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火罐疗法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衡火罐治疗原理
▪ 平衡火罐选择背部是因背俞穴主治脏腑病, 从肺俞至膀胱俞包括五脏六腑,具有调节脏 腑气机,并通过经络传导至脑,提高机体功 能。
▪ 平衡火罐通过良性刺激及火罐的温热效应, 调理全身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调理肝 脾肾的疗效。
平衡火罐的治疗特点
1)操作简便,易于普及 2)无损伤,患者易接受 3)疗效显著 4)无副作用 5)既治病又防病
行罐手法
用物准备
闪罐
▪ 操作:在留罐的基础上进行,为“留 - 拔 留”的循环手法;沿着膀胱经,从患者背部 由左上-左下-中上-中下-右上-右下的顺序进 行罐;拔罐时要快,突然,有爆发力,发出 大声响。
人体背部穴位图
横指寸
▪ 以手指的横径作为取穴的折量标准。通常以 一拇指(指节横纹)为1寸,两横指(食、中 指中节横纹)为1.5寸,四横指(二、三、四、 五指)为3寸(即一夫法)。
6)冬天拔火罐时要注意保暖。
行罐疗法
▪ 2.禁忌症 ▪ 局部皮肤有过敏,水肿,溃疡等不能做平衡
火罐治疗 ▪ 大血管分布丰富的地方(颈部:不超过胸锁
乳突肌,勿刺激颈静脉窦,靠外侧;腹股沟 等) ▪ 高热患者(成人39℃,儿童39.5℃以上)
留罐
▪ 操作:选择大小合适的火罐,用闪火法将火 罐留于局部并保持一定时间。预热火罐,调 整负压大小。
▪ 留罐的皮肤颜色诊断:
黑紫:寒症 绛红:热,内热较多水泡; 湿浊桔皮样:浊重
摇罐
▪ 操作:在留罐的基础上和缓摇动,负压中等 偏大,多方向摇动
抖罐
▪ 操作:垂直经络方向快速抖动,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 操作:
站在患者同侧,在负压的基础上提起一侧罐口,用 近脊柱侧的罐壁来回弹动,通过脊旁韧带将力传导 到脊神经根(用力呈U字形),内侧施力较大。用 力重—轻—重。
振罐
▪ 由向上的提罐(泻法)和向下的按罐(补法)两种 手法组成(总计为十个手法)。
▪ 操作:向下或向上作用于指定的部位,不移 位用力并发生振颤。持续2到3分钟。主要用 于腹部治疗。
平衡火罐疗法优秀课件
▪ 来源和发展 ▪定 义 ▪ 作用原理和机理 ▪ 行罐手法 ▪ 治疗方法
来源和发展
▪ 在火罐疗法的基础上,1984~1985起用于临 床,手法由三种发展到十余种,治疗的病种 也日渐增多。
古 拔 罐 用 具 角
—
定义
▪ 平衡火罐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阴阳 学说,脏腑学说,五行,经络学说等);以 现代医学的神经反射为治疗途径,以自我修 复,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为治疗核心;以不 同的火罐手法为治疗手段的非药物的自然疗 法。
▪ 起罐手法
▪ 起罐时手法要轻缓,以 一手握住罐体,另一手 抵住罐边皮肤,按压一 下,使气漏入罐内,火 罐即能脱落,不可硬拉 或旋动火罐。
摩罐
▪ 操作:涂润滑剂,以平衡穴位或腧穴为中心, 做环旋运动,称为摩罐。
擦罐
▪ 操作手法:沿经络走行直线双向擦罐。
推罐
▪ 操作:沿经络走行直线单向推动。
弹罐
2)顺经络为补,逆经络或垂直为泻 3)清还为补,重疾为泻
Fra Baidu bibliotek
行罐疗法
▪ 1. 注意事项: 1) 据患者不同体位,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
的火罐。
2)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平滑,有无裂痕。
3)避开有水疱、疤痕和伤口的位置拔火罐。
4)一定注意勿烫伤、烧伤患者,留罐不宜太 长,避免水泡产生。
5)吸附及推罐的力度要视病人皮肤情况而定 ,避免造成病人皮肤过度的摩擦。
▪ 取位原则:(绝大部分治疗在背部)
1)取中为主:躯体为主,四肢为辅
2)胸、腹、盆腔脏器的治疗,以背、腰、骶 为主;前病以取后背为主(脊神经后根-华佗 夹脊穴,膀胱经)
3)据疾病的发病阶段取位:急性病或慢性病 急发,取健侧;反之,慢性病或急性病的恢 复期,取患侧。
▪ 补泻原则: 1)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如摩罐时的 方向
平衡火罐治疗方法
保暖、遮挡患者 患者取俯卧位 在背部两侧(膀胱经)分别闪罐3个来回,
一个从上到下,一个从下到上
平衡火罐治疗方法
涂少量润滑油于患者背上 沿督脉及膀胱经走向擦罐、推罐、摩罐3个来
回 留罐相应穴位5-10分钟 在背部两侧分别摇罐3次 用热毛巾擦干净背部,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隔天或隔2天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