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1. 引言1.1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孩子可能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因为父母之间的冲突和分离会给他们带来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孩子可能会遭受心理创伤,尤其是在父母离异时受到伤害或被忽视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离异家庭学生可能面临身份认同上的困扰,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理解家庭、父母和自己的关系,从而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1.2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离异家庭学生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挑战,比如适应能力不足、自我价值感下降、情绪不稳定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注和解决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学习成绩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离异家庭学生往往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无助、不被理解,甚至产生自卑和抑郁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影响其与同学、老师及家人的关系,甚至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和生活。

关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扰,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反映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体系存在不足和不完善。

家庭作为学生最基本的成长环境,应该为其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的成长环境。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离异家庭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共同助力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提高对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支持,对于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 正文2.1 离异对学生的心理影响离异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困扰。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离异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协议离婚或法院判决离婚,导致家庭结构发生改变。

随着社会变革和家庭观念的转变,离异已经成为社会现象之一。

离异对孩子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特别是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重要影响。

离异家庭学生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比如情感上的孤独感、焦虑和抑郁情绪,行为上的反叛和自卑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社交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

研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了解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对于帮助这一群体的学生重建自信、享受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

在家庭支持、合理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帮助离异家庭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

对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离异家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以便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家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深入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学习成就。

通过研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本研究旨在揭示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规律,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离异家庭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幸福生活。

1.3 研究意义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当今社会,离异现象逐渐增多,离异家庭学生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这些问题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和家庭更好地关注和关爱这部分学生,也可以促进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心理压力大
离异家庭小学生面临家庭 破裂、父母关系紧张等压 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 等负面情绪。
情感缺失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离 异家庭小学生可能缺乏父 母的关爱和支持,导致情 感缺失。
学习困难
离异家庭小学生可能因为 家庭问题而分心,导致学 习困难,成绩下降。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父母关系、家 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对离异 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 生影响。
教育对策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可以有效地改善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研究样本量较小
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 无法完全代表所有离异家庭小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03
02
拓展研究领域
04
缺乏长期跟踪研究
社会因素
社会舆论、学校环境、同 学关系等也会对离异家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 响。
个人因素
个人性格、应对方式、自 我认知等也会对离异家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 响。
03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及影响
心理问题表现
焦虑和抑郁
离异家庭的小学生常常感到焦虑和抑郁,因为他们可能担心父母的关系、家庭的经济状 况,或者担心自己被父母抛弃。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导致他们在学校中表现出问题,如注意 力不集中、缺乏兴趣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
家庭层面教育对策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离异家庭的小学生需要更多的关爱和 支持,家长应该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沟通与理解

父母离异孩子心理教育

父母离异孩子心理教育

父母离异孩子心理教育
父母离异是家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个重大变故,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教育专家,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孩子应对这一挑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父母应该意识到,即使离婚,他们仍然需要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在离婚过程中,父母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其次,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开放而诚实的沟通。

父母应该向孩子解释离婚的原因,并保证他们仍然会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

同时,父母需要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担忧,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接着,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

离婚后,孩子的日常生活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居住地点、学校等。

父母应该尽量减少这些变化给孩子带来的困扰,确保孩子能够适应新的生活。

此外,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

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拓展社交圈,以及通过兴趣爱好来缓解情绪压力。

同时,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或者出现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学习成绩下降等,父母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最后,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学会适应变化和面对困难。

离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挑战,但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看到生活中的积极面,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父母需要耐心、理解和支持,与孩子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通过正确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孩子可以更好地适应变化,健康成长。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精品教育文档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精品教育文档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尔特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只有死了亲人才能比父母离婚更痛苦,更损害身心。

”当然,伤害的程度和伤害持续的时间和孩子的个性以及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有很大关系。

但是,不管怎样,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受损相对普通家庭严重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特征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不及时纠正,必将造成恶性循环,阻碍他们的进步,因此,关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特别是父母和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据调查,73.5%的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心理不够健康,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1.自卑。

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觉得自己没有别的孩子幸福,因此,害怕与同学谈起自己的家庭,害怕与同学接触,自卑感很强。

2.敏感。

因为心灵受过创伤,所以离异家庭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敏感,更脆弱,防御心理更强,他们就像小刺猬一样,浑身长满刺儿,别人稍有“冒犯”,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就会使他们不顾一切地用刺狠狠地扎人。

3.抑郁。

很多孩子因父母离异而伤心痛苦,长时间闷闷不乐。

4.憎恨。

有的学生对离异的父母充满憎恨,憎恨父母不顾及他们。

这种憎恨久而久之就会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的不满。

总之,离异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也为孩子的教育形成了很多障碍,怎样绕开不利因素,在现有家庭模式中找到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方呢?这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来寻求答案。

二、应采取的教育对策1.加强家庭教育(1)“夫妻离异,孩子无罪”。

为了孩子心灵的健康发展,尽量避免“夫妻大战”,既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对方,更不要拿孩子撒气。

力求做到和平分手。

(2)为了孩子,双方应通力合作,共同负责。

父母应通过各种渠道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社会上的表现,不但要按排好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品德进步。

要经常和老师主动保持联系,配合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

浅析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浅析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浅析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张一红(黑河市第二小学,黑龙江黑河164399)【作者简介】张一红(1969-),女,河北武强人,黑河市第二小学教师。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婚姻观念发生巨大的改变,离婚率也在逐年攀升。

许多父母选择以“冷战”“争吵”“离婚”等方式作为解决婚姻矛盾的途径,却给年幼子女造成成长中的负面影响。

离异家庭中的儿童时常感到孤独、焦虑、恐惧和怨恨,同时伴随情绪低落、性格孤僻、逆反等问题。

离异家庭儿童不容忽视,要加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呵护,对他们要心存爱心、特别关心、充满耐心、格外细心,帮助他们最大程度降低家庭离异造成的伤害,让他们得到尊重和平等,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21)02-0071-03一、离异家庭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一)情感及情绪消极1.产生消极情绪由于部分儿童在家庭关系出现问题期间心智尚未成熟,往往不能理性看待父母离异问题,对父母离异行为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同时在与同龄人交往过程中,易将“他人父母”与“自己父母”进行对比,认为与其他同龄人相比,自己的家庭破碎不堪,令人耻辱。

一方面儿童往往会将现实中出现的逆境全部归因于父母离异行为,埋怨父母,从而产生强烈的怨恨感;另一方面表现为极力避免暴露自己的家庭状态,害怕他人瞧不起自己,从而展现出恐惧、胆怯、嫉妒等消极情绪。

2.情绪不稳定部分儿童因长期对父母离异行为的不满和怨恨,致使其长期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相较于其他同龄儿童,情绪较敏感、不稳定,往往因为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件小事而情绪波动,逐渐养成“暴脾气”。

主要表现为亲子冲突、摔打玩具、失眠多梦、爱发脾气、不愿交往等。

3.未来渺茫父母离异对部分儿童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打击,致使儿童对现实生活丧失原有的信心和勇气,对周围事物丧失新鲜感,长期处于消极抑郁的情绪,对于未来感到渺茫和不知所措。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常常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

离异对孩子的影响是复杂的,包括情感、行为和社交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离异对孩子的情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离异常常导致孩子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增加。

他们可能会感到受到背叛和抛弃,对父母的信任受到伤害。

他们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和焦虑的情绪。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并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

离异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离异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例如挑衅、反抗和依赖。

这些行为反映了他们对离异的不满和困惑。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父母应该给孩子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且对不当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

父母也需要鼓励和奖励孩子的积极行为,让他们感到被肯定和鼓励。

离异还对孩子的社交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离异的孩子常常在同伴关系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疏远和被排斥。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家庭状况感到尴尬或不自信。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社交圈子,并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

学校和教师也需要给予离异家庭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和尊重。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标签:离异家庭;心理问题;因素;社会;引导策略离异家庭学生由于其家庭的特殊环境,较之正常家庭学生心理更加脆弱,更易出现偏差,重视和关心单亲家庭学生,依据客观性心理原则,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去分析解决其心理问题,实施恰当的教育措施和积极的引导,促进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一、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1. 恐惧不安。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健康成长需要一个具有保障机制的家庭,儿童在父母双亲的抚爱和教育下,能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有利于童心的自然正常发展。

但是由于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了恐惧和不安。

这种恐惧和不安,使孩子不信任他人,对外界环境感到害怕,处理不好同学间的关系,常陷入痛苦和极度烦恼之中,遇事胆小紧张,很难应付突发事件,不敢迎接挑战,无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的勇气。

2. 抑郁孤独。

家庭的破裂,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在父母离婚后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更为敏感脆弱,他们无法自我调节心理,不能适应家庭破裂的残酷现实,因而对周围的人和事失去兴趣,对任何东西都提不起精神,对未来悲观失望,整天闷闷不乐,不愿与人接触,对外界常有戒备和厌烦心理,他们把苦恼、不满、怨恨都深藏在内心,不愿向别人诉说,久而久之造成心理上的抑郁,性格上的孤僻。

3. 消极自卑。

因父母的离异孩子感到羞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处处不如他人,特别是看到同龄孩子与父母亲热玩耍时,孩子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导致自卑情结,进而在自我评价中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产生自卑懦弱,害羞忧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消极情绪体验的次数增加,孩子经常沉浸在忧伤、悲伤中,导致孩子交往能力下降,自卑感更强。

4. 怯懦胆小。

意志薄弱的孩子易形成怯懦性格。

由于一直生活的完整家庭突然破碎,孩子无法适应没有父亲或母亲的环境,因此遇事胆小怕事,容易屈从他人,无反抗精神,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实 践 与 探 索212INTELLIGENCE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重庆师范大学 党晓梅摘 要:社会离婚率的提高致使离异家庭子女承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造成了他们心理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偏差。

所以,本文针对当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意见。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 心理问题 对策一、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1、自卑父母离异让孩子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缺失了很多父爱或者母爱,他们将自己视为社会的异类,认为父母的离婚是件羞耻的事,别人肯定会将这件事作为议论的笑柄。

在这样的家庭情况下,孩子逐渐降低了自身的价值,认为无论何时何地自己都会低人一等。

2、孤僻父母离异将孩子交给一方抚养,孩子就认为自己被家人抛弃了,甚至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也会遗弃自己。

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的远离让他们找不到倾诉苦恼和怨恨的地方,所以他们放弃与别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整天独守着自己心里的城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孤僻性格。

3、敌对对家庭现状的不满,让离异家庭的子女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了报复心理和攻击行为。

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将这些长期在心理上积攒的压抑全部发泄出来,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满足。

4、厌学家庭环境的剧变,让大部分孩子对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尤其在学习上出现的厌学情绪成为离异家庭子女的普遍特征,他们上课注意力分散,经常思想开小差或者做小动作,课外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有些学生还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

二、解决策略1、家庭方面(1)与孩子交流在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更应该体贴关心孩子,尽可能多抽时间和孩子相处,进行情感交流,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可以建立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2)鼓励孩子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由发展。

而且为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投入到群体中,更多的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此淡化父母离婚给孩子心灵带来的创伤。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离异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在社会上日益凸显,需要及早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简述,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首先,离异家庭学生常常会遭受到情感冲击和生活变故。

当这些状况发生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孤独、害怕和绝望等负面情绪,这些情感反过来又会对其学习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尤其是当父母感情破裂、离婚甚至可能面临重婚时,孩子们可能会感到自责、愤怒和彷徨等不良情绪。

如果长时间不能得到治疗,这些情绪会不断地困扰孩子们的心灵,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

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离异家庭学生建立起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其心理韧性,从而有效缓解这些负面情感。

其次,离异家庭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关爱。

离异家庭通常会造成家庭结构和安全感的瓦解,而这种安全感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来说格外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能大量分散精力去应对自身的生活问题,而注意力则更少地关注到孩子们。

作为孩子们的家庭代表,父母的心理问题可能会以各种形式反映出来,例如忽视家庭成员的情况、恶性抨击或动用家庭财富等。

这一过程长期以来可能会导致孩子在个人成长和竞争中感到更多的孤单和背叛感。

因此,需要制定人性化的服务计划,帮助学生获得家庭关爱、减轻学校压力和日常生活的负担,增进学生的安全感。

最后,对于离异家庭学生而言,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依据心理学理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方面,离异家庭的孩子通常有较少的机会产生紧密的人际关系。

因此,需要通过集体活动、学校相关项目和培训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其团队意识和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轻易被解决。

为了缓解这一情况,我们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建立起良好的人性化服务计划、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快乐感,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以学校为主的社交支持网络等方法,从而有效地缓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负担。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有调查发现,54%的犯罪青少年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品德不良。

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要把这场灾难可能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减轻到最低限度,以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子女采取必要的心理保健和教育措施,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一)情绪情感障碍由于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婚的不理解和长期郁结在内心的对一方父母的怨恨,使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往往一触即发,主要表现为发脾气、摔玩具、不愿意与人交往、睡眠也不安稳,亲子之间冲突加剧等。

而出现情绪问题的诱因也往往只是一些生活琐事。

(二)适应性差父母离异后,儿童随父亲或母亲过着单亲生活,他们很难适应家庭的这种突变,心理会处在一种严重的失衡状态,表现出极度的愤恨和绝望。

那么他们的子女所遭受的心理折磨比夫妻当事人还要严重几倍。

比如,有的孩子索性离家出走,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一般来说,夫妻离异后,失去父爱的男孩比女孩的心理创伤严重。

他们失去了男性特有的教育影响,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会延缓性别社会化的进程。

(三)性格缺陷离异家庭子女容易产生的性格缺陷主要有:一是自卑;二是孤僻;三;怯懦;四是粗暴。

(四)学习困难离异家庭子女情绪的变化,必然会给学习带来困难。

这是学习困难产生的内在因素。

对儿童来说,他们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督促和帮助,自觉性较差,而父母离异后,儿童多半无人管教,这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外在因素。

因此,大部分离异家庭子女在学习成绩上明显不如完整家庭的子女。

(五)社会性发展不良离异家庭子女社会性发展不良,突出表现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人际关系上。

他们行为表现的反应较为被动,包容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接近自己,支配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引导自己,感情需求比较倾向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特别是当他们产生自卑、孤独、压抑等消除情绪时,这种倾向就会表现得更为强烈。

当然,当这种被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人际关系需求也会向主动方向转化,但这种转化更多的只是局限在意向上,而不是那么强烈地表现在行动上。

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学校的整体氛围,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对小学生的 心理健康也有影响。一个积极、和谐的学校氛围有助于提 高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系统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社区、亲戚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可 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家庭变故带来的心理压力。
媒体影响
现代媒体对离异家庭的报道和舆论可能对小学生产生影响。不恰当的媒体报道可能导致小 学生的自卑和焦虑心理。
父母共同生活。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安全感缺失,影响心理健康。
02
父母情绪状态
离异后的父母可能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抑郁、焦虑等。这些情绪可
能传递给子女,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03
家庭教育方式
离异家庭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可能面临更多挑战,如工作压力、经济压
力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过度溺爱或忽视,影响
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状况及教育对策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引言 • 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影响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
的因素 • 教育对策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 化,离异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多, 这给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新的挑
战。
心理健康问题
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需求,共同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社会层面的教育对策
提供社会支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更多的社 会支持,如设立心理咨询热线、 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等,为学生提 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促进社区融合 社区应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 居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为离异 家庭小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 和资源。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离异家庭学生常常面临着情感困扰、人际关系问题和自我认同挣扎等困难,这些问题可能会给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决至关重要,只有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

接下来,本文将从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解决策略两方面展开展开论述。

1. 情感困扰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面临着情感困扰,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失落和恐惧。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或背叛,对家庭的安全和稳定产生质疑,从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而且,他们也可能会因为父母的争吵和冲突而感到焦虑和害怕,这些情感困扰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2. 人际关系问题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会因为家庭背景而感到自卑和尴尬,对与他人交往产生压力。

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难以信任他人,对友谊和爱情产生困惑,从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

3. 自我认同挣扎离异家庭的孩子在自我认同方面也可能会遇到问题,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家庭状况感到困惑和不安,产生自卑感和自我怀疑。

他们可能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对父母的选择和行为产生质疑,产生自责和愤怒的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 家庭支持和关爱离异家庭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庭的支持和关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理解,提供一个温暖、稳定和安全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让他们感到被爱和被需要,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2. 情感宣泄和疏导离异家庭的孩子需要有一个情感宣泄和疏导的渠道,父母或老师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倾听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正确地表达和宣泄。

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 心理辅导和治疗对于一些情感困扰较为严重的离异家庭孩子,他们可能需要接受心理辅导和治疗。

浅析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

浅析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

浅析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1000字离异家庭的孩子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特殊的心理问题。

因此,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下文中,我将从以下几点探讨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教育问题。

一、要尽力保证孩子的情感稳定离异家庭的孩子常常会因为父母离婚而产生情感上的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以温柔儿童心理教育的方式来填补孩子的情感缺失。

例如,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听取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以维护孩子的情感稳定。

二、建立安全感离异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分离,会经历家庭动荡,所以他们会感到失去了许多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并注重向孩子传递正能量。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感受到安全感,从而减轻对离异事件的压抑与抵触情绪。

三、通过行为引导孩子孩子在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有限,因此父母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

家长应该尽力避免争吵、冲突等行为,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受到不安全、不信任等情绪,加重其心理负担。

因此,家长需要以身作则,适时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在离异家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让孩子适应新生活方式离异家庭的孩子必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冲击。

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尽快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并让孩子意识到这种改变并不是自己的错。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应该过分约束孩子,要尽可能的给予孩子自由和独立的空间,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离异家庭的孩子身处的环境不同,但正常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在心理上的成长仍然起到重要的作用。

家长需要尽可能地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以及孩子对自己的处境的理解,从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难关。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随着农村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离异家庭在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角度分析农村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心理问题分析1. 自卑感在农村地区,离异家庭的子女往往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无能和失落。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家庭不如其他完整家庭,从而导致心理上的自卑感。

2. 孤独感离异家庭的子女很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由于父母的离异,他们可能缺乏被照顾和关爱的机会,导致孤独感的增加。

3. 情感问题离异家庭的子女可能会有情感问题,他们可能对家庭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产生疑惑和困惑。

他们可能会感到被抛弃、被忽视和无人关心。

4. 自我调节能力差离异家庭的子女在家庭环境中往往缺乏稳定的情感支持和照料,因此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能较差。

他们可能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情绪波动较大。

5. 行为问题离异家庭的子女可能会在行为上表现出攻击性、自闭、逆反等问题。

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而产生行为问题。

二、解决方案探讨1.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父母是子女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和依靠。

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来说,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尤为重要。

父母应该尽量多花时间和子女相处,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2. 社会支持除了父母的支持外,社会上的支持也对离异家庭的子女至关重要。

学校、社区、亲戚朋友等社会资源可以给予离异家庭的子女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缓解心理压力。

3.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可以帮助离异家庭的子女解决心理问题,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自卑感、孤独感、情感问题等心理问题。

4. 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父母的离异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父母可以通过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来减轻对子女的影响。

父母可以通过和解、沟通、尊重等方式来改善家庭关系,为子女提供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摘要:近年来,由于日趋复杂的社会原因,家庭—-这一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不稳定的因素也在不断的增加,家庭破裂呈不断上升趋势。

离异家庭指的是父亲或母亲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它是由核心家庭因夫妻离异而形的. 而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后出现的与完整家庭子女不同的特殊的社会群体。

这个群体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而逐渐扩大,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这给许多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使他们许多人形成了心理缺陷。

因此,本文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一般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科原理,对父母离异后子女的教育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一、父母离异对子女造成的影响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这里我们谈论的主要是消极方面的影响。

消极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也会导致问题行为增多。

(一)认知发展缓慢离异家庭子女在认知发展上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首先表现在智力发展上。

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而且这种落后状况在7~13岁各个年龄阶段中都能显示出来。

其次表现在学习成绩上。

调查显示,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显著地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而且这种差异在7~13岁各个年龄阶段都十分显著。

离异家庭子女之所以在认知发展上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既同他们不良的学习行为分不开,也与他们学习中不正确的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

但父母离异是造成他们认知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二)情绪情感消极离异家庭子女消极的情绪情感表现在各个维度上。

在情绪体验的性质方面是否定的;在情绪所起的作用方面是消极的;在情绪的紧张度方面是紧张的;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是强烈的。

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地表现为抑郁、暴躁、孤独、易怒、发呆、焦虑、冷漠、过分胆小等。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离异家庭的增多,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进步,而离异家庭子女的特殊心理问题,己上升为社会问题。

据中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离异家庭子女。

在急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关注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以爱为核心,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塑造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单亲,离异,孩子,心理健康,学校,家庭摘要 (1)目录 (2)引言 (3)1.塑造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4)1.1家庭离异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品德 (4)2.2家庭离异不利于孩子的正常交往 (4)3.3家庭离异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5)4.4家庭离异对孩子的心灵创伤很难平复 (5)2、塑造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心理教育中的几点建议 (6)2.1从家庭出发,重塑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心理 (6)5.Ll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家庭环境 (6)2.L2帮助孩子处理好同伴关系 (7)2.1.3帮助孩子解开思想的疙瘩 (7)2.2.4帮助孩子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7)2.3.学校出发,重塑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心理 (8)2.3.1多鼓励,以保护自尊心 (8)2.3.2提供宣泄的氛围 (9)2.3.3深入学生心灵 (9)2.3.4允许他们犯错误 (10)2.2.5鼓励多参加集体活动 (10)结语................................................ H参考文献 (12)致谢词 (13)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改善,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婚姻家庭观念也在改变,离婚率也随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离婚率的上升,随之带来了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这里,我就如何塑造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心理谈一些看法。

1、塑造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双亲离异的家庭是向社会输送精神上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离婚率逐渐升高,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数量也不断增加。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常常面临着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希望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为这些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

离异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离异家庭的孩子常常面临着父母情感的缺失与不稳定。

父母的离异往往意味着孩子失去了一个父母的陪伴,他们在情感上感到缺失和孤独。

而且,离异家庭中孩子可能会面临着来自父母的不稳定情绪,这种情绪不稳定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着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的问题。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常常会因为家庭的变化而感到自卑和自责,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应该为父母的离异负责,这种负面情绪对于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产生着不利影响。

离异家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着家庭纷争和亲子关系不和谐的问题。

在离异家庭中,父母之间可能会因为子女的监护权或财产分配等问题产生纷争,这些纷争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可能会面临着与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的问题,情感上缺乏安全感和依恋感。

针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策略:建立家庭和睦的环境。

家庭和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应该在离异后尽量减少家庭纷争,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关爱。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帮助。

学校和社会应该关注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帮助。

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素质。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离异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应该尽量保持稳定的亲子关系,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依恋感。

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常常面临着各种问题,父母和社会应该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离异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离婚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学校和家庭应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离异家庭的环境。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举办心理辅导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学会应对困难和挫折。

学校还应建立起健全的心理咨询体系。

为离异家庭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困扰和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聘请专职心理咨询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还可以设置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即时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学校也可以组织离异家庭学生互助小组。

通过与经历类似经历的同学进行经验交流、互相支持和鼓励,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并非孤独,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应对策略。

这样的互助小组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家庭在解决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要尽量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父母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父母争吵、冷战和不和谐的氛围会让孩子感到很痛苦,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父母应尽量减少争吵,与对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心和照顾孩子的成长。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离异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创伤,他们需要理解、安慰和陪伴。

家长要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可以陪伴孩子参加各种活动,亲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学业和生活,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家庭可以选择寻求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专业人士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理解和应对离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离异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心理咨询和合作互助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林凤所在班级: 3班所在学校:福清市龙江中心小学期末论文要求:请分享学习之后的感悟、收获与成长。

字数800字以上,不得抄袭浅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摘要:近年来,由于日趋复杂的社会原因,家庭——这一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不稳定的因素也在不断的增加,家庭破裂呈不断上升趋势。

离异家庭指的是父亲或母亲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它是由核心家庭因夫妻离异而形的。

而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后出现的与完整家庭子女不同的特殊的社会群体。

这个群体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而逐渐扩大,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这给许多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使他们许多人形成了心理缺陷。

因此,本文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一般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科原理,对父母离异后子女的教育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一、父母离异对子女造成的影响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这里我们谈论的主要是消极方面的影响。

消极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遏制其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而且也会导致问题行为增多。

(一)认知发展缓慢离异家庭子女在认知发展上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

首先表现在智力发展上。

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智力发展明显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而且这种落后状况在7~13岁各个年龄阶段中都能显示出来。

其次表现在学习成绩上。

调查显示,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成绩显著地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而且这种差异在7~13岁各个年龄阶段都十分显著。

离异家庭子女之所以在认知发展上落后于完整家庭子女,既同他们不良的学习行为分不开,也与他们学习中不正确的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

但父母离异是造成他们认知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二)情绪情感消极离异家庭子女消极的情绪情感表现在各个维度上。

在情绪体验的性质方面是否定的;在情绪所起的作用方面是消极的;在情绪的紧张度方面是紧张的;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是强烈的。

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地表现为抑郁、暴躁、孤独、易怒、发呆、焦虑、冷漠、过分胆小等。

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与父母离异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父母离异前后,关系一般极为紧张,时常争吵谩骂、动拳脚、用棍棒。

伴随之必然是消极的情绪反应。

调查发现,离异家庭的父母有的怒形于色,有的冷漠发呆,有的抽烟酗酒,有的寂寞失眠。

这些消极的情绪,通过表情、语言和行为反应出来,致使家庭气氛压抑,家庭成员的精神负担加重。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子女,耳濡目染,纯洁的心灵逐渐蒙上消极情绪阴影。

当这种情绪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时,就直接影响子女良好情绪情感素质的形成。

(三)行为问题较多离异家庭子女在行为上具有与社会和周围发展不相适应的异常现象,与完整家庭的子女相比,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在家里,他们一般都表现为睡眠状态不好,梦多,容易惊醒,精神不愉快,情绪烦躁。

说谎是他们的共同特征,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差。

在学校里,多数离异家庭子女经常无故旷课。

在课堂上,他们或扰乱秩序,或不集中听讲,畏缩,懒散。

作业马虎,抄袭别人,甚至干脆不做。

子女的这些行为与父母离异前后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关系。

父母离异前的不安情绪行为,会深深地刺激子女,使他们心绪不宁。

父母间相互粗野地指责,不但损害了他们在子女面前的形象和威望,而且为子女的不良行为投下了阴影。

父母离异过程中,子女往往成了争夺的对象,双方都竭力表现出对子女的爱。

这种带有不良动机的爱的表现多种多样:一是对子女百依百顺、无原则地迁就;二是专制,一方想见孩子,另一方坚决不让,只能偷偷探望,若是双方碰到一起,子女就要选择一方,这对子女来说,是非常残酷的抉择。

父母离异后,子女缺少管教,有的家长则干脆放任不管。

这些做法,势必导致离异家庭子女的行为问题较多。

(四)性格缺陷严重子女的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子女性格的形成。

离异的家庭,从父母情感破裂开始,直至离异的这段时间,既是对子女施加各种不良影响、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的过程,也是使子女形成不良性格特征的过程。

一是性格粗野,行为放荡,自制力弱,情绪变化剧烈,遇事不思后果,动辄与人争吵殴打,经常爆发强烈的愤怒情绪和冲动行为;二是性格内向,表现为行为退缩,沉默寡言,不爱社交,反应迟钝,感情冷漠,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

他们情绪变化幅度大,时而表现为自卑感特别强,时而又佯装乐观,傲视一切,令人捉摸不透。

有时又表现为固执、抑郁、精神颓废、萎蘸不振;四是性格软弱,表现为被动地服从别人的愿望,缺乏信心和主动精神,精力不足,易疲劳,凡事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等。

第三,离异家庭子女,有的失去了父亲或母亲中一方的爱,却得到了另一方所有的爱。

家族中其他长辈也往往因怜悯同情而对其百般娇惯,使他们养成了较强的依赖性,缺少创新精神和勇挑重担的内在气质。

(五)社会适应困难有人对离异家庭子女结伴难易、好朋友数量、交往关系的亲密程度等方面的社会适应性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且不管父母离异时子女年龄大小,他们在这方面都同样受到消极影响。

例如,幼儿在心理行为上更多地表现为退缩,小学生情绪低落或较多的问题行为,初中生焦虑严重等等,这些都是他们不适应父母婚变环境的具体例证。

其原因是父母离异后,子女觉得低人一等,不愿与人交往;或是子女对父母的离异有不满和愤怒,常迁怒于同龄伙伴,极易演化成为攻击行为,进而影响到其结伴的容易程度。

二、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离异家庭子女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虽然他们存在一定的“心理缺陷”,但经过教育,完全可以改变。

(一)离异父母应为教育共尽职责家庭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缺损必定带来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

中国教育史和丰硕的教育理论也表明,我国世代著名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无不与他们有着优良的家庭教育有关。

1、给子女充分爱抚。

对离异家庭子女来说,最直接和真实的感觉就是要失去父爱或母爱,使他们爱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

因此,离异后的父母无论内心多么恼怒,都不能忽视给子女的爱抚。

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离异父亲或母亲,应努力控制消极的情绪,不要在子女面前流露自己对离异配偶的不满、愤怒和怨恨,不要向子女灌输一些不良思想。

要千方百计为子女创设和谐宽松的家庭气氛,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爱护、以理相待,构建合理的家庭成员交往模式,使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

2、正确处理离异后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正如国外心理学者研究所发现的那样,就人的社会化来说,亲子关系的作用是不可缺失的。

因此,正确处理离异后的亲子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离异父亲或母亲,要防止两种极端倾向:一是不闻不问子女的情况,使他们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二是溺爱有加,认为子女已经失去了父爱或母爱,理应把父母双方的爱由自己一个人来补偿,从而对子女百依百顺。

在这两种倾向中,虽然后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过分娇宠迁就,把热爱变成溺爱,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离异父亲或母亲,同样也要处理好亲子关系,把握好亲子关系的度,对子女既不能不闻不问,又不能过分娇宠。

3、重视子女智力开发及教育。

发展心理学告诉人们,儿童智力发展存在着“开窍”的管见期。

人从出生到青年,心理发展有三个关键的转变年龄,即二至三岁、六至七岁、十一至十二岁。

与此相适应的儿童智力发展,也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阶段,而儿童的各种能力的发展,又都有它的最佳年龄。

一般地说,儿童智力发展的速度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而四、五岁则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子女在认知发展上表现为“反应延搁效应”。

这启发离异家长一定要重视子女的智力开发,特别是上述年龄段的离异家庭子女,要重视他们游戏活动的开展。

游戏是他们生活中的主导活动。

通过游戏,他们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就能显著地开发出来。

还要抓好这些子女的早期教育特别是早期学习,学习活动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和形成众多的技能,而是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启迪、开发他们的智力。

(二)学校要担当起教育的重任。

学校面对日增的离异家庭学生,如何克服来自破裂家庭对他们产生的不良影响,使他们拥有与完整家庭学生相同的健康心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挫折教育。

挫折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愿望得不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受阻抑的感觉和消极情绪。

当人受到挫折时,会使用一定的心理防卫机制。

这些心理防卫机制,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也有消极的、破坏性的。

很显然,来自离异家庭的子女心理上遭受了挫折,因而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对离异家庭子女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他们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对付挫折,避免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卫机制2.补爱教育。

面对心灵、情感及整个生活都受到重创的离异家庭学生,教师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起弥补他们缺失爱的重任。

教育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早已告诉人们,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着神奇的作用。

这种爱不但能弥补学生缺失的爱,而且会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期望塑造自己的行为。

这启示教师,应加倍爱护离异家庭学生,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疾苦,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多同他们谈心,多听他们倾诉心中的烦恼,补好他们的功课,关心他们的同伴关系和品德的提高。

3.校园环境教育。

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

隐性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构成因素之一,重视个体性格和意志的培养和陶冶,其特色是重视改善校园的物质性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以完善学生的经验结构。

因此,创建一个和谐、宽松、人文、民主的充满美感和富有教育因素的校园环境相当重要。

(三)社会应为教育创造条件离异家庭子女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意义重大。

在现代,由于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日益增多和普及,社会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应为教育好这些子女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要转变观念,全方位看待离异。

虽然在我国以往的研究中都说明离异家庭子女的各项指标都低于完整家庭子女,因而得出结论父母离异对其子女的消极影响,我们不否认父母离异给子女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要对其中的内在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是离异本身对子女造成了影响?还是在父母离异过程中家庭环境不断改变从而导致子女出现各种适应困难呢?所以,在看待离异现象以及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时还要注意父母离异前的家庭状况,全方位看待离异现象,以免只得到片面信息。

二是可以社区为单位,对离异家庭子女提供社会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