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诗词《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纳兰性德《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
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
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译文:身穿白衣靠红色栏杆而立,使人感觉到凉意的月亮已流向西方。
长久的思念使鬓角已经有白发出现,年末了不知你回不回来。
快到天明眼睛望断远方带来书信的鸿雁,音信稀少。
还是只有相思,约定见面时还和从前一样没有改变。
作者: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
出生于满州正黄旗。
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
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
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
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赏析:此篇形象勾勒,景物描写,心理刻画,处处表现其“一味相思”的情结。
词平淡语浅而流美深婉。
这是一首岁末怀念故人之作,纳兰身穿秋季的长衫伫立窗前,看西沉的月色,盼大雁送来故乡的书信。
世事如风,古人早已离去,但又仿佛还在眼前,曾经的一切都只是回忆······。
古诗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翻译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带答案一、课外阅读太阳和彩虹刚下过雨,太阳出来了,天上出现了一道七色彩虹,人们都赞美虹。
彩虹听了就骄傲起来,说自己比太阳还美丽。
太阳对彩虹说:“你美丽,这是真的。
不过,要是没有我也就没有你。
”彩虹不相信,反而更加骄傲了。
太阳摇摇头,躲进云里,彩虹立刻不见了。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
2.“你美丽,这是真的。
不过,要是没有我也就没有你。
”句中的“你”指的是_____,“我”指的是_____。
(填序号)①太阳②云③彩虹④雨3.虹不见了,是因为A.彩虹到别的地方去了。
B.人们都赞美彩虹。
C.太阳躲进云里去了。
二、阅读展示台。
画圈圈一圈、两圈、三圈,谁在水上画圈圈?哦,是小蜻蜓在排练。
四圈、五圈、六圈,谁在水上画圈圈?哦,是小鱼在吹泡泡。
七圈、八圈……许多圈,谁在水上画圈圈?哈,是小雨点儿在蹦跳!1.短文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水面上画圈圈。
2.连一连。
小蜻蜓在蹦跳小鱼在排练小雨点儿在吹泡泡三、阅读检阅台。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
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了蓝蓝的天空。
天空中还飘着一朵洁白的云。
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一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_____个自然段,请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2.“我”画了哪些事物?请用“○”圈出来。
3.读一读,连一连。
碧绿的蓝蓝的洁白的黄黄的天空森林羽毛云4.我还想在图画《小鸟的家》上画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青蛙不小心掉到了枯井里。
他不急不慌,在井里唱起了歌。
一头大象听见了从井里传出的歌声,觉得很奇怪,就走过来朝井里问:“谁在里头唱歌?”“是我,小青蛙!”小青蛙赶紧说,“大象伯伯,快救我出去吧!”大象问:“你掉进井里,怎么还有心思唱歌啊?”小青蛙说:“我唱歌是因为我相信人们听到我的歌声,一定会来救我的。
古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翻译赏析
古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翻译赏析《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
其古诗全文如下: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前言】《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是由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描写爱情的词。
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对妻子的深深怀念及内心缱绻深情与忧愁。
被誉为“时代哀音”,“眼界大而感慨深”。
【注释】(1)翻乐府:指填词。
翻,按曲调作歌词,白居易《琵琶行》:“为君翻作琵琶行”;欧阳修《蝶恋花》:“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
“乐府,本为汉代管理,祭祀、巡行、宫廷所用音乐的官署,亦称由官署采集来的民歌为乐府。
后来将一切可以入乐的诗歌均称为乐府,容若词中取其广义,代指词。
(2)瘦尽句:意思是说眼望着灯花一点一点地烧尽散作灯花,彻夜不眠。
(3)萦怀抱:萦绕在心。
(4)谢桥:谢娘桥。
相传六朝时即有此桥名。
谢娘,未详何人,或谓名妓谢秋娘者。
诗词中每以此桥代指冶游之地,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
晏几道《鹧鸪天》:“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纳兰反用其意,谓在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了。
【翻译】是谁在翻唱着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风萧萧肃肃,雨潇潇洒洒,房里点燃的灯烛又短瘦了,一个凄苦孤独的一夜,在烛泪中逝去。
不知道是什么事萦绕心怀,难以放下,醒时醉时都一样无聊难耐,就是梦里也没有到过谢桥。
【鉴赏】纳兰的词中有一部分爱情词很朦胧,又无本事可寻,所以很难确定其所指。
这首词便是这样。
从词里所描写的情景来看,很像是对一位情人的深深怀念。
通篇表达了一种百无聊赖的意绪。
此阕《采桑子》无一字绮词艳语,而当中哀艳凄婉处又动人心魄,明说是“瘦尽灯花又一宵”,然而憔悴零落的又何止是灯花而已?不是不知何事萦怀抱,而是知道也无能为力。
解得开的就不叫心结,放得下的又怎会今生今世意难平?纳兰容若这样深情的男子,哀伤如雪花,漫天飞舞不加节制,悼亡之作苏子之后有纳兰,可是容若之后谁还能做悼亡的凄凉曲?嫁了这样的男人不要想着白头到老,因为情深天也妒,注定要及早谢幕留爱情佳话来让人怀念。
采桑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原文翻译及赏析采桑子原文翻译及赏析1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拨灯书尽红笺也,照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翻译夜深,把油灯拨亮,在红笺上写满思念,却依旧感到空虚无聊。
长夜漫漫,时钟滴答作响,即使在梦中与爱人相见也总有所阻隔。
三更了,窗外的雨打在修竹上,一片风雨之声。
将我的思念交付给秋潮,千万不要误了双鱼到谢桥之期。
解释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
正体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另有四十八上下片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上片五句四平韵,下片五句三平韵的变体。
红笺:一种制做精致的小幅红纸,常作为题写诗词、请柬等用。
玉漏:玉制的计时器,即漏壶。
寒花:寒冷时节所开的花,一般多指菊花。
分付秋潮:谓将这孤独孤独的苦情都付与此时的秋声秋雨中。
双鱼:代指书信。
谢桥:谢娘桥,借指情人所居之处。
创作背景该词的具体创作年份未知。
这首词到底是写给谁的已难以确知。
从词意看,像是对某一恋人而发。
赏析纳兰将一首小词写得情意融融,求而不得的爱情让他感到为难与苦痛时,也令他心中充盈着忽明忽暗的期望。
这首《采桑子》,一开篇便是无聊,写过信后,照旧无聊,虽然词中并未提及信的内容,信是写给谁的,但从“照旧无聊〞这四个字中,就已经可以猜到一二了。
纳兰总是有这样的本领,看似在自说白话,讲着不着边际的胡话,却总能营造出引人人胜的氛同,令读词的人不知不觉地沉沦。
纳兰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变为一台表演,读者成为了观众,与他一起深思爱恋。
词中的“红笺〞二字透露出纳兰所记挂的人定是一名令他着迷的女子。
红笺是美女亲自制作,特地用来让文人雅客们吟诗作对用的。
不过,诗词中红笺多是用来指相思之情,只要写出红笺,一切便都在不言之中了。
下接一句“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引自秦少游的词句“玉漏迢迢尽,银河淡淡横〞。
诗词中,“漏〞一向是寂寥、落寞、时间漫长的意象,在这里也不例外。
《采桑子》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的原文翻译及赏析《采桑子》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欧阳修,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采桑子》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小编提供的欧阳修《采桑子》的原文翻译及文学赏析,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采桑子》的原文翻译及赏析1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白话译文】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
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赏析】这是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写的十首《采桑子》中的第四首,抒写了作者寄情湖山的情怀。
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轻快的笔墨描绘了颍州西湖的暮春景甚爱颍州西湖风光,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
而词人的安闲自适,也就在这种境界中自然地表现出来。
情景交融,真切动人。
词中很少修饰,特别是上下两片,纯用白描,却颇耐寻味。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
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
“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
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
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
这就是所谓的移情。
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
“笙歌散尽游人去,”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
纳兰《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诗词赏析
纳兰《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诗词赏析纳兰词·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词译是谁说过,思念是一种痛,一种无可名状,又难以痊愈的痛。
我想,回忆也是。
你曾说过,我像风,放浪不羁,快意人生,时常吹得你的心,无所适从。
你也说过,你像水,微风乍起时,荡起的涟漪中止了你宁静的生活;而当风平浪静后,你也只能端坐如云,重新静守那一湖的寂寞……我笑了,对你说我要做伴你一生的夏夜晚风;你也笑了,水晶般的眸子里潜藏着淡淡的忧伤。
现在我有点懂了,时光变幻,四季交替,哪里又有永远的夏夜和不息的晚风呢?因此我们的故事,注定是一场失速的流离,一场彷徨的关注,一场风花的悲哀,一场美丽的悲剧……谢却荼蘼,起身轻叹,一曲《长相思》勾起来伤心,时光苍茫的洪涛中,一曲一调地演绎着那古老的歌谣——“生死挈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评析容若这阕词,清新隽秀,自然超逸,明白如话,非常自然。
但是所写为何,尚有争议。
有人说是怀友之作,由“结遍兰襟”佐证。
——当然,说容若“结遍兰襟”,也并非夸饰之语,他的确广交游,善交游,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容若本人也是极重友情,他的座师徐乾学之弟徐元文就曾在《挽诗》中赞美道:“子之亲师,服善不倦。
子之求友,照古有烂。
寒暑则移,金石无变。
非俗是循,繄义是恋。
”但是“兰襟”一词,还有别义,晏几道《采桑子》“别来长记西楼事,结遍兰襟”中的兰襟,指的就是美女之衣衫。
元好问《泛舟大明湖》“兰襟郁郁散芳泽,罗袜盈盈见微步”中的兰襟,也是此义。
除此之外,容若此词里还有“春心”“当时事”“梦里云归”等婉曲之词。
但最让人感觉其不似怀友之作的地方还在于,容若此篇多次化用晏几道词句。
凡此种种,都说明此篇合该是写情之作,是追怀过去的一段情事。
首句,“明月多情应笑我”,实为倒装,应理解成“明月应笑我多情”,显然是化用了苏轼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纳兰性德.鉴赏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清】纳兰性德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注释】多情应笑我: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柔情。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春心:指春日景色引发出的意兴和情怀。
《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王逸注:“言湖泽博平,春时草短,望见千里令人愁思而伤心也。
”兰襟:芬芳的衣襟。
比喻知已之友。
【白话译文】多情的明月应嘲笑我的无情,嘲笑我辜负了她对我的柔情痴心。
如今她已离我远去,我只能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前行,独自一人悲伤地吟唱。
近来不敢提起当初的事情,那时我还和她情投意合、相亲相爱。
月光凄浅,灯光暗淡,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鉴赏】纳兰不仅看重爱情,也很注重友情,他“在贵不骄,处富能贫”,短短一生中结交了不少朋友,说他“结遍兰襟”也不算夸大。
他的老师徐乾学的弟弟徐元文在《挽诗》中赞道:“子之亲师,服善不倦。
子之求友,照古有烂。
寒暑则移,金石无变。
非俗是循,繁义是恋。
”该词上片写出词人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时还烘托出纳兰怅然若失的心态。
下片描写往事不堪回首,一切过去的都将不再重来。
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妾侍沈宛的怀念之情。
古诗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翻译赏析
古诗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翻译赏析《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
其古诗全文如下: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注释】①红笺:一种制做精美的小幅红纸,常作为题写诗词、请柬等用。
②玉漏:玉制的计时器,即漏壶。
苏味道《王月十五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③梦里句:寒花,寒冷时节所开的花,一般多指菊花。
晋张协《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
”玉箫,人名。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韦以旷觐日久,不敢偕行,乃固辞之。
遂与言约,少则五载,多则七年,取玉箫。
因留玉指环一枚,并诗一首遗之。
暨五年不至,玉箫乃默祷于鹦鹉洲,又逾二年,泊八年春,玉箫叹曰:‘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
’遂绝食而殒。
姜氏悯其节操,以玉环着于中指而同殡焉。
”后人以此为情人订盟之典。
亦称玉箫侣约,如周密《霓裳中序第一》:“人何在,玉箫旧约,忍对素娥说。
”此句是说仿佛在梦中与她相见,朦朦胧胧不甚分明。
④分付秋潮:谓将这孤独寂寞的苦情都付与此时的秋声秋雨中。
⑤莫误句:双鱼,代指书信。
【翻译】夜深,把油灯拨亮,在红笺上写满思念,却依然感到空虚无聊。
长夜漫漫,时钟滴答作响,即使在梦中与爱人相会也总有所阻隔,三更了,窗外的雨打在修竹上,一片风雨之声。
将我的思念交付给秋潮,千万不要误了双鱼到谢桥之期。
【鉴赏】这首词是写给谁的,难以确知。
从词意看,像是对某一恋人而发。
上片说灯下修书,即使写遍了信纸也难尽意,惆怅无聊之极。
而此际偏又漏声迢迢相伴,不但添加愁绪,而且令人如醉如痴,仿佛见到了她的踪影。
下片折转,又回到现实中来,写室外秋雨敲竹,点点声声,更增添了凄苦的氛围。
结处将其渴盼相逢的心愿径吐,虽用典,但疏淡中见密丽,自然浑成。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纳兰性德-翻译、注释、赏析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纳兰性德〔清代〕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
夜已三更。
一阕悲歌泪暗零。
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
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翻译:花草香美的美丽时节,人怎能在寂寞中度过呢?因而与友人话起了生平夜至三更,禁不住弹唱一曲,悲歌低吟浅唱,竟引得清泪暗流。
要知道春花秋叶,季节更替地催促时光流转,恍惚间鬓角已添了白发,索性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再去操心那深厚的虚名。
注释: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芳菲节:指春天。
一阕:一曲。
零:滴落。
秋叶春花促:岁月催人老之意。
促:短促,时间紧。
点鬓星星:鬓边白发杂生。
语出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星星:形容白发星星点点地生出。
倾:这里是一饮而尽的意思。
赏析:上片写春天让人寂寥落寞,情思涌起,于是慨然高歌,暗自垂泪。
词以疑问语气开篇,“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
在芳菲时节,姹紫嫣红、满城春色的胜景。
但是此篇中,词人的心情似与佳景甚不相合一“寂寞芳菲节”。
一边是莺啼燕语、百花盛开,—边是茕然独处,形影相吊,两相比衬之下,词人的内心确实是寂寞惆怅。
因此,在这个时候,“欲话生平”自然是再也不能了。
词人自二十二岁起,便担任康熙侍卫,扈从銮驾南巡北征。
侍卫一职十分辛劳,容若“性耐劳苦”,恪尽职守旦夕不懈,但是让词人痛苦的并不是辛劳,而是违背理想和本性。
他在八年的光阴中,熟练的弓马只能用于担任警卫和奉陪狩猎,杰出的诗才也只能用于涂写那些言不由衷的应制篇章。
值此如水春夜,他却独自不成寐,想到这乏味的人生唯有“泪暗零”而已。
下片写秋日落叶春日繁花年复一年地催促着人逐步迈向衰老,抒发世俗的感慨。
“须知秋叶春华促,点鬓星星。
”词人风华之年,尽在枯燥的鞍马间度过,然而时光荏苒,秋叶飘零,春花盛开,年复一年地催促着人由少到老,除了徒增白发之外,了无生趣。
“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原文、注释、赏析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原文、注释、赏析[清]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原文、注释、赏析《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清]纳兰性德原文: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注释:1、《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
此双调小令,盖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
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2、翻乐府:翻,按旧有曲调填写新歌词;乐府,秦汉时设乐府,为音乐机构,后来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也泛指入乐的诗歌。
因词本为音乐文学,故有“乐府”、“曲子词”等别名。
此处乐府代指词。
翻乐府即填词之意。
3 、谢桥:唐代宰相李德裕有侍妾名谢秋娘,为当时著名歌妓,后来诗词中常用“谢娘”泛指歌妓。
谢桥则是谢娘家附近的小桥。
后人也常称恋人为“谢娘”,以“谢家”、“谢桥”等代指恋人居处。
赏析:此词哀婉凄切,抒发词人相思之苦。
“瘦尽灯花又一宵”,极写词人因相思而终夜无眠;“梦也何曾到谢桥”,翻用北宋词人晏几道“梦魂惯得无拘捡,又踏杨花过谢桥”词意。
只是晏词所叙之相思尚有梦魂可以安慰,可以让无拘无束的'梦境带着词人的思念一次又一次踏访恋人所居之“谢桥”,而性德词之哀感却是连梦境都无法抚慰的,“梦也何曾到谢桥”,连梦都被现实的距离所阻碍,词人的相思哀愁又如何能够得到慰藉?难怪前人评价“容若词固自哀感顽艳,有令人不忍卒读者”(谭莹粤雅堂本《饮水集》跋)。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有外号曰“李三瘦”,因为她写过三句带“瘦”字的经典名句:“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性德也有三“瘦”,足堪与“李三瘦”媲美:其一便是此词中的“瘦尽灯花又一宵”,其二是“生怜瘦减一分花”,其三是“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
这三“瘦”,道尽词人辗转人世的惆怅与憔悴。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疏影·芭蕉清代纳兰性德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
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
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
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
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
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
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注释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长而宽大,花白色,果实类香蕉,但不可食。
古人有以其叶题诗者,如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离披:摇动、晃动貌。
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徽散意绪。
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
多指女子的睡床。
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
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
芳心:花心。
亦喻女子之情怀。
空阶:空寂的台阶。
无据:谓无所依凭。
宋谢懋《蓦山溪》:“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
”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
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
蛩,蟋蟀之别称。
玉人:美貌之女子。
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简析此篇咏的是芭蕉,而寓托的却是怀人之意。
词之上片侧重写芭蕉的形貌。
先描绘帘外摇动的翠影遮檐,又转写其掩映帘内之人和物,而后再写芭蕉之“芳心”裹泪,暗喻人心之愁聚,最后以空阶夜雨,梦回无眠烘衬愁情。
下片侧重写怀人之思。
过片承上片结处而来,写雨打芭蕉,声声铸怨,接以蚤鸣杆捣之声,更托出离愁别恨,再以梧叶落尽,芭蕉依旧,落到借叶题诗,以寄相思,抒离愁之旨。
全篇曲折迭宕,婉约细密。
纳兰性德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2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清代纳兰性德谁道阴山行路难。
风毛雨血万人欢。
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
黄羊高宴簇金盘。
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译文是谁说阴山之路无法行走呢?大规模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万人庆祝。
松树梢上的露珠沾湿了拴鹰的绳索,芦苇深的都没过了马鞍。
采桑子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
采桑子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译文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明知此次分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还是勉强约定将来相会的日期。
像这样一别,一待梨花落尽,月亮又会悬系在西天。
注释才道:才知道。
语本晏几道《醉落魄》词:“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时错。
”又宋刘克庄:《忆秦娥》:“古来成败难描模,而近却悔当时错。
”凄迷:凄凉迷乱。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
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
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满眼春风百事非:句出于李贺《三月》诗“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又宋赵彦端《减字木兰花》词:“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
”无计:无法。
欢期:佳期,指二人重会相守之期。
落尽梨花月又西:唐郑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
”又宋梅尧臣《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容若此句撇开前人,用“月字”独创出凄迷冷艳的意境。
梨花同月若梅花惹雪,别是一种肌骨。
赏析《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词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该词上片描写自己与表妹之间只是一种错,抒发了自己凄迷的心情。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有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歧义,“心绪凄迷”是本篇抒情的重心。
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但而今才明白的“当时错”,究竟是当初不应相识,还是当初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或是当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不放你离去,作者所谓的“错”是什么词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自己想像的,读者不应该侵占、剥夺,也不能够侵占、剥夺。
古诗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翻译赏析
古诗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翻译赏析《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
其古诗全文如下: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注释】①冷香二句:谓梦中在红桥上清香弥漫,与她相伴,而梦醒后又听到城头传来的胡茄呜咽的悲鸣。
冷香,指清香之花气。
②箜篌:古代一种拨弦乐器名。
又分竖箜篌与卧箜篌两种。
③暗损韶华:谓美好的青春年华暗暗地消耗了。
【翻译】那一夜,你宿在红桥。
睡中,郁金香的冷香幽幽。
醒来,只有孤寂的空城,凄楚的笳声。
自从离别后,天也悠悠,地也悠悠。
伊人的离去,让你断肠的琵琶,永远地爱上了休止符。
高山流水的琴韵,已无处可寻。
而所谓青春,本是一杯浓浓的香茶,只是后来,香气越来越平淡。
寄词红桥的桥下水,扁舟天涯,何处是伊。
【鉴赏】这首词叙述所爱的女子离去后的苦闷心情。
上景下情。
景象的描绘由虚到实,虽未言愁而愁自见。
抒情之笔又直中见曲,且再以景语绾住。
其黯然伤神之情状极见言外了。
上片描写春夜。
红桥指红色栏杆的桥,不是扬州的红桥。
作者扈驾南巡到扬州,是在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十月至十一月间,与这首词描写的时令不符。
红桥是夜宿地点,用“冷香”,与下面“雨歇春寒”有关。
“萦遍”二字,描写花香之浓郁,梦中也能闻到。
“梦觉”句,写梦醒后的情景。
雨已停歇,月亮破云而出,城楼上隐隐传来笳声,窗外的桃花在月光下散放清香,帘栊间燕子静静地栖息。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春夜的景色,简练而贴切。
正如张继《枫桥夜泊》诗,只用“月落乌啼”、“江枫渔火”数字,就烘托出秋夜的气氛。
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下片写别后的怀念,一别之后,箜篌空悬,睹物思人,黯然神伤。
而令人肠断者,不是无人会弹箜篌,而是怀念伊人远隔天涯。
犹如辛弃疾《满江红》词:“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采桑子·当时错原文翻译及赏析5则范文
采桑子·当时错原文翻译及赏析5则范文第一篇:采桑子·当时错原文翻译及赏析采桑子·当时错原文翻译及赏析采桑子·当时错原文翻译及赏析1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译文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明知此次分别之后再无相见的机会,还是勉强约定将来相会的日期。
像这样一别,一待梨花落尽,月亮又会悬系在西天。
注释才道:才知道。
语本晏几道《醉落魄》词:“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时错。
”又宋刘克庄:《忆秦娥》:“古来成败难描模,而近却悔当时错。
”凄迷:凄凉迷乱。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
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
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满眼春风百事非:句出于李贺《三月》诗“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又宋赵彦端《减字木兰花》词:“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
”无计:无法。
欢期:佳期,指二人重会相守之期。
落尽梨花月又西:唐郑谷《下第退居二首》之一,“落尽梨花春又了,破篱残雨晚莺啼。
”又宋梅尧臣《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容若此句撇开前人,用“月字”独创出凄迷冷艳的意境。
梨花同月若梅花惹雪,别是一种肌骨。
赏析《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词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该词上片描写自己与表妹之间只是一种错,抒发了自己凄迷的心情。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有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歧义,“心绪凄迷”是本篇抒情的重心。
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但而今才明白的“当时错”,究竟是当初不应相识,还是当初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或是当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不放你离去,作者所谓的“错”是什么词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自己想像的,读者不应该侵占、剥夺,也不能够侵占、剥夺。
纳兰性德《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原文、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原文、译文及赏析《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妾侍沈宛的怀念之情。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原文清代:纳兰性德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译文及注释译文多情的明月应嘲笑我的无情,嘲笑我辜负了她对我的柔情。
如今她已离我远去,我只能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前行,独自一人悲伤地吟唱。
近来不敢提起当初的事情,那时我还和她情投意合、相亲相爱。
如今在惨淡的月光下。
在暗淡的灯影里,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注释1.多情应笑我: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柔情。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春心:指春日景色引发出的意兴和情怀。
《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王逸注:“言湖泽博平,春时草短,望见千里令人愁思而伤心也。
”3.兰襟:芬芳的衣襟。
比喻知已之友。
赏析纳兰不仅看重爱情,也很注重友情,他“在贵不骄,处富能贫”,短短一生中结交了不少朋友,说他“结遍兰襟”也不算夸大。
他的老师徐乾学的弟弟徐元文在《挽诗》中赞道:“子之亲师,服善不倦。
子之求友,照古有烂。
寒暑则移,金石无变。
非俗是循,繁义是恋。
”开篇之笔“明月多情应笑我”,几乎令人惊艳。
明月是如此的多情,一定会笑我此时的孤单落寞,辜负春心。
等读到“独自闲行独自吟”这一句,这样的意兴阑珊、茫然心绪,描摹与叙说近似白话,朴实自然可谓独步天下了。
自古多情的人总是空惹烦恼,所以纳兰的一方闲章刻上“白伤多情”四字,也正是表明了他由于“多情”而常给自己带来失落、烦恼和惆怅。
正是这种失落哀伤之感使他“近来怕说当时事”。
结句的“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化用了晏几道《清平乐》中的“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人香襟。
纳兰《调笑令·明月》诗词赏析
纳兰《调笑令·明月》诗词赏析纳兰词·调笑令明月,明月,曾照个人离别。
玉壶红泪相偎,还似当年夜来。
来夜,来夜,肯把清辉重借?词译你已不再归来。
晴朗的夜晚温凉悄然,凄凉的明月清辉下,银河早已入睡。
我久已不在你的耳旁,不知你的眼泪是否还会把我记起。
也许在左手与右手的相偎中,有人会亲切地回想起我的过去。
枕着你的名字,我无法入眠,天上一轮明月,依然固守着着她的寂寞。
可在我住过的窗口,不会再有你脉脉的凝视。
评析词牌名为“调笑令”,始于唐,开始多写宫怨、田园、闺怨之类题材。
后来随着边塞、咏史、咏怀等题材的介入,称之“调笑令”稍嫌轻薄,故又有人以严肃的名称名之,曰:“转应曲。
”容若这首《调笑令》,虽是短制语浅,但能深婉意远,因是精妙之作。
“明月,明月,曾照个人离别。
”起首化用冯延巳《三台令》“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写皎洁的明月,曾用洁白的清辉照他与人离别。
那与谁离别呢?“玉壶红泪相偎,还似当年夜来。
”玉壶红泪,用薛灵芸事典。
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
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所以后世便以“红泪”形容女子的伤心,也可以用来泛指悲伤之泪。
此处,“玉壶红泪相偎”,是说词人独自伤心流泪吗?若是词人自己泪水涔涔,怎来“相偎”?且看后一句,“还似当年夜来”,此句一出,豁然开朗。
“玉壶红泪相偎”原是当年的情人流着眼泪与自己相依相偎的情景,这一句本来应该放在“还似当年夜来”后面的,却被词人前置了。
此处“夜来”,字面意思是说当年之夜,但其实还是用薛灵芸的典故。
《拾遗记》云:“灵芸未至京师十里,帝乘雕玉之辇以望车徒之盛,嗟曰:‘昔者言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
’改灵芸之名曰夜来。
”由此可知,“夜来”指的就是薛灵芸。
那词人两番用此典故,将明月夜与情人分手和三国时薛灵芸入宫联系在一起,究竟是何意图呢?有情人无奈离别,女子踏入禁宫,从此红墙即银汉,天上人间远相隔。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纳兰性德《采桑子 九日》原文、译文及赏析
采桑子•九日采桑子•九日纳兰性德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
返乡之路千里迢迢。
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
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
不愿登高远望。
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①九日。
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②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③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④萧:风声;草木摇落声.《楚辞•九怀•蓄英》:“秋风兮萧萧。
”;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迢迢(tiáo):形容遥远。
⑥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
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
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⑦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⑧魂销:极度悲伤.【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
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
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
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赏析】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
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
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
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古词《采桑子-当时错》(作者纳兰性德)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采桑子·当时错纳兰性德[清代]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标签写景、爱情、悼亡、落花译文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后来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勉强说后会有期,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注释才道:才知道。
凄迷:凄凉迷乱。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
无计:无法。
“欢期”:佳期,指二人重会相守之期。
赏析《采桑子》率直平白,把词人的一片深情以及被迫分离永难相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有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歧义,“心绪凄迷”是本篇抒情的重心。
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但而今才明白的“当时错”,究竟是当初不应相识,还是当初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或是当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不放你离去,作者所谓的“错”是什么词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自己想像的,读者不应该侵占、剥夺,也不能够侵占、剥夺。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设想那个女子正在偷偷垂泪,这里似乎是一个错位的修辞,要说“百事非”,应该搭配“满眼秋风”才是,但春风满眼,春愁宛转,由生之美丽而感受死之凄凉,在繁花似锦的喜景里独会百事皆非的悲怀,尤为痛楚。
此刻的春风和多年前的春风并没什么两样,而此刻的心情却早已步入秋天。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欢期”是相见、欢聚的意思,而“强说”一词让这份期待中的欢期变得难以预见,明明知道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但还是强自编织着谎言,约定将来的会面。
那一别真成永诀,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
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性德诗词《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原文译文赏析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清代: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译文】
多情的明月应嘲笑我的无情,嘲笑我辜负了她对我的柔情痴心。
如今她已离我远去,我只能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前行,独自一人悲伤地吟唱。
近来不敢提起当初的事情,那时我还和她情投意合、相亲相爱。
月光凄浅,灯光暗淡,远去的情人就像梦里悠悠飘去的一朵白云,无处追寻。
【注释】
多情应笑我: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柔情。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春心:指春日景色引发出的意兴和情怀。
《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王逸注:“言湖泽博平,春时草短,望见千里令人愁思而伤心也。
”
兰襟:芬芳的衣襟。
比喻知已之友。
【赏析】
纳兰不仅看重爱情,也很注重友情,他“在贵不骄,处富能贫”,短短一生中结交了不少朋友,说他“结遍兰襟”也不算夸大。
他的老师徐乾学的弟弟徐元文在《挽诗》中赞道:“子之亲师,服善不倦。
子之求友,照古有烂。
寒暑则移,金石无变。
非俗是循,繁义是恋。
”该词上片写出词人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时还烘托出纳兰怅然若失的心态。
下片描写往事不堪回首,一切过去的都将不再重来。
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妾侍沈宛的怀念之情。
开篇之笔“明月多情应笑我”,几乎令人惊艳。
明月是如此的多情,一定会笑我此时的孤单落寞,辜负春心。
等读到“独自闲行独自吟”这一句,这样的意兴阑珊、茫然心绪,描摹与叙说近
似白话,朴实自然可谓独步天下了。
自古多情的人总是空惹烦恼,所以纳兰的一方闲章刻上“白伤多情”四字,也正是表明了他由于“多情”而常给自己带来失落、烦恼和惆怅。
正是这种失落哀伤之感使他“近来怕说当时事”。
结句的“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化用了晏几道《清平乐》中的“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人香襟。
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却是平白直浅,流畅自然,意境幽深而不乏优美动人。
该词做得非常细腻,上片写出纳兰低沉黯然的心情,同时还烘托出纳兰怅然若失的心态。
“辜负”、“闲行”、“独自”从这些词语中,能够体会到纳兰内心的寂寞和无聊,只有自己吟唱自己的孤独,因为他人不懂。
而到了下片的时候,词人便解释为什么自己会有如此沉郁的心情,首先是害怕回首往昔,词人害怕提起当日的事情。
因为往事不堪回首,一切过去的都将不再重来,纳兰面对的回忆不过是空城一座,而词人自己,只有在城外兴叹。
这也就是为何纳兰会在月光下愁苦,在灯光下,午夜梦回,依然能够温习往日的岁月。
不论这首词是纳兰作给朋友的,还是沈宛的。
都是词人发自内心的感慨,细腻单纯,干净得几乎透明。
扩展阅读:众人评说纳兰词
顾贞观:容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
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陈维嵩: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周之琦:纳兰容若,南唐李重光后身也。
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能及。
容若长调多不协律,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品格,殆叔原、方回之亚乎?
况周颐:容若承平少年,乌衣公子,天分绝高。
适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洗雕虫篆刻之讥。
独惜享年不永,力量未充,未能胜起衰之任。
其所为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甘受和,白受采,进于沉着浑至何难矣。
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陈廷焯:容若饮水词,在国初亦推作手,较东白堂词〔佟世南撰,〕似更闲雅。
然意境不深厚,措词亦浅显。
余所赏者,惟临江仙〔寒柳〕第一阕,及天仙子〔渌水亭秋夜、〕酒泉子〔谢却荼蘼一篇〕三篇耳,余俱平衍。
又菩萨蛮云:“杨柳乍如丝。
故园春尽时。
”亦凄忱,亦闲丽,颇似飞卿语,惜通篇不称。
又太常引云:
“梦也不分明。
又何必催教梦醒。
”亦颇凄警,然意境已落第二乘。
《白雨斋词话》
陈梦渠:纳兰词最重名句效应,若之于全词,未必人人都知之。
如:「临来无限伤心事。
」又:「当时只道是寻常。
」又:「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又:「谁道飘零不可怜。
」又:「人生若只如初见。
」于白话文情感中皆可朗朗上口。
然全词如何,读者未必知。
近代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晚清词人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中国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并把它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指导生活、事业、并把它艺术化。
在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热情的交汇点上有所生发。
纳兰性德也不例外,他以诗词的形式,以杰出的艺术互为观照着他的哲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