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验证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1.功能发生器;2.直流稳压电源;3.2N3904NPN型晶体管;4.脉冲发生电路;5.负载电阻;6.示波器等。
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与过程:1.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根据实验原理连接好各个器件与仪器;2.将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接入收集端,负极接入基极,并合理调节稳压电源的电压和电流;3.通过功能发生器向基极注入正弦信号,调节发生器频率和幅值;4.同时连接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5.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值,记录输出信号的变化;6.对比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确定放大倍数。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在不同频率下,记录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幅值,并计算放大倍数;2.提取数据,绘制频率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曲线;3.分析曲线特点,讨论晶体管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4.对比不同输入信号幅值下的输出信号,分析并解释放大器的失真情况。
六、实验结果与结论:1.经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2.放大倍数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且存在失真现象;3.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七、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且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输出信号失真、调节电源电压等,但通过耐心地调试和思考,最终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提高了对电路放大器的理解,还锻炼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学习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研究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方法。
4、观察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情况,了解产生失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二、实验原理1、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组成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由晶体管、基极电阻、集电极电阻、发射极电阻和耦合电容等组成。
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加到晶体管的基极,经晶体管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再通过耦合电容加到负载电阻上。
2、静态工作点的设置静态工作点是指在没有输入信号时,晶体管各极的直流电流和电压值。
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可以保证放大器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输出信号不失真。
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主要通过调整基极电阻和集电极电阻的阻值来实现。
3、放大器的性能指标(1)电压放大倍数: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比值,反映了放大器对信号的放大能力。
(2)输入电阻:是指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反映了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信号的能力。
(3)输出电阻:是指从放大器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反映了放大器带负载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直流稳压电源4、万用表5、实验电路板6、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图连接实验电路仔细对照电路图,在实验电路板上正确连接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注意元件的极性和引脚的连接。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1)接通直流稳压电源,调节电源电压至合适值。
(2)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的电压,计算静态工作电流。
(3)通过调整基极电阻的阻值,改变静态工作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使输出电压不失真。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1)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使输入信号为正弦波。
(2)用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4、测量输入电阻(1)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串联一个已知电阻。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实验报告
实验二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基极电流I B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CCB2B1B1B U R R R U +≈CE BEB E I R U U I ≈+-≈1F RU CE =U CC -I C (R C +R E +R F1)电压放大倍数1)1(F R // β++-=be LC V r R R βA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学习测量放大电压增益和频率响应特性。
实验仪器:数字万用表、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源、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实验原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其原理如下:电路图如下所示:```—C1,,C2,+6,Vin ,R1,,,,—R3—,B,—R2,,RL—GND```按照通用放大器的放大电流相性,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 当输入信号Vin正半周的上升使基极电压增加,晶体管开始导通,电容C1(输入耦合电容)开始充电,C2(负载耦合电容)不发生变化。
2. 当输入信号Vin正半周的下降使基极电压减小,晶体管开始封断,电容C1开始放电,C2不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R1与R2串联,组成电压分压网络,接入信号源Vin。
将R3与RL串联连接,终端接地,RL连接至晶体管集电极C2端。
将信号源接地端接地。
2.将电源正极连接至C2,电源负极接地。
3.连接示波器,并调整电源电压至合适的值。
4.打开示波器,调整信号发生器,设置所需的频率和幅度。
5. 测量输入信号Vin和输出信号Vout的峰峰值。
6. 通过计算得出电流放大倍数Av,即Vout/Vin。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设置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f,幅度为Vin。
通过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信号Vin和输出信号Vout的峰峰值。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Av=Vout/Vin的值,并绘制频率响应曲线。
实验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且放大倍数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2. 放大倍数Av与输入信号Vin和输出信号Vout之间的关系为Av=Vout/Vin。
3.频率响应曲线表明,放大电路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放大效果较好,但随着频率的增加或减小,放大效果会减弱。
4.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于电路连接不良、仪器误差等因素。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摘要:本实验通过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研究其放大特性和工作原理。
通过测量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计算放大倍数,得出合适的工作点、负载电阻和偏置电压,以实现较大的放大倍数和线性放大的目标。
【关键词】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特性、工作点、负载电阻、偏置电压、放大倍数、线性放大一、引言晶体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在电子电路中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等功能。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放大器电路,具有简单、灵活及放大效果较好等特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研究其放大特性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际测量及计算,确定合适的工作参数,实现最佳的放大效果。
二、实验原理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由晶体管、负载电阻、输入电阻、偏置电阻和耦合电容等组成。
输入信号经耦合电容C1传递到基极,与偏置电阻R1和R2形成偏置电压,控制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负载电阻RL连接于集电极,输出信号从集电极提取。
三、实验步骤2.给定直流电源VCC和VE,通过调节R1和R2,使得基极电压为合适的偏置电压。
3.连接信号发生器,设置正确的输入信号频率和信号幅度。
4.连接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并记录幅度。
5.逐步调节负载电阻RL,测量不同负载情况下的输出信号波形和幅度。
6.分析实验数据,计算放大倍数。
四、实验结果3. 放大倍数: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放大倍数Av=Vout/Vin。
五、讨论与总结通过实验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并测量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合适的工作点和偏置电压下,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可以实现较大的放大倍数。
当输出信号达到晶体管的饱和区时,放大倍数会有所下降。
2.负载电阻的选择对放大倍数和线性放大效果有较大影响。
较大的负载电阻可以得到较大的放大倍数,但也会降低线性放大效果。
3.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代表输入电阻,输出特性曲线的斜率代表输出电阻,可以通过斜率计算电阻值。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院(系)名称班别姓名专业名称学号 1实验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实验项目名称晶体管共射级单管放大器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地点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内容包含:实验目的、实验使用仪器与材料、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整理与归纳(数据、图表、计算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心得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使用仪器与材料EL教学实验箱、AS101E函数信号发生器、DS1062E-EDU双踪示波器、GB7676-98交流毫伏表三、实验步骤1.调试静态工作点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P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
接通+12V电源、调节R P,使I C =2.0mA(即U E=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 B、U E和U C,用万用电表测量R B2值,并记入表2-1中。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u s,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 i 10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3种情况下的u 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和u i的相位关系,并记入表2-2中。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置R C=2.4KΩ,R L=2.4KΩ,u i=0V,调节R P,使I C=2.0mA,测出U CE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0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 P,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 C和U CE值,并记入表2-4中。
在每次测I C和U CE值时,都要将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4、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置R C=2.4KΩ,R L=2.4KΩ,I C=2.0mA。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资料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资料一、实验目的:1.了解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及其特性;2.掌握晶体管测量方法;4.学会调整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二、实验原理:1.晶体管的基本特性:1.(1) PN结管的基本特性:PN结管的三个端口分别为E(C)、B、C(E),其中E(C)端称为发射(射极),B端称为基极,C(E)端称为集电(集电极)。
(2) NPN型晶体管的基本特性:PNP型晶体管是在PN结管的电性基础上发展而成,它具有与NPN型管相反的特性。
NPN管通,它的E(C)端与B端呈低电平状态,而C(E)端呈高电平状态。
2.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晶体管可以工作在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三种状态。
以NPN 型晶体管为例,当UBY正值较大,虽然UBB是负瞬间电压导致了BE管结截止,但因为U(C)在UCC的反向极限上方,使得CE导通,这时管子就是处在正常放大工作状态。
3.晶体管的电路模型:在电路中引入β系数是为了表示晶体管在放大区的增益,一般在使用晶体管时$\beta$系数是固定的,因此晶体管的放大倍数$A_V$和它的电路分流比$V_{BB}/R_B$之比息息相关,由于$\beta$值不同,同一种管子也会有不同的放大倍数。
当然,对于一对$Q_1$和$Q_2$来说,同样的RK利用$xK=0.5W$公式推算,它们的$\beta$值也应该是较为接近的。
三、实验步骤:1.根据图1连接实验电路,电源电压定为6V;2.调整可变电阻RP为3.3k欧;3.将示波器的触探管头分别接到波形发生器的输出端和晶体管的集电极上;4.调整波形发生器的频率为50Hz,输出峰值电压为0.6V;5.打开电源,调整RP,使得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6.调整波形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测得晶体管的输入和输出波形,计算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四、实验结果:实验得到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输入波形计算得到的晶体管的放大倍数为:$\left. K_U=\dfrac{u_{O-P}}{u_{i-P}}=-8.2(\text{单次}) \right.$。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10页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10页一、实验原理晶体管(英文全称为:transis)是一种双极型器件,它使用电压控制流的方式来控制电路,是一种高低电平的转换器,其中N-MOS具有负偏移电流输出,P-MOS有正偏移电流输出。
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CE amplifier)是利用晶体管放大输入信号,并且输出放大后的信号,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高增益:某些应用时,可以获得高达1000倍的增益。
2.具有良好的抗杂散比:它的抗杂散比比其他放大器要好。
3.低成本:CE放大器成本低,是很多电路应用的实用设计。
二、实验准备实验准备包括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原理、电路电子元件、实验接线、虚拟示波器、实验电源等:1.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原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利用晶体管的共射极特性,以电容或非线性电路连接晶体管的共射极,把输入信号放大。
2.电路电子元件:该实验采用的电子元件有晶体管、电阻、电容、变压器等,详见实验设置部分提供的原理图。
3.实验接线:实验接线由晶体管的共射极连接电路的共射极部分,将电路中晶体管的此极和源极和源之间、此极与集电极之间等处可接电容等电子元件。
4.虚拟示波器:实验采用数字示波器,用于监测放大器输出脉冲电平变化,以及便于测量电路中其他因素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实验电源:实验主要是检测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增益、抗扰度、抗噪声度等指标,因此电源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实验中,采用的是稳定的可调电源。
三、实验设置1.确定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该回路是一个简单的电路,主要是输入端只有一个电压信号,将输入信号放大传输到输出端,从而得到放大后的信号。
2.确定晶体管型号:实验采用的晶体管型号为:MJE15031。
3.确定实验电路的元件参数:该实验电路中的电容为:C1,用于共射极的电容值为:560uF;用于分压电阻的电阻值为: 10kΩ和4.7kΩ;电源电压为: 12V 。
四、实验结果1.检查输出电压:实验准备完毕后,量出输出端的脉冲电平,结果为7V,较预期值(12V)稍有偏差,约为10%,说明实验设置有较小的偏差。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图1
在右图电路中,当流过基极偏置电阻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的基极电流时(一般5~10倍),则它
(a) (b)
图2.静态工作点对u O波形失真的影响
R C、R B(R B1、R 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
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 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图3.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
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
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图4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
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R两端电压 U R时必须分别测出
U R值。
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与
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为此在放大器
,用示波器观察
)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 O(有
理论值中,;而在实际放大倍数中,序号。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2.学习并理解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与特点;3.通过实验,了解晶体管的放大特性。
二、实验原理晶体管是一种电子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放大电信号的作用。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是一个晶体管、若干个电阻和若干个耦合电容。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输出信号从集电极上取出。
三、实验仪器与元器件1.示波器2.变压器3.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2.调节示波器,选择适当的时间基和增益,观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
3.逐渐调节电源电压,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4.测量电阻和电容的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测量了电阻和电容的参数。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1.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比,输出信号幅度更大,发生了放大;2.随着电源电压的增加,输出信号幅度也增加,但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出现饱和。
这些结果验证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即将输入信号放大输出,并且输出受限于电源电压。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放大特性。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并测量电阻和电容的参数。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并搭建更复杂的放大电路,实现更大幅度的电信号放大。
掌握晶体管的原理和应用,将有助于我们在电子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
总之,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晶体管放大电路的机会,加深了对晶体管工作原理和放大特性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放大性能。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电源,直流稳压电源。
2. 示波器,模拟示波器。
3. 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等。
三、实验原理。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将输入信号放大到输出端。
在共射极放大器中,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上取出,而发射极则接地。
当输入信号加在基极时,晶体管将其放大并输出到集电极,实现信号放大的功能。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电路图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并连接电源和示波器。
2. 调节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记录波形特点。
3.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记录放大倍数。
4. 测量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数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输入输出波形,并计算出了其放大倍数。
通过分析波形特点和参数数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具有较好的放大性能,能够将输入信号有效放大,并输出到输出端。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验证了其放大性能,并对其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到了如何测量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并且掌握了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的方法。
这些都对我们进一步学习电子电路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搭建电路时,要注意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和极性,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在调节示波器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示波器造成损坏。
3. 在测量元器件参数时,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注意测量精度。
八、参考文献。
1. 《电子电路原理》,张三,XX出版社,2008年。
2.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李四,XX出版社,2010年。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1.调试静态工作点
在实验箱上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W调至最大,不接入函数信号发生器。接通+12V电源、调节RW,使IC=2.0mA(即UE=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B、UE、UC及用万用电表测量RB2值。记录于表一中。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uS,在示波器的输出端接入交流毫伏表,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i 10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U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和ui的相位关系,记录于表二中。
四.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答:静态工作点要选择适合。若不适合的话,放大器输出波形会失真。放大器的功能就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放大信号,失真了得放大信号是没有意义的。具体来讲:(1)静态工作点在特性曲线的位置如果上升(变大),那么Q点会达到饱和区,会出现饱和失真,也就是正弦波信号上半部分会缺失;(2)静态工作点在特性曲线的位置如果下降(变小),那么Q点会达到截止区,会出现截止失真,也就是正弦波信号下半部分会缺失。
(4)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PP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
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W(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如图4)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然后反复调整输入信号,使波形输出幅度最大,且无明显失真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UO(有效值),则动态范围等于 。或用示波器直接读出UOPP来。
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实验连线有一定的阻值导致误差存在;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第一部分,我们来聊聊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晶体管,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一种能放大电信号的电子元件。
共射极电路的特点是输入信号通过基极,而输出信号则从集电极出来。
这种方式放大倍数高,适合多种应用。
1.1 共射极电路的组成想象一下,一个简单的电路就像一个小乐队。
晶体管就是主唱,电阻器和电容器就是乐队的其他成员。
电源提供动力,信号源则是音源。
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角色,缺一不可。
晶体管有三个引脚: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
基极接收信号,集电极输出放大后的信号,而发射极则是电流的出路。
要让这个乐队发挥出最佳效果,各个组件的参数得搭配得当。
1.2 工作原理咱们接着说工作原理。
电流从电源流过电阻后,进入基极。
这时候,基极电流就像是乐队的节奏,给整个电路带来活力。
基极电流的微小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的大幅波动,形成放大效应。
这个放大倍数,通常是基极电流的几十倍到几百倍,真是个令人惊叹的现象!第二部分,我们进入实验步骤。
动手实验,往往是最让人兴奋的环节。
2.1 实验器材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器材:晶体管、电阻、电容、信号源和万用表。
这些材料都是基础但至关重要的。
挑选晶体管时,注意型号。
不同的型号,特性也不同。
2.2 搭建电路搭建电路时,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又有趣。
把电源、电阻、晶体管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每个连接点都得确保牢固,别让它们“脱队”。
这时候,眼睛得睁得大大的,避免搞错了正负极,万一搞错了,就像乐队的节奏乱了,那可就麻烦了。
2.3 测试和数据记录完成后,开始测试。
将信号源接入基极,万用表接到集电极,记录下电流和电压。
小心别让电流过载,这样会损坏设备。
每一次测量,都是在记录乐队演出的表现,心里那个激动啊,真是数不胜数的期待!第三部分,结果分析。
数据出来了,心里那个美呀,简直就像收到了惊喜的礼物。
3.1 数据对比把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的数据进行对比。
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doc
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doc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篇一:晶体管单级放大器实验报告晶体管单级放大器一. 试验目的(1)掌握Multisium11.0仿真软件分析单级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方法。
(2)掌握晶体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和调整方法,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3)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二. 试验原理及电路VBQ=RB2VCC/(RB1+RB2) ICQ=IEQ=(VBQ-VBEQ)/RE IBQ=ICQ/β;VCEQ=VCC-ICQ(RC+RE)晶体管单级放大器1. 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和测量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的放大信号。
为了获得最大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若工作点选的太高会饱和失真;选的太低会截止失真。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指接通电源电压后放大器不加信号,测量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CQ和管压降VCEQ。
本试验中,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就是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让信号达到最大限度的不失真。
当搭接好电路,在输入端引入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输出。
静态工作点具体调整步骤如下:具有最大动态范围的静态工作点图根据示波器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不同的调整,反复进行。
当加大输入信号,两种失真同时出现,减小输入信号,两种(本文来自:/doc/2816991364.html, 小草范文网: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失真同时消失,可以认为此时静态工作点正好处于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这就是静态工作点。
去点信号源,测量此时的VCQ,就得到了静态工作点。
2. 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是输出电压V0与输入电压Vi之比Av=V0/Vi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1)输入电阻。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可用电流电压法测量求得,测试电路如图2.1-3(a)所示。
在输入回路中串接一外接电阻R=1KΩ,用示波器分别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Vs和Vi,则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i为(a)(b)o VO-电阻R值不宜取得过大,否则会引入干扰;但也不能取得过小,否则测量误差比较大。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加入输入电压ui ,在输出电压uO不失真的情况下,单独只用用交流毫伏表或者示波器测出ui 和uo的有效值Ui和UO,则(2)输入电阻Ri的测量为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按图3 电路在被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串入一已知电阻R,在放大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单独只用交流毫伏表或者示波器测出US 和Ui,则根据输入电阻的定义可得图4 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测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①由于电阻R两端没有电路公共接地点,所以测量R两端电压 UR时必须分别测出US 和Ui,然后按UR=US-Ui求出UR值。
②电阻R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与Ri为同一数量级为好,本实验可取R=1~2KΩ。
(3)输出电阻R的测量按图3电路,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条件下,测出输出端不接负载 RL的输出电压UO 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L,根据OLOLLURRRU+=即可求出LLOO1)RUU(R-=在测试中应注意,必须保持RL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4)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PP的测量(最大动态范围)如上所述,为了得到最大动态范围,应将静态工作点调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为此在放大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并同时调节RW(改变静态工作点),用示波器观察uO,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现象。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CCB2B1B1BURRRU+≈CEBEBEIRUUI≈+-≈1FRU CE=U CC-I C(R C+R E+R F1)电压放大倍数1)1(FR//β++-=beLCV rRRβA输入电阻R i=R B1 // R B2 //[r be+(1+β)R F1 ]输出电阻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R O ≈R C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
一个优质放大器,必定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了解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放大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晶体管的放大效果。
实验原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它可以将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到负载电阻上。
该电路由一个晶体管和负载电阻组成。
晶体管的基极接收输入信号,发射极连接到地线,而集电极接在负载电阻上。
当输入信号作用在基极上时,晶体管的电流和电压都会发生变化。
通过调节偏置电阻的大小,可以使得晶体管进入放大工作区。
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足够小,使得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域,此时,输出信号的幅度将是输入信号的若干倍。
实验步骤:1.将NPN型晶体管插入实验板上的晶体管座子中,并连接好各个电子元件,注意极性的正确连接。
2.用万用表测量负载电阻的阻值,并连接到晶体管的集电极处。
3.通过调节偏置电阻的阻值,使得晶体管进入放大工作区。
4.施加输入信号,观察电路输出信号的变化。
可以使用信号发生器提供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5.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并计算出放大倍数。
6.尝试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通过调节偏置电阻的大小,可以使得晶体管进入放大工作区。
观察输出信号的幅度变化,可以发现晶体管放大效果的实验验证。
随着输入信号的幅度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也相应增加。
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可以计算出放大倍数。
实验还可以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验证晶体管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放大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验证,我成功搭建并调试了该电路,观察到了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后的输出信号。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使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实验仪器的方法和技巧。
这次实验对于我的电子电路实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我对晶体管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加深对晶体管和其他电子元件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电路设计能力。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理解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电路的基本搭建和调试方法;3、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器材:1、晶体管2N3904;2、直流电源;3、信号发生器;4、示波器;5、电流表;6、电压表。
三、实验步骤:1、拿出晶体管,根据其引脚标记分别将发射极、基极、集电极连接至电路板上;2、搭建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其中集电极连接至直流电源正极,基极连接至信号发生器,电阻连接至负载电阻;3、接通电源后,调节信号发生器频率和幅度使之适合实验要求;4、使用示波器分别测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并记录;5、改变信号发生器频率和幅度,再次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记录了不同频率下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并计算了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的数值。
五、实验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该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的变化规律;2、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电压放大倍数和功率放大倍数趋于稳定;3、理论上,晶体管的最大功率放大倍数为静态输入电阻与电路整体集电极负载阻值之比;4、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一定误差,可能是因为实际电路中存在导线、电阻等元件的内阻,使得电路整体集电极负载阻值与理论值有所不同;5、实验中还需注意调试电路时,选取适当的工作点,以保证对于各种信号输入的良好放大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了搭建和调试该电路的方法。
同时,我们掌握了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需要进一步优化电路搭建和调试的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各电子仪器连接时,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图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2.调试静态工作点(20分)(1)暂不接入交流信号,把一直流电源调到12V;(2)将R W调至最大,接入12V直流电源;(3)调节R W,使I C=2.0mA后,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B极、E极和C极对地电压U B、U E、U C值,记入表1。
表1 实验数据表一(条件: I C=2mA )测量值计算值U B(V)U E(V)U C(V)U BE(V)U CE(V)I C(mA)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20分)(1)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有效值为10mV,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2)把上述调节好的的正弦信号加在放大器输入端(B与地),作为u i;(3) 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U 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和u i的相位关系,记入表2,并计算电路的相应电压放大倍数A V 。
表2 实验数据表二(条件:Ic=2.0mA U i=10mV )R C(KΩ)R L(KΩ)U o(V)A V观察记录一组u O和u1波形2.4∞1.2∞2.4 2.4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 20分)(1)置R C=2.4KΩ,R L=∞,U i=10mV;(2)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在u O不失真的条件下,调节R W,使I C分别为表3中之值,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出U O值,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 V,记入表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班别: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各电子仪器连接时,为防止干扰,各仪器的公共端必须连在一起,同时信号源、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引线应采用专用电缆线或屏蔽线,如使用屏蔽线,则屏蔽线的外包金属网应接在公共接地端上。
图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2.调试静态工作点 (20分)
(1)暂不接入交流信号,把一直流电源调到
12V;
(2)将R調至最大,接入12V直流电源;
(3)调节R W使1尸后,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三极管B极、E极和C极对地电压U B、
U E、U C值,记入表1。
表1C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20分)
(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有效值为10mV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
(2)把上述调节好的的正弦信号加在放大器输入端(B与地),作为U i;
(3)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
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 U O 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 u 。
和U i 的相位关系,记入表 2,并计算电
路的相应电压放大倍数 A 。
表
i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20 分)
(1) 置 F C =Q, R-=^, U=10mV (2)
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电压波形, 在u 。
不失真的条件下,
调节R ,使I C 分别为表3中 之值,用交流毫伏表 分别测出U 。
值,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A V ,记入表3。
表3实验数据表三
(条件: Ft =Q R L U i = 10 mV )
5 .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20分)
(1) 置 R^=Q, F L =Q; (2) 在未接入交流信号时,调节 R W 使 I C =,测出Ub E 值;
(3) 接入交流信号,逐步加大输入信
号,使输出电压
U 0足够大但不失真。
然后保持 输
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 FW,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 U 0的波形,并用直流电流表和 直流电压表 分别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 C 和U CE 值,记入表4中。
表4实验数据四
(条件:R C =Q R L =® U i = mV )
三、实验总结 (每题 10分,共 20 分)
1、总结R C, R L 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2、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