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语运用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中考点专题 :1-3单元词语(成语)的运用知识梳理
专题02 七上1-3单元词语(成语)的运用知识梳理词语运用题常见的有两大类型。
一、选词填空。
【解题技巧】1. 辨析词义的轻重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近的,但在表现事物的某种特征或程度上,往往有轻重之别。
我们辨析时就要注意区别。
例如:“损坏”“毁坏”“破坏”其表现的程度就层层升级,依次加重。
再如:“陌生”与“生疏”,两个词都有“不熟悉”的意思。
但“陌生”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因初次接触而不熟悉;“生疏”则可表示对一个人或事物以前熟悉或曾经有过接触,因相隔时间长变得不熟悉了,或者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所以不熟悉。
2. 辨析词义的范围有些近义词虽指同一事物,但所指范围却有大有小,这种分别也是辨析近义词的一个标准。
例如:“边疆”“边境”“边界”范围是越来越小。
“边疆”指远离中心的地方,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大,同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边境”指靠近国界的地方,范围较小,同时这个概念比较具体。
“边界”仅指一条界限,范围最小。
再如:“年纪”与“年龄”。
“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年龄”指人或动物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大。
如:(1)校园里的两棵银杏树,看上去它们的年龄足有千年。
(2)你这把年纪还带头干活,我们这些年青人哪敢怠慢?这里的例(1)的“年龄”就不能换成“年纪”。
3.辨析词义侧重点有些近义词虽指意义相似,但由于词素构成不同往往所指的侧重点不同,使用就有所不同。
例如:“景色”与“景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
再如:“诡辩”与“狡辩”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4.结合语境,区分词义汉语语意丰富,有时一个词语有多重意思,那就要结合语境来区分。
也就是说,同一语境中,根据上下文的因果、对比、修饰等关系来明确词语语意。
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一词多义解题技巧
新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一词多义解题技巧一词多义是语言中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语文考试中,对于理解和运用一词多义的能力要求较高。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来帮助同学们在新高考语文考试中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一词多义。
一、理解词义的关键在解题过程中,准确理解词义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词义:1. 上下文判断:通过阅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句子或段落中的含义。
上下文中的其他词语往往可以给出一些关键信息,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词义。
2. 词性判断:不同的词性往往有不同的词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判断一个词语的词性来推测其词义。
3. 词根词缀判断:有时候,一个词语的词根或者词缀可以给出一些暗示,帮助我们推测其词义。
二、解题技巧在新高考语文考试中,一词多义的题目常见于阅读理解和填空题中。
接下来将分别介绍一些解答这些题目的技巧。
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考察我们对于文章整体的理解能力的题目,而一词多义在文章中也常常出现。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从整体上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核心观点。
当遇到一词多义的词语时,应通过上下文来判断其具体含义。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选项进行对比,排除无关选项,从而选择正确答案。
2. 填空题填空题中常常出现一词多义的题目。
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仔细阅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整体语义。
当遇到一词多义的词语时,应根据句子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同时,可以通过排除法来确定答案,将每个选项放入句子中进行验证,排除与句子意思不符的选项,最终找到正确答案。
三、举例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一词多义的解题技巧,下面将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题1:阅读理解题下面是一篇阅读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判断“敬重”的意思。
《论语》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著名著作,其中“敬重”一词在《论语》中多次出现。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他认为敬重是人类道德的基础。
在这里,“敬重”的意思是(A)尊敬和重视,(B)怕或畏惧,(C)警惕和提防,(D)优雅和高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语文园地一》知识点一、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在《语文园地一》这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许多有关词语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词语是构成句子和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对于学好语文非常重要。
下面将就一些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的词语知识点进行介绍和讲解。
1. 同义词和近义词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例如,“高兴”和“欢乐”就是同义词,“大声”和“高声”也是同义词。
通过学习和运用同义词,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语文表达的灵活性。
近义词则指意思相近但有细微差别的词语。
比如,“伤心”和“难过”就是近义词,它们都表示情感上的不愉快,但“伤心”更多指因为失望、悲伤而感到不快,“难过”则偏指因为困扰、痛苦而感到不快。
2. 异义词异义词是指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意思的词语。
例如,“笔”可以指写字用的文具,也可以指蓄水的器具。
通过学习异义词,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
3. 词语辨析词语辨析是指通过对相似词语的理解和比较,准确地选择适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例如,区分“焦虑”和“不安”,表达内心的不稳定时我们可以选择更加准确的词汇。
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在语文学习中,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基本单位。
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运用不仅有助于我们阅读理解,也能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1. 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
我们要了解各种成分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才能准确地解读句子,理解句子表达的含义。
2. 句子类型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句子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气。
通过学习句子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同类型的句子。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运用特定的表达方法和手段,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写作技巧。
学习和掌握修辞手法可以提高文章的质量,增强写作的吸引力。
1. 比喻比喻是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言辞,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感知。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一下。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天空。形容激烈搏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风 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 小狗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
第二组中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示例1:外面电闪雷鸣,狂风卷积着乌云压了下来,一会儿工夫,大雨下起来了,霎时天昏地暗。小狗听到响声,顿时站起来,警惕地望着门口,过了一会儿,它才安静下来。
示例2:下午,晴朗的天空突然像娃娃的脸一样说变就变。我站在窗前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工夫,只见一团团黑色的乌云迅速在空中集合。霎时,一道道闪电划破长空,向大地劈来,雷雨正来势汹汹地袭向人间。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第一行是描写声音响亮的词语
第二行是描写声音细小或没有声音的词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2、选一个事物,Biblioteka 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五年级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五年级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1. 引言:语文的魅力嗨,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语文的那些事儿。
语文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它还藏着好多有趣的东西。
我们平常说话的方式、写作的方法,都是语文的一部分。
比如你跟朋友聊天时用的那些俚语、成语,其实都是语文的精华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探这些有趣的词句段,学会怎么把它们用得更得心应手吧!2. 词语的运用2.1. 形容词的妙用咱们平常说话,常常会用一些形容词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比如,“美丽”、“快乐”、“愤怒”这些词,就能让我们的描述变得生动起来。
举个例子:你们看过夏天的花园吗?那真是“五彩斑斓”啊!各种花儿开得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简直让人陶醉。
用“绚丽多彩”来形容,真的是太贴切了。
这样一来,你们能想象出那种美丽的景象,不是吗?2.2. 动词的生动表现动词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让句子更有活力。
比如,你们平常说“跑”,但如果你用“飞奔”来形容,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看!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像是“走”和“疾驰”之间的差别一样。
比如,小明参加了学校的跑步比赛,他“飞奔”到终点,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用“飞奔”来形容,仿佛他是风一样的存在,让人感受到他的速度与激情!3. 句子的运用3.1. 复句的使用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它能让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有层次感。
例如,“虽然天气有点儿冷,但我们还是决定去公园散步,因为我们不想浪费这样一个美好的周末。
”这个句子里,我们用“虽然……但……”的结构来表达两个对立的观点,同时又通过“因为”来解释原因。
这样一来,句子就不仅能传达信息,还能让人感受到你的思想和感情。
3.2. 比喻句的魅力比喻句用来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从而使描写更加生动。
比如说,“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这里,“阳光”就成了“笑容”的比喻对象。
用这样的比喻,可以让别人更容易地感受到你的描述。
再比如,生活中的一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句话就用了生动的比喻来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太急,否则会适得其反。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词语运用》课件(共61张PPT)
二、近义词运用的辨析方法
方法 词义的
轻重
词义的 范围
词语 诬蔑 诬陷 妨碍 妨害 鉴赏 欣赏 展开 开展
辨析 指歪曲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词义较轻 指妄加罪名,进行诬告陷害,词义较重 指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故作阻碍,词义较轻 指有害于(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专指欣赏艺术品、文物等,范围小 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范围大 指张开,铺开,也指大规模地进行某种活动 指从小到大发展,意义范围广
【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段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 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 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辨析 常和不良习惯、不好的想法、不好的现象搭配 常和疾病搭配 常和“生活、条件、关系”等搭配 常和“工作、方法、技术”等搭配 长辈或上级的询问,为敬辞 一般性地征求意见或打听
续表
三、谦辞与敬辞的理解运用
敬辞Βιβλιοθήκη 释义及示例令 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 亲)、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贤 指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
尊 指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尊上、尊亲(对方父母)、尊 公、尊府、尊君(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奉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如:奉送、奉还、奉劝、奉陪、奉告、 奉赠、奉达、奉复、奉托
恭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候、恭请、恭迎、恭贺 敬 表示尊敬地对待对方。如:敬告、敬贺、敬候、敬请、敬佩、敬谢
仿写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仿写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1.词:
(1)形容人外貌的词语:高矮胖瘦、头发胡须、身材四肢、眉眼鼻口。
(2)形容人精神状态的词语: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眉飞色舞。
(3)形容人行为的词语:举止文明、行为端正、言谈得体、仪表端庄。
2.句:
(1)这位同学的举止言谈,真值得我们敬佩!
(2)他每天早出晚归,为的是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3)他的行为举止,总是那么得体,让人看了很舒服。
3.段:
(1)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它们。
就像那位同学一样,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他的精神状态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好,让人看了非常敬佩。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自己的行为更加得体。
这样不仅能够让自己更加自信,也能够让周围的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比如,在与别人交谈时,我们应该注意用词得体、态度友好;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遵守规定、保持安静。
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够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专题1 词语运用I(实词、虚词)
专题1 词语运用I(实词、虚词)作者:费明富来源:《试题与研究·高考语文》2016年第03期【考点阐释·技法点拨】2016年高考9套试卷,有江苏卷、天津卷、山东卷和全国新课标卷考查了实词和虚词的辨析使用。
其中江苏卷、天津卷是将近义成语和实词辨析使用混搭考查,山东卷是将单纯的近义双音节合成词辨析单独考查,全国新课标卷侧重考查虚词的辨析使用。
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赋2~3分。
(一)实词近义词辨析的角度有词义范围、词义轻重、词语搭配、词语色彩等。
对于字形相近的实词,尤其需要辨析其词义范围,如“信任”和“信赖”,“信赖”就是“信任并依赖”,可见两词的差异在于有无“依赖”。
(二)虚词主要是要知晓每一个虚词的语法功能。
对于副词,应认真审查副词的意义、范围、程度、语法功能等。
此外,还应注意副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对于介词,则应考虑介词的语法功能是否得当,是否误用、滥用;适当运用换位法,把容易混淆的有关介词分别换位,进而确定介词使用是否正确,介词与其所带的宾语是否搭配。
【典型例题解析】1.(2016年山东卷)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黟县的西递村和宏村,拥有蜚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
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立。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
李白的“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淳厚从容。
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该是在西递村。
在都市的喧哗之外,西递村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
从远处望去,西递村是一片线条简洁的黑瓦铺成的屋顶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成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A.优美领略繁杂B.幽美领略繁复C.幽美领悟繁杂D.优美领悟繁复【解析】“优美、幽美”,“优”即“美(好)”,“幽美”是“幽静美好”。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词句段运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包括以下内容:
1.词语:
(1)AABC式词语:念念不忘、头头是道、斤斤计较、欣欣向荣、代代相传。
(2)形容“苦”的词语:苦口婆心、苦思冥想、苦心孤诣、苦不堪言。
(3)形容“乐”的词语: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乐善好施、乐不可支。
2.句子:
(1)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2)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
(3)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4)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
3.段落:
(1)总分总结构的段落。
(2)转折关系的段落。
(3)并列关系的段落。
(4)因果关系的段落。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词句段,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词语运用1及参考答案
专题02 词语运用1(解析)【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1、【答案】C“浮光掠影”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不符合语境。
【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2、【答案】D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
使用正确。
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
使用正确。
C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使用正确。
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与语境不符。
【2017年江西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彼....,却也习以为常。
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首当其冲:当:承当;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并不是指冲锋陷阵。
【2019年江西省赣北联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科学领域里,霍金是璀璨的明星,他是无数人的精神领袖,这是不言而喻....的。
2021学年中考语文试题1.词语运用、辨析
C. 施工现场,机器声振聋发聩,工人们夜以继日。短短十天,一所高规格的传染病医院就横空出世。
D.被誉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的宝梵壁画笔力道劲深厚,色彩鲜艳明丽,所绘法像103人,各具情态、栩栩如生,将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超凡的艺术魅力。
C.“苦心孤诣”指苦心专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使用恰当;
D.“神采奕奕”意思是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使用恰当;
故选A。
(2020·四川甘孜中考)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讲究称呼的使用,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用尊称,两种称呼不能混为一谈。
C. 《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浓浓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D.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吕伟充满自信,神采奕奕,沉静自若地走上十米高台,从容不迫地准备开始她完美的凌空一跳。
【答案】A
【解析】
【详解】A.“身临其境”指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与“进入其中”重复;
B.“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使用恰当;
B. 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每道工序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大师们的追求令人感动。
C. 经过艰难攀爬,我们终于登峰造极,站在高山之巅,尽享美丽风景,一览众山小。
D. 大型实景表演《草原之梦》融合声光电等技术,场面极其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答案】C
【解析】
【详解】A.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符合语境;
D.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4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
4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一、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
1. 题目示例及分析。
-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 分析:-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可以想象在热闹的集市里,人来人往,大家都在大声地讨价还价、呼喊着彼此,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场景。
- “锣鼓喧天”是说锣鼓的声音震天响。
比如在传统的节日庆典,像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表演时,锣鼓敲得震天响,人们喜气洋洋地围观看热闹。
- “震耳欲聋”表示声音很大,耳朵都快被震聋了。
像飞机起飞的时候,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那种声音让人感觉整个世界都被轰鸣声填满了。
- “响彻云霄”指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
例如在大型的体育赛事上,当主队进球或者获胜时,观众们发出的欢呼声可以响彻云霄。
2. 练习与拓展。
- 练习: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描述一个场景。
- 示例:- 春节到了,大街小巷锣鼓喧天,人们穿着新衣,喜气洋洋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 拓展:再找一些形容声音大或者热闹场景的词语,如“欢声雷动”“沸沸扬扬”等,并理解它们的含义,尝试运用。
二、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
1. 题目示例及分析。
-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 每当我伤心难过时,音乐是我唯一的慰藉。
- 分析:- 在这两个句子中,“慰藉”这个词的意思都是安慰。
但是第一个句子中的“慰藉”是针对在特定的环境下(如被困在屋里时),天窗成为了唯一能带来安慰的事物;第二个句子里是说在伤心难过这种情绪状态下,音乐是唯一能给自己带来安慰的东西。
虽然都是“唯一的慰藉”,但具体的情境有所不同。
2. 练习与拓展。
- 练习:用“慰藉”这个词写一个自己的句子,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或情境。
- 示例:- 在孤独的旅途中,那本随身携带的旧书是我唯一的慰藉。
- 拓展:找出一些近义词,如“安慰”“抚慰”等,对比它们在语义和用法上的区别,加深对“慰藉”这个词的理解。
春季高考语文第一册期末词语运用1
词语辨析(1)1赡养抚养A.子女有父母的义务。
B.父母要精心子女,使其健康成长。
2独立独力A.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抚养了。
B.他才十二岁,但生活能力很强。
3委屈委曲A.为了集体的利益,他只好求全了。
B.他流下了的泪水。
4习性性格A.猫头鹰的生活是昼伏夜出。
B.长期一个人生活,使他养成了孤僻抑郁的。
5留恋迷恋A.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真令人 .B.由于疏于管教,他于网游不能自拔。
6度过渡过A.他的童年是在乡村奶奶家的。
B.面对金融危机,董事长号召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共同难关。
7爆发暴发A.希望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不再战争。
B.连续几天的强降雨,引发了四川部分山区山洪8.以至以致A.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做出了错误结论。
B.他非常用心地写生,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9原形原型A.电视剧《征服》中黑老大刘华强的就是石家庄市当年有名的“黑老大”张宝林。
B.政务一公开,这伙人就毕露了。
10反映反应A.他灵敏,迅速躲开了滚下来的大石头。
B.这幅画了新农村的繁荣景象。
11实验试验A他们正在小白鼠身上做病毒 .B农业科学家在这二亩地上——进行育种12改进改正改造①只有勇于错误,才能不断取得进步②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了教学方法。
③我们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自然。
13观点观念A.没有正确的立场就不会有正确的B.有些教师不坚持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导致教学落后。
14坚忍不拔坚韧不拔A.司马迁在遭受牢狱之灾后创作了《史记》。
B.做任何事,都要有的意志。
15摸索探索A.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B.“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浩渺星空的飞天梦。
16独到独特A.她们的版面设计等都有之处,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
B.一首诗是否韵味,是看该诗有没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
17权利权力A.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不受侵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运用(一):成语、关联词语、叠音词(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考考点: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恰当使用常见的成语。
2.了解关联词语的作用和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类型,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3.了解并正确使用叠音词。
内容概要一、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1.什么是成语2.成语运用九注意(1)弄清成语的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
(2)弄清成语的构造。
(3)正确辨析成语中的字音和字形。
(4)弄懂成语的意义。
(5)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6)注意成语运用对象的范围。
(7)应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
(8)注意区分同义成语。
(9)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3.了解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
成语误用的原因有很多,现总结几点如下:(1)望文生义。
(2)褒贬颠倒。
(3)适用对象不当。
(4)不合语境。
(5)误用谦辞敬语。
(6)比喻不当。
(7)重复用语。
(8)误用典故。
(9)使用范围不当。
(10)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4.答题技巧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彩色;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和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住处。
二、关联词语的运用1.什么是关联词语2.几种常见类型的关联词常见的关联词语,有的是单用的,如:“才”、“就”、“便”、“因为”等;有的是成对使用的,如:(1)并列关系:(2)承接关系:(3)因果关系:(4)条件关系:(5)转折关系:(6)假设关系:(7)选择关系:(8)递进关系:3.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弄清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再从已知的关联词语中选取相适应的一类。
(2)弄清整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关联词语应该选用对表达句意起辅助作用的一类。
(3)关联词语在句子里的位置是有讲究的,有一类关联词语既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又可以放在“谁”的后面;另一种关联词语的位置则相当固定,不能随意调整。
关联词语的位置如果放得不对,就会使句子通顺,意思不清楚。
(4)句子中用上关联词语后,要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因为有时候表示同一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并不一定都适用于一个句子。
三、叠音词及其作用1.什么是叠音词2.叠音词的各类3.叠音词的作用内容详解一、了解和正确使用成语1.什么是成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它结构凝练而定于表现力。
成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
它具有形成的历史性、意义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便拆开或改变说法。
2.成语运用九注意(1)弄清成语的来源,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切忌望文生义。
成语的来源主要有:①由古代寓言故事凝缩成。
这类成语和寓言一样,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者拟人的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常带有劝解或者讽刺的意味。
如:滥竽充数、狐假虎威、螳臂当车、鹬蚌(yùbànɡ)相争、与虎谋皮、杞人忧天等。
②由历史事件或历史故事凝缩而成。
这类成语经常用来说明某种道理、某种认识或者某种境遇。
如:卧薪尝胆、毛遂自荐、风声鹤唳(lì)、三顾茅庐、完璧归赵、请君入瓮等。
③古代作品中的语句习用为成语。
这类成语,有的是作品中的原话,有的是经过加工,经过简缩而成的。
如:一鼓作气、舍生取义、知己知彼、庞然大物、扑朔迷离、诲人不倦、见贤思齐、任重道远等。
④来自群众的口头语。
语言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成语会不断出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如:三长两短、十拿九稳、人山人海、有气无力、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指手画脚等。
(2)弄清成语的构造。
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如“守株待兔”“德高望重”“张灯结彩”等。
也有“非四字格”,如“莫须有”“迅雷不及掩耳”“牛头不对马嘴”等。
(3)正确辨析成语中的字音和字形。
因为成语具有形成的历史性和意义和整体性,所以在成语中很多字的读音和字形上有自己的特点,不能随意更动。
如“三省吾身(‘省’读‘xǐng’,不能读成‘shěng’)、“仙露琼浆(‘琼’读‘qióng’,不能读成‘jīng’)”、“苦心孤诣(‘诣’读‘yì’,不能读成‘zhǐ’)”;“谈笑风生(‘生’不能写成‘声’)”、“可望不可即(‘即’不能写成‘既’)”、“获益匪浅(‘匪’不能写成‘非’)”。
中考中,考查成语的读音和字形的试题很多,常以判断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查内容多是成语中易读错和写错的字。
(4)弄懂成语的意义。
有的成语所表示的意思与字面意义是一致的,只要了解它的字面意义及相互关系,就能理解其整体意义。
如“头晕目眩”“灰心丧气”“肃然起敬”“生老病死”等。
有的成语实际意义跟字面意义不一致,用的是比喻义或引申义。
如“红灯绿酒”,字面意思是“红色的灯,绿色的酒”,成语意思是“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这里采用它的引申义。
“缘木求鱼”字面意思是“抓到树上求鱼”,其比喻义是“做事情的方向、方法正确”。
有的成语中的字,古今意义不一样,不能用今义去解释,如“三省吾身”中,“省”是“反省”的意思,不是“省份”或“省略”的意思。
有些成语,懂得了字面的意思,还要特别注意它的习惯用法。
例如:“一个巴掌拍不响”和“孤掌难鸣”这两个成语,只从字面上看,好像一个是白话,一个是文言,意思没有什么两样,可是仔细想想,“一个巴掌拍不响”,是说事情的发生不是由于单方面引起来的,使用这个成语,有各打五十大板的意味。
“孤掌难鸣”是说只有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成事,对如此处境的人,有同情的意味。
两个成语的意思区别相当大,可见,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就必须彻底弄清楚成语的这些习惯用法。
(5)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如: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边疆。
“虎视眈眈”的意思是像老虎那样凶狠地注视着,多用于贬义,显然有在此处不当。
再如:他们响应四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见异思迁”的意思是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多用于贬义,此处形容扎根西部建功立业的人们显然是一对的。
还有“明目张胆”,古代形容不畏权势,敢作敢为,有胆略,有气概,含褒义,到现代,指人公开干坏事,成了贬义词。
这一类的成语,还有“明哲保身”“好为人师”等。
(6)注意成语运用对象的范围。
有一些成语的运用有特定的对象,如“炙手可热”只能用于权势,“美轮美奂”只形容建筑,“磬竹难书”只形容罪恶,“不瘟不火”只形容戏剧表演,“匪夷所思”只形容言谈举止。
运用时要十分注意,否则就会出错。
如“他把这理论批驳得遍体鳞伤”,“遍体鳞伤”只能用于人,这里应用“体无完肤”。
这一类的成语还有“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巧夺天工”“青梅竹马”等。
(7)应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
如“我们学校有许多莘(shēn)莘学子”,“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如“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如“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各类多,与“各种”重复;如“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
这一类的成语还有“忍俊不禁”等。
(8)注意区分同义成语。
有些成语意思大致相同,但在程度轻重、意义侧重方面有所不同。
如“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指极残酷、极狠毒,但后者指世上没有过的惨事,手段之残酷、情形之凄惨到了极点,程度比前者重。
“信口开河”与“信口雌黄”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有“歪曲事实”、随意掩盖真相,进行诽谤污蔑之意,语义比前者重。
“朝三暮四”与“朝秦暮楚”都有反复无常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朝秦暮楚”多指在的原则方面的反复,比喻不讲原则反复无常。
例:“中国现代史上的军阀都要依靠一个外国势力,但他们朝秦暮楚,没有一个准后台。
”“朝三暮四”则比喻经常改变主意,如“他研究学问朝三暮四。
”再如“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前者侧重徒有虚名而毫无实际,犹如镜花水月一般,虚幻而不能捉摸;后者指以物示人而不落实,望梅虽不真正解渴,但有梅可望总比虚幻不可捉摸实在一些。
所以“画饼充饥”比喻有根本不能兑现的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望梅止渴”则比喻有对前途的预想来慰藉人们。
这一类的成语还有“另眼相看”与“刮目相看”、“光明磊落”与“光明正大”、“迫不及待”与“刻不容缓”等。
(9)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一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如“不容置疑”只用于肯定句,例:“这个观点不容置疑。
”“望其项背”只用于否定句,例:“他的雄厚实力令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同日而语”也只用于否定句,例:“你和他不可同日而语。
”3.了解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
成语误用的原因有很多,现总结几点如下:(1)望文生义。
如:他穿的衣服太小了,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形容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用来形容衣服不合身是错的。
)(2)褒贬颠倒。
如: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有口皆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是褒义词,有在这里意义颠倒了。
)(3)适用对象不当。
如:老王虽说已经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
(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不能用于老人。
)(4)不合语境。
如: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指别人有进步,不能再有老眼光去看待。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5)误用谦辞敬语。
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阔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述,不能用于他人,否则于人不敬。
)(6)比喻不当。
如: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妙手回春,指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
用在此处来比喻艺术高明,显然不妥。
)(7)重复用语。
如: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
)(8)误用典故。
如: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9)使用范围不当。
如:大家齐聚一堂,欢迎这位从海外归来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
而“这位”并不等于“众多”学子。
)(10)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如: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蹉跎岁月,愿意为“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而句中应理解为“艰苦岁月”,成语运用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