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实用版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一、总则十分重视煤气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要求相关人员全面掌握设备和设施的操作规程和保养方法,以确保使用安全和设施的寿命。
二、动火范围及操作规程动火范围:凡涉及到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动火行为,包括点火、燃烧、焊接等都属于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动火范围。
操作规程:1. 动火前,必须进行相关设备和设施的检查,确保没有故障和损坏。
2. 动火前,要进行煤气设备和设施的清洁工作,确保没有杂物和油渍等。
特别是涉及到焊接的动火,要清除焊渣和焊渣。
3. 动火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如打火机、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自身的安全。
4. 动火时,必须设有灭火设备并置于容易触及的位置,以便应急使用。
5. 动火时,周围必须确保没有易燃物和易爆物,要保持安全距离。
6. 动火时,必须有人监督,确保火势不蔓延,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设施保养与维护1. 定期检查煤气设备和设施的状况,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2. 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清洁工作,避免积灰和积油。
3. 定期更换设备和设施的易损件,确保设备和设施的稳定性和寿命。
四、安全预防措施1. 煤气设备和设施使用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全面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煤气设备和设施使用人员必须穿戴相关的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3. 动火时,必须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和易爆物,如油漆、酒精等。
4. 动火时,必须有专人监督,确保火势不蔓延。
五、事故处理1. 如发生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事故,必须立刻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处理。
2. 如出现火灾,必须立刻使用灭火器材进行扑灭。
3. 如无法扑灭,必须及时报警,并疏散周围人员,确保人身安全。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1.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行为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行为必须遵守本单位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七、违规处罚1. 对于违规动火的人员,将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减奖金、停职和辞退等。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001]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001]](https://img.taocdn.com/s3/m/001004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c.png)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进行动火作业时,能够遵守安全管理要求,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
适用于全部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作业的部门和人员。
二、管理标准1. 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1 动火作业前必需编制动火作业方案,并经相关人员审核后方可进行作业。
1.2 作业方案中必需明确动火作业目的、区域、时间、操作人员、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1.3 动火作业前必需检查所使用的煤气设备和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发现问题必需立刻报告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1.4 在动火作业区域必需设置明显的禁止烟火警示标志,并配备充分数量的灭火器材。
2. 动火作业中的安全掌控2.1 动火作业必需配备专人负责,对动火过程进行监督和引导,并依照作业方案执行。
2.2 动火作业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动火区域,必需时设置隔离措施。
2.3 动火时必需配备充分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准备进行应急灭火。
2.4 动火时必需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煤气的排放和散布。
3. 动火作业后的清理工作3.1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需清理动火现场,将无关人员的物品和设备清除,恢复正常生产环境。
3.2 检查动火设备和设施是否完好,确保没有遗留隐患。
3.3 将动火作业的相关记录整理完满并存档,供日后参考和分析。
4. 安全教育与培训4.1 企业必需定期开展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动火作业安全意识。
4.2 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包含动火作业的不安全性、作业方案编制及审批流程、应急处理方法等。
4.3 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后,必需进行相应的考核,确保其掌握了动火管理的相关知识。
5. 隐患排查与整改5.1 企业必需定期开展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作业的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5.2 隐患排查工作应订立实在的计划和标准,确保全面掩盖全部可能存在隐患的区域和设备。
5.3 发现隐患后,必需立刻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范文(3篇)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范文1.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动火操作安全,防止火灾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的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动火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煤气管道、燃气热水器、煤气灶具等。
3.动火操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和责任3.1 动火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3.2 动火操作人员必须了解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动火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执行。
3.3 动火操作人员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熟悉场所的煤气设备和设施布局,并检查相关设备的安全状况。
3.4 动火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能饮酒、吸烟等影响操作安全的行为。
3.5 动火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对周围环境的警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6 动火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爆工具和防护设备。
4.动火操作的前期准备4.1 操作前,必须确定动火作业区域的安全范围,并设置警示标志。
4.2 操作前,必须检查动火操作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消防器材,确保完好有效。
4.3 操作前,必须检查动火作业区域的通风状态,确保通风良好。
4.4 操作前,必须将可燃物品和易燃物品远离动火作业区域。
5.动火操作的具体步骤5.1 动火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服和防护手套。
5.2 动火操作人员必须根据操作规程,正确操作煤气设备和设施,确保安全。
5.3 动火操作人员必须随时检查操作区域的温度和气味,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5.4 动火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妥善保管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确保不丢失或损坏。
5.5 动火操作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关闭煤气设备和设施,并清理操作区域。
6.紧急情况处理6.1 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动火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紧急预案进行处理。
6.2 在发生爆炸或有火势蔓延的风险时,动火操作人员必须迅速撤离,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6.3 在发现其他人员受伤或生命危险时,动火操作人员必须及时呼救并提供救援。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项背景】为了加强煤气设施动火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煤气设施的动火作业,包括施工、维修、拆除等环节。
第三条【主要责任】本单位领导、相关部门、动火人员和监管人员均要履行本管理制度规定的主要责任。
第四条【定义】煤气设施动火是指对煤气设施进行的明火作业,包括焊接、切割、打火等作业。
第五条【基本原则】本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3. 依法管理,加大监管力度;4. 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二章管理体系第六条【领导责任】本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分工,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七条【责任部门】本单位应设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煤气设施动火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监督检查】本单位应设专门的监察部门,负责对煤气设施动火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九条【培训教育】本单位应定期开展煤气设施动火安全培训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十条【制度完善】本单位应定期修订和完善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更新适用于实际情况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章动火许可第十一条【动火许可申请】凡需进行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的人员,应在作业前提出动火许可申请,申请内容包括动火地点、作业内容、安全措施等。
第十二条【动火许可审批】动火许可申请应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第十三条【动火许可证】动火作业人员应携带动火许可证,证明其具备进行动火作业的资格。
第十四条【许可期限】动火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一次作业,作业完成后即时销毁。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五条【作业前准备】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煤气泄漏和火源,并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六条【明火防护】动火作业时,应设置有效的明火防护措施,确保明火不波及其它可燃物。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气设备安全运行,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煤气设备动火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章动火作业分级第四条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级。
第五条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第六条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第七条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第三章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第八条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动火区域进行安全确认,确保动火区域保持整洁,无易燃可燃品。
第九条对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品、动火时可能影响或损害无条件移走的设备、工具时,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风等将动火区域与外部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第十条高处动火作业前,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确周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
第十一条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第四章动火作业安全职责第十二条动火作业负责人对动火作业安全负总责,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动火作业的实施。
第十三条动火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悉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动火作业的安全监督和检查,确保动火作业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动火作业的协调和配合,确保动火作业不影响生产运行。
第五章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管理第十六条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经安全科批准取得动火许可证,方准动火。
第十七条动火证必须由动火作业负责人填写,内容包括动火作业的地点、时间、作业内容、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
第十八条动火证有效期为动火作业当日,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证必须由动火作业负责人收回并妥善保管。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了保证煤气设备动火作业的安全性,规范动火操作行为,制定本《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动火作业,包括新建、扩建、改造、维修期间的煤气设备动火作业。
二、动火作业人员要求1.所有从事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参加安全培训,并拥有动火作业资格证书或煤气设备施工安装证书,并有相应的工作经验。
2.动火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以及与动火作业有关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3.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并严控动火期间的情况,不允许离开现场。
三、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动火作业前必须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并制定详细的动火计划,明确动火的地点、时间和具体措施,并按照计划实施。
2.动火作业前必须对现场煤气管道、煤气设备等进行检查,确保不存在任何泄漏和隐患。
3.动火作业前应当做好消防准备,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和消防器材,以及相应的消防设施。
4.动火作业前应当告知周围工作人员和居民,并进行周边的安全警示。
四、动火作业操作规定1.动火操作前,必须保证所有的动火设备已经按照要求进行了检查,并已经安装好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2.执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实施严格的消防措施,包括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防火毯和火箭筒等。
同时,必须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3.在动火过程中,必须派有人员负责观测和监控动火场所,发现异常立即停火。
4.动火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好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火服等)。
五、动火作业后的处理措施1.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立即关闭动火设备,并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确保所有火源被严格控制。
2.同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防善后工作,彻底清理火场残留物,并进行安全检查工作。
六、安全注意事项1.禁止在容易发生爆炸的场所使用明火。
2.禁止在煤气管道内进行打火测试、试压或拆卸煤气设备等动火作业。
3.禁止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进行动火作业。
4.在动火现场严格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等危险行为。
七、动火事故的处理1.动火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项背景】为了加强煤气设施动火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煤气设施的动火作业,包括施工、维修、拆除等环节。
第三条【主要责任】本单位领导、相关部门、动火人员和监管人员均要履行本管理制度规定的主要责任。
第四条【定义】煤气设施动火是指对煤气设施进行的明火作业,包括焊接、切割、打火等作业。
第五条【基本原则】本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3. 依法管理,加大监管力度;4. 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第二章管理体系第六条【领导责任】本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分工,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七条【责任部门】本单位应设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煤气设施动火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监督检查】本单位应设专门的监察部门,负责对煤气设施动火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九条【培训教育】本单位应定期开展煤气设施动火安全培训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十条【制度完善】本单位应定期修订和完善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更新适用于实际情况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章动火许可第十一条【动火许可申请】凡需进行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的人员,应在作业前提出动火许可申请,申请内容包括动火地点、作业内容、安全措施等。
第十二条【动火许可审批】动火许可申请应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第十三条【动火许可证】动火作业人员应携带动火许可证,证明其具备进行动火作业的资格。
第十四条【许可期限】动火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一次作业,作业完成后即时销毁。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五条【作业前准备】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煤气泄漏和火源,并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六条【明火防护】动火作业时,应设置有效的明火防护措施,确保明火不波及其它可燃物。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篇)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煤气站电焊及其它用火作业时,必须由煤气站负责人批准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业。
二、在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申请批准后,必须做好相应的消防、急救等准备措施,同时有煤气防护人员在现场监护。
三、动火作业时,站内压力必须是正压,煤气中O2含量不大于____%。
四、动火作业只能用电焊,动火部分必须可靠接地,严禁在煤气管道上气焊、气割。
五、动火作业时,现场必须有____人以上工作人员,其中机修班长必须在场。
六、煤气设备、管道焊接时,零线只能搭在焊接部位旁边,严禁在煤气设备管道上乱搭焊接零线。
七、在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前,必须准备湿布、石棉布、耐火泥、稀黄泥等相关物品准备急用。
八、动火点周围4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的物品。
九、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侧,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动火作业点。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1. 目的:确保煤气站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煤气站的动火作业。
3. 责任与义务:3.1 煤气站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该安全管理制度,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动火作业。
3.2 动火作业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3.3 监督人员负责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执行。
4. 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4.1 动火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区域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清除作业区域周围的可燃物,并采取防火措施。
4.2 动火作业前,必须完成相关设备的安全检查并确保设备符合使用要求。
4.3 动火作业前,必须确认作业区域的人员已经撤离,并设置合适的警示标志和管控措施。
5. 动火作业的操作程序:5.1 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5.2 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和设备,并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5.3 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严禁在动火作业区域内吸烟或进行其他火源操作。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5篇)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煤气属易燃、易爆、有毒物,为了保证在煤气设备上动火的安全。
除了严格执行国家一九八六年颁发的《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1、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2、在正在生产的煤气设备和在敷设正在生产煤气设备的其他设施上动火属一级动火。
动火单位必须提前一天向煤气防护站提出申请,经煤气防护站现场检查和审定安全措施签署意见后,再报厂安环部,生产部,及生产保卫部门和消防队同意,再经主管副总经理,才能动火。
3、在停产的煤气设备和敷设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的其它设备上动火属二级动火。
动火单位必须提前一天向煤气防护站提出申请,由煤气防护站进行检查和审定安全措施,经煤气防护站站长,总调批准后,才能动火。
4、在煤气区域动火(不涉及煤气设备和敷设在煤气设备上的其它设施,并与其距离10m以上),属三级动火。
由动火单位的专职(兼职)安全员提出申请,报动火单位主管生产、主管生产、安全的厂长(主任)批准后,才能动火。
5、在正在生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煤气压力必须保持正压(压力范围:最高煤气压力为5____1000Pa,最低为1.5____1000Pa)。
2) 搬走或严密复盖动火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
3) 处理好动火附近的煤气泄露设备。
4) 在动火附近安装压力表和临时电话机与附近的煤气值班室联系,安装的压力表和电话机要有专人负责。
5) 落实防火措施,准备蒸汽,湿麻袋,黄泥,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6) 只准电焊,不准气焊。
7) 动火时,须通知燃气调度台。
6、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做到以下各条后才能动火。
a) 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处理干净管内的残余煤气(焦炉煤气设备应用蒸汽吹刷),高炉煤气设备可采用强制通风吹赶。
b) 用防爆测定仪测定合格或经空气分析,含氧量接近____%。
c) 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并通上蒸汽,蒸汽进煤气管时的压力要求9.80665____10000Pa。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是为了保障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使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其具体内容如下:
1. 动火审批:在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事先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审批,并获得相应的许可证明。
2. 动火备案:完成动火审批后,必须将动火作业计划备案,包括动火人员、动火区域、动火时间等信息,以备查验。
3. 动火责任人:每个动火作业必须指定一名专责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作业过程,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 动火通知:在动火作业前,必须向周边人员和相关单位发出动火通知,告知动火区域和时间,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 动火监控:动火作业期间必须设置专人进行监控,确保动火过程中的安全,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6. 动火设备和工具:动火作业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不产生火花或其他火灾隐患。
7. 灭火设备和器材:动火区域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和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有效可用。
8. 火灾报警和应急预案:动火现场应设有火灾报警设备,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应对。
9. 火灾风险评估:对动火作业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10. 事故报告和调查:对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是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遵守这些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煤气设备和设施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一、背景煤气设备是一种特殊的能源设施,具有易燃易爆、一旦发生事故危害巨大等特点,因此对煤气设备的动火管理至关重要。
动火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保障人身安全,也有助于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煤气设备进行动火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小区、家庭、工地等。
三、定义1.煤气设备:指能够产生、输送、使用煤气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燃气灶具、燃气热水器、燃气锅炉等。
2.动火作业:指使用明火或产生高温引燃易燃物质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打火机、火柴、电焊等。
四、管理要求1.动火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煤气设备符合相关安全要求,未发现泄漏、老化等安全隐患,并检查周围是否有易燃物质。
2.动火作业前,应通知管理部门或相关单位,由特定人员进行监管。
3.动火时,应有专人看管,及时排除危险隐患。
4.动火后,及时熄灭明火,检查周围是否有残留高温。
5.动火作业过程中,不得将易燃易爆物质临时存放在场地上,应妥善保管。
6.不得在未经安全排气后的地下室、通风不良的地方进行动火作业。
7.犯错了怎么办?动火作业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按照安全应急预案复杂救援。
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修理,并清理设备周围易燃易爆物质。
五、责任和处罚1.对于违反动火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将视情况给予处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对于违反制度,但未造成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情况给予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等处理,同时要求该单位或个人配合相关部门整改。
六、附则1.动火管理制度的具体操作细则根据实际情况,有关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规定、完善。
2.本制度的解释权属于相关管理部门。
七、总结本制度旨在切实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规范煤气设备等易燃设备的动火作业,防范动火事故的发生。
各单位和个人应加强动火管理的执行力度,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切实维护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2024年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第一条:制订目的:为了切实加强我公司煤气动火作业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煤气设备和设施的违规动火作业而导致的火灾与爆炸事故,给员工的生命和给公司财产带来极大的伤害和严重的损失,依据GB6222-____《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规定,并密切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与煤气产生、抽气、回收、净化、输送、加(降)压、储存、使用、修理与维护保养以及新老煤气管道已对接的有关各单位和各部门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以及所有外协队伍人员。
不适用于未与生产运行煤气设备和设施对接的在建煤气设备和设施。
第三条:必须办理“煤气设备动火证”的范围1、煤气设备和煤气设施:除未与老的(包括在用或停用)煤气设备和设施连接在一起的在建煤气新设备外,从高炉和转炉的烟罩起,到各个使用煤气的炉、窑(包括钢水包、铁水罐等用户)止,其间的所有煤气设备和设施的电、气焊等动火作业。
2、煤气区域:煤气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距高炉煤气设备最近附属设施边缘10m以内的区域;(2)距转炉煤气设备最近附属设施15m以内的区域;(3)规定的煤气危险区域;此类区域我公司现有:煤气柜院内、炼钢风机房内、BPRT厂房内。
在以上规定的煤气设备和煤气设施上及上述三类煤气区域内,动用电、气焊等动火之前,都必须提前办理“煤气区域和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又称:动火作业票)。
第四条:动火作业票的实施程序及要求1、在煤气区域内或煤气设备及设施上动火,必须办理“煤气区域和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或虽已办理,但煤气防护人员未在作业票上签字“同意动火”前,严禁动火。
2、动火作业票,一般应提前一天办理,一式三份,认真填写票内所列各项内容和必须的安全措施,或制定出书面动火方案和安全措施。
3、动火票填写完毕后,经逐级领导审核完善并签字同意,交由煤气防护站。
4、作业前,经煤气防护人员现场检查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并检测、实验合格后,签发同意动火许可证,并作业现场负责人收到煤气防护人员签字同意动火的“煤气区域和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后,方准动火。
煤气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煤气设备的区域,包括煤气管道、储罐、容器以及相关辅助设施。
第三条煤气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
#### 第二章动火作业管理第四条动火作业定义动火作业是指在煤气设备或设施上进行的焊接、切割、打磨、加热等可能产生火焰、火星、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作业。
第五条动火作业审批1. 凡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经安全科批准后方可进行。
2. 动火许可证的办理需提交以下材料:- 动火作业申请表;- 动火作业风险评估报告;-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人员名单及培训证明。
第六条动火作业安全措施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现场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动火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动火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
4. 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
5. 动火作业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火种残留。
第七条动火作业监督1. 安全科负责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动火作业人员应随时接受安全科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
#### 第三章责任与奖惩第八条责任1.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煤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负总责。
2. 动火作业人员对动火作业的安全负责。
第九条奖惩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煤气设备安全运行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部门,依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 第四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科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上述煤气动火安全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公司煤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安全。
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共同维护公司的安全生产环境。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范本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范本序言为了确保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使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本制度适用于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进行动火作业的场所,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等。
1.2 动火作业指使用明火、电火花、摩擦火花等方式引发火焰或热源的施工作业。
1.3 动火作业由专职人员负责,并按照作业需求进行监督和指导。
二、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2.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动火申报。
申报内容包括动火时间、地点、作业内容、作业人员等。
2.2 动火申报必须提前至少48小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并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2.3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保动火过程中的安全。
2.4 动火作业前,应将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通知,确保动火过程中的配合和协调。
三、动火作业的要求3.1 动火作业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
对于需要使用高温热源的动火作业,必须由具备特殊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
3.2 动火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识,明确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3.3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确保其功能完好。
3.4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通风,以防止煤气泄漏积聚引发爆炸。
3.5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整洁,禁止存放易燃物品和杂物。
四、动火作业的操作规范4.1 动火作业时,应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打火机等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
4.2 动火作业时,应将相关设施和设备进行停止、断电和断气等操作,确保其安全。
4.3 动火作业时,应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4.4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动火现场及周边是否存在易燃物品,必要时应进行移除或采取其他措施消除火灾隐患。
4.5 动火作业时,应密切关注作业现场的温度和气味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五、动火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5.1 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专人负责监督和指导动火作业,保证作业的安全进行。
5.2 动火作业过程中,应定期对现场进行巡视,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煤气设施是现代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应设施,但其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为保障煤气设施的正常使用及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并严格执行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管理制度的目的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和指导煤气设施的动火作业,保障人员的安全,防止火灾和其他事故的发生,确保煤气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煤气设施进行动火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四、责任分工1. 单位负责人:负责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具体实施,制定和修订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执行。
2.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措施、监督检查动火现场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动火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人身安全及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安全措施1. 动火前准备1.1 由专业人员进行煤气设施的巡检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动火作业前,应做好相应的动火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动火区域周边的易燃物品,设置警示标志等。
2. 动火操作2.1 动火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书,并了解煤气设施及其操作规程。
2.2 动火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动火作业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禁止随意操作,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岗。
3. 安全防护3.1 动火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耐火服、防静电鞋、手套等。
3.2 动火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做好安全隔离措施。
3.3 动火作业现场应做好通风处理,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4. 安全培训和演练4.1 煤气设施动火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掌握最新的安全操作规程。
4.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人员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六、检查与整改1. 对煤气设施的动火作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2. 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责任人,并提出整改要求。
3. 整改落实后,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煤气设施动火作业行为,保障职工和设备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场所及涉及动火作业的所有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煤气设施动火作业是指对煤气设施进行开、关、检修、维护等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明火、电弧等方法进行加工、破拆、连接、焊接等动作的工作。
第四条目标:确保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安全,防止人员伤亡和设备事故发生。
第五条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连续改进。
第六条职责分工: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单位负责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的组织和管理,相关部门负责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安全教育和培训:煤气设施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二章动火作业准备工作第八条作业前,要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第九条作业前,要仔细查看和检测煤气设施的运行状态,确保设施不存在泄漏、损坏等隐患。
第十条必须在煤气设施动火作业之前,向相关部门提交动火申请并获得许可。
第十一条动火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动火工程的地点、时间、特点、范围、作业人员数及姓名,动火工程主管部门、总监管人员、监管区划号。
第十二条动火作业之前,要清理作业区域内的易燃物品,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第三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三条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第十四条动火区域周边必须设置防火设施,防止明火蔓延。
第十五条在动火区域内必须设置灭火器材和灭火器材专用人员,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启用灭火器材。
第十六条在动火区域动火期间,必须关闭与动火无关的设备和电源。
第十七条动火区域周围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四章作业方法和规范第十八条动火作业必须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正确的作业方法,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九条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是指对煤气设备和煤气设施进行使用和动火操作时的管理制度。
一、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前提条件:
1. 检查煤气设备和设施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应及时修复;
2. 确保使用者受过相关培训,具备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的能力;
3. 工作场所内应标明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的禁止、限制动火区域。
二、动火操作的管理制度:
1. 确定动火操作的责任人和相关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
2. 建立动火操作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动火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动火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告知相关人员动火操作的安全要求;
4. 对动火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可燃物和易燃易爆品存在;
5. 使用防护设备,如防火服、防火眼镜、防火手套等;
6. 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动火操作,避免使用打火机或明火点火;
7. 动火操作结束后,要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没有火源残留。
三、应急处置措施:
1. 在动火操作中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火灾扑灭;
2. 火灾扑灭后,要进行事故处理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进行整改和防范措施。
以上是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5篇)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煤气设施动火属危险作业,施工作业部门必须提前三天到安全处、保卫等部门办理危险作业审批单手续,审批单手续审批后凭审批单到生产指挥中心煤气站办理“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一单一证齐全并措施落实到位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煤气设施动火。
煤气站接到危险作业审批单手续在签发办理“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前必须派煤气防护员到设备动火现场查看确认现场情况安全后,煤气站方可填写“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
设施动火部门按危险作业审批单及许可证要求逐项落实,由煤气站检查确认安全无误后才准许签发“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动火。
发现有疑点应立即制止动火,并立即汇报生产、安全、保卫处。
“危险作业审批单”及“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是限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施工,作业超过限期和范围,应重新办理动火手续。
二、在煤气设备管道附近动火、施工单位必须做到:要有设计部门的设计图纸并经公司项目负责人签字确认,落实措施并经公司安全、保卫、生产部门批准。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对煤气设施区域需动火周围的易燃物,动火前必须全部清理干净。
检查确认周围煤气设施管道无泄露点。
严禁在煤气设备管道上电焊打火和搭接地线。
法兰、人孔、阀门等易泄漏煤气处动火前应提前用石棉瓦石棉布等耐火材料隔离。
三、在生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保证煤气正压在1Kpa以上,压力相对稳定,并设专人看管压力表。
严禁在死煤气管段和设备上动火。
动火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检查动火点周围无泄露点。
煤气设备上动火只能用电焊、不能用气焊。
四、在已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检查并确认煤气来源已完全切断。
必须吹扫干净煤气设施内的残余煤气,包括煤气管道死角和管道盲肠处。
动火前化验需动火管道内合格氧气大于等于____%,可燃物小于____%(高、转炉煤气CO小于等于24PPm)打开设备放散管和上下入孔,以及动火处入孔。
检查并清除干净动火周围的易燃物。
根据动火管道的长短,管内沉积易燃物必须清理干净,现场需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是指在煤气设备和设施上进行焊接、切割、打磨等可能产生明火或热源的作业。
第三条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规章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制度。
动火作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第二章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四条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负责人必须对动火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动火作业的目的、范围、安全措施等内容。
第五条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动火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动火作业现场具备以下条件:(一)动火作业区域内的煤气设备和设施已进行有效隔离,与动火作业无关的煤气管道、阀门、仪表等已关闭,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二)动火作业区域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已清理干净,动火作业现场周围的环境符合安全要求;(三)动火作业所需的工具、材料、防护用品等已准备齐全;(四)动火作业所需的消防设施、器材已准备到位,并确保其完好有效;(五)动火作业人员已进行安全培训,了解动火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措施,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第六条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负责人应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动火作业证,并提供以下资料:(一)动火作业申请单;(二)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合格证明;(三)动火作业现场安全检查记录;(四)动火作业方案及安全措施。
第三章动火作业的实施第七条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动火作业证上的安全措施,按照动火作业方案进行作业。
第八条动火作业过程中,动火作业负责人应全程监护,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第九条动火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
第四章动火作业后的收尾工作第十条动火作业完成后,动火作业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动火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秩序。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煤气设备的动火操作,避开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特订立本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进行煤气设备的动火操作,包含但不限于煤气锅炉、煤气燃烧机等设备。
3. 责任与权限3.1 管理负责人•负责订立和组织实施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确保动火操作人员具备动火操作相关的资质和技术知识;•核准动火作业方案并进行动火许可;•监督煤气设备动火操作的执行情况;•确保动火操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3.2 动火操作人员•持有合法的动火作业资质证书;•遵守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和工具。
3.3 安全员•监督煤气设备动火操作的安全执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动火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4. 动火操作许可4.1 动火操作许可申请•动火操作人员应提前向管理负责人提交动火操作许可申请;•动火操作许可申请应包含动火作业方案、动火时间、操作人员名单、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管理负责人应在收到动火操作许可申请后,及时进行审核和批准。
4.2 动火操作许可颁发•动火操作许可应在动火操作前颁发给相关人员;•动火操作许可中应注明动火操作的时间、地方、范围,以及应遵守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4.3 动火操作许可的有效期•动火操作许可的有效期一般为不超出24小时;•若动火作业时间需延长,操作人员应重新申请和领取新的许可。
5. 动火操作程序5.1 动火前准备•动火操作人员应认真阅读动火操作相关的资料、规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所需的工具、设备和防护装备的完好性;•检查煤气设备和周边环境是否有安全隐患,如有,立刻报告安全员进行处理。
5.2 动火操作过程•操作人员应依照动火作业方案和许可要求进行操作;•在动火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操作;•如需中途暂时停止或停止动火操作,应及时通知安全员,并进行必需的措施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8200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煤气属易燃、易爆、有毒物,为了保证在煤气设备上动火的安全。
除了严格执行国家一九八六年颁发的《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
1、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2、在正在生产的煤气设备和在敷设正在生产煤气设备的其他设施上动火属一级动火。
动火单位必须提前一天向煤气防护站提出申请,经煤气防护站现场检查和审定安全措施签
署意见后,再报厂安环部,生产部,及生产保卫部门和消防队同意,再经主管副总经理,才能动火。
3、在停产的煤气设备和敷设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的其它设备上动火属二级动火。
动火单位必须提前一天向煤气防护站提出申请,由煤气防护站进行检查和审定安全措施,经煤气防护站站长,总调批准后,才能动火。
4、在煤气区域动火(不涉及煤气设备和敷设在煤气设备上的其它设施,并与其距离10m 以上),属三级动火。
由动火单位的专职(兼职)安全员提出申请,报动火单位主管生产、主管生产、安全的厂长(主任)批准后,才能动火。
5、在正在生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
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煤气压力必须保持正压(压力范围:最高煤气压力为5*1000Pa,最低为
1.5*1000Pa)。
2) 搬走或严密复盖动火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
3) 处理好动火附近的煤气泄露设备。
4) 在动火附近安装压力表和临时电话机与附近的煤气值班室联系,安装的压力表和电话机要有专人负责。
5) 落实防火措施,准备蒸汽,湿麻袋,黄泥,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6) 只准电焊,不准气焊。
7) 动火时,须通知燃气调度台。
6、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做到
以下各条后才能动火。
a) 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处理干净管内的残余煤气(焦炉煤气设备应用蒸汽吹刷),高炉煤气设备可采用强制通风吹赶。
b) 用防爆测定仪测定合格或经空气分析,含氧量接近20.9%。
c) 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并通上蒸汽,蒸汽进煤气管时的压力要求
9.80665*10000Pa。
d) 动火单位通知计量部门将计量等仪表的导管、阀门关止。
7、煤气设备动火登记由各单位的专职(兼职)安全员办理,盖上动火单位印章。
8、煤气设备动火时,煤气防护站必须派防护人员到现场测定、检查和监护。
煤气防护
人员到现场后,先收回动火申请,经检查、测定合格后,发给临时动火证。
动火单位凭临时动火证动火。
9、动火时,闲散人员应撤离动火现场。
10、动火证只准在指定的设备和允许的时间内动火(禁止乱动其它设备,特别是煤气设备和超越允许时间),否则,动火证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