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814368453610661ed9f4ef.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工艺工法概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工艺工法特点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 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4主要引用标准《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3a86554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d.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一、背景介绍环形开挖是城市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方式。
在进行环形开挖时,为了保证地下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进行预留核心土的施工。
本文将介绍预留核心土的施工顺序及其注意事项。
二、预留核心土的施工顺序1. 首先,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确定预留核心土的尺寸和深度。
2. 在进行环形开挖时,先挖掉环形区域外侧的土方,留下环形区域内侧的土方,形成环形土坑。
3. 开始挖掘环形区域内侧的土方,直至挖到预留核心土的位置。
4. 挖掘预留核心土时,需要注意避免对周围土体的影响,可采用分层开挖或隔离带等方式进行。
5. 挖掘完预留核心土后,需要及时对挖掘面进行支护,以保证其稳定性。
6. 在进行环形开挖的后续工作时,需要考虑预留核心土的影响,如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时,需要避开预留核心土的位置。
三、预留核心土施工注意事项1. 预留核心土的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保证施工质量。
2. 在进行预留核心土挖掘时,需要注意避免对周围土体造成影响,如对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等。
3. 预留核心土的挖掘需要遵循安全、环保、节能的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
4. 在进行预留核心土的挖掘时,需要对挖掘面进行支护,以保证其稳定性。
5. 预留核心土的施工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四、总结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是环形开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施工顺序和注意事项对于保证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安全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c6f0db6d9b89680203d825f6.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并进行支护,再分部开挖中部核心土、两侧边墙的施工方法。
⑴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3
图3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⑵工艺主要说明及要求
适用范围:常适用于Ⅵ级围岩单线和Ⅴ~Ⅵ级围岩双线隧道。
在本标段的Ⅴ级围岩地段曾采用此方法开挖,在每一开挖循环中,人工结合挖掘机开挖环形拱部,架立钢支撑,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在拱部初期支护保护下,开挖核心土和下半部,随即接长边墙钢支撑,
挂网喷射混凝土,并进行封底。
喷混凝土采用湿喷技术;
初期支护完毕,进入下一开挖循环。
环形开挖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0.5m~1.0m;开挖后应及时施做喷锚支护、安设钢架支撑,每两榀钢架间宜采用连接钢筋连接,并应加锁脚锚杆;
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时,核心土面积不应小于整个开挖断面的50%;当围岩条件较差,自稳时间较短时,开挖前应在拱部设计开挖轮廓线以外,进行超前支护。
⑶施工特点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具有施工开挖工作面稳定性好,施工较安全,但施工干扰大、工效低。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88d2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f.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结构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地下结构的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保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和周边土层的稳定,需要在基坑开挖前预留一定厚度的核心土。
本文将从该方法的定义、原理、适用条件、施工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定义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避免周边地基沉降和裂缝的产生,采用预留核心土的方法。
其原理是在基坑开挖之前,先在地面上按照基坑的形状和尺寸挖出一个环形的土壕,然后再将其中心部分的土壕留下,作为开挖基坑时周边地基的支撑。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小地基的变形和沉降,提高周边建筑物和土层的稳定性。
二、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原理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预留核心土来提供基坑开挖时周边地基的支撑,并减小地基的变形和沉降,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
具体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支撑:通过在基坑开挖前预留核心土,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减轻基坑边坡的土压力,降低土壕的变形和沉降,以保证周边地基的稳定。
2.减小土壕变形:通过预留核心土的方法,可以减小基坑边坡土层的变形范围,降低地基的沉降和变形,使得周边建筑物和土层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3.控制地下水位:通过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以较好地控制地下水位,减少地基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确保基坑开挖时周边地基不会出现严重的变形和沉降。
三、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基坑周边有稳定土层:基坑周边地基的土质应该为较为稳定的土层,不宜有较大的土体变形和荷载变化,以确保预留核心土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2.基坑边坡相对平缓:基坑开挖的边坡应该相对平缓,不宜有过于陡峭的边坡,以避免地基的严重变形和破坏。
3.地下水位较为稳定: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应该较为稳定,不宜有较大的水位变化,以确保预留核心土的支撑作用不受到水位变化的影响。
4.周边建筑物结构稳定:周边建筑物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不宜有严重的裂缝和变形,以确保基坑开挖时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f2bbfbad02de80d5d84066.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工艺工法概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 工艺工法特点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4 主要引用标准《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3c687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0.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阶段:
①现场勘查与测量:确定开挖位置,进行地质勘探,评估围岩稳定性。
开挖与初期支护阶段:
②开挖环形拱部:使用人工或单臂掘进机开挖环形拱顶部分。
③架立钢支撑:在拱部开挖后立即架设钢支撑,以维持开挖面的稳定。
④挂钢筋网:在钢支撑后挂设钢筋网,增加支护强度。
⑤喷射混凝土: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形成初步的支护结构。
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阶段:
⑥开挖核心土与下台阶:在初步支护保护下,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开挖中央核心土和下部台阶。
进一步支护与监测阶段:
⑦接长钢支撑:根据需要接长钢支撑,确保整个开挖面的稳定性。
⑧喷射混凝土与封底:再次喷射混凝土,对底部进行封底加固。
⑨监测与调整:持续监测围岩变形情况,依据监测数据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最终衬砌阶段:
⑩防水隔离层铺设:当初衬稳定后,铺设防水隔离层,防止地下水渗透。
⑪二次衬砌:最后进行二次衬砌,形成永久性的隧道结构。
完成与验收:
⑫清理与验收:清理施工现场,准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此流程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可能因工程条件、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而有所调整。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f564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8.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指在地下开挖工程中,采用预留核心土的方法来保护地下构筑物或基础的一种施工技术。
它主要适用于以下条件:1.地下结构复杂的场所。
在地下有一些复杂的结构,如地下管线、现有建筑物等,如果采用传统的开挖方法可能会对这些结构造成损坏。
此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保护这些结构,确保施工安全。
2.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传统的开挖方法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渗漏问题。
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以避免地下水渗漏,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3.土质松软的地区。
在土质松软的地区,采用传统的开挖方法可能会导致坍塌或滑坡等安全问题。
而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以通过预留核心土来增加土体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
4.对地下结构物影响较小。
在地下有一些对地下结构物影响不大的地区,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以有效地保护这些地下结构物,确保施工安全。
5.有限的工程空间。
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地方,应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6.重复预留核心土以进行支护。
当需要进行多次开挖时,可以重复利用预留的核心土来进行支护,降低施工成本。
以上是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接下来将分别对这些适用条件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是在地下结构复杂的场所。
地下结构复杂的场所可能存在地下管线、地下设施或现有建筑等,采用传统的开挖方法可能会对这些结构造成损坏,影响施工效率和后续使用。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保护这些结构,避免对其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预留核心土的方法,可以在保护这些地下结构的同时,完成地下开挖工程,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
其次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通常容易导致地下水渗漏问题。
采用传统的开挖方法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渗漏,影响施工安全和地下水环境。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以通过预留核心土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渗漏问题,保证施工安全和地下水环境的稳定。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58a0ae680203d8ce2f24e3.png)
封面作者:Pan 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2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 工艺工法特点2.1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2.2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2.3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2.4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2.5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27940f69dc5022abea0099.png)
封面作者:PanHongliang仅供个人学习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1. 1工艺工法简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圉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亍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 2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 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圉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LI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工艺工法特点2.1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2. 2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2. 3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 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2. 4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圉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2. 5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黃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IV、V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5e7c2b852458fb770b56f5.png)
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灌筑二衬的时机提供依据 G:掌子面开挖距离仰拱闭合面必须不大于 35m。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三、施工注意事项: A:隧道施工应坚持“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及时衬
砌”的原则。 B:超前支护等辅助措施,应首先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完毕,再开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底人 审核
复核 接底人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lcome To Download !!!
中铁二十一局大连枢纽 SN2 标 V 级围岩开挖方法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
中铁二十一局大连枢纽 SN2 标项目经理 部三分部
日期
工程名称
郭家岭隧道
编号
交底内容: V级围岩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一、试用条件及范围
双线隧道 V 级围岩(浅埋,软弱围岩)开挖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https://img.taocdn.com/s3/m/db5677c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6.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在进行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前,需要先了解可行性和优势,
选择合适的土法施工顺序。
以下是一些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第一步:确定技术方案。
首先,需要根据开挖深度、土壤性质和
环境要求等因素制定技术方案,然后在平面上确定预留核心的位置和
尺寸。
第二步:挖掘环形成型坑。
在核心设计位置挖出一定直径的环形
成型坑,并对其进行清理,保证土壤清洁且无杂质。
选择挖掘方式时,需考虑到施工工艺、安全环保、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第三步:打固环形壁。
对环形成型坑壁进行打固,可以使用钢模板、钢筋网片等固化工具,以降低开挖壁面的垮塌风险,提高工地安
全性。
第四步:开挖核心土。
处理好环形成型坑后,可开始对核心位置
内的土壤进行开挖。
此时,需注意天气因素,如在下雨天进行开挖施
工会影响工期和影响质量。
第五步:存放核心土。
挖出的核心土需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以便
后续施工回填。
为保证质量,施工中需要控制土方回填深度,确保回
填均匀化。
第六步:回填土方。
环形开挖的最后一步是将回填土方均匀地铺在已经挖好的成型坑中。
回填土方要达到规定要求,保证其重心稳定和周边土壤得到满足,避免因不当回填导致环境安全问题。
总之,在进行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操作步骤,以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和不必要的风险问题。
同时,还需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效率都得到保证。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实用工艺工法
![3、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实用工艺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df6a29804d2b160a4ec06b.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103-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阳刚1.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可以有效地避免洞身开挖造成较大的收敛和下沉,为近早突破软弱围岩地段加快了进度。
该工法在我国郑西客专秦东隧道、浙赣复线新羊石大跨软岩隧道、深圳盐坝高速公路B段溪涌隧道、宁夏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输水隧洞等工程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1.2 工艺原理按照“新奥法”原理,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原则,着眼于“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一方面,“环形开挖”将“面”拓展到“点”,减少软弱围岩大范围开挖而引起的扰动,加之利用“预留核心土”来支顶工作面,从而达到充分保护岩体的目的;另一方面,按照洞室开挖后岩体受力特点,利用环形开挖预留的作业空间及时进行支护,充分利用支护结构来限制岩体的变形,保证岩体不致过度松弛而丧失或降低岩体的承载能力。
2 工艺工法特点2.1施工难度小。
由于“化面到点”,工序简单,各部位开挖及初支较容易控制,施工难度降低。
2.2降低施工成本。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大大节省了临时钢架和临时喷射混凝土,省工省料。
2.3施工安全有保障。
核心土支顶工作面,稳定性好;开挖均在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短进尺及设备的利用缩短了围岩的暴露时间;工序少、工序之间距离短,能尽早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发挥支护效应。
2.4加快了施工进度,容易转换工序。
与双侧壁导坑、CRD工法相比,无临时支护,节省了拆除临时支护的时间,所以当围岩变化时候,容易转换工序。
2.5本工法可灵活应用。
单独使用时,错台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其工法核心内容之一“预留核心土”亦可广泛应用在台阶法、双侧壁导坑法、CRD法等工法的分部施工中。
3 适用范围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隧道洞口、具“浅埋、富水、偏压、大跨”特征和典型的Ⅳ、Ⅴ级围岩软弱地段,对其他类似地下工程亦有借鉴意义。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b0fc2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4.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的适用条件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在建设环形结构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开挖方法。
它是指开挖时,在环形结构的内圆和外圆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核心土,用于支撑环形结构,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它的适用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环形结构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适用于高度和宽度较大的环形结构,如环形隧道、地下室、地铁车站等。
这是因为这些结构需要支撑较大的荷载,不留核心土的话,结构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
二、基础土质较好且不易坍塌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需要在环形结构的内外圆之间先开挖土方,然后保留核心土,这样土方就会有一定的高度。
如果土质较软、较松散或者容易坍塌,那么在开挖过程中,土方可能会发生滑坡、塌方等情况,导致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基础土质较好且不易坍塌的地区。
三、所在地区没有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深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需要施工方案中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一旦失误,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
因此,当所在地区地下水位比较深或者没有地下水时,采用这种方法会更加安全可靠。
四、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可以减少土石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要求。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噪音、尘土等污染物的扩散,还可以减轻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或道路造成的影响。
总的来说,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
只有在具备上述条件时,才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环形结构的建设,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5103e1856a561252d36f7a.png)
隧道开挖及出碴运输——隧道施工方法作者:北雪编辑来源: 中国铁路网更新时间:2009-10-191 全断面法1 施工工艺全断面开挖法是按设计断面将隧道一次开挖成型,再施作做衬砌的施工方法。
其施工流程可参照图1。
图1 全断面法开挖施工流程图2 施工要点(1)施工时应配备钻孔台车或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以尽量缩短循环时间,各道工序应尽可能平行交叉作业,提高施工进度;(2)使用钻孔台车宜采用深孔钻爆,以提高开挖进尺;(3)初期支护应严格按照设计及时施做。
(4)为控制超欠挖,提高爆破效果,有条件时可采用导洞超前的方法进行全断面开挖。
2 台阶法1 施工工艺台阶开挖法是将隧道设计断面分两次或三次开挖,其中上台阶超前一定距离后,上下台阶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
其施工流程可参照图2、3。
图2 台阶法开挖断面示意图图3 台阶法开挖施工流程图2 施工要点:(1)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一般应不超过1倍洞径,以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2)台阶高度应根据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大小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确定。
(3)上台阶施作钢架时,应采用扩大拱脚或施作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4)下台阶应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
当岩体不稳定时,应采用缩短进尺,必要时上下台阶可分左、右两部错开开挖,并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仰拱。
(5)施工中应解决好上下台阶的施工干扰问题,下部施工应减少对上部围岩、支护的扰动。
(6)上台阶开挖超前一个循环后,上下台阶可同时开挖。
3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1 施工工艺: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在上部断面以弧形导坑领先,其次开挖下半部两侧,再开挖中部核心土的方法,其施工流程可参照图4、5。
2 施工要点:(1)环形开挖每循环长度宜为0.5~1m;(2)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或格栅支撑,每两榀钢架之间应采用钢筋连接,并应加锁脚锚杆,全断面初期支护完成距拱部开挖面不宜超过30m;(3)预留核心土面积的大小应满足开挖面稳定的要求;(4)当地质条件差,围岩自稳时间较短时,开挖前应在拱部设计开挖轮廓线以外,进行超前支护;(5)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进行平行作业。
隧道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怎么施工?看这篇就懂了
![隧道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怎么施工?看这篇就懂了](https://img.taocdn.com/s3/m/53c355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6.png)
隧道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怎么施工?看这篇就懂了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一般是将开挖面分成环形拱部、上部核心及下部台阶三部分。
根据地质好坏将环形拱部断面分成一块或几块。
先开挖上部导坑弧形断面留核心土平台,再开挖下部两侧边墙、中部核心土的隧道开挖方法。
适用条件:单线隧道Ⅳ~Ⅴ级围岩,也可用在双线隧道Ⅲ~Ⅳ级围岩地段。
施工特点:
1、环形开挖进尺宜为0.5-1.0m,核心土面积应不小于整个断面面积的50%。
2、开挖后应及时施工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相邻钢架必须用钢筋连接,并应按施工要求设计施工锁角锚杆。
3、围岩地质条件差,自稳时间短时,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超前支护。
4、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应再上台阶支护完成后、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
施工工序流程图:
施工工序流程图
施工要点:
(1)开挖前应在拱部进行超前支护、环形开挖每循环长度0.5~1m 不宜过长,开挖后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装钢架支撑。
(2)每两榀钢架之间采用钢筋连接,并设置锁脚锚杆、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距拱部开挖面不超过15m。
(3)预留核心土面积大小根据围岩地质情况,便于施工和满足开挖面的稳定。
(4)上部弧形、左、右侧墙部,中部核心土开挖各错开3~5m进行平行作业。
(5)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副浇筑,距离掌子面≤70m。
全断面衬砌时间根据监控量测稳定情况及时施作。
施工图片: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实例。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流程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44ef2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8.png)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流程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呀,这可有点意思呢。
咱先来说说这方法大概是个啥情况吧。
这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呢,就像是在土里挖一个圈儿,但是中间要留下一块核心的土。
为啥要这么干呢?这就跟盖房子打地基似的,得有个稳当的做法。
这中间留的土就像是一个小支柱一样,能让周围的土不会一下子就塌下来。
那开始干活的时候呀,第一步得先确定开挖的范围。
这个范围可不是随便定的,得根据好多东西来考虑呢。
比如说这一片土的质地是松是紧,周围有没有什么别的建筑或者东西不能被影响到。
就像我们在自己家院子里挖个小坑种东西,还得看看会不会挖到水管电线呢,这是一个道理。
确定好了范围,就可以动手挖那个环形啦。
这个环形的形状也有讲究,要挖得规规矩矩的,不能歪歪扭扭的,不然就不好看啦,更重要的是不安全呀。
挖环形的时候呢,工具也要选对。
要是用个不合适的工具,那可就费劲啦。
就好比你用筷子去挖土,那得挖到什么时候去呀。
所以呢,要根据土的硬度之类的来选择合适的铲子呀,挖土机呀之类的。
挖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地把土挖出来。
这时候可不能太心急,一着急就容易挖错或者把土挖得乱七八糟的。
等环形挖得差不多了,中间留的那块核心土就显得特别重要啦。
这块土可不能乱动哦。
它就像一个小卫士一样,守护着周围的土。
而且在整个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还要时不时地去看看这块核心土有没有什么变化。
要是它开始有点歪或者有土块掉下来,那可就得小心啦,说不定周围的土也要跟着出问题呢。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问题可是重中之重啊。
工人们得戴着安全帽,就像给脑袋穿了个小盔甲一样。
万一有土块掉下来,也能保护一下。
而且施工现场要保持干净整齐,不能把工具什么的到处乱扔,不然不小心绊倒了可就不好啦。
接着呢,挖好环形和留好核心土之后,就要开始考虑下一步的支撑工作啦。
这个支撑就像是给挖好的洞洞穿上一件小衣服,让它能够稳稳当当的。
支撑的材料也要选好,要结实耐用的,就像我们选衣服要选质量好的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部弧形导坑开挖
每循环进尺0.6m
施工4米至6米
弧形导坑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
左右边墙交错开挖
每循环进尺1.2m
边墙初期支护
与拱墙钢支撑连接
核心土开挖
仰拱施工
全断面砼衬砌
(2)施工工艺及方法
说明:Ⅰ-----上环形导坑开挖
Ⅱ-----上环形导坑初期支护
Ⅲ、Ⅴ----边墙交错开挖
Ⅳ、Ⅵ----边墙初期支护
中铁二十一局大连枢纽SN2标V级围岩开挖方法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
中铁二十一局大连枢纽SN2标项目经理部三分部
日期
工程名称
郭家岭隧道
编号
交底内容及注意事项
1、试用条件及范围
双线隧道 级围岩(浅埋,软弱围岩)开挖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二、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施工工艺流程
F:施工中,应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图的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结果,分析洞身结构的稳定,为支护参数的调整、灌筑二衬的时机提供依据
G:掌子面开挖距离仰拱闭合面必须不大于35m。
交底人
复核
审核
接底人
Ⅶ-----核心土开挖
Ⅷ-----仰拱开挖衬砌施工
Ⅸ-----隧底填充
Ⅹ-----全断面衬砌
1、施工方法
上部环形导坑及边墙导坑以人工风镐或挖掘机开挖为主,辅以弱爆破,开挖后及时喷砼封闭岩面,并采取支护措施。上环形导坑出碴由挖掘机扒碴至下半断面后,装入自卸汽车运走,上断面扒碴用人工配合,核心土开挖采用控制爆破,核心土开挖后立即施工作仰拱,衬砌采用全断面衬砌台车,砼输送车配合砼输送泵灌注。
2)各部分开挖时,钢架设计加工尽量与开挖轮廓吻合,支护尽量圆顺,从而减小应力集中。
3)左、右边墙导坑交错施工,不得两边同时开挖。边墙围岩较差时分两层开挖。
4)上部弧形导坑比下断面开挖超前5-7m,两工序平行作业。
5)开挖时采用控制爆破以免损坏初期支护。
6)施工中认真进行围岩量测工作,根据对围岩变化的观测及量测数据,考虑调整支护参数。
2、施工顺序
1)开挖弧形环槽
2)喷混凝土封闭岩面
3)嵌设拱部格栅、钢拱、安装锚杆、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达到规定厚度
4)上台阶开挖核心土、下台阶(全面或分部)掘进
5)侧壁喷、锚格栅支腿挂网完成墙部初期支护
6)仰拱开挖衬砌施作
7)量测达到基本稳定后施作二次衬砌(含防水、排水设施)。
3、施工技术要点
1)导坑开挖采用弱爆破或人工开挖,上部环形导坑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及早封闭成环。
三、施工注意事项:
A:隧道施工应坚持“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及时衬砌”的原则。
B:超前支护等辅助措施,应首先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完毕,再开挖。
C:开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D:导坑开挖宽度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安排等进行适当调整。
E: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