。
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科学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学生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05
附录教学案例
案例1认识空气
01
02
总结词:通过实验和观 察,让学生了解空气的 基本性质和组成。
详细描述
03
04
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准备实验材料:纸、 水、塑料袋等。
科学探究目标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 本方法和技能。
能够提出科学问题 并进行探究,以及 设计实验方案和实 施计划。
具备观察、实验、 收集和分析数据的 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树立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学会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成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按照学科领域和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 动。
注重与初中科学课程的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 基础。
02
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包 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 与宇宙科学等。
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研 究的方法。
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
总结词:通过推理和猜测,让学生了解 暗盒里的物品。
3. 讨论与总结:通过摇晃盒子时发出的 声音和其他线索,可以猜测出盒子中的 物品。
2. 进行实验:将小物品放入盒子中,然 后摇晃盒子,让学生猜测盒子中的物品 。
详细描述
1. 准备实验材料:一个不透明的盒子、 一些小物品(如小球、小玩具等)。
案例6水火箭
校外资源
开发校外科技场馆、科研机构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参观、实践和 学习的机会。
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科学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为学生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05
附录教学案例
案例1认识空气
01
02
总结词:通过实验和观 察,让学生了解空气的 基本性质和组成。
详细描述
03
04
0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准备实验材料:纸、 水、塑料袋等。
科学探究目标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 本方法和技能。
能够提出科学问题 并进行探究,以及 设计实验方案和实 施计划。
具备观察、实验、 收集和分析数据的 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树立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学会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成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四个“提倡”
➢提倡科学探究 ➢提倡多元目标 ➢提倡用教材教 ➢提倡过程评价的一般过程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
提倡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原本是科学家研究 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 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
什么是科学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指的是:基于 探究的教学和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 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 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 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 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 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 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什么是科学探究
学生的以探究为本的学习的探究活动— —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 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 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 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什么是科学探究
老师的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 开展一个个探究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 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教师的教是一种手 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内容、 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郝京华
科学探究活动的 一般程序
对周围的世界的观察 提出探究问题 形成假设预测 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数据资料 整理分析资料 得出探究结论 发表和交流探究过程 后续延伸活动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小组探究
➢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科学新课标解读 ppt课件
2020/4/11
5
要目
一、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动态简介 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版)解读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的特点
2020/4/11
6
一、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科学知识 —— 科学方法 —— 科学素养
2020/4/11
7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六十年代初 特征:知识本位
❖ 在此基础上,专家工作委员会提出了“继续修 订小学科学课标”的建议,得到了教育部党组 的认可。
2020/4/11
13
《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原则
❖ (一)充分依托专家学者。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成立小学 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请院士领衔,充实一线教师。充分 依靠修订组制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方案,明确修订工 作具体思路,开展修订工作,确保课标修订工作的专业性。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英】斯宾塞
2020/4/11
8
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 特征:能力本位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2020/4/11
9
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现在 特征:人本位
还教育的另一半
2020/4/11
1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修订动态简介
2013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 标准(实验稿)》
课标研制负责人:郝京华(南师大教授)
❖2003-2011年教育部启动课程标准修订
前期主持修订负责人:郝京华(南师大教授) 后期主持修订负责人:韦 钰(原教育部副部长)
❖2011年3月韦钰修订组完成《小学科学课 程标准(修订稿)》,送教育部审定。
2020/4/1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课堂PPT)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4.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5. 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
引导者。 6. 小学科学课程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
素质形成的评测体系。
19
(四)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
9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 订的原则
(一)充分依托专家学者。确保课标修订 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
(二)充分吸收已有成果。确保课标修订 工作的连续性、继承性。
(三)充分拓展工作视野。确保课标修订 工作的前瞻性、先进性。
(四)充分听取基层意见。确保课程标准 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10
(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 订的主要内容
17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
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 课程。
3.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4.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 的课程。
18
(三)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小学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2. 小学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
景、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 路。这些都是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依据。
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 目标和四个分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 学态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各部分 目标的相互联系。
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是说明 课程要求学生学什么以及达到的程度,共分三 个部分:科学知识、设计与技术、科学探究。
工作单位
引导者。 6. 小学科学课程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
素质形成的评测体系。
19
(四)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
9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 订的原则
(一)充分依托专家学者。确保课标修订 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
(二)充分吸收已有成果。确保课标修订 工作的连续性、继承性。
(三)充分拓展工作视野。确保课标修订 工作的前瞻性、先进性。
(四)充分听取基层意见。确保课程标准 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10
(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 订的主要内容
17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
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 课程。
3.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4.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 的课程。
18
(三)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小学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2. 小学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
景、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 路。这些都是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依据。
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 目标和四个分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 学态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各部分 目标的相互联系。
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是说明 课程要求学生学什么以及达到的程度,共分三 个部分:科学知识、设计与技术、科学探究。
工作单位
2022年版小学科学新课标《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注重评价体系的改革,强调多 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全面反 映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
02
总体结构人导向
新课标更加注重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了指导性
新课标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建议和案例 ,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科学课 程。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开 展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尊重事实 、乐于探究、积极实践、合作分享的科学态 度和社会责任感。
知识与技能要求
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
01
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
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培养实验与探究技能
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经费、师资、设施等方面的保障,推动小 学科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育,提供资金支持、资源共享、志愿服务等 方面的帮助,共同推动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08
挑战、机遇及发展趋势预测
面临挑战分析
教学内容更新
01
新课标背景与意义
背景介绍
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各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强调培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我国科学教育现状
在过去的科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 维的培养等。
新课标的制定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小学科学 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22年版的新课标。
探究性原则
小学义务教育人教版科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教学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
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案例二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案例三
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效 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改进教 学方法和策略。
VS
改进
针对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更 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使用多媒体 技术、实验演示等,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
新版课程标准旨在适应新时代 的发展需求,提高小学科学教 育的质量和水平。
课程理念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和主动 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注重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强化科学探究和实践
通过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等科学 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内容设置
注重基础性
课程内容应注重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为
学生提供全面的基础知识。
强调探究性
课程内容应突出探究性学习,培 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 践能力。
关注时代性
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引 入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 态。
课程结构安排
强调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注重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培养 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
具体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了 解科学与社会、技术的关系,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 新精神。
02
课程设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3
(二) 生命科学领域(主要概念) v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v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v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 存。 v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存。 v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衍后代,使他们得以世代相传。 v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标阐述了科学实验室的利用与开发其中直接点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投入更多经费建设学校的实验室并配备好与课程接轨的器材做到每所学校拥有实验室和仪器室
小学科学转岗教师 培训班
3
2017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1
3
3
3
第一部分:前言
3
3
3
3
第一部分
前言
3
1
3
(三)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主要概念) v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照一定的 规律运动。 v 14.地球具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圈层。 v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3
(四) 技术与工程领域(主要概念) v 16.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 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v 17.工具延伸和增强了人类的能力;人们利用工具生 产产品、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v 18.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每 一项设计都需要不断完善。
3
v 课标阐述了科学实验室的利用与开发,其中直接 点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投入更多经费建设学 校的实验室,并配备好与课程接轨的器材,做到 每所学校拥有实验室和仪器室。 v 此外,该段落还强调科学教师应当参与到实验室 的建设和使用上来。科学教师应参与实验室的建 设和管理,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管理员工作的应 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二) 生命科学领域(主要概念) v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v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v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 存。 v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存。 v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衍后代,使他们得以世代相传。 v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标阐述了科学实验室的利用与开发其中直接点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投入更多经费建设学校的实验室并配备好与课程接轨的器材做到每所学校拥有实验室和仪器室
小学科学转岗教师 培训班
3
2017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1
3
3
3
第一部分:前言
3
3
3
3
第一部分
前言
3
1
3
(三)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主要概念) v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照一定的 规律运动。 v 14.地球具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圈层。 v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3
(四) 技术与工程领域(主要概念) v 16.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 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v 17.工具延伸和增强了人类的能力;人们利用工具生 产产品、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v 18.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每 一项设计都需要不断完善。
3
v 课标阐述了科学实验室的利用与开发,其中直接 点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投入更多经费建设学 校的实验室,并配备好与课程接轨的器材,做到 每所学校拥有实验室和仪器室。 v 此外,该段落还强调科学教师应当参与到实验室 的建设和使用上来。科学教师应参与实验室的建 设和管理,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管理员工作的应 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第五章 节
评价建议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 领性文件。《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
评价建议
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 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建议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1知道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释各种常见乐器的发声方法。 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
……
……
现象与实例
修订稿:
声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1.6.5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如:击打、吹哨、弹弦 1.6.6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在一定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 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越高;振动的次数越少,音调越低。 如:尺子的振动、琴弦的振动 1.6.7声音的大小取决于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响;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轻。 如:敲鼓、拨动琴弦
一、人们设计不同的仪器和工具来满足各种用途(4个) 1.有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加工物品 如:锤子、刀子、锯子、钻头、刨子、机床、切割机 2.人们设计工具时需要选用特定的材料 如:钢铁、木材、塑料等 3.测量仪器可以帮助人们对不同的物体和现象进行比较 如:米尺、钟表、温度计、气压表、风速表、电表、煤气表、水表、 音强表、日晷等 4.有些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观察的能力 如:放大镜、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
核心概念
三、人们设计不同的结构来实现不同的功能(8个) 5.材料的外部特性是可以改变的 如:涂油漆、涂防水层、电镀等 6.结构的稳固性与设计(如形状)有关 如:对称、有稳定的基础、低重心、加固接头、外部加固等 7.物体的形状和材料会影响它的移动特性 如:潜水艇、滑翔机、赛车、袋鼠、鱼、飞盘、赛艇、游泳衣等 8.在人的骨骼系统中可以找到许多可以运动的结构 如:关节、骨架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9
二是科学课程教育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人的科学素养形成起 着决定性作用。
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 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 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 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 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好 基础。
2020-11-18
谢谢观赏
6
对《科学课程标准》的理解
“一个中心”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
“四个提倡”
❖ 提倡科学探究 ❖ 提倡多元目标 ❖ 提倡用教材教 ❖ 提倡过程评价
2020-11-18
谢谢观赏
7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认识小学科学学科的性质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 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谢谢观赏
11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科学素养的五大要素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 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 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 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的有机整体。
2020-11-18
谢谢观赏
12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 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 核心,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 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 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 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 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 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 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 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 ❖ 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2020-11-18
谢谢观赏
8
一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 素养,它反映了学科变化的趋势。
以往“自然”或“常识”学科主要让学生学 习与周围自然现象有关的知识为主,包括相关 的技能、学习兴趣,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爱大 自然的情感。
值,科技越发达,对自然的破坏越大,正如斧—锯— 电锯对于森林的破坏。所以,科学不再是“无情无义” 的了,科学素养较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人文色彩 十分明显。仅重视知识、能力、方法的科学教育只是 教育的一半,教育的新格言“还教育的另一半”,为 世纪之交的科学教育开辟了新的视野。
2020-11-18
谢谢观赏
2020-11-18
谢谢观赏Biblioteka 13科学素养的环型结构图
科学行为与习惯 科学知识、科学技能、 科学方法、科学能力 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科学价值观
2020-11-18
谢谢观赏
14
四个“提倡”
提倡科学探究 提倡多元目标 提倡用教材教 提倡过程评价
2020-11-18
谢谢观赏
15
提倡“科学探究”
什么是科学探究 为什么提倡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 提倡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2020-11-18
谢谢观赏
3
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现在, 特征:人本位 二十年来,科学教育又出现了培养科学素养为科 学教育最高宗旨的发展趋势。“科学素养”这一概念 是一个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 观等为一体的复合概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一是基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 其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高科技时代,科 学素养已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二是缘于 人类日益增长的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欲望使环境日益恶 化所敲响的警钟。科学是双刃剑,缺乏正确的科学价
2020-11-18
谢谢观赏
10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何谓“科学素养”
《标准》指出: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 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 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 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科学 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 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 用。
2020-11-18
2020-11-18
谢谢观赏
16
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原本是科学家研究自 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 释的多样化的方式。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指的是:基于探 究的教学和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2020-11-18
谢谢观赏
17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2020-11-18
谢谢观赏
1
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回眸二十世纪世界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大体经历了 如下发展轨迹:
科学知识 —— 科学方法 —— 科学素养。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六十年代初,特征: 知识本位 这一时期受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影响很 大,这时的科学教育等同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它关注 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的传递; 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加实验演示。斯宾塞的“科 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是这一时期科学教育的最高 理念。
4
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 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020-11-18
谢谢观赏
5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小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 生双方面的需要。 ➢小学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 形成与发展。
2020-11-18
谢谢观赏
2
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 特征:能 力本位
二战以后,现代科学技术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 呈现出两个重要现象:“知识激增”和“知识的陈旧 率加快”。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方法在科学知识形成 中的重要意义日益显现,人们意识到掌握生命力更持 久、应用更广泛的科学方法比掌握各种具体知识更加 重要。所以,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科学教育的情况有 了改变,对科学方法的重视日益凸现。这一时期,将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成为新的科学教材编 制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则采取类似于科学家探究事 物过程的发现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成为科学教 育中的新格言。
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 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 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 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作出明智决策, 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 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 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