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情感分析、感悟题
记叙文理解题型
记叙文理解题型
记叙文理解题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主题、情感、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记叙文理解题型:
1. 主题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这篇记叙文的主题是是什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或情感?
2. 人物形象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行为、语言和心理等方面。
例如:请分析一下文章中主人公的形象,并描述一下他的性格特点。
3. 情节理解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发展,以及情节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例如:请简要描述一下文章的情节发展,并分析一下每个情节对于整个故事的影响。
4. 语言表达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表达,包括语言的特点、修辞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例如:请分析一下文章的语言特点,并描述一下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 情感体验题: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文章时的情感体验,包括对于文章中人物和情节的情感反应。
例如:在阅读这篇记叙文时,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请分享一下你对于文章中某些情节或人物的情感反应。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记叙文理解题型,当然在实际考试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类型的题目。
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记叙文理解能力。
最新小学高年级阅读训练情感类记叙文专项练习含参考答案
最新小学高年级阅读训练情感类记叙文专项练习含参考答案心灵有耳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
而且,谁叫她永远穿着一件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呢!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
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
“唱得真好!”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小姑娘惊呆了!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他说完后站起来自顾走了。
第二天,小女孩再来到公园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地看着她微笑。
小女孩于是又唱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
最后他大声喝彩,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说完,他仍自顾走了。
这样过去了许多天。
多年以后,小女孩成了大女孩,成了大女孩的她长得美丽窈窕,而且是小城有名的歌星。
但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个慈祥的老人。
一个冬日的下午,她特意去公园找老人,但她失望了,那儿只有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
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个聋子,都聋了20年了!”一个知情人告诉她。
姑娘惊呆了。
那个天天屏声静气、聚精会神听一个小女孩唱歌并热情赞美她的老人,竟是个聋子!基础过关循序渐进水滴石穿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最后他大声喝(hē)彩,说:“谢谢你,姑娘,你唱得太棒了!”2)成了大女孩的她长得美丽窈窕(tiǎo)。
3)老人屏(píng)声静气地听着小女孩唱歌。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再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1)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做某事。
我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
2)屏声静气:不发出声音,保持安静。
她屏声静气地听着老师讲课。
理解感悟考点突破能力提升3.文章两次写到姑娘“惊呆”了,联系上下文,分别写出她被“惊呆”的原因。
第一次:听到老人夸奖自己唱得好。
第二次:知道老人是个聋子。
4.文章两次写到老人说完话后“自顾走了”,对其这样做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老人不想打扰小姑娘继续唱歌。
记叙文答题模板(2)(1)
适用于初中三年所有记叙文(写人叙事、散文、小说等)题型答题步骤:判断题型——匹配方法——联系原文作答一、概括题1.判断题型:包括表格(先看表头)、短横线、长横线(结合文章概括)、填空2.答题方法:“审定概仿”①审题:主人公(或主要人物)、线索(时间线、情感线、事物等)、范围(细节点)②定位:找到原文中的具体段落,通过已知信息推未知③概括:六要素(谁+什么情况[背景、环境等]) +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什么情感(精神、影响等)④仿写:字数相仿(不能多也不能少)、格式相同二、赏析题1.判断题型:①某段、划线句、某种写作手法(好,为什么)②给出人物情感,请你对此进行分析2.答题方法:口诀“法事情人” [角度、内容、特点、情感]①方法(手法) :包括修辞、表达、描写等*修辞:(口诀“比比问问反对夸人”)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偶、夸张、拟人●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排比:前后联结,结构紧凑;文意通,语气强劲;说理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反问: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夸张:态度鲜明,引起共鸣;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生动、形象。
*描写:心动外语神环正侧(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心理描写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中考记叙文真题讲析3:我们跟着月亮走吧(含答案)
• ①母亲在月光下教育哥哥:②我和母亲在月光下给父亲送饭。
审题与判断题型
• 2.请赏析第①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 • 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
切。
题型:词语的鉴赏
题型及做题方法
• 2.请赏析第①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 • 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
了……感情。 • 答案: • 运用比喻,将木棉花比作火焰,比作跳动的火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棉花
火红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
规范答案
• 3.请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2分) • 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
• 比喻句的赏析: • 格式:运用比喻修辞,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内容/特点),表达了……感情。
预读文本
答题方法提示:
• 首先要有文体意识。 • 一、审题并判断题型; • 二、考虑该题型应采用的做题方法; • 三、结合内容,规范作答。
审题与判断题型
• 1.文章围绕母亲的“月光疗法”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题型:概括内容
概括一件事
√ 概括多件事
补全情节
分析情感变化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程题型及做题方法题型:半开放性试题——文章的主旨
(1)原文寻找:记叙文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常起点明中 心或深化主题的作用。 (2)自行总结: 表 达 了 …… 情 / 赞 扬 了 …… 品 质 / 讲 明 了 …… 道 理 / 揭 示 了……社会现实(小说)
规范答案
•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 感受。(3分) 题型:半开放性试题——文章的主旨
初中语文记叙文常考题型
初中语文记叙文常考题型
初中语文记叙文常考题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概括题:要求考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某一段落的主要内容。
2.人物形象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形象特征。
3.情节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情节或某一段落的情节,包括情节的概
括、情节的作用等。
4.语言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或某一段落的语言特点,包括
语言的修辞、表达方式等。
5.情感态度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或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6.写作手法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包括叙述方式、描写方
式等。
7.主题思想分析题: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思想。
8.创意写作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创意写作,可以是扩写、缩写、
续写等。
以上是初中语文记叙文常考题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语文专题1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解析版)
专题10: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考点10:分析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考情梳理】分析文章主旨抓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
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首段文章常开篇点明主旨,分析开篇的语句,往往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
抓尾段有的记叙文会在篇末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分析结尾段常常可以把握中心。
抓议论、抒请句记叙文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来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
抓段意或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思想。
抓时代背景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须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活动的。
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
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分析文章使用的写作手法。
比如文章使用象征、欲扬先抑等手法就是为了揭示、突出中心。
题型一:概括主题思想【设问形式】①本文的主题是什么?②文章塑造某个形象有什么意义?谈谈你的理解。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考查类型解题思路答题格式①概括主题思想。
①本文记叙了……事件,表现了人物……的品质,抒发了作者……感情。
①概括事件+人物品质+思想感情。
②分析表达观点。
②通过记叙……事件,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观点、看法。
②事件+观点或感情。
题型二:多个主题探究【设问形式】①有人说小说反映了……主题,也有人说小说反映了……主题,你赞同哪种看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②本文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三)方面。
考查类型解题思路答题格式概括多个主题。
看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一般一类人物表现一个主题,有几类人物就会有几个主题,所以分析时,只要先概括主题,然后围绕相关人物概括出相关事件即可。
主题思想(一)+人物(一)+相关事件。
主题思想(二)+人物(二)+相关事件。
主题思想(三)+人物(三)+相关事件。
多个主题探究。
记叙文常见考题及解题思路
记叙文常见考题及解题思路一、【考题】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
【思路】什么人+ 什么情况下+ 做什么事(+表现内容)【示例】问:请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散步》一文的主要内容。
答:一家四口在散步中出现不合时,“我”的定夺。
表现了和谐的家庭关系,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的生活使命感。
二、【考题】谈谈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思路】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题目中运用修辞,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2)题目语带双关,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3)题目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题目揭露了文章主题;(5)题目是文章线索;(6)题目新颖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有的文章题目具有以上几种特点,要一并分析)【示例】例1《背影》充当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父子深情。
例2《智取生辰纲》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3《孔乙己》表明写作对象。
例4 《变色龙》比喻像变色龙一样的奥楚蔑洛夫,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性格,具有讽刺性。
例5《拔掉那颗龋齿》一文的题目“拔掉那颗龋齿”并非是写拔掉生病的牙齿,而是用题目来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和自己的自闭,告知人们无论在何时、对什么人,都要学会去爱,付出爱,才能健康、快乐、幸福。
例6《田野上的白发》中的“白发”:①“白发”是全文的叙事线索;②“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表明写作对象);③敲盆赶鼠、跪着插秧时的“白发”,突出母亲的辛劳(关联主要情节);④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对母亲怀念(透露情感主旨)。
例7《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题目的表层含义是夹竹桃凋落,深层含义是父亲的归天。
例8《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题目的表层含义是他们最后倒下的姿势被固定在废墟里,深层含义是他们壮烈捐躯,无私奉献的精神永驻人们心中。
例9《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
深层意思是需要取得老师和同窗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记叙文典型题型解析(理解文章标题 含答案)
记叙文典型题型讲析之理解标题一、理解感悟考查内容:即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领会文章的主旨,探索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探究相关问题。
二、出题形式:2013年海淀一模《致大海》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致大海”的理解。
(不超过150字)(7分)2016年海淀初三期末《深山飞彩虹》13.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文中“彩虹”的含义。
(不超过150字)(5分)三、解题思路和方法: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读标题的短语结构及其指代内容,标题紧扣文章线索、主要人物、主要内容、思想情感、文章主旨(点明或暗示)1、理解题目本义;2、分析题目在文中的引申义、比喻义;3、分析题目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否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是行文线索;4、分析题目和主人公之间的关系,是否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5、分析题目体现的人物的情感。
四、例题解析: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致(礼敬之情)大海(象征冰心)①今天是给您送行的日子,冰心老太太!②我病了,没去成。
十点钟整,是朋友们向您鞠躬告别的时刻,我在书房一片散尾竹的绿影里跪伏下来,向着西北方向——您遥远的静卧的地方,恭敬地磕了三个头。
然后打开音乐。
本来心里缭乱又沉重,但我那特意选放的德彪西的《大海》发生了神奇的效力,涛声所至,愁云扩散,心里渐如海天一般辽阔与平静。
于是您往日神气十足的音容笑貌全都呈现出来,而且愈来愈清晰,一直逼近眼前。
⑥!‛⑦您一听果然笑了⑧我说:⑨您说:⑩‚您把这笔账先记上。
等○11只要说到这个笑话,便立即能感受到○12人物来看您,说了些‚长寿幸福‛之类的吉祥话。
您说,您虽长寿,却不总是幸福的。
您的一生正好是‚酸甜苦辣‛四个字:少时留下许多辛酸;青年时代还算留下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年以后,‚文革‛十年,苦不堪言;现在老了,但却是——‚姜是老的辣‛。
当说到这个‚辣‛字时,您的脖子一梗。
我便看到了您身上的骨气。
老太太,那一刻您身上真是闪闪发光呢!14..的骨头里。
记叙文情感
记叙文写作之感情真挚【小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用饱满的情感震撼读者的心灵,文章才会具有内在的魅力。
如果没有情感作基础,无论怎样的雕章琢句,都只能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感情真挚?是指所抒发的情感应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在抒发情感时要力求做到:具体而不空泛,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
要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感情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
抒发感情要恰如其分,不能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更不能胡编滥造。
【方法说略】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不用借托,无须遮掩,显得激越奔放,直率动人。
这种抒情,有的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有时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有时是为了表达作者不可遏制的强烈感情。
有的出现在文章的结尾,常常是为了升华所抒之情。
2.叙事抒情。
叙事抒情是间接抒情的一种,是指不使用抒情性的文字,将浓烈的情感融于典型的事件之中,情感在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来。
所叙述的事件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依托,所流露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3.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也是间接抒情的一种,是指将自己的感情寄寓在客观景物之中,通过客观景物的触发,唤醒藏在心中的某种情感,从而收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在借助物象时,一定要注意所借的物象在本质上或特征上要与寄寓的感情相似、相通,不能牵强附会。
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寄寓的情感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才能以饱满的情感扣响读者心扉。
4.细节抒情。
细节抒情是间接抒情的一种。
?艺术起于至微。
?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艺术价值的细节。
真挚的情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描写,灌注了情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起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作用。
要抓住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细小神情、细微的动作、微妙的心理活动进行精心刻画,以此衬托出作者或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
5.修辞抒情。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也能彰显情感。
如对比手法能突出某事物的性质、状态,从中表现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
高分突破: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文学作品阅读题答题技巧考点分析一:把握内容把握文章内容,通常有以下三种考查方式:1、概括内容: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或叙事散文,通读全篇后,能够概括全文内容或者根据情节发展或记叙顺序按次序概括部分内容。
2、心理、情感、态度变化:通读全文,感受作者或者文中人物情感、态度、心理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全文的主旨。
3、内容理解:此考点注重对全文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理解,是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往往要在全文范围或部分范围围绕一个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常见考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小说的情节,完成下列表格。
3.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他”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4.根据选文内容,按要求填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5.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一下某事的原因。
突破方法一、概括方法: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按照情节发展划分区域,确定概括的范围;3.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各部分内容,概括的方法为:人+事+结果。
(注意:概括时题目已经明确以某人为陈述对象,直接填写主要事件时,可以省略“人物”,格式为“事情+结果”)二、概括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方法:1.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心理。
2.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心理。
作品中的关键性语句,有时直接表明作者或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有时则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或含有深刻含义的语句中,表明或暗示作品的主旨,从而显示出作者或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
3.根据人物描写,分析情感/态度/心理。
对文中人物进行的种种描写,其实往往是作者情感/态度/心理的寄托或流露。
4.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情感/态度/心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往往是为了表现与之相同、相似、相关或相对、相反的情感/态度/心理。
三、内容理解方法:1.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筛选有用信息。
2.对有用内容进行概括。
3.答案有时可直接从原文引用,有时则要自己概括。
(江西专版)2022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第三讲 第四讲
3.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3分) 文中画线语句长短句相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节奏感强,运用 反问句式,增强语言的气势。
★4.(改编题)阅读此文,我们很自然的想起所学过的课文《壶 口 瀑 布 》 , 说 说 两 文 在 文 章 主 旨 方 面 有 什 么 相 通 之 处 。 (2 分 ) 【领会意旨】 都表达了对黄河母亲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都激发出炎黄子孙 心底的那种民族自豪感。
(4)抓主要事件法。作者的情感有时会体现在所叙的事件之中, 寓情于事。如杨绛《老王》一文中,作者叙述了与老王交往的 一些事件,特别是写老王临终前送鸡蛋这件事,震撼人的心灵, 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表露出的愧怍心态也是整篇文章的情感焦点。
(5)联系主旨法。文章的主旨是作者构思行文的重心和情感态 度的凝聚点,所以可以联系主旨来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如契 诃夫《变色龙》一文主要是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 所以对奥楚蔑洛夫这个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沙皇专制统治的 忠实走狗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6)根据文中人、物、景,感知情感态度。作品中的人、物、 景可以折射出作者对所写主题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感知作者的 情感。如鲁迅在《故乡》中对二十年后故乡的环境的描写,对 所遇人物(主要是闰土和杨二嫂)的刻画,对搬家一事的叙述,反 映了当时广大农民日渐落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上的束缚,表达 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 望。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细节分析:示例一:“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 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 河。”这个细节表现了“我”触摸黄河水时紧张激动又谨慎的心理 ,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示例二:“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 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 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这个细节中,“我”投名片 的系列动作,写出了“我”投入祖国怀抱的虔诚,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旨及情感理解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主旨及情感理解分析
主题: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和经历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文学体裁。
记叙文旨在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具体的细节,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中的情节和情感。
例子:
题目:回忆那个夏天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大地上,煞是好看。
我清
楚地记得那天我和朋友们决定去最近的湖边游泳,准备躲避酷暑,享受清凉。
我们到达湖边,看到湖水宛如一面镜子一般,蓝得像天一样。
所有人
都赶紧脱下衣物,纷纷跳入湖中。
我朝着湖的中央游去,感受着清凉的湖
水包围着我的身体。
湖水中游泳的人们都如小鱼一般自由自在,尽情地畅泳。
我和朋友们在湖水中嬉戏玩耍,快乐洋溢。
突然,一阵强风吹过,天空转眼间阴云密布,仿佛即将下起暴雨来。
霎那间,雷声大作,电闪雷鸣。
我们顿时被吓坏了,匆忙游回岸边,躲进
一棵大树下,希望能避过这次暴风雨。
雷雨过后,我们淋着湿漉漉的衣服返回家中。
即使湖边的事故让我们
有些忧虑,但夏日的欢声笑语也让我们感到存有了美好的回忆。
夏天,不
仅有炎热,还有湖水中的凉意和友情的滋养。
总结:记叙文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通过描写事件和情感,可以引起
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记叙文可以涵盖各种情感,如喜悦、忧愁、惊喜、
失望、温馨等。
通过阅读记叙文,读者可以深入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感受,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鉴赏-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情感鉴赏-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全覆盖(上海专用)(2024上海中考真题)流年里的草莺草爬到了我的脚上,围绕着我的身体。
回想以前,家乡把狗尾巴草叫做咪咪猫。
因为狗尾巴草很像猫的毛发,猫也是很可爱的动物,这样称呼显得亲近而贴切。
以前,我和二姐在一起玩。
二姐教我咪咪猫折兔子。
她先把咪咪猫的穗给弄掉,之后把它扎起来,弄成免子,二姐还教我把咪咪猫放飞,我们放飞咪咪猫,放飞烦恼,也放飞了我们对未来的期盼。
长大后,我再次回到了故乡,又碰到了二姐,又看到了咪咪猫。
二姐又把咪咪猫给放飞。
然后,我顿感怅然若失。
我怀念童年,也许童年天真无邪,无比欢乐的我就像年画一样已经成为过去。
也许咪咪猫一直陪伴着我,直至永远。
(原文回忆版)17.作者对咪咪猫的选材和组材,经过流年经历,表达了作者不同情感。
请对此加以分析。
(8分)【答案】17.咪咪猫是文章线索,象征了人物的命运,贯穿了我从小到大的生活。
小时候二姐教我编咪咪猫和放飞咪咪猫的魔法,体现了二姐的心灵手巧,姐妹之间深厚的情感,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
长大后,二姐辍学务农,父母去世,我与二姐再次放飞咪咪猫,表达我对过去纯真生活的回忆和怀念,对人物命运变化无常的感慨。
探究文章主题①捕捉关键句,精读重点段抓住结尾的抒情句或议论句;关注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词语;重点研读首、末段,领悟作者意图。
②巧抓标题,综合分析归纳分析标题,把握作者情感和倾向;理清脉络,看表现了什么共同主题;分析结构,划分层次,归纳主旨。
(说明:有的文章往往以个别事件以小见大,映衬时代的发展,在归纳主旨时需要对主题进行升华。
因此探究文章主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尤其是小说作品。
往往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
)3、提取要点,精准表达。
本句的意思是……,本文通过①记叙xx(人物)的……事情,表现(赞美)了……精神;②描写……(景或物)……特点(特征),抒发了……感情(志向、愿望、情操);③叙述……事情,揭示(闹发、批判)了………道理(人生哲理、社会现象)。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及常见人物形象
初中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公式及答题模板一、理解品析重要词语答题公式:本义+语境义+作用答题模板:1. 词语的含义:本义+语境义2.词语的作用:①解释:本义+语境义,②作用:化静为动,将……具象化,人格化,褒义贬用,贬义褒用……二、理解赏析重要句子答题公式:句子内容/写作手法/句式/关键词+作用+情感答题模板:1. 哲理句(主旨句、抒情议论句、总结全文句)赏析:点题,揭示了……的道理(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 句式的赏析:反问句能加强语气,使感情更强烈(使观点更鲜明);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
3. 描写句的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描写,具体地写出了……。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具体答题模板见“五、辨析描写方法及作用”4. 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所在句子的赏析:修辞手法,描写,对比,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象,叠词的使用(节奏感),引用(文学性),感情色彩(褒贬)5. 句式工整句的赏析:这个句子句式很工整(对偶),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写出了……。
6. 叠词句的赏析:这个句子中的“××”一词是叠词,读起来有音韵美,写出了……。
三、分析段落作用答题公式:结构作用+内容作用【结构上】1.开头段:统领全篇/引起下文/营造氛围/奠定基调/铺垫/伏笔/设置悬念等。
2.中间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渲染了……氛围等。
3.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或上文)/使文章结构完整/点明中心/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照应前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等。
【内容上】1.开头段:点明(或引出)叙写的人、事、物、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尾段: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由个体到群体),发出号召或倡议。
3.写景段: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精神品质。
4.议论抒情段:评价人物、景物、事物,抒发情感,点明主旨。
(第一步:先概括段落写了什么!)四、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答题公式:人物+事件+性格品质答题模板:1. ××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身份)。
2020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06记叙文阅读之理解情感(解析版)
专题06记叙文阅读之理解情感(解析版)记叙文阅读之理解情感考点分析常考形式答题模板真题分析分析思路巩固练习考点分析一、主要考点:此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主旨有准确的把握,并 能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题型一般出现在记叙文最后一题,并且分值很高,一般分值有6分,所以是 一个大题,不可丢分。
常考形式一、考卷中此类考题出现形式:【一般采用直接提问法,问题明确】例:1 .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结合文本,你能说出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吗?4.作者在文中抒发了那些感情5.文中多次提到家乡的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章末句蕴含的丰富思想感情二、针对以上常考形式,那么如何分析文章情感呢?(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例题一一只手套1.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
受天气影响,这家百货小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地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涂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独自陶醉了。
2.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
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上移开目光,热情地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3.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
女店主说有,便热情地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
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
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
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起来,逐一问明价格。
4.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
”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
”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它了。
”一问价钱,146元一双。
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
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元钱就算了?”5.女店主一口回绝:“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少。
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6.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
”她见女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7.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8.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掉了一只。
”9.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地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再看看吧。
”她拉着儿子向店门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地一声灌进店内。
女店主忽然发现,被冷风掀起的少年的右手衣袖,像一只黑色的塑料袋软绵绵地飘荡着,原来这个少年压根儿就没有右手。
10.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刚刚迈出店门的一刹那,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地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11.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
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
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
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
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满足的时候,而做了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这是一篇富有人情味的文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中展现了哪些人情美。
经典例题二外婆中医1.她八十多岁了,却还在坐堂问诊,她替人看病不是为了钱,因为病人需要她。
在她那儿看病,就像和外婆谈心,所以病患都亲切地称她“外婆中医”。
2.最近她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院方劝她退下来算了,但她说,她要把已预约了的患者全部看完,她职业生涯的句号不能在最后时刻画歪了。
3.最后一名预约患者是个农村高中生,他得了一种“怪病”,看一会儿书,眼前就出现许多游弋的幻影,学习效率急剧下降。
陪他来的母亲说,花了不少钱换了几家医院治,也不见好转。
离年三十还有几天,过了年,就是高三下学期,眼看高考在即,家里人心急如焚。
4.这个病她有把握治,她对高中生说,我要给你开的药方很便宜,乡里到处都能抓,只是药特别苦,开始吃时会呕吐不止,坚持几次就好了;药材煎熬的方法也有点特别;药方隔一段时间要微调一次,服几个月可彻底治愈。
母子俩说,只要能缓解症状考上大学,再难的事都能做到。
5.她又叫他俩明天来拿药方。
母子俩有点纳闷,医生都是当场开药的,这位老中医却卖关子,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6.外婆中医回到家中,翻箱倒柜,找出一只牛皮纸陈旧信封,抽出一叠更加陈旧的纸,上面全是用毛笔书写的繁体字药方。
她开了个晚班车,将药方译成简体字,把计量单位“两”、“钱”化成“克”,誊写在医院的处方笺上。
誊完后,她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衰竭感,她知道,该好好静休了。
7.第二天,她将首服药的药方交给母子俩,叮嘱道,服药二十天后给她写信,介绍服药的反应和病情变化,但一定要讲真话,尽可能写详细一点。
她会及时回信,寄第二服药方。
以后每次都这么办。
她问高中生,你给我写信,就当作高考作文热身如何?高中生说,您的主意好,一举两得。
8.高中生在毕业前彻底治愈,他前后给外婆中医写了六封信,外婆中医也按时回了六封信,开了六服微调药方。
她首封回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来信已阅,苦药你已适应,病情也有所好转,我颇感欣慰!兹寄上这一轮微调药方和煎熬方法。
祝早日康复!”字体飘逸潇洒,落款的签名更是龙飞凤舞,令人拍案叫绝。
高中生说,看她的书信,像看大师的书法作品,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
她最后一封回信的结尾有所变动:“祝高考金榜题名,学成后报效社会!”9.高中生决心报考外婆中医所在的中医大学。
他如愿以偿,到大学报到后,他要去面谢外婆中医。
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她的家。
他按下门铃,但无人开门,他反复按了几次,结果一样。
她到哪里去了?他想物业保安也许知道。
10.“老太太到天堂里去了,走了有几个月了。
”保安说。
11.“啊——?!这不可能!”他大吃一惊。
他手头上有真凭实据,证明她没死。
12.“死人的事哪个敢造谣?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不信你去问她女儿。
”13.按照保安提供的地址,他在小区的另一栋楼里找到了她的女儿,一个头发已花白的女人。
他自报家门后,对方将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
14.原来外婆中医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已来日不多注。
誊写完药方后,一次性地将七封回信、六服微调药方及信封提前写好,连落款处的“月”和“日”二字都已写在信里,并交代她女儿,收到来信后,只要将回信的日子,在“月”和“日”前,填相应的阿拉伯数字就可以。
15.每次都这么办。
只有一封信至今未发,上面是这样写的:“实在抱歉,我已无能为力,请另请高明!”万一来信说,服药后病情没有好转,就把那封信发出去,以免贻误病情。
16.男儿有泪不轻弹,大学生哭了,他说,我要到你母亲墓地去祭拜。
17.我母亲没有墓地,你上《人体解剖学》时,在人体解剖实验室里,会看到她捐献的遗体。
大学生再一次失声痛哭。
文章最后两次写大学生因为感动而哭,请结合全文内容具体说说大学生被感动的原因。
经典例题三善良的心1.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
多次求职碰壁,无奈只能像现在这样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用。
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可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谁能相信他,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参养殖池交给他?2.秋天,突然接到了母亲因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的电话,他惊得魂飞魄散。
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又殚精竭虑供养他上大学的母亲,是他生命的全部。
他忐忑不安地站在老板面前,卑微得像根草。
他想支走半年的工钱,又嗫嚅着,乞求老板能借给他几千元钱,只要能救母亲的命,他自当竭尽全力为老板打工抵债。
出乎意料,老板似乎没有半点迟疑,为他筹措了一万元钱。
他怀揣着这份温暖,一刻也不敢停留,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据。
临上火车,他对驱车来送他的老板递上欠条,不料被老板挡了回来:一百个欠条和誓言也抵不过一颗善良的心。
他听了,心动如潮。
他把那张欠条藏在贴身的内衣中,同时收藏起的还有一份感动和厚重的情谊。
3.半年过去了,再也没见到他的踪影。
年终工友们领工资时有人提起了他,言语里除了对他的不屑,更多的是对老板过分善良的感喟。
直到这时,老板才恍然想起,他的确是好长时间没有一个电话了。
4.年关逼近,打工的人还在回家的途中,不料这时候他回来了,带着成年的弟弟,背着半身不遂的母亲。
他告诉老板,母亲的病刚稳定,知道现在这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就急急地赶来。
他一家人执意要住在海边的一所简陋的屋子里,说晚上可以顺便守棚看护,多双眼睛,会少些不必要的损失。
5.就在这一年的元宵节,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的时候,四十年一遇的风暴潮轻而易举地把养殖户多年经营的梦想和希望打得支离破碎。
天刚放亮,一宿未眠的老板踏着厚厚的大雪跌跌撞撞赶往场里去,对于海中围堰的养参大池,老板不抱什么幻想,只奢望着老天能留给他一线生机,保住海岸边的育苗大棚。
大棚里有越冬的参苗,倘若大棚被风吹走,参苗将全部被冻死。
6.蓦地,老板在一片歪七竖八的大棚周围,看到一个还倔强地站立的大棚,仔细辨认,那分明就是自己的大棚啊。
他狂奔过去,近看才明白:不是老天保佑他,而是人在助他。
加固在大棚上的一道道绳索,堆放在周围的一袋袋沙包,都是那兄弟俩所为。
那价值几十万的财产,硬是被兄弟俩舍命保护下来了。
他想象不出那兄弟俩在暴风雪中干了多长时间,更不敢想那样恶劣的气候,即使出再多的钱,又有谁会不惜冒着塌棚的危险来守候加固?7.老板急于找到那兄弟俩。
劫后的海滩,一片狼藉。
许多人在奔跑着,整篮子地捡拾被浪卷上来的海参。
想到那兄弟俩近水楼台会拾到许多海参,也算是对他们冒死守住大棚的一种补偿吧,老板心里稍感宽慰。
转身走进大棚,老板惊住了,那兄弟俩正在棚里为苗池换水。
“怎么不去捡海参?别人都捡发了。
”8.他说:“池里盐度太低,并且缺氧,不赶紧换水,参苗会大批死亡,损失的就不是捡几千元海参的价钱了!对了,最好赶紧投放一些光合细菌……”老板诧异地看着他:一个民工能说出这些专业术语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自己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9.在那场风暴潮中幸存的育苗大棚成了老板最骄傲的资本和财富。
老板逢人便夸他的仁义和忠厚,称他是少见的好人,是难得的人才。
那棚里的参苗成了抢手货,早已被高价预订一空。
还有养殖户打他的主意,悄悄地“递高价”想挖老板的墙脚,却被他断然拒绝了。
他说,不是自己有多么高尚,只不过是“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啊。
10.这是个真事,老板是我哥,每遇别人有求之事,哥总是倾力相助,还现身说法告诫我要与人为善,他说:“做生意,有投入不一定会有回报,唯有善举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中总会有回报,要么是平安如意,要么是逢凶化吉。
即便没有奇迹出现,也会收获快乐,得到愉悦和心安。
”结合全文,从老板和大学生两方面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以及本文带给你的启示。
经典例题四老人与树1.老人躺在乡卫生院的病床上。
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
老人望着那瓶里的水通过一根橡皮管,正在一滴一滴流进自己的血管里。
2.医生说:“挂了水,烧便会退掉;烧退了,病自然也就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