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贝多芬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8单元第15节贝多芬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8单元第15节贝多芬教案

音乐教学设《贝多芬》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以“了解古典乐派风格及大师贝多芬”为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都提到音乐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在弘扬民族音乐同时还应开阔视野,理解尊重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模块中第八单元第十五节“贝多芬”中的《第九交响曲》。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要求欣赏两首乐曲《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钢琴杰作之一,学生曾问贝多芬:这首乐曲表达的内容?他答:你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由此可见,此曲是一首思想性高、斗争性很强的乐曲。

《第九交响曲》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是他在交响领域中伟大成就的总结集中体现了他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

作者引导听众通过阴暗和绝望痛苦和沉思、冲突和斗争,走向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第九交响曲》孕育很长时间(自1808-1822年)直到1824年完成写作。

首演后取得巨大成功。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校这些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古典主义音乐不了解,都知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对《第九》交响曲不太熟悉,只知道《欢乐颂》的简单旋律。

有个别是招收来的艺术特长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视唱能力,同学都有较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1.导入新课环节——引导法直接进入主题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感受、体验、认识、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引导学生了解贝多芬生平以及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

为学生进一步进行探讨性学习古典主因音乐风格做好铺垫。

2.新授环节——体验、分析法本节课以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为重点内容,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自主分析和理解音乐内容。

2023人音版高中音乐《贝多芬》说课稿(通用5篇)

2023人音版高中音乐《贝多芬》说课稿(通用5篇)

2023人音版高中音乐《贝多芬》说课稿(通用5篇)人音版高中音乐《贝多芬》说课稿篇1说体现的思想: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说教学设想:这一节课要展示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审美视点——审美视点延伸——审美体验的内化”的基本环节。

审美视点:营造审美氛围,从贝多芬的肖像入手,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审美视点的延伸:“相由心生”,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的折射,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

审美体验的内化:贝多芬对待扼运的态度,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在苦难中造就的伟大品格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学主题:走进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教学设计的两大板块:写作学习上,以人物的外貌描写训练为主;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主。

由对贝多芬出色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音乐人生”和“苦难历程”造就这样一位巨人,也造就了他独特的个性。

说学生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写一篇小练笔《我所认识的贝多芬》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人物的肖像描写的技法——“形神兼备”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贝多芬不屈命运的安排,执著追求音乐事业的精神,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说教学重点:1、赏课文对贝多芬的外貌和语言描写,感受贝多芬的形象和性格;2、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抓住人物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说教学策略:教法学法选择:导学结合,自主探究,师生互动交流。

课堂组织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说教学过程:1、导入课文以后请学生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音乐成就及其影响,然后请学生对课文的彩图——贝多芬像进行肖像描写,感性理解肖像描写。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贝多芬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贝多芬

经过几次对比之后,从乐队深处缓缓地传来 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咏出的一支纯朴的旋律,乐章 的主要部分开始了。 3— 4 5︱5 4 3 2︱1— 2 3︱3. 2
2—︱3—— 3 1︱2 34 3 1︱2
3 4 3 2︱1 2 5 3︱3 3 4 5 ︱5
贝多芬
贝多芬画像
世界音乐发展 史上的一位巨匠, 欧洲古典乐派的重 要代表人物,集大 成者,开创欧洲浪 漫主义乐派先河的 伟大作曲家,以他 出众的音乐才华和 顽强的毅力,给世 界人民留下极为深 刻的印象。
代表人物
海 顿 莫扎特
贝多芬
古典音乐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音
乐确立了主调音乐 的地位。音乐作品 崇尚理性,音乐语 言通俗精练,以严 谨和谐的形式表达 淳朴真挚的感情。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 乐构成了18、19世 纪之交欧洲音乐文 化的高峰,同时也 影响着世界各国音 乐的发展。
4 3 2︱1— 2 3︱2. 1 1—︱
九首交响曲 第三首《英雄》 第五首《命运》 第六首《田园》 第九首《合唱》
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悲怆》《月光》《热情》
六首序曲,六首弦乐四 重奏五首钢琴协奏曲两首管 弦乐、以及一部歌剧。
宗教音乐《庄严弥撒曲》
钢琴曲《致爱丽丝》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孕育于1814年,1823 年完成,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前后共经 历了十年的时间。
贝多芬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说到:“我的音 乐只应该为穷苦的人民服务。”
第四乐章的开始是一段狂风暴雨般猛烈的号 角声,这是引子,它嘹亮雄伟,像怒潮般的冲击, 瓦格纳称之为“恐怖的号角声”。
1= F 3/4 4︱4. 3 36︱61 13 36︱61 13 36︱61 13 36 ︱61 13 36︱66 66 66︱66 66 61︱1 3

高中音乐鉴赏9-贝多芬

高中音乐鉴赏9-贝多芬

欢迎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2-鱼美人
/view/5fde536490c69
ec3d5bb75c0?fr=prin 高中音乐鉴赏3-第六交响曲 /view/3017295c0912 a216147929d0?fr=prin 高中音乐鉴赏4-自然之韵 /view/585a677a964b cf84b9d57b7c?fr=prin
欢迎下载
高音乐鉴赏8-戏剧
/view/494365bd7f19
22791688e8b9?fr=prin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的主导c小调再一次在贝多芬手下表现了强烈的情感挣扎其强大的张力和绵密不透风的紧张节奏让人想起贝多芬在1807年为科林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歌剧而创作的的暴风骤雨式的科里奥兰序曲
梅西安自称“是一位鸟类学家”,而且是“用音 乐来为鸟声记谱的唯一的鸟类学家。”他说: “将录下的鸟声的节奏,给它附上各种音色,这 是件极难的事,实际上任何乐器也不能把原来的 鸟声再现出来。……我想在作品中把鸟声再现出 来,就要在每一个音上作出它应有的和声,并务 使其协调,进一步再努力表现出它原来的音色。” 《异国鸟》为钢琴独奏及管弦乐而作 (1956),它 描绘了世界各国及不同栖息地的约40种鸟。这些鸟 各种奇异、独特的鸣叫声,如同它们绚丽多彩的羽 毛颜色一样。全曲可分十三个段落.
编者注:因附件无法上传,请另行下载!
欢迎下载
2014年广东高考语文B卷(无水印版)
/view/13cef1b9856a5
61253d36f3c?fr=prin 201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view/49936c963186 bceb19e8bb92?fr=prin 高中音乐鉴赏1-欢乐颂 /view/5a1633cbd1f34 693dbef3e5c?fr=prin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8单元第15节贝多芬课件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8单元第15节贝多芬课件
• 在此作品中,他引导听众通过阴暗和绝望、痛苦和沉
思、冲突和斗争,走向全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 欢乐、团结和友爱。

13
视频链接
《欢乐颂》主题

14
第四乐章乐曲内容示意图
引 子

可怖的号角合奏(短暂的)
宣叙调(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前三个乐章主题片段和宣叙调
《欢乐颂》主题(先由大提琴和 低音提琴演奏,反复时用变奏方 式从弦乐器转到管乐器,逐渐增 强音响,直至整个乐队全奏,形 成强有力的声势。)

9
代表作品
• 交响曲《英雄》、《命运》、《田园》《第九交响
曲》;
• 序曲《哀格蒙特》;
• 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热情》等等。

10
音乐风格
• 和声充满活力,节奏空前活跃,旋
律的表现力极其丰富,音乐作品极 富交响性和戏剧性。
• 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
之先河。

11
• 接下来我将播放,当下最流行的五月天的《纯真》间奏
团结主题(男声合唱、混声合唱)
亿
万 人
两个主题的赋格(合唱)


对比段(男低、男高、女中各一句、

合唱)
变奏(四重唱、合唱、四重唱)

18
第四乐章乐曲内容示意图

团结欢乐主题(合唱)



尾声
全曲在暴风骤雨般的热烈中,达
到了最高潮,带着对全人类团结友爱
的呼吁和追求欢乐的胜利结束了。

19
拓展一
• 奏鸣曲
曲?收集其他交响曲的CD或磁带在课堂上与同学聆听 交流。

音乐鉴赏第二十五节贝多芬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第二十五节贝多芬教学设计

贝多芬
1.了解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2.聆听分析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 【设计意图】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课后对贝多芬进行更加深入 的了解与学习,并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学习与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20XX
THANK YOU
UpSpace PowerPoint Template
贝多芬
(二)新课教学 1.简述本节课程的整体框架 <1>了解作曲家生平 <2>作品聆听与分析(知识点穿插)
贝多芬
<3>从学习贝多芬中得到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学框架的简单叙述,是学生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整体思维脉络,更好 的进行本节课程的学习 2.贝多芬简介 出生于德国波恩,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11岁的贝多芬进入波恩剧院乐队 当小乐师,13发表了第一部作品——钢琴变奏曲,17岁结识莫扎特并得到莫扎特的肯定, 22岁定居维也纳拜海顿为师学习作曲,创作范围包含了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器乐协奏曲 、歌剧等众多艺术体裁
了解贝多芬生平,聆听他的作品,体会作曲家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自由进步的人生追求 ,从而激发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以积极的状态迎接一切挑战
贝多芬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贝多芬生平,分析并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部分,领 会作品伟大的思想内涵,熟练的掌握交响曲的乐队构成并认识交响曲中常用的西洋乐器 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交响曲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学习
主要代表作品有:九部交响曲,3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等器乐 协奏曲
贝多芬
与海顿、莫扎特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划时代的音乐大师,乐圣,交响乐之王

高中音乐课件贝多芬的恋曲——《月光奏鸣曲》

高中音乐课件贝多芬的恋曲——《月光奏鸣曲》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 调,3/4拍子,三部曲式
•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 “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 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 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第一段是連奏与 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 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 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 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鸣曲
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
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
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
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
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
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高中音乐课件
贝多芬的恋曲——《月光奏鸣曲》 完全版赏析
一、月光奏鸣曲的创作


乐圣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
多芬在信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
爱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
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
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
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
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
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連音构造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8单元第15节贝多芬课件(共16张)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8单元第15节贝多芬课件(共16张)
5
最为公众熟识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很多人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认识都来源于第四乐章, 《欢乐颂》的旋律可能与命运的敲门声一样为人们熟知。 第四乐章,急板,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乐章,整个乐章的 核心是合唱的“欢乐颂”主题,采用变奏曲形式,充满了 庄严地宗教色彩,但歌颂的却是人类的情感与理想,对 这一主题如此宏大的唱颂可以说史无前列。
12
乐曲内容示意图

01 团结欢乐主题(合唱)



02 尾声
13
演唱《欢乐颂》主题
14
拓展 与
探究
15
THANKS
16
7
全曲欣赏并思考
①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旋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③音乐的速度、力度有何特点?
8
乐曲内容示意图
01 可怖的号角合奏
02 宣叙调(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引 子
03 前三个乐章主题片段及宣叙调
04 《欢乐颂》主题
9
乐曲内容示意图
01 可怖的号角合奏
欢乐壮丽 的颂歌
02 宣叙调(男中音独唱) 03 欢乐主题(男中音、合唱、四重唱、合唱)
04 第一次变奏(四重唱、合唱)
10
乐曲内容示意图
01 第二次变奏(器乐、男高音独
02 器乐发展段

03 欢乐主题(合唱)
11
乐曲内容示意图
01 团结主题(男声合唱、混声合唱)
亿

02 两个主题的赋格(合唱)



03 对比段(男低、男高、女中各一句,合唱)

04 变奏(四重唱、合唱、四重唱)
6
《第九交响曲》背景
《第九交响曲》是在法国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 的那一段反动时期写成的。在那艰难黑暗的日子里,这 位日渐衰老的伟大作曲家,仍然忠于革命的信念,始终 以自己的音乐作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号角。因此、在 《第九交响曲》中,他最后一次又回到英雄斗争的主题 上来,并引用人生歌唱席勒的《欢乐颂》来引导听众通 过阴暗和绝望、痛苦和沉思、斗争和冲突,走向全人类 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下篇:第十三单元古典音乐的殿堂第二十五节贝多芬》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下篇:第十三单元古典音乐的殿堂第二十五节贝多芬》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 音乐鉴赏《下篇:第十三单元古典音乐的殿堂第二十五节贝多芬》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其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力量。

2.艺术表现:理解贝多芬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及曲式结构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析其音乐作品的独特风格。

3.文化理解:探讨贝多芬音乐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理解其音乐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的紧密联系。

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分析或模仿贝多芬的音乐片段,培养创新思维和音乐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深入解析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艺术表现手法。

•理解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时代精神。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体会其音乐中的复杂情感和哲学思考。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分析贝多芬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进行个性化解读。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系统)•贝多芬代表作品音频/视频资料(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等)•贝多芬生平及创作背景介绍PPT•音乐理论教材及古典音乐相关文献资料五、教学方法•聆听法:通过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直接感受其音乐魅力。

•分析法:结合音乐作品,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对贝多芬的创作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促进思维碰撞。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贝多芬音乐作品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故事引入:讲述贝多芬的生平小故事或趣闻,如他与命运的抗争、创作《命运交响曲》的背景等,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铺垫:播放一段贝多芬的激昂音乐片段,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贝多芬的音乐世界。

2. 新课教学•贝多芬生平介绍:通过PPT展示贝多芬的生平图片和简要文字,让学生了解其生平事迹和创作历程。

•代表作品聆听与分析:•《命运交响曲》:播放并分段聆听,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乐章的“命运敲门”主题,理解其象征意义和音乐表现手法。

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生平,感受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2. 贝多芬的主要音乐作品及特点3. 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贝多芬的音乐生平,代表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2. 难点:对贝多芬音乐作品风格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作品特点。

2. 欣赏法: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感受其风格特点。

3. 分析法: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其创作意图。

4. 互动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激发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

3. 作品欣赏: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4. 作品分析:对播放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讲解贝多芬的创作手法及意图。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看法,进行讨论和交流。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索更多关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自主学习。

六、贝多芬早期音乐创作1. 教学目标了解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背景。

分析贝多芬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

欣赏贝多芬早期的代表作品。

2. 教学内容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背景。

贝多芬早期代表作品的介绍与欣赏。

3. 教学重点与难点贝多芬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

对早期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七、贝多芬中期的音乐创作1. 教学目标理解贝多芬中期音乐创作的转变。

分析贝多芬中期作品的创新之处。

欣赏贝多芬中期的经典作品。

2. 教学内容贝多芬中期音乐创作的转变。

贝多芬中期代表作品的介绍与欣赏。

贝多芬中期作品的创新特点。

对中期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8单元第15节 贝多芬 课件(共14张PPT)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8单元第15节  贝多芬 课件(共14张PPT)
导入\第九交响曲之四.mp4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一、贝多芬生平简介
• (1770——1827)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父 亲为科隆选侯的宫廷歌手。
• 5岁随父亲学钢琴,8岁开始登台演出,10岁开 始作曲。1789年到维也纳深造。先后师从莫扎 特、海顿、阿尔勃列希兹贝等人学习。
• 1800年左右,听觉恶化。1820年,两耳失聪, 他的音乐创作反映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争取民 族的革命热情。表现了贝多芬毕生追求”自由、 平等、博爱”的理想。和海顿、莫扎特三人被 称为维也纳古典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
《欢乐颂》
• 寻找欢乐确认欢乐发展欢乐升华欢乐
一、寻找欢乐
寻找欢乐
• 前三乐章的主题动机 • 分别被宣叙调否定 • 欢乐动机一闪而过 • 随即被宣叙调否定 • 采用主题对比法、具有叙事性
确认欢乐
1、“欢乐颂”主题分别由什么乐器主奏? (大提琴、中音提琴、小提琴、乐队)
2、力度的变化?音区的变化? (轰

鸣”,连续25个整和弦。
再现“欢乐”盛典
• 复制贝多芬_欢乐颂_标清.flv
总结:采取主题重复的方法
发展欢乐
• 音乐一(宣叙调:独唱、合唱) • 音乐二(第一次变奏:重唱、齐唱) • 音乐三(第二次变奏:土耳其进行曲) • 音乐四(第一个高潮:合唱欢乐颂)
升华欢乐
• 圣咏:晚年的贝多芬,经历痛苦后,超凡

脱俗的神来之笔,也是这部作品的

最大价值。
• 结尾:典型的“贝氏”风格。所有乐器以
二、代表性作品
• 交响曲九部 • 钢琴奏鸣曲32首 • 协奏曲6部 • 及许多歌、剧管弦乐序曲、室内乐作品等。
三、《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音乐鉴赏: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音乐鉴赏: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音乐鉴赏: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1. 简介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公认为西方古典音乐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该交响曲于1807年完成,共分为四个乐章,通过宏大的音乐构思和情感表达,引人入胜。

2. 第一乐章:开门大吉第一乐章以强烈而雄壮的音符开始,创造出一种紧张有力的氛围。

透过这种音色和速度上的变化,贝多芬让听众感受到了冒险和挑战。

其中一个著名的旋律称为“命运动机”,它在整个交响曲中不断出现,并起到了承接前后段落的作用。

3. 第二乐章:安静祥和第二乐章是一个缓慢而优美的片段,给人以平静和温暖之感。

它展现了贝多芬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以及他对生活中细腻而柔美之处的追求。

这个乐章在整个交响曲中是一次短暂的休息,为接下来的动感和紧张做好准备。

4. 第三乐章:激情四溢第三乐章以快速而充满活力的音符开始,给人以振奋和激动之感。

这个乐章通过强劲有力的节奏、复杂的旋律和丰富多样的音色变化,展现了贝多芬作曲家才华横溢的一面。

它充满了激情和战斗力,让人陶醉其中。

5. 第四乐章:终极呼应第四乐章是整个交响曲最为庄严和雄壮的部分。

它开始于低沉而厚重的音色,逐渐引出全体乐团共同演奏,形成一种壮观而庄重的氛围。

该乐章以豪放且雄心勃勃的方式结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唤起对生命力量与命运之思考。

6. 总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其独特而深远的音乐语言,在古典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享受这部作品,我们可以领略到贝多芬音乐创造力和情感表达的无穷魅力。

每一次欣赏,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并深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鉴赏。

高中音乐欣赏我心中的贝多芬

高中音乐欣赏我心中的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赏析
创作背景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创作于1823至1824年,首次演出时贝多芬 亲自指挥,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音乐创新
该曲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贝多芬在末乐章中首次引入了大型合唱,打破了交响 曲的传统形式。
主题思想
《第九交响曲》以“欢乐颂”为主题,表达了贝多芬对全人类团结、友爱和自由的崇高理 想。通过音乐的力量,贝多芬呼吁人们超越国界、民族和语言的隔阂,共同追求和平与幸 福的未来。
自我超越
贝多芬的音乐体现了他对自我超越的追求和赞美,他倡导 人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 。
06
如何欣赏和理解贝多芬音乐
了解作曲家生平和时代背历、人生重要事件等,有助于理 解他的音乐创作理念和风格。
时代背景
探究贝多芬所处的时代背景,包 括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 革,以及这些变革对他的音乐创 作产生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创新性
贝多芬在中期作品中大胆创新, 打破传统音乐形式的束缚,创造 出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如《第 五交响曲(命运)》中的“命运
敲门”动机等。
晚期作品风格创新及精神内涵
01
深度与内涵
晚期作品在风格上更加内省和深刻,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精
神内涵,表现出贝多芬对生命、死亡、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早期作品充满青春活力,表现出贝多 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如 《第一交响曲》等。
中期作品风格转变与成熟
风格转变
随着贝多芬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 的变化,中期作品风格发生明显 转变,由早期的古典主义风格逐
渐向浪漫主义风格过渡。
情感表达
中期作品更注重情感表达,音乐 中充满戏剧性和冲突,如《第三 交响曲(英雄)》等作品表现出 强烈的英雄主义情感和斗争精神

高中四年级音乐教案古典音乐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高中四年级音乐教案古典音乐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高中四年级音乐教案古典音乐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高中四年级音乐教案古典音乐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引言在高中音乐教育课程中,古典音乐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则是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它的深邃情感和卓越音乐结构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究和欣赏。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欣赏活动,使学生对古典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和意义。

2.学会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

3.通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1.背景介绍(15分钟)在课堂开始前,通过简要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命运交响曲》的背景,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了解。

可以使用幻灯片展示相关资料和图片。

2.音乐欣赏(30分钟)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要求学生认真聆听,随后进行集体讨论。

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

3.情感表达(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准备一段表达对音乐的情感的短小演讲或即兴表演。

演讲或表演中要求学生尽量运用音乐术语和形容词,以表达他们对命运交响曲所感受到的情感。

4.个人作业(15分钟)要求学生回到家中,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参考,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音乐评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意见,同时加强对音乐欣赏的思考。

5.展示和分享(20分钟)在下一次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音乐评论进行展示和分享。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交流观点,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情感用合适的形式进行表达。

同时,学生对古典音乐和音乐欣赏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表现,但也发现了部分学生对音乐术语的理解不够深入。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节《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五节《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

教案: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设计思想]1、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变机械、被动地学习为主动积极的探索式学习。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从“传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学,并激发他们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3、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强调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渗透相关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兴趣,参与了解、认识、评价贝多芬的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贝多芬的各种资料,在感受、体验、理解、评价的过程中能,逐步提高其音乐审美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内容]《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教材分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这是他在交响乐领域中伟大成就的总结;它集中地体现了他创作的思想境界、革命热情和艺术理想。

《第九交响曲》是在法国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彻底摧毁的那一段反动时期写成的。

在那艰难黑暗的日子里,这位日渐衰老的伟大作曲家,仍然忠于革命的信念,始终以自己的音乐作为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号角。

因此,在《第九交响曲》中,他最后一次又回到英雄斗争的主题上来;而且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听众更明确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他在最后乐章中用人声歌唱席勒的《欢乐颂》中的部分诗句。

这部作品又称《合唱交响曲》完成于1824年2月,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

当时贝多芬失聪无法考虑担任指挥,他坐在乐队中,演出结束时,掌声雷动,他都没有知觉。

[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课之前老师了解了一下,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流行音乐,而且对一些歌手和他们的歌曲都耳熟能详。

那老师要考一下大家了,有一首歌曲是台湾的一个女子组合演唱的,内容描写的是自己既想长大又害怕长大的这种矛盾的心情,大家说这首歌曲叫什么?(《不想长大》),好,下面咱们就集体演唱一下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来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曲风。

人音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设计:第十五节:贝多芬

人音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设计:第十五节:贝多芬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贝多芬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探索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认识他的创新精神,理解贝多芬毕生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追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撷取贝多芬的《命运》、《热情》和《合唱》片段,通过《热情》第三乐章的重点聆听,设置音乐形象、奏鸣曲式、音乐情境的点线面立体结构,把贝多芬置于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中,感受命运与热情的交织,传承与创新的追求。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鉴赏《第九合唱》交响曲,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并通过视唱主题音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形式的聆听和歌唱,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活动二:【热情与命运的交织】1.欣赏《热情》第一乐章主部主题,分析其中的命运动机。

师:同一位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时候总会有自己习惯性的表达语言,尤其是同一时期里平行创作的几首乐曲,往往会有着类似的印记。

听老师弹奏下面的旋律,你有没有听到熟悉的音乐动机?讨论得出贝多芬中期创作的特点之一:以主题、动机的贯穿发展。

2.对比《命运》交响曲的音乐动机,感受热情与命运的交织。

从力度、情感等角度感受《热情》与《命运》的异同,知道命运与热情的交织,正是贯穿贝多芬一生的动机和性格。

3.了解时代和作者背景4.欣赏《热情》第二乐章主题教师弹奏第二乐章音乐主题,请学生选取比较符合音乐主题的气质和情绪的色块,感受慢板乐章凝重、端庄的赞美诗音乐风格。

5.了解奏鸣曲的概念6.复习掌握奏鸣曲式的概念活动三:【热情的讴歌】1.欣赏《热情》第三乐章呈示部主题(1)初听呈示部主部和副部音乐设问:速度?节奏音型?音乐给你总体的感受是什么?找出音乐中的核心动机。

讨论得出:音乐的核心动机由两个小节构成,运用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音型。

(2)细听呈示部主部音乐师弹奏主部主题动机旋律,学生划旋律线。

右手十六分音符形成的音流,与左手短促果断的节奏音型形成对比,这一材料贯穿在整个乐章中,其连续不断的发展,表现了时代潮流奔腾向前、一泻千里的气势。

高中音乐鉴赏贝多芬l课件

高中音乐鉴赏贝多芬l课件

•《第五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热情的快板, 2/4拍子、奏鸣曲式。这一乐章展示了一幅斗争的场面, 音乐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如洪流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 势力发起猛烈的冲击。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3/8拍子 ,双主题变奏曲式。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宏伟而又辉 煌,同第一乐章形成了比照。它表达了人们的感情世界, 战斗后的静思同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互相交错,最后转化为 坚决的决心。第三乐章:C小调,快板,3/4拍子,谐谑曲 。这个乐章用复三部曲式写成,在调性上,回到了动乱不 安的情绪,像是艰苦的斗争还在继续,它是通向第四乐章 的过渡和转换。第四乐章:快板4/4拍子,奏鸣曲式。规 模宏大的第四乐章充满光明和无比欢乐的情绪,是欢呼胜 利的热烈场面。庞大的尾声,响起了C大调光辉灿烂的凯 旋进行曲,它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 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
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局部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
唱!前面就说到过,这首诗作是作曲家一生的钟爱。所以在《第九交响曲》
创作的最后关头,贝多芬甚至还不舍得过早的就把歌唱《欢乐颂》的局部放
到自己的作品中。他并不愿意把《第九交响曲》作为自己在交响乐领域的封
笔之作,作为自己最高理想的表达,当时他还在方案着《第十交响曲》甚至
当我们终有一天化悲哀为力量,化坎坷为欢乐,会发现世界大了,天空阔了,笑容更灿烂了,风景更迷人了。
人生苦短,乐亦短。手心常暖,心头常热,笑声常朗的悠然一生,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
我们不希望遇到“不幸 〞,但当“不幸〞真的不幸地 降临到我们头上时,我们一 定要抬起头,勇敢地面对“不 幸〞,尽管我们的肩膀没有 贝多芬那么宽阔,但我们也要 像贝多芬那样,用肩膀扛起“ 不幸〞 。
曲名? 曲作者?
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结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欣赏贝多芬
1同学们好。

2请你们拿出双手,跟我学拍节奏。

请听示范
A (预备起)
B (预备起)
刚才你们在模仿的时候,是模仿听到的声音,还是模仿眼睛
看到的动作?
做个试验吧,接下来请你们将看到的这段节奏重复
C
重新示范,请学生模仿,
问这段节奏表达的情感特征是强烈的还是轻柔的
3它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情感
当我们听不到声音时,还能感受到音乐的表情吗
感受不到,这说明(学生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非常棒,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家们都要有一对非常灵敏的耳朵,如同画家失去了眼睛一样,音乐家失聪了,你们能想象受这种几乎是致命的打击的痛苦吗?不过有一位伟大的失聪的作曲家却在200年前创造了音乐史上的神话。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4 对,他就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划时代的音乐家路德维奇、凡、贝多芬,谁能与我们一起分享他的故事呢?
5请学生讲讲贝多芬的故事。

A ( 无趣的童年),b (失意的青年), c (失聪的中年)
d (贫困的晚年),
e (不修边幅的形象),
f ( 我行我素的性格)。

6 在你们的描述中贝多芬是一位不修边幅,性格倔强的音
乐天才,他生活贫困,得不到爱情,而他依然顽强的生活
着,用音乐尽情地表达着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可命运却一
刻也不停留地实施着对他的折磨,这次打击对音乐家来说
是致命的失聪。

他消沉地远离了各种音乐会,神经过敏的怀疑朋友们对他的忠实的爱,虽然所有的误会都有消除的时候,不过他热爱的音乐呢,他想写的一切音乐都在他心中翻腾,怎么办?在苦苦地思索中,他在给朋友们的书信里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句话就象一道光亮的闪电驱走了生命中的阴影,他在乐谱的第一行写下了“命运在敲门”
7音乐(命运动机)
音乐会说话呢,在这2/4拍的c小调中你们能踏着灿烂的快板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吗,去聆听和感触生命的痛苦,痛苦的边缘升腾温暖,温暖的怀抱蕴育着英雄,英雄发出太阳般的光芒,虽然乌云总有遮住太阳的时候,可光明终将以不可逆挡之势驱逐阴云,英雄坚强地战胜了命运,它以硕大无朋的威力长时间保持在光辉灿烂的C大调中辉煌的结束。

8 音乐《命运》
9命运动机屈服了,贝多芬,这位粗砾而英勇的斗士用他那咄咄逼人的音乐成功地扼住了命运的喉咙,瞎子阿炳用他手中的二胡为世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二泉映月》,卡雷拉斯战胜了癌症并且成为当今世界举世闻名的三大男高音之一,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挫折,面对生命的挑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用他们特殊的方式向生命交出了一份特殊的答卷。

10请欣赏
舞蹈片断《千手观音》
11大家都知道,这段美仑美奂精妙绝人的舞蹈是一群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的人演绎的,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除夕之夜,中国的千家万户,每一个人都为之流下了感动的热泪,说到这里,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在感叹,从“贝多芬”到《千手观音》,我想听听你们的感受。

8(我先采访一位学生,)请
讨论
9在()位同学谈后,请一位学生将话题交还给我
学生说“老师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10我只能惊叹,这是生命在音乐中绽放的奇葩!
11是啊,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不过我们能够改变命运,面对厄运,我们不能屈服,我们需要坚强,而这个切都源于这个字——(学生说)“爱”,(我重复)爱
爱生活,爱自由,爱生命,爱平等,爱这个世界,爱世界的人民,爱的音符为贝多芬谱出最后的交响,涓涓溪流汇成人类爱的海洋,似如天籁的人声唱出对“自由平等博爱”最伟大的礼赞,那是他一生的追求与理想。

12音乐《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13这是贝多芬在完全失聪后完成的作品,它史无前例地将人声引入交响乐,所以也叫《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它集中体现了贝多芬一生的创作思想“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也为浪漫主义音乐时代打开了大门。

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时,贝多芬坚持要指挥,他在台上手舞足蹈着用所有力所能及的肢体语言向乐队向观众向世人阐述着他的情感,乐队的指挥站在他的身后用最精确的手势带领着演员为他达成了这个愿望,演出结束了,雷鸣般的掌声一次又一次的响起,人们狂热的呼喊着贝多芬的名字,可他始终背对着观众,这时一位女中音把他轻轻地转过身来面向观众拍手的动作时,他才知道演出成功了,此时从欧洲各地赶来的人们才知道他们敬爱的贝多芬失聪了,人们流着热泪,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欢乐颂》,走在大街小巷拥抱着任何人说“我爱你”,
14 音乐(中文欢乐颂)
拥抱起来,亿万人民,大家相亲又相爱,让我们加入到这庄严崇高完美和谐的合唱中,
15学生齐声朗诵《欢乐颂》
16音乐《欢乐颂》学生加入合唱中。

(第二遍时,我说)拥抱我吧,拥抱他吧,拥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爱你。

(我先拥抱学生,请同学们一边唱着一边拥抱身边的人)
20这是生命中的奇迹,这是爱的乐章,更是音乐的神话,用音乐洗涤我们的心,用爱来浇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