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归纳(三峡)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https://img.taocdn.com/s3/m/7530947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79.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在。
自非:如果不是。
曦月:太阳,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
襄: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山峰。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
3、特定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
4、特别注意区别: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
阻绝:断。
自三峡……(在)。
自非……(如果)5、通假字:阙;同“失”,中断。
6、重点句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后不见踪影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扫除:至了夏天江水下跌那哥上小山包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扫除了,无法通航。
初中文言文阅读:《三峡》
![初中文言文阅读:《三峡》](https://img.taocdn.com/s3/m/6f5a584ba6c30c2259019e97.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三峡》1原文[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东。
朝:早晨(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3)不以:不如。
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
(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
(20)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
属(zhǔ):动词。
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绝:消失。
《三峡》文言文知识总结
![《三峡》文言文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4177fe2e3f5727a4e9622c.png)
《三峡》郦道元一、实词(一词多义)1.自(1)“在”自三峡七百里中。
(《三峡》郦道元)(2)“如果”自非亭午夜分。
(《三峡》郦道元)(3)“自己”a.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司马光)b.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4)通“只”,只是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5)“从,自”a.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爱莲说》周敦颐)b.屠自后断其股。
(《狼》蒲松龄)c.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刘禹锡)2.绝(1):“隔断”沿溯阻绝。
(《三峡》郦道元)(2)“极(高)”绝巘多生怪柏。
(《三峡》郦道元)(3)“停止”哀转久绝。
(《三峡》郦道元)(4)“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吴均)(5)“隔绝,阻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陶渊明)八下3.素(1)“白色”素湍绿潭。
(《三峡》郦道元)(2)“不加装饰”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铭》刘禹锡)(3)“白色的生绢”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诗)高中(4)“平素,一向”且相如素贱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高中4.属(1)“连接”属引凄异。
(《三峡》郦道元)(2)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范仲淹),九上二、通假字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三、古今异义字1.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动词“至”和介词“于”组合,“到了”今义:常连用为一个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另提一事2.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良好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4.空谷传响。
名词用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里。
三峡文言文知识归纳
![三峡文言文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525fa06d0d233d4b04e693a.png)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巘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四、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五、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 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六、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七、一词多义1 绝* 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2、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八、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十、朗读节奏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十一、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296e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c.png)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下面是整理的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ng)。
'二、解释: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7418b2b307e87100f69648.png)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1、《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2、自,从,由;七百里:约合现在二百公里。
3、略无阙处: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月,指月亮。
5、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漫上;陵,丘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有时皇帝的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或:有时。
7、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白帝:白帝城,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江陵:即现在湖北江陵。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么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以:当作“似”;疾:快。
9、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素:白;湍:白色的急流;回:旋转,这里是回旋,回荡的意思。
10、绝巘:极高的山峰;巘:山峰。
1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刷。
悬泉:从山崖上流下来的好像是悬挂着的泉水。
漱:冲刷。
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良:真,实在。
文言文:《三峡》原文及注释
![文言文:《三峡》原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a877682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5.png)
【导语】郦道元(约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
平东将军郦范之⼦,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下⾯是⽆忧考分享的⽂⾔⽂:《三峡》原⽂及注释。
欢迎阅读参考! 《三峡》原⽂ 郦道元 ⾃三峡七百⾥中,两岸连⼭,略⽆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
⾃⾮亭午夜分,不见曦⽉。
⾄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帝,暮到江陵,其间千⼆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猿长啸,属引凄异,空⾕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注释】 ⾃:从,此处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qū)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有四百多⾥。
略⽆:毫⽆。
阙:同“缺”,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峻⼭峰。
亭午:中午。
夜分:半夜。
曦⽉(xī):⽇⽉,曦,早晨的阳光,这⾥只太阳。
襄陵:漫上⼭陵,襄,上。
陵,⼤的⼭⼟,这⾥泛指⼭陵。
沿:顺流⽽下。
溯,逆流⽽上。
⾄于:到了。
襄:上。
或:有。
王命:朝廷的⽂告。
宣:宣布,传达。
朝发⽩帝:早上从⽩帝城出发。
⽩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奔驰的快马。
御风:驾风。
以:认为 素湍:⽩⾊的急流。
绿潭:绿⾊的深⽔。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yǎn):极⾼的⼭峰。
巘,凹陷的⼭顶。
飞漱:飞流冲荡。
悬泉:从⼭顶飞流⽽下的泉⽔。
飞漱:急流冲荡。
漱,喷射。
清荣峻茂:⽔清,树荣(茂盛),⼭⾼,草盛 良:实在,的确 晴初:秋⾬初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zhǔ):动词,连接。
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zhuàn)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
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带。
沾:打湿。
三声:⼏声,三这⾥不是确数。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三峡》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三峡》](https://img.taocdn.com/s3/m/1ff1a19c7fd5360cbb1adb38.png)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三峡》2019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三峡》(五)《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在。
自非:如果不是。
曦月:太阳,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
襄: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巚:山峰。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注意区别: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
阻绝:断。
自三峡……(在)。
自非……(如果)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7)、结构。
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9)、运用:(1)2019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文言文 全文 翻译
![《三峡》文言文 全文 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35c86204b73f242336c5f2c.png)
再写春冬之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素湍绿潭”是春冬江流的影态,不像夏日奔腾浑浊,自然“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虽是春冬之时,也一派生机,所以“良多趣味”。
最后是写“晴初霜旦”的特殊景观,其时“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从山水到猿啼,写出了三峡特有的风貌,文字准确而简约。
继写水势。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之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之速。不仅如此,作者还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来烘托,更加写出水之盛与水之速。这样的描写,生动而神妙,以至触动了大诗人李白的灵感,写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篇。
春冬之景,则既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写“悬泉瀑布”“良多趣味”。相对于夏季而言,春冬较为平静。作者笔到之处,不仅写出独特的景色,还写出独特的趣味;虽在纸上,而跃然心问。足见作者的匠心独运,笔力可透纸背了。
【作业】一、课文写出了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试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此题意在使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能领悟作者描述的三峡景物的特点。
先写山高峡深,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不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是写山高峡深。
次写江水大而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水漫上大山,波浪大而阻隔上下交通。“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迫不得已要复王命,顺流而下,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一天就到了,那速度即使骑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这种对比烘托,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那速度是多么快。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静寂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所以,打鱼的人往往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哦,不禁泪湿衣裳。”
八年级语文三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三峡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cf8fee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5.png)
八年级语文三峡知识点归纳在学习语文知识点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分清重点知识考点,然后将其分类归纳整理并且认真学习总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语文三峡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郦道元《三峡》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三峡》一、文章内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__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__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语音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沿溯阻绝(sù)素湍绿潭(tuān)绝?多生怪柏(yǎn)飞漱其间(shù)属引凄异(zhǔ)四、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五、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六、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七、一词多义1绝__沿溯阻绝(隔绝)__哀转久绝(消失)2、自__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__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八、重点词语解释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3、则素湍绿潭(素:白__)(湍:急流或急流的水)4、良多趣味(良:很)5、属引凄异(属:连接)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九、特殊句式十、朗读节奏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十一、理解__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翻译及解析知识点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翻译及解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5b7d8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c.png)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翻译及解析知识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翻译:在三峡七百里中,(三峡)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两岸)重叠的山峰,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航道都被阻断了。
有时皇上的圣旨要紧急传达,这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到春季和冬季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山林的倒影。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飞速地冲荡在山涧中,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甚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天刚放晴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凄寒,经常有高处的猿猴在长声鸣叫,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传着回声,哀伤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重点解释1. 自三峡,自:“在”2. 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3.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如果。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太阳。
4.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襄:冲上,漫上;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绝:断绝。
5. 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6. 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动词作名词。
虽:即使。
7. 不以疾,不以:不如。
疾:快。
8.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白色的。
湍:急流,形容词作名词,回:回旋,清:清波。
第10课《三峡》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0课《三峡》知识点梳理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b7f4d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4.png)
第10课《三峡》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三峡》一文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二、三行对译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自:在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原文: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文: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原文: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襄:冲上、漫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译文: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的船和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断了,不能通航。
原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有时。
宣:传达。
译文: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原文: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即使。
御:驾驭。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快。
译文: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没有这么快。
原文: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tuān),回清倒影。
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湍,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原文: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绝巘:极高的山峰。
漱,冲荡。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原文: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清:水清荣:树荣峻:山高茂:草盛良:甚,很。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原文: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晴初,天刚放晴。
文言文《三峡》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三峡》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c0e7b5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b.png)
文言文《三峡》译文及注释文言文《三峡》译文及注释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三峡》译文及注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
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1)自:在,从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中考《三峡》一网打尽2004南京[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乙]至于夏水襄陵,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 C.缺乏 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答:[甲][乙]参考答案: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3.(3分)B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甲] ○1春冬之时,[乙] ○1若夫霪雨霏霏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哀转久绝.属.引凄异A. B.群响毕绝.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至若春和.景明把酒临.风C. D.地利不如人和.临.溪而渔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14.甲选区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甲选文第○2段:乙选文第○2段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1分)(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1分)参考答案:11、A12、D13、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14、甲选文第○2段: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乙选文第○2段: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1)答:“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1分)【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窥谷忘反.(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2分)参考答案:7、(1)这里指飞奔的马(2)同“返″,返回8、(1)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尽是奇山异水,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9、B10、例: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你们谱写了筑坝史上的记录,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2006年郴州市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1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13.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
参考答案:11.D 12.A 13.B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良.多趣味(2) 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11.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分)1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3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
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参考答案:9.(1)真(或实在) (2)寂静(3)连续(4)快(4分,每小题1分)10.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1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12.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3分,三峡风光介绍2分,时代变化1分。
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1)沿溯阻绝。
沿:(2)良多趣味。
良:(3)直视无碍。
碍:(4)窥谷忘反。
反:6、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5.略6.略7.B8.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2008孝感市[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8.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B. 不以疾也(快)C. 从流飘荡(顺、随)D. 负势竞上(势力)9.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句子的意思(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
参考答案:8、D9、略10、B2008年株洲市①自三峡七百里中,2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沿溯阻绝()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3.翻译下面句子。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4.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相对应。
参考答案:22. ①逆流而上②快23.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24. 【简析】诗是写景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
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
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相对应。
2009年中考《三峡》一网打尽200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阅读《三峡》,(回答11——14题,共10分)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阙:....襄:1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2分),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参考答案:11.阙:通“缺”襄:上评分标准:(2分)每词解释各1分,“阙”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
12.(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评分标准:(4分)每句2分,重点词“虽”“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对两个得1分。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