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2.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引导他们与大人一起探讨文章内容。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语文园地八》中的课文内容。
2.如何与大人一起读文章,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启示。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课堂讲解•课文内容介绍:通过简短的导读,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课文分析:辅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和语言运用方法。
2. 课堂活动•朗读与表演:让学生分组朗读或表演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欲。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与大人一起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彼此的理解与感悟。
•情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学生与大人建立情感交流的桥梁。
四、教学反馈1.课后作业:给学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体会。
2.课堂表现评价:结合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深度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五、家校合作建议1.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活动,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文章,在日常交流中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2.定期组织亲子阅读分享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形成家庭阅读的氛围。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阅读《语文园地八》的能力,还增进了与大人一起读文章的情感体验。
希望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情感交流能力。
以上为《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内容安排,欢迎家长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读出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所学字词进行书写和积累;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三、教学准备
•课本《语文园地八》
•音响设备
•课堂布置
•学生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
1.听课文录音,跟读。
2.教师导读,解释生字生词。
3.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课文赏析
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
2.教师就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引导。
第四步:语文练习
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
第五步: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课后作业和练习。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在课堂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确保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
课后作业设计方面可以更加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故事情节梗概。
2.默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人教部编版

家长建议收集
听取家长对课程和教学 方法的建议,以改进教
学质量。
家校沟通频率
评估家校之间的沟通频 率,以及沟通的有效性
,以促进家校合作。
家长参与度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 活动和课程,以提高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堂效果反思
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积 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课堂管理
评估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是 否能有效地维护课堂秩序,是 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
教学内容掌握度
反思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 度,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 教授学生。
教学态度
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对 学生公平、公正,是否尊重每
一个学生。
家长反馈建议
家长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或访谈的形式 ,了解家长对教师和课
方法二
方法三
通过组织阅读活动、推荐阅读书目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通过讲解、注释、翻译等方式,帮助 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难句,以及 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01
02
03
04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 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主动
回答问题。
作业完成情况
互动问答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教师进行解答,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作业布置
巩固练习
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阅读拓展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解析
01
02
03
难点一
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 精品教案

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熊住山洞》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内容,主要讲小熊一家一直住在山洞里,于是想造一间木房子。
可当他们走进森林,却始终舍不得砍树。
许多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
最后以动物对小熊一家的感激结尾。
故事表达了人类保护大自然的愿望,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潜移默化地使儿童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和大人一起读”是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园地》里新增的一个栏目,它的出现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读书兴趣、形式,把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其核心理念是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阅读,但在家庭阅读氛围没有形成,家庭阅读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建议先在教室里先开展教师指导下的“和大人一起读”,示范、引领家庭阅读。
因此,本课时教学以《小熊住山洞》为主要内容,以教师的课堂阅读引领为途径,通过在教室里开展”和大人一起读”,让孩子回去后和大人一起模仿、迁移、演绎教师带领下的读书过程,从而达到课内示范引领课外阅读的教学目标期望,推动儿童阅读由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家庭的延伸。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话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表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4.简单渗透阅读方法,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1.明白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简单渗透阅读方法,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培养阅读兴趣。
【教具准备】PPT课件、情境图卡、头饰、读书方法卡片【教学过程】课前激趣:播放“小熊在森林里蹭痒痒”视频,引出话题,激发读书兴趣。
一、趣味引入,激发阅读兴趣1.猜题目,引出故事。
师:同学们在家里喜欢和大人一起读书吗?都是爱阅读的好孩子!今天呀,王老师就来当陪伴你们读书的大人,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是个什么故事呢?来猜猜题目。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关于家庭成员和日常活动的词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帮助学生认识家庭角色,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诗歌,感知文字的美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准确识记平仄句,并能与周围伙伴完成相互默追念/默估算任务。
2.让学生了解节日仪式与各种日常质料的小文字,初步体会文字中的节奏与书面风格。
三、教学难点1.以学生擅长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所学到的新知识。
2.想办法让学生进一步解读生动的文字意境和文字思惟。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书籍、诗歌,音乐录音2.学生准备:课本、笔、座位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复习(10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答交流。
2.通过一段生动有趣的视频或图片展示介绍新课的主题。
第二部分:学习新课(20分钟)1.听读课文,教师讲解生词释义、上下文联系。
2.教师板书平仄句,让学生感知和认读。
3.学生跟读、配合动作表演。
第三部分: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及日常活动经历。
2.教师引导学生对家庭成员情感表达进行交流。
第四部分:诗歌朗诵与讨论(15分钟)1.学生分组,朗诵一首诗歌,组内同学给出表演意见和建议。
2.教师带领学生形成对诗歌情感的共鸣,展示文学之美。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让学生进行简单总结。
2.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六、课后作业1.撰写一篇关于家庭成员的短文,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谢之情。
2.默写诗歌中学过的句子,加强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但在诗歌朗诵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表达不够自信的情况,需要引导和鼓励他们更多的参与。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教案精选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人教(部编版)《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教材说明这是一篇以熊为主角的童话故事。
讲述了小熊一家想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可是小熊始终舍不得砍,以致于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一直住在山洞里。
课文结尾用动物们给小熊一家献花告诉大家:小熊一家这样做是对的,值得敬佩、称赞。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大树在四季中的变化,感知四季的主要特征,知道大树与自然的关系。
2.领悟小熊一家没有砍树造房,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
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大树在四季中的变化,感知四季的主要特征,知道大树与自然的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森林的四季景色的图片,小熊的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1.(出示森林四季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四张图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看出来的?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总结:四季真美)3.(出示小熊图片)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熊,它也走进了这美丽的四季,你们看小熊一家正在欢迎我们呢?(出示小熊的家山洞图片)它家住在哪里?(板书:小熊住山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吧!二、解读课文1.认真听老师读故事提出要求:(1)把不会读的字词圈出来(2)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出示字词:砍盖绿油油舍不得不忍心斧头忽然毁感激2.刚才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小熊一家住在哪里吗?熊爸爸想做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找到的答案?3.小熊一家后来住到房子了吗?它们住在哪儿?你们是从课文哪一段知道的?4.为什么小熊没能够住进新房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自由读第2自然段,勾画出小熊说的话。
(春天树上有绿油油的叶子没有砍树)(出示春天的图片)(2)男生齐读第3自然段,其余同学勾画出小熊说的话。
(夏天树上开满了花没有砍树)(出示夏天的图片)“舍不得”是什么意思?你有过这种心情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优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材内容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关键字词,提高语文课文的阅读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课文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2.2 学习活动2.2.1 文字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重点解释生字生词。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2.2.2 课文赏析•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用词和表达方式。
•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表演、画画等方式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2.3 拓展应用•设计情景对话,让学生角色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赋诗或写故事。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更加注重情感与认知的结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添砖加瓦!。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三只白鹤》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n002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三只白鹤》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
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是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
启发学生遇事要根据实际多动脑筋,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1.读准生字和词语的读音。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是哪只白鹤找到了鱼,并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
3.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一、揭题引趣
1.教师出示课题:三只白鹤(齐读课题)
2.出示“白鹤”图,你能讲讲白鹤的样子吗?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最爱吃什么?
3.有一天,三只白鹤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初读课文
1.复习词语
2.听录音朗读课文,要求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并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出序号。
4.分组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听听他们的读音是否正确?读后学生纠正读音。
5.看看课文有几幅插图,说说每幅图各与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三、学习课文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八-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含教学反思)语文园地八如,“睡、眼、睛、眉”共同的偏旁是“目”,与眼睛有关,“脸、背、腰、腿”共同的偏旁是“月”,与人的身体部位有关。
板块三:字词句运用 (课件出示6)高兴 生气 害怕 难过1.观察图中小女孩脸上的表情, 说说她此时的心情,从而引出与图相对应的“高兴、生气、 害怕、难过”四个词语。
2.边观察图示,边读一读这四个词语。
3.你有过这些心情吗?说一说。
(1)当我心情好的时候,我的脸上就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2)当我发怒的时候,我就表现出生气的样子。
(3)当我遇到让我恐惧的事情,我就不由得表现出害怕的样子。
(4)当我伤心的时候,就表现出一副难过的样子。
4.这些心情还可以用哪些词来表达?如:“高兴”和“快乐、开心”;“生气” 和“发怒、发火”;“害怕”和“惊 慌、恐惧”;“难过”和 “伤心、难受”。
5.根据心情练说话。
“我写的字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很开心! ”“星期六,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
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逗得我哈哈大笑。
”板块四:日积月累(课件出示8)1借助拼音自读《画鸡》,读通顺,读熟练。
(板书:【设计意图: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联系生活,情感体验,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学会理解古诗,积累语言。
】【课堂作业新设计】1.写出下列偏旁的字:犭()()()鸟:()()()虫:()()()2.除了“高兴生气害怕难过”这些情绪,你还知道什么表示情绪的词语?3.根据心情练习说话:4.填空:()红冠不用裁,满身()走将来。
()不敢轻言语,一叫()。
参考答案:1.写出下列偏旁的字:犭(猫)(狗)(狼)鸟:(鸡)(鸭)(鹅)虫:(蜻)(蜓)(蝴)2.悲痛哀怨喜爱快乐3.“我写的字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很开心!”4.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这个语文园地有5项内容,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省一等奖)

2022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一、教材分析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
文章以小动物们对小熊一家的“感激”作结尾,潜移默化地使儿童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认识“石”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小熊一家宁可住得艰苦,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护林之心,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绿树叶、花、水果、小鸟、动物头饰。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课外书吗喜欢读课外书的请举手!那么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书吗喜欢的请举手!那谁能说说你们都喜欢读哪些童话故事书(指名学生回答)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童话故事好不好二、讲故事,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讲《小熊住山洞》的故事。
三、揭示课题《小熊住山洞》1、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2、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童话故事3、师小结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文学体裁之一,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等编写而成,适于儿童看的故事,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往往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世间万物以生命,使它们人格化。
四、“跟我学”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听老师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出示学习要求:1、把不会读的字词圈出来。
2、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二)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以上要求。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重点理解“砍”字,为什么要用“石”字部首(告诉学生人最早砍东西的工具是石头做的。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五、品读感悟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播放第一自然段内容,并出示学习要求:小熊住在哪里熊爸爸想做什么你从哪个自然段知道2、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名学生说一说、读一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主动识字的意识。
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1.导言: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语文园地八,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快跟他打个招呼吧。
猪猪侠今天要带我们去森林王国里参加森林运动会,去之前我们可得好好的洗漱打扮一下。
二、字词积累,识字加油站师:瞧,猪猪侠带我们来到了哪里?(课件出示卫生间图片。
)1.学习词语“卫生间”。
师领读,齐读。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1)课件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2)利用字卡认读。
(开火车读,全班齐读)3.学习这些物品的作用。
过渡:你们可真棒,这么短的时间就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可是他们却垂头丧气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你们知道吗?想帮他们吗?(1)课件出示相应作用词,学生边读边想。
(2)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3)做游戏巩固游戏一规则:老师说“牙刷”,学生说“刷牙”并做上动作。
游戏二:放飞气球。
4.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澡、擦。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 语文园地八 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_12

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教材分析《小熊住山洞》为一篇童话。
课文讲了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头房子,可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一直住在山洞里。
全文语言优美,图文结合,适宜儿童阅读。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播放课件)。
这是哪里呀?森林里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老师讲故事,播放课件),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同学们齐读故事的题目——小熊住山洞。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呢?3.带着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己也来读一读.二、初读课文,理清大意1.小熊一家住在哪里?你知道山洞里面的环境怎么样吗?居住的环境这么差,你们帮小熊想个办法吧。
3.小熊听到这个消息多开心啊。
教师启发:我们读书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
4.小熊一家住到新房子里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你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吗?引导学生抓住“一年又一年”“一直”来体会时间的久远,并随机生成“一个又一个”“一棵又一棵”等.三、通读课文,理解感悟1.事情的结果竟然是这个样子的,你有问题问小熊吗?答案就在文中的2——5自然段,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段落学习交流吧。
2.学生小组汇报交流:3.森林里的四季真美啊,小熊越看越喜欢,让我们想一想,如果春季里小熊砍了树—会怎样呢?4.小熊一家的做法得到了动物们的赞扬,于是他们给小熊一家送来了——他们会怎样呢?四、说说议议,升华主题。
1.如果小熊一家砍了大树,住进了木屋,其他小动物也学它们的样子砍伐树木,森林会变成什么样?大树砍完了,小熊一家和森林里的小动物又会怎样呢?2.你知道怎样保护大树吗?五、作业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大森林,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4.你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词语吗?5.指名读词,纠正字音:“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巾”和“盆”是前鼻音。
6.请生交流识字方法。
7.引导学生看图识字并组词8.教师引导,生活用品和用途连一连:狗熊怎样使用这些用品呢?9.教师引导:一起认一认。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9.编一首儿歌来记住这些生字吧!狗熊来到卫生间,它用牙刷刷刷牙,它用梳子梳梳头,它用脸盆洗洗脸,它用香皂洗洗澡,它用毛巾擦擦手,高高兴兴去主持。
5.将生活用品与用途连起来并读出来。
4.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5.读儿歌。
学习活动二:森林比赛对对碰——王国偏旁大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评价标准)1.演出大赛即将开始,小动物 1.齐读生字。
观察反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们开始排队入场。
引导学生给小动物分类排队。
2.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反犬旁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认真观察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
3.第二支走来的队伍——鸟字边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边的字和什么有关。
4.第三支走来的队伍——虫字旁队,并相应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虫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5.会场里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座位,你来帮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吧!6.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归类识字的方法认识其他字。
同学们下课多搜集一些吧!旁的字,并思考反犬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2.观察生字,思考鸟字边的字和什么有关。
3.观察生字,思考虫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4.帮助没有座位的小动物找合适的位置(偏旁归类)参加动物王国偏旁总结大会的开幕仪式的形式呈现生字,减少了识字的枯燥感。
学习活动三:森林比赛对对碰——心情造句附:助学三单及评价量表。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人教(部编版)

在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对实验操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一些环保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熊住山洞》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生字词的学习热情很高,他们通过图片和生活实例能较快地掌握新词汇。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有所提高。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文本理解和情感共鸣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教育。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通过设置更多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通过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体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熊住山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森林,或者听说过小熊的故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小熊与森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阅读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阅读教案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卫、巾、擦、刷、皂、澡、梳、盆”8个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认识并理解常见的心情,练习写句子。
4、熟练地背诵四则与天气有关的谚语,大致理解意思,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
5、阅读短文《三只白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理解短文内容,教育学生做事情的时候要善于动脑,注意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基础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趣味识字、我的发现教学难点: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卫、巾、擦、刷、皂、澡、梳、盆”8个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谈话交流1、师出示卫生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卫生间里有哪些常见的物品,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
2、师谈话:卫生间是我们日常洗漱的地方,在卫生间里,我们也能认识很多的汉字呢!二、学习“趣味识字”1、生自主认读“趣味识字”中的11个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词语,同位之间互相认读。
2、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在生认读的过程中,师相机正音:“巾、盆”是前鼻音,“刷、梳”是翘舌音,“皂、澡”是平舌音。
正音后再次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巩固识字效果。
3、单独出示八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进一步理解字义。
4、引导生观察汉字的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师给予一定的提示:可以借助偏旁与字义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
(如:“擦”是提手旁,表示与手部动作有关;“澡”是三点水旁,洗澡要用水;“梳”是木字旁,因为很多的梳子都是用木头做成的。
)5、再读词语,发现词语之间的关系。
(1)生再读一读每行的两个词语,发现词语之间的关系。
(2)指名生分行朗读并交流,师小结:每一组词语的前一个是物品名称,第二个是这个物品的作用。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八: 和大人一起读:三只白鹤》教学设计3

和大人一起读:三只白鹤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把寓言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2.读懂故事内容,结合生活经历判断哪只白鹤能找到鱼,知道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
懂得很多事物都是变化的,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多观察多思考,才能把事情做好。
3.乐于和同学分享读书收获。
教学重难点:读懂故事内容,结合生活经历判断哪只白鹤能找到鱼,知道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置研究1.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故事,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白鹤的样子,喜欢吃什么。
二、课前朗读三、谈话揭题1.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和大人一起读的《三只白鹤》,师板书课题。
2.生交流对白鹤的认识。
师补充介绍。
四、分享读文(一)家长给我讲故事1.今天的和大人一起读我们将请来谁呢?播放家长讲故事的视频。
2.这位家长讲得真好,小朋友们一定也想展示一下自己读故事了吧?(二)小组合作读故事1.小组内互相读一读故事,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2.根据故事内容设计问题考考同学们。
2(三)全班分享读故事1.小组汇报读故事。
2.小组提出问题,全班讨论解决。
预计问题:(1)哪只白鹤能找到鱼?(2)三只白鹤为什么要把鱼埋起来?(3)三只白鹤是怎么记住埋鱼地点的?(4)三只白鹤是怎样找鱼的?(5)为什么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了?3.说说从三只白鹤身上得到什么启发。
(四)小组合作续编故事1.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过了几天,三只白鹤又在河里捉到了许多鱼。
它们吃得饱饱的,决定把剩下的一条大鱼埋在地里,留着第二天吃。
2.全班汇报交流。
五、好书推荐1.课件播放学生课外阅读的照片。
2.和同学分享自己近来读过的课外书,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或者故事,说说推荐理由。
六、作业设计课后和大人一起读读寓言故事《刻舟求剑》,送给主人公一句话。
七、板书设计三只白鹤第一只白鹤太阳底下(移动)第二只白鹤白云下面(飘动)第三只白鹤柳树旁边(不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大人一起读《小熊住山洞》【教材分析】《小熊住山洞》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内容,主要讲小熊一家一直住在山洞里,于是想造一间木房子。
可当他们走进森林,却始终舍不得砍树。
许多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
最后以动物对小熊一家的感激结尾。
故事表达了人类保护大自然的愿望,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潜移默化地使儿童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和大人一起读”是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园地》里新增的一个栏目,它的出现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读书兴趣、形式,把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其核心理念是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阅读,但在家庭阅读氛围没有形成,家庭阅读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建议先在教室里先开展教师指导下的“和大人一起读”,示范、引领家庭阅读。
因此,本课时教学以《小熊住山洞》为主要内容,以教师的课堂阅读引领为途径,通过在教室里开展”和大人一起读”,让孩子回去后和大人一起模仿、迁移、演绎教师带领下的读书过程,从而达到课内示范引领课外阅读的教学目标期望,推动儿童阅读由课内到课外、由学校到家庭的延伸。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话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表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4.简单渗透阅读方法,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1.明白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简单渗透阅读方法,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培养阅读兴趣。
【教具准备】PPT课件、情境图卡、头饰、读书方法卡片【教学过程】课前激趣:播放“小熊在森林里蹭痒痒”视频,引出话题,激发读书兴趣。
一、趣味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1.猜题目,引出故事。
师:同学们在家里喜欢和大人一起读书吗?都是爱阅读的好孩子!今天呀,王老师就来当陪伴你们读书的大人,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是个什么故事呢?来猜猜题目。
(贴小熊图片+住+山洞图片:小熊住山洞)2.图片出示主人公这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来打个招呼吧。
多可爱的小熊、多热情的熊爸爸呀,他们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咱们快点一起来读读吧。
【设计意图】开篇点题,认识故事主人公,激起阅读兴趣。
二、首尾对照,设疑激趣1.故事开头(1)出示第一自然段: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熊爸爸想砍一些树,盖一间新房子。
师:这就是故事的开头,谁来给大家读一读?(2)想想说说:猜猜。
小熊一家为什么不想住山洞了?2.故事结尾(1)师: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谁来读读?(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一句话):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小熊一家没有砍树,一直住在山洞里。
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了好多鲜花和果实。
(2)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咱们快走进故事里去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有多难受,架设起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再通过开头与结尾的对比,引出悬念,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三、导读故事:习得方法,感受乐趣,读懂道理(一)图文对比,读懂故事1.春天(1)观察图画,猜想出示春天插图师:春天,熊爸爸带着小熊来到森林里。
看到树上长满了(),小熊说(指名说)爸爸听了小熊的话,(动作)心里想(指名说)。
(2)读文同学们观察图画的能力真是太强了,我们再来看看故事里是怎样用文字来写的,谁来读读这一段?(出示文字)抓住小熊的语气进行指导。
(绿油油、多绿呀)师:春天里,树上有绿油油的(),天上有金灿灿的(),地上有嫩生生的(),多美的春天啊!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吧(3)点拨方法:在读故事的时候,就可以像刚才一样,认真观察图画,大胆猜想,再来阅读故事,这样我们读起故事来就更有趣了。
(同步出示阅读方法卡片)过渡:春天景色这么美,难怪小熊和熊爸爸舍不得砍了,那就再等等吧。
2.夏天(1)师:夏天来了(出示图画),小熊和爸爸来到森林里。
看看,春天里绿油油的大树,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么多花,(嗅嗅鼻子),小熊,你闻到什么了?看到这么美的花儿,闻到这么迷人的香味,小熊,你会对爸爸说:()熊爸爸,小熊的话你听到了吗?你心里怎么想的?(学生回答)(2)请同学们把这一段自由地读一读。
(3)老师范读师:这段话,王老师也喜欢,也想读读,谁来教教王老师,要读好这段话,需要注意什么?(不加字漏字、声音要洪亮、读到标点符号的地方要稍作停顿)如果王老师读得好,给我点掌声鼓励一下好吗?(老师读)看,读自己喜欢的文字,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儿啊!3.秋天(1)师:夏天慢慢过去,秋姑娘踩着轻快的脚步来了,她轻轻吹一口气,大树上的花儿变成了(贴红红的果子图,盖住小花)摘下一个(做动作),尝一口,好甜啊!再摘一个,小熊,你尝尝,味道怎么样?没吃到的小熊都流口水了。
小熊心里想(指名学生答)。
(2)谁来读读这一段?(3)听了小熊的话,熊爸爸抬起头看看树上红红的果子,(出示图画,做动作),也不忍心砍了。
4.冬天师:秋姑娘慢慢走远了,冬爷爷咳嗽两声(动作)走来了,他吹出一阵阵寒风,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大地变成一片白茫茫。
小熊和熊爸爸来到森林里(出示图片),他们看不到(绿油油的叶子),闻不到(香香的花儿),吃不到(红红的果子),这下可以砍了吧,熊爸爸刚拿起斧头,忽然听到(点小鸟的叫声)。
好像在说(出示句子:求求你,别毁了我们的家!)(1)还砍吗小熊们?为什么?(出示句子:爸爸,你砍了这棵树,小鸟们就没有家了,别砍了吧!)5.出示全部插图,梳理故事内容(1)指名学生上台说一说插图。
(2)同桌互相把故事完整读一遍。
6.师生同写小诗,升华情感(1)出示小诗,师生同写(配乐)假如把树砍了小熊就能住上温暖的小木屋了可是大家就再也看不到绿油油的叶子了,再也闻不到()再也吃不到()再也听不到()......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小熊一家没有砍树一直住在()(2)教师语言渲染师:山洞里好黑呀,小熊都摔跤了,如果砍树造房子,小熊就有小木屋住了,可是,大家就再也看不到绿油油的叶子了,再也闻不到(),再也吃不到(),再也听不到()。
拓展:山洞里好冷呀,小熊都(),山洞里虫子好多呀,小熊都(),可是小熊一家还是没有砍树,一直住在(指课题)...... (3)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引出主题并板书:爱护树木,保护环境)(4)说说:保护森林,我们能做点什么。
(相机点击超链接:森林遭到破坏)7.小结读书方法:观察、猜想、阅读、比较的方法能能帮助我们读懂故事。
【设计意图:运用想象法感悟语言,学生自主地将课文中的语言情境化,形象化,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采用提问式引读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懂得小熊舍不得砍树造房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多“味”阅读:怎么读都快乐1.师: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有很多方式,可以读一读、讲一讲、编一编、演一演,现在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展现这个故事吧。
读一读2.示范:编一编(点击显示超链接)教师出示根据《小熊住山洞》故事编的儿歌,带学生拍手念一念:小熊住在山洞里,爸爸想砍树盖房子。
春天来到森林里,树上叶子绿油油。
砍吗?舍不得。
夏天来到森林里,树上花儿一朵朵,砍吗?舍不得。
秋天来到森林里,树上红果果一个个,砍吗?不忍心。
冬天来到森林里,树上小鸟叫喳喳,砍吗?不忍心。
一年又一年呀,还是住在山洞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我们要向小熊学习!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
4.指名上台汇报(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展示)老师来当熊爸爸,谁来演小熊?【设计意图】此环节基于人教版一年级部编教材关于“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提倡无压力阅读、亲子共读的目标要求而设计,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的方式和共读对象,把读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四、全课总结,课外拓展1.延伸:家庭亲子共读《小熊住山洞》这个故事太有趣了,今天回家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的大人听听,也可以跟他们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2.推荐书目(1)作者系列作品推荐《小熊住山洞》是个多么让人喜欢的故事啊!同学们想知道这个故事是谁写的吗?课件出示:胡木仁爷爷胡木仁爷爷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咱们这册课本里的《荷叶圆圆》,也是胡木仁爷爷写的,他还写了许多有趣的的故事呢,看,(课件出示胡木仁作品)比如这一本《聪明的章鱼裁判》,是一个非常适合小朋友阅读的故事。
它讲的是小龙虾和小螃蟹要比赛跑步,可是谁也不愿意给他们当裁判,因为小龙虾是退着跑的,小螃蟹是横着跑的,大家都觉得,这个赛压根就没法比!但是聪明的小章鱼却有办法,到底是谁得了冠军?想想就有趣,让家长帮助你找一找这几本书来一起读读,老师保证你会喜欢。
王老师家里有一个比你们小一点的妹妹,她也喜欢跟大人一起读书,今天回去,王老师也要去找找这些书跟孩子一起读一读。
下一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分享你和大人一起读书的快乐,好吗?(2)同类作品推荐向学生推荐动物类绘本故事《小熊,晚安》《熊爸爸》《鼹鼠和小鱼》《小狐狸买手套》等。
3. 总结全课。
师:今天的故事咱们就一起读到这里,谢谢同学们,老师真喜欢和你们一起阅读。
希望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读更多的好书。
跟大人一起读的时候,别忘了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头脑想,就会体会到阅读的无限乐趣啦!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
(课件出示: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设计意图】课内训练,课外迁移,教给学生和大人一起读的方法,让学生将课堂里与老师开展的“和大人一起读”方式方法模仿迁移到与家长等大人一起读的实践中去,实现课内师生共读向课外和大人一起读的有效衔接;推荐书目,教会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有选择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