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
初中语文语文常见表现手法
初中语文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初中语文中,表现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吸引读者的眼球,让文章生动有趣。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一、比喻手法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东西进行类比来表达某种意思或形容事物的手法。
比如说:“他的眼睛像两颗炽热的火球”,这个比喻就表达了他眼神的强烈和热情。
比喻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生动性,能够直观地打动人的感情。
二、夸张手法夸张是指把某个情况或特点夸大其词,以强调其特征,例如“他把他那无穷无尽的钱财全部都花光了,只剩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头”,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法突出悲惨的局面,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三、排比手法排比是指使用一系列类似的短语或句子,使文章更加明确有力,例如:“它不是我应该拥有的,它不是我所爱的,它甚至不是我的朋友,但是它在我心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排比能够让文句有节奏感,强化语言的感染力。
四、设问手法设问是引导读者思考的手法,通常是在句子中使用疑问句,例如:“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这种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
五、对仗手法对仗是指将一句话或一个段落分为两部分,使它们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平衡的结构。
例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匆匆而过,日子飞快地流逝。
”用这种对仗手法能够让句子更加平衡,让文章更加具有美感。
六、双关语手法双关语是指一句话或词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思。
例如:“你真是说得对,我真是听得懂。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你说的话真对,我也理解了”,也可以理解为“你在说话的同时在向我表白”。
双关语常常有趣,引起阅读者的笑声。
七、揭示手法揭示是指通过点出事物的最细微之处,使人们对事物有重新的认识或感悟。
例如:“小草虽然不起眼,但它在地上扎根,却可以为人们带来美丽的绿色。
”通过这种揭示手法可以在平淡的表述中增加寓意,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
以上七种手法只是初中语文中常见的一部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精彩的表现手法。
但是,在写作中,不要盲目地使用表现手法,要以文章的主题和情感为基础,并在适当的地方恰到好处地使用手法。
几种常见的语文表现手法
4、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 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铀境,正是 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自 到夜郎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恩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联想,出 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 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出柳 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 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 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雨无风镜来磨。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塑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 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 、
初中语文常见表现手法附例子
一.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1、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与比喻不同,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2、以小见大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
采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就会有五彩的生命了.再比方写爱国,你可以写一个小学生对红旗的爱护,看到别人对红旗不尊重就要加以指正等等.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呢?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话题时就可以采用(就是当你感觉到你要写的观点和你政治书上的观点相同),如"人生观""价值"等等啊.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一是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二是要注意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3、联想和想象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
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
小学语文各种表现手法
♘记叙文⑴表现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即“写作手法”,包括: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对比、衬托(正衬、反衬)、抑扬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讽刺、夸张、联想、想象等。
广义的表现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布局谋篇、修辞手法。
⑵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⑶布局谋篇:铺垫、伏笔、照应、悬念⑷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衬托、借代、反语、夸张、引用、⑸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⑹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⑺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⑻描写的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⑼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⑽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含神态)、语言、动作、心理⑾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⑿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⒀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⒁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小说⑴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⑵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文章体裁⑴根据文学体裁分类小说、诗歌、戏剧、散文⑵根据表达方式分类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议论文⑴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⑵论据种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⑶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⑷论证方式:立论、驳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⑸议论文的语言:严密、准确、鲜明、概括、生动⑹议论文的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⑺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引论——本论——结论♘说明文⑴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⑵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主要—次要;概括—具体;整体—部分;特点—用途)⑶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简明⑷说明文的风格:平实、生动⑸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连贯式。
初中语文表现手法
有关初中“语文”的表现手法语文表现手法常见的种类:1.从结构上分: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悬念伏笔呼应线索(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交代要素,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点题,表明了作者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
(2)承上启下:用词语,句子或段落衔接过渡。
表达效果: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3)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
“卒”为完毕。
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亦作“卒章见志”,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一般地说,几乎在所有文体中均有应用,在散文中使用较多,卒章显志是立意手法之一。
(4)伏笔、照应:a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b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
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
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5)线索:时间,空间,人物,事物。
事物内在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体的脉络,使文章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高中语文几种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语文的表现手法
语文上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语文的表现手法
语文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
1. 描写: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抒情: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感受。
3. 议论:通过分析和评价某个问题或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叙事:通过描述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5. 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态度。
6. 引用:通过引用名言、典故、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7. 暗示:通过隐晦的描写、比喻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8. 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9. 拟人: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的特征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0. 隐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表现手法有哪些?
表现手法有哪些:考虑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考虑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考虑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表现手法有哪些: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
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
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
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
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语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语文常用的表现手法一、常见八种修辞手法01.拟人含义: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的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02.比喻含义: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03.排比含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04.夸张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05.对偶含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实例解析及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实例解析及语文学习方法表现手法常见的种类:1. 从结构上分: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悬念伏笔呼应线索(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切入点独特,视角新颖,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交代要素,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篇点题,表明了作者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
(2)承上启下:用词语,句子或段落衔接过渡。
表达效果: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3)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
“卒”为完毕。
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亦作“卒章见志”,很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一般地说,几乎在所有文体中均有应用,在散文中使用较多,卒章显志是立意手法之一。
(4)伏笔、照应:a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b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
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
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5)线索:时间,空间,人物,事物。
语文各种表现手法知识
语文各种表现手法知识一,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1,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
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2,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
采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就会有五彩的生命了.再比方写爱国,你可以写一个小学生对红旗的爱护,看到别人对红旗不尊重就要加以指正等等.那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呢?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话题时就可以采用(就是当你感觉到你要写的观点和你政治书上的观点相同),如"人生观""价值"等等啊.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一是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二是要注意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初中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初中语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作用: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语文句子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方面
语文句子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方面语文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元,其表现形式有许多种。
句子的表现手法能够对文章的意境和视觉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语文句子的表现手法,其中涉及的五个知识点分别是排比句、倒装句、对称句、反问句和借代句。
一、排比句排比句是指一种使用同样的句式和句型,呈现相似或相同内容的表现手法。
它通常使用平行结构或者相似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同一观点或情感,同时也能够营造出鲜明的语言节奏与美感。
例如著名的“黄山秀水奇峰异石”。
二、倒装句倒装句是一种将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倒置的句子结构。
倒装句可以使原本平淡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常常运用在修辞和复杂的语法语境中。
例如“天上星海沉寂,地下山河万物繁盛。
”三、对称句对称句是指使用句型或语言结构的方式来表现出对称或平衡的效果。
其中,同音句是一种最常见的对称句表现形式,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它通过音韵、语义、结构等多种方面的对称性来有效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四、反问句反问句是一种询问句式,通常用于回答自问自答的问题。
它能够通过反向提出质疑或者疑问的方式实现强调。
同时,反问句也能引导读者主动思考,增强文章的教育意义和文学特色。
例如:“这是一个成功的人吗?他曾经失败过多少次?”五、借代句借代句是指在表达某个概念或意思时使用隐喻、象征或比喻等手法,来展现出思维的深度和文学的美感。
借代句能够通过比较和概括的方式,传达出具体事物所难以表达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通过死亡和离别的借代表现出深情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综上所述,语文句子的表现手法有着多种形式,如排比句、倒装句、对称句、反问句和借代句等。
这些手法可以在文章中起到丰富和强化意境的作用,同时也展现了语文的无限魅力和文学的深度。
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语文表达能够极大提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多多练习,不断掌握各种表现手法,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语文常见的八种表现手法
语文常见的八种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如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2、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3、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而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4、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5、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6、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7、照应:语句、篇章间前后呼应。
方式:①结尾与开头;②行文与题目;③后文与前文等。
8、拟人: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事物活跃起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主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便于作者托物抒发感情,提高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增强语言的亲切感从而引起共鸣。
语文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0种修辞方法
语文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0种修辞方法常见的24种表现手法: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
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在议论文中的作用:强化论点。
在散文中的作用: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鮮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表现手法有哪些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语文的表现手法吗?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