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初中地理会考剖析
2022年山东潍坊中考地理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7.山东半岛观赏红叶的时间比同纬度地区晚,其原因是山东半岛同期( )
A.受海洋影响,降水较多 C.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B.受海洋影响,气温较高 D.受地形影响,气温较低
潍坊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潍柴集团致力打造开放共赢的国际化企业,公司综合竞争 力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销往全球五大洲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图示意潍柴发展中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2 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2022.6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 1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 I 卷 4 页,为选择题,共 40 分。第Ⅱ卷 4 页,为非选择题,共 60 分。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 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13.“东数西算”工程建成后可能( )
A.加剧东部地区的土地压力 C.加剧西电东送的输电压力
B.缓解东部地区的电力紧张 D.缓解西部地区的土地压力
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过去由于过度开 垦和樵采,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后来在当地政府引导和帮扶下,退耕还林还湿,形成了 稻鱼共生的“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蒙内和内马铁路沿线地区的主要自然景观是(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10.影响该地区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沿岸洋流
11.东非地区通过该铁路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 )
A.水稻
B.天然橡胶
C.椰枣
D.热带季雨林 D.人类活动 D.咖啡豆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总结潍坊是我国山东省的一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在八年级地理学科中,学生也会接触到许多有关潍坊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对八年级学生在地理学科中所学的关于潍坊的知识进行总结。
一、潍坊的地理位置潍坊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北靠东营,东接淄博,南邻济南和泰安,西邻烟台和威海,紧邻著名的临港经济区。
由此可见,潍坊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
二、潍坊的自然条件潍坊地处农业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水量也很充沛。
其地势较为平坦,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作物种植和畜牧业为主。
此外,潍坊还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其煤炭储量在山东省内也是名列前茅。
三、潍坊的经济发展潍坊的经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蔬菜等,在畜牧业方面,以生猪、肉鸡、蛋鸡、牛、羊等畜禽为主。
潍坊还拥有很多重要的工业企业,其中以汽车、化工、机械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等为主,为潍坊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潍坊的城市文化潍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其城市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潍坊还拥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潍坊博物馆、飞云山和金海湖等,这些景点充分展示了潍坊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此外,潍坊还有很多著名的传统文化,如坊子文化、昌乐莲花文化、寿光莱阳葱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为潍坊增添了很多独特的特色。
五、潍坊的交通潍坊交通非常便利,其境内有胶济铁路和京沪铁路穿过,为潍坊提供了快捷的运输和通信条件。
此外,潍坊还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如飞云山、翰林景区等,这些景点也为潍坊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
总体来说,潍坊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潍坊的地理知识进行总结,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潍坊这座城市,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考零距离山东省潍坊中考地理 第十一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复习知识梳理+典例精炼

第十一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知识梳理一、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河流和湖泊二、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概况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疑难点津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是什么?对我国气候、河流以及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我国近海的大陆架,我国的大陆架比较广阔,包括渤海和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以及南海的一部分。
对气候的影响: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对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从而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便于水电集中开发。
2.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对我国经济活动有何影响?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山地多、平原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3.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冬夏季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显著的季风气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因此季风气候显著。
因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
冬季,亚洲内陆气温低,是高气压区,海洋气压低,风从亚洲大陆内部吹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冬季风。
夏季,海洋为高气压区,亚洲大陆内部气温高,成为低气压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
对经济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得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也使中国喜温作物种植界线(如棉花、水稻等)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我国是喜温作物种植界线最北的国家。
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
一、考试简介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于6月1日下午2:30举行,考试
时长120分钟。
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
口与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自然灾害与防治六个部分。
二、难度分析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难度适中,整体难度与去年相当。
其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部分难度较大,涉及广泛,考查知识点相
较于其他部分更加细致。
而中国与世界部分相对较容易,重点考查学
生对中国地理位置的了解。
三、考试反馈
根据考生反馈,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卷面题偏基础,
不涉及难度较高的思维题。
但是,部分题目的表述方式较为复杂,需
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水平。
同时,个别考点的知识点更新较快,对
于没有及时跟进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四、备考建议
针对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的考试特点,建议学生在备考期间,侧重于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难度较大的部分,做好重点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此外,多做模拟题,并结合历年真题制定备考计划,提高答题技能,提升应对考试的能力。
五、总结
总的来说,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难度适中,考查的内容也较为全面。
参加考试的学生要在备考过程中做好重点知识点的梳理,多做模拟题,有效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2016年潍坊地理试题评估报告

我国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 黄河站。读四个考察站的经纬度数值表,回答10—11题。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黄河站
纬度
经度
62°13′S
58°58′W
69°22′S
76°23′E
80°25′S
77°07′E
78°55′N
11°56′E
10.关于两极地区的差异,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的淡水资源更丰富 B.南极地区的气候更温暖 C.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 D.北极地区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 11.关于四个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的一天开始最早的是昆仑站 B.四个考察站都有极昼、 极夜现象 C. 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D.距离极点最近的是中山站
(二)情景切入更简明有效,试题注重了知识汇 总,综合性更强。
选择题每个题组前面都有一段相关文字、表格或图片,学生通过读 图和阅读文本,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如: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及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5~7题。 5.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 ①海洋—太平洋 B. ②山脉—落基山 C. ③海湾—墨西哥湾 D. ④河流—亚马孙河
6分
中国的水资 ①知道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源 ②了解南水北调工程 ①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特 中国的交通 点,根据需求选择最佳方 式 ①知道南方和北方生产上 的差异②知道贵州的自然 南方和北方 灾害、环境问题及治理措 环境和发展 施③知道新疆在西部大开 发中的环境条件、发展方 向及生态环境保护 潍坊地理 ①潍坊的自然环境与自然 资源 ②潍坊的经济与社会
如: 读长江流域略图,回答18—20题。
18.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A. ①山脉—巴颜喀拉山 B. ②城市—重庆 C. ③水利枢纽—三门峡 D. ④河流—湘江 19.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是 A.甲处流速较慢 B.乙处流量较小 C.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D.乙处有结冰期 20.图中穿越长江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B.京九线C.京广线D.成昆线
2019潍坊地理会考真题(解析版)

2019潍坊地理会考真题(解析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小题)1.4月初,潍坊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南部山区清水河流域开展研学考察活动,沿途发现杏树分布较多。
如图示意清水河流域的等高线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1﹣3题。
考察线路上杏花开放最早的地点在()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小组成员估测出桥梁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的是()A.255米B.445米C.515米D.555米3.考察发现,清水河流域的居民点多分布在海拔100米至200米的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A.沿河取水方便B.气候温暖湿润C.地形平坦开阔D.水质优良充足4.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G20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
如图示意阿根廷及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4~6题。
峰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A.南半球向北移动B.南半球向南移动C.北半球向南移动D.北半球向北移动5.峰会期间,图中城市昼最长的是()A.布宜诺斯艾利斯B.布兰卡港C.别德马D.乌斯怀亚6.峰会期间,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气候特点是()A.寒冷干燥B.温暖湿润C.炎热干燥D.低温少雨7.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进入地壳运动活跃期。
2000﹣2010年间,苏门答腊岛近海共发生8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
表为2000﹣2010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统计,如图示意苏门答腊岛及周边海域。
据此完成7﹣9题。
表2000﹣2010年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大地震序号日期经纬度里氏震级12000年6月4日 5.26°S,102.03°E7.922002年11月2日 3.1°N,96.1°E7.832004年12月26日 3.3°N,95.8°E8.842005年3月28日 2.2°N,97.0°E8.552007年9月12日 4.4°N,101.5°E8.662008年2月20日 2.8°N,96.0°E7.772009年9月30日0.8°S,99.8°E7.782010年4月7日 2.4°N,97.1°E7.8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是()A.地形以高原为主B.山脉呈南北向延伸C.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8.苏门答腊岛沿海山脉上火山广布,其成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B.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地壳活跃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活跃9.推测图示区域内印度洋板块边界的大致延伸方向是()A.东北﹣西南B.西北﹣东南C.东西D.南北10.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短缺,主要发展加工贸易经济。
潍坊地理中考题总结归纳

潍坊地理中考题总结归纳潍坊地理中考题主要涉及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的综合运用。
通过对潍坊地理中考题的总结归纳,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解题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文将从地理知识点、典型考题分析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期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地理中考成绩。
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 自然地理知识:潍坊地理位置:潍坊位于山东省东北部,东临黄海,北靠渤海,地处滨海平原和胶济平原的连接部位。
地形地貌:潍坊地势东高西低,以平原为主,地貌类型有平原、丘陵和河流等。
气候特点:潍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分布不均。
2. 人文地理知识:人口分布:潍坊人口密度较高,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农村地区。
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潍城区、奎文区等市区,农村人口分布较为分散。
经济发展:潍坊经济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农产品产量较高,主要有棉花、小麦、玉米等;制造业以纺织、机械制造等为主要产业。
交通状况:潍坊交通便利,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完善,对外交通主要通过潍坊机场和港口进行。
二、典型考题分析与解决方法1. 选择题:(1)潍坊的地理位置属于以下哪个地貌类型?A. 高原B. 平原C. 山地D. 高山解析:根据潍坊位于胶济平原和滨海平原连接部位的地理特点,可以得出答案为B。
(2)潍坊属于以下哪种气候类型?A. 季风气候B. 沙漠气候C. 高原气候D. 大陆性气候解析:由于潍坊地处沿海地区,而且受到季风的影响,因此答案为A。
2. 判断题:(1)潍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
正误:正确解析:根据人口分布的特点,潍坊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市区,因此答案为正确。
3. 解答题:(1)简要叙述潍坊的经济特点。
解析:潍坊的经济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农产品产量较高,主要有棉花、小麦、玉米等;制造业以纺织、机械制造等为主要产业。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数据和实例来展开回答。
三、解题技巧与方法总结1. 理解题意:在解答选择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确保理解题意。
初中中考专题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个,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2015•潍坊)如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2题.1.(2分)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比较接近()A.清明节B.端午节C.春节D.中秋节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解答:解: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左右,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读图可得,此时地球的位置接近冬至,比较接近春节.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说出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的时间.2.(2分)此时,M地的状况是()A.处于夏季B.有太阳直射C.昼长夜短D.处于黄昏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解答:解:图中的M地位于北半球,并且位于晨昏线上,结合图示得知: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现象,表明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值北半球的冬季,此时M地昼短夜长;结合选项.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概况,有一定难度.(2015•潍坊)读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3.(2分)关于图示两村之间规划公路的描述,正确的是()A.从牛家村到张家村是先上坡后下坡B.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C.从牛家村到张家村一直是上坡D.规划公路长约40千米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解答:解:A、牛家村位于山谷,从牛家村到张家村是先上坡后下坡,故A正确;B、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公路走向大致是东南﹣西北方向,依据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可判断,c线处为山谷,d线处为山脊,故B不正确;C、牛家村位于山谷,从牛家村到张家村是先上坡后下坡,故C正确;D、根据比例尺计算,规划公路长约4千米,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4.(2分)图中四个村庄,最可能形成城镇的是()A.张家村B.牛家村C.刘家村D.王家村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解答:解:从图中看出,王家村位于支流与干流的交汇处,交通更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2015•潍坊)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5~6题5.(2分)图示序号代表的大洲与其气候特征对应,错误的是()A.①﹣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②﹣温带大陆性气候纵贯南北C.③﹣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D.④﹣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考点:海陆分布概况.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解答:解:①是亚洲,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A正确;②地是北美洲,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东南部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故B不正确;③地是非洲,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故C正确;④是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结合地图记忆回答即可.6.(2分)关于各大洲之最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洲①有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区B.大洲②有世界最大的岛屿C.大洲③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D.大洲④有世界最长的裂谷带考点:海陆分布概况.分析: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亚洲的西部与欧洲相邻,西南方向与非洲相连;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位于西半球的是北美洲和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南极洲,在南极地区.解答:解:读图可知:①是亚洲,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区在大洋洲,故A错误;②是北美洲,有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故B正确;③是非洲,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的是南美洲,故C错误;④是南美洲,有世界最长的裂谷带的是非洲,故D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的是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及特点,多结合地图记忆更好.(2015•潍坊)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载体,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四幅可爱的动物图片.请根据这些动物习性特点,回答7~8题.7.(2分)图片中四种动物与其生活的区域对应,正确的是()A.①﹣撒哈拉沙漠B.②﹣西伯利亚北部C.③﹣内蒙古高原D.④﹣格陵兰岛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图①中是袋鼠,图②中是驯鹿,图③中是牦牛,图④中是企鹅.解答:解:袋鼠是大洋洲特有的动物,故A错误;西伯利亚的北部是苔原带,有驯鹿,故B正确;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代表动物,故C错误;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读图解答即可.8.(2分)四种动物与其生活地区的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①﹣A B.②﹣B C.③﹣C D.④﹣D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解答:解:读图可知:①是袋鼠,袋鼠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区;②是黇鹿,温文尔雅,貌似梅花鹿,是地中海气候为主导因素形成的自然带区域的典型动物;③是牦牛,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山、高原气候;④是企鹅,生活在南极洲,属于极地气候;A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是南半球的极地气候;故选项AB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典型动物,属于基础题.(2015•潍坊)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经济文化联系密切.读中南半岛图完成9~10题.9.(2分)有关中南半岛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是南高北低B.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C.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D.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考点: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解答:解: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属于热带季雨林为主.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中南半岛的自然特征,属于基础题.10.(2分)图中阴影区主要是下列哪种农作物的分布区()A.香蕉B.小麦C.水稻D.茶叶考点: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和稻米的重要产区.分析: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解答: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水稻;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带,图中阴影区是水稻的主要产区;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物产,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2015•潍坊)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读埃及图回答11~12题.11.(2分)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A.①﹣波斯湾B.②﹣马来半岛C.③﹣塞得港D.④纳赛尔水库考点:埃及及其首都.分析: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苏伊士运河东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人留下了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神庙等著名古迹,其中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埃及西部的邻国是利比亚,北部频临的海洋是地中海;埃及的农业集中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解答:解:读图可知,①是红海;②是西奈半岛;③是亚历山大港;④是纳赛尔水库;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埃及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12.(2分)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A.首都位于地中海沿岸,是非洲最大城市B.名胜古迹众多,多分布于尼罗河沿岸C.信奉基督教,国语为阿拉伯语D.工业规模居非洲之首,石油工业地位突出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地跨亚洲与非洲,埃及的首都是开罗,位于尼罗河沿岸.解答:解:埃及的首都开罗位于内陆地区,埃及的亚历山大位于地中海沿岸,故A错误;埃及的名胜古迹众多,多分布于尼罗河沿岸,故B正确;埃及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语言是阿拉伯语,故C错误;埃及的农业规模居非洲之首,工业规模次于南非,工业部门主要是石油工业,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埃及的相关知识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2015•潍坊)美国本土三面濒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读美国简图,回答13~15题.13.(2分)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A.①城市﹣休斯顿B.②湖泊﹣苏必利尔湖C.③河流﹣科罗拉多河D.④国家﹣墨西哥考点:美国的人口、居民和主要城市.分析: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解答:解:读图可得,①是旧金山,②是安大略湖,③是密西西比河,④是墨西哥.点评:本题考查美国不同地理事物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14.(2分)图中M所在的阴影区是美国的乳畜带,其乳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高温多雨的气候B.高原地形,草原广阔C.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D.地广人稀,利于放牧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和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美国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形成了众多农业带.解答:解:乳畜带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城市人口分布密集,市场需求量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带分布及有利条件,理解解答即可.15.(2分)美国农业生产效率非常高,主要是因为()①气候条件优越②耕地广阔,土壤肥沃③高度机械化和生产区域专门化④农业科技发达.A.①②B.①②C.②③D.③④考点:美国的工农业生产及分布.分析: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产量居世界前列.解答:解: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发达,高度机械化和生产区域专门化;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属于基础题.(2015•潍坊)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回答16~17题.16.(2分)甲、乙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是()A.甲地区河流结冰期较短B.乙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小C.甲地区河流有春、夏两次汛期D.乙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分析:图中甲地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乙地是山东的黄河下游地区.解答:解:A、东北地区纬度高,结冰期长.故A不符合题意;B、乙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故BC、受春季气温升高和夏季降水的影响,东北地区河流有春、夏两次汛期.故C符合题意;D、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17.(2分)甲、乙两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甲地区山地为主,耕地较少B.乙地区春旱严重,水资源紧张C.甲地区经常受台风侵袭,涝灾严重D.乙地区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考点: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解答:解:甲东北平原灌溉水源较充足,耕地为旱地,人均耕地较多,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但该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低温冻害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乙华北平原地区是国内重要的农耕地区,这里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但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严重的旱情.黄河水量“入不敷出”,下游干流经常断流.在一些地方,过度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界造成不利影响,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故选:B.点评:考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要理解记忆.(2015•潍坊)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8~19题.18.(2分)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农业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区域雨热同期,为我国粮食产区之一B.②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适宜发展旱作农业C.③区域严重缺水,适宜发展河谷农业D.④区域光照充足,适宜发展绿洲农业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分析:读图可得,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解答:解: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为我国粮食产区之一,故A正确;南方地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水田,故B错误;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适宜发展灌溉农业,故C错误;青藏地区主要发展河谷农业,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农业特点,理解解答即可.19.(2分)关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域煤、铁、石油资源丰富B.②区域水能、有色金属资源贫乏C.③区域稀土、太阳能资源贫乏D.④区域煤炭、石油资源丰富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分析:读图可得,①是北方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西北地区,④是青藏地区.解答:解:我国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故A正确;南方地区水能和有色金属矿资源都丰富,故B错误;西北地区的白云鄂博是我国的稀土产地,故西北地区稀土、石油等资源丰富,故C错误;青藏地区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丰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资源,比较记忆即可.(2015•潍坊)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图,完成20~22.20.(2分)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A.①﹣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B.②﹣太行山﹣一、二级阶梯分界线C.③﹣贺兰山﹣黄土高原西部边界D.④﹣长城﹣季风区域非季风区分界线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解答:解: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①﹣秦岭﹣长江、黄河的分水岭、②﹣太行山﹣二、三级阶梯分界线、③﹣祁连山﹣黄土高原、青藏地区的界线、④﹣长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故选:A.点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21.(2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B.滥垦乱伐,过渡放牧C.气候干旱,植被稀少D.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分析: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解答: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故选:B.点评: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要理解记忆.22.(2分)关于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独特的地貌类型有塬、梁、峁等B.黄土高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C.水稻和小麦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D.信天游、锅庄舞是当地的传统文化考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分析: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解答:解:A、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故A符合题意;B、风成说观点被多数学者所接受,是黄土形成的主流学术观点.故B不符合题意;C、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处于半农半牧状态,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也很落后.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杂粮.故C不符合题意;D、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当地的传统文化,锅庄舞是青藏地区藏族的传统文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考查黄土高原的概况,要理解记忆.(2015•潍坊)铁路运输是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读我国铁路线局部图,完成23~25题.23.(2分)图中序号代表的南北向铁路线,正确的是()A.①﹣青藏线B.②﹣京九线C.③﹣京广线D.④﹣京沪线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分析: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纵横交错的铁路分布全国各地,并与公路、河道、航空港相连,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解答:解:我国铁路南北向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宝成线,故A错误;②为焦柳线,故B错误;③为京广线,故C正确;④为京九线,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即可.24.(2分)沪昆高铁通车后,华南与西南联系更加密切.该铁路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市依次是()A.沪、浙、闽、湘、黔、云B.沪、浙、赣、湘、黔、云C.沪、浙、赣、渝、川、云D.沪、浙、赣、湘、鄂、云考点: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分析:沪昆高铁通车后,华南与西南联系更加密切.该铁路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依次是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解答:解:上海市的简称是沪或申,浙江省的简称是浙,湖南省的简称是湘,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云南省的简称是云或滇,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位置及简称,读图解答即可.A.香蕉B.菠萝C.葡萄D.橙子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分析:兰新铁路起止点是甘肃省的兰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解答:解:兰新铁路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盛产葡萄、哈密瓜等水果,香蕉、菠萝和橙子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分布在南方地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不同水果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二、综合题26.(2015•潍坊)读巴西和印度两个“金砖国家”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A ,B .城市:C ,D .(2)巴西利亚位于新德里方向,当新德里高温多雨时,巴西利亚的气候特征是.(3)印度北部经常发生地震,而巴西很少有地震发生.请用板块构造学说分别解释其成因.(4)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请分析迁都的原因.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巴西位于南半球,印度位于北半球,都为发展中国家.解答:解:(1)读图可得,河流:A是亚马孙河,B是恒河.城市:C圣保罗,D是班加罗尔.(2)巴西利亚位于新德里西南方向,巴西位于南半球,印度位于北半球,当新德里高温多雨时,巴西利亚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少雨.(3)印度北部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经常发生地震,而巴西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很少有地震发生.(4)为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巴西利亚位于高原上,气候凉爽宜人,环境优美.故答案为:(1)亚马孙河;恒河;圣保罗;班加罗尔;(2)西南;高温少雨;(3)印度北部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而巴西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4)为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巴西利亚位于高原上,气候凉爽宜人,环境优美.点评:本题考查巴西、印度概况,比较解答即可.27.(2015•潍坊)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读亚洲图,回答问题.。
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答案

20XX年20XX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答案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于其空间关系。
下面小编为你们准备的20XX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答案,希望能帮助你们。
20XX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地理试题单选题图1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为从极地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c线描述不正确的是A.南极洲几乎全部在c线以内B.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C.c线以内属于寒带D.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2.当太阳直射b线时,济南可能有的现象是A.蝉鸣林更幽更幽B.草色遥看近却无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清明时节雨纷纷读图2某地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0~1667mB.1333~20XX年mC.1333~1667mD.1667~20XX年m4.对甲、乙两地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之间为鞍部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山地C.甲地气温日变化较乙地大D.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一考察团从旧金山出发,沿直线横穿美国到达纽约,读下面(图3)沿考察路线所作的剖面图,完成5~6题。
5.考察队的起点在图中的位置是A.aB.bC.dD.e6.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考察团先在旧金山的影视基地──-好莱坞游览了一天B.考察队员克服艰险,登上世界上最高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C.进入广阔的平原,后他们来到位于苏必利尔湖畔的芝加哥市D.在纽约港,队员们发现一艘满载热带农产品归来的轮船图4为各洲重要的山脉,根据图中信息,完成7~8题。
7.对图①~④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所在国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工业和城市多分布在该山以东B.②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C.③山脉是美洲最高大的山脉D.④国居民和城市分布在东南沿海8.下面对①~④四地所在国描述正确的是A.①、③两国跨越两大洲B.四地所在国的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C.四国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D.四地都在东半球、北半球认真观察下面四幅图,回答11~12题。
2020年山东省潍坊中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版

------------- -------------------- -------------------- -------------------- -------------------- -------------------- -------------------- -------------------- ------------
B.地处热带季风气侯区
C.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受台风影响大,降水多
地理试卷 第 6 页(共 12 页)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50 分) 2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南亚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经济以农业为主。水稻、小麦、棉花和黄 麻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孟买是印度的重要城市,海港和第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 图 11 为南亚地区、孟加拉国示意图及安拉阿巴德气候资料坐标图。
地理试卷 第 7 页(共 12 页)
图1
图2
(1)日本河流众多,但内河航运不发达,简析日本河流航运价值低的自然原因。
(2)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在国家经济中地位相对稍弱,试分析日
本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日本乡村传统民居多为木质结构,用轻便木材作为原料,请结合图文材料,并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
A.渤海、黄海
B.黄海、南海
C.黄海、东海
D.东海、南海
24.台湾岛上的铁路线呈环状的原因是
()
A.这样设计更美观
B.中部为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人口分布不均
D.大城市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
25.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总量最大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潍坊会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潍坊会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潍坊市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A. 山东省B. 河南省C. 江苏省D. 安徽省2. 潍坊市的气候类型属于以下哪一种?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3. 潍坊市的著名景点“青州古城”位于哪个县级市?A. 青州市B. 寿光市C. 高密市D. 诸城市4. 潍坊市的农业以什么作物为主?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棉花5. 潍坊市的工业以什么产业为主?A. 重工业B. 轻工业C. 电子信息产业D. 纺织业6. 潍坊市的人口数量在山东省排名第几?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7. 潍坊市的市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月季D. 玫瑰8. 潍坊市的市树是什么?A. 松树B. 柳树C. 梧桐D. 柏树9. 潍坊市的市鸟是什么?A. 鸽子B. 燕子C. 麻雀D. 鹰10. 潍坊市的地理位置在山东省的哪个方位?A. 东部B. 南部C. 西部D. 北部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潍坊市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12. 潍坊市的总面积约为________平方公里。
13. 潍坊市的年均气温约为________摄氏度。
14. 潍坊市的年均降水量约为________毫米。
15. 潍坊市的著名特产有________、________等。
16. 潍坊市的交通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17. 潍坊市的历史文化名人有________、________等。
18. 潍坊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19. 潍坊市的经济发展模式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20. 潍坊市的城市规划注重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1. 简述潍坊市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2. 简述潍坊市的经济发展优势。
23. 简述潍坊市的旅游资源及其特色。
山东省潍坊中考地理第十七单元潍坊地理复习知识梳理+典例精炼

第十七单元潍坊地理知识梳理一、潍坊位置特征山东半岛的西部,北濒渤海莱州湾。
潍坊位于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二、人口特征和问题1.人口分布特点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潍坊市人口分布不均。
(1)中部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2)南部低山丘陵区,人口稀疏。
(3)北部沿海地区,人口稀疏。
2.潍坊市人口问题(1)人口文化素质较低。
(2)年龄构成不合理。
(3)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
(4)人口老龄化逐年上升。
(5)人口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
3.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还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
4.民族构成汉族为主,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三、潍坊地形1.特点: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2.主要地形:(1)南部低山丘陵,其中临朐沂山主峰玉皇顶是潍坊的最高峰。
(2)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主要由弥河、白浪河和潍河等冲积而成。
(3)北部滨海地区,北临莱州湾。
四、潍坊气候1.气候类型: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四季特点:春季较短,少雨多风,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降水较多而集中;秋季短促,天高气爽;冬季较长,雨水较少,寒冷干燥。
3.主要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4.降水分布特点:(1)降水量的分布南多北少。
(2)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
(3)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原因:夏季风的进退方向、控制时间长短和势力强弱。
此外,地形对各地降水量多少也有影响。
五、潍坊河流1.主要的河流及流向:潍河、弥河、白浪河等,由南向北注入莱州湾。
2.河流的主要特点:河水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天然降水。
水位、流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冬季有结冰期。
六、潍坊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特点:(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2)耕地率高,后备资源少。
(3)非生产用地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锐减。
潍坊地理与环境分析PPT课件

• 潍坊地形自南向北分为三个地形区及适合发展的农业: • 南部低山丘陵区——林果业 • 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种植业 • 北部滨海地区——海水养殖业
第17页/共66页
断裂带是我市地形的重要分界线,大致以昌 邑—大店断裂为分界线分成东西两部分。鲁 山山地是我市石灰岩分布最广的地区,喀斯 特地形分布广。 位于西南部的鲁山和沂山是潍坊主要河流的 发源地。(临朐)沂山主峰玉皇顶,海拔 1032米,是潍坊市的最高峰。
第6页/共66页
潍坊市人口分布图
第7页/共66页
潍坊市人口分布
• 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中部平原地区(包括弥河沿岸、潍河沿岸、 胶济铁路沿线,大致呈H形地带,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带),原因: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 达,所以人口稠密。潍城、奎文是全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北部滨海地区(原因土壤盐碱化严重)和南部 丘陵山区(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人口稀疏。
第28页/共66页
潍坊其是他全资国源的(禽农产畜品、)温带水果和 蔬菜的重要产区之一。主要的水
果有苹果、梨、山楂等。
第29页/共66页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我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是地震。多地震的原因 是处在郯城——庐江大断裂带,地壳不稳定。 防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地 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定期举行防震演习和防 震知识竞赛等。
• 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
第10页/共66页
城市分布与城市化
潍坊市依据“壮大中心城市带动区域 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 “一主五副两翼”的城镇空间结构。
第11页/共66页
潍坊市近五年中考地理试题分析

潍坊市近五年中考地理试题分析考点1:地球的运动05年:下列现象哪些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地球上的五带C.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D.一般情况下,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07年: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5题3.20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4.当地球公转到④点时,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地区正处在小麦播种期B.北京市白昼最短,以后逐渐长C.地中海沿岸处于炎热干燥时期 D.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5.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四季更替C.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D.不同经度地区时差的形成09年:1.“五一节”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①~②之间 8.②一③之间c.③。
④之间 D.④一①之间2.当地球公转到②处时()A.悉尼正是夏季 B.北京昼长夜短C.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D.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考点分析:(1)地球运动两种形式: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2)五代的划分以及主要特征(3)二分而至的具体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4)四季的划分、各季节的昼夜长短(5)极昼极夜出现的时间段以及判断方法(6)自转、公转的方向;(7)南北半球季节相反(8)地中海、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分布地区以及典型城市展望:自转产生现象、世界杯南非气候特点考点2:经纬网05年:4.读右侧的经纬网图,正确的叙述是A.A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B.从D点到B点日期要加一天C.A点有极昼、极夜现象D.C点有太阳直射现象06年:读下面4幅经纬网图,回答3~5题3.甲、乙、丙、丁4幅图,比例尺最小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是A.A点位于南半球B.B点位于东半球C.C点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D.D点有极昼、极夜现象5.图中C点位于D点的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07年: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200W经线和1 60 °E经线 B.赤道 C.200E经线和160°W经线D.本初子午线2.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与所有经线等长B.经度越往西越大的是东经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所有经线等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08年:已知甲地(30。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潍坊地理知识点汇总八年级是初中的最后一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地理学科上,八年级的内容相对于七年级来说更为深入,知识点也更加广泛和复杂。
下面就潍坊地理知识点进行一些汇总,帮助八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地球与地理坐标系统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了解地球是地理学科中最基础的内容。
八年级地理学科中,最基础的内容就是对于地球的认识和掌握,其中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等。
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八年级地理学科的另一大重点内容是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
自然灾害可以包括:地震、火山、洪涝、台风、泥石流等;而资源环境主要涵盖: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和重要性。
人口与城市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不断地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前进。
因此,八年级地理学科中,人口与城市化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等等。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城市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地规划城市。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是地理学科中比较新的领域,但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中却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应用、阅读和制作地图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地图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对于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八年级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是一种深度和广度结合的内容,学生需要在这些知识点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
同时,地理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多实践、多尝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认识和掌握,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地理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从而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生活和工作有更好的远期规划。
潍坊初中地理会考剖析

初中地理睬考模拟试卷(一)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C )A.亚洲B.欧洲 C. 南极洲D.北美洲2.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C )A.巴西高原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3.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A )A.亚马孙河B.尼罗河C.刚果河D.长江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D )A.0°和180°之间B.20 °W以西到160°EC.20°E和160°W之间D.20°W以东到160°E5.在比率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质水平距离为( b )A.4千米B.40千米C.400千米D.40 米6.以下四个图例中,错误的选项是( c )初中地理睬考模拟试卷(一) 第1页共7页爱惜和保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以下做法是正确的是()A.去南极海疆猎杀鲸鱼B. 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C.把抛弃的垃圾埋在雪地下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8.二氧化碳惹起的全世界“温室效应”会产生()A.天气变冷B. 臭氧层空洞C. 降水量增加D.全世界气温上涨9.以下诗句中,描绘天气的是( c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绽放B. 春江水暖鸭先知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以下符号所示的天气状况中,合适召开学校运动会的是(A )假如某地人口出生率为1.6%,死亡率为0.5%,其人口自然增加率为()初中地理睬考模拟试卷(一) 第2页共7页A.2.1%B.1.1%C.1.5%D.0.5%最近几年来,全世界的自然灾祸屡次发生,以下描绘切合实质状况的是()印度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东非热带草原国家的居民受旱灾的威迫,常常出现饥荒C.2月份澳大利亚的悉尼市下了一场的规模很大的冻雨,出现了大冰灾D.亚马孙平原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出现了旱灾13.在此刻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A.法语B.汉语C.英语D.德语14.右图建筑物的风格是属于哪一种宗教的?()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15.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16.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舟山群岛B.海南岛C.崇明岛D.台湾岛初中地理睬考模拟试卷(一) 第3页共7页17.当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A.保持人口数目稳固B.合理人口散布C.减少人口数目D.推行计划生育18.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A.壮族B.回族C.汉族D.蒙古族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散布在图1(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图1地面积的比率)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至
少 2 方面, 2 分)
40.读图 12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第 11 页
图 12
材料一:以“海洋 海峡 海员”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航海日活动将于
7 月 11 日在泉州举行。 本届航海日的取水仪式, 通过采集闽台两地各
五处具有代表意义的河流之水,汇聚为“五缘之水”,凸显海峡两岸
(
)
A. 沙尘暴
B.
水资源缺乏
C. 人才缺乏
D.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今年暑假,宁宁乘火车到西藏旅游,读图 2,
回答 28-29 题。
图2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第 5 页 共 7 页
28.宁宁到西藏后,可以看到主要的优良牲畜品种有(
)
A. 滩羊 B. 三河马 C. 细毛羊
D.牦牛
29. 火车上了高原后,宁宁体会到了人们说的“到了昆仑山,气息已
济
32. 泉州地区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
A. 亚热带、湿润地区
B.
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C. 热带、湿润地区
D.
暖温
带、半湿润地区
读图 3,回答 33-34 题。
33. 如图 3 所示,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 春分 B. 秋分 C. 冬至
)
图4
D.
夏至
34. 此时,泉州地区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动脉。工程于 2007 年 8 月 31 日
正式开工,计划到 2010 年全部
图9
建成。
(1) “川气东输”中的“川”指的是
A
(省),主干线途经 B ( 直辖市 ) 、湖北省、C
称)、浙江省、江苏省,止于上海市。
( 2)图中①
——淮河一线是我国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第 9 页 共 7 页
甲
洋海域发生海
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2)读图 7 孟买的气温曲
图7
图8
线
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其气候特征
(从气温和降水两方
面分析, 2 分)。
( 3)当孟买夏季风盛行的时候,阿根廷的季节为
季。
( 4)阿根廷发展农牧业的优势是
(地形类型)广阔。
(5)读图 8 地形剖面图,说出阿根廷的地势特征:
。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第 8 页 共 7 页
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历史渊源。
材料二:泉州具有悠久的航海历史和独特的海洋文化,具有发展航海
事业和海洋强市的能力和前景;具有推动海内外和对台航运交流的条
件和优势;具有承办大型活动的实力和经验 。
( 1)泉州沿海的县市有泉港区、 A
县、丰泽区、晋江市、 B
市和南安市。海湾包括有①
、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等。
灾
13.在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
)
A. 法语
B. 汉语
C.英语
D. 德语
14. 右图建筑物的风格是属于哪种宗教的?(
)
A. 伊斯兰教 B. 基督教 C. 佛教
D. 道教
15.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
)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
位
16.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 舟山群岛 B. 海南岛 C. 崇明岛
(6)图 6 中 M表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即 山两侧 的 A、B 两点的降水量 A 大于 B 主要是受 地形)因素的影响。
山脉。该 (纬度、海陆、
(7) 以下三幅景观图,在印度的是(
)图。
A
B
C
38.读图 9 及相关材料,回答问
题。( 10 分)
“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
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C )
A. 亚洲
B.欧洲
C. 南极洲
D. 北美洲
2.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C )
A. 巴西高原
B. 黄土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3. 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
D. 台湾
岛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第 3 页 共 7 页
17. 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
A. 保持人口数量稳定 B. 合理人口分布 C. 减少人口数量
D. 实行计划生育
18.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 壮族 B. 回族
C. 汉族
D. 蒙古族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 267.4 万平方千
21. 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
A.1 月
B.4 月
C.7
月
D.9
月
22. 这位游客乘坐的火车最有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
A. 陇海——兰新线
B. 京哈——京九线
C. 宝成——成昆线
D.
浙赣——湘黔线
23.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简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工程主干线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3) 既是我国东部著名港口,又是我国最大工业
城市的是(
)
A. 重庆 B. 宜昌 C. 南京 D. 上海
( 4)分析武汉钢铁工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的有
图 10
利条件:
。(要求至少 2 方面, 2 分)
( 5)要 从 武汉运 送 大 量钢 铁 到 上海 , 最经 济的 交通 运 输方式
D. 离离原上草,一岁
一枯荣
10. 下 列 符 号 所 示 的 天 气 状 况 中 , 适 合 召 开 学 校 运 动 会 的 是
(A
)
11. 如果某地人口出生率为 1.6%,死亡率为 0.5%, 其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
)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第 2 页 共 7 页
A.2.1%
B.1.1%
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声笑语;池塘边的鱼儿
欢快跳跃,塘边上的蔗苗茁壮成长,果树飘香。
( 5)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农业特色?(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吐鲁番盆地 D. 珠江三角洲
(6 )广东主要的糖料作物的是
。
( 7)下列景观图片中,在广东最可能见到的是(
)
A
B
C
( 8)广 东发 展农 业 的 有利 条 件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地势西高东低
24. 下列河流中,冬季不结冰的是(
)
A. 黑龙江 B. 辽河 C. 黄河
D . 长江
25. 黄河的“地上河”景观主要出现在(
)
A. 下游
B. 中游 C. 上游 D. 河流源头
26. 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
A. 洞庭湖
B. 青海湖
C. 太湖 D. 鄱阳湖
27. 下 列 选 项 中 不 是 目 前 首 都 北 京 发 展 中 面 临 的 主 要 问 题 的 是
)
A. 内蒙古、甘、藏、青 B. 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 D. 新、藏、甘、青、陕
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 “中国真伟大
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
化。”据此,回答 21—22 题。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第 4 页 共 7 页
)
A. 青稞酒、酥油茶 B. 牡蛎、大闸蟹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第 10 页 共 7 页
C.哈密瓜、葡萄 D. 竹筒饭、过桥米线
( 3 ) 新 疆 地 形 特 点 可 概 括 为 “ 三 山 夹 两 盆 ”。 图 中 山 脉 ① 是
指
。盆地②是
盆地。
( 4)新疆最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
四月的早晨,在广阔地平的田野里,河网纵横,小船来往不息;田野
有:
。(举一例即可)
(6) 可能影响 7 月份该活动举办的灾害性天气是(
)
A. 沙尘暴 B. 台风 C. 寒潮 D. 霜冻
初中地 理会考模拟试卷 ( 一 ) 第 12 页 共 7 页
初中 学业 质量 检查 地理 试题 参考 答 案及评 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
1
2
3
4
5
6
7
8
9
C CA D B C DDC
奄奄”,从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
A. 地势高
B. 地势低 C. 气温高 D. 人烟稀少
30. 中国大陆进出口商品的重要转口港是(
)
A. 香港
B. 泉州
C.三亚
D. 高雄
31.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A.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
图3
B. 博彩业为主的经济
C. 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D.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
( 2)海峡指的是
海峡。
( 3 ) 80%台湾同胞祖籍为福建,说明闽台两地交往具有独特的
(
)优势。
A. 地缘相近 B. 血缘相亲 C. 文缘相承 D. 商缘相连
(4)采集“五缘之水”,其中包括有泉州的母亲河 -- 晋江。晋江发
源于 C
县 。读图可见,晋江的流向为自
向
。
(5)泉 州市 举办中国航海日活动 具有的优势
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b
)
A.4 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