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法”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液或药物输入胃部的方法,常用于无法正常进食或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的患者。

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洗手并穿戴手套,准备好所需的鼻饲管、营养液或药物、注射器、生理盐水等器具。

2.选择合适的鼻孔:让患者坐直或半躺,选择较为通畅的鼻孔进行鼻饲。

3.测量鼻饲管长度:将鼻饲管从鼻孔插入,测量出合适的长度,一般为鼻尖到耳垂的距离。

4.润滑鼻饲管:在鼻饲管的插入部分涂抹少量润滑剂,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5.插入鼻饲管:缓慢而轻柔地将鼻饲管插入鼻孔,直至达到预定的长度。

6.确认位置:通过听诊器或X光等方法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避免误入气管或误伤黏膜。

7.注入营养液或药物:连接注射器或输液器,缓慢地将营养液或药物注入胃部,避免过快过多导致不适。

8.拔出鼻饲管:完成鼻饲后,缓慢而轻柔地拔出鼻饲管,避免引起不适或损伤。

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仔细检查器具是否完好,避免使用损坏的鼻饲管或注射器。

2.操作时需轻柔细致,避免过度用力或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3.注意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或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向医护人员求助。

4.每次操作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5.定期更换鼻饲管,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管道堵塞或感染。

总之,鼻饲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在进行鼻饲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应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康复和健康。

鼻饲操作流程图文并茂

鼻饲操作流程图文并茂

鼻饲操作流程图文并茂鼻饲(Nasogastric tube feeding)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液导入胃部的方法,用于无法正常进食的病患。

以下是鼻饲操作的流程图文并茂:1. 准备工作:(图片:准备好鼻饲所需的器材,包括:鼻饲管、注射器、营养液等材料)2. 消毒:(图片:将双手消毒,用酒精消毒鼻饲管的开放端,确保无菌)3. 选择鼻孔:(图片:选择患者较大、无明显不适的鼻孔进行插管)4. 测量插管深度:(图片:让患者坐直或仰卧,用尺子或标尺测量从鼻孔到耳垂或胸骨的距离,作为插管深度参考)5. 润滑鼻饲管:(图片:涂抹无菌润滑剂或生理盐水在鼻饲管的插入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6. 插入鼻饲管:(图片:将润滑好的鼻饲管插入鼻孔中,向下轻轻推进直到插管深度位置)7. 检查位置:(图片:用手指封住鼻孔,然后通过注射器注入空气,听胃部是否有气体声音,确认鼻饲管是否插入到胃部)8. 固定鼻饲管:(图片:使用透明敷料或特殊固定器将鼻饲管固定到鼻部,确保管道不会被误拔)9. 验证位置:(图片:用听诊器听取胃部气体声音,再用注射器注入一小量生理盐水,然后抽取样本,测试它的pH值,以确保鼻饲管的位置正确)10. 开始营养液输入:(图片:将营养液连接到鼻饲管上,调整流速适中,开始营养液的输入)11. 观察反应:(图片:观察患者饲喂过程中是否出现不适反应,如呕吐、腹胀等,及时记录)12. 饲喂完成:(图片:营养液输入完毕后,及时关闭导管,拔出鼻饲管)鼻饲操作对患者的饲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注意鼻饲管的位置和固定以避免不适和后果。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反应或困难,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鼻饲法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液或药物输入胃部的方法,常用于需要长期卧床或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

正确的鼻饲操作可以确保患者获得充分的营养和药物治疗,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鼻饲法的操作流程,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1.准备工作。

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常见的器材包括鼻饲管、营养液或药物、注射器、生理盐水、吸引器等。

在准备器材时,要确保其清洁无菌,以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洗手液、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操作步骤。

(1)洗手。

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操作人员首先要进行手部卫生,使用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然后戴上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安全。

(2)准备鼻饲管。

取出所需长度的鼻饲管,用生理盐水冲洗鼻饲管,以确保其通畅无阻。

然后将鼻饲管与注射器连接好,注射器中装入营养液或药物。

(3)准备患者。

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微仰起,以便进行鼻饲操作。

在操作前,要向患者说明鼻饲的目的和操作过程,让患者配合并放松身体。

(4)插入鼻饲管。

操作人员戴上手套,用手指沾取少许润滑剂,涂抹在鼻孔内,然后将鼻饲管从一侧的鼻孔插入,缓慢而均匀地推进,直至鼻饲管到达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造成患者不适或损伤鼻腔。

(5)注入营养液或药物。

确认鼻饲管已经到达胃部后,可以开始缓慢地注入营养液或药物。

在注入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注入,并及时调整鼻饲管的位置。

(6)拔出鼻饲管。

待营养液或药物注入完毕后,可以缓慢地将鼻饲管拔出。

在拔出过程中,要避免过快或过用力,以免刺激患者的鼻腔或引起不适。

3.清理工作。

鼻饲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和消毒使用过的器材,确保其干净无菌。

另外,还要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报告医生。

总结。

鼻饲法是一项需要细心操作的护理技术,正确的操作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获得所需的营养和药物治疗。

在进行鼻饲操作时,操作人员要保持专注和耐心,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鼻饲法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鼻饲法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鼻饲法操作流程
评估:询问身体状况→了解有无插管经历→鼻腔有无肿胀→炎症等
用物准备:洗手戴口罩准→备齐用物→携物至床旁。

病员准备:查对、解释→取舒适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插胃管:测量胃管长度标记,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嘱做吞咽动
作,随后迅速插入,昏迷者插管前将头后仰,插至咽喉处(14—
16cm)时,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再插胃管。

观察处理:有无恶心、→胃管是否盘在口中或误入气管
检查胃管:有胃液抽出→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胃管末端放置水中,呼气时无气泡溢出。

固定:固定胃管于一侧鼻翼及面颊部。

鼻饲:一手折胃管末端固定,另一手吸流食缓慢注入→鼻饲后温开水20—50ml冲净胃管→末端盖好盖、妥善固定。

操作后:拔管方法正确→协助病员舒适卧位→清理用物,整理床单元
→记录。

鼻饲法操作评分标准
时间:科室:姓名:成绩:。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鼻饲法是一种通过鼻腔进行营养输送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无法经口摄入食物的患者,如昏迷、喉部手术后等。

本文将介绍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工具和材料。

这包括营养液、鼻饲管、注射器、创可贴、手套等。

2.选择合适的鼻饲管: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鼻饲管。

一般来说,儿童和成人所采用的鼻饲管的尺寸不同。

选择合适的尺寸可以确保鼻饲管的插入过程更加顺利。

3.测量鼻饲管长度:用一根鼻饲管测量患者的鼻腔深度,从鼻孔开始测量到胃中。

然后将鼻饲管剪成合适的长度,以便能够将其插入患者的胃中。

4.口腔护理:在进行鼻饲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口腔护理工作。

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洁患者的口腔,将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清除干净,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插入鼻饲管:戴上手套后,将涂有润滑剂的鼻饲管插入患者的鼻孔中,缓慢而有耐心地推进,同时要注意避免插入过深而伤害到患者的食道。

插入鼻饲管后,将其固定在鼻孔附近的脸部,通常可以使用一块创可贴将鼻饲管固定在患者的脸颊上。

6.连接营养液:将准备好的营养液连接到鼻饲管上,可以用注射器将营养液缓慢注入鼻饲管中。

注射时要适时提醒患者呼吸。

7.观察与护理:在进行鼻饲操作期间,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反应和情况。

如果患者有任何不适或异样情况,应立即停止鼻饲,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鼻饲管是否松动或脱落,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8.结束鼻饲:按照医生的指示,确定鼻饲时间的长短。

当到达指定时间时,可以将鼻饲管轻轻拔出。

拔出时要缓慢而稳定,避免伤害到患者的鼻腔或食道。

总之,鼻饲法是一种常见的输液方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谨慎细心。

操作人员应掌握正确的鼻饲法操作流程,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有效。

同时,患者在进行鼻饲之前,需要接受医生的指导和相关检查,以确保身体适合进行鼻饲操作。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是常用的输入营养液和药物治疗方法,鼻饲法操作流程也非常重要。

而且它易学易行,并且具有可靠性和持久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一、操作者的准备
在进行鼻饲法操作之前,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安全和可操作性,应先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一把毛巾,纸巾,操作台,双手套,鼻贴片,鼻瓶,营养液和药物等。

二、操作步骤
1.用毛巾将操作者的右手包裹起来,敷在操作台上,保持安静,让患者平静、舒适;
2.取出鼻贴片,将患者的右鼻孔贴上鼻贴片,保证患者不动; 3.用双手套将鼻瓶取出,打开鼻瓶的盖子,将营养液或药物加入其中;
4.将鼻瓶的口放在患者的右鼻孔上,慢慢灌输营养液或药物,注意温度;
5.灌输后,用纸巾把鼻瓶口擦干,当密封好后,用双手套把鼻瓶取出。

6.将鼻贴片从患者鼻孔上拆下,然后放在操作台上,用纸巾将患者的右手和鼻孔擦干;
7.将手套和纸巾丢弃,操作结束。

三、注意事项
在进行鼻饲法操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操作者应使用双手套,以避免感染;
2.营养液或药物的温度应保持在室温以下,以免引起患者不适; 3.应确保鼻饲液灌输前,患者处于平静状态;
4.灌输完毕后,应尽快将鼻瓶取出,否则会影响患者的呼吸; 5.灌输结束后,应及时清洁双手套、操作台和患者的右手、鼻孔等。

四、总结
鼻饲法操作流程是用于灌输营养液和药物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

操作者应根据上述步骤准备好必要的物品,然后按照步骤进行操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灌输结束后也要及时清洁消毒。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检查鼻饲器,确保无损坏和污染。

2.准备鼻饲器的连接管,需要给连接管上安装螺丝接头,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准备鼻饲装置,确定位置,并连接好各个部位,确保所有管路畅通,确保膨体阻力在正常水平。

4.准备鼻饲药溶液,存放在室温下,根据需要稀释成适宜的浓度,用水洗涤药溶液。

5.熟悉有关设备的使用规程及安全规则,以确保安全操作。

二、实施步骤
1.将患者放入安全操作的位置。

2.将鼻饲器放入患者的鼻孔,并确定位置后,用消毒液消毒患者的鼻部。

3.将冰冻或凉爽的药溶液倒入鼻饲袋,将鼻饲袋与螺丝接头连接,然后将鼻饲袋下方的管路连接至连接管上,以确保连接牢固。

4.打开连接管上的膨胀阀,开始鼻饲,按键盘上的规定调节速度和流量。

5.当鼻饲完成时,关闭膨胀阀,将已用完的鼻饲装置卸下,再将管路清洗干净,用消毒液处理并封闭,以备下次使用。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安全性。

2.术中应及时发现及处理各种并发症。

3.术后应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4.术后应加强管理,以确保患者遵照鼻饲操作流程。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

鼻饲技术操作流程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胃部的方法,通常用于需要长期卧床或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

正确的鼻饲技术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鼻饲技术的操作流程,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准确地进行操作。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鼻饲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

包括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营养液等。

同时,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鼻饲,包括鼻腔是否有异常情况,是否存在鼻出血等情况。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鼻饲之前,需要告知患者鼻饲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以便进行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洗手并戴上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清洁和卫生。

3. 鼻饲管插入。

将鼻饲管涂抹少许润滑剂,然后轻轻地将鼻饲管插入患者的鼻孔,直到鼻咽部。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让患者屏住呼吸,并在插入后要求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帮助鼻饲管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4. 确认位置。

在插入鼻饲管后,需要通过注射生理盐水的方式,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准确。

通常情况下,注射生理盐水后,患者会感到有液体流入胃部的感觉,这时可以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5. 输液。

确认鼻饲管位置准确后,即可开始输液。

首先需要通过注射器将营养液抽入注射器内,然后连接到鼻饲管上,缓慢地将营养液注入胃部。

在输液的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处理。

6. 完成操作。

当鼻饲液输注完成后,需要将鼻饲管缓慢地拔出,然后让患者适当休息,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同时,需要清洗和消毒鼻饲管,并妥善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7. 注意事项。

在进行鼻饲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二是注意鼻饲管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三是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以上就是鼻饲技术操作流程的详细介绍,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鼻饲操作流程

鼻饲操作流程

鼻饲操作流程鼻饲是通过鼻孔的插管向胃部或十二指肠输入营养物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期或短期饮食调理的患者,如消化道疾病、手术后、受伤等。

下面是鼻饲操作的一般流程:1. 术前准备:准备工具和材料,如:导管、注射器、温水、透明带、消毒液、饮食包等。

2. 术前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鼻饲操作。

3. 术前讲解: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鼻饲操作的目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4. 术前准备患者:患者以卧位或半卧位,头部略向后仰使鼻后孔向上。

5. 清洁鼻腔:使用温水和棉签轻轻清洁鼻腔,确保鼻孔通畅。

6. 选择导管:根据患者年龄和需要饲养的物质选择合适的导管,一般选择细长、柔软的导管。

7. 测量导管长度:从鼻孔入口至胃中段或十二指肠的长度,并用透明带做好标记。

8. 导管润滑:将导管涂上少量水溶性润滑剂,以减少不适感和损伤。

9. 插入导管:用手将导管握住,在适度缩略的状态下,通过鼻孔缓慢插入,直至达到标记位置。

10. 固定导管:用透明带将导管稳固固定,不要过紧或过松,以保持导管的稳定。

11. 连接饮食包:将导管与饮食包连接,确保连接处密封无渗漏。

12. 确保通畅:通过注射器将温开水或生理盐水缓慢注入导管中,观察是否顺利通畅。

13. 调整流速:根据医生的指示调整饮食包的高度,控制饲养的流速。

14. 饲养结束:饲养结束后,拔出导管时要迅速旋转,以免导管黏连肠黏膜带来不适或伤害。

15. 整理术后:清洁鼻腔,并嘱患者平卧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总之,鼻饲操作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操作,在完成鼻饲操作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反应,及时调整饲养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需求能得到满足并促进康复。

同时还需要注意鼻饲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保持清洁,并遵循医嘱指导。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鼻饲法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胃部的方法,通常用于需要辅助喂养的病人或者无法正常进食的病患。

鼻饲法操作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病人能够安全、有效地接受营养补充。

下面将介绍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鼻饲法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营养物质。

器械包括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营养液等。

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这些器械是否完好,确保没有损坏或者污染。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洗手液、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清洁鼻腔的棉签或纱布。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鼻饲法前,需要先进行术前准备。

首先是洗手,用洗手液充分清洁双手,然后戴上手套和口罩。

接下来,需要让病人保持坐位或半坐位,用纱布或棉签清洁鼻孔和鼻腔周围的皮肤,以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无菌。

3. 插入鼻饲管。

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鼻饲管,涂抹适量润滑剂,然后小心地将鼻饲管插入病人的鼻孔中,沿着鼻腔的自然弯曲轻轻推进,直至鼻饲管到达胃部位置。

在插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用力过猛或者刺激到鼻腔黏膜,以免引起不适或损伤。

4. 确认位置。

插入鼻饲管后,需要通过注射生理盐水或空气来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通过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是否有反应,或者通过听诊的方式来确认鼻饲管是否已经到达胃部。

确认位置正确后,即可进行后续操作。

5. 输送营养物质。

将预先准备好的营养液注入注射器中,然后将注射器连接到鼻饲管上。

缓慢地将营养液注入鼻饲管,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以确保没有出现不适或者误吞的情况。

在输送营养物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速度和数量,以免造成胃部不适或者过度负担。

6. 拔出鼻饲管。

在完成鼻饲操作后,需要小心地将鼻饲管从病人的鼻孔中拔出。

在拔出的过程中,需要让病人配合,保持呼吸平稳,避免用力或者突然动作,以免引起不适或者损伤。

7. 清洁和记录。

完成鼻饲操作后,需要及时清洁鼻饲管和其他使用过的器械,以及清洁病人的鼻腔和周围皮肤。

另外,还需要记录鼻饲的时间、数量、反应等相关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观察和管理。

鼻饲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鼻饲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鼻饲法【目的】1.对不能自行经口进食的患者,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

2.为胃肠道、上腹部手术等患者实施胃肠减压。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胃管、治疗碗2个(分别盛鼻饲液和温开水)、镊子、压舌板、纱布、50ml注射器、治疗巾、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水温计、清洁手套。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向患者讲解管饲饮食的目的、操作过程,减轻患者焦虑。

2.向患者讲解鼻饲液的温度、时间、量,胃管的冲洗、患者卧位等。

3.向患者介绍更换胃管的知识。

告知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

4.告知患者若鼻饲过程中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注意事项】1.插管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食管粘膜,尤其是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部位时。

2.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其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0~15cm时,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插管。

3.插管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胃管。

嘱患者休息片刻后再重新插管。

4.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喂食前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管道,防止鼻饲液凝结。

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停止鼻饲。

5.鼻饲液温度38~40℃,避免过冷过热;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注入,防止产生凝结;药片应研碎溶解后注入。

6.对长期鼻饲的患者每天口腔护理2次,并定期更换胃管。

7.食道静脉曲张、食道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相关知识】1.胃管插入长度:成人45~55cm(前额发迹至胸骨剑突处或耳垂经鼻尖到胸骨剑突处的距离),儿童约为14~18cm。

2.食道的三个狭窄: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

3.医院饮食的种类:基本饮食、软质饮食、试验饮食。

4.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和流质饮食。

5.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调节热能和营养素,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鼻饲法的名词解析鼻饲法的操作方法

鼻饲法的名词解析鼻饲法的操作方法

鼻饲法的名词解析鼻饲法的操作方法鼻饲法的名词解析:鼻饲法(nasogastricgavage)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鼻饲法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在针灸科主要针对脑血管病急性期病人,常用于昏迷、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和食管癌后期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

他们可通过从胃管注入的养分丰富的流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的一种方法。

鼻饲法的操作方法:步骤1、插胃管法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

对神志糊涂者做好心理护理,讲清治疗的意义和留意事项,进行精神劝慰与鼓舞,消退病人的紧急恐惊心情,使病人能乐观主动协作操作。

2)帮助神志糊涂的患者取平卧位,颌下铺治疗巾,清洁鼻腔。

3)戴无菌手套,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前段约15-20cm,一手用纱布托持胃管,另一手用镊子夹住胃管,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喉时(约14-16cm处)病人可能消失恶心反应。

准时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缓慢插入。

如发生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状况,表示误入气管,应马上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插入不畅时可将胃管抽回一小段,再向前推动。

4)胃管插入长度在《基础护理学》中的测量方法是从病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长度(或发际至剑突的长度),成人约为45-55cm。

在临床应用时,认为用此方法置管时胃管前端仅达到胃贲门或胃体部,不易吸出胃内容物。

通过临床多次试验,采纳眉心脐的体表测量法,胃管即可到达胃体、胃窦部,可有效地观看胃内容物或进行胃肠内养分支持。

5)昏迷病人因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逝,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胜利率,临床采纳双枕垫头快速插管法,即将两枕垫于患者头下,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置胃管入鼻腔后双手快速插管,使管端沿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此方法适用于昏迷不能合,快速有效,可减轻对咽喉部粘膜的刺激。

6)置管到预定长度时,可用抽吸胃液法或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声等方法确定胃管在胃内。

7)用胶布粘贴法固定胃管于鼻翼或颊部。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如昏迷、口腔疾患、食管狭窄、早产儿及病情危重的患者。

以下是鼻饲法的详细操作流程:一、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熟悉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等。

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鼻饲包(胃管、镊子、压舌板、治疗碗、纱布、弯盘)、50ml 注射器、听诊器、石蜡油、棉签、胶布、别针、夹子、温开水适量、鼻饲液(温度 38℃ 40℃)。

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3、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鼻饲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位,无法坐起者取右侧卧位,头颈部自然伸直。

4、环境准备环境整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

二、操作步骤1、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或由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的距离,一般成人约 45 55cm,儿童约 14 18cm。

2、润滑胃管打开鼻饲包,将胃管取出,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

3、插管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

插入 10 15cm(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插入。

如患者出现恶心,应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中;如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拔出胃管,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4、确认胃管在胃内有三种方法可以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用注射器抽吸,能抽出胃液。

将听诊器置于患者胃部,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注入 10ml 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

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的碗中,无气泡逸出。

5、固定胃管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在鼻翼及面颊部。

6、灌注食物先注入少量温开水,以润滑管腔。

再缓慢注入鼻饲液,每次不超过 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鼻饲完毕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留。

7、处理用物协助患者清洁面部,整理床单位。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

护士鼻饲操作流程一、概述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将营养物质或药物输送到胃部的方法,常用于病人无法经口进食或口服药物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鼻饲操作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后期护理。

二、前期准备1. 确认医嘱:在进行鼻饲操作前,护士需核对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患者评估: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饮食习惯、口腔状况、鼻腔通畅度等。

3. 准备设备和药物:准备好所需的鼻饲管、注射器、生理盐水、营养液或药物等。

三、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将患者安置于半坐位或仰卧位,保持头部稍微后仰的姿势。

2. 术前准备: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清洁鼻孔和周围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

3. 测量鼻饲管长度:将鼻饲管从鼻孔插入,通过鼻腔到达胃部,然后将管子拉出并测量长度。

一般来说,鼻饲管长度应等于从鼻尖到耳垂再加上胸骨下缘至肚脐的距离。

4. 固定鼻饲管:将鼻饲管固定在鼻孔处,可以使用透明敷料或专用的鼻饲固定器。

5. 注入营养液或药物:将预先准备好的营养液或药物连接到注射器上,插入鼻饲管,并缓慢注入,注意避免过快或过多注入引起患者不适。

6. 检查鼻饲管位置:通过听取胃部的肠鸣音或进行X光检查来确认鼻饲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四、注意事项1. 鼻腔通畅度:在进行鼻饲操作前,必须确保患者的鼻腔通畅,否则可能导致操作困难或不适。

2. 鼻饲管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预计鼻饲时间的长短选择合适的鼻饲管。

3. 操作轻柔:在插入鼻饲管时,护士应轻柔操作,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损伤。

4. 营养液或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营养需要或药物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营养液或药物,并按照医嘱进行注入。

5. 饲管位置检查:在操作后应定期检查鼻饲管的位置,确保其仍然在正确的位置,避免误入气管或胃内。

五、后期护理1. 饮食护理:根据医嘱,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定期调整饲料的输注速度和浓度。

2. 鼻腔护理:每天定期清洁鼻孔和鼻饲管周围皮肤,注意保持鼻腔通畅。

鼻饲法操作程序

鼻饲法操作程序

鼻饲法操作程序鼻饲法操作程序 1、护士衣帽整齐核对医嘱01床李红、女、23岁鼻饲法喂食100ml. 2、评估患者及病室环境:核对床头卡01床李红、女、23岁你好女士能告诉我你的姓名和年龄吗?让我看一下你的腕带好吗?01床李红、女、23岁。

你好李红女士遵医嘱为你进行鼻饲法喂食请问你之前接受过此项操作吗?那请您不要紧张我会动作轻柔让我看一下您的鼻腔鼻腔黏膜完好无破损适合操作请问您有假牙吗(若患者有假牙应取下)请您稍作准备稍后我将为您进行操作。

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适合操作病人心理状态良好体质尚佳能够配合操作。

3、护士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核对床头卡01床李红、女、23岁你好女士能再次告诉我你的姓名和年龄吗?让我看一下你的腕带好吗?01床李红、女、23岁。

李红女士现在我要为您插胃管你做好准备了吗?下胃管的时候可能有点不舒服容易恶心请您做深呼吸大口大口的吸气如有其它不舒适请举手表示好吗?为患者取半坐位无法做起者取右侧卧位昏迷的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

4、将治疗巾至于颌下备弯盘。

5、观察鼻腔是否通畅选择通畅的一侧用棉签清洁鼻腔。

6、测量胃管插入的长度(成人一般插入45—55cm)并标记。

(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由鼻尖经耳垂到胸骨剑突处的距离)7、用石蜡油润胃管的前端插入胃管当插入10-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当插入20cm 时嘱患者张口。

(昏迷的患者左手将患者的头抬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缓缓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

8、插管过程中若出现剧烈恶心、呕吐可稍停片刻嘱患者张口呼吸如病人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现象应立即拔出。

9、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抽吸胃液有胃液流出或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经胃管注气可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治疗碗液面一下无气泡溢出)固定胃管。

10、连接注射器抽吸见有胃液流出再注入少量温开水缓慢注入鼻饲液鼻饲完毕再注入少量温开水。

11、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用别针度定于枕旁。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操作流程
鼻饲法是一种通过鼻子将营养液或药物输送到胃部的方法,适用于不能口服或需要特殊营养支持的患者。

以下是鼻饲法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洗手并戴上手套,准备好鼻饲管、营养液或药物、注射器、吸引器、消毒液等。

2. 让患者坐起来或半坐位,头稍微向后仰。

3. 用消毒液擦拭鼻孔和周围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测量鼻饲管的长度,从鼻孔到耳垂和胸骨下缘之间的距离,然后标记鼻饲管的长度。

5. 涂上润滑剂,如明胶液或凡士林,以便更容易插入鼻孔。

6. 将鼻饲管缓慢插入鼻孔,直到标记处,然后固定鼻饲管。

7. 用注射器将营养液或药物缓慢注入鼻饲管,注意不要过快或过多,以免引起呛咳或窒息。

8. 注入完毕后,用吸引器将鼻饲管内的残留物吸出,然后用消毒液清洗鼻饲管。

9. 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并记录饲管的使用情况和患者的反应。

10. 饲管使用完毕后,将鼻饲管取出,用消毒液清洗并晾干。

以上是鼻饲法的操作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操作说明书,并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同时,应注意饲管的选择和长度、润滑剂的使用、注射速度和量、残留物的清洗等细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鼻饲的操作流程

鼻饲的操作流程

鼻饲的操作流程第一篇:鼻饲的操作流程鼻饲的操作流程一、自我介绍: 我现在进行鼻饲操作,首先自我准备完毕,衣帽已穿戴整齐。

二、核对医嘱:1、首先核对医嘱,与长期医嘱单抄对,ICU*床***,鼻饲流质,现在*点,与上一次鼻饲时间大于2小时,可以进行鼻饲流质。

2、检查温度计:刻度清晰,无破损,可以使用。

三、评估:1、核对床尾卡:ICU*床***。

2、至病人床:*床,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啊?***是吗?你好,我是你的床位护士,现在到了鼻饲时间了,请问有什么不舒服吗?好的(没关系的,……)让我先检查一下你的胃管(看胃管刻度是否清晰、寸带是否清洁)。

再请你把双腿屈曲一下让我检查一下你的腹部(用右手的小鱼际从右下腹开始进行腹部触诊)好,我去准备下用物,一会呢,我就给你注入鼻饲流质。

3、测试一下鼻饲流质和水的温度38-40℃。

()4、汇报评估结果:*床***,胃管插入深度适宜,标识清晰,固定的寸带清洁,我就不另行更换了;腹部触诊患者,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鼻饲流质和水的温度是38-40℃,可以进行鼻饲操作了。

四、准备用物:1、擦拭盘台车:盘台车已事先用500mg/L的有效氯擦拭过了,我就不另行擦拭了。

2、洗手戴口罩(六步洗手法)。

3、检查用物:一次性推杆式注射器(有效期至***,包装完好可以使用)、一块治疗巾、一副弯盘里装4块纱布、酒精棉球、橡皮筋、别针。

五、操作:1、核对床尾卡(*床***)。

2、至病人床边(*床***现在我的用物已经准备齐全了一会就给你注入鼻饲流质,首先我先要摇高你的床头,—摇高床头30°—这样可以吗?)。

3、清洁胃管末端(铺治疗巾、放置弯盘,取下胃管末端的纱布,用酒精棉球擦拭胃管末端,再用一块纱布垫于其下。

4、取出推杆式注射器,抽吸胃管内有无胃液,观察有无胃潴留。

5、抽吸温开水20ML冲洗胃管。

6、注入鼻饲液小于200ML,速度适宜,边注入边观察患者有无不适。

7、结束再注入温开水20ML冲洗胃管。

鼻词法说口述流程

鼻词法说口述流程

鼻词法说口述流程鼻饲法就是通过鼻子把营养物质送到胃里的一种方法哦。

这在很多情况下都很有用呢,比如说病人不能自己吃东西啦。

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东西都准备好。

那都需要啥呢?首先得有胃管,这个胃管就像一个小小的通道,能把食物送到胃里。

还有注射器,这注射器就像个小助手,负责把食物推进胃管里。

当然啦,还得有液状的食物,像是米汤啊,或者专门的营养液之类的。

再就是环境方面,要保持安静、整洁,这样大家心里都舒服。

操作人员得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的,这就像我们吃饭前要洗手一样重要。

而且呀,要跟患者或者家属好好沟通,告诉他们咱们要做啥,这样人家心里有底,就不会害怕啦。

比如说,“叔叔阿姨呀,咱们现在要给病人通过鼻子喂点东西进去,这样病人就能有营养啦。

”二、插胃管。

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呢。

要让患者采取合适的姿势,一般是半卧位或者坐位比较好。

就像咱们平常舒服地靠着一样。

然后测量一下胃管要插入的长度,这个长度大概是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

可别小看这个测量,插得太长或者太短都不行呢。

接着就开始插胃管啦。

要轻轻把胃管从鼻腔插进去,一边插一边跟患者说说话,像“有点不舒服哦,但是很快就好啦。

”如果遇到阻力,可不能硬来,得稍微调整一下方向再插。

要是患者咳嗽或者呼吸困难了,那可能是胃管插到气管里去了,这可不得了,得赶紧把胃管拔出来,重新插。

三、确认胃管位置。

胃管插进去了,可还不能马上喂东西呢。

得先确认一下胃管是不是真的在胃里。

怎么确认呢?可以用注射器抽一抽,看看能不能抽出胃液。

要是能抽出胃液,那就说明位置对啦。

还可以把胃管的末端放到水里,看看有没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没有气泡,那也说明胃管在胃里,而不是在气管里呢。

这就像我们检查东西有没有放对地方一样,要很小心。

四、喂食。

确认好胃管位置后,就可以开始喂食啦。

把准备好的食物用注射器慢慢推进胃管里,要注意速度不能太快,就像我们慢慢喝水一样。

如果推得太快,患者可能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会吐出来呢。

每次喂食的量也不能太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饲法”操作流程一、鼻饲:1、评估解释:护士手持饮食卡,来到患者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及手环,与患者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向患者做好解释。

护士:“某某,让我看看您的手环。

根据医嘱,您需要从鼻腔插胃管至胃内进行鼻饲,以保证您的营养供应,请您配合”。

“您以前插过胃管吗?”“您有假牙吗?”“哦,没有。

那请您张口。

我帮您检查一下口腔和鼻腔。

”持手电筒认真观察口、鼻腔粘膜有无溃疡、出血等情况。

护士:“谢谢您配合!请您休息一会儿,我准备一下就来。

”环顾左右(观察病房内有无未处理的便盆或其它脏物)。

面对评委老师:“报告:现在病人意识清楚,愿意配合。

病房内清洁、整齐,适合病人进餐。

”洗手(口述)(推治疗车面向考官)仔细检查用物是否齐全和符合要求,检查胃管型号与质量,测试温开水与流汁食物的温度(口述:一般以38~40℃为宜。

用物符合操作要求。

)将治疗车推至床旁,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护士:“某某,您准备好了吗?我要给您插胃管了。

”治疗车放患者右侧,护士站立在患者右侧床头前,与患者目光接触。

护士:“某某,插管的时候会有些不舒服,如有恶心请您做深呼吸,如有其它不适请举手告诉我。

戴口罩。

2、安置体位:①护士:“我帮您抬高床头。

(30—40度)。

”口述:昏迷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护士一侧。

②颌下铺治疗巾。

3、清洁鼻腔:用湿棉签检查和擦净鼻孔(要清洁到位)。

将治疗盘端至床头桌上,准备2~3条胶布。

4、量长润管:检查并打开鼻饲包,置一次性胃管和注射器于鼻饲包内的治疗碗和方盘内。

戴手套,弯盘置于患者口角旁。

检测胃管的型号与质量,是否通畅。

比量需插胃管的长度,前发际至剑突水平45~55cm,(口述:成人45~55cm,婴幼儿14~18cm)取胶布做好标记。

润滑胃管15—20cm,用塞子盖好胃管末端。

5、插管验证:护士:“现在给您插胃管,请您配合。

”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用钳子夹住胃管前端,自一侧鼻孔轻轻插入。

“请您做深呼吸。

”插入约10--15cm时,“请您张开口,让我检查一下。

”“请您做吞咽动作。

”继续插入至预定长度。

边做边口述: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可能误入气管,需迅速拔管后换管重插。

如病人出现恶心应停止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如插入不顺利,检查胃管是否盘于口中”。

“昏迷患者: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贴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弧度,顺势插至所需刻度”。

用胶布固定胃管于患者鼻翼两侧,证实胃管在胃内:将胃管开口端置入水中,无气体溢出。

口述另两种验证方法:(1)用注射器连接胃管抽吸出胃液。

(2)用注射器注入10mL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当证实胃管已插入胃内,将胃管末端小盖盖上,再次固定胃管于面颊部。

口述:“每次鼻饲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有无胃潴留。

昏迷患者枕头复位,头偏向一侧。


6、灌注溶液:护士:“现在胃管已插好,我给您先喂温开水,有什么不适,请告诉我。

”先注入10mL温开水,再缓缓注入流汁食物,然后再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饲食过程中防止空气进入(每次应排气,操作者手指勿触及管口)。

7、管端固定:用纱布包好胃管末端,用橡胶圈绕紧。

再用别针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衣肩上。

撤下弯盘、治疗巾,放入医
用垃圾桶内。

脱手套。

将治疗盘端回治疗车。

护士:“某某,胃管需要保留几天,每隔2~3h我会帮您喂流汁,请您注意保护好胃管,防止滑脱。

咳嗽时不要用力过猛,可以用手扶住胃管,翻身时不要压迫胃管。

如有不舒服,请您按信号灯,我们会及时来帮助您。

”8、整理记录:整理床单位,安置病人。

口述:“请您保持这种体位20—30分钟,以避免胃内容物返流导致不适。

我会经常来看您的。

请您好好休息。

”洗手(口述),记录置管时间和日期。

二、停止鼻饲:1、拔出胃管:报告:根据医嘱,停止鼻饲。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头卡和手环。

做好解释工作。

“某某,您恢复得很好,可以自己吃东西了。

我现在遵医嘱给您拔管。

拔管时请您闭住呼吸,以免胃液吸入气管内。

”铺治疗巾于病人颌下,弯盘置口角旁,去胶布。

塞紧胃管末端,戴手套。

“请您深吸气。

”在患者呼气末拔出,至咽喉处迅速拔出。

2、整理、清洁、记录: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

(将胃管、纱布放入黄色医用垃圾桶内,脱手套,脱手套放入黄色医用垃圾桶内)。

助病人漱口,清洁患者口鼻及面部,擦去胶布痕迹。

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

洗手,取口罩,记录拔管时间和病人反应。

护士:“现在胃管拔除了,请您注意饮食,明后两天内只能进牛奶、汤类,绿豆汁、果汁等食物,每天6~8次,每次150~200mL,温度以38~40℃为宜,不能太烫。

无不适后改为半流质,如面条、粥,每天4~5次,再过渡到普食,普食应清淡,不宜食用辛辣食物,以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

请好好休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