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中药化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作业-2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aeb6aeea84254b35eefd34f1.png)
A型题:1. 甙键酸水解难易主要取决于A.甙键原子质子化2. 下列除( )外均具有升华性。
E.番泻苷3. 要从含苷类中药中得到较多游离苷元,最好的方法是A.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加酸水解后用乙醚萃取4. 下列物质中水解产生糖与非糖两部分的是B.黄酮苷5. 确认苷键构型可用A.酶解方法6. 大黄酸具有弱碱性的原因是:C.有氧原子7. 下列最容易水解的是B.2-去氧糖苷8. 下列与醋酸镁反应呈蓝紫色的是B.1,2,3-三OH 蒽醌9. 推测糖—糖连接位置的方法是C.全甲基化甲醇解10. 提取原生苷类成分,为抑制酶常用方法之一是加入适量C.11. 双糖类发生乙酰解的速率是A.1-6苷键>1-4苷键≈1-3苷键>1-2苷键12. 从新鲜的植物中提取原生苷时应注意考虑的是E.植物中存在的酶对苷的水解特性13. 属于α-苷酶的有B.麦芽糖酶14. 与大黄酸呈阳性的反应是A.Borntrager反应15. Smith降解法所用的试剂是A.NaIO4/ NaBH4 / 稀HCl16. 研究苷中糖的种类宜采用哪种水解方法A.完全酸水解17. 蒽醌的MS特征是A.分子离子峰为基峰18. 不同苷原子的甙水解速度由快到慢顺序是C.N-苷>O-苷>S-苷>C-苷19. 下列属于碳甙的化合物是C.芦荟甙20. 紫草素的基本母核是B.萘醌21. 根据苷原子分类,属于S-苷的是错误:正确答案为:B B.黑芥子苷22. 将苷的全甲基化衍生物进行甲醇解,分析所得产物可以判断B.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23. 下列能溶于Na2CO3溶液的是B.1,2,3—三OH蒽醌24. 当UV光谱中吸收峰(262-295nm)的吸收强度大于4.1时示可能有B.大黄素25. 可用于多糖分子量测定的方法是B.凝胶层析26. 根据苷原子分类,属于C-苷的是D.芦荟苷27. 苦杏仁苷酸水解产物有B.氢氰酸28. α-萘酚—浓硫酸试剂不宜作糖纸层析显色剂的原因是B.有腐蚀性29. 酸性最强的是:D.大黄酸30. 检查苦杏仁中氰苷常用的试剂是D.苦味酸-碳酸纳试剂31. 采用PC法鉴定苷中的糖时,通常的做法是E.32. 酶水解产生硫磺的是A.黑芥子甙33. 为提取原生苷,可用下列哪些方法抑制或破坏酶的活性B.提取时加入硫酸铵34. 与蒽二酚为互变异构体的是C.氧化蒽酚35. 下列化合物属于碳苷的是B.芦荟苷36. Mg(Ac)2反应的条件是 C.α-OH37. 聚酰胺层析(CH3OH-H2O为洗脱剂)最后洗脱下来的是C.大黄酸38. 在苷的1H-NMR谱中,β—葡萄糖苷端基质子的偶合常数是B.6-9HzB型题:39. 大黄中的成分属于 A.游离蒽醌40. 紫草中的成分属于 B.对羟基萘醌41. 丹参中的成分多属于D.邻菲醌42. 茜草中的成分属于 A.游离蒽醌43. 甘草中的成分属于 E.以上都不是44. 属于C-苷的是 E.芦荟苷45. 属于S-苷的是 D.白芥子苷46. 属于N-苷的是 C.巴豆苷47. 属于醇-苷的是 A.毛茛苷48. 属于酚-苷的是 B.天麻苷49. 对水和有机溶剂均难溶的的是 A.芦荟苷50. 具有萘醌结构的是C.紫草素51. 具有邻醌结构的是D.丹参醌类52. 具有二蒽酮苷的是 B.番泻苷53. 具有蒽醌结构的是 E.大黄素54. 大黄的乙醚液中,NaHCO3萃取后得 B.大黄酸55. 大黄的乙醚液中,NaCO3萃取后得 C.大黄素56. 大黄的乙醚液中,NaOH萃取后得A.大黄酚57. 容易被酸水解的苷是E.芦荟大黄素苷58. 不易被酸水解的苷是 D.芦荟苷59. 对苯醌,萘醌和蒽醌均起反应的是:A.Feigl 反应60. 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且显兰色的是 B.无色亚甲蓝反应61. 与羟基蒽醌显红色的是 C.Borntrager反应62. 用于检识醌环上无取代基的苯醌和萘醌的是 D.Kesting-Craven 反应63. 用于检识具有α-酚羟基的羟基蒽醌的是 E.Mg(Ac反应)64. 用全甲基化甲醇解方法可以推测 C.糖链中糖-糖连接位置65. 用缓和酸水解方法可以推测 D.糖链中糖-糖连接顺序66. 用完全酸水解方法可以推测B.糖链中糖的种类和比例67. 用酶水解方法可以推测E.糖之间甙键的构型68. 用1H-NMR方法可以推测E.糖之间甙键的构型69. 与碱不显红色的是 A.番泻苷70. 极性最小的是D.大黄酚71. 结构中有β-OH的是C.大黄素72. 酸性最强的是:A.番泻苷73. 能被乙醚提出的酸性最强的成分是B.大黄酸74. 酶水解产生氢氰酸的是C.苦杏仁甙75. 酶水解产生硫磺的是 A.黑芥子甙76. 最难酸水解的是B.芦荟甙77. 最容易酸水解的是E.巴豆甙78. 水解产物中有α-去氧糖的是D.毛花洋地黄甙丙。
中药化学题——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
![中药化学题——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57b3f2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b.png)
中药化学题——北京中医药⼤学精品第⼀章绪论⼀、名词解释1.有效成分2.⽆效成分3.有效部位4.有效部位群5.单体6.phytochemistry7.natural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问答题1.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有何作⽤?2.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有何作⽤?3.举例说明有效成分和⽆效成分的关系。
第⼆章中药化学成分的⼀般研究⽅法⼀、选择题(⼀)A型题(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佳答案)1.⽤⽯油醚作为溶剂,主要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是()A.糖类 B.氨基酸 C.苷类 D.油脂 E.蛋⽩质2.⽤⽔蒸⽓蒸馏法提取,主要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A.蜡 B.挥发油 C.氨基酸 D.苷类 E.⽣物碱盐3.⽤60%以上浓度的⼄醇作为溶剂,不能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A.苷类 B.油脂 C.多糖类 D.单糖类 E.挥发油4.利⽤分⼦筛作⽤进⾏化合物分离的⾊谱是()A.硅胶柱⾊谱 B.离⼦交换⾊谱 C.凝胶过滤⾊谱 D.⼤孔树脂⾊谱E.纸⾊谱5.可以确定化合物分⼦量的波谱技术是()A.红外光谱 B.紫外光谱 C.质谱 D.核磁共振光谱E.旋光光谱(⼆)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若⼲题均对应同⼀组5个备选答案,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也可不选⽤)A.查尔酮类化合物B.甾类化合物C.⽊脂素类与⾹⾖素类化合物D.⽣物碱类化合物E.醌类化合物1.由复合途径⽣成的是()2.由甲戊⼆羟酸途径⽣成的是()3.由莽草酸途径⽣成的是()4.由氨基酸途径⽣成的是()5.由⼄酸-丙⼆酸途径⽣成的是()A.吸附⾊谱B.排阻⾊谱C.离⼦交换⾊谱D.⼤孔树脂⾊谱E.分配⾊谱6.纤维素⽤于()7.⼆⼄基氨⼄基纤维素⽤于()8.羟丙基葡聚糖凝胶⽤于()9.硅胶常⽤于()10.聚酚胺⽤于()A.l H-NMR谱B.l3C-NMR谱C.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D.异核多量⼦相关谱E.异核多键相关谱11.DEPT属于()12.HMBC属于()13.HMQC属于()14.INEPT属于()15.NOE属于()(三)C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https://img.taocdn.com/s3/m/c387d1c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5.png)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课程是一门深入探讨中药化学原理和应用的重要课程。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药理学和化学成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从中药化学的重要性、中药化学原理和应用以及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课程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中药化学在中医药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药理学和化学成分的学科,对于深入理解中药的药效和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药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中药的药理机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中药化学也是中药质量控制和研发新药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中药的化学成分,可以评价其质量,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中药化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中药的物质基础,是中药药理作用的直接来源。
中药化学通过分离、鉴定和分析中药的化学成分,揭示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
中药化学的原理还包括中药的提取和分离技术,通过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可以获得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为中药的制剂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课程是一门系统介绍中药化学原理和应用的课程。
该课程通过讲解中药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中药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药研究和开发中。
另外,该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论文写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在远程教育中药化学3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
该平台提供课程教材、学习资料和在线讨论等功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同时,该课程还提供在线辅导和答疑服务,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问题和解决困惑。
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考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考研](https://img.taocdn.com/s3/m/e7b53c3f0066f5335a81217b.png)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考研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点是我国最早设立中药学学科的学科点之一,现为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中药学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
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本学科点是国家211工程唯一重点建设项目。
该学科点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中药鉴定与中药种质资源研究。
(2)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研究。
(3)中药复方药效评价方法学研究。
(4)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5)中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和中药复方优化技术研究。
经过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本学科点现已形成了以名誉院长肖培根院士、颜正华教授、李家实教授等知名学者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25名,博士生导师20名,国家新药审评专家7名,药典委员会委员1名。
中青年专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5名,留学回国人员18名。
近5年,出版学术著作35部,主编统编教材5部。
1993年和2000年先后有中药鉴定学、中药生药学、中药药理学及临床中药学等二级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局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点设有教育部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药现代化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现有教育部基础课教学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个,卫生部中药临床药理试验基地1个,北京市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按gmp标准建立中药制剂中试车间1个。
1996年以来,本学科点主持和承担了包括973等国家级课题29项,省、部级课题21项,获国家和省部(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11项,已受理的专利申请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科技成果转让14项。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
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之一;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最早设立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长江学者工作岗位的单位;是我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和教育部理科基础教学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单位。
目前,已经形成以著名专家为核心、高层次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北京中医药大学701中药综合1(含中药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圣才出品】
![北京中医药大学701中药综合1(含中药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75d3571ce2f0066f433220d.png)
12 / 27
圣才电子书
仪器分析
有机化学(80 分)
一、 选择题(20 分) 很基础,和习题集上的难度差不多。重复题也很多。 二、 写结构式及命名(10 分?) 有个“苯磺酰胺”其他的也不难。 三、 完成反应式 有一题:葡萄糖+(CH3)SO3/NaOH 四、合成题(4 题) 1、苯--------1-氰基-4-硝基甲苯 2、三乙合成:CH3COCH2CH2CH2CH3 3、对甲基苯甲醛-------对醛基苯甲酸 有机化学是整张试卷最简单、最容易得分的,基本知识掌握就行了,合成题不难,注意 苯环上的反应、三乙合成。
中药学 50
三、(20′) 三黄对比 龙骨牡蛎功效异同 麻黄和黄芪均治水肿; 黄芩和桑寄生均安胎; 鹿茸和枸杞子均治虚证; 藁本和吴茱萸均治巅顶头痛; 试述其辩证机理的不同
选择 单选二十道,很基础,有一道是根据病症选药的 多选十道、第一题是选明代的代表作,有一道选人参的主之功效。
6 / 2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4 / 2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07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 601 中药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
中药学 选择:单选各章 问答: 1.细辛.白芷.延胡索等五味止痛区别,从性味机理说明 2.石决明和草决明均明目.朱砂和磁石均重镇安神从性味机理说明临床选用异同 3.毒性概念及“有毒无毒”判别标准
中药化学(100 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件1-5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课件1-5](https://img.taocdn.com/s3/m/11fd521cf18583d0496459d2.png)
中药化学课程简介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药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它是在学习了有机、分析、药植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又为学习药分、药理、生药、药剂、炮制等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中药化学是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及生合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应用科学。
从微观上逐渐挖掘中药的化学成分与中药基本特性之间的相关性。
学习主线:定义—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检识—结构测定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6第三章糖和苷类-----------------------------------6第四章醌类----------------------------------6-第五章苯丙素类----------------------------------6第六章黄酮类-----------------------------10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6第八章三萜----------------------6第九章甾类-----------------------------------6第十章生物碱类----------------------------------12第十一章鞣质-----------------------------4第十二章其他成分------------------------------2学时总计------------------------72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Δ1.1中药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Δ1.2学习中药化学的意义。
1.3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1.1.1概念中药化学是结合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试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514bc0db84ae45c3b358c60.png)
一、选择题(共50分)得分A型题: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
(共30分,每题1分)1、可被碱水解的苷是A 醇苷B 氰苷C 碳苷D 酯苷D 蔗糖E 芸香糖6、7-羟基香豆素的1HNMR 谱中,母核上质子的化学位移在最高场的是A 3-HB 4-HC 5-HD 6-HE 8-H 7、提取大黄中总蒽醌类成分常用溶剂是A 水B 乙醇C 乙醚11、能与鞣质生成沉淀的是______A.硅胶B.明胶C.树胶D.凝胶E 葡聚糖凝胶12、Labat反应呈阳性,则结构中具有:A 甲基B 羧基C 甲氧基D 酚基E 亚甲二氧基13、分离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是依据它们_______A.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不同B.磷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不同C.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不同D.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不同E.碳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不同14、 2′-羟基查耳酮在酸的作用下可转化为:A 黄酮A.糖的个数B.糖的种类C.糖链数D.糖的个数及糖链数E.苷元的个数19、强心苷可分为三种类型的依据是A.A/B环的稠合方式不同B.糖的类型不同C.苷元E环结构不同D.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不同E.苷元上取代基不同20、可与胆甾醇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的是A.鞣质B.多糖C.皂苷D.低聚糖苷E.生物碱21、用UV法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E 咖啡鞣质25、下列哪个溶剂对鞣质的溶解能力最强:A 含水乙醚B 含水氯仿C含水丁醇D 含水丙酮E 含水乙醇26、缩合鞣质的组成单元是A 黄酮醇B 黄烷醇C 桂皮醇D 松柏醇E 芥子醇27、麻黄碱比伪麻黄碱A.碱性弱B.碱性强C.酸性强D.酸性弱D. NaHCO3E. Ca(OH)229、与漂白粉显樱红色的生物碱是A、大黄素B 麻黄碱C 小檗碱D 七叶内酯E 甘草酸30、与二硫化碳-硫酸酮产生棕色沉淀的生物碱是36 用于麻黄生物碱薄层色谱显色的是_____37 检识生物碱的试剂是_____38 用于检识酚类成分的是_______39 能检识三萜和甾体类成分的是_______40 常用来检识黄酮类成分的是______X 型题:每题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以示正确答案(共10分,每题2分) 41 莽草酸途径可生成------。
最新二、主要研究内容-中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最新二、主要研究内容-中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be26209648d7c1c709a14536.png)
二、主要研究内容-中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卓越中药师)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与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中药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国家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药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1.政治素质过硬: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中医药卫生事业,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而献身的精神。
2.专业素质优秀:掌握系统、深厚的中药经典理论和全面、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与研究方法,拥有系统、全面的中药专业实践技能;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3.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及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及应用能力。
4.人文素养深厚:掌握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明礼诚信、尊师重道、关爱病人、尊重和珍爱生命;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5.身心素质良好:掌握常用的体育健身知识、技能及中医传统保健疗法;具有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与军事知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医学与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全程化药学服务能力的中药学高级专业人才,能在医药领域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与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1.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临床中药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药物的合理应用、药品的管理、临床用药监测、用药咨询、处方管理等知识与技能,具备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以及临床药学研究的基本能力;2. 掌握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基本能力;3.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鉴定中药真伪优劣和中药鉴定研究的基本技能;4.掌握中药炮制和制剂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中药制剂生产的基本能力;5.掌握中药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的基本能力;6.了解中药新药从研发、生产到临床应用的流程;熟悉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政策法规;7.具备主动获取知识并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的能力,具备在中药临床、科研及相关领域独立工作及创新的能力;8.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北京中药化学考研题库
![北京中药化学考研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0389c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8.png)
北京中药化学考研题库一、中药化学基础知识1. 中药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畴是什么?2. 简述中药化学与现代药物化学的联系与区别。
3. 描述中药化学中常见的化学成分类型及其生物活性。
二、中药化学提取技术1. 列举并解释中药化学中常用的提取方法。
2. 阐述提取过程中的溶剂选择原则及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 简述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
三、中药化学分离技术1. 描述色谱法在中药化学分离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2.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的特点及其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
3. 讨论中药化学中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及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四、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1. 简述质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在中药化学成分鉴定中的应用。
2. 描述中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的一般流程。
3.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波谱数据确定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
五、中药化学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1. 阐述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在中药化学中的作用。
2. 描述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3. 举例说明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
六、中药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1. 简述中药化学中常用的现代分析技术。
2. 讨论中药化学研究中的多组学技术及其应用。
3. 描述中药化学研究中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
七、中药化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 讨论中药化学在现代医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分析中药化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3. 展望中药化学的未来发展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结语通过本题库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全面了解中药化学的基础知识、技术方法、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研究中,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贡献。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44c3b4c852458fb770b569f.png)
(一)溶剂法针对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及共存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将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需要掌握4个方面的问题:1.常用溶剂及性质常用溶剂包括石油醚、苯、乙醚(et2o)、氯仿(chcl3)、乙酸乙酯(etoac)、正丁醇(n-buoh)、丙酮(me2o)、乙醇(etoh或alc)、甲醇(meoh)、水等,极性依次由小渐大。
其中排在正丁醇以前的溶剂与水混合后能够分层,可用于从水溶液中萃取化学成分,而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后不分层。
另外象氯仿比水重、乙醚沸点低等一些基本知识,需要知道。
2.中药化学成分的极性中药化学成分因分子结构的不同会表现不同的极性。
化合物极性的大小由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等综合因素所决定。
一般而言,中药成分的分子越小,取代基的极性越强,极性基团的数目越多,则该成分极性越大,亲水性越强。
如何判断某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极性相对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原理”的“相似”指的是极性相似,即所用溶剂的极性要与所提取成分的极性相似。
一般,亲脂性强的溶剂,如石油醚,可提取亲脂性强的中药成分,如油脂、挥发油、游离甾体和三萜类化合物;氯仿或乙酸乙酯可提取游离生物碱、有机酸及黄酮苷元、香豆素苷元等中等极性化合物;丙酮或乙醇、甲醇可提取苷类、生物碱盐、鞣质等极性化合物;水可提取氨基酸、糖等水溶性成分。
4.提取方法溶剂法提取中药成分的常用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5种。
其中浸渍法和渗漉法属于冷提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的提取,但提取效率低于热提法,因此提取时间长、消耗溶剂多。
含淀粉、果胶、粘液质等杂质较多的中药提取可选择浸渍法。
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属于热提法,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渗漉法,但只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的提取。
三法比较,煎煮法只能用水作提取溶剂,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较大,连续回流提取法节省溶剂,但提取液受热时间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
中药化学:
一:名解(20'
1硫苷
2环烯醚萜
3蟾毒甾二烯
4flavonoids
5呋喃香豆素
二:结构母核(10'
1穿心莲内酯
2甘草素
3紫草素
4厚朴酚
5吗啡
四:鉴别(16'
1 5,6-二羟基香豆素和5,7-二羟基香豆素(显色反应
2 樟柳碱和另一碱(显色反应
3 异黄酮和黄酮(UV鉴别
4 齐墩果酸,熊果酸(碳谱··
2009年
中药化学
题型有变!!!
填空:
L-B反应的试剂是--,与甾体皂苷反应,最后的颜色变化是--,与三萜皂苷反应最后颜色变化是--
(我没太明白是然写颜色变化,还是写最后的颜色,但是最后不是都退色了吗?
葛根的基本母核类型是--,补骨脂素的--,大黄素的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有—,—,—
葡聚糖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常用的两种葡聚糖凝胶是—,—,分离极性物质用的是哪种(这个题是总论中的,所以我们看书的时候还是不要忽略总论,还有答题的时候要避开自己不会的,我当时就大脑短路了,当时死活不记得那个型号前面的英文怎么拼,其实可以写中文嘛!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样……
还有一个鞣质的概念,当然也是填空题,填的是:葡萄糖,黄烷醇,多元酚。
(好像还有一个空,忘了
简答(?
生物碱碱性与结构的关系
如何分离苷类和苷元,用流程表示
如何提取麻黄桂枝对药中的挥发油,如何将麻黄中的麻黄碱与伪麻黄碱,桂枝中的桂皮醛和桂皮酸分离?用流程表示。
(这道题好像是三道题,结果我非得用一个流程写,浪费了不少时间……大家一定要审好题,不过这道题原题写的有些问题,我也是考虑了半天,才按一个流程写的。
论述: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
(这个我完全不会,没有写,其实可以编两句的,当时觉得都没有学,所以等着做完别的题再回来做,不过后来没时间了,就这么放弃了10分
2007年
中药化学:
名词解释:可水解鞣质,酯苷,木脂素、甲型强心苷、有效部位
化合物写出类型及基本母核:大黄素,黄芩素,葛根素、甘草酸和一个香豆素
颜色反应:Legal,Gibb's,K-K,L-B,Vitali
问答:生物碱的溶解性
工艺及原理:提取分离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