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书 我是谁主题班会设计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外在形象:外貌、衣着、举止等。
2. 内在特点:性格、兴趣、优点、不足等。
3. 自我观念: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
4. 人际沟通:尊重他人,善于表达,倾听他人意见。
5. 合作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特点,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自己。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4. 自我反思法: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剧本。
3. 准备纸和笔,让学生写自我反思的文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自己是谁吗?你们认为自己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讲解:教师讲解外在形象和内在特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特点。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特点,让学生从中认识到自己的特点。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特点,以及自己的感受。
5.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过程。
6. 自我反思:教师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8.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2. 分析学生写的自我反思文章,了解他们的自我观念和对自己优缺点的认识。
3.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和改进建议。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认识到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的概念与重要性2. 自我认知的方法与技巧3. 自我接纳与自我成长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自我介绍小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自我认知。
2. 新课导入:讲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自我认知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我认知。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我认知的方法与技巧。
5. 总结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教师讲解: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
7. 自我接纳与自我成长: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自己,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
8.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自我成长计划的设计。
9. 分享与反馈: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成长计划,其他小组给予反馈。
10.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制定自己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成长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小组讨论活跃度3. 学生分享与反馈的质量4. 学生自我成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五、教学资源1. 自我认知案例2. 小组讨论指导手册3. 自我成长计划模板六、教学活动1. 自我介绍小游戏:通过让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增强自我认知。
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过程,加深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理解。
3. 心理测试:引入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结果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4. 成长日志:鼓励学生定期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培养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和方法。
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班会
活动四:演一演,当好自己的角色
思考: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 人,走什么样的路,是每一个 人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 虽然普通平常,但却困扰着每 个人的一生。
你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 人?
医生? 教师?
活动四无:论演你想一成演为,什当么好样自的己人的角色
活动一:猜一猜,我是谁
活动一:说一说,“他是谁”
孙大我家是悟好…!空
徒弟
师兄
美猴 王
孙悟空
徒弟(师傅面前) 师兄(师弟面前) 美猴王(猴群面前)
……
面对不同的人时, 他有不同的角色。
学生
顾客
乘客
孙悟空
学生(学校) 顾客(商店) 乘客(公共汽车上)
……
在不同的生活场所, 他有不动二:议一议,“我是 谁”
我是谁
温馨提示: 1、认真听小组同 学介绍,可相互补
充。 2、不要影响别人。 3、尽量不与别人重复。
你都到过哪些地方,那时的你担当着 什么角色?请你介绍介绍自己。
我叫_________ 在___________ , 我是________ 在___________ , 我是________
都要做到这些...... 1、有责任心 2、讲诚信 3、有正义感 4、积极向上 5、学习进步 6、有思想
活动人四的做:人一生演个观什一、么演价样,值的观当人的,好问也自题是己。一没的个 角色
有统一的模板,也没有固定的答 案。不同人、不同民族、不同国 家、不同时代都会有自己不同的 做认准则和要求。“勿以善小而不 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想做什么样的 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请 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 己吧!
我是谁幼儿教案8篇
我是谁幼儿教案8篇很多教师在教案中预设了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详细的教案设计可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我是谁幼儿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是谁幼儿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正确对物品大小进行区分,判断其归属。
2、会说这是╳╳,是爸爸(妈妈或我)用的。
3、能喜欢并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活动准备:1、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孩子与父母用的物品,特别是鞋子、漱口杯、牙刷,衣服等每个人都有的东西。
分别放在活动室四周的桌子上。
2、人像:爸爸、妈妈、孩子活动准备:一、导入谈话。
t:前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许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用的东西,看,这是╳╳,是谁用的?是爸爸(妈妈)用的。
那妈妈(爸爸)的东西放在哪边?教师示范放二次。
t:谁愿意来找找哪些东西是爸爸或是妈妈、小朋友用的把它送到相应的地方。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t:请小朋友去把这些东西都送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边送边说:这是╳╳,是爸爸(妈妈、我)用的。
幼儿将周围桌子上的各种物品都送到相应的地方三、比较不同。
t:小朋友们都送好了,来我们看看这是什么?这是谁送的?是谁用的?为什么要送这样物品?出示一到两样较有明显的物品。
(如指甲油、唇彩、bp机)t:瞧,这是什么?(鞋子)是谁穿的?这儿呀还有,(将另两双鞋子和前一双放在一起)这是谁穿的?你们看这三双鞋子有什么不一样?(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比较)谁的最大?谁的最小?不大不小的是谁的?四、找家人都有的东西。
t:爸爸、妈妈、小朋友都有鞋子,那你们家还有什么东西是每个人都有的呢?它们都一样大吗?五、扮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t: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用的东西,我们就来玩娃娃家游戏好吗?那你想打扮谁呢?(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愿意打扮的角色。
)幼儿自由打扮,教师指导。
六、展现自己的装扮。
t:小爸爸、小妈妈、小朋友们你们都打扮好了吗?来,看看,你们能猜出来他打扮得是谁吗?是╳╳妈妈,你们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从衣服、鞋子、包等方面观察,并说这是妈妈的鞋子、这是妈妈的包、这是妈妈的裙子。
六年级下主题班会系列教案我是谁_通用版
活动主题:认识自己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了解到作为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担当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认定,进而引发学生对个人理想的思考。
2、结合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理想在自己手中,如何让理想飞得更远,自己必须付出努力,不断完善自我。
学生分析:受功利意识、社会信息杂乱、家庭溺爱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理想还很模糊,这一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
在六年级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变化明显,学习压力增大。
部分学生面对压力失去进取的意识,导致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逐渐加大。
为此,理想教育对学生来说必不可少,但是传统的理想教育主要以故事以及教师说教为主,很少触动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深入思考。
因此,设计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自己,并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适当角色。
教师分析:任课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强,本课主要使用的教学媒体是语言;教师善于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
能结合游戏活动增强课堂的启发性。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简单朴素,以服务学生为主。
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2、图表分析;3、游戏激趣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我是谁的故事》简略(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入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当环境或者外表的改变的时候,人很容易迷失自我。
自然就引出学生思考:我是谁?)二、引导提问:你是谁?要求学生不能回答自己的名字,再思考我还是谁?教师把学生讲出来的内容归纳为:自然、社会、家庭三个范围。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回答自己在自然、社会、家庭里充当的角色的问题。
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使学生有对号入座的感觉,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思考,为角色认定埋下伏笔。
)三、对角色的思考。
教师讲述自己的角色。
是母亲、教师、女儿、妻子、朋友、中国人、地球人……当我担任妻子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想我最重要的工作是:做一顿好吃的饭菜,让家人开心吃饭。
(“我”在做好这些角色时,做过哪些学习或努力?)请学生以图表的形式,在自然、社会、家庭这三个氛围内,每个项目选一个你有兴趣的角色,并在角色下写你认为做这个角色很重要的事情。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接纳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优点。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级和谐。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特征。
2. 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教授学生如何与人沟通,提高交际技巧。
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
2. 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3. 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4. 引入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 准备小组活动所需材料,如卡片、笔等。
3. 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4. 安排心理测试,提前准备好测试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是谁》。
2. 课堂活动一: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重、眼睛颜色等。
3. 课堂活动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互相交流,了解彼此的优点和不足。
5. 课堂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
6.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沟通,增进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分析学生心理测试的结果,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4. 收集学生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
我是谁主题班会设计
我是谁主题班会设计题目:我是谁——探寻自我的班会设计一、导入(150字)大家好!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我们相聚在这个班级,相互陪伴,一起成长。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你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是谁?今天,我们将围绕“我是谁”这个主题展开班会,通过参与互动和思考,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二、自我认知(300字)1. 自我介绍:每个同学用一分钟的时间,简短地介绍自己的姓名、生日、兴趣爱好、特长等。
2. 成果分享: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学校取得的成绩和个人成长经历,展示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突出表现。
三、探索个人特点(400字)1. 品质挖掘:通过填写问卷、讨论和反思,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2. 相互了解:分为小组,使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一人提问,另一人回答,然后双方互相交流思考的结果,以促进彼此更深入地了解。
四、寻找兴趣(400字)1. 兴趣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且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大家共同兴趣的项目。
2. 兴趣展示:同学们将自己的兴趣项目进行展示,不仅可以了解他人的兴趣,还可以激发自己对新领域的探索欲望。
五、规划未来(400字)1. 职业观察:请一些职业人士来校,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和工作感悟,为同学们展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前景。
2. 职业规划:通过指导书籍和互动讨论,同学们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并思考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六、总结(200字)通过这次班会,我们不仅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个性特点,还明确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学们在进行互动与分享的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次班会中的收获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七、反馈(200字)为了更好地改进班会设计,我们将进行问卷调查,听取每位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思考自己是谁,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我是谁》活动教案(精选14篇)
幼儿园小班《我是谁》活动教案(精选14篇)幼儿园小班《我是谁》活动篇1活动目标1、能根据声音或着装猜出同伴的姓名。
2、增进教师、同伴间的感情,感受愉快情绪。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彩色布条、卡通面具若干。
活动过程1、教师做猜者,与幼儿玩游戏。
教师用彩色布条蒙住眼睛,去摸幼儿的头或手。
被摸到的幼儿要大声说:“猜猜我是谁?”猜对了,全体幼儿鼓掌表示;猜不对重新再猜一次。
2、鼓励幼儿大胆玩游戏。
全体幼儿闭上眼睛,请一名幼儿带上卡通面具遮住脸,并学小动物的叫声。
幼儿睁开眼后,根据声音和着装猜出这个小朋友的名字。
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为让幼儿尽快熟悉同伴,此游戏可在饭前饭后进行。
1、上课时我会让他们的发言权多一些,尽量让他们多与老师小朋友开口说话,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的能力。
2、大家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我会让他们来观察小朋友,让他们与老师示范动作,让他们感受到都是老师的好宝宝。
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在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
孩子和家里人之间的亲和力比较强,易沟通,放学的时候我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与孩子交谈,关于幼儿园的事情,询问一下他们与其他小朋友的相处关系及其他们的点滴琐事,让他们喜欢说话善于交流。
3、幼儿之间的互动也逐渐频繁了,要充分利用幼儿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契机,引导幼儿乐于交往,会交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6、小班游戏猜猜我是谁教案反思活动目标:l.辨别并愿意模仿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叫声。
2.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
活动准备:各种动物头饰活动过程:l.模仿小动物叫声――教师出示小各种动物头饰。
这是谁?它是怎么叫的?――请幼儿选择自己想扮演的小动物,戴好相应的头饰。
――告诉幼儿游戏名称,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讲解游戏规则,告诉幼儿游戏玩法。
我是谁活动策划方案
我是谁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简介「我是谁」活动是一个以自我认知和自我探索为主题的全员参与活动。
通过各种游戏、互动和讨论环节,帮助参与者认识自己的优势、挑战和潜力,并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成长和目标。
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参与者建立自信、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规划。
二、活动目标1. 帮助参与者认识自己的优势、挑战和潜力。
2. 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参与者实现个人成长和目标。
3. 培养参与者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4. 鼓励领导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活动流程1. 初步调研:了解参与者的需求和期望,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2. 活动宣传和招募:通过内部邮件、海报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3. 开场介绍:项目负责人介绍活动的目标、流程和规则,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和热情。
4. 自我探索游戏:参与者通过各种游戏和互动环节,了解自己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挑战,如性格特点、技能、兴趣等。
5. 目标设定:参与者通过个人辅导和团队讨论,设定短期和长期的个人目标,并列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
6. 实践和反馈:参与者在一定时间内实施行动计划,并进行反馈和分享经验。
7. 总结和总结:项目负责人带领参与者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收获,并鼓励大家继续发展和成长。
四、活动细节1. 活动形式:包括小组游戏、个人辅导、团队讨论、分享会等多种形式,旨在提供丰富和多样化的体验。
2. 活动时间:根据参与者的工作安排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时间段进行活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工作日,也可以是周末或假日。
3. 活动场地:可以选择公司内部的会议室、户外公园或其他适合的场地,以提供舒适和开放的环境。
4. 活动教材: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工具,如问卷调查、个人测评、行动计划表等,以提供参与者参考和使用。
五、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预计费用为2000元。
2. 活动材料费用:包括印刷、制作教材和奖品等,预计费用为1000元。
学校心理辅导系列--我是谁-教案
学校心理辅导系列-通用-我是谁-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来更好地了解自己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自我介绍活动: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和发展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自我认识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我的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含义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来确定自己的价值观2.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价值观对个人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价值观讨论: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并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影响价值观排序活动:让学生根据重要程度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排序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价值观的含义和重要性第三章:我的兴趣爱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兴趣爱好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帮助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新事物来丰富自己的生活3.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兴趣爱好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兴趣爱好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介绍自己的经历和收获尝试新事物活动:让学生尝试一项新事物,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兴趣爱好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第四章:我的梦想和目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梦想和目标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制定计划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4.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梦想和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梦想和目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讨论如何实现它们制定计划活动:让学生制定一个实现自己梦想和目标的计划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梦想和目标对个人发展的意义第五章:我的情绪和情感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和情感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表达和调节情绪来维护心理健康5.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情绪和情感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情绪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并讨论其对生活的影响情绪调节活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效果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情绪和情感对个人生活的意义第六章:我的关系和社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和社交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社交技巧6.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人际关系和社交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关系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朋友和同学的关系,并讨论如何改善和加强这些关系社交技巧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并练习有效的社交技巧6.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社交场景第七章:我的学习和成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7.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习经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并讨论其有效性学习方法和技巧活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效果7.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学习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第八章:我的时间和管理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8.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管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时间管理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和方法,并讨论如何改进和提高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活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技巧,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效果8.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时间管理场景第九章:我的安全和健康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安全和健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安全和健康经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安全和健康经验,并讨论其有效性保护和自我保护活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保护和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效果9.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安全和健康场景10.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10.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期的学习和体验,思考自我认识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反思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并讨论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未来规划:让学生制定一个关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计划,包括目标和步骤10.3 教学方法个别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核心活动:认识自我、价值观、兴趣爱好、梦想和目标、情绪和情感。
主题队会——“我是谁”
主题队会——“我是谁”【设计理念】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也是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
小学生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对自己的态度等。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是头脑中固有的,对自我的认识也是从比较模糊逐渐趋向比较清楚,从比较片面逐渐趋向多面,从主要依靠成人的指点,逐渐趋向主动积极。
问学生“你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低年级学生往往只能说出一两个答案,而且多于能力有关,多是成人经常说的。
高年级学生特别是经过训练的学生则能说出二三十个答案,内容涉及能力、性格、学习、品德、与人交往等多方面。
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影响着对自己的评价,认识不清楚,评价就可能不准确;认识较片面,评价不可能全面其正确性也不会高;认识被动,评价也势必受到别人左右。
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决定着对自己的态度,只认识缺点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消极的,对自己时常持有否定的态度、不满意的态度,靠别人的指点才能认识自己的孩子,其评价常常是摇摆不定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时常依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从发展的角度看是这样,从问题的角度看也是这样,大凡对自己不满意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自我认识的问题,存在自我评价的问题。
因而自我意识辅导必须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开始。
“我是谁”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就是利用团体辅导的优势,借助熟悉的动植物暗喻自己,让学生全面关注、发现、认识自我。
引导学生从关注自己一个方面移向关注多个方面。
主要让学生懂得:*你是怎样认识你自己的?*你通过什么方式和角度认识自己?同时这项活动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目标阐述】1、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关注自己,引发学生对认识自己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既认识自己的优点,也接受自己的缺点。
3、引导学生从“自我”和“他人”两个不同角度全面认识自己。
【重点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
我是谁主习题班会设计
我是谁主习题班会设计我是谁主题班会设计活动主题:认识自己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了解到作为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担当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认定,进而引发学生对个人理想的思考。
2、结合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理想在自己手中,如何让理想飞得更远,自己必须付出努力,不断完善自我。
学生分析:受功利意识、社会信息杂乱、家庭溺爱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理想还很模糊,这一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
在六年级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变化明显,学习压力增大。
部分学生面对压力失去进取的意识,导致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逐渐加大。
为此,理想教育对学生来说必不可少,但是传统的理想教育主要以故事以及教师说教为主,很少触动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深入思考。
因此,设计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自己,并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适当角色。
教师分析:任课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强,本课主要使用的教学媒体是语言;教师善于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
能结合游戏活动增强课堂的启发性。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简单朴素,以服务学生为主。
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2、图表分析;3、游戏激趣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我是谁的故事》简略(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入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当环境或者外表的改变的时候,人很容易迷失自我。
自然就引出学生思考:我是谁?)二、引导提问:你是谁?要求学生不能回答自己的名字,再思考我还是谁?教师把学生讲出来的内容归纳为:自然、社会、家庭三个范围。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回答自己在自然、社会、家庭里充当的角色的问题。
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使学生有对号入座的感觉,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思考,为角色认定埋下伏笔。
)2、在交流学生对角色定位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对角色的解释,让学生更清晰角色含义。
3、在游戏活动后,学生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向学生表述。
三、对角色的思考。
学校心理辅导系列我是谁教案
学校心理辅导系列-通用-我是谁-教案章节一:引言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我是谁”这一主题的兴趣。
内容:介绍心理辅导的概念和目的,解释“我是谁”的主题意义。
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心理辅导的认知,讨论为什么了解自己很重要。
章节二:自我认知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内容:解释自我认知的定义,探讨如何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来认识自己。
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观察,记录自己的兴趣、优点和不足,分享并讨论。
章节三:性格特点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性格特点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培养学生认识和接受自己性格特点的能力。
内容:介绍性格特点的概念,探讨性格特点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
活动:让学生完成性格测试,讨论性格特点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章节四:价值观和信念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价值观和信念对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明确和坚持自己价值观和信念的能力。
内容:解释价值观和信念的定义,探讨它们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生活选择。
活动:让学生讨论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思考它们如何塑造自己。
章节五:目标设定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自我认知设定目标,培养学生设定和实现目标的能力。
内容:介绍目标设定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设定目标。
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自我认知设定个人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章节六:情感智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情感智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识别和管理自己情感的能力。
内容:解释情感智能的概念,探讨如何通过自我反思和与他人互动来提高情感智能。
活动:让学生进行情感智能测试,讨论如何提升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智能。
章节七:人际关系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健康人际关系的能力。
内容:介绍人际关系的类型和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沟通和同理心改善人际关系。
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人际交往场景,讨论交流技巧。
章节八:应对压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压力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有效应对压力的能力。
“我是谁”主题班会设计
活动主题:认识自己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了解到作为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担当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认定,进而引发学生对个人理想的思考。
2、结合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理想在自己手中,如何让理想飞得更远,自己必须付出努力,不断完善自我。
学生分析:受功利意识、社会信息杂乱、家庭溺爱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理想还很模糊,这一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
在六年级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变化明显,学习压力增大。
部分学生面对压力失去进取的意识,导致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逐渐加大。
为此,理想教育对学生来说必不可少,但是传统的理想教育主要以故事以及教师说教为主,很少触动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深入思考。
因此,设计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自己,并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适当角色。
教师分析:任课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强,本课主要使用的教学媒体是语言;教师善于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
能结合游戏活动增强课堂的启发性。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简单朴素,以服务学生为主。
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2、图表分析;3、游戏激趣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我是谁的故事》简略(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入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当环境或者外表的改变的时候,人很容易迷失自我。
自然就引出学生思考:我是谁?)二、引导提问:你是谁?要求学生不能回答自己的名字,再思考我还是谁?教师把学生讲出来的内容归纳为:自然、社会、家庭三个范围。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回答自己在自然、社会、家庭里充当的角色的问题。
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使学生有对号入座的感觉,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思考,为角色认定埋下伏笔。
)三、对角色的思考。
教师讲述自己的角色。
是母亲、教师、女儿、妻子、朋友、中国人、地球人……当我担任妻子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想我最重要的工作是:做一顿好吃的饭菜,让家人开心吃饭。
(“我”在做好这些角色时,做过哪些学习或努力?)请学生以图表的形式,在自然、社会、家庭这三个氛围内,每个项目选一个你有兴趣的角色,并在角色下写你认为做这个角色很重要的事情。
2024年我是谁主题班会设计
2024年我是谁主题班会设计主题班会设计:2030年的自己一、班会主题及目标主题:2030年的自己目标:1. 让学生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拓宽他们的眼界;2. 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就业市场及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3. 引导学生制定中长期目标,并提供实际操作的方法和建议;4.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未来规划能力。
二、班会设计及实施步骤步骤一:引入1. 介绍主题:“2030年的自己”,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播放一段相关视频,展示未来可能出现的高科技设备和人类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探索未来职业1.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未来可能出现的职业及其特点。
2. 写作活动: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未来职业进行写作,包括工作内容、培养路径等。
步骤三:了解未来的就业市场1. 介绍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讲解相关统计数据和趋势,让学生了解未来就业市场的变化。
2. 小组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研究一种未来可能火热的行业,并展示研究成果。
步骤四:制定中长期目标1. 学生自我调查:通过填写问卷或简单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2. 中长期目标制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引导学生制定中长期目标,并讨论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式。
3. 分享目标:学生向整个班级分享自己的中长期目标,激励并互相鼓励。
步骤五:实际操作方法和建议1. 请一位就业专家或相关行业从业者来讲解就业方面的实际操作方法和建议,并结合学生的目标进行具体指导。
2. 学生交流讨论:学生自由交流、分享各自的疑惑和困惑,大家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步骤六:总结及反思1. 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学生对本次班会进行个人总结,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2. 整体反思:班主任或指导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班级反思,包括活动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反应等。
三、活动扩展1. 班级演讲比赛:学生根据自己对2030年的未来认知和展望,进行演讲比赛。
2. 就业市场走访: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就业市场的参观,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就业机会。
2024年幼儿园大班我是谁教案8篇
2024年幼儿园大班我是谁教案8篇幼儿园大班我是谁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3、通过对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难点: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图片,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四、活动过程:1、导入激趣:看图引趣。
观察图片让幼儿观察自己及外国幼儿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小朋友。
(1)请幼儿照镜子,说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引导幼儿知道自己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
(2)出示不同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引导找出图片上中国小朋友。
(3)中国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还有谁?(4)启发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2、在活动材料上观察与操作。
(1)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最爱吃什么?(2)请帮助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选择餐具和食物。
(3)鼓励学学各国小朋友相互问好的语言。
3、寻找发现中国的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哪里"为题,请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
(2)共同认识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某些外国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并将他们送回家。
4、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1)、风别放一段汉语和英语录音,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进一步感知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2)让幼儿观察幼儿图书上的文字,进一步感知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汉字。
5、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大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4.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优点和不足。
2. 自信心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成功经历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 沟通能力提升: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情绪调节:教授学生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情绪波动。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增进彼此的了解。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心情和感受,提高同理心。
3. 分享成功经历: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激发自信心。
4. 情绪调节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的练习,如深呼吸、冥想等。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布置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放松。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相关教学PPT、活动道具等。
3. 小组分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4.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成长。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
2. 自我认知活动:让学生通过填写自我介绍表格、绘制自己的肖像等,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优点和不足。
3. 小组分享: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自认知活动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增进彼此的了解。
4. 成功经历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和受到鼓舞。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心情,提高同理心。
我是谁主题的教育活动方案
我是谁主题的教育活动方案教育活动方案:我是谁一、活动背景和目的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物质的满足和成功,但却忽略了对自己本质的认知和思考。
缺乏对内心的深入探索和了解,容易导致个人的迷失和价值观的扭曲。
因此,本教育活动旨在通过自我探索,引导参与者对自己的本质和真实的自我进行认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提升自我价值的意识。
二、活动内容和流程1. 主题引入(30分钟)a. 活动导师进行开场介绍,介绍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
b. 导师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引发参与者对于自我认知的思考。
2. 自我认知与价值观(60分钟)a. 导师介绍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
b. 参与者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个人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冥想和自我反思(40分钟)a. 导师进行冥想引导,帮助参与者放松身心,静心思考。
b. 参与者进行自我反思,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成功和失败,以及对自己的期望和目标。
4. 情绪管理和积极心态(60分钟)a. 导师介绍情绪管理和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并讲解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b. 参与者进行情绪管理和积极心态的练习,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5. 共建和谐关系(40分钟)a. 导师介绍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分享相关的经验和技巧。
b. 参与者进行小组活动,练习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
6. 创造力和潜能的发掘(60分钟)a. 导师介绍创造力和潜能的概念,并提供相关的启发和案例。
b. 参与者进行个人创造力的发掘和练习,分享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潜能。
7. 总结和反思(30分钟)a. 导师进行活动总结,提醒参与者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b. 参与者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三、活动方法和工具1. 演讲和分享:通过导师的演讲和分享,引发参与者的思考和讨论。
2. 小组讨论和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让参与者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冥想和自我反思:通过冥想和自我反思的方式,让参与者静心思考和回顾自己的内心。
我是谁活动教案
我是谁活动教案教案标题:我是谁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份和特点,增强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学资源:1. 班级黑板/白板和粉笔/马克笔。
2. 学生绘画用纸和彩色铅笔/蜡笔。
3. 学生自我介绍表格。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份学生自我介绍表格,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家庭成员、兴趣爱好等内容。
2. 准备足够的绘画用纸和彩色铅笔/蜡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身份和特点。
例如,问学生“你们是谁?你们有什么特点?”等问题。
主体活动:2. 分发学生自我介绍表格,让学生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
3.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并互相了解对方填写的内容。
4. 邀请学生依次上台,向全班展示自己填写的表格,并简短地介绍自己。
5.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绘画活动:6. 要求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
7. 提供足够的绘画用纸和彩色铅笔/蜡笔,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进行绘画。
8. 鼓励学生在绘画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分享和总结:9. 邀请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并简要解释作品中表达的意义。
10.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增强团队合作和友谊意识。
11. 总结活动,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并鼓励他们保持自信和积极的态度。
拓展活动:12.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与家人一起讨论自己的身份和特点。
评估:13.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自信心的提升。
教学延伸:可以邀请家长到班级进行一次“我是谁”主题的座谈会,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份和家庭背景。
同时,也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来观摩学生的绘画作品展览,促进跨班级的交流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谁主题班会设计
活动主题:认识自己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到作为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担当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认定,进而引发学生对个人理想的思考。
2、结合游戏活动,让学生理解理想在自己手中,如何让理想飞得更远,自己必须付出努力,不断完善自我。
学生分析:
受功利意识、社会信息杂乱、家庭溺爱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理想还很模糊,这一类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
在六年级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变化明显,学习压力增大。
部分学生面对压力失去进取的意识,导致六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逐渐加大。
为此,理想教育对学生来说必不可少,但是传统的理想教育主要以故事以及教师说教为主,很少触动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深入思考。
因此,设计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自己,并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适当角色。
教师分析:
任课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强,本课主要使用的教学媒体是语言;教师善于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
能结合游戏活动增强课堂的启发性。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简单朴素,以服务学生为主。
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2、图表分析;3、游戏激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我是谁的故事》简略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入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当环境或者外表的改变的时候,人很容易迷失自我。
自然就引出学生思考:我是谁?)
二、引导提问:你是谁?
要求学生不能回答自己的名字,再思考我还是谁?教师把学生讲出来的内容归纳为:自然、社会、家庭三个范围。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回答自己在自然、社会、家庭里充当的角色的问题。
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使学生有对号入座的感觉,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思考,为角色认定埋下伏笔。
)
三、对角色的思考。
教师讲述自己的角色。
是母亲、教师、女儿、妻子、朋友、中国人、地球人……当我担任妻子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想我最重要的工作是:做一顿好吃的饭菜,让家人开心吃饭。
(“我”在做好这些角色时,做过哪些学习或努力?)
请学生以图表的形式,在自然、社会、家庭这三个氛围内,每个项目选一个你有兴趣的角色,并在角色下写你认为做这个角色很重要的事情。
(设计这个环节为的是让学生的角色认定进一步深化,进而思考
要做好这个角色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教师不必让学生写什么是好的,只是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这也是避免说教的氛围影响学生的思考范围。
)
四、交流归纳:
不读学生名字,交流学生的角色认定结果。
(关键是要做什么?)(不公布学生名字交流,不让学生自己回答交流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六年级学生要面对全班同学回答以上问题,问题的答案就很成问题了。
因此,我选择了不读名字交流。
而且不读名字交流,教师可以把握的尺度就很大。
当然是通过学生的答案,列举出学生比较正面的回答。
到达正面引导学生认识角色的目的。
)
五、游戏激趣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写在白纸上,并把白纸折成飞机。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放飞纸飞机。
每个学生有三次放飞的机会。
六、活动小结:
在操场上围圆圈,学生坐下。
提问:刚才,有哪些同学在第一次放飞之后改良过飞机?有哪些是看到别人放飞的动作特别好,而去模仿的?
教师:你要达到你自己的理想,你准备怎么做?
(这个环节设计是在学生“知”的前提下,对自我行为的思考。
达到知行同一的目的。
)
教师:每人的理想都在自己手中,是否能起飞要靠自己去创造。
是否能飞的更高、更远,就需要你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了。
祝愿我们
的理想能飞得很高很远。
整理飞机、队伍结束课堂。
反思:在设计这节班会课的时候,我想得最多的是,我们的学生需要什么?因此这节课的主题针对性比较强,能营造轻松的氛围,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
需要调整的地方:
1、部分环节需要学生思考的深度、广度可能并不适合大部分的学生,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以及应对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2、在交流学生对角色定位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对角色的解释,让学生更清晰角色含义。
3、在游戏活动后,学生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向学生表述。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