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风景画发展史
英国风景画发展史
英国风景画发展史欧洲的风景画经过了17世纪、18世纪的独立成科和初步繁荣,到19世纪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并走向了高度成熟。
而英国风景画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美术流派之一.1746年,一直创作肖像画的英国画家理查德•威尔逊首先开始对自然风景产生兴趣,并大量体现在其作品上.威尔逊因此被称为英国风景画之父.当威尔士画家理查德•威尔逊(1713/1714~1782)在17世纪50年代旅行到罗马的时候,法国风景画家约瑟夫•温耐特表达了这样的惊异:一位有这样能力的风景画家应该致力于肖像画上。
威尔逊从这个评价中振作起来,放弃了在肖像画中或许赢利的交易,完全献身于风景画。
他赤贫而死,但是他的奇怪和对克劳德模式视角的启发性的使用,即使在今天也是英国人购买的18世纪欧式建筑风景画艺术的标志,而且是英国对于土地的复杂态度的可见的形式。
威尔逊的《西塞罗和两个朋友——安提克斯和奎因特斯,在他的阿皮纳姆别墅》唤起使英国有土地的贵族高兴的土地神。
虽然这个地形与他家乡威尔士有一定的联系,但威尔逊直接依据确定劳德•洛兰的《圣•乔治和龙的风景》来展示自然和人的和谐观念。
1770年,当威尔子逊在伦敦皇家学院展出他的绘画时,他在附属目录中包含一段来自西塞罗的《法令》的摘引。
其中,西塞罗的朋友安提克斯把这个地方称为“美味的撤退”,西塞罗评价说,在这里他发现了理想的地方做“不能打扰的思考,或者不能打扰的阅读和写作。
”这幅画的宁静的风光把古代世界作为与18世纪英国绅士非常敬重的造诣深厚的作家和政治家的灵魂平静和谐的、神圣优雅的产物唤起。
理查德·威尔逊《阿尔巴诺湖与附近的城堡》18世纪末英国成立了“水彩画家协会”,聚集了一大批探索水彩风景画的画家,其中就包括著名画家J•克罗姆、T•格尔丁和R•P•博宁顿。
19世纪,英国风景画进入黄金时代,它的成就对西方美术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它又出现了许多分支画派.其中诺威奇画派的老约翰•克罗姆和约翰•塞尔•科特曼受英国画家托马斯•盖因斯堡和一些荷兰风景画家的启迪,在诺威奇创建了诺威奇美术家协会,为英国风景画的鼎盛作出贡献.19世纪初叶,真正使英国风景画摆脱荷兰、法国或意大利绘画影响而走上自己独立道路的人是约翰•康斯特布尔和约翰•马罗德•威廉•透纳.而在19世纪,他们是英国风景画以油画的成就最富有影响力,成就最高的画家。
英国风景画
英国风景画
英国风景画的正真奠基人是威尔逊和庚斯博罗。
他们在意大利古典主义和荷兰自然主义风景画的影响下,富有感情的描绘英国的自然风光,使风景画由不为人重视的地位发展为与肖像画、历史画比肩,代表英国风景画最高成就的是特纳和康斯太勃尔。
英国水彩画几乎是与英国风景画同时发展起来的,它以地质画为基础,吸收了欧洲大陆水彩画的材料和技法,在英国特有的湿润气候中得到迅速发展,产生了一批热爱大自然,直接研究英国自然风光的优秀水彩画家。
查理德.威尔逊出生于威尔士,1757年至1758年到意大利学习。
他最初运用意大利古典主义传统与英国本地风光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他的画中已经传达出自然主义的气息,但仍受到古典主义结构的局限。
代表作品有《河上的荷尔特桥》、《溪谷》等。
托马斯.歌尔丁虽然只活了27岁,但在英国水彩画的发展上却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是水彩画从早期素描淡彩的画法中解放出来,将其发展成为充分运用色彩并具有丰富色调的画种,并对特纳及以后的画家都发生了影响。
主要作品有《德文郡克塞河上的彩虹》和《北威尔士道尔格里附近的凯茵瀑布》等。
十九世纪英国绘画在欧洲画坛光芒四射传世二十八幅世界名画赏析
十九世纪英国绘画在欧洲画坛光芒四射传世二十八幅世界名画赏析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文艺领域也充满着变革。
资产阶级的兴起,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使这个世纪成为丰富多彩的变革的世纪。
西方的美术也借着这股“东风”,冲破了文艺复兴确立的再现性的传统和古典风范,踏上了现代艺术之路。
此时的流派包括了新古代主义典、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等众多流派。
十九世纪法国绘画在欧洲起着主导性作用。
很多画家先后到法国学习和居住。
像荷兰的凡高,西班牙的毕加索等一些对世界绘画有影响的画家都在法国居住过。
由于社会的变革,文艺思潮的转变,使得当时法国的绘画出现了多种画派,如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等,它们对西方绘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十九世纪初叶,真正摆脱意大利、荷兰和法国绘画影响而攀上英国风景画顶峰的是康斯太勃尔和透纳。
康斯太勃尔的艺术魅力在于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麦田》是其色彩绚烂、充满着光与影的代表作。
康斯太勃尔大大推动了英国风景画的发展,他对于色彩变化的敏感,对于光及其微妙的调子的敏感,启示了十九9世纪末印象派对于光和色彩的探索。
十九世纪中叶,艺术评论家J.拉斯金认为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包含过多的肉欲主题。
在这种观点下一八四八年产生了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一方面反对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却倾向于神秘主义,是浪漫主义与复古主义的混合物。
它的代表人物罗赛蒂是诗人兼画家,代表作有《维纳斯》等。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画得到了急速发展,存世名画赏析很多,同时这个时期也是英国绘画艺术融于欧洲绘画艺术的起始。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画世界名画主要作品有:《退役的铁梅雷尔号战舰》《威尼斯大运河》《海上渔民》《卡那封城堡》《夕阳下的沃克沃斯城堡,诺森伯兰暴风雨前夕》《海难》《麦田》《干草车》《海神授予和平女神橄榄桂冠权杖》《良知的发现》《牧羊人》《世界之光》《五月》《维纳斯》《受诱惑的夏娃》《哈雷姆之光》《看守金苹果》《炽热的六月》《音乐课》《缠毛线》《女人肖像油画》《永久的婚约》《圣诞颂歌》《四月之恋》《安东尼式的浴池》《赫利泊洛斯的玫瑰》《发现摩西》《仲夏之夜》等。
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历程
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历程西方从前没有风景画,画家画神、画天使。
即使后来回到人间,也是画国王、英雄和权贵。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因为人文主义盛行,画家开始呈现普通人,例如《蒙娜丽莎》,但也只是在后景中才有风景,风景属于点缀的部分。
直到 17 世纪,才出现比较成熟的风景画派,就是荷兰风景画派。
概括起来,风景画主要表现两种美学特质,即“崇高”和“如画”,这也是风景画家描绘世界的两种主要模式。
例如美国哈德逊河画派的风景画,着重表现美国农业的繁荣、壮丽的风光和自然资源。
这些具有崇高特质的风景画,能令人产生敬畏之情。
而被形容为“如画”的风景画,通常描绘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对日趋消失的乡村生活方式的记忆,带有强烈的怀旧色彩。
1983 年,英国人威康·吉尔出版了一本有影响力的专著《怀河见间——一主要关于如画之美》,对这个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
通过书中近 120 多年间产生的风景面作,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追求。
如果细细瑞摩,还可以大致梳理出风景画的发展脉络。
比如下面五幅画,就是一部风景画的简史。
法国画家比多创作于 1806 年的《孟特芳丹的公园》,表现的就是“如画”之美。
画面是典型的三分式构图,前景三分之一画的是士地和河流,中景三分之一主要描绘的是树木,后景三分之一是天空。
整幅画面构图工整,一般美术院校中老师教的,就是这种欧洲古典的风景画法。
德国画家良格创作于 1866 年的《阿尔卑斯山景观》。
良格曾在杜塞尔多夫著名的美术学院学习,这幅作品是浪漫主义艺术的代表作,主要表现山的雄伟,而在大山脚下的人则就显得十分渺小。
要了解一幅画,除了了解画的技巧外,还要了解历史,比如这幅画就强调了德国大自然的雄伟,很容易唤起民族自豪感和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因此德国人就很喜欢收藏它。
英格兰裔画家布里彻创作于 1882 年的《大马南岛》,画面非常有气势,是美国人学习欧洲风景画后创作的典范型作品,完美地体现了“崇高”的浪漫主义气质。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十九世纪是英国艺术史上风景绘画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也有着悠久的山水画传统。
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景绘画在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也有着一些共同之处。
本文将就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进行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对彼此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
在这个时期,英国的风景绘画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艺术家们追求着自然的真实、美丽和壮丽。
特别是约翰·康斯特布尔、威廉·特纳和约翰·萨金特等画家,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浪漫情怀和对自然之巨大力量的敬畏。
他们追求的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绘,更在于带给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冲击和精神震撼。
与此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是表现自然景观的杰作。
在中国绘画史上,山水画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审美观赏的艺术形式,更是表达画家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的一种方式。
中国山水画着重表现自然山水之美,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心灵体验和审美情感的诠释。
笔墨不仅要忠实于自然景观的形态,更要表现出画家对自然景观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寄托。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在体裁上存在明显差异。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主要以油画为主,有着浓厚的欧洲绘画传统,追求写实和逼真,强调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而中国古代山水画则以水墨画为主,侧重于用笔墨表现自然山水之美,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这两种不同的绘画体裁,决定了它们在表现方式和艺术风格上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从主题内容来看,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绘和逼真再现,强调艺术家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
而中国古代山水画则更强调画家对自然景观的个人理解和情感表达,注重表现绘画家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的诠释。
这两者在主题内容的表现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表现方式来看,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注重对色彩和光影的运用,追求逼真和写实。
英国泰特:心灵的风景画
92品质生活·鉴赏家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 a t eB r i t a i n)位于伦敦的米尔班克(Millbank),是一部典藏在建筑里的英国艺术史,也是英国泰特四座美术馆中最早的展馆,于1897年由亨利·泰特爵士创立,起初主要收藏亨利·泰特爵士赠送给国家的19世纪英国绘画和雕塑,以及一些从国家美术馆转移而来的绘画。
当代的艺术收藏品现在也已被该馆列入了收藏范围。
如今,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以收藏和展示15世纪迄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收藏的透纳作品堪称是世界上最完整的。
今年4月,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特展,在上海博物馆第二展厅展出至8月初后,将移至北京中国美术馆进行巡展。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开幕致辞中说:“在绘画史上,风景于我们而言,有着永恒的魅力。
这些来自英伦三岛的风景画,以奇绝风光,和能够洞见心灵的精神家园来理解西方艺术与历史的绝佳窗口。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国内与国际合作项目主管朱迪思·奈斯比特:“这次是泰特的风景画第一次来华展出,我们从馆内绘画收藏中精心挑选出71件作品,作品涵盖了油画、水彩、版画和照片等多种不同媒介,希望以一蜿蜒的港湾演奏大提琴的约翰·查菲牧师英国泰特 :心灵的风景画文·图/上博教育部 理查德·汉弗莱斯系列经典名作向中国观众介绍跨越三百余年的英国历史文化。
”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安妮女士讲解了展览内容:“我们希望挑选中国观众喜欢欣赏的作品来到中国展出,这些作品原本只是在英国本土展出,现在能来到中国与中国观众分享英国风景绘画。
在精选的71件作品中,集中向观众展示了庚斯博罗、透纳、康斯太勃尔、吉尔丁、科曾斯父子等18、19世纪的知名风景画家,以及拉斐尔前派、印象派画家,此外还有20世纪超现实主义、先锋现代主义画家的作品,以期全面展示18至20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发展历程。
71幅画作300年英伦风景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
71幅画作300年英伦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飞雪漫天的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孤独地走着;满目疮痍桑的菲尔德庄园,令简爱的双眼难掩惆怅……这些英国经典文学作品中描绘过的风光,你是否也想亲眼看看?如今,不用远赴英国,在上海就能欣赏到最纯正的英伦风光。
2018年4月27日至8月5日,上海博物馆联合泰特不列颠美术馆,为观众们献上“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展(1700-1980)”特展。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创办于1897年,以收藏和展示文艺复兴时期至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也涉及当代艺术作品。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的展览,是对英国艺术编年史式的伟大呈现。
美术馆拥有透纳(JMW Turner)作品最丰富的馆藏,也藏有如约翰?艾佛雷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的《奥菲莉亚》(Ophelia)在内的世界级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作品。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透纳奖”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艺术奖项之一。
本次展览精选了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的70多件英国风景画作品,其中包括了观众们耳熟能详的著名画家,如庚斯博罗、透纳、康斯太勃尔、吉尔丁、科曾斯父子,还有拉斐尔前派的米莱斯,以及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与现代派先锋画家的作品,它们将诠释风景艺术为何成为“英国视觉想象的核心”。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国际收藏展览部主任丹尼尔?斯莱特认为:“风景画不仅是纯粹描绘风景,也反映了画中人和艺术家的心境。
”这也是此次展览名称的由来。
展览从十八世?o伟大的古典画家和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开始,历经拉斐尔前派和印象派画家,直至二十世纪先锋现代主义艺术家作品,以期全面追溯英国风景画跨越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此次展览中的几幅精彩作品。
《布鲁克?布思比爵士画像》约瑟夫?莱特,1781年画面中,这位贵族斜倚在森林中的一处溪流旁,让人不禁联想到画中主人公的家乡――英国中部的德比郡。
他手执让-雅克?卢梭所撰写的《卢梭评判让-雅克》,卢梭出生在瑞士,是一名伟大的哲学家,亦是布思比爵士的朋友,1780年爵士自己出钱购买了卢梭的这本书。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十九世纪是英国风景绘画的鼎盛期,同时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探讨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之间的异同,以及它们在文化、艺术以及思想层面上的联系和影响。
让我们来谈谈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
英国风景绘画在这一时期经历了蓬勃发展,并且成为了英国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十九世纪的英国风景绘画家们主要通过画笔和调色板来描绘自然风光,力图捕捉大自然的壮丽、宏伟和神秘之美。
著名的画家康斯特布尔和特纳便是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对英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表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代山水画注重表现大自然的山水形态和气韵,而非真实的写实,通过这种抒情性的表达方式来观照人们的心灵感悟。
在中国的山水画中,画家们更加注重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中国古代山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追求。
从艺术风格来看,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以其写实主义的表现形式而闻名,画家们力求精确地描绘自然景色的轮廓、色彩和光影,他们注重真实的视觉效果,希望通过细致的描绘来展现大自然的真实与美丽。
而与之相比,中国古代山水画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画家们通过留白和虚实相间的手法,创造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追求。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和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在画面的构图上,它们都注重通过透视、对比和层次感来营造场景的立体感和深度感。
在色彩运用上,它们也都善于通过冷暖对比和明暗对比来塑造画面的氛围和质感。
这些共同之处表明,虽然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和中国古代山水画受到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但它们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和中国古代山水画还在思想和文化层面上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和影响。
论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
从 港 口附近 远 眺亚 尔 茅斯
透 纳 水 彩画 ( 4 4 3 . c 2 . x 6 8 m)
风 景 画 作 为 人 类 关注 和 描 绘 自身 生 存 环 境 的 一 种 主 体 这 种 情 感 的 载 体 。 水 形 成 和 水 彩 语 言 的 日 臻 成 熟 获 得 了 较 快 的 发 展 , 并 宋 清
发 展 ,进 而 演 变 为 真 正 意
进 一 步 发 展 成 水 彩 画 , 二 风景画 。 1 世 纪 兴起 的旅 行 热 潮 8 加 速 了 水 彩 风 景 画 的 发 展 。 这 时 ,经 过 革 命 后 的
作 群 体 ,便 成 为 早 期 水 彩
风 景 画 的奠 基 人 , 他 们 奠
似 。 与 此 同 时 , 有 一 批 职
不 使 他 们 心 驰 神 往 。 这 种 怀 古 情 绪 在 整 个 欧 洲 很 快 演 化 为 股 巨 大 的 艺 术 思 潮 。英 国 水 彩 风 景 画 在 此
时 建 立 ,就 必 然 罩 上 了 一
级 的 喜 欢 ,所 以在 当 时 是
方式 , 自然 地 充 当着创 作 鍪 义 上 的 风 景 画 , 淡 彩 画 也 彩风 景画 伴 随着水 彩 画术 学蘸 设 计 系 , 陕合 ,形 成 了 水 彩 者 相 互 结 西 西 安 一 安美 的 院 西
定 了英 国水 彩 风 景 画 后 来
繁 荣 发 展 的 总 趋 势 。 另
且 首 先在 英 国 得 到确 立 。 英 国的 水 彩 风 景画 。源 于 1 、1 世 纪 的 地 志 学 风 6 7 景 画 , 兴 起 于 1 世 纪 的 地 6 志 学 风 景 画 , 是 水 彩 风 景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朗斯洛特?布朗,其作品标志着自然风景式园林的成熟,被誉为“自然风景式造园之王”和“大地的改造者” 。建造或改造的风景式园林200多处,主要有布伦海姆宫苑、查兹沃斯园、景园时期(1780年起)
威廉?钱伯斯(1723-1796),几乎与布朗同时代的人物(竞争对手),反对布朗过于平淡的自然,提倡要对自然进行艺术的加工。认为艺术不能拘泥于自然的原型(向中国学习),用艺术弥补自然的不足,艺术用来产生变化。二人去世后,掀起一场关于造园与绘画关系的争论两
5.园艺式风景园时期(1780年起)
胡弗莱?雷普顿,继布朗之后英国18世纪后期最著名的造园家,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完成者。理论造诣深,著作颇丰。在其著作与实践中,反映出他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造园思想。强调自然美的同时,十分重视园林的实用功能,认为实用有时比美观更重要。不再像他的前辈,如肯特和布朗那样,追求纯净的风景式园林,而是带有明显的折中主义观点和实用主义倾向(商业化设计风气)。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特点
1.不规则造园时期(18世纪前20年):
布里奇曼从对称原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首创“哈-哈”墙(隐垣),使得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或乡村景色连成一片,在视觉上毫无阻隔之感,将园外的山丘、田野、树林、牧场等借入园中,从而扩大了园林的空间感。(作品斯陀园)
2.自然式风景园时期(1730末-1750年)
威廉?肯特,彻底抛弃了规则式园林的手法与观点。成为真正自然式风景园林的创始人。“自然是厌恶直线的” 。以洛兰和普桑的风景画为蓝本,十分重视富有野趣的自然风景的营造。造园的核心思想是要完全模仿自然,并再现自然,模仿地越像越好。造园中喜欢运用各种小型建筑,赋予园林浓厚的哲理与文化气息,但常因小建筑过多而显得有些杂乱。该手法受风景画家的影响,也为绘画式风景园的出现做了铺垫。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摘要】这篇文章将探讨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在英国风景绘画发展历程中,艺术家们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现情感和思想。
而中国古代山水画则强调意境和哲学思想,注重画面内在的表达。
两种艺术风格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但在追求自然之美和观念上却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在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受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影响,引入了一些中国画的元素和意境。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对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通过研究这两种艺术传统的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的趋势,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影响。
【关键词】英国风景绘画,中国古代山水画,拂菻扇,J.M.W.特纳,约翰·康斯特布尔,主题风景画,山水画,十九世纪,影响交流,艺术发展,当代艺术1. 引言1.1 简介在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英国风景绘画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而中国古代山水画则源自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
两种风景绘画在表现对象、构图手法、色彩运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但又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对英国风景绘画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比较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风格的特点和精髓,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以及对彼此的启发与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和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也有助于我们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汲取灵感和启示,推动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背景在探讨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联系时,我们需要了解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在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逐渐崛起,展现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挑战。
而中国古代山水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流派,承载着中国文化中对自然和哲学的独特理解,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审美观念。
风景画发展历程
风景画发展历程风景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风景画通常出现在绘画、壁画和手抄本中。
这些作品主要描绘了城市和乡村的景色,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活动。
在中国,古代的风景画大多以山水为主题。
这些作品以山峦叠嶂、江河湖泊和树木为特色,充满了禅意和哲学思考。
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们追求的是欣赏自然之美、融入宇宙之感。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风景画开始融入更多的艺术表现手法。
例如,意大利艺术家乔托在他的作品中引入了线性透视,并通过深度和层次感来创造真实而具有立体感的风景。
在17世纪的荷兰,风景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荷兰画家如雅各布·范·鲁伊斯代尔和苏拉特等人通过精确的绘画技巧和细腻的细节,描绘了荷兰乡村和河流的美丽景色。
他们的作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和活动。
18世纪的欧洲,特别是英国,风景画进一步发展。
英国画家如约瑟夫·特纳以其浓烈的色彩和宏伟的场景而闻名。
他的作品将自然之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感受到了自然的巨大力量和浩渺无边的景象。
随着摄影术的出现和发展,风景画的意义和功能发生了变化。
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更抽象、更表现主观感受的表现形式。
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派作品,如《睡莲》和《日出印象》等,通过捕捉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来独特地描绘自然景观。
现代的风景画则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一方面,艺术家们通过创新的媒介和技术,如数码艺术和装置艺术,将风景画与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现代感和前卫性的作品。
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家倾向于回归传统的绘画技法,重新发掘传统的艺术价值和传承。
总的来说,风景画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自然之美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从古代的山水画到现代的多种表现形式,每一位艺术家都在追求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使风景画成为了一个多样化而又富有创新性的艺术领域。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与中国古代山水画十九世纪的英国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英国风景绘画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的发展历程。
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风景绘画受到了古典主义的影响,画家们在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了对于自然的理性审视和感性体验。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风景绘画也逐渐成为了当时艺术家们关注的重点。
著名的英国风景画家约翰·康斯坦特(John Constable)和威廉·特纳(William Turner)等人通过他们的作品,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美丽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与此中国古代山水画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山水画在中国绘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西周时期。
自南北朝至宋元时期,山水画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技艺特点。
在唐代,张彦远和僧朗等画家开始注重以写意手法表现山水,这一时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继唐代之后,宋代山水画更是达到了巅峰,著名的画家如范宽、米芾、郭熙等人都对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和中国古代山水画在艺术特点上的比较。
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绘画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立体感的表现方式而著称,画家们通过绘制自然景观的细节和氛围,展现出了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和赞美。
约翰·康斯坦特的《落日余晖下的云景》和威廉·特纳的《雨、蒸发和速写》等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山水画更注重表现意境和意境的凝练。
中国古代山水画多采用写意手法,画家们通过挥毫泼墨,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山水之间的情感,观者在欣赏画作时常常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神秘与意境。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米芾的《竹石图》等作品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韵之美。
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表现方法的革新与突破
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表现方法的革新与突破水彩风景画从其产生到19世纪的黄金时代,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充实的变化过程。
本文从水彩技法的突破上考察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演变历史。
标签: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表现方法;革新与突破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迅速发展,被归结为多种原因,比如英国本土的风景适合于水彩这种独特的媒材来表现;比如英国民族性中的怀疑主义与水彩媒介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存在某种特殊联系,比如英国贵族附庸风雅。
但其本质是因为:英国水彩画在这一时期的飞速发展,应归结于19 世纪的英国在视觉艺术领域内对本民族地位的追求,它体现了这个日不落的帝国在19世纪的咄咄逼人的精神,它切合于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切合于英法战争和如日中天的东印度司。
这是一个民族要求发展的本能在视觉艺术领域充分地表达。
而这一切,体现在画面上的是画面元素的经营,细节的传达,以及水彩这一特殊媒材独特的对光和氛围的表现。
水彩风景画从其产生到19世纪的黄金时代,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充实的变化过程。
本文从水彩技法的突破上考察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的演变历史。
(一)全盛以前的英国水彩画英国的水彩风景画源于16、17世纪的地质学风景画。
16世纪是英国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为了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英国不断向海上扩张并建立殖民地。
他们在殖民扩张过程中的地形考察就是靠水彩来完成,这种工具的简便性、速干性,就决定了材料的优先。
于是产生了一批以绘制地形图为生的绘图员,地质学风景画也逐渐成熟起来。
这种地质学风景画,技巧上以墨水素描为主,是一种色彩单调的淡彩画。
18世纪,地质学风景画不断发展,进而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风景画,淡彩表现技法也发展成了真正的水彩技法,二者相互结合,形成了水彩风景画。
18世纪兴起的意大利旅游(Big-tour)热加速了水彩风景画的发展。
这一时期,经过革命后的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已经跻身于当时的上流社会,游山玩水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英国风景画之父”理查德·威尔逊【69】
西方艺术史:18世纪英国美术-“英国风景画之父”理查德·威尔逊【69】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18、19世纪英国美术风景画的发展是英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它对整个西方美术的进程都发生了影响。
英国风景画的真正奠基者是威尔逊和庚斯博罗,他们在意大利古典主义和荷兰自然主义风景画的影响下,一往情深地描绘英国的自然风光,使风景画由不为人重视的地志画和风俗画背景,发展为与肖像画、历史画比肩的画种。
代表英国风景画的最高成就的是特纳和约翰·康斯太勃尔。
英国水彩画几乎是与英国风景画同时发展起来的,它以地志画为基础,吸收了欧洲大陆水彩画的材料技法,在英国特有的湿润气候中得到迅速发展,产生了一批热爱大自然,直接研究英国自然风光的优秀水彩画家。
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 Wilson,1714-1782年)出生于威尔士,1729年在伦敦从师肖像画家T.赖特6年。
1757年到意大利学习,转而画风景。
他最初是运用意大利古典主义手法描绘罗马风光,回英国后将古典主义传统与英国本地风光有机地结合起来,画意大利风景和英国乡村房舍、公园及威尔士山脉的风光。
作品造型明确,善于用光,色彩一般比较明朗丰富,喜作平远之景,为英国风景画奠定了基础,故有“英国风景画之父”之称。
在他的画中已经传达出自然主义的气息,但仍受到古典主义结构的局限。
他还是艺术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和皇家美术学院的创办人。
代表作品有《河上的荷尔特桥/霍尔特迪河大桥》、《溪谷》、《威耶山谷》、《茅达区山谷》等。
《a capriccio landscape with the temple of the sibyl at tivoli and the broken bridge atnarni》1755年《远景的保护者的别墅,蒂沃丽花园》1756年《圣彼得斯和罗马的梵蒂冈》1757年《从切斯特山谷眺望迪伊村》1761年《霍尔特迪河大桥》1762年《茅达区山谷》阳光映照着远方的山顶,山谷间一条盘曲公路把两边山坡划出了背阴与面阳的两个大面。
伟大的19世纪英国风景画家康斯特布尔
伟大的19世纪英国风景画家康斯特布尔19世纪是英国风景画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领域里,出现了三个杰出的人物: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伯宁顿(Richard Parkes Bonington,1801-1828)与透纳(J.M.W. Turner,1775-1851)。
油画:干草车,画家:康斯特布尔1776年,康斯特布尔出生在萨福克郡东波高特的一个乡村,父亲是一个富裕的磨坊主。
康斯特布尔少年时代的生活环境、体验和感受对他日后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离开故乡后记忆中的风景仍然在持续地激励着他的创作。
康斯特布尔的许多成熟期的著名作品就是根据幼年的记忆及早期的素描、速写创作而成。
康斯特布尔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鲁本斯和克劳德·洛兰的风景画曾给他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当一个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的知识都稀松平常时,临摹大师的作品是掌握技术的最可靠的途径。
与康斯特布尔同时代的一个人曾这样评说康斯特布尔对“自然和前辈大师”(Nature and Old Masters)的关系的认识:“也许没有人像康斯特布尔那样更深入地去研究自然本身,但康斯特布尔却告诉我,他画每一幅画时,几乎都会去想伦勃朗或克劳德·洛兰会怎么对待它。
”康斯特布尔是一个重视传统的人,但我们知道,他的长处就在于既知道如何不失分寸地去尊重传统,同时又能把更大的热情投注到自然本身中去,康斯特布尔更想画自己亲眼所见的东西,而不是克劳德·洛兰眼中所见的东西,不想囿于一些符合传统标准的“如画”的母题中不能自拔。
当时,以克劳德·洛兰为样板的画家已经创造了许多省事的诀窍,任何一个爱好者都能使用那些诀窍构成一幅生动悦人的画。
前景中的一棵动人的树,跟由画面中央展开的远景可以形成惊人的对比。
配色法(Colour Scheme)已经井井有条地制定出来。
前景中应该涂暖色,最好有棕色和金黄色,背景应该褪为淡蓝色。
重识英国传统风景绘画
重识英国传统风景绘画英国风景画(English landscape painting)是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英国美术流派之一。
在18世纪,英国的制度和英国的趣味成为了所有追求理性规则的欧洲人一致赞扬的典范;因为英国的艺术没有用来加强那些神化的统治者的权力和光环,凡尔赛那种强烈的巴洛克风格在18世纪初期已经过时,那整个贵族式的梦境开始隐退了。
然而,对于自然的喜爱,在英国激发了画家们的灵感,刮起了一股清新的艺术潮流。
(John Constable,1776—1837)19世纪欧洲风景画的真正奠基者。
他不愧为艺术上勇敢而机智的创新者,为艺术,尤其是风景画艺术,开辟了一个新世界。
他的朴素、清新、富有独创精神的表现技法;谰熟而完美的油画技巧,使众多画家为之倾倒。
米勒、库尔贝以及印象主义的启蒙者马奈等人,都从康斯太勃的技巧中发现了观察自然界色彩的方法。
因此,评论家不无讽刺意味地说:“是法国人发现了一位英国绘画大师。
正如著名诗人和画家布莱克所说:“这可不是对自然的写生,这是灵感!”康斯太勃对自己的创作是这样解释的:“我生来就是为了描绘更幸福的大地——我的古老的英格兰”。
正是出于对祖国的爱,才能创作出像《干草车》这样充满感情的作品。
他正是以这种清新、自然的风格向僵死的学院派古典主义挑战。
1821《干草车》是康斯太勃最著名的代表作。
画面描绘了一辆运干草的马车,涉过一条浅溪,往林木深处的田野走去。
沾满露珠的树叶,闪烁着白色的反光;木栅围着的农舍,亲切朴素。
这一切是如此自然、真实,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威文侯公园》,1816 - 1817 年,56.1x101.2 ,布油彩,华盛顿国家美术馆《马尔文庄园》,1809 年,51.4x76.2cm,布油彩,伦敦泰特美术馆《汉浦斯戴特的荒地》,1820 年,54x76.9cm,布油彩,剑桥菲茨威廉美术馆《从主教花园望见的索尔兹伯里大教堂》,1823 年,87.6x111.8cm ,布油彩,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伯明翰海岸的风暴》,1828 年,14.5x25.5cm ,布油彩,纽黑文英国艺术耶鲁中心《斯陶尔山谷和泰德汉村》,1814 - 1815 年,55.3x78.1cm,布油彩,波士顿美术馆《教会的农庄》,1830 年,65.1x95.6cm,布油彩,伦敦泰特美术馆《斯陶尔河旁的费来福磨坊》,1811 年,24.8x29.8cm,布油大自然是康斯太勃尔最好的老师,他认为绘画要有真实感,唯一只有向自然学习。
西方风景画历史
西方风景画历史西方风景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以后才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
在西方的美术史里,我们可以看到14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壁画,如锡耶纳市政厅的《善政图》,和15世纪初期尼德兰的抄本装饰画上,已经出现了风景在画面上占很大比重的作品。
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
真正没有人物登场的纯粹风景画最早是以素描等小画面形式出现的。
从15世纪起,风景在为人物画做了一个多世纪的背景后终于脱离这种陪衬的命运而走上了独立的道路,成为了独立的画种。
在德国画家丢勒的水彩画和阿尔特多费尔的油画中,出现不少风景画,从这些风景画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风景刻意的描绘。
但这时的风景画也不是很成熟,在艺术上达到成熟则要等到了17世纪的荷兰。
荷兰的著名画家维米尔、霍贝玛对风景画的发展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这时,在风景画繁荣发展的同时又产生海景画、夜景画、街景画等分支。
当时的一些意大利的画家还描绘了理想中的恬淡的田园风景,这与中国山水画家所追求的“心中的天地”有几分神似。
此外,法国的普桑等人也在风景画中配置很多古代的神话人物作为点缀。
在西班牙,格列柯、委拉斯贵支等大师也留下不少传世的风景画名作。
直至18世纪,英国出现了伟大的康斯太勃尔,才使风景画取得了决定性发展。
他学习荷兰画家的风景画,采取直接描写自然的写生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久就影响到法国的印象主义画家。
透纳最初也受荷兰画家的影响。
19世纪的画家还注意表现高山、大海及晚秋、晨雾等前人不曾描绘过的自然景象。
以柯罗为首的法国巴比松画派,开始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来表现风景。
19世纪后期,由于印象主义画家的努力,风景画获得明暗和色彩的微妙谐调,并成为绘画中的重要门类,到此完成了西方风景画的发展到完善。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不同时代的审美思想支配和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古典时期那种严谨写实的风格,推开了西方风景画发展的大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风景画发展史
欧洲的风景画经过了17世纪、18世纪的独立成科和初步繁荣,到19世纪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并走向了高度成熟。
而英国风景画是18世纪中期至
19世纪中后期英国美术流派之一.1746年,一直创作肖像画的英国画家理查德?威尔逊首先开始对自然风景产生兴趣,并大量体现在其作品上.威尔逊因
此被称为英国风景画之父.当威尔士画家理查德?威尔逊(1713/1714〜1782)在17世纪50年代旅行到罗马的时候,法国风景画家约瑟夫?温耐特表达了这样的惊异:一位有这样能力的风景画家应该致力于肖像画上。
威尔逊从这个评价中
振作起来,放弃了在肖像画中或许赢利的交易,完全献身于风景画。
他赤贫而死,但是他的奇怪和对克劳德模式视角的启发性的使用,即使在今天也是英国人购买的18世纪欧式建筑风景画艺术的标志,而且是英国对于土地的复杂态度的可见的形式。
威尔逊的《西塞罗和两个朋友一一安提克斯和奎因特斯,在他的阿皮纳姆别墅》唤起使英国有土地的贵族高兴的土地神。
虽然这个地形与他家乡威尔士有一
定的联系,但威尔逊直接依据确定劳德?洛兰的《圣?乔治和龙的风景》来展示自然和人的和谐观念。
1770年,当威尔子逊在伦敦皇家学院展出他的绘画时,他在附属目录中包含一段来自西塞罗的《法令》的摘引。
其中,西塞罗的朋友安提克斯把这个地方称为“美味的撤退”,西塞罗评价说,在这里他发现了理想的地方做“不能打扰的思考,或者不能打扰的阅读和写作。
”这幅画的宁静的风光把古代世界作为与18世纪英国绅士非常敬重的造诣深厚的作家和政治家的灵魂平静和谐的、神圣优雅的产物唤起。
理查德•威尔逊《阿尔巴诺湖与附近的城堡》
18世纪末英国成立了“水彩画家协会”,聚集了一大批探索水彩风景画的画家,其中就包括著名画家J?克罗姆、T?格尔丁和R?P?博宁顿。
19世纪,
英国风景画进入黄金时代,它的成就对西方美术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它又出现了许多分支画派.其中诺威奇画派的老约翰?克罗姆和约翰?塞尔?科特曼受
英国画家托马斯?盖因斯堡和一些荷兰风景画家的启迪,在诺威奇创
建了诺威奇美术家协会,为英国风景画的鼎盛作出贡献•
19世纪初叶,真正使英国风景画摆脱荷兰、法国或意大利绘画影响而走上自己独立道路的人是约翰?康斯特布尔和约翰?马罗德?威廉?透纳•而在19 世纪,他们是英国风景画以油画的成就最富有影响力,成就最高的画家。
英国水彩画进入十九世纪时达到了繁荣时期,名家倍出,不少画家成为十九世纪画坛有相当影响的人物,透纳是群星中光彩耀人的一面旗帜。
这位给予欧洲绘画艺术巨大影响的风景画家,在英国水彩画历史上可称之为泰斗
和巨星。
他的水彩画成就使英国水彩画的黄金时代达到了顶峰。
泰透纳和其他画家一样以自然为师,也曾画过地形图和以建筑物为主的风景画,但他和格尔丁一起使水彩画从以线为主和为版画服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对自然景色的深邃的了解后,推崇光与色彩在绘画上的表现,以自己敏锐观察的能力,发现自然中感人的实质。
透纳的用色富有幻想,他对夕阳照耀、风雨欲来等景色的描绘,能使人留连忘返,如身临其境。
他那炫耀夸张的手法使人难解,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他的特色,他的水彩画不仅仅是轻盈透明,而是形与光掺合到一起,使人看了闪烁夺目,色中有景,景中有情,景色交融,感人至深,实为同代人之所不及。
他那《傍依莎弗豪森的莱茵河》(铅
笔线稿•淡彩)笔法多变,敛染诸法纤细、肯定、流利、生动,美如动人的
诗歌,使人陶醉
《傍依莎弗豪森的莱茵河》
透纳以善于描绘光与空气的微妙关系而闻名于世,尤其对水气弥漫的掌
握有独到之处。
他在艺术史上的特殊贡献是把风景画与历史画、肖像画摆到
了同等的地位。
透纳生前即享有盛名,1851年去世后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敬
仰和追摹直至十九世纪晚期。
然而,对透纳所有艺术成就的认识则是更后来的事。
透纳比康斯特布尔更富于幻想,现实对他来说只是为了达到幻想的跳板.他不是停留在自然风景外表的描绘上,而是深透到自然的内心,所以他的作品虽失诸过火,但却并不让人感到虚伪.透纳比康斯泰勃尔更富于幻想,他直接从自然界撷取创作的灵感,运用其简洁活泼的笔触、明亮清爽的色彩和戏剧化的处理手法来表现,融入个人的情思,造出他独特的浪漫主义氛围的世界。
画面钟情于描绘自然界中那些变化多端、转瞬即逝的景象,如天空的云彩、大海的波涛、狂风暴雨等,并且对这些景象进行主观的概括、纯化、提炼。
他在其中大胆发挥色彩的主观表现力及水彩颜色透明、流动的特性,展现了他对自然色彩的感悟力。
透纳的作品同样使后来的法国印象派画家们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和有益的启示。
在欧洲美术史上,透纳与梵高、毕加索有着同等的地位。
代表作:《雨,蒸汽,速度》《奴隶船》•
透纳《奴隶船》
《雨,蒸汽,速度》
《奴隶船》描绘了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外掠夺贩卖奴隶的黑幕,画家用形
象揭露了这个罪恶。
画面上所展现的是汹涌澎湃的大海,晨曦在旭日映衬下反射到海面格外刺目。
近景的海浪冲击着一组飘浮物,死鱼和奴隶的尸体混杂在一起随波逐流,运奴隶的船已逐渐远去。
但是透纳在画中所特意强调的是阳光与水汽,画家对不可征服的自然力的表现有特殊偏爱。
他想从中感悟某种自然的真谛,即光和色的变化奥妙。
在这幅画中画家有意将触目惊心的事件与海上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构成他所表达的浪漫主义的激情。
橘红、柠檬黄、玫红和紫色交织成这幅画的色彩交响。
康斯泰勃尔1776年生于英国萨福克的一个农家,早年在伦敦恭谨而勤勉地研究古典大师的作品,然而对童年乡村生活挥之不去的情结、对乡土的热恋使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一个纯正的风景画家。
他平日最喜欢置身于溪旁荫下,在乡野间沉思冥想。
在康斯泰勃尔的眼中,这些自然之物真实而可爱、平易而美好,正因为如此,在英国同时代的风景画家中,康斯泰勃尔是最单纯、最实在、最完美的一个,他的画总能给人留下充满乡间泥土气息的清新和淳朴的味道。
与故乡的原野和磨坊相依为命的康斯泰勃尔,生平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他的生活正
像他画中那辆装满干草的马车,在属于自己生命轨迹的乡间小路上平缓而静静地碾过。
也许一种绘画风格是同一个画家对自己生存的特定环境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像他本人一样,康斯泰勃尔的风景画是朴实的、淳厚的、接近现实的,并且是在绘画中所可能做到的最不伤感的。
然而,没有了康斯泰勃尔
的风景,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浪漫同样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他的风景画对19世纪以后的欧洲画坛的艺术趣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康斯泰勃尔的风景画的重要特点,是忠实于画家自身的视觉感受,真实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尤其是自然界的光、色效果,具有朴实、自然、清新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有<<从主教广场看索尔兹伯里教堂>>、《干草车》。
《干草车》是一幅地地道道的英国农村风景画。
画面的前景是一条小溪,一辆拉着干草的大车正涉水行进。
大车的前方是为阳光所照射着的树丛和茅屋,它们构成了这幅画的中景;远景则是笼罩在阳光下的一条茂密的林带和广阔的田野。
明亮的蓝天飘着银白色
的云朵。
一切显得是那么真实、宁静、和谐、优美而又充满生气,就连大车涉水而过时,惊动了小狗的狂吠声,我们似乎也能听到。
画中对空气的表现和绿树上的光泽感,则尤其使人感到钦佩。
康斯泰勃尔不仅对英国风景画的发展贡献巨大,他对于光影之明暗、色彩之变化的敏感,也促进了19世纪末叶法国画家们对光影与和色彩的探索。
作品曾于1824年在巴黎展出,对法国浪漫主义、巴比松画派及印象派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康斯泰勃尔《干草车》
《从主教花园望见的索尔兹伯里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