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类脱胶方法
麻类生物脱胶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
![麻类生物脱胶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72b985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6.png)
麻类生物脱胶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麻类作物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天然纤维,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等领域。
然而,当前麻类脱胶技术存在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麻类纺织产业的发展。
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麻类生物脱胶技术对推动麻类纺织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原理麻类生物脱胶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酶的生物催化作用,对麻类纤维进行高效脱胶。
具体来说,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适合的微生物酶:根据麻类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筛选出能够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酶。
2.优化微生物酶的发酵条件:通过控制发酵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参数,提高微生物酶的生产效率和活性。
3.生物脱胶工艺流程:将微生物酶与麻类原料混合,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使纤维素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可溶性糖类,从而实现脱胶。
4.残胶处理:将脱胶后的溶液进行分离、洗涤、干燥等处理,得到精制麻纤维和可利用的残胶物质。
5.纺织加工:将精制麻纤维进行纺织加工,得到各类麻制品。
三、实施计划步骤1.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当前麻类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和主要生产工艺,明确生物脱胶技术的开发方向和目标。
2.筛选微生物酶种:通过实验室筛选和优化,确定适合麻类纤维生物脱胶的微生物酶种。
3.建立生物脱胶工艺流程:根据优化的微生物酶发酵条件和脱胶工艺参数,建立完整的生物脱胶工艺流程。
4.调试设备与设施:根据工艺要求,选购或改造适合生物脱胶工艺的设备与设施。
5.试制样品:按照建立的工艺流程进行小批量试制,对试制品进行性能检测和评估。
6.中试生产:在试制样品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中试生产,进一步验证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7.产业化推广:根据中试生产的结果和市场反馈,制定产业化推广计划,将生物脱胶技术应用于麻类纺织生产中。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种麻类作物的脱胶加工,包括但不限于亚麻、大麻、黄麻等。
同时,该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具有类似纤维结构的天然或人造纤维材料的脱胶加工。
黄麻碱氧一浴一步法脱胶漂白短流程工艺
![黄麻碱氧一浴一步法脱胶漂白短流程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1bfa83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8.png)
黄麻碱氧一浴一步法脱胶漂白短流程工艺黄麻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黄麻纤维具有较高强度和吸湿性,是热和电良好绝缘体,天然纤维中是最易生物降解,其降解或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气体[1-3]。
黄麻机械、化学加工工艺发展,已能纺制优质黄麻及其他纤维混纺织物,同时黄麻粗硬手感也到了改善,使这类织物时装、行李袋、毯、毛毯等多种领域都有较大发展潜力。
麻类纺织产品质量优劣,主要取决于麻脱胶。
长期以来,原麻脱胶一直沿用自然发酵法和化学法进行[4]。
自然法脱胶受环境影响大,耗费时间长,含杂多,质量难以保证;现工厂常用化学脱胶法能耗高.时间过长,对纤维造成不必要损伤,成本高。
本工艺采用碱和双氧水一浴一步法对黄麻进行脱胶漂白,碱和双氧水互相作用,碱既起到去除黄麻纤维中胶质、半纤维素、木质素及其他杂质作用,又为双氧水分解提供了一个碱性环境;双氧水酸性介质中很稳定,分解速率非常低,而碱性介质中可以被碱活化,双氧水分子发生离解,可以漂白黄麻纤维。
同时尤为重要是可以氧化木质素,木质素被氧化后可以溶解于实验条件中高温强碱液中。
有助于更好去除木质素。
1 实验条件及工艺流程1.1 原料使用栉梳机梳理后呈散状黄麻原麻,原麻中胶质经梳理已去一部分。
1.2 试剂氢氧化钠、双氧水(30%)、MgS04·7H20、强碱浴双氧水稳定剂、浓硫酸(98%)。
1.3 仪器普通烧杯、恒温水浴锅、温度计、量筒、锥形瓶、强力仪、烘箱、普通天平、光电天平、称量瓶、砂芯漏斗等。
1.4 工艺流程黄麻原麻除杂→原麻浸酸→水洗→碱氧→浴→敲麻→水洗→酸洗→水洗→晾干1.5工艺条件1.5.1各工序作用(1)除杂:手工原麻中大杂质。
(2)原麻浸酸:温度40~50℃,时间60min,浴比为1∶20,酸液质量浓度:1ml/L。
(3)水洗:用自来水冲洗至pH值7左右。
(4)碱氧一浴:常压,浴比为1∶20,MgS04·7H20质量浓度为0.1%,其余条件与正交实验表相符合。
苎麻脱胶工艺
![苎麻脱胶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314e216ff00bed5b9f31dde.png)
湖州尤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3-11-29第 1 页共 1 页苎麻脱胶工艺工序流程浴比1:8解麻--- 酶处理---碱处理---敲麻---漂酸洗---上油---抖松---烘干---打包1、酶处理处方:苎麻脱胶酶 JNM-2 2.0 ml/l过氧化氢酶 JNM-6 0.5 ml/lH 2O2(27.5%) 2 ml/lH 2SO4(98%) 1.8 ml/l注意:1.先加水升温至25±1℃→加入H2O2(27.5%)和H2SO4(98%)→最后加入JNM-2和JNM-6;搅拌均匀后再放入麻;2.浸泡12小时以上,过程中最好通入空压机和循环泵使其充分反应,没有的话可以采用每2小时人工搅拌的方式。
2、碱处理浴比1:8将酶处理后的麻直接放入碱煮缸,常压煮练3小时后,湿闭3小时,干闭12小时以上;(高压煮3小时,开循环泵,温度小于80℃后放水,干闭10小时)处方:烧碱(30%)20 ml/l (有效5.5~6g/l左右)泡花碱 2 ml/lJNM-SK 0.5 ~1 ml/l3、敲麻敲麻6~7遍后,注意清洗水量控制;4、酸洗注意各槽pH值的控制。
弄H2SO4浓度控制在4g/l以上5.上油浴比1:81.先配料油:水=14:15共29Kg在80℃充分划开,2.将以上化好后加入上油缸中,再加入1Kg H2O2(27.5%),将麻放入,烧沸45分钟,(此油可回用一次);注: H2O2起软水作用,在此过程中不会影响强力。
6.脱水,抖松,烘干,打包入库养生附:浸麻水泥池大小内径长*宽*高=3米*1.68米*1.0米周围用钢筋水泥砌成。
麻织物前处理—麻纤维脱胶
![麻织物前处理—麻纤维脱胶](https://img.taocdn.com/s3/m/56afe3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8.png)
麻纤维脱胶
请在此处插入小标题
苎麻的韧皮中有纤维素、胶质、木质素、蜡 状物质等物质。其中,胶质大都包围在纤维的 表面,把纤维素的单纤维胶合在一起而形成原 麻。所以原麻纤维比较粗硬,不适合纺纱,纺 纱前必须将韧皮中的胶质去除,使苎麻的单纤 维相互分离,这一过程就称为脱胶。苎麻的脱 胶一般可采用化学脱胶方法。
(2)碱液煮练。与棉纤维相比,由于苎麻原麻中杂质含量高,所以煮练时耗碱 量较大。而且,为了降低杂质在煮练液中的浓度,提高煮练效果,煮练时的浴比 也较大。采用烧碱去除原麻中的绝大部分胶质这是苎麻化学脱胶中的残留杂质,使纤维柔软、 松散、相互分离,以提高其可纺性,还可改善纤维的色泽及表 面性能,包括:1)打纤;2)酸洗:1~2g/L的稀硫酸,室温; 3)水洗;4)漂白:有效氯浓度为1~1.5g/L,室温,时间30 ~45min,pH值为9~11;脱氯:酸1.5~2.5g/L,常温,时间 为3~5min;5)精练:肥皂、合成洗涤剂等煮2~6h;6)给油 :少量;(7)脱水、烘干:要均匀,不要急烘。
纺中、高特(中、低支)纱,但这种纱不能用作高档产品。具体流程 如下:原麻拆包、扎把→预浸(水浸、浸酸、预氯)→水洗→一次煮 练→水洗→二次煮练→打纤及水洗→酸洗—→水洗→脱水—→给油— →脱水—→烘干。
化学脱胶工艺中各工序的作用(1)预处理工序1)拆包、扎把:逐包解开,检验 ,扎束;2)预浸:包括水浸、浸酸、预氯等几种方法,去除原麻中的部分胶质,减 轻煮练负担,降低碱液消耗,提高煮练效果,并改善精干麻的质量。
常用的脱胶工艺举例(1)一煮法。该法工艺简单,生产的产品适
合于纺制低支纱,以用于生产麻线。具体流程如下: 原麻拆包、 扎把→预浸(水浸、浸酸、预氯)→水洗→碱液煮练→水洗→打纤及 水洗→酸洗→水洗→脱水→给油→脱水→烘干。(2)二煮法。该工 艺的特点是工艺比较简单,精干麻的质量比一煮法有所提高,适用于
脱胶
![脱胶](https://img.taocdn.com/s3/m/945ea2a3f524ccbff1218449.png)
麻脱胶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发酵过程,麻纤维脱胶的 过程实质上是提取麻纤维的过程,在我国,麻原茎 脱胶多采用沤麻的方式进行。
化学脱胶
一、绢纺原料化学脱胶:
丝胶对于化学药剂的敏感性比丝素高。化学 脱胶的原理是利用丝胶和丝素对于碱类、无 机酸等化学药剂稳定性的差异而去除丝胶, 丝胶较丝素易被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经洗涤除去。 桑蚕、柞蚕、蓖麻蚕和木薯蚕等不同品种的 茧,对于酸、碱等的作用也不同,脱胶工艺 也有差异。
酶脱胶
在原料脱胶时使用适当的酶制剂来提高脱胶速度和 质量,简称酶脱胶。 它比微生物自然发酵法前进了一步。酶是一种具有 特殊性能的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具有较多的 选择性。催化效率高,但不耐高温。 绢纺原料酶脱胶的原理是利用蛋白酶能先与丝胶生 成中间物,然后再经水解放出原来的酶,使丝胶中 肽键断裂而水解。适当的蛋白酶可促使丝胶迅速水 解,而对于丝素影响较小,不损伤纤维。
麻类微生物脱胶
多用于黄麻、槿麻、苘麻和亚麻等。 就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然发酵使一些微生物以 韧皮中胶质为营养料逐步生长繁殖,促使麻茎组织 内的胶质水解脱去。 对于黄麻、槿麻和苘麻,通常是将收割的麻茎或剥 制的生麻皮捆成一定重量的麻捆浸于河流、池塘或 小溪等缓流中使其自然发酵,主要是利用嫌气性微 生物进行部分脱胶,俗称精洗,这种脱胶的麻纤维, 一般称熟麻。
从原料到脱胶制取精干绵,可分为前处理、 煮练脱胶和后处理三个阶段。碱性煮练是化 学脱胶的主要环节,煮练次数可视原料品质 和工艺要求而定。 影响脱胶的主要因素有:练液的pH值、温 度、浴比和时间。化学脱胶的优点是脱胶速 度快、占用场地少、适于连续化生产。
二、麻类的化学脱胶:
主要适用于苎麻。 化学脱胶的原理是利用植物韧皮中纤维素和胶质对 碱、无机酸和氧化剂等稳定性不同而去除丝胶。 苎麻脱胶可分为前处理、碱液煮练和后处理三个阶 段。 碱液煮练是苎麻脱胶的中心工序,应用氢氧化钠另 加助剂。碱液的浓度、浴比、煮练的次数、压力、 时间和练液的循环,对脱胶效果和质量起重要作用。 缺点:脱胶时间长、 对纤维的损伤比较大
苎麻的化学脱胶
![苎麻的化学脱胶](https://img.taocdn.com/s3/m/262d10b6f524ccbff1218440.png)
苎麻的化学脱胶1.方案二煮一漂化学方法脱胶2.工艺流程原麻拆包、拣麻。
扎把—浸酸—水洗—一次碱液煮练—热水洗—二次碱液煮练—水洗—打纤—漂白—酸洗—水洗—脱水—给油—脱水—抖松—干燥,得到精干麻。
3.工艺参数碱液煮练工艺参数氢氧化钠的浓度一般选择10g/l,占溶液的11%左右,化学助剂占溶液的3%到4%,压力采用147kpa,温度控制在123摄氏度左右,煮练时间大约为3小时左右,采用的浴比是1:20浸酸工艺参数(预处理工艺)硫酸溶液的浓度在1.5/1—2.0/1之间,温度控制在55度,浸酸时间是1小时,浴比是1:20酸洗(后处理工艺)硫酸浓度在1.5g/1—2.0g/1之间,只要浸泡2至3分钟,浴比采用1:20 漂白常用的有效氯浓度在1.5g/1—2.0g/1之间,实验室没有氯,所以用双氧水,浓度为30%,只要浸泡2到3分钟,浴比采用1:20.给油工序将已脱水并经抖松的嘛束浸入给油槽中,给油槽内的温度在85摄氏度以上,焖煮时间为4小时以上,要求给油精干麻的含油率在0.7%到1.5%之间。
机械处理工序给油处理后麻束再经脱水、给松、干燥。
三、实验1. 实验材料:(1)主要仪器:TG32BA型电光分析天平(最大载荷200g,分度0.1mg);PHB 一29酸度仪(pH测量范围0~14);各种大小的烧杯;Y802型八篮烘箱;HHS11—6电热恒温水浴锅;XQ一1纤维拉伸仪;普通天平;三角量杯;酒精灯;支撑架;石棉网;火柴;电磁炉;玻璃棒;打纤槌。
(2)主要原料和化学药品苎麻原麻;自来水;氢氧化钠固体;双氧水(密度1.11gcm);硅酸钠固体;三聚磷酸钠;渗透剂;98%浓硫酸;98%茶油。
2.实验步骤:1. 取样从老师提供的苎麻中选出一部分,并手工将剩余的一点点未清除的青皮去掉,扎把后用电子天平称,称取10g苎麻。
2. 浸酸工艺参数:①硫酸浓度:2.0g/L ②浴比:1:20 ③温度:恒温槽中,约50℃ ④时间1小时步骤:a. 计算和准备通过浴比计算出溶液质量为200g;利用溶液质量和硫酸浓度计算出硫酸用量为0. 4g(0.010*20*2=0.4g 因所配硫酸浓度很低,所以密度按1g/ml计算)b. 制取溶液⑴将干燥的空烧杯放在称重仪上,得到烧杯重量为2.9g;⑵用滴管往烧杯中滴入一滴浓硫酸,观查屏幕变化(不可超过3.0g),未到达3.0g则再滴入少量浓硫酸,直至到达3.0g左右,误差小于百分之一。
一种苎麻的脱胶方法
![一种苎麻的脱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fbd8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2.png)
一种苎麻的脱胶方法
苎麻的脱胶方法可以分为化学脱胶和机械脱胶两种。
化学脱胶方法:
1. 将苎麻浸泡在碱液中,常用的碱液有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苎麻在碱液中浸泡一段时间,胶质会被分解,然后用清水冲洗。
2. 使用酶类脱胶剂,将苎麻浸泡在酶液中。
酶可以分解胶质,使其变得松散,然后用清水冲洗。
机械脱胶方法:
1. 使用刮刀将苎麻的表面胶层刮掉。
2. 使用切割机或切割工具将苎麻纤维切碎,然后通过筛网分离胶质。
无论是化学脱胶还是机械脱胶,处理后的苎麻纤维需要经过洗涤和干燥等工艺步骤,以便进一步加工和应用。
麻纤维的脱胶
![麻纤维的脱胶](https://img.taocdn.com/s3/m/b77825997e21af45b207a835.png)
七、麻纺的粗纱加工
八、麻纺的细纱加工
湿式牵伸使用在亚麻纺纱时的细纱机上。 亚麻纺纱有干纺和湿纺两种方法,主要 适合亚麻等含有胶质的纤维纺纱。所谓 湿式牵伸就是在纺纱过程中,采用润湿 剂浸润粗纱,并对润湿状态下的粗纱进 行牵伸。
亚麻原茎→选茎与束捆→浸渍(沤麻) 干燥→入库养生→碎茎→打麻→打成麻 和落麻
打麻后的亚麻通常称为打成麻,打成麻 再经过手工梳理.分号成束后打成包, 即可发往亚麻纺纱厂。打成麻经过手工 梳理后落下或梳下的紊乱亚麻纤维,俗 称一粗。打麻中产生的落麻经过落麻(短 麻)处理机械处理后,即成为俗称的二粗。
化学脱胶是根据原麻中纤维素和胶质成 分化学性质的差异,以化学处理为主去 除胶质的脱胶方法。由前面分析可知, 纤维素和胶质对烧碱作用的稳定性差异 最大。因此.化学脱胶采用以碱液煮练 为主的方法进行。
(三)苎麻化学脱胶
苎麻化学脱胶的原理比较简单。要完成 苎麻的全脱胶,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还 需要多道工序和较长的作用时间才能完 成。
四、麻纺和绢纺原料的梳理
麻纺原是在栉梳机上梳理的。 绢纺原料是在绢纺梳绵机上梳理的。
五、精梳
栉梳机和绢纺梳绵机的操作中有一部分仍然为 手工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因此在部分麻、 绢原料的加工中已经广泛借用毛型精梳机。
麻纺和绢纺精梳前的配套工序基本同于毛精纺 的上述工序,但一般在麻、绢纤维加工时,因 纤维伸直状态好,前准备工序采用二道针梳机, 其中,头道工序有时使用双胶圈并条机。
亚麻的细菌脱胶主要指利用微生物破坏 麻茎中的黏性物质(如果胶等),使韧皮层 中的纤维素物质与其周围组织分开,达 到亚麻纤维脱胶的目的。常用以下几种 方法:雨露浸渍法、冷水浸渍法、工业 温水浸损法和嫌气性空气沤麻法。
经过脱胶后的打成麻的品质指标包括: 长度及其均匀度、纤维强度、可挠度、 油性、纤维分裂度、纤维的成条性、含 杂、色泽和吸湿性等。品质指标综合反 映打成麻的可纺性能、柔软程度和表面 润滑程度,也是亚麻初步加工工艺与质 量的综合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类脱胶方法
一般在麻茎上剥取的麻皮就是这类物质组成的纤维束层及其表皮、角质层、木栓组织等包覆组织的总称。
因此显得粗硬。
这种粗麻皮除少数直接用于制作绳索等用途外,必须经过剥制或脱胶等过程,才能作为纺织原料,以及制作渔网、麻线等。
麻类初步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品质和使用价值,因不同种类、不同用途以及当地条件和习惯等而有不同的加工方法。
主要有生物脱胶、化学脱胶和机械脱胶等方法。
1.生物脱胶生物脱胶是利用微生物分泌的果胶分解酶,使生麻中除纤维以外的物质溶解或分离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许多细菌和真菌,都能分泌出一种果胶酶,称为果胶分解菌,它们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因此各种麻类都有它最优良的果胶分解菌品种。
生物脱胶的方法可分为露浸法、堆积发酵法、冷水浸渍法、温水浸渍法、人工培养细菌法和酵素浸渍法等。
冷水浸渍法是利用天然水域和麻皮上细菌分泌的酵素进行脱胶的,广泛用于汉制红麻、黄麻、大麻等,是利用天然河、湖、池沼及人工建筑汉麻池驱麻。
2.化学脱胶麻类的化学脱胶,主要是使韧皮纤维中所含非纤维素物质和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脂肪及蜡等溶解于碱或酸溶液并漂白、通氯,使非纤维素分子和纤维素分离,从而使精麻适于纺织。
化学脱胶过程,一般先将原料放于碱液中在高压或常压下蒸煮,再经过打纤、浸酸、水洗、脱水、浸油软化和去色,最后日晒或烘干。
化学脱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3.机械脱胶主要是利用机械的作用使麻茎的包覆组织(韧皮纤维作物)或叶肉(叶纤维作物)与维分离的加工过程。
如兰麻的初加工,一般先剥取麻皮,再刮去麻壳和部分胶质,即可供手工织造。
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机械用于脱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