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复习个重要文献及历史意义
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知识点汇总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定义-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涵-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4.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趋势5. 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 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 社会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政策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过程2.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经验4.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挑战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2. 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3. 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体系4. 法律与公民生活- 法律与公民权利- 法律与公民义务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当代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和特点2.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和影响3. 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和实践4. 全球问题与国际合作- 全球问题的类型和特点- 国际合作的机制和途径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大纲,具体的知识点需要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和扩展。
2024考研政治必背考点

2024考研政治必背考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观
3.意识观
4.实践观
5.运动观
6.矛盾观
7.真理观
8.社会历史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2.科学发展观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全面深化改革
5.全面依法治国
6.全面从严治党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理想信念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
3.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4.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
5.法律意识与法律制度
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进程和重要事件
3.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4.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六、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2.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3.世界主要大国的外交政策和发展战略
4.中国外交政策和发展道路
5.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考研政治考点总结

考研政治考点总结考研政治作为考研考试的一门科目,对考生来说既重要又难以捉摸。
它涉及到的知识点繁杂,包括了许多外行人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原理。
因此,在备考政治时,考生需要对考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将重点内容整理出来,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第一个考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生需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和基本方略。
其中包括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内容。
在准备这一考点时,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著作和文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从而更好地回答试题。
第二个考点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章程以及党的思想路线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了解党的建设、党的领导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节点。
在备考这一考点时,考生可以参考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政治教材,结合历史事件和实际案例,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基本知识的理解。
第三个考点是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此外,还需要了解政府各级组织的职能和工作原则。
在备考这一考点时,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治理论书籍,了解中国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第四个考点是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
考生需要了解一国两制的实践历程、原则和特点,同时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在备考这一考点时,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文献和实践案例,深入了解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的背景和发展。
第五个考点是国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
考生需要了解国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历史地位和作用。
此外,还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内涵和发展。
在备考这一考点时,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历史文献和政治理论,了解国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和发展动态。
总的来说,考研政治的备考工作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
考生可以通过分析考点和考纲,制定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知识点。
2024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

2024考研政治知识点精讲精练2024年考研政治科目的知识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原理;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观点和方法;3.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总布局;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发展和形成。
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性质;2.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3. 中共党史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文献。
四、中国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3. 全面依法治国;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中国经济发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验;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5. 局部和整体的协调发展。
六、中国文化建设:1.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任务;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文化传媒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
七、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1. 中国的海洋权益和大国外交;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外交中的体现;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些知识点需要考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就,掌握国内外重大事件和重要文献,了解并分析相关问题。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阅读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了解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习题练习和模拟考试,加强自己的应试能力。
考研政治重要文献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3、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内容: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五、《实践论》(1937年)——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六、《矛盾论》(1937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内容: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七、《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考研政治备考材料推荐

考研政治备考材料推荐备考是考研的关键之一,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材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一些考研政治备考材料,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考研政治基础教材》系列《考研政治基础教材》系列是考研政治备考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这一系列教材包括了《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本书。
这些教材系统性地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历史,是考研政治备考必备的基础教材。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与行政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与行政学》是一个比较综合全面的政治学教材。
这本教材系统地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思想理论等内容,对于全面了解和掌握政治学知识非常有帮助。
此外,这本教材还包含了大量的考试真题和经典案例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历年真题及解析》《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历年真题及解析》是一个集历年考题和详细解析于一体的政治学备考材料。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出题方向和重点,逐渐掌握解题技巧。
同时,该书提供了详细的解析和答案,可以帮助考生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四、《政治学常识与实务》系列《政治学常识与实务》系列是一套以案例研究和实践应用为特色的政治学辅导教材。
这一系列书籍包括了《西方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国际政治与外交》等。
这些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讨,帮助考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政治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备考政治这门科目需要有系统性的学习和真题练习,同时也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政治常识和实务。
上述推荐的备考材料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希望对考研政治备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自身情况和备考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材料,并结合课堂学习和辅导教材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考研政治学知识点归纳

考研政治学知识点归纳考研政治学是考研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考研政治学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二、政治经济学1.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
3. 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3.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
五、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1.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治制度的类型。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
六、国际政治与外交政策1. 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和主要力量。
2.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
3. 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的变革。
七、思想道德建设与文化发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2.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 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的培养。
八、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1.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
2. 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治实践的深化。
3. 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结束语:考研政治学知识点的归纳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考生对各个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的理论内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考研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考研政治学的知识点。
考研政治考哪几本书的内容

考研政治考哪几本书的内容一、导读考研政治是研究生考试中的一门科目,它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备考政治科目时,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教材和参考书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适合考研政治备考的几本书籍,供考生参考。
二、《政治学教程》《政治学教程》是一本权威的政治学教材,由刘晓峰等人编写。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对中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
备考政治科目的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本教材,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纲要》是一本较为权威的中国近代史教材,由黄仁宇编写。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历史演变过程,包括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
备考政治科目的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解答考题提供辅助知识。
四、《世界政治史纲》《世界政治史纲》是一本全面介绍世界政治史的教材,由杨宗泽等人编写。
该书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世界政治、近代世界政治等重要内容。
备考政治科目的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了解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重要历史事件,从而拓宽自己的政治知识面。
五、《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指导》是一本辅导大学生就业和职业素质的书籍,由陈泱澎等人编写。
该书介绍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就业市场的情况与就业前景等内容。
备考政治科目的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了解自己的职业素质需求和就业市场的情况,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由邓小平等人编写。
该书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
备考政治科目的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七、《中国宪政史纲》《中国宪政史纲》是一本介绍中国宪政史的教材,由陈德文等人编写。
考研政治毛中特四个重要时期重要著作及观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四个重要时期重要著作及观点第一、萌芽时期著作(国民大革命时期)(1)1926年9月《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2)1925年12月《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3)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针对党和红军中存在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及其危害,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强调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经常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提出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第二、开始形成时期著作(土地革命时期)(1)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有城市转入乡村。
(3)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党“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2023高考政治 经典文献

2023高考政治的经典文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部:
* 《政治的本质:从政治科学角度看世界》:弗朗茨·诺特齐所著,以政治科学角度解读了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变迁,有助于考生对政治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 《政治哲学导论》:约翰·罗尔斯所著,对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理解政治哲学的重要著作。
* 《政治学原理》:约瑟夫·S·尼耶所著,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历史、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是学习政治学的基础读物。
* 《政治伦理学》:约瑟夫·拉兹所著,探讨了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价值和原则,对理解政治伦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政治的起源:国家如何产生和衰亡》:弗朗西斯·福山所著,对国家的起源和衰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考生了解政治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所著,该文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和地位,有助于理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革命进程。
此外,《中国政治与政策分析》、《中国政治的制度逻辑》等也是值得一读的政治经典文献。
这些文献可以帮助考生深入理解政治学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
考研政治需要准备什么书

考研政治需要准备什么书考研政治是考研复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备考准备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准备合适的书籍对于考生来说尤为重要,下面将介绍几本考研政治备考的重要参考书。
1. 《政治常识》《政治常识》是考生备考政治的基础教材。
这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适用于所有参加考研政治的考生。
《政治常识》详细介绍了中国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是政治知识的基本概览。
通过阅读这本书,考生可以对政治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是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必备的重要教材之一。
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涵盖了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
考生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同时,该书还与考研政治考试要求紧密结合,为考生提供了必要的历史背景知识。
3. 《世界政治史纲要》《世界政治史纲要》是考研政治备考中的外国政治史教材。
这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涵盖了世界政治发展的重要事件和影响因素。
通过学习《世界政治史纲要》,考生可以了解国际政治体系、重要国家间关系以及国际组织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内容。
对于了解世界政治历史和实际情况,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帮助。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考研政治备考的一本重要参考书,也是考研政治考试中的一门主要考察内容。
这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包含了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这本书,考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
考生掌握这些知识后,不仅可以应对考试,还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是一本重要的考研政治备考书籍。
这本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通过学习这本书,考生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基本原理,理解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考研政治有哪些复习资料

考研政治有哪些复习资料
考研政治是中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对于准备考研的
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研政
治复习资料推荐:
1. 官方教材: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这些是考研政
治复习的基础。
2. 辅导书籍:市面上有许多考研政治的辅导书,如《肖秀荣考研政治》系列,这些书籍通常包含历年真题解析、知识点总结和模拟题。
3. 历年真题:通过历年的考研政治真题,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和
难度,同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4. 在线课程: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许多教育机构提供在线考研政
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
5. 考研论坛和社区:加入考研论坛或社区,与其他考生交流复习心得
和资料,可以获取第一手的复习资讯和经验分享。
6. 政治时事:考研政治考试会涉及时事政治,因此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动态是必要的。
7. 思维导图:制作或使用现成的政治知识点思维导图,有助于梳理和
记忆复杂的政治理论。
8. 模拟试题: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可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同
时熟悉考试流程。
9. 专业辅导机构:一些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会提供系统的复习资料和课程,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10. 学术期刊和论文: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某一政治理论的考生,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和论文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考生在选择复习资料时,应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复习进度,合理规划复习计划,并结合多种资料进行综合学习。
同时,也要注意定期复习,避免临近考试时突击。
考研政 治的经典文献阅读建议

考研政治的经典文献阅读建议对于考研政治的复习,阅读经典文献是一个重要且有效的环节。
通过研读经典文献,不仅能够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还能提升分析问题和答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考研政治经典文献阅读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明确阅读目的在开始阅读经典文献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
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某个政治理论?还是为了积累答题素材?或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明确目的能够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如果是为了理解理论,那么就要注重对文献中核心概念、观点和论证逻辑的把握;如果是为了积累答题素材,就要关注那些具有代表性、能够有力支撑观点的论述和案例;如果是为了提升政治素养,就要从宏观上把握文献所传达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
二、选择合适的文献考研政治涉及的经典文献众多,不可能全部读完。
因此,要根据考研大纲和历年真题的考点,有选择性地阅读重点文献。
例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都是必读的经典之作。
这些文献在政治理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经常在考研试题中被引用和考查。
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权威的教材和辅导资料,它们通常会列出重点文献,并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三、做好阅读准备在阅读经典文献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献的产生原因、目的和意义。
其次,要准备好相关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如政治词典、相关的研究著作等。
遇到不理解的概念和术语时,可以及时查阅,确保阅读的顺畅进行。
另外,还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进度,避免阅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四、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1、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对于重点文献和关键段落,要进行精读,仔细琢磨每一个词句的含义,分析作者的论证思路和逻辑结构。
考研复试政治补充讲义 专题七 重要文献(近代史)

专题七重要文献(近代史)(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1853年天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地位: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评价:①进步性体现在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
②局限性: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2、1859年颁布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提出者是洪仁玕。
洪秀全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
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二)李大钊的代表作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
1919年5月、11月,他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这是中国最早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学说的文章,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三)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1、旧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民族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考研政治考哪几本书2024

考研政治考哪几本书20242024年考研政治考试是很多考生所关注的焦点。
政治是考研的一门重要科目,通过对考研政治书籍的选择和学习,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提高考试成绩。
下面将介绍几本2024年考研政治备考的重要参考书。
1.《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也是考研政治备考中必不可少的一本书。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政治学基本理论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本书由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共同编写,内容全面而深入,非常适合考生进行系统的政治学学习。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政治考试中,中国近现代史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这个领域的一本经典教材,也是考生备考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书。
该书通过系统的论述,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源、发展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内容涵盖了考试需要着重掌握的知识点,是学习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工具书。
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中国政治领域的学习中,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重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考研政治备考中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该书系统介绍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帮助考生建立对这一思想体系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把握,对考研政治的备考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4.《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考生备考考研政治中了解和学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重要参考书。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形势和特点,从国民经济、国际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考生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了解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发展,提高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5.《法律基础》《法律基础》是考研政治备考中需要注意的一本书。
该书对法律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法律基本概念、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认识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书,考生能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提高对法律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

考研政治知识点背诵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3.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二、毛中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三、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施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思想道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民道德建设- 个人品德修养2. 法律基础-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法律的一般原理-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2. 世界政治-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国际安全与合作3. 中国与世界- 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合作附录:重要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2012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后记本文档旨在为考研学生提供一个关于政治知识点的复习框架。
考研政 治的经典文献阅读建议

考研政治的经典文献阅读建议对于考研政治的复习,阅读经典文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经典文献,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政治理论的渊源和发展,把握政治思想的精髓,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很多同学在面对众多的经典文献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阅读。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考研政治经典文献阅读的建议。
一、明确阅读目的在开始阅读之前,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
是为了深入理解某个政治理论?还是为了积累答题素材?亦或是为了拓宽政治视野?不同的阅读目的,决定了阅读的重点和方法。
如果是为了深入理解某个政治理论,那么就要对相关的经典文献进行精读,逐字逐句地分析和思考,力求掌握其核心观点和论证逻辑。
如果是为了积累答题素材,那么可以有选择地阅读一些重要段落和语句,注重对经典表述的记忆和运用。
如果是为了拓宽政治视野,那么可以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经典文献,了解各种政治思潮和观点。
二、选择合适的文献考研政治涉及的经典文献众多,我们不可能全部读完。
因此,要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选择重点文献进行阅读。
例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这些都是考研政治中经常涉及的经典文献。
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权威的教材和辅导资料,了解哪些文献是重点,哪些是次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三、做好阅读准备在阅读经典文献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写作时代和思想流派,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其次,要对相关的政治理论有一定的基础了解,这样在阅读文献时,能够更快地进入状态,理解其中的观点和论证。
最后,准备好必要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如政治词典、相关的研究著作等,以便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查阅。
四、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1、通读与精读相结合对于一些重要的经典文献,要先进行通读,了解其大致内容和结构。
然后,再进行精读,对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2015政治考研毛泽东重要文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2015政治考研毛泽东重要文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考研政治的选择题命题经常会通过对毛泽东著作的考查来考查其相关知识点。
例如2014年单项选择题第11题,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一个婴儿。
”这短话是针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什么问题提出的,可见考查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的背景。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对于毛泽东著作的背景也要做一些了解。
1928年10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篇文章,文章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并针对党内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倾向,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 5 个条件: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而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
这就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考研政治中关于 第一 的总结

考研政治中关于第一的总结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的“第一次”,尤其是史纲部分的选择题。
对于考生来说,史纲中一大重要内容就是各种重大事件的相关时间、内容、意义,哪些事件具有重大转折意义,哪些事件是历史第一次等头衔屡见不鲜,非常容易及以混淆。
这里整理了历史中那些重要的“第一次”,供各位考生参考。
1、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会议:六届六中全会;2、第一次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的著作:《论联合政府》;3、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文章:《共产党人发刊词》;4、第一次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5、第一次提出建设一项伟大的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6、第一次系统总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7、第一次明确出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的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8、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9、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10、第一次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1、第一次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2、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将革命进行到底》;13、第一篇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献:中共七大刘少奇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4、第一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的文献:在中共第七届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15、第一次明确指出执政党建设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6、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17、1954年人大一届通过第一部《宪法》;18、第一次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著作:《整顿党的作风》;19、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报告:《论十大关系》;2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1、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22、中国同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美《望厦条约》;23、中国同法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法《黄埔条约》;24、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25、《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6、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27、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28、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29、1894年11月孙中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30、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新的阶段;31、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32、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33、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34、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35、李大钊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之革命;36、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会议推选陈独秀为书记;37、1920年11月,上海党的组织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考研政治复习22个重要文献及历史意义考研政治复习要善于总结,专题化整合一些相关知识点,系统化的去理解背诵,这样在答题时才能更全面,以不变应万变,下面是政治科目22个重要的文献及其历史意义,大家看看记住。
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指出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农民问题丛刊》——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对象。
4、《井冈山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11——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否定了照搬外国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中国革命中心转移。
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6、《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阐明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重要性,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7、《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的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8、《实践论》、《矛盾论》——1937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9、《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的思想。
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10、《论持久战》——1938年——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11、《<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三大法宝。
深刻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8年来的主要经验,提出了民主革命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
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民族资产
阶级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必须对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态度。
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分析了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和策略。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3、《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4、《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毛泽东进一步地从思想问题上总结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内路线的分歧,分析了广泛存在于党内的非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风,主要是主观主义的倾向,宗派主义的倾向,和作为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的党八股。
并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15、《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1942年——延安整风文献。
16、《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7、《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
提出了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认为这些作风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
18、《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十大军事原则总的精神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战争中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注重在战争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同时又要注重物质条件;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独立自主,以战养战,等等。
19、《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0、《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进一步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21、《论十大关系》——1956年——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提出了十大关系。
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
己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2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上,首次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这对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在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坚持“两手抓”方针的哲学基础;提出“六条标准”,这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雏形。
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