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美(上)

合集下载

古诗词意境之美作文

古诗词意境之美作文

古诗词意境之美作文
说起古诗词,那可真是妙不可言!就像一道道美味佳肴,让人回味无穷。

古诗词的意境之美,那简直就是一场视觉、听觉和心灵的盛宴。

比如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广袤无垠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上天空,那是多么孤独又壮观的画面。

再加上那一轮圆圆的落日挂在长长的黄河之上,这景色,简直绝了!感觉自己就像站在那沙漠之中,被这雄伟的景象所震撼。

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画面多生动啊!两只小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歌唱,一行白鹭拍打着翅膀冲向蓝天。

就好像是一部高清的大自然纪录片在眼前播放,耳边都能听到那清脆的鸟鸣声。

古诗词里的意境,有时候还能让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简单单几个字,把那种在异乡漂泊,望着明月思念家乡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咱们在外地想家的时候,是不是也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而且古诗词的意境美还特别有韵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下采着菊花,不经意间看到南山的美景,那份悠然自得,多让人羡慕啊!这可不就是我们向往的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吗?
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让我们能穿越时空,看到各种各样美丽的景象,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

它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
品越香,越品越让人陶醉!咱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别让它们被时间的尘埃给掩盖喽!。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古典诗词之美作文(精选34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古典诗词之美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典诗词之美作文篇1读一首诗词,犹如品一杯上好的茶,品作者的心,品作者的情。

悠悠的香、润润的甜、淡淡的情、纯纯的美,还是深深的苦、隐隐的愁,都让我沉醉其中。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诗起于先秦,鼎盛于唐朝。

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统称为诗歌。

按故事情节还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韵律,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诗能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还能抒情言志。

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韵律,吟诵更是动听感人。

词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也称之为“片”。

词是合乐的歌词,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学习诗词。

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我仿佛遇到了那位醉意朦胧,已是白发生的词人。

他好似一枝残花,在艰辛世事的暴风雨中失尽了芳华,在当权者的排挤下磨去了棱角。

在这人生的低谷,他只得借酒消愁。

弥漫醉意中,他还不忘端详起手中的宝剑,梦想着在沙场为国杀敌。

他渐渐地失去意识,跌入梦中,恍然地回到了辽阔的联营。

士兵的生活氛围热烈,正为一场激战做准备。

激战开始。

沙场狼烟滚滚,战士们斗志高昂,战马风驰电掣,放箭声霹雳轰响,速战速决。

大功告成,博得生前身后的英名。

突然,梦醒了。

什么激战,什么英名,什么收复中原,一切都开始旋转、消失。

作者的理想是多么宏伟,而现实是多么凄惨!而作者也无力回天,只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中国的古代诗词之美

中国的古代诗词之美

中国的古代诗词之美诗是唱歌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它通常是诗人感情的直写。

”这个定义既有别于何其芳式的诗歌定义,也有别于新崛起的先锋派的诗歌定义。

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中国的古诗词之美,仅供大家参考!中国的古诗词之美1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五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的美妙时间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栏同:阑)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当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年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2声声慢·寻寻找觅李清照〔宋代〕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苦苦地寻寻找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秋天总是突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黄昏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难过,由于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单独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园中菊花积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地守着窗前,单独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拂过,惊飞了枝头喜鹊,凉爽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

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好像在告知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诗词古韵感悟心得体会(3篇)

诗词古韵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诗词便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挥洒笔墨,创作出了无数传世佳作。

今日,我怀着对古韵诗词的敬畏之心,试图从中汲取营养,感悟人生。

一、诗词之美,美在韵律诗词之美,首在于韵律。

我国古代诗词讲究平仄、押韵,这种独特的韵律美,使得诗词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读一首好诗,仿佛听一曲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这首诗仅二十八字,却韵味无穷。

诗人运用了平仄、押韵的技巧,将月光、霜、故乡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陶醉。

二、诗词之情,情真意切诗词之美,更在于情感。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

”诗词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是心灵之窗的展现。

从古至今,无数诗人用诗词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国家的忧虑、对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深情。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人登高望远,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生的追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

诗人以红豆象征相思之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三、诗词之哲理,启迪人生诗词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哲理的启迪。

古人在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告诉我们只要勇往直前,就能找到光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人以大海和天涯为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告诉我们友谊无远弗届。

四、诗词之传承,弘扬文化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在新时代,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诗词文化,让古韵诗词焕发出新的光彩。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中华诗词之美 叶嘉莹 南开大学 章节测验答案

中华诗词之美 叶嘉莹 南开大学 章节测验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2)综合素养网络研修课程章节测验答案《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南开大学)目录课程内容 (1)章节测验及答案 (2)迦陵咏荷(一) (2)迦陵咏荷.(二) (2)迦陵咏荷(三) (3)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 (5)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 (6)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 (7)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六) (7)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一) (8)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二) (9)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三)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四)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五) (11)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六) (12)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二)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三) (14)中华诗词之特美(四) (15)课程内容1迦陵咏荷1.1《迦陵诗词稿》之咏荷;1.2忧患中的诗词人生;1.3叶嘉莹的创作生涯。

2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2.1词产生的背景;2.2词的产生;2.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2.4小词与性别文化;2.5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2.6小词中的《离骚》传统。

3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3.1赏析温庭筠之词;3.2赏析韦庄之词;3.3冯延巳其人;3.4赏析冯延巳之词;3.5赏析李璟之词;3.6赏析李煜之词。

4中华诗词之特美4.1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与诗歌传统;4.2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4.3赋比兴的诗歌创作方法;4.4词的内涵与特质。

5数字图书5.1叶嘉莹;5.2拓展阅读。

………………………………………………………………………………………………………………………章节测验及答案迦陵咏荷(一)1【单选题】叶嘉莹的《咏莲》写于(C1940年)夏。

中华诗词之美

中华诗词之美
认为这是最高也是最终的境界。做学问、成大 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 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 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4.自然之美
沙泥春迟 暖融风日 绝 睡飞花江 句 杜 鸳燕草山 甫 鸯子香丽 。,。,
月 既 不 解 饮 , 影 徒 随 我 身 。
举 杯 邀 明 月 , 对 影 成 三 人 。
花 间 一 壶 酒 , 独 酌 无 相 亲 。
花 间 独 酌
李 白
通过这首精美的诗,李白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 有些许悲凉的境界,把这种酒月情结抒发到了极致。
在诗的一开始,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 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他心情不畅,原 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 才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诗人却 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 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 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 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 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这不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 来的?天上的月亮才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 。
朦胧的月光,如清溪之流水,如薄薄之 纤纱,笼住静静的春江、春花、春夜。还有 在月楼上盼君归来的多情思妇。迷蒙的情怀, 隐约的物象。情景交融,景中流情,情中寓 景,浑然一体不可拆分。这一切皆如柔柔的 小夜曲,浮于春江之上,如雅雅荷香飘于流 水之间。含蓄婉转而不拘泥;轻润细腻如思妇 之心,心欲静而思不止。为我们创造了一个 清幽恬雅,隽永和谐的唯美意境。

诗词之美作文800字高中

诗词之美作文800字高中

诗词之美作文800字高中《将进酒》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衍生注释:“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愿之意。

“岑夫子”“丹丘生”:李白的友人岑勋和元丹丘。

“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二、赏析:这首诗情感奔放,气势磅礴。

诗的开头用黄河之水一去不返来比喻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真是震撼人心。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体现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可这背后又藏着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则是诗人自信的呐喊,多么豪迈。

诗人借酒消愁,却又在酒中找到一种超脱,与友人痛饮高歌,既有对富贵的不屑,又有对古人饮酒留名的向往,全诗读来酣畅淋漓。

三、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一生渴望入仕一展抱负,却又仕途坎坷。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四、运用片段:在那次班级聚会上,大家一开始都有些拘束。

我看着同学们,突然想起李白的《将进酒》,我站起来大声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啊,同学们,今天我们难得聚在一起,就应该像李白那样洒脱,忘掉那些烦恼,尽情享受这相聚的时光。

”同学们听了我的话,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就像被点燃的火焰,大家开始欢笑、聊天、分享故事,那感觉真的很棒。

《山居秋暝》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中华诗词之特美(一)已完成1“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节”其实应该读成三声。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不包括:∙A、平仄∙B、破读∙C、单音四声∙D、独体单音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3对偶形式的存在得益于中国文字的哪种特质?()∙A、意象多元∙B、声音多元∙C、内涵丰富∙D、独体单音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古汉语的四声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是完全一致的,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所著的诗歌评论专著是:∙A、《典论》∙B、《文赋》∙C、《诗品》∙D、《文心雕龙》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诗言志辨》的作者是谁?∙A、郭沫若∙B、曹禺∙C、朱自清∙D、徐志摩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中国语言文字中的破音字指的是同时可以有很多读音的字。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盍各言而志”语出自()。

∙A、孟子∙B、孔子∙C、庄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的《文赋》中的词句。

∙A、陆少游∙B、柳永∙C、陆机∙D、李清照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英语中的“花”--“flower”包含()个声音。

∙A、2∙B、1∙C、4∙D、3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中的“白”指的是李白。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关于“独体单音”,理解错误的是:∙A、独体字∙B、单音节∙C、一字一个位置∙D、一个音节一个汉字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3“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古体诗。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浅谈古典诗词之美

浅谈古典诗词之美

浅谈古典诗词之美浅谈古典诗词之美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们可以对语序作适当的变换。

诗是最美的语言,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来的一首歌曲。

这句话应用在我们的古典诗词上,是再恰当不够了。

古典诗词,寥寥数字,却是四两拨千斤,字字千锤百炼,就这么几个字或勾勒出恢宏或清雅的画卷,或激荡或幽咽的音乐。

其内涵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古典诗词之美,欢迎阅读与收藏。

浅谈古典诗词之美篇1我们读古典诗词,不是真的在读,而是用心在体悟,体悟那份空灵、曼妙、共鸣,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呼吸着诗中世界的气息,让每一次感受都有新的发现,新的不同,新的美妙和其中暗藏着玄机和活力。

古典诗词的精炼留下了让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读者能够将自身化为微小的尘雾,瞬间弥漫于整个诗的空间。

那巨大的空间可以让读者,如丝如梦,如幻如仙,其多种意境,多种揣测,多种解释,多种理解,渗透全身。

其诗句可以是青山绿水,可以是大漠落日,可以是古寺寒钟,可以是隐逸暗香,可以是高山流水,也可以是海枯石烂……她就是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具有宽广的想象视野和表达空间,其穿越性,是超出时空的。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古典诗词以音乐性质的美感,以韵律、语感、节奏为主流,营造一种朦胧的梦境,朦胧的山水情怀,朦胧的人生咏叹,她既可以是气势磅礴,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也可以是花前月下的浪漫的儿女情长。

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在于她的押韵,古典诗词的主体,是使用中古音系统进行创作的,这个系统的标准叫“平水韵”,是因为一个平水县人编的字典而得名的。

近体诗(即绝句和律诗)是只能押平声韵的。

更重要的是古典诗词,是押尾韵的,即:诗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

她是汉语诗歌的一个特色。

古典诗词的押韵有它深厚的蕴涵和独特的魅力。

我们的汉语诗又叫做“诗歌”,是因为那些诗本来都是可以歌吟的,现在我们办古典诗词诗会,就有许多老同志上台去吟诵,去歌咏。

古诗之美

古诗之美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 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 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 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 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 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 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 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的完美境界。
“蓑笠翁”,在“绝”“灭” 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 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 有动。全诗通过描绘老渔翁 寒江冬钓图,向我们展示: 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 渔翁的生活是这样凄冷孤寂, 老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标独 傲。
古诗的语言美
如果我们再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这首诗还会带给
我们更多的信息:在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以后,其主 要成员被一网打尽,永贞革新烟消云散,柳宗元也被从 政治权利的中心抛了出来。在荒凉偏僻的南方,开始了 漫长的流贬生涯。在柳州,他虽然得到了一个司马的虚 衔,但既无官舍有无职责,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 抑,于是他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于山水之间的 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 失意的郁闷和苦恼。因此,那个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不怕天寒地冻,不惧皑皑白雪,忘掉世间的一切,专心 致志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的 渔翁的形象,正是柳宗元孤标独傲、超然物外的形象的 真实描绘。一首二十字的小诗,竟然蕴涵了如此至多的 信息,使我们不能不惊叹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
四 古诗的语言美
内蕴丰富,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语言美
古诗的语言美
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我国古
典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为达到字字珠 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 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的二十字,描绘出了一个 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

中华诗词之美全集

中华诗词之美全集

1《诗经·十五国风》的作品大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诗人写作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A、到B、使C、上书D、盼望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古代社会,各种职业的统称为()。

A、工行B、百工C、数工D、千行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有关政府或者祭祀的歌诗,反映了当地的风情民俗。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下列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无关的是()。

A、风雅B、民间C、国风D、《桃夭》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周礼》中所记载的“国子”指的是卿大夫的子弟们,而非指平民子弟。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古代(上古)的雅乐结构工整,灵动活泼。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儒家经典《周礼》是西周时周公旦所著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A、法曲B、胡乐C、雅乐D、清乐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词和诗经一样,都能配合音乐来歌唱,都是先有显意的歌词作品,再配上音乐歌唱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花间集》是五代十国的()编辑成书的。

A、温庭筠B、韦庄C、李煜D、赵崇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花间集序》的作者是()。

A、赵崇祚B、李商隐C、温庭筠D、欧阳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著名汉学家()曾写过一本前为佛经后为流行歌曲的敦煌曲子。

陈寅恪、饶宗颐、王国维、赵元任A、陈寅恪B、饶宗颐C、王国维D、赵元任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叫做()。

A、间调B、中奏C、连曲D、过门儿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西园是三国时期,曹丕、曹植同建安七子等诗人文士饮酒、宴乐、聚会的地方。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卫风·硕人》这首诗没有描写庄姜夫人的A、手B、步态C、牙齿D、眼睛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2《诗经·卫风·硕人》中所歌咏的庄姜夫人,其中“姜”是她的父姓。

系统管理员课程中华诗词之美课程简介

系统管理员课程中华诗词之美课程简介

人文科学类:中华诗词之美
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

《中华诗词之美》这一课程从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讲起,共有五部分: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咏荷诗词;中华诗词之特美。

南开大学知名教授叶嘉莹将以独特的视角向你展示这一世界文学艺术的奇葩。

主讲人简介:
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代表作品有《迦陵文集》十卷,《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

中华诗词之美

中华诗词之美

叶嘉莹与王国维先生大半生的学术生涯,与王国维是分不开的。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记载着她与这个远逝的灵魂攀谈的痕迹。

还在辅仁大学念书的时候,有一天,同学抄了几首王国维先生的《蝶恋花》给叶嘉莹看。

“满地霜华浓似雪。

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

”这样凄美的句子立刻使她产生了共鸣,方知《人间词话》的作者,原来还有这样缠绵哀感的小令。

先生自述其早年颇有“独善其身”的性情,除读书外,鲜有交际,对外界生活所知甚少,对政治更是绝口不谈。

在辅仁大学读书时,堂兄曾以四句戏言相赠:黜陟不知,理乱不闻,自赏孤芳,我行我素。

这种“清者”的自持,与王国维不无相似之处。

因此在最初的著述之中,先生充满了对王国维“清者”之持守的景仰之情。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鹊踏枝》)解析: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

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

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

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解析:全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描述了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

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

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

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

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解析: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古诗词中的美

古诗词中的美

古诗词中的美
古诗词中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例子:
1.自然之美:古诗词中经常描绘山水、花鸟、日月等自然景象,这些景象本身就具有美感。

例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自然之美。

2.情感之美:古诗词中还经常表达各种情感,如爱情、友情、亲情、思乡之情等。

这些情感本身就具有美感,通过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更能够打动人心。

例如,“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这首诗表达了相思之情,情感真挚动人。

3.语言之美:古诗词的语言简练、优美,通过精炼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能够创造出丰富的意境和美感。

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语言之美令人陶醉。

4.艺术之美:古诗词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押韵、平仄、对仗等技巧,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例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词语和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中华诗词之美(完整版)

中华诗词之美(完整版)

中华诗词之美(完整版)选择题1.杜甫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中的“致”是个及物动词,意思为()。

使2.“诗言志”最早出自以下哪一本书?()《尚书》3.《诗经十五国风》中主要是()的作品。

周朝4.“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少,好之貌5.《诗言志辩》的作者是()。

朱自清6.古代社会,各种职业的统称为()。

百工7.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礼记》8.“情动于中而通于言”出自于以下哪本著作?()《诗经毛诗序》9.以下选项中与《诗经》里的“风”毫无关系的就是()。

《风雅》10.关于诗,以下观点中错误的就是:没配乐11.“词”这种文体产生的背景是:歌台舞榭(饮宴的场所)12.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是:清乐13.国学大师()创办了新亚学院。

钱穆14.以下哪项不是形成宴乐的音乐形式?雅乐15.《书经》(《尚书》)的英文翻译就是?bookofdocuments16.“雅乐”是在宗庙朝堂之上演奏的音乐,下面不属于“雅乐”的是菩萨蛮17.《华严经》是()的经典佛教18.小山重合金黄稠,鬓云欲度香腮雪”中的“雪”在这句诗中属()字:声母19.《花间集》就是五代十国的()编辑成书的。

赵崇祚20.以下选项中,属市井俗曲的特点就是:言辞媚俗错字百出21.赵崇祚就是()时期后蜀人。

五代十国22.《花间集序》的作者就是()欧阳炯23.《花间词序》中,将《花间词》中的词作者们称为()。

英哲24.知名汉学家()曾写下过一本前为佛经后为流行歌曲的敦煌曲子。

饶宗颐25.《花间集》里作品绝大多数描绘的就是?美女和爱情26.敦煌曲子中记述的就是当时哪种音乐的歌词?宴乐27.在词中,贯串连接曲首、曲尾和句、逗之间唱腔中段处的器乐伴奏叫做()。

过门儿28.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的流行。

宴乐29.“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实际上是:山屏30.《卫风硕人》这首诗没有描写庄姜夫人的衣领31.庄姜夫人的父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中华诗词之美精编版

中华诗词之美精编版

1.抒情之美 2.意境之美 3.哲思之美 4.自然之美 5.语言之美 6.音律之美
1.抒情之美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纳兰性德 清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雨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3.哲理之美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以意境相联的两幅图,通 过画中的人物、桥头、楼上、风景、明 月、以及想象中的梦境,寄托一种深刻 的哲理性思考。自然景物与人物主体的 构图,造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界。每句 诗或每个意象都是在整体的组织中才起 到了象征作用,甚至“断章”这个题目 本身都蕴有似断似联的相对性内涵。
杜 甫

。,。,
阳光朗照,水碧山青,草 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 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 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 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 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 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 十分娇慷可爱。构成一幅明丽 和谐的春色图。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 (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 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 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 心中郁郁忧愁不乐, (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 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 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 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 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南开大学)章节测验答案

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南开大学)章节测验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2)综合素养网络研修课程章节测验答案《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南开大学)目录课程内容 (1)章节测验及答案 (2)迦陵咏荷(一) (2)迦陵咏荷.(二) (2)迦陵咏荷(三) (3)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 (5)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 (6)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 (7)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六) (7)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一) (8)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二) (9)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三)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四)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五) (11)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六) (12)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二)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三) (14)中华诗词之特美(四) (15)课程内容1迦陵咏荷1.1《迦陵诗词稿》之咏荷;1.2忧患中的诗词人生;1.3叶嘉莹的创作生涯。

2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2.1词产生的背景;2.2词的产生;2.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2.4小词与性别文化;2.5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2.6小词中的《离骚》传统。

3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3.1赏析温庭筠之词;3.2赏析韦庄之词;3.3冯延巳其人;3.4赏析冯延巳之词;3.5赏析李璟之词;3.6赏析李煜之词。

4中华诗词之特美4.1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与诗歌传统;4.2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4.3赋比兴的诗歌创作方法;4.4词的内涵与特质。

5数字图书5.1叶嘉莹;5.2拓展阅读。

………………………………………………………………………………………………………………………章节测验及答案迦陵咏荷(一)1【单选题】叶嘉莹的《咏莲》写于(C1940年)夏。

中国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之美

中国诗词之美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讲中国、希腊、德国这三个国家,用一个文艺的形式来象征她们,你们讲这三个国家都应该用哪一个文艺形式来象征她们?雕塑。

音乐。

诗词。

的确,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家,中国古诗最重要的功能在《论语》上有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学诗迩可事父远可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都是孔子对诗的一个期盼。

孔子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你谈一个问题,对一句诗忽然兴起,立刻你很多废话不要说了,一句诗把你带到一个境界,可以兴;可以观,诗呢,它是可以观赏的,这个“观”要做观赏解释;可以群,你有了这样的诗句,你能唤起同样的心灵的感动;可以怨,这个“怨”包含很多内容,比如讲:忧思、难忘的情怀、种种的顾念等等,都可以概括在这个“怨”字之内。

因为中国的文字非常简练,因此它涵盖面就很大。

这个是昆明大观楼一首长联,这长联写得是非常好,它上联这样写: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九十个字。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对联好不好,好对联。

为什么好,对得工整:前面写景,后面写实;前面抒情后面抒怀。

而且这个词,联中有联,就像大观园里有潇湘馆,有蘅芜院,有稻香村;也像颐和园里面有扇面殿等等,园中有园,联中有联。

上联里面有对联,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是不是一副对联,对联吧。

四围香稻,万顷晴沙。

是不是对联。

九夏芙蓉对三春杨柳,对得好不好,对得好。

下联里也有对联: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之美(上)100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提到,范曾认为年轻人要想在某方面取得成就,就要做到()。

A.努力进取
B.一息尚存从吾所好
C. 选对老师
D.听从内心
2. 本讲提到的苍天作帐、滴水成文是指()。

A.天空和河流
B.草原和河流
C.草原和砚台
D.天空和砚台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本讲中提到的李清照的词有()。

A.《武陵春-春晚》
B.《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已深》
C.《清平乐-年年雪里》
D.《临江仙-梅》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文可知,用一个文艺的形式来形容,则希腊是雕塑、德国是舞蹈、中国是诗词。

正确
错误
2. 对联语言的最高境界是:念完上联立即出下联,语言充分完整。

正确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