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物质性练习题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3:4.1 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1.目前人们已经制造出“基因鱼”“基因猪”等新型物种,将来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出更多的物种。
可是,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基因变化规律,新的物种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①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③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④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解析材料表明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第二位的,物质决定意识。
①表述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2.人们能够创造出宇宙本没有的嫦娥二号卫星,这表明()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答案 B解析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人能够创造出嫦娥二号卫星,说明人们改变了自然物的具体形态,而不是凭空创造出自然物来。
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人工化的自然物也是客观的,C项错误;从目前来看,人们对自然规律已经有了相当高的认识,但还不能说已经全面把握了自然规律,故D项不选。
3.从唯物论的观点看,星载监视相机对小行星进行了光学成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B.小行星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答案 D解析对小行星进行光学成像进一步验证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物质性,佐证了世界统一于物质,故D入选。
神话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过这种反映是虚幻的、错误的,故A排除,B错误,C说法太绝对,没看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B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主要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性,②④入选。
马克思理论第一章练习题2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三()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实践性B .运动性C .物质性D .客观性5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 .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 .运动B .实践C .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 .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是变化的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大一马哲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练习题
大一马哲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原和本质是A、原子B、物质C、精神D、运动E、实践2、物质唯一特性是A、运动性B、规律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E、多样性3、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A、共性和个性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C、整体和部分关系D、一般和个别关系E、本质和现象关系4、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是A、冰——水——汽B、光微粒说——光波动说——光波粒二像说C、团结——批评——团结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结合——近代唯物论与辩证法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自觉结合E、麦粒——植株——麦粒5、运动和静止关系是A、一般和个别关系B、普遍和特殊关系C、质和量关系D、绝对和相对关系E、内容和形式关系6、哲学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B、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C、意识和物质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关系问题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7、世界统一性在于A、它矛盾性B、它可知性C、它物质性D、它存在性E、它规律性8、在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A、物质和意识相互起决定作用B、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物质不能决定意识,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E、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主观映象9、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因为A、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物质B、凡是运动都是物质运动C、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D、运动和物质都是实体E、运动与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10、意识是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产物B、人类社会历史产物C、人类特有精神活动D、物质世界主观映象E、人脑机能和属性1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A、尊重客观规律B、通过实践C、超脱客观规律制约D、不讲任何条件E、掌握必要物质手段12、发展实质是A、事物一般变化B、运动C、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D、量变E、过程13、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E、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14、矛盾范畴所包含两种基本属性是A、对抗性和非对抗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普遍性和特殊性D、平衡性和不平衡性E、共性和个性15、事物发展方向、趋势是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有规律地向自己对立面转化C、向没有矛盾方向转化D、向矛盾激化方向转化E、向矛盾调和方向转化16、矛盾问题精髓是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问题C、矛盾共性与个性关系问题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关系问题E、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关系问题17、量和事物关系是A、直接同一B、并不是直接同一,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量C、量可以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D、在一定限度内,量变化并不导致事物质根本变化E、量对事物实际存在是无关紧要18、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是A、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B、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环节D、辩证否定实质是“扬弃”E、辩证否定就是绝对否定19、共性和个性关系是A、个性中包含共性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E、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0、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表现为A、量变就是质变B、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D、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E、质变不依赖于量变,量变也不依赖于质变21、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是A、物质和精神B、联系和发展C、运动和静止D、实践和认识E、时间和空间22、列宁物质定义理论意义是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C、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缺陷E、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23、承认相对静止意义在于A、是理解物质多样性条件B、是认识事物惟一途径C、是认识和衡量运动尺度D、是把事物区别开来前提E、是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前提24、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物质关系是A、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形式B、形式和内容关系C、一般和个别关系D、整体和局部关系E、不可分离关系25、意识是社会产物,是指A、意识是通过社会劳动创造B、意识离不开集体和社会C、意识是社会基础D、意识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E、意识是人脑机能和属性26、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是A、使矛盾双方发生对抗B、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变化C、在事物质变过程中,促使旧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统一体产生D、消除矛盾双方对立E、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7、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是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前提B、促使事物灭亡C、促使矛盾激化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因素而发展E、规定事物转化可能和发展趋势28、唯物辩证法所讲矛盾是指A、人们主观思维中推想矛盾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矛盾C、人们思维过程中逻辑自相矛盾D、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E、任何事物都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属性29、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A、事物本质联系B、事物必然联系C、事物稳定联系D、客观E、事物本身固有30、意识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意识活动具有目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行为和生理活动作用E、意识能够创造发明规律二、辨析题:1、错误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
2.1 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必修4
2.1 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段论述说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可知性B.客观实在性C.运动D.物质2.在粒子物理学中,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
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重反物质粒子是反氦-4。
下列对反物质认识正确的是()①反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②反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③反物质和物质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反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0年7月20日,深场重子声波振荡光谱巡天国际合作组发布一批研究成果。
该研究工作在11个标准差水平证实了暗能量的存在,是迄今为止依托星系巡天得到的最强暗能量观测证据。
这说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结构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
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
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该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对象③主观与客观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②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③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总和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6.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7.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第二课第2框题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一、填空题。
1.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1)物质是不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的。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2.为什么说自然界是物质的?(1)从宏观到微观,从无机到有机,整个自然界都是物质的。
(2)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不是神火上帝创造的。
3.为什么说人类社会是物质的?(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挥了决定性作用。
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依赖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归根到底都取之于。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一种性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4.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不仅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而且是史发展的产物。
(2)从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
(3)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
5.为什么说世界本质上都是物质的?(或:为什么说世界具有物质性?什么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的,人的意识是世界是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我们应当自觉坚持物质统一性原理。
二、选择题。
1.现代科学表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类的产生是宇宙物质演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这说明()。
A.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B.现代科学解释了自然界发展的规律C.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D.自然界由多种多样的事物共同构成2.生物的长期进化产生了古猿,古猿又进化成人类。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A.社会活动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B.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C.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3.最新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阿尔兹海默症。
在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中异常的蛋白质聚集成斑块,乱成一团,逐步损伤大脑,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
高中政治 4.1世界的物质性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4.1世界的物质性一、选择题1.我国各地的山水地貌不同,城镇建设必须因山就势,建筑和谐于自然,与山水、花木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建筑美与自然美协调和谐。
其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②实践决定认识,要坚持理论第一③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④认识和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A.①③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各地山水地貌不同,因此城镇建设必须因山就势;建筑和谐于自然,体现了应尊重自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①③正确;②观点错误;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④错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不是为“根本出发点”。
2.造林绿化被视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首要手段,因此受到高度重视并得以快速推进。
然而,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美观,将适宜本地栽种的乡土树种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土豹子”,却热衷于调运跨纬度且价格高的“洋树种”。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哲学原理是( ) A.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B.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D.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析]选B。
题目要求选出哲学原理,据此排除A;C对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的表述是错误的,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排除;题干中有些地方的做法明显违背了自然界的客观性,B符合题意;题干中有些地方的做法不是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错误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D不符合题意。
3.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 )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C.物质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D.物质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共同属性,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解析]选A。
物质是共性,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当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它把意思说颠倒了,C、D两项说的都是区别不是联系,不选。
高二下册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复习题及答案
高二下册政治世界的物质性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所有有形的物体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答案]C2.人类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 )A.人类能够创造物质B.人类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D.自然界不是物质的[答案]B3.“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自然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D.物质就是指树、风等自然物[答案]A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这是因为( )①地理环境是客观的②人口因素是客观的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完全自发的④生产方式是客观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5.下列对哲学上的物质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它概括的是自然界中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它可以被人创造的D.它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客观实在性[答案]A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能够说明材料中观点的是(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④从构成要素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二、非选择题7.《尚书•洪范》一书中指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
培根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恩格斯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恩格斯所说的“物质”与其他两种观点的“物质”有何不同?(2)请谈谈你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的认识。
[答案](1)恩格斯所说的“物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而《尚书•洪范》一书和培根所讲的“物质”实际上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世界的物质性》习题
《世界的物质性》习题1、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2、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②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③经济基础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政策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①③3、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 .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B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C .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5、“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
这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6、对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②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③物质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并通过物质具体形态表现出来④物质具体形态包含着物质,不包含物质的物质具体形态是不存在的⑤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表现,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A.①②⑧④⑤ B.①②⑧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7、掩耳盗铃的行为,否认( )A .事物是客观存在 B.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不可分的C .物质现象的可知性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8、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17:4.1 世界的物质性练习题
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据此回答1~2题。
1.物质的定义应这样理解①物质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物质具有可知性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3.2017年5月2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扬州论坛上指出,宇宙中90%的物质是看不见的,被称为“暗物质”。
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寻找“暗物质”。
材料中的“暗物质”①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②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③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④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反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
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
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随之灭绝。
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
这说明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5.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C.物质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D.物质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共同属性,还有自己的个别属性6.网友纷纷引用泰戈尔的诗映射当今的雾霾天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大街上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雾霾的产生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没有正确处理好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为事物与自在事物的关系C.否定与肯定的关系D.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7.2017年是达尔文诞辰208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和答案(客观题)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 B..可知性C.存在性 D.客观实在性3、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
A.绝对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 D.唯心论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一元论和二元论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论和唯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5、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是( )。
A.如何回答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如何看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问题C.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D.如何回答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6、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动物心理的形成B.语言的产生C.劳动D.人脑的进化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
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9、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10、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B.能动性C.任意性D.对象性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运动B.层次性C.结构性D.客观实在性1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
第一章 练习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基础知识题(一)单项选择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A)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A)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实在基础,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辩证法道理是(C)A.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中国古代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D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C)A.承认事物的客观性B.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D.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6、规律是指(A)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现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二)多项选择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ACE)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批判孤立静止的错误观点E.克服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2、下列论述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BCE)A.人的自由选择意志高于一切B.天命主宰人间一切C.自然规律是绝对观念的表象D.存在就是被感知E.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3、辩证的否定是(ABCD )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联系的环节D.扬弃二、材料分析题(一)单项选择1、有一幅对联,上联“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1、施达克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表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应该是对下列问题的不同回答()。
A 追求物质享受还是追求理想信念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问题C哲学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2、泰勒士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这表明他是()。
A 唯物主义者B机械唯物主义者C 朴素唯物主义者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3、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管子》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一思想表明管子具有()A 唯心主义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形而上学的观点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代表是()A 王夫之的元气说B中国古代的五行说C德谟克利特原子说D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5、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辨证法的观点,它强调了()A矛盾B运动C 联系D 全面6、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
这是()观点。
A承认世界物质统一性B 承认联系的辩证法C 否认事物矛盾的形而上学D 承认运动的辩证法7、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A 确立辨证唯物的世界观B确立正确的实践观C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D确立正确的物质观8、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 存在就是被感知C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原D人是机器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客观实在性C矛盾D可知性10、承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的观点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C.客观唯心主义D.可知论11、“狼孩”的故事说明,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人脑的形成B语言的产生C社会劳动D直立行走12、之所以说“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是因为()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13、物质的根本特性是()A 矛盾B运动C联系D发展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
《世界的物质性》课后练习
《世界的物质性》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地震给人民生活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和影响。
残酷的事实再一次表明()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同自然和谐相处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2.从哲学角度看,漫画中此人的错误在于()①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②没有看到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③没有认识到自然界是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④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
”这种观点()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中国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从哲学上看,这佐证了()①物质世界的演变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结果②这种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可知性③这种物质是由人创造的④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①厦门特区成立33周年②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③科学发展观④我国制定的“十二五”规划⑤薛其坤院士及其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A.①③⑤B.①②⑤C.②④⑤D.②③④7.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习题范文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一、判断题1.哲学中的物质范畴指物质结构中的原子。
B2.意识是移入人脑并经过人脑改造过的物质。
A3.只有科学理论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4.“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A5.随着科学的发展,机器“思维”将代替人的思维。
B二、单项选择题1.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这是因为( C )A. 物质和运动都是客观的B. 物质和运动只同一个东西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 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础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D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单一性的统一D.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统一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论断表明( A )A. 运动的绝对性B. 静止的绝对性C. 运动的有条件性D. 静止的无条件性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是( C )A. 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绝对主义的观点5.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的是(D )A. 时间的间断性B. 时间的连续性C. 时间的重复性D. 时间的不可逆转性6.主张“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观点是( A )A. 唯心主义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相对主义D. 不可知主义7.时间和空间是( B )A. 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 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D. 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A )A. 合乎逻辑的B. 唯心论C. 形而上学D. 诡辩论9.人脑是( B )A. 思维的对象B. 思维的器官C. 思维的产物D. 思维的源泉10.“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D )A. 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B.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C.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11.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C )A. 人脑的产生B. 工具的发展C. 生产劳动实践D. 语言的发展12.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C )A.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 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 否认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D. 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13.意识的能动性是指( D )A. 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B. 能动地改造历史规律C. 能动地改造自然规律D. 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指导社会实践,去改造世界1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C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 具备完全必要的物质条件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 克服偶然性的干扰15.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 B )A. 人们的主观努力B. 社会实践C. 科学活动D. 思想斗争三、多项选择题1、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 ABD )A.世界的本质是金、木、水、火、土B.世界的本质是气C.世界的本质是存在 C.世界的本质是原子 E.世界的本质是无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缺陷在于( ABCDE )A.把物质归结为某种“不可分”的实物粒子B.把原子的属性看成是物质的一般属性C.把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一般D.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物质范畴的界限E.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3、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 ABC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社会运动也离不开自己的物质主体——生产方式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的精神运动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E.根本没有概念运动,讲概念运动就是唯心主义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ABCD )A.同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观点是根本对立的B.同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唯心主义一元论是根本对立的C.同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有原则的区别D.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E.认为世界统一于存在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指( ADE )A.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B.绝对不动C.排斥运动D.事物处于量变状态E.事物在特定参考系中未发生位置变动6、把感觉经验当作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BDE)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先验论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E.贝克莱主义观点7、物质和远动的关系是(ABC)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运动不一定是物质的运动E.物质不一定都在运动8、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CE)A.反映客观世界B.创造物质世界C.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D.为自然界创造秩序E.创造理论体系9、意识的本质是(BC)A.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的机能C.对物质世界的反映D.观念的系统E.人与生俱来的特性10、下列活动属于人所独具的意识活动的有(ACE)A.三思而后行B.饥不择食C.眉头一皱计上心来D.趋利避害的本能E.预见未来11、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ACE)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B.客观规律不能违背,所以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D.越是强调客观规律,就越是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E.越是尊重客观规律,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12、所谓实践是指(ACE)A.人们能动地考察探索客观对象的物质活动B.人们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C.人们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活动D.人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E.能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感性活动13、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同动物改变周围环境的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BCDE)A.前者是精神活动,后者是物质活动B.前者能在客观世界打上意识的烙印,后者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活动C.前者具有社会性,后者不具有社会性D.前者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后者随生物进化而进化E.前者具有直接现实性,后者是自然本身的一种活动14、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BCD)A.实践是人的纯粹精神理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活动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15、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ABE)A.工人在工厂织布B.农民在田野种庄稼C.医生在医院治病D.运动员在赛场比赛E.矿工在矿井采矿四、辨析题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形态与结构的哲学范畴。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A •科学的世界观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世界观 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2、 世界观是人们对()A .整个社会历史的总的根本的看法B .人生目的的根本看法C.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D.各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3、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A .理论结论B .经验材料C.具体方法 D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B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世界有两个本质 D .世界是神创的6、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是()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C. 古希腊唯物主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D .古中国唯物主义、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 7、 理在事先"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二元论的观点8、 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一观点是(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古希腊罗马的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C.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 D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10、 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A. 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11、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 ,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 电脑的发展会大大超过人脑4、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冋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5、 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一部分B.电脑的发展会产生意识C.电脑的发展能完全取代人脑D.电脑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A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B .各种具体物质形态C.人的感觉的复合 D .构成各种实物的原子13、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A .机械唯物主义B .庸俗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 D .朴素唯物主义1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A •时间的持续性B •时间的间断性C时间的重复性 D .时间的一维性1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A.它的存在性 B .它的规律性C.它的可知性 D .它的物质性16、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是()A •轻视意识的能动作用B •抹煞意识的能动作用C.无视意识与物质的相互作用D.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17、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A .主观努力B .社会实践C思想解放D.精神振作18、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前提是()A .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B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C.正确认识并自觉遵守客观规律D .彻底克服保守思想和陈旧观念19、科学证明人脑是()A .思维的源泉B .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 D .思维的对象20、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l!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H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話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121、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22、相对静止是()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绝对不变的事物D.绝对运动的状态2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汗()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L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24、发展的实质是()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5、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
马原第一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编写:XXX 审核:XXX 时间:第1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点了解理解运用
意识的本质√
物质是本原的,物质决定意识√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婴儿是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
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的群体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说明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人的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2.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花朵,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4.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心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发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只是三只眼睛,长颈子,也就是正常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的反映 D.从人世间找不到它的原型
5.据说,苏小妹曾用对对联的方式刁难丈夫秦少游,她出的上联
是“闭门推开窗前月”,秦少游苦思冥想,急得额头上沁出汗珠。
忽然,听到“啪”的一声响,只见一粒石子飞入水中,顿时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
秦少游脱口说道:“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个故事包含的道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主观映象
C.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6.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7.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
A.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C.思维的内容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8.健康的人脑能够正常思维,严重损伤的人脑则不能,这说明A.意识依赖于人脑
B.意识不依赖于外部世界
C.意识只依赖于健康的人脑
D.意识不一定总是离不开它反映的对象,但一定离不开人脑
题号12345678答案
试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分析上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