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透湿织物
防水透湿面料的测试方法介绍

防水透湿面料的测试方法介绍防水透湿面料是一种能够防止水渗透同时又能够保持透湿性能的面料。
它在户外运动服装、雨衣、帆布等领域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防水透湿面料的质量和性能,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材料测试和成品测试。
一、材料测试1.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标准的实验设备进行,如万能拉力测试机、撕裂强度测试机等。
2.抗水压测试:抗水压测试是衡量防水性能的重要指标。
测试时,将面料样品固定在一定尺寸的圆筒上,然后在样品上施加水压,观察面料上是否有渗水现象。
测试时一般使用标准的水压实验设备,如抗拉实验机配合防水实验器等。
3.透气性测试:透气性测试是衡量透湿性能的关键指标。
测试时,将面料样品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另一个区域放在湿润的环境中,通过测量两个区域的湿度差来确定透气性能。
测试时一般使用透湿仪或电阻法透湿测试仪等设备。
二、成品测试1.防水性测试:防水性测试是测试成品防水服装在一定条件下的防水性能。
测试时一般将服装样品固定在一定尺寸的容器中,然后将一定数量的水滴或者一定水压施加在服装表面,观察服装内部是否有渗水现象。
测试时一般使用标准的水滴实验仪或者抗水压实验设备。
2.透湿性测试:透湿性测试是测试成品防水服装的透湿性能。
测试时一般将服装样品放置在一定的环境中,然后通过测量样品内部和外部湿度的差异来确定透湿性能。
测试时一般使用透湿仪或者电阻法透湿测试仪等设备。
3.耐久性测试:耐久性测试是测试成品防水服装经过多次使用和清洗后的性能。
测试时一般将服装样品进行多次的使用和清洗,然后通过物理性能测试、防水性测试和透湿性测试等来确定服装的耐久性能。
总的来说,防水透湿面料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测试、抗水压测试、透湿性测试,而成品的测试主要包括防水性测试、透湿性测试和耐久性测试。
这些测试方法能够确保防水透湿面料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防水透湿织物加工技术及发展新趋势

侧解 吸 , 因此具 有透 湿性 能 。
2三种 不 同防 水 透湿 原 理 的现 状
21 高密 防水 织物 .超
10 0%棉 的V ni 面料 尽 管 有 诸 多 缺 点 , ete l 如
微 孔膜 又是拒 水 的 , 因而具 有 优 良层压 织 物还 有 聚乙烯 膜 、 聚酯膜 、 氨酯 膜 、 聚 聚丙 烯膜 层压 制 品
防水 透湿 织物 按 加工 方法 可 分为 三类 , 别 分 为超 高密 度织 物 、 层 织 物和层 压 织 物 。超 高密 涂 度 织 物 是 采 用 细棉 纤 维 或 超 细合 成 纤 维 长 丝 织
成高密织物 , 纱线间隙小 , 阻止水滴通过。 涂层织
收稿 日期 :0 1 1— 9 2 1-20
将织物表面孔隙完全封闭或减小到一定程度 , 使 织 物具 有 防水 性 , 层时 形成 的微 孔 或涂层 剂 中 涂 的亲水基团使织物具有透湿性。 层压织物是用层 压工艺将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微 孔或亲水性 薄 膜与普通织物层压复合在一起形成 防水透湿织 物。 .
12 透 湿原理 分 类 .按
1防 水 透 湿 织 物 的分 类
防水 透湿 织物 品种 很 多 , 且 不 断有 新 品种 并
防水透湿织物按透湿原理也可分为三类 。 ①
超 高 密 型 : 志性 产 品是V ni 织 物 , 是 10 标 e te l 它 0%
问世 , 一般可按照其加工方法或防水透湿原理进 行 分类 。
等。由于聚氨酯本身的优 良的物理性能 , 尤其是 弹性 、 感 、 械 力 学性 能 较好 , 成本 相 对 低 , 手 机 且
不同种类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及发展

fb is a e d v l p n o r s e v r n n a re d i e s n elg n e a d mu t un to . a rc r e eo i g twa d n io me tlfin ln s .i t l e c n li ci n i f
方 向发 展 。
关键词
防 水 透 湿 织 物 ; 层 织 物 ;层 压 织 物 ; 孔 透 湿 ;亲 水 透湿 涂 微
文 献标 志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S 1 1 9 T 3 .
Pr pe te nd de e o m e t t e s o if r n i ds o o ris a v l p n r nd f d fe e t k n f wa e pr o nd m o s u e p r e bl a i s t r o f a it r e m a e f brc
Ke y wor wae p o fa d mo su e p r a l a i ds tr r o n it r e me b e fbrc;c a e a rc;lmi a e a rc;p r u it r o td fb i a n td f b i o o s mo su e
Ab ta t sr c T s hi pa e m a e r v e o t e r p ri s nd e do i g r n p r d a e l ̄ f h p o e t a d v p n te ds ( v ro s i d o e ai u k n s f
CHEN i ua Lh
( c o l fF s inA ta dEn ier g,B in n tueo F s in T c n lg S h o aho r n g nei o n e gI stt aho eh oo y,B ln 10 2 i f i f e g 0 9,C ia i t 0 hn )
防水透湿织物

的防污性较差,在被汗脂,发油等污染后,防水透湿性会 显著下降。
A
10
同时它的耐洗性也很差,用洗涤剂清洗时,洗涤剂中的表 面活性剂会浸入薄膜而堵塞微孔,产生毛细管吸水现象, 使水珠可以渗入,从而导致防水性能下降。第二代产品是 将厚0.025毫米,布满孔径为0.2微米微孔的聚四 氟乙烯薄膜(由PTFE膜和拒油亲水组分聚氨酯构成的 复合膜)夹粘在两层织物之间而制成的,因而能把油脂等 物质完全屏蔽,水洗或干洗都对其防水性能影响不大。由 于织物表面具有复合结构,其防水性能不会因表面活性剂 影响而降低,其耐水压值可达7公斤/厘米。利用层压技 术制作的织物主要是美国的Gore-tex织物、Sy mpatex。它克服了PVC及PU膜的缺陷,具有耐 压、耐寒、耐低温、防毒、防腐、防臭和可水洗等特点。
A
11
3涂层织物
利用直接涂层、转移涂层、泡沫涂层或湿法涂层 等工艺技术,可在织物表面施加一层连续的微孔 膜,使织物表面孔隙被涂层剂封闭或减小。由于 涂层采用疏水性物质,其孔径使雨滴不能通过, 而水蒸汽分子可以通过,从而使织物达到防水透 湿的效果。涂层法分为干法涂层和湿法涂层。
A
12
干法涂层主要是加热除去树脂溶液中的溶剂而使 树脂固化成膜,但当具备一定透气性时,则孔隙 变大,难以达到防水效果。据最新报导,将羧基 乙烯聚合物的有机胺盐溶解在乙醇系或酰胺系溶 剂中形成粘稠液体,同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氟系 树脂混合,然后在其混合物中加入适量亲水、亲 油平衡值在8以上的非离子活性剂,涂敷在底布 上后,经水处理就形成贯穿的微细多孔薄膜,用 以制成能耐水在2千毫米以上的防水透湿性织物。
透湿性常识及测试方法

一、防水透湿性面料介绍当你去登山的时候,冷不丁会下雨,总不能撑着雨伞上山吧。
爬山又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的运动,出大量的汗水,而山上的温度一般都很低,总不能把衣服脱掉吧。
那么,怎么样才能一下解决这类问题呢?实际上,人们很早就在研究这个问题了,那就是穿一件既防水又能透湿的衣服。
(平时人们常称它为透气织物,但不是空气中的气体,而是汗水蒸发出来的蒸汽)。
具体来讲,防水透湿织物是指水在一定压力下不浸入织物,而人体散发的汗液却能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织物传导到外界,从而避免汗液积聚冷凝在体表与织物之间以保持服装的舒适性,它是一种高技术、独具特色的功能性织物。
防水对于普通面料工作者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关键是如何实现透湿。
下面,我们从防水透湿织物的种类来深入了解一下它。
一、通过纤维来实现透湿1、文泰尔织物。
最早的防水透湿织物是著名的文泰尔(Ventile)织物。
它是上世纪40年代由英国的Shirley 研究所设计的,选用埃及长绒棉的高支低捻度纯棉纱高密重平组织织物,最初主要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空军飞行员的防寒抗浸服。
当织物干燥时,经纬纱线间的间隙较大,大约10微米,能提供高度透湿的结构;当雨或水淋织物时,棉纱膨胀,使得纱线间的间隙减至3~4 微米,这一闭孔机制同特殊的拒水整理相结合,保证织物不被雨水进一步渗透。
目前该类面料早已被其它防水透湿面料所取代。
2、Coolmax类面料。
杜邦、日本东丽等国际大公司研究的通过纤维内部制造出孔道的方式实现将汗水排出体外,也就是市场上的吸湿排汗面料。
该类纤维生产技术集中在这类国际大公司手上,价格相对较高,难以成为市场的主流。
二、通过涂层来实现透湿采用干法直接涂层、转移涂层、泡沫涂层、相位倒置或湿法涂层(凝固涂层)等工艺技术,将各种各样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涂层剂涂敷在织物的表面上,使织物表面孔隙被涂层剂封闭或减小到一定程度,从而得到防水性。
织物透湿性则通过涂层上经过特殊方法形成的微孔结构或涂层剂中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作用,借助氢键和其它分子间力,在高湿度一侧吸附水分子,后传递到低温度一侧解析的作用来获得。
防水透湿织物

第三阶段
防水透湿技术全面发展阶段。1980年代后期开始, 采用聚氨酯材料,或不同类型的聚氨酯复合、聚醚聚 酯共聚物等制成的非微孔膜型材料(亲水性薄膜)的 研究异常活跃。例如,美国宝立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的以聚氨酯为主的优泰克(Qua li tex)多功能防水 透湿无孔亲水性薄膜。荷兰AKZO公司的由聚酯嵌段 高聚物制成Symatex薄膜。
4 5
防水透湿织物的分类
1 2
高密度织物 涂层织物 层压织物
3
高密度织物
高密度织物采用细棉纤维或细合成纤维长丝织成,这类织物纱线间隙 小到不允许水滴通过。低特纯棉纱遇水膨胀,纱线间隙变的更小,这样 水分就不会进入织物的内层。对以合成超细纤维长丝为原料的高密织物, 通常是高织物密度结合高收缩工艺及纤维超细化处理,然后再经过拒水 整理剂处理,这样织物表面就具有了类似荷叶表面的疏水结构,这样水 分就不会进入织物内部。所以超细纤维制成的高密织物,再经防水加工, 织物即可防水,还能透湿、透气。这类织物的特点是具有优良的透湿性、 悬垂性和较好的手感,但防水性差,其耐水压值一般不超过1mH2O (9806.65Pa),织物的撕破强力低,耐折边磨擦性也较差。由于织物 密度相当大,纺纱必须采用特殊工艺处理,织布时断头多,染整加工较 困难。
防水透湿织物的应用前景
防水透气织物在民用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户外产品如帐篷、 睡袋、冲锋衣、鞋子等。户外用的睡袋要求保暖、透气、重 量轻等,因此PTFE 微孔膜层压织物,采用双层结构,外层 为尼龙织物,里层为PTFE 膜。这种睡袋使用时没有缺氧、 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防水透气层压织物不仅能满足严寒雨 雪、大风天气等恶劣环境中人们活动时的穿着需要,也适用 于人们日常生活对雨衣鞋类等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 发前景。未来防水透气织物研究开发的重点是降低成本,并 朝着更加轻便、舒适、多功能化的方向努力。防水透气织物 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同的生产工艺其生产的防水透气 产品各有其特色,同时也存在着不尽完善的地方,就需要广 大科技工作者继续努力,开发出更具舒适性和功能性的织物,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防水透湿织物

一、目前市场上防水透湿织物的三大类型:1、高密度织物:利用高支棉纱和其实超细合成纤维纤维制成紧密的织物,有较高的水蒸气透过性,经过拒水整理后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高密度的特点是透湿性好,柔软性和垂性也较好,但耐水压较低(一般小于1米)、次品率高、染整加工困难、折边耐磨擦性较差。
2、涂层织物:可分为亲水涂层和微孔涂层织物两种(TU和TPU)。
亲水涂层是在织物表面涂上一层亲水涂层,由于涂层覆盖了织物的所有空隙,因而可以防水。
如果高分子链上有亲水基因,含量和排列合适,则它们可以与水分子作用,借助氢键和其它分子间力,在高湿度一侧吸附水分子,通过高分子链上亲水基因团传递到低湿度一侧解吸。
涂层织物一般加工简单,其特点是透湿小、耐水压不大。
由于原料、工艺及这种方法本身的局限,一直不能解决透湿、透气和耐水压、耐水洗之间的矛盾。
3、层压复合织物:层压复合织物将防水透湿性和防风保暖性集于一身,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它运用层压技术把普通织物与E-PTFE复合于一体,取长补短,是目前防水透湿织物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美国高尔公司的GOER-TEX和国内登天公司的DENTIK都是使用的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
二、E-PTFE和TPU、PU的区别:目前国内户外用品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名牌的假货、尾货和一些号称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衣服虽然标有GOER-TEX,其实它们主要使用了PU和TPU。
只那些国外正规渠道产品(标有GOER-TEX)和国内的(标有DENTIK)的产品是使用了E-PTFE微孔膜。
从测试数据上看,现在的测试标准主要有美国的ASTM E96 BW(7种)和日本的JIS 1092B (6种),TPU能够达到:水蒸气透过量5800g/m2/day,静止水压10000mmH2O,这个数据和E-PTFE是差不多的,但这种测试是在常温和静态下进行的,导湿受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影响较大,在温度20度和30度之间静态下TPU和PTFE是相当的,但在动态下,运动量大,出汗增多TPU导湿受限制,吸饱了来不及吐,在低温情况下,温度越低差别越大,随着温度下降TPU分子活动能力下降收缩,0度时TPU的导湿能力成倍下降,0度以下时几乎为零,到零下15度时发脆容易断裂,如在上面直接倒上开水温度高了会变形,而E-PTFE在温度零下150度到300度之间不会发生变化,导湿能力不变,能更快把水蒸气排出,保持干爽和舒适。
防水透湿织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咧生,同时又具备了高弹性;有记忆功能的聚氨酶智能膜是利用聚氨酯 树脂软链段与硬链段组合的结构特征,使其具有适当的玻璃化温度,在 高于或低于该玻璃化温度较小范围时,具有调节透湿性的功能;将纳米 级的功能微粒植^防水膜,则使原先 的防水透湿织物具有抗菌、抗紫外 线、防伪等复合功能。其产品除具有基本的防水透湿功能外。还需集防 风、防寒、保温、阻燃、抗菌、舒适、手感柔软等多方面性能于—体。
i E 1 _j _ | i _ _i i l | | —l 渗翰苦≈艾‰礴 斌激-礴- 1搬;_懿{_辫§渤i i黪 蛹j i塾j 蘑l 琶彀 拣}i .}i |麟霉锇l 赫≮i 枫 ; - 一j j 、i∞舞皤誉.t j 2:7≯ :。jl 鼍 j ___{¨l |_{羲l
嚣;阱。陈謦强,沈j 夸缝港湿性涂层防妻k整理愿理及功能谖份田,四J | | I 瞧丝@2003
1防水 透湿 织物 的防 水透 湿机 理 防水透湿织物主要利用水蒸气分子和水分子的巨大差异实现,如果 设法在织物上形成某种“孔”,使孔径的大小介于水滴和水蒸气分子之
间,则可以使织物只允许水蒸气 分子通过,而阻止水滴的透遗
2防水透湿织物的制备 湿织物的制备途径有如下三种: 1)经拒 水整理的高密 织物:2)层压 织物;3)涂层 织物。 2.1 经拒水整理的高密织物 利用孔隙自然扩散的机理设计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高密织物。利用 精梳高支棉纱或其他超细合成纤维长丝织成高密织物,使纱线间隙变得 非常小,经过防水处理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这类织物的透汽性主要取决 于水蒸 汽从纱线间空 隙的自然扩 散,由下式表 示:R=T/B+0171 d( 1/B 一1/B1/ 刁 ( 式中:R—气体扩散阻力T—织物厚度B—开孔率d—孔 径)。 这类高密织物的特点是透湿性、透旨陛良好,织物的柔软性和悬垂 性也较好,但耐水压一般都很低,若需要较高耐水压尚需进一步涂层或 层压。如德国Hoe chs t 公司Tr evi ra Fma s se 防水透湿超细聚酯离密织 物,经纱长丝细度<114dt ex,纬纱长丝细度<017dt ex,单丝经密为 4800根/ c m, 单丝 纬密 为2680} E/c m。经 氟化 整理 ,最 后成 品的 孔 径为雨滴的1/3000,透湿达( 20~40) X 103∥m2x24h,耐静水压 50cmzK) t - 主,淋雨实验表明,雨淋5 h,织物保持干燥。 22层 压织 物 这类织物的工艺特点是使用一种功能性的隔离层与织物“胶合”, 纺织品本身具有一结构,利用特殊的粘合剂作为层压膜,使之胶合于纺 织物上。利用层压法制取的织物最著名的有美国VULGor e&As soci — at es 公司开发的Gor e2Tex织物,英国Por vai r 公司开发的Por el l e膜 等。其 中英国Porvai r 公司的Pore l l e 膜是微孔 聚醚脲烷 结构。它 主要 通过微孔结构和高聚物亲水的性质来达到防水透湿的目的。这些膜中直 径为1 u m的孔可提供多个通道 ,从而驱散水蒸气分 子,而雨滴不能通 过该膜。另外相互连接的孔结构的复杂性质阻止了空气的自由通过,从 而提供 了有效的 抗风性, 同时靠近穿 着者身体 处又保持 了一个暖 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11]郝新敏.国外防水透湿多功能织物加工原理及现状[J].中国劳动防护用品,1995,(2):22~24.
[12]周文龙.两种新型防水透湿面料[J].丝绸,1994,(8):41~43. [13]胡金莲,杨卓鸿.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及应用.[J].印染,2004(3):44—46. [14]付延鲍,刘萍,王东等.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与现状[J].青岛大学学报,1999,14(4):33~36. [15]RobertLomaxG.Hydrophilic Coatings[J].Journal of Coated Fabrics,1990,20(10):88~107. [16]曾跃民.防水透气织物的发展[EB/OL].东华纺织信息网.2003—4—18. [17]Kemmere,M.andKeurentjes,[J].Industria】MembraneReactors,Membranetechno1ogy:in the chemical industry.Nunes,S.P.,and Pei13emann,K.V.,Weinheim:NewYork,Wi1eY— VCH,2001,19~22l [18]Hsieh,K.H.,TSCI,C.C.,andChang,D.M.Vaporand gas—rmea bility of polyure than emembrane.Prat2.Effectoffunctional—group.[J].Journal of membranescience,1991.56(3):279~287 [19]顾振亚,周庆,韦朝晖等.拒液纺织品开发的新途径.[J].棉纺织技术,2002,30(1):13~16.
• 静水压法即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织物涂层或拒水面接触 水面,承受持续上升的水压,直到织物背面渗出水珠为止, 此时测得的压力值即静水压。
透湿性能测试:
• 织物透湿性的测试方法一般分为织物水蒸 气传递速率的测试和织物对蒸发热转移阻 抗的测试两大类。
(1)研究者主要倾向于用水蒸气阻抗评价人体汗液从身体 表面通过织物向环境转移的能力,主要包括出汗热盘法和 出汗假人法; (2)生产者更喜欢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和一定风速下单 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水蒸气质量(g/m2﹒24h或 g/m2﹒h)因为这种测试方法主要的测试装置是杯子,织 物透湿量的测试方法也叫控制杯法。
1 织造法:
采用高支棉纱和其他超细合成纤维构成的紧密织物, 织物密度约为普通织物的20倍,经过拒水整理 获得。 2 后加工法: 2.1 涂层 利用聚氨酯等整理剂。经适当涂层方法,在织物上 形成不同的薄膜
2.2 层压法
织物+膜+织物
防水透湿织物生产:
层压法
防水性能测试:
• 实验室测试织物防水性的方法随织物的实际用途不同而采 用不同的方法,并以各种不同的指标表示。 按照测试原理可分为: (1)表面润湿性、 (2)吸水性、 (3)静水压(最常用)
•
• • • • • • •
[2]黄机质,张建春.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与展望[J].棉纺织技术,2003,31(2):69~72.
[3]LomaxGR.TheDesignofWaterproof,WaterPermeab1eFabrics[J].Journa1ofCoated [4]Fabrics,1985,15(7):40~96ChrisJ,Painter.Waterproof,Breathable FabricLaminates: AProspectivefromFiimtoMarketPlace[J].JournalofCoatedFabrics, 1996,26(10):107~130. [5]潘莺,王善元.Gore—tex防水透湿层压织物的概述[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8,24(5):110~114. [6]LeitchP..TassinariT.H.Interactive Textiles: NewMaterialsintheNewMil1enniumPart1[J].JournalofIndustrial Textiles,2000,29(3):173~191. [7]ZhangXingXiang,TaoXigoMing.Smarttexti1es(2):ActiveSmart[J].Textile Asia,2001,32(7):49~52. [8]G.R.Lomax.“Intel1igent”Polyuretharlesforinteractivec1othii"1g[J]. TextileAsia,2001,32(9):39~50.
加工方式:层压和涂层
防水透湿机理(三):
三 利用高聚物膜的亲水成分提供了足够 的化学基团作为水蒸气分子的阶石,水分 子由于氢键和其它分子间力,在高湿度一 侧吸附水分子,通过高分子链上亲水基团 传递到低湿度一侧解吸,形成吸附--扩散 --解吸过程,达到透气的目的。 其防水性来自于薄膜自身膜的连续性和 较大的膜面张力。
防水透湿织物定义:
•
防水透湿织物,在国外也叫“可呼吸织物”, 是指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或一定动能的雨水,以及雪、 露、霜等,不能透过或浸湿织物,而人体散发的汗 液、汗气能够以水蒸气为主的形式传递到外界,不 会积聚或冷凝在体表和织物之间而使人感觉粘湿 和闷热,从而实现了织物防水功能与织物热、湿舒 适性的统一。
[9]J.Rupp,A.Bohringer,A.Yonenaga.Highperformancetexti1esorsmarttexti1es?There ismoneyinknowhow[J].Int.Text. Bul1,2001,(3):6~24.
•
[10]周小红,王善元.防水透湿织物的加工及发展趋势[J].丝绸,2002,(8):49.
防水透湿整理的发展方向:
1 结合服装功能,开发应用新产品。防水 透湿织物除用作运动服、便服、雨衣、帐篷、 鞋袜等,还可用于国防、航海、消防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外观风格。现行防 水透湿面料柔软性、悬垂性不理想。 3 进一步研制和提高涂层技术,做好溶剂 回收和废水污染处理。
国内外最新防水透湿技术:
• 美国Nextec公司以胶囊介入防护工艺(EPIC)形成防水透气 的防护层。此工艺成囊于织物内部,填充在纤维之间,为 一种超薄的有机硅树脂薄膜,形成一层耐久的可吸气但不 透水和风的屏蔽层。且该工艺无环境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 [1]顾振亚,陈莉.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防水透湿纺织品
小组成员:胡必清 李志平 张海希
分类
• • • • 高密织物 涂层织物 层压织物 其他防水透湿织物
防水透湿技术的发展:
• 防水透湿技术的发展:
第一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锡莱设计的Ventile防雨布
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拜耳实验室发明的Pus, PTFE薄膜 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荷兰的Sympa-tex亲 水性聚酯薄膜层压织物 进入21世纪后,防水透湿技术有新的发展——“智能化”。
加工方式:层压和涂层
防水透湿机理(四):
• 利用形状记忆高聚物的特性 形状记忆高聚物(聚氨酯)在玻璃化转 变温度区域,由于分子链微布朗运动而使 透气性有质的突变,而且其透气性能随外 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智能化功能,尤 如人体皮肤一样,能随着外界温湿度的改 变而调节。
加工方式:无孔层压和涂层
防水透湿织物生产:
• Gore公司的第二代Gore—tex产品就是将PTFE薄膜层压与 亲水PUs涂层相结合以实现防水透湿功能且服用过程中不 堵塞微孔。此外,还有美国3M公司生产的Thintech品牌等。 •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的形状记忆聚氨酯及其防水透气 织物DiaPlex产品,其防水性能达到20,000~40, 000mmH2O,透湿气量达到8,000~12,000g/ m2.24hr。
防水性与透湿性表面上看两者是矛盾的,可 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
防水透湿机理(一):
一 是利用水滴的最小直径与水汽的直径之间的差异来实现
采用织物的经纬交织间的孔隙或织物复合物的孔径介于水最 小直径与水汽的直径之间,达到防水透气的目的
加工方式:超细或特高密
防水透湿机理(二):
二 是采用微孔薄膜使薄膜微孔(微孔直径大约在1nm) 薄膜孔径介于水滴与湿气之间,将薄膜与织物复 合赋予织物防水透气功能。 微孔的形成方式: (1)薄膜双向拉伸 (2)高聚物上添加填料(陶瓷)或者相分离(聚氨 酯的湿法) (3)机械方式加工(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