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茂腔:本名冒腔,建国后改冒腔为茂腔,是山东省高 密、胶州等地的地方剧种,源于“肘鼓子”,2006 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茂腔曲调质朴 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 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 伴奏乐器有二胡、柳琴、京胡、京二胡、三弦,在演 出大型古装戏,特别是大型现代戏时,为了哄托气氛, 茂腔乐队不但又加入了笙、笛、扬琴、琵琶、唢呐等 民族乐器,还加进了小号、长号、圆号、单簧管、长 笛、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
伴奏乐器:大胡琴、月琴、中音板胡。
《送猪记》《三定桩》《红柳绿柳》《借闺女》晋京演出,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接见。1977年《三定桩》赴广 交会为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演出。《三定桩》《红柳绿 柳》分别被搬上银幕。
柳子戏:是流行于以菏泽、济宁、徐州为中心鲁苏豫皖冀 五省交界的三十余个县的地方戏曲剧种。又名弦子戏,黄 河以北有“糠窝窝”、“百调子”、“吹腔”之称呼,是 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我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 南昆、北弋”之称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
传统保留剧目(看家戏),如"四大京"(《东 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 (《罗衫记》、《绣鞋记》、《火龙记》、《金刀 记》、《丝兰记》、《玉杯记》、《风筝记》)。
吕剧:是山东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在 山东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起源于黄河下游 地区广饶、博兴一带,原称“化妆扬琴”或“琴 戏”,滨州地区称“迷戏”,也称“捋戏”,伴奏 主要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合称“吕剧四大 件”。主要剧目有《王汉喜借年》、《李二嫂改 嫁》、《小姑贤》等。吕剧已被列入国家保留剧种。 著名的吕剧表演艺术家有郎咸芬(山东潍坊人)。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音乐唱腔高亢激昂,豪迈奔放, 风格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宝库中的奇葩。 流行在山东莱芜、新汶、泰安、蒙阴一带,所以最早也叫“靠 山梆”或“泰山梆”,清初已有演出。
1850年前后,徽班“老阳春”经运河入山东,定居在泰 安县夏张镇。此后,流行于汶上一带的梆子(汶上梆子), 经常与徽调同台演出,逐渐结合,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 子。
蛤蟆嗡的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俱全,
传统剧目可连演五天不重样。主要剧目有《蓝桥会》、 《梁祝下山》、《井台会》等。
五音戏:亦称“周姑子戏”,是山东地方剧种之一,是由 边打鼓边歌唱的“秧歌腔”发展起来的。清朝后半叶传入 淄博,流行于民间。1935年著名老艺人邓洪山先生在上海 灌制唱片时,被赠送“五音泰斗”之锦旗,才被定名为 “五音戏”。2006年,山东五音戏以其优美动听的唱腔和 生动风趣的语言入选了首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五音戏的传 统剧目颇为丰富,据统计有160余出,主要有《王二小赶 脚》、《王二姐思夫》、《墙头记》、《彩头记》。
该剧种唱腔激昂高亢,形式复杂多变,表演形式粗犷,架势夸张长 于表现山东人豪爽豁达的性格。
据老艺人讲,汶上县大曹班经常上演的戏就有600出之多。其流行 的剧目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姚刚征 南》、《雷振海征北》。传统戏:《贺后驾店》《五凤岭》《杨家将》, 新编历史戏《杨八姐救兄》等,大型现代戏《泰山雏鹰》《情满泰山》 《嫂娘》,不仅在山东获“精品工程奖”,而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 国家奖励。
蛤蟆嗡:是流行于聊城地区冠县桑阿镇、贾镇、梁堂 一带的民间小戏。它的主奏乐器弓弦乐器“二胡头” (或称“胡子”),是用椿树根挖制而成,蒙以桐木 薄板,上配30多厘米长的琴担和两根丝弦及马尾弓。 椿树根木质松软,发音浑厚悦耳,嗡声嗡气,加之在 唱腔小过门中(sol、do)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酷 似雨后蛙鸣,所以当地群众称为“蛤蟆嗡”。
柳子戏是以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一带的民间俗曲 小令为基础,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故得名柳子戏。柳 子戏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传统剧目二百余出,主要伴奏乐 器有曲笛、笙、小三弦,俗称三大件。2006年5月20日, 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柳子戏的优秀传统剧目《孙安动本》、《玩会跳船》、 《红罗记》、《五台会兄》、《张飞闯辕门》、《白兔 记》。
山东梆子:是山东地方戏曲中较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明代由陕西的秦 腔逐步演变而来,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鲁西南地区光为流传。 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 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又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主要流行 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 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 以菏泽为中心的,ຫໍສະໝຸດ Baidu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 “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 豫北、冀南的“平调”。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