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类基础知识
分类编目基本知识
类目涵义受上位类的限定
? K313 日本 K313.0 通史 K313.8 民族史志 K313.9 地方史志
? K516 德国 K516.0 通史 K516.8 民族史志 K516.9 地方史志
文献标引的方式
? 1)分类标引——以文献内容的学科、专业属性 为主要依据进行标引。(以分类表为依据 —— 《中图法》)
? 2)主题标引——以文献研究的对象为主要依据 进行标引。(是说明文献主题构成因素之间关 系。以主题词表为依据 ——《汉语主题词表》、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我馆图书分类的一些具体规定(1)
类目关系及其显示
? 类目纵向关系的显示
– 并列关系
类目的并列关系指处在同一划分层次上的不 同类目的关系。由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 组下位类互称同位类,一组同位类总称为一 个类列。在一个类系中,类级相同,又不属 同一个上位类的类目称同级类,同位类之间 和同级类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类目关系及其显示
? 类目横向关系的显示
涉及多重列类标准的著作入最后编列的类。
TN949.1 电视:按体制分 TN949.11 黑白电视 TN949.12 彩色电视 TN949.13 立体电视 TN949.2 电视:按功能、用途分 TN949.21 工业电视
《中图法》的编制理论
? 类目涵义的划分与辨识
– 类目名称常常不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 概念,其涵义受多方面的限定,与其在分类 体系中的位置密切相关
? 判断类目涵义要符合逻辑推理 ? 没有单独列类的主题概念如何确定在分
文献的分类与特点
文献的分类与特点文献是人们创造或整理的有关知识的记录和传递载体。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术研究和知识推广的基础。
文献按照不同的特征和用途,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本文将围绕文献的分类与特点展开讨论。
一、文献的分类1.1 按照载体类型分类文献可以按照载体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
目前主要的文献载体类型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
纸质文献是传统的文献载体形式,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等。
它具有可触摸、可保存、口碑传播等特点,但信息检索和传播效率相对较低。
电子文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包括电子书籍、电子期刊、网页文献等。
它具有信息检索方便、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等特点,但也面临着信息真实性、可信度等问题。
1.2 按照内容性质分类文献可以按照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
主要的分类包括学术文献、专业文献、科普文献等。
学术文献是指涉及专门领域、研究成果以及学术交流的文献,如学术论文、学术期刊等。
它主要面向学术研究者和专业领域的读者,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靠的数据支持等特点。
专业文献是特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记录,如专业期刊、技术手册等。
它通常包含丰富的实证数据和实践应用,对行业从业人员和专业研究者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科普文献是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文献,如科普图书、科技报告等。
它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科学内容,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1.3 按照发表形式分类文献可以按照发表形式进行分类。
主要的分类包括图书文献、期刊文献、报纸文献等。
图书文献是以书籍形式出版的文献,通常有较长的篇幅和系统的内容结构。
它可以涵盖广泛的主题,具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阐述。
期刊文献是以期刊形式出版的文献,按照时间周期定期发行。
期刊通常以短篇论文和综述文章为主,及时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报纸文献是指报纸上刊载的各类报道和文章,以及报纸专栏和评论等。
它主要关注当天的热点事件和新闻报道,反映社会现象和舆论动态。
二、文献的特点2.1 系统性文献具有系统性,通常以一定的范围和内容为基础构建起来。
文献学基础知识速记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的概念:《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郑玄注:“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杞,夏之后。
宋,殷之后。
征,证也。
文,典籍也。
献,贤也。
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
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也。
”文献意义的产生——《国语》:小不从文。
韦昭注:文:诗书也。
《学而》:行有余力则学文。
马融注:文者,古之遗文也。
《尔雅·释言》:献,圣也。
《玉篇·犬部》:献:贤也。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宋元之际马端临《文献通考》这里“文献”指的是对历史的记载与人们的种种议论。
后来“文献”的概念变为单指历史上的各种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据我国的现行国家标准“GB3792.1—83《文献著录总则》”:“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2、文献学研究的范围:文献学是以文献为本体的学问,就其主干来看,可以说是关于文本的学问。
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第二章文献的载体1、文献的载体有哪些载体就是承载文献的物体,有甲骨、金、石、竹木、帛、纸等等。
2、甲骨文发掘及重要研究著作及意义甲骨——现存最早的文献载体清末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商都城遗址所在地,发现大量刻字甲骨。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重要研究著作:刘《铁云藏龟》,第一次将甲骨卜辞公布于世。
1904年,孙诒让做《契文举例》两卷,成为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
文献分类基础知识
(第八讲)文献分类基础知识1文献分类的意义文献分类的含义类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的集合,表明某些个别事物共有的一种概念。
分类是指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
文献分类就是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文献分类的作用文献分类的主要目的:一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组织文献;二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
.1便于组织分类排架。
任何一个图书情报机构对收集的图书资料必然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组织,使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明确的排列位置。
图书资料的排列方法有多种,每种排列方法各有利弊,但比较起来,分类排列方法较为理想。
其优点是:①能使藏书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使内容相同的书集中在一起,使内容相近的书联系在一起,内容不同的书区别开来,便于人们按学科系统来利用藏书。
②图书情报人员能够按类熟悉藏书、研究藏书,便于向读者宣传、推荐与提供有关的图书资料。
③有利于提高开架借阅的质量。
④便于按类统计图书借阅情况,了解与分析读者的借阅要求与阅读倾向,能为藏书建设提供一定的可靠数据。
便于建立分类检索系统。
文献分类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这主要体现在建立分类检索系统(手工分类目录与计算机分类检索系统)上。
分类检索系统是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部门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检索工具,它是按照文献分类法的类目体系组织起来的,由于类目体系一方面体现着每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这种类目体系反映在分类检索系统上,便于人们从学科知识系统,按类检索、查找文献,达到鸟瞰全貌、触类旁通的效果。
要建立分类检索系统,其前提必须是要先对文献进行分类。
2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文献分类法之基本类型: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亦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
1第一章 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由概念逻辑原理、概念逻辑方法、科学知识分类原理三部分组成,是文献分类的理论基础。
文献分类的理论基础是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在文献分类中的应用,如概念逻辑原理和概念逻辑方法属于逻辑学内容,逻辑学又属于哲学范畴,科学知识分类原理属于科学分类学(G304)内容。
第一节文献分类的概念逻辑原理1.1.1 逻辑学基本知识概念逻辑原理和概念逻辑方法属于普通逻辑的范围,即形式逻辑的范畴。
形式逻辑通常叫做“逻辑学”,简称“逻辑”。
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把思维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许多,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等。
它们是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来研究思维的。
逻辑主要研究对象是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也研究认识现实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2.逻辑学的性质。
逻辑学在哲学范围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一直包括在哲学的大范围内。
在科学体系中,哲学居于最高层次,是统帅其它科学的科学。
因为,哲学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最大,它所揭示的矛盾性质和规律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因而对其它科学具有一般指导意义。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工具性、方法性科学。
逻辑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
3.逻辑学的作用。
(1)提供认识事物的必要工具。
认识的源泉是实践。
但是,对于具体一个人来说,不可能事事实践。
人们根据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实的知识,经过正确的推理,推出新的知识,这是认识客观世界所不可缺少的逻辑环节。
形式逻辑正是研究如何从已有的知识正确地推出新的知识的科学,所以,掌握了形式逻辑的知识就使我们有可能进行正确的推理,从而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从已有事实出发,经过推理,提出假设,最后经过实践验证,在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①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从少数的几条公理,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推出许多人们原来不知道的新定理。
②天文学中海王星发现之后推算出冥王星。
文献的基础知识
二次文献
例如:检索工具:书目、 索引、文摘、辞典等。
三次文献
指在有关的一次文献 或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分 析、综合提炼、重组而形 成的再生文献。又称“参 考性文献”或“研究文献 的文献”。
例如:文献指南、百 科全书、综述、述评 等。
特点: a 内容上的综合性 b 功效上的参考性
综述
是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综合地 介绍和评述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和 发展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对今 后的发展进行预测,或对有关问题提出中 肯意见或建议的论文。
会议文献
指在各种学术会议、 专题研讨会上发表的论 文和报告,它是最新研 究成果公布于世的一种 主要方式。
专利文献
是指一切与专利制度有关的文 件的统称,其内容集技术、经济、 法律于一体。包括专利说明书、专 利公报、专利分类表、专利检索工 具以及有关专利的法律性文件。
标准文献
标准是按规定程序制订, 经权威机构公认或主管部门批 准的在特定范围内执行的规格、 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件。
什么是参考文献?
作者在撰写论文或专著时,在某一 学科问题研究上援引了他人或前人的相 关文献,就必须进行标引,并按照一定 的格式著录,形成文后的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的作用
★ 注明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 反映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
★ 表明学科的继承性。
★ 表明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 为编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文献信 息,推动资源共享。
期刊
特点 a、期刊以品种为单位形成知 识流; b、内容新颖、及时、广泛, 但不如图书成熟; c、期刊一般不修订再版。 d、科技期刊 是最重要的一次 文献。
核心期刊认定的标准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 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 信息研究所每年出版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 告》,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 和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 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不定期出版),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 标综合评估。
文献的基础知识
中国标准概况
1957年中国成立了国家标准局 并于1958 年中国成立了国家标准局, 1958年颁 * 1957年中国成立了国家标准局,并于1958年颁 布了第一批国家标准; 布了第一批国家标准; 1978年成立国家标准总局 1979年颁布 年成立国家标准总局, 年颁布“ * 1978年成立国家标准总局,1979年颁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标准管理条例” 人民共和国标准管理条例” 1978年中国标准化协会 CAS) 年中国标准化协会( * 1978年中国标准化协会(CAS)加入了国际标 准化组织(ISO) 准化组织(ISO) 中国标准的等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中国标准的等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 标准、企业标准 中国标准的分类: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 中国标准的分类:按《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知识 内容
文献的类型
按照文献的载体材料和制作方式划分, 按照文献的载体材料和制作方式划分, 手抄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 手抄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声像型 按文献的出版特点划分 图书、连续性出版物、 图书、连续性出版物、特种文献 按照产生次序与加工整理的深度分, 按照产生次序与加工整理的深度分, 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
特点: 特点: a 内容上的综合性 b 功效上的参考性
综 述
是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 是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综合地 介绍和评述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和 发展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 发展趋势,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对今 后的发展进行预测, 后的发展进行预测,或对有关问题提出中 肯意见或建议的论文。 肯意见或建议的论文。
产品资料
指各家厂商为推销其产品而 印发的商业宣传品, 印发的商业宣传品,包括产品样 产品目录、 本、产品目录、说明书和厂商的 情况介绍等
文献学基础知识
文献学基础知识第一讲文献与文献学1、文献及文献学释义;2、文献学的研究范围;3、文献学学习目的;4、主要参考书目;5、预习:能熟悉使用常用繁体字。
第二讲古文献的载体一、古代载体1、甲骨;2、金;3、石;4、竹木;5、帛;6、域外;7、纸。
二、现代载体1、胶片;2、软盘;3、光盘;4、计算机硬盘;5、移动硬盘及U盘;6、其他形式载体。
第三讲文献的产生与流布一、文献的产生1、著作类;2、编述类;3、钞纂类;4、注释类。
二、文献的流布1、口述类;2、传抄类;3、刻印类;4、影印类;5、铅印类;6、新技术。
三、典籍的记录1、历代史部艺文志的记载(书目多据皇家图书整理而成);2、历代官私书目;3、《四库全书总目》的著录;4、现存古籍总数的几种统计。
四、熟悉四库总目及细目(含近年出四库类丛书)第四讲文献的收藏与散佚1、古籍的收藏——2、古籍的散佚——历代书厄——五厄、十厄之说,指中国古代历次书籍所遭的劫难。
第五讲文献的版本1、典籍中关于版本的记录;2、版本类型;3、善本的定义;4、版本鉴定的依据;5、历代版本学著述。
第六讲文献的目录1、目录定义;2、目录的作用;3、目录的分类;4、目录的构成;5、目录的体例。
第七讲文献的校勘1、校勘的定义;2、校勘的意义;3、校勘的具体方法;4、校勘的要求;5、校勘成果的撰写第八讲文献的辑佚与辨僞(一)文献的辑佚1、辑佚的定义;2、古书亡佚的原因;3、前人辑佚的成就;4、辑佚资料的主要来源;5、辑佚书的质量鉴定标准;6、辑佚工作的程序。
(二)文献的辨僞1、辨僞的定义;2、僞书的种类及作僞手段;3、僞书的价值;4、辨僞学著述。
第九讲文献的整理1、古文献的标点;2、古文献的注释;3、古文献的翻译。
第十讲古文献的检索利用1、常见的各类古籍目录;2、常见的检索书目;3、常见的检索方式。
第一讲文献与文献学一、文献及文献学释义“文”与“献”最初分开,后来成一词。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信息检索课件 第1章 文献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组织 ——Ⅱ. 基于内容特征
④ 国际专利分类法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 IPC )
国际专利分类法是国际上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法,通常缩写为IPC号,包括了 与发明创造有关全部技术领域。
包括:部、大类、小类、大组或小组。 部-SECTION(8个) 类号:用大写英文字母A-H表示 类名:概括指出该部范围的内容
版权页
目次页 第一章 文献基础知识
正文页
期 刊 : 实 体 文 献
第一章 文献基础知识
数据库:Science Online
期 刊 : 描 述 数 据
第一章 文献基础知识
Tips:DOI(数字对象标识符)
DOI I. 数字对象标识符 (DOI®) 是一种用于永久标识和交换数字环境中
知识产权的系统。 II. 输入唯一的 DOI 代码可快速查找特定记录
文献信息组织
请思考 如何实现文献有序化?
第一章 文献基础知识
文献信息组织 ——Ⅰ. 基于外部特征
外部特征是文献上标明的、显而易见的特征。一般包括题目、作者、作者单 位、代码(ISBN号、ISSN号、专利号、标准号、DOI)、出版社等。
图
书
:
实
体
文
献
及
描
述
数
据
第一章 文献基础知识
封面
期 刊 : 实 体 文 献
类号:小类类号+“1-3位数字”+“/”+“00”
类名:在小类范围内限定对检索有用的技术主题范围
例如:A41D 3/00 外套 ○ 小组-SUBGROUP
类号:小类类号+“1-3位数字”+“/”+非“00”的两位数字
第一章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2. 微缩型
定义: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光学技术以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
如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等。
优点:存贮密度大、体积小,便于保存和远距离传递; 缺点:不能直接阅读,必须借助缩微阅读机才能阅读。
著者
书名
代码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Horst, R., Pardalos, P. M. 1994, Handbook of global optimization, Kluwer, Dordrecht.
10
(三)文献类型--按文献出版划分: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ISBN) P7
ultrasound and pulsed-vacuum treatments on the dehydration kinetics, distribution and status of water in osmotically dehydrated strawberry: a combined NMR and DSC study[J],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2014, 7(10): 2782-2792.
1.图书(Book)
定义:指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阐述或对已有研究成果、技术
、经验等进行归纳、概括的出版物。包括专著、汇编、丛书等。
特点:图书的内容比较系统、全面,论点成熟、可靠,但传统印刷 业图书的出版周期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电子图书的出版发行可
文献学的基本知识点
复习大纲1、文献的定义及其演变如何?答:文献就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
演变:(1)结绳记事:古记事的一种方法,毕竟不能全面地记载复杂的事物,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图画或文字取代(2)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
(3)树皮画、帛、金、竹简等作为载体记录文献。
⑷纸质文献,活字印刷术产生⑸非纸制文献,如光盘等2、文献的一般性质和社会功能如何?答:一般特性:信息性:也称情报性、知识性,就是把知识外化了,是文献的立命之本。
人们不断地认识世界,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记录知识,不断地生产出各种文献;另外为了促进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不断地阅读各种文献,增长知识和才干。
文献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知识性,有了这一性质,它才能具有保存和传递的价值,也才能发挥文献在人类各种活动中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
载体性:文献要外化就需要载体,物质的形态,它是奠定其它性质的物质基础符号性/记录性:通过这个性质将内容和载体连接起来(客观实在性)文化性:所有人类文化活动都是文明的活动可交流性:有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智力资源性:因为文献可反复利用价值模糊性:表现在其内容,由语言和文字的交流时效性:时效性越强,就越有价值,要强调适用性总而言之: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形势复杂、文中多样,内容日趋分散于交叉重复,时效性增强,新陈代谢频繁。
社会功能:文献的记录——存储——积累功能;文献的交流传递功能;文献生产过程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文献的质量是衡量社会文明的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3、简述国内外文献定义的流派。
答:国内:早期:《论语、八俏》: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郑玄和朱熹的释义:文,典籍;献,贤也马端临《文献通考》特点:广义,图书,典籍,书籍交互使用;狭义,经文的史料现代:⑴载体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叫文献,这是文献的一般性定义⑵知识论:文献即知识,一切知识即文献,一切记录的内容都是文献。
文献基础知识
计算以1996年《Science》杂志的影响因子
1995年出版的文献数1037篇 1994年出版的文献数=1054篇 1995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24189次 1994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25170次
期刊
IF= (24189+25170)/(1037+1054) = 23.605(次/篇)
期刊
2.2.3
会议文献( conference paper ):在学术 会议上所交流的论文、报告及相关文献
会议
特点:学术性很强,代表了一门学科或专业领
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着世界上科学技术发展 的水平和趋势
会议
世界上很多重大的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国际会议公布的. 例如: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学 术会议进行报道的。
文献由三个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方式
内容 形态 构成文献的重要手段
注: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 (GB3792.1—1983; GB3792.1—2009)
2.科技文献分类
2.1、按载体划分
纸质文献:以纸张为载体,如书籍、期刊、报纸 缩微型文献: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如缩微胶片、缩 微胶卷 声像型文献: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如录 音带、录像带、光盘等 数字型文献:载体为光、电、磁介质,如电子图书、 网络数据库、光盘数据库
影响因子的查询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只有被收录的期刊才可以查询影响因子; 同一种刊物使用不同的工具检索到的影响因子不同 影响因子是针对刊物的,而不是针对文章的
预印本(Preprint)是指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还未在 正式刊物发表,而出于和同行交流的目的自愿通过邮寄 或网络等方式传播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与刊 物发表的论文相比,预印本具有交流速度快、利于学术 争鸣的特点。预印本服务包括中国预印本中心和国外预 印本门户(SINDAP)两个服务栏目。 目前很多全文数据库将纸质期刊还未出版的文章放在网 上,读者可以及早参阅。如SDOL中的“Articles in Press”,Springer中的“Online First”
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
一、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1、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
2、传统文献学又叫做校雠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所开创。
3、古典文献学的传统主干知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
4、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5、古典文献按照问世或流传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
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出土文献是商代的甲骨文,最早的传世文献是《易经》《诗经》《尚书》。
6、刘向开始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第一次有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有计划的文献整理工作,著有〈别录〉一书。
刘歆在刘向〈别录〉的基础上,撮其指要,著为〈七略〉。
7、两汉古典文献学的集大成者是郑玄。
8、魏晋玄学以谈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风尚。
9、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上两件值得关注的大事是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与汲冢竹书的发现。
10、单行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著作。
如《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词律》。
11、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文选》12、《百川学海》刻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流传较广,是中国最早刻印的一部丛书。
13、《古今说海》是我国最早的小说专门丛书。
14、《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型的综合性丛书。
15、我国最早的书目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七略》;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制》《四库全书总目》16、中国最早的字典与词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古代最常见的韵书是《广韵》,它代表了汉语中古语音系统。
古代规模最大的词典兼韵书是清人编撰的《佩文韵府》;收汉字最多的现代字典是《汉语大字典》。
1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
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览》,历代著名的类书有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18、十通是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19、.我国最早的一书目录是《易·序卦传》20.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群书目录是《汉书·艺文志》。
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
文献信息分类第一节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一、文献分类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二、文献分类法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
第二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就我国建国以后编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第四版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其简称仍称《中图法》。
《中图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重点及特色《中图法》的修订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每版修订都有其重点和特色。
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
其修订特点有:1.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局部调整大类。
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以及“修订报告”对《中图法》(第四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此次修订确定“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特别处理的大类,“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为重点修订大类,“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计算机技术相关类为局部调整大类。
最后的修订结果也基本体现了这些修订重点。
2.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对一组类目或多组类目需要复分时,以前各版次的《中图法》只有一个说明性注释来规定,而具体需要复分的类目不再一一注释说明。
第五版为增强类目复分助记性、降低复分难度,对这些类下无直接复分注释而又需复分的类目的类名后增加了相应标记,并区别8个通用附表、专类复分或仿分的标记,标记符分别对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⑧分别代表用《中图法》后附的8张不同的通用复分表复分,⑨表示专类复分或仿分。
第一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01
第一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章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1.1
文献的概念及种类
1.2
文献检索的发展
1.3
文献检索相关理论
1.4
搜索引擎的类型及使用
1.5
文献检索的作用
文献的概念及种类 一、文文献献是的指概记念录有关科学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也是记录和 反映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文献系统。
文献搜索的作用 二、文献检索在科学技术交流中的作用 第一,可以加速情报交流的速度,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 使人类的知识得以及时传递和充分利用 第二,可以提高科研效益,避免重复劳动 第三,可以节省情报调研时间,缩短科研进程
感谢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搜索引擎的类型及使用 三、Sogou
搜索引擎的类型及使用 四、Soso
搜搜主要包括网页搜索、综合搜索、图片搜索、音乐搜索、 论坛搜索、搜吧等16项产品,通过互联网信息的及时获取和主 动呈现,为广大用户提供实用和便利的搜索服务。
(搜1索)引Sc擎ir的us类科型学及搜使索用引擎 五(、2)国B外AS高E搜校索学引术擎搜索引擎 (3)Scitopia学术搜索引擎 (4)OAIster (5)Intute (6)Research Index (7)INFOMINE (8)Information Bridge (9)其他免费综合性学术搜索引擎
从检索对象来看,广义的科学文献检索就是情报检索,狭 义的科学文献检索就是书目检索。
本文定义为:借助检索工具,查找所需科技文献的过程。
文献检索相关理论 三、文献检索的流程
检索需求分析
• 检索的目标以 及要求
• 明确检索的文 献与信息要求
• 确定检索的关 键词
第二章 文献信息基础知识(2)
特点:
a. 内容实用、新颖、报道及时; b. 代表某一领域的最高水平,实用性强; c. 具有法律效力。
7. 标
定义
准
文
献
是对各种产品、元件、工程建设质量、规 格、检验方法等作业技术规定。
主要是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 规格、检验方法等方面所制定的技术规定。
其主体是标准,还包括标准形成过程的各种 档案、宣传推广标准的手册及其它出版物。 标准:按规定程序制定,经权威机构公认或 主管部门批准的在特定范围内执行的规格、 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件。
电子型 磁性 材料
打字、穿 孔,编码、 程序设计
电子图书、电子 期刊、计算机 文档、 光盘数据库
存储密度高、体积 需借助计算机 小、易保存和流通 存储和阅读
2.2.2 按出版形式的不同
按 出 版 形 式 的 不 同
图 书
连续出版物
期刊 报纸 年鉴
会议文献 专利文献 标准文献 学位论文 政府出版物 科技报告 产品样本 科技档案
⑴ 零次文献(灰色文献)
所谓“零次文献”是指非正式出版物 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未公开于社会 ,只为个人或某一团体使用。 如文章草稿,私人笔记,会议记录,未 经发表的名人手迹,甚至包括口头言论和 思想教育。
(2)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 (原始文献) 是以著者本人的经验,研究或研制成 果为依据而撰写的原始文献,经公开发表 或交流后,称为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是最基本的 信息源,是文献检索的对象。如期刊论文 、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
缩微 型文献
手写型文献
古代各种非印刷型文献及现在尚未正式付印的手 稿。
印刷型文献
载体:纸张 实例:教科书 记录手段:油印、铅印、 胶印、复印 特点:可直接阅读,方便 使用;但难于实现机 械化和自动化;收藏 文献占用空间大。
文献的类型及《中图法》
李晓亮
第一节 传统的文献类型 第二节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节 传统的文献类型
1、根据学科体系,文献可分为五大部类、二十二基 本大类。 2、根据文献的形式和加工深度,文献可分为零次文 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3、根据文献的载体介质,文献可分为印刷版、微缩 版、声像版、电子版、网络版等。 4、根据文献的出版形态,文献可分为图书、期刊、 报纸、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标准文献、科技报 告、政府出版物等。
例:索书号的确定
对比馆藏图书《AutoCAD 2006 高级教程》
和《AutoCAD 2004中文版机械设计范例集》,
的索书号
《AutoCAD 2006 高级教程》
首先分析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计算机辅助制图 ,主要讲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所以确定分到TP类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9 计算机的应用 TP391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TP391.72 机器辅助设计(CAD)、辅助制图
• =2表示第二版
我馆索书号:
• 我校图书馆的图书是依据分类体系排架的,相同
分类号的书依种次号排架。
•
我校图书馆种次号用的是流水号,图书编目系统 自动生成的流水号,数字越大表示是后买进的书 。
按索书号排架
先按分类号顺序,对位排列 再按种次号顺序 种次号:由数字构成,按数字大 如:F713.32/39排在F713.32/40前面 小顺序排列
便于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如:书目、索引、文
摘等检索工具即是二次文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 库(题录文摘版) 二次文献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提供一次文献 的线索。 特点:浓缩性、汇集性、有序性 、工具性
4、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文献分类基础知识1 文献分类的意义1.1文献分类的含义类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的集合,表明某些个别事物共有的一种概念。
分类是指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
文献分类就是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1.2 文献分类的作用文献分类的主要目的:一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组织文献;二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
1.2.1便于组织分类排架。
任何一个图书情报机构对收集的图书资料必然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组织,使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明确的排列位置。
图书资料的排列方法有多种,每种排列方法各有利弊,但比较起来,分类排列方法较为理想。
其优点是:①能使藏书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使内容相同的书集中在一起,使内容相近的书联系在一起,内容不同的书区别开来,便于人们按学科系统来利用藏书。
②图书情报人员能够按类熟悉藏书、研究藏书,便于向读者宣传、推荐与提供有关的图书资料。
③有利于提高开架借阅的质量。
④便于按类统计图书借阅情况,了解与分析读者的借阅要求与阅读倾向,能为藏书建设提供一定的可靠数据。
1.2.2 便于建立分类检索系统。
文献分类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这主要体现在建立分类检索系统(手工分类目录与计算机分类检索系统)上。
分类检索系统是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部门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检索工具,它是按照文献分类法的类目体系组织起来的,由于类目体系一方面体现着每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这种类目体系反映在分类检索系统上,便于人们从学科知识系统,按类检索、查找文献,达到鸟瞰全貌、触类旁通的效果。
要建立分类检索系统,其前提必须是要先对文献进行分类。
2 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2.1文献分类法之基本类型:2.1.1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亦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
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等绝大部分分类法都是体系分类法。
体系分类法一般由主表、标记符号、复分表、说明和类目注释、索引等5个部分组成。
(下面以《中图法》为例)2.1.1.1主表是指由基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和详表逐级展开而形成的类目表。
(1)基本部类。
是文献分类表中为便于各种类目的展开而对人类全部知识与客观事物所作的最基本、最概括的划分。
我国的《中图法》采用“五分法”。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2)基本大类。
又称基本大纲。
它是在部类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和文献出版情况所列出的文献分类法的第一级类目。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3)简表。
是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级类目所形成的一种类目表。
一般只到第三级类目。
如:T工业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P1自动化基础理论TP2自动化技术及设备T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4)详表。
是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等级的类目所组成的类目表。
它是类分文献的真正依据。
以《中图法》为例:T工业技术(一级类目)TP电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二级类目)TP3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三级类目)TP33电子数字计算机(四级类目)TP331基本电路(五级类目)TP331.1逻辑电路(六级类目)TP331.11集成化逻辑电路(七级类目)(5)主表类目之间的关系:从属关系(上下级)并列关系(平级)交替关系(正式使用与非正式使用)TK514太阳能发电装置宜入TM615TM615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装置入此太阳能、太阳能机械入TK5参见TM914.4相关关系(除上述关系以外的关联关系)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参见TS207TS207食品标准与检验参见R155.52.1.1.2 标记符号标记符号是文献分类法中用以表示类目的代号,又称分类号。
(1)性能:容纳性。
指标记符号不束缚类目体系的发展,能适应任何类系和类列的必要细分和增补,能为新学科或主题配上符合类目体系要求的恰当的标记符号。
表达性。
指标记符号能够体现类目体系的结构特点;分类号能够显示文献中各种学科主题之间或某学科主题因素之间的关系。
简短性。
指类号要简短明了,便于藏书排架。
助记性。
它要求配备的类号具有规律性有及可理解性,易记、易认、易写、易于计算机处理。
(2)种类:单纯号码。
采用某一种符合通行习惯并具有一定固有次序的符号系统。
混合号码。
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合通行习惯并具有固有次序的符号系统。
(3)标记制度的基本类型:层累标记制。
又称等级标记制,是类号位数与类目等级相适应、层次分明的一种标记制度。
FF8F83F830F830.1顺序标记制。
是对类目体系中不同等级的类目只按其先后次序配置号码的一种标记制度。
FF01F02F03F04F05F06┇┇混合标记制。
是将层累制与顺序制两者相结合的一种标记制度。
分面标记制。
亦称分段标记制或多维标记制,是用分面符号把类号分成若干段,使每一段的号码代表主题的一个方面,以显示类目组配结构的一种标记制度。
TP399:F716商业售货计算机(4)常用标记符号:. 间隔符号a 推荐符号/ 起止符号[ ] 交替符号- 总论复分号( ) 国家、地区区分号“”种族、民族区分号= 时代区分号< > 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组配符号+ 联合符号2.1.1.3 复分表复分表也称附表、辅助表,是将主表中按相同标准划分某些类所产生的一系列相同子目抽出来,并配以特定号码,单独编制成表,供主表有关类目作进一步复分用的类目表。
(1)作用:A、简化类表,节省类表篇幅,增强类表的伸缩性与灵活性;B、使同性质类目的细分规范化,使分类号有规律性,有利于揭示文献中复合主题的各个因素;C、提高类表容纳更多概念的能力。
(2)类型:A、通用复分表。
是供整个分类表各大类中有关类目作进一步区分用的复分表。
主要有总论复分表、地区复分表、时代复分表、语种复分表、民族复分表等。
B、专类复分表。
是供分类表中某大类或某大类中的部分类目作进一步区分用的复分表。
C、类目仿分。
是指类目表中某些类目下未列出下位类的名称,而仅指明“仿……分”的一种复分方式。
D、主类号组配。
是用组配符号将主表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类目的类号组成一个复合类号,用以表示比原来任何一个类目的内容范围狭窄的新类。
(3)标识符号:-、()、=、<>、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
2.1.1.4 类目注释是对类名的补充说明文字,有助于明确类目的含义和类目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用户掌握分类表的使用方法。
类型有:(1)内容范围的注释(2)类目关系的注释(3)类目沿革的注释(4)类目依据与编列方法的注释(5)分类方法的注释(6)同类书区分方法的注释2.1.2分面分类法(略)是依据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将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主题概念组成“分面--亚面--类目”的结构体系,通过各分面内类目之间的组配来表达文献主题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亦称组配分类法、分析――综合分类法。
2.1.3网络信息分类法(略)2.2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与方法2.2.1 基本规则(1)文献分类必须以文献内容的学科或专业属性为主要标准,以其他特征为辅助标准。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学作品) I512.4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科技读物) TF5(2)文献分类必须要体现分类法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分类法类目的内涵和外延受类目体系的限定,不能脱离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类目注释的限定,孤立地理解类名的含义。
一定要详审上、下位类的从属关系,凡能归入下位类的文献就一定能归入其上位类。
如:《疲劳力学》O346.2O3力学O34固体力学O346强度理论O346.2疲劳理论疲劳力学入此。
(3)文献分类必须符合专指性要求,归入最切合其内容的类。
应将文献分入最专指的类目,不能分入范围大于或小于文献实际内容的类。
如:《微型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检修与维护》TP362.07如归入TP307 检修、维护、TP36 微型计算机、TP362 微型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CPU),均为外延过宽的非专指类目。
(4)文献分类必须符合实用性要求,归入到用途最大的类。
要根据文献的学科属性、实际内容、用途和检索系统的类型,结合本单位的性质、任务、用户需求等,提供必要数量的、切合需要的检索途径。
对于多主题和内容涉及多个类目的文献,应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标引深度控制。
(5)文献分类必须遵守分类的一致性原则。
不仅要求相同主题文献前后归类一致,而且要求同类型或同性质文献的主题分析、标引方式等方面也保持一致。
2.2.2单主题文献与多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2.2.2.1 单主题文献A、单元主题文献。
单元主题是指文献包含一个概念因素。
(1)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献,应按事物或问题的学科属性归类。
如:《语用学》入H030 语义学、语用学《微生物学》入Q93 微生物学(2)从某一学科角度论述某主题的文献,应研究角度归入有关的学科类目。
如:《农药制造方法》入TQ45农药工业《安全使用农药技术问答》入S48农药防治《农药保管与运输知识》入F767.2化学工业产品:农药《农药公害问题与对策》入X592农药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B、复合主题文献。
复合主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因素,概念之间是限定与被限定关系。
(1)对于论述某事物某一方面的文献,首先应依据其研究角度归类,再依事物的方面归类。
如:《校园网管理》入TP393.180.7 (先入计算机技术的各种计算机网中的校园网TP393.18,再依事物方面归入网络管理类仿TP393分)(2)对于研究一事物或主题的多方面的文献,归入到类表中能够概括这些方面的类目,若没有共同上位类的,则依重点归类或在有关类中同时反映。
如:《光盘驱动器原理和维修技术》依重点入TP333.407 (TP333.4 光存贮器及其驱动器,7检修、维护)《温室类型、设备及其管理》入共同的上位类S625 (温室)(3)当主体因素(事物)所在类目不再细分时,有关该事物各主题因素(各个方面)的文献归入该事物类下。
如:《雨季施工管理》入建筑科学----雨季施工TU7432.2.2.2 多主题文献A、并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