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最新版】

合集下载

上海非机动车管理条例

上海非机动车管理条例

上海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非机动车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的生产、销售、登记、通行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责分工)市公安局是本市非机动车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非机动车的登记和通行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非机动车生产质量的监督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非机动车销售的监督管理。

经济信息化、建设交通、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非机动车管理相关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做好辖区内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管理工作。

第四条(调控措施)本市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实际情况,对特定种类的非机动车实行总量调控或者采取淘汰措施。

第二章非机动车生产、销售管理第五条(安全技术要求)在本市生产、销售的非机动车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中的电动机功率、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国家标准中的汽油机排量等推荐性项目,在本市强制执行。

第六条(产品目录)本市对符合国家和本市标准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实行产品目录管理制度。

因不符合国家和本市标准要求而未纳入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得在本市销售和登记上牌。

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由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质量技监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等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编制。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产品目录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残疾人联合会会同市质量技监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等部门编制。

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产品目录应当载明生产企业、品牌、型号、定型技术参数等项目,向社会公示安全性能良好的产品,并适时更新。

上海电动三轮车规定

上海电动三轮车规定

上海电动三轮车规定根据最新的规定,上海电动三轮车有以下规定:一、注册登记1. 需要在上海市交通运输管理局进行注册登记,获得合法证件。

二、车辆标识1. 需要在车辆上粘贴电动车标识,包括车辆编号、注册单位等信息。

三、使用规定1. 电动三轮车只能在规定的道路上行驶,禁止上高速公路和进入非机动车道。

2. 电动三轮车在夜间、雨雾天气、视线不良等交通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禁止上路。

3. 禁止在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内停放和乱停乱放。

4. 电动三轮车行驶时,必须按照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进行行驶,严禁闯红灯、乱变道等违规行为。

5. 电动三轮车必须按照规定的车速行驶,最高时速为20公里/小时。

四、安全设备1. 电动三轮车必须携带安全设备,包括刹车器、灯光、反光镜等。

2. 换乘车辆必须有安全座椅,并使用安全带。

五、维护规定1. 电动三轮车需要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各个部位的安全性能。

六、其他规定1. 电动三轮车驾驶人必须年满18岁,持有C1驾驶证。

2. 禁止搭载超员和携带危险物品。

3. 禁止在电动三轮车上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包括拉货、拉客、宣传等。

总结:上海电动三轮车规定主要包括注册登记、车辆标识、使用规定、安全设备、维护规定等方面。

电动三轮车驾驶人必须年满18岁,并且持有C1驾驶证。

在行驶过程中,必须按照交通规则进行行驶,严禁违规行为。

此外,电动三轮车禁止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并且禁止搭载超员和携带危险物品。

以上规定旨在维护上海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秩序。

上海市非机动车营业性货物运输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第79号令

上海市非机动车营业性货物运输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第79号令

上海市非机动车营业性货物运输管理办法正文:---------------------------------------------------------------------------------------------------------------------------------------------------- 上海市非机动车营业性货物运输管理办法(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七十九号令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本市非机动车营业性货物运输的管理,维护运输市场秩序,保护承运人、托运人双方的合法权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的非机动车营业性货物运输,是指使用无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为他人运送货物并收取费用的运输活动。

第三条(适用范围)凡在本市范围内使用非机动车从事营业性货物运输活动的,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主管和协管部门)上海市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市交运局)是本市非机动车营业性货物运输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陆上运输管理处(以下简称市陆管处)具体负责非机动车营业性货物运输的管理工作。

区、县交易运输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负责辖区内非机动车营业性货物运输的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税务、物价、劳动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经营资格管理第五条(车辆控制计划)本市对营业性非机动车实行总量控制、市区限制发展、郊县适度发展的原则。

车辆控制计划由市交运局会同公安部门制订,并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第六条(购车领照)凡需购置非机动车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单位与个人,应向所在地的区、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提出购车申请。

区、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根据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年度更新、发展计划,对有关申请进行审核,批准申请的,发给购车证明。

申请者凭购车证明在本市购车,并向所在地的公安部门申领车辆牌照。

第七条(开业条件)申请经营非机动车货物运输业务的单位与个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单位拥有十辆以上非机动车,个人拥有一辆非机动车;(二)车辆具有本市牌照;(三)有相应的资金;(四)有相应的停车场地;(五)单位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个人有接受委托管理的单位。

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发文字号】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08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政府【公布日期】2001.09.19【实施日期】2001.10.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08号)《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9月12日市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长徐匡迪二00一年九月十九日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2001年9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108号发布)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非机动车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及《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的非机动车,是指自行车、有动力装置的自行车以下简称助动自行车、人力三轮车、残疾人专用车。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非机动车管理。

燃油助动自行车的牌证申领、检验、过户、转让、报废及其管理,按照《上海市助动自行车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非机动车的通行,按照道路交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四条(主管与协管部门)上海市公安局(以下简称市公安局)是本市非机动车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公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辖区内的非机动车管理。

本市县级以上公安部门设立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具体实施非机动车管理工作。

本市工商、交通、商业、建设、房地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非机动车管理工作。

第五条(注册登记)非机动车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注册登记,并取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牌证后,方准上道路行驶。

无牌证或者牌证失效的非机动车,不准上道路行驶。

第六条(总量调控)本市根据公交优先、有利交通畅通的原则,对除自行车外的非机动车号牌的发放实行总量调控。

除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便民服务等特殊需要外,本市停止核发人力三轮车号牌。

《上海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上海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上海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活动及其管理。

第三条市公安局是本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主管部门。

市和区、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市实行以减少交通违章、预防交通事故为目的的交通安全责任制。

各机关、部队、学校、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应当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加强对所属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车辆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交通管理装备、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维修、更新经费和交通安全宣传经费应当纳入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交通法规。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忠于职守,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第七条每年5月5日为本市无违章、无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

第二章行人和乘车人第八条行人应当在下列道路上行走:(一)步行街;(二)人行道;(三)人行过街天桥或者人行过街地道。

行人在无人行道或者人行道有障碍物无法行走时,可以在距道路边缘或者障碍物边缘一米宽度内行走。

行人横过车行道,应当走人行横道,并遵守交通信号;设有隔离设施的,行人不得跨越。

第九条在车行道上推行摩托车或者非机动车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紧靠右侧边缘顺向推行,设有交通指示标志的,按照交通指示标志所示推行;(二)横过车行道时,按照行人通行规则推行;(三)不得并排推行。

第十条行人禁止进入高速公路、高架道路以及其他不得进入的道路。

行人不得擅自进入交通管制区域。

第十一条乘车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不得在车行道上候车;(二)不得向车外抛撒杂物;(三)不得在机动车行驶中干扰驾驶员的操作;(四)在车行道上,不得从车辆左侧车门上、下车;(五)机动车未停稳时不得上、下车。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2024修正)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2024修正)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2024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5.10•【字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6届〕第29号•【施行日期】2024.06.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正文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2021年2月26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24年5月10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车辆管理第三章通行管理第四章停放与充电管理第五章综合治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火灾等安全事故,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的生产、销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以及相关安全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应当遵循源头管理、防治结合、协同共治、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督导机制,并保障工作所需经费。

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落实非机动车安全管理职责,并将相关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落实辖区内非机动车安全宣传教育和规范停放、安全充电等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参与非机动车综合治理。

第五条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并依照法定职责负责非机动车的登记和通行管理。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非机动车及相关产品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

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非机动车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行业监督管理。

电动车管理规定【最新版】

电动车管理规定【最新版】

电动车管理规定【最新版】本文是关于电动车管理规定的,旨在规范道路交通行为,维护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文章分为三章,分别介绍了电动车的定义和适用范围、生产、销售、维修以及登记管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了本办法的目的和依据,旨在加强电动车管理并制定相应的规范。

第二条明确了电动车的定义,包括电动自行车、三轮电动车、残疾人轮椅车和小型低速电动汽车。

第三条规定了本办法适用的范围,包括电动车的生产、销售、维修、登记以及通行管理。

第四条明确了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公安机关的职责,市、县(区)经信委、质监、工商、税务、价格、财政、交通、环保、市政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和___、保险等相关单位也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电动车监督管理和配合工作。

第五条强调了电动车驾驶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包括遵守本办法、协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等。

第二章生产、销售、维修第六条要求市、县(区)经信委、质监部门加强对电动车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对生产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查。

第七条要求市、县(区)工商管理部门加强电动车销售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督促销售企业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确保销售的电动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第八条要求市、县(区)交通运输管理和工商管理部门加强电动车维修企业的资质审查与日常监督管理,确保维修过程中不改变车辆的外形特征与技术参数。

第九条要求电动车生产、销售、维修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要求,加强行业自律,做好电动车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登记管理第十条规定了电动车的登记管理,要求电动车所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登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登记申请,并颁发电动车行驶证。

第十一条要求电动车所有人在车辆发生变更时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变更登记申请,并颁发新的电动车行驶证。

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最新版】

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最新版】

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销售第三章登记第四章通行安全第五章停车秩序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非机动车管理,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维护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的生产、销售、登记、通行、租赁经营、停放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管理工作的领导;优化交通出行方式,倡导市民绿色出行;落实非机动车通行道路、停放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引导、规范企业开展互联网自行车租赁服务,实施总量调控;不发展电动自行车租赁;监督、协调有关行政部门履行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统筹辖区内的非机动车管理工作;组织管理、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区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依标准施划非机动车位,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清理废旧非机动车等事项;可以依托居(村)民自治、网格化管理、门前三包等机制,采取向社会购买服务、鼓励志愿者服务、协调多主体进行会商、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约谈等方式开展工作。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交通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非机动车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市非机动车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会员制定并遵守行业自律公约,引导、协调、监督会员单位及其员工依法从事销售和经营活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本行业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参与制定车辆与服务的标准及车辆的目录;代表行业反映意见建议。

第五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非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

电视台、广播电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等媒体应当加强非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公益宣传。

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全文(2020)

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全文(2020)

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全文(2020)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全文(2020),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全面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即将在3月25日正式施行,新《条例》的颁布为本市交通各行业驾驶员的交通行为设立了规矩和底线。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全文,欢迎大家阅读!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规划与设施、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道路停车、综合治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道路交通管理应当坚持适应超大型城市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协调;坚持绿色交通理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坚持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协调发展,合理配置道路资源;坚持依法管理,严格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坚持以人为本,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公安机关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与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交通综合协调等工作。

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经济信息化、司法行政、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环境保护、城管执法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市加强道路交通文明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以弘扬尊法守法,绿色、安全、文明出行等理念为重点,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

第二章交通规划与设施第六条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道路交通专业规划,纳入相应的城乡规划。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与道路交通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并征求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市公安机关以及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根据意见对规划草案予以修改完善。

立法为骑手加装“安全锁”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5月1日起施行

立法为骑手加装“安全锁”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5月1日起施行

2021年第3管理短板如何破?非机动车作为市民重要的交通工具,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日常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市非机动车管理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较大变化。

快递、外卖以及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新兴业态发展迅猛,但行业主体责任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手段不明确,存在管理短板;相关从业人员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充电环节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导致火灾事故呈多发频发态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如何给非机动车戴好“安全帽”?现行政府规章难以满足非机动车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安全管理需求,此时,地方立法便凸显出其必要性。

地方立法进一步聚焦非机动车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为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提供更加立法为骑手加装“安全锁”《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5月1日起施行丁贤“礼让行人、佩戴安全头盔、不得手持接听电话”……2月26日,全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以法律形式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明确。

在个人素质之上再加法律约束,能否打破困住外卖小哥的“系统”,帮助骑手们加上“安全锁”?272021年第3有力的法治保障。

自2020年11月底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条例草案,至2021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条例草案在三个月内共经历了三次审议,包括一次分组审议和两次大会审议,体现了市人大常委会对本条例的高度重视,做到了研究充分、审议充分和修改充分。

“安全”是重中之重目前上海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1000万辆,实际使用量约800万辆,非机动车充电乱象、交通违法等一度成为城市治理的“痛点”和“难点”。

于是,“安全”成了这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重要目的,各项条款的打磨都是为了保障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和消防安全。

实施全链条闭环管理。

条例立足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和日常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通行及安全管理各环节、全链条进行规范。

上海:多部门协同管理 全面实施《上海市非机动车辆安全管理条例》

上海:多部门协同管理 全面实施《上海市非机动车辆安全管理条例》
41
非机动车严禁改装 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法制办副主任介绍, 此次升级非机动车管理的立法,非常有必要!可 以说,老百姓有呼声,执法管理有需要。经过 5 年的道路交通大整治,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有 非常明显改观。相比之下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 闯红灯,逆行,不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等还是比 较普遍的。 新条例总体呈现了三大特点: 首先,这是一个全环节管理的一部法规,从 非机动车的生产销售到登记通行,包括小区里的 停放和充电,都做了一个全链条的规定。 其次,从安全的角度,我们还做了一系列的 规定,头盔、开灯,包括不得浏览手机,这些规 定都是这次条例新创设的。 最后,这是一部综合治理的一部法规,不仅 是政府部门,条例当中也对行业企业,包括社会 公众共同参与交通管理做了一个全方面的规定。 在安全出行方面,条例明令禁止了影响非机 动车通行安全的加装、改装行为。还是有部分的 经销点在经营加装、改装后的电动自行车,听众 徐先生说,他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在原车基础上 加装了不少部件,价格还不菲。 徐汇交警提醒,市民选购车辆时,要根据 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购买合法合规的车辆,同 时,5 月 1 号以后,交警部门针对改变非机动车 装置、技术参数等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希望 市民不要盲目追求速度、美观,随意对车辆进 行改装或加装。
《条例》聚焦非机动车安全问题,旨在预防和 减少非机动车安全事故。公安机关将以《条例》规定 为抓手,继续重点查处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 等易致祸违法行为,过“严执法”来“除隐忠”。
同时,对于违反《条例》新增规定的,将坚 持教育与处到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释法说理,用 足用好宣传教育手段,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学法用 法守法。
政策研究·Policy Research
部局
各地 9
上海:多部门协同管理

《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最新版

《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最新版

《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最新版」《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最新版」(2014年1月17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制定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完善道路基础设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经费。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交通运输、农业(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督、教育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社会公众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发布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报道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

第六条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应当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度,做好所属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和所属车辆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道路交通安全义务,服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管理,有权劝阻、举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报告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第八条机动车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在国家规定的整车产品生产地,完成机动车装配。

对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与公告产品不一致的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注册登记,生产、销售企业应当依法履行更换、退车义务。

第九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开展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建立受检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档案和信息共享平台,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为机动车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非机动车管理条例

非机动车管理条例

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销售和登记第三章通行安全和保障措施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非机动车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的生产、销售、登记、通行、停放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本条例中的“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第三条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保障工作所需经费,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非机动车的登记和通行管理。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非机动车产品质量及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非机动车停放的监督管理。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非机动车车道及停车场的土地和规划管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非机动车车道建设管理。

教育、经济和信息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非机动车管理相关工作。

第四条非机动车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引导、协调、监督会员单位依法从事生产、销售、维修、回收等经营活动。

快递企业、外卖企业、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企业等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规范,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非机动车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人员开展非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

学校应当将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治宣传教育内容。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开展非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公益宣传。

第二章生产、销售和登记第六条本市生产、销售的非机动车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沪上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立法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表决通过

沪上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立法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表决通过

(图/IC photo )新视点·『两会』智库36沪上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立法《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表决通过文/仲颖《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1年2月26日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快递、外卖以及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新兴业态发展迅猛,但行业主体责任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手段不明确,存在管理短板;二是相关从业人员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三是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充电环节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导致火灾事故呈多发、频发态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因此,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聚焦非机动车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该条例的出台旨在对电动自行车实施全链条闭环管理;保障非机动车路权,突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强化快递、外卖等网约配送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形成多方共治的治理格局。

此前,《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听取了上海市人大代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外卖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快递企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行业协会和网约配送员的意见建议……交通安全管理:明确企业相关安全责任 “在上海从事快递、外卖配送服务的从业人员有多少?”在一次赴“饿了么”公司的立法调研中,调研人员了解到:上海注册骑手大约有80万,其中月活骑手13万左右,也就是说每个月有13万左右的骑手开着电动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

因为忙着接单送单,闯红灯、逆行、超速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随处可见。

“上海道路非机动车安全问题,一类是从事网约快递的企业从业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则,各种问题险象环生;还有一部分社会民用非机动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非机动车登记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非机动车登记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非机动车登记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公安局•【公布日期】2014.01.03•【字号】•【施行日期】2014.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非机动车登记规定》的通知各公安分局、县公安局,市局有关单位,有关公安处(局):现将市局制定的《上海市非机动车登记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与市局交警总队联系。

请市局政治部宣传处会同交警总队做好相关对外发布工作。

特此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2014年1月3日上海市非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本市非机动车登记工作,加强非机动车道路交通管理,维护本市道路交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的登记及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是本市非机动车登记的业务主管部门。

区(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非机动车登记工作。

第四条区(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非机动车登记,应当遵循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

区(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本市非机动车登记的范围、条件、依据、程序、期限、需要提交的材料以及收费标准等在办理登记的场所公示。

区(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非机动车登记申请后,对符合本市非机动车登记条件且申请材料齐全的,应当当场办理登记手续。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要求的,应当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对不符合规定,不予登记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告知不予登记的理由。

第五条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负责建设非机动车计算机登记管理系统。

区(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使用非机动车计算机登记管理系统办理非机动车登记。

第二章登记第一节注册登记第六条下列非机动车上道路通行的,应当经本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取得非机动车号牌、行车执照:(一)电动自行车;(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三)人力三轮车;(四)市人民政府规定应当登记上牌的其他非机动车。

上海自行车规章制度

上海自行车规章制度

上海自行车规章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上海市自行车交通秩序,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保护城市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 本规章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的所有自行车驾驶人和自行车车辆。

第三条: 自行车驾驶人应当遵守本规章的规定,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第二章: 自行车骑行规定第四条: 自行车驾驶人应当在自行车专用道、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骑行。

第五条: 自行车骑行应当保持右侧行驶,并确保行驶安全。

第六条: 自行车驾驶人在夜间骑行应当使用前后灯光,并且前灯应当亮起。

第七条: 自行车骑行应当遵守交通信号灯。

第八条: 自行车骑行不得超速骑行,不得在人行道、机动车道内骑行。

第九条: 自行车驾驶人不得骑行时听音乐、玩手机等影响安全的行为。

第十条: 自行车骑行应当礼让行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优先通行。

第十一条: 自行车驾驶人不得醉酒骑行。

第十二条: 自行车骑行应当保持车辆整洁,不得在车身上粘贴、涂饰任何违法信息或广告。

第三章: 自行车停放规定第十三条: 自行车停放应当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不得妨碍交通。

第十四条: 自行车驾驶人停放自行车时,应当选择规定区域停放。

第十五条: 自行车驾驶人不得将自行车停放在消防通道、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等不适宜停放的地方。

第十六条: 自行车长时间停放的地方应当标明停车限时。

第十七条: 自行车停放应当保持车辆整洁,不得占用他人车位。

第四章: 自行车装饰规定第十八条: 自行车驾驶人在装饰自行车时,应当遵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不得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第十九条: 自行车驾驶人不得在自行车上悬挂、悬扣任何危险物品、标语、广告等。

第二十条: 自行车驾驶人不得在自行车车轮上安装任何影响行驶的装置。

第五章: 自行车维护规定第二十一条: 自行车驾驶人应当定期检查自行车的各项部件,确保车辆完好。

第二十二条: 自行车驾驶人在发现自行车有故障或损坏时应当及时修理。

2022上海非机动车罚款规则

2022上海非机动车罚款规则

2022上海非机动车罚款规则
一、对非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
驾驶无牌无证的非机动车或者禁止通行的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伪造、变造非机动车牌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使用伪造、变造的非机动车牌证或者其他车辆的非机动车牌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驾驶拼装、加装、改装的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消除违法状态,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非机动车未停放在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且行为人不在现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对现场予以清理。

二、对违法生产、销售非机动车行为的处罚
销售未纳入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拒不退货、更换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处理。

违法销售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三、对拼装、加装、改装非机动车行为的处罚
拼装、加装、改装非机动车的,由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四、治安管理处罚和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海电动车交通规则

上海电动车交通规则

上海电动车交通规则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电动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为了确保道
路安全和畅通,上海市制定了一系列电动车交通规则。

首先,电动车骑行者必须遵守交通信号灯和标志的规定。

红灯停,绿灯行,黄
灯则要注意减速停车。

骑行者在过马路时应该使用非机动车道,不得横穿马路或闯红灯。

其次,电动车骑行者必须保持规定的最低年龄和持有有效证件。

根据上海市规定,电动车骑行者必须年满16岁,并持有电动车行驶证。

未满16岁的人员不得骑行电动车。

此外,电动车骑行者需要佩戴安全头盔,并确保电动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电动车必须有齐全的灯光、刹车、信号装置,并且在夜间行驶时必须开启前后灯光。

同时,电动车骑行者需要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包括合理的车速和保持安全距离。

在道路上骑行时,必须保持右侧行驶,并遵守交通规则。

超车时应提前示意并保持安全距离。

最后,电动车骑行者需要尊重行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权益。

在人行道上行驶
时必须格外小心,给行人让路。

骑行者需注意行人过马路和其他车辆的并线。

遵守上海电动车交通规则对于保障个人安全和维护道路秩序至关重要。

我们每
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这些规定,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火灾等安全事故,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的生产、销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以及相关安全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管理原则)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应当遵循源头管理、防治结合、协同共治、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职责)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工作协调、督导机制,并保障工作所需经费。

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落实非机动车安全管理职责,并保障工作所需经费。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落实辖区内非机动车安全宣传教育和规范停放、安全充电等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参与非机动车综合治理。

第五条(部门职责)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并依照法定职责负责非机动车的登记和通行管理。

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非机动车及相关产品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以及对外卖等网约配送行业落实非机动车安全管理责任的指导和监督。

交通、道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非机动车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行业监督管理。

邮政管理部门负责快递行业落实非机动车安全管理责任的指导和监督。

消防救援机构负责非机动车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停放、充电行为的监督管理。

规划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生态环境、城管执法、商务、发展改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第六条(行业组织)本市非机动车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引导、协调、监督会员单位依法从事非机动车生产、销售活动或者在经营活动中安全使用非机动车。

第七条(调控措施)本市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对特定种类的非机动车实行总量调控或者采取其他限制、淘汰措施。

第八条(协作配合机制)公安、商务、市场监管、交通、道路运输、邮政管理、消防救援、城管执法等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机制,通过信息通报、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方式,加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

第九条(宣传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非机动车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等应当加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公益宣传。

第二章车辆管理第十条(安全技术要求)在本市生产、销售的非机动车以及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器等产品,应当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第十一条(电动自行车强制认证)电动自行车生产者、进口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对其生产或者进口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

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不得在本市销售和登记上牌。

第十二条(禁止拼装、加装、改装)禁止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行为:(一)拼装非机动车;(二)在非机动车上加装蓄电池、电动机等动力装置,加装座位、伞具、车篷(厢)、高分贝音响;(三)改变非机动车排气装置的尺寸,更换不符合出厂额定电压的蓄电池或者擅自更换电动机等动力装置;(四)拆除或者改动非机动车的消音、限速、尾气处理装置;(五)其他更改非机动车定型技术参数、影响非机动车通行安全的拼装、加装、改装行为。

禁止销售拼装、加装、改装的非机动车。

第十三条(登记车种)下列非机动车,应当经本市公安机关登记,取得非机动车号牌:(一)电动自行车;(二)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三)人力三轮车;(四)市人民政府规定应当登记上牌的其他非机动车。

自行车、残疾人手摇轮椅车实行自愿登记,其所有人申请登记上牌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办理。

第十四条(车辆登记)对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机动车,其所有人应当自购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公安机关申请登记上牌。

对用于快递以及外卖等网约配送活动的电动自行车,公安机关应当核发专用号牌。

电动自行车转用于或者停止用于快递以及外卖等网约配送活动的,其所有人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非机动车号牌由公安机关统一监制,不向非机动车所有人收取费用,所需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非机动车登记的具体规定,由市公安局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登记便民措施)公安机关应当将非机动车登记的条件、程序、需提交的材料和申请表示范文本等向社会公布,并采取增设登记办理点、简化办理程序和材料以及网上办理等方式,为公众办理非机动车登记提供便利。

第十六条(专用号牌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检查)专用号牌电动自行车自登记之日起满五年的,应当进行安全技术检查。

公安机关应当对电动自行车的制动器、动力装置等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车辆不符合电动自行车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其所有人应当对车辆进行维修。

具体管理办法由市公安局另行制定。

第三章通行管理第十七条(慢行交通)市交通、道路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规划资源等部门编制慢行交通发展规划,指导区域慢行交通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完善系统、连续的非机动车道网络。

区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本辖区慢行交通配套设施布局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非机动车通行条件优化)本市具备条件的道路,应当分道划设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其中,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且具备条件的,应当设置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设施或者隔离警示标志。

农村道路具备条件的,应当在路基外侧设置非机动车道。

渣土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等重型货运车辆通行频繁或者交通事故高发的道路,应当在机动车右转弯位置设置右转弯导向线、危险警示区或者隔离设施。

第十九条(通行车辆)下列非机动车可以上道路行驶:(一)经本市公安机关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人力三轮车;(二)符合国家标准的自行车、残疾人手摇轮椅车;(三)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通行的其他非机动车。

新购车辆应当登记上牌的,驾驶人可以持购车凭证在购车后十五日内临时通行。

禁止前两款规定以外的其他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

第二十条(号牌使用)驾驶已经登记上牌的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应当按照规定在车辆指定位置安装非机动车号牌,并保持号牌清晰、完好,不得有故意遮挡、污损、倒挂、破坏等影响号牌识别的行为。

禁止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非机动车号牌。

禁止使用其他车辆的非机动车号牌。

使用电动自行车从事快递以及外卖等网约配送活动的,应当驾驶悬挂专用号牌的车辆。

第二十一条(一般通行规定)驾驶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的规定和下列规定:(一)保持制动器、夜间反光装置等安全设施性能状况良好;(二)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划设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在车行道右侧边缘线向左一点五米的范围内行驶,残疾人手摇轮椅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人力三轮车在车行道右侧边缘线向左二点二米的范围内行驶;(三)除法定可以借道行驶的情况外,不得驶入机动车道;(四)不得驶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含高架道路,下同)、越江桥隧等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区域;(五)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的,停车让行;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的,应当避让;(六)转弯前减速慢行,伸手示意,有转向灯的开启转向灯;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七)不得实施以手持方式拨打接听电话、浏览电子设备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八)不得牵引动物,不得拖挂载人载物等装置;(九)通过交叉路口时,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非机动车让左转弯非机动车先行。

禁止驾驶拼装、加装、改装的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

第二十二条(特别通行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上道路行驶,除遵守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人年满十六周岁;(二)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时速;(三)在夜间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开启照明装置;(四)不得连续多次、长时间鸣喇叭;(五)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员佩戴安全头盔;(六)非下肢残疾人员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

第二十三条(非机动车保险)鼓励投保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人身伤害保险和财产损失保险。

第四章停放与充电管理第二十四条(道路停放点的设置和管理)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设置规范,编制本区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的设置规划,指定专门管理部门落实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的设置工作,并组建专门管理队伍,加强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的日常管理。

第二十五条(公共场所停放设施建设)车站、轨道交通站点、港口客运站等交通集散地以及医院、学校、商场、集贸市场、步行街、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等人员流动较多的场所,应当在规划建设阶段按照标准同步配套规划建设非机动车停放设施;未同步配套规划建设非机动车停放设施的,其管理者应当设置非机动车专用停放场地,并落实专人管理或者委托专业服务机构管理。

第二十六条(集中停放场所、充电设施建设)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制定本市住宅小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配套建设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有关标准,规划和配套建设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

区人民政府应当推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新建、改建、扩建敞开式地面车棚等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规划资源部门应当予以支持。

鼓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新建、改建、扩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

第二十七条(道路停放)在道路上停放非机动车,应当使用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

非机动车未停放在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且驾驶人不在现场的,公安机关可以会同城管执法部门对现场予以清理。

第二十八条(沿街单位车辆停放管理)沿街单位应当加强自律,规范、有序停放非机动车,不得随意停放。

对在本单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内随意停放非机动车的,沿街单位对违法停放行为有权予以劝阻或者向公安机关、城管执法部门举报。

第二十九条(停放、充电安全管理)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应当确保安全,不得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及其两侧影响通行的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室内区域停放、充电。

对违反前两款规定的行为,非机动车停放设施管理者和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自行管理机构等应当予以劝阻、制止;对不听劝阻、制止的,应当向城管执法部门或者负有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