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生平简介
高中语文重要诗人简介及主要作品赏析
样, “欲共冤魂语 ”一句,就很生动真实地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活动。
最后一句 “投诗赠汨罗 ”,用一 “赠 ”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
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这一
“赠 ”字
之妙,正如黄生所说: “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读杜
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
二、艺术风格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艺术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 主。杜诗创作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 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杜甫的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在思想情操方面。杜甫的一生颠沛 流离,沦落潦倒, “苦难 ”成了他人生的代名词。但杜甫并没有沉陷 于个人的不幸,而是系念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以满含血泪的 动地歌吟,传达出一个儒者的良知和勇气,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沉重 和悲哀,反映了忧愤深广的时代特征。他的诗,以 “沉郁顿挫 “的独 特风格雄立于中国文学史,令百世而下叹为观止;他的不朽人格,
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清代屈复评这首诗说: “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 ‘几回 ’二字括
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 ”(《唐诗成法》 )不过应该指出,
若是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第五句是难以收到如此
言简意赅的效果。第六句 “山形依旧枕寒流 ”,山形,指西塞山;寒 流,指长江, “寒 ”字和结句的 “秋 ”字相照应。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 山,那么前面所写,是不是离题了呢?没有。因为西塞山之所以成 为有名的军事要塞,之所以在它的身边演出过那些有声有色载入史 册的 “活剧 ”,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因此前面 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 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竦 峭,而是突出 “依旧 ”二字,亦是颇有讲究的。山川 “依旧 ”,就更显 得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不仅如此,它还表现出一个 “江山不管 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 ”(包佶《再过金陵》 )的意境。这些又从 另一个角度对上一句的 “伤 ”字作了补充,所以纪昀说: “第六句一笔 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 ”(见方回《瀛奎律髓》纪评) 。
高考常见,古代诗人,生平简历
高考常见古代诗人生平简历1、陶潜(365—427),字渊明,一名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代表作《归田园居》等。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他的诗中洋溢著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2、王维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著名诗人。
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
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
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代表作《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
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
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
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
诗人生平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
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新法,希望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苏轼虽主张改革,反对因循守旧,抑制豪强,但也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理论,苏轼认为"欲速则不达",建议神宗特殊政策皇帝不要"求治太速,进人太税,进言太广"。
由于这些意见和建议遭到变法派的陶潜(365—427),字渊明,一名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代表作《归田园居》等。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著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王维(七零一-七六一),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唐宋诗人生平资料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州(今浙江萧山)人,武则天证圣元年进士,曾任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自号四明狂客,与李白、张旭等人在长安称“饮中八仙”。工书法,尤善草隶,诗多祭神乐章和应制之作,偶有小诗清新可喜。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进士,曾官盐铁判官、检校祠部郎中。其诗多登临纪行之作,多写抑郁怨愤之思,不事雕琢,而清新可喜。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德宗贞元年九年进士,又举博学鸿词科。官礼部员外郎,因参与变革的王叔文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诗文在当时都很有名,和韩愈共同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河南嵩山,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只做过县尉一类的小官。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唐宋诗人生平资料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当时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碎叶城(今吉尔斯坦境内)。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刘长卿(709-790?),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两遭贬谪,移睦州司马,官司随州刺史。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受,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五言诗成就较高,被称为“五言长城”。
古代诗人的生平介绍
古代著名诗人的生平资料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
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
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
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
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古代诗人生平
古代诗人生平古代诗人,是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文化人物。
他们通过诗歌表达了心灵的感悟、情感的抒发,同时也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的变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几位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的背景和创作风格,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
1. 杜甫(712年-770年)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而经历许多挫折。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碍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
杜甫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关注庶民百姓的苦难和政治的腐败。
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动荡的担忧。
他以豪放的笔墨和深邃的思想赢得了后世的赞誉,被誉为“诗圣”。
2. 白居易(772年-846年)白居易,字乐天,唐代文学家、官员。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在诗词方面的天赋早期就得到了培养。
他曾经历多次科举考试的失败,但最终在中年时期取得了功名,成为唐代重要的政治人物。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清新明快,以描写生活琐事和个人感受为主。
他的作品广受欢迎,并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李白(701年-762年)李白,字太白,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惊人的创作才华。
据传,李白在幼年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文学才华,并在十几岁时开始游历各地。
他的诗歌作品着重于表达自由奔放的个性和对自然的热爱。
李白的诗歌风格独特,以奇词异句和壮丽的场景描写闻名。
他被誉为“诗仙”,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 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字子瞻,宋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后期诗人之一。
苏轼的诗歌作品多样而丰富,既有抒情的小品,又有写景的山水诗。
他的作品融入了大量的个人情感和社会意识,表达了对人生、对命运的独特见解。
苏轼的才华不仅限于诗歌,他还涉猎绘画、书法等多个艺术领域。
他的创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些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成就展示了他们的卓越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唐代诗人孟浩然简介及代表作品(孟浩然生平事迹)
唐代诗人孟浩然简介及代表作品(孟浩然生平事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唐代诗人孟浩然简介及代表作品(孟浩然生平事迹)一、诗人简介1.人物生平孟浩然(689—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诗人生平简介
著名诗人生平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宋代诗人、哲学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
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
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
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
其词结有《晦庵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
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辛弃疾(1104~1207)年,宋代爱国词人。
字幼安,中年所居曰稼轩名,因此自号稼轩居士。
汉族,山东济南人。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有《稼轩长短句》。
名人录(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生平简介)
别管客花江 ,弦在秋头 别。船瑟夜 时醉,瑟送 茫不举。客 茫成酒主, 江欢欲人枫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 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 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 情
中文名:白居易 别名:白乐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中国河南新郑市(今郑州新郑) 出生日期:公元772年2月28日 逝世日期:公元846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写下了 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葬于:洛阳香山 祖籍:山西太原
名
人 录
前言
也民他推们古古
有中们上以代代 脍的了独诗有
着炙许顶特歌许
广人多峰的艺多
泛口诗,成术著
的
, 而
篇 ,
做 出
就 把
最 璀
名 的
影且不了中璨诗
响在但伟国的人
世在大诗明,
···
界中的歌星他
范国贡艺,们
围人献术他是
。
壹
贰
叁
肆
李
杜
白
李
白
甫
居
商
目
易
隐
录
Hale Waihona Puke 壹李白职业:诗人 民族:汉 籍贯:四川 掌握语言:四川话,官话,乌兹别克语?土库曼斯坦语? 口头禅:噫吁嚱! 掌握兵器:剑 座右铭:人生何处不相逢,今朝有酒今朝醉。 最喜欢的夜店:是夜店就喜欢 圈中好友:汪伦、杨贵妃? 最满意自己的部分:胃(酒囊)
家人:妻:赵香炉、女:李紫烟(不解释! )
李白(701·2·28——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 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 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 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 于蜀郴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 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 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 、《 梦游天姥 吟留别》、《将进酒》 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 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宋代诗人及词人简介
1.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晚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逝后追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汉族。
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
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2.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王安石大弟。
熙宁进士。
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北宋著名诗人。
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
王安国器识磊落,文思敏捷,曾巩谓其“于书无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为尤详,其文闳富典重,其诗博而深。
3.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
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
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4.文彦博(1006年-1097年),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城关文家庄(今山西省介休市城区文家庄)人,北宋著名宰相。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有五十年之久。
任职期间,秉公执法,世人尊称为贤相。
曾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
宰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晚年皈依佛法。
5.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被世人称之为“史上第一女词人”,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唐代诗人生平简介
唐代诗人生平简介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连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徒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由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误;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琳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间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轶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与杜莆齐名,也称“李杜”;2、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3、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 ;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 ,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 ,曾积极兴修水利 ,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着;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 ,后官至刑部尚书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 ,终年七十五岁;着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4、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历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征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其四、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夜池、感逝浙东、晚春、靖安穷居、送致用、宿石矶、夜坐、雪天、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织妇词、夜别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县界、白衣裳二首、鱼中素、酬许五康佐次用本韵等,其中菊花、离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怀三首其二三首流传很广,尤其是离思五首其四这一首极负盛名;该诗写久藏心底的不尽情思,因为与情人的曾经相识而自此对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顾“取次花丛懒回顾”,诗中的比兴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语言幻美,意境朦胧,十分脍炙人口;而遣悲怀三首表达对亡妻的不尽思念,写得悲气袭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泪,其中第二首的结句“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世所熟诵;微之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全唐诗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5、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出生在嘉兴,19岁左右游学长安;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开始踏上仕途;贞元十六年入杜佑幕掌书记,参与讨伐徐州乱军;十八年调任渭南县主簿;次年任监察御史;贞元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一月,德宗死,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与王叔文、王□、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革新只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次年三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后来又担任过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宝历二年冬,从和州奉召回洛阳;二十二年的贬谪生涯至此结束;大和元年,刘禹锡任东都尚书省主客郎中;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他一到长安,就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以后历官苏州、汝州、同州刺史;从开成元年836开始,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诗歌创作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刘禹锡在元和十三年曾自编其着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但仍有遗漏;现存刘禹锡集古本主要有三种:①清代避暑山庄旧藏宋绍兴八年1138董□刻本,题为刘宾客文集,属小字本,今有徐鸿宝影印本;又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据董本重刻,称“浙本”;明清以来通行的刻本,基本上属于这个系统;②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刻本,题为刘梦得文集,属蜀大字本,今有董康影印本、商务印书馆缩印本;③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残本刘梦得文集一至四卷,建安坊刻本;明、清两代的毛晋、惠栋、何焯、冯浩、黄丕烈等人曾对刘禹锡集作过初步的校勘工作,但多数是抄本,流传不广;现通行刘禹锡集版本: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丛书集成本刘宾客文集;此外,尚有校点本刘禹锡集; 刘禹锡的生平事迹,见于新、旧唐书本传,唐韦绚编刘宾客嘉话录一称刘公嘉话录,记录了刘禹锡晚年有关创作、学问等方面的谈话,颇具资料价值;今人卞孝萱着有刘禹锡年谱,对刘禹锡的生平和各种史料多有考订;6、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7、温庭筠:约812 —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宰相温彦博后代;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宣宗朝试宏辞,代人作赋,以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8、李煜生平;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38岁时,宋师长驱渡江,迫围金陵,明年城陷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南唐在中主后期,已称臣于宋;李煜在位时,一直卑屈事宋,岁时贡献,府藏为之空竭;但他仍不思振作,浮华奢侈,迷信佛教,终于为宋所灭;他在政治上是庸驽无能的皇帝,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词的成就尤高;。
诗人生平
高考常见古代诗人生平简历1、陶潜(365—427),字渊明,一名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代表作《归田园居》等。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他的诗中洋溢著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2、王维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著名诗人。
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
晚年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
他多才多艺,在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他的山水诗大多描写空寂、宁静的自然景色,刻画细致,生动传神,韵味十足,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代表作《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
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
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
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
诗人生平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公元753、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二、三载)间李白自广陵、金陵至 宣城,往来于池、歙诸州,《秋浦歌》十七首即此时游寓秋浦所作。秋霜 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 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 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 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 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 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 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 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 “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
杜甫(712—770,河南巩义) 740年结婚,杨氏(杨怡——财政、 712—731 生活富足 农业部长之女,两儿一女:宗文、 731 出游临沂、吴越 读书游历时期 宗武、凤儿) 736 参加进士考试,落第,父亲为兖州司马。 744 在洛阳与赐金放还的李白相与,秋末回长安 747 到长安参加考试,由于李林甫,落选,客居长安,贫困。困守长安时期 751 献《大礼赋》,进集贤院,未得官职。 755 河西尉、右卫帅府兵曹参军(看兵器),十一月反奉先家,稚子饿死。 755.11 安史之乱(756,肃宗即位) 756 将家搬至鄜州避难,投奔肃宗,被抓逃出。 陷贼与为官时期 757 逃奔肃宗,左拾遗,救房琯,被审,宰相张镐营救,复任左拾遗。 758 触怒权贵,贬华州司功参军。 758 会河南探亲,唐军为安史叛军所败,“三吏”“三别” 759 辞官,到达成都,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又辞官,760年建草堂。 765—770 严武死,漂泊夔州(两年),湖北、湖南(三年),病死于衡阳 湘江。 漂泊西南时期
古代诗人生平
古代诗人生平骆宾王(约638-约684)今浙江义乌人。
唐初文学家。
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
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
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
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四杰”。
李峤(约645- -约714)今河北赵州赞皇人,唐朝诗人。
唐高宗时考中进士,先后见过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皇帝,当过中书令。
他的诗多数以风、月、雨、露为题材,语言清新,讲究声律,当时很有名气。
贺知章(659-约744)今浙江萧山人,唐朝诗人。
他性格狂放,喜欢喝酒,自称“四明狂客”,是李白的好友。
武则天女皇期间考中进士,当过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晚年退休还乡后当了道士。
少年时就以写诗而闻名,特别擅长写景诗和咏物诗。
他的诗清新通俗、意境优美。
他的书法也很有名,草书和隶书写得特别好。
王之涣( 688-742 )字季淩,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
做过县主薄、县尉等小官,由于遭人诬陷,一度放弃当官,四处漫游。
他的诗与高适、岑参、王昌龄齐名,风格也相似,内容大多描写边塞风光,表现出热情进取的人生观。
孟浩然( 689-740)今湖北襄阳人。
比李白大十二岁,是李白所敬仰的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早年隐居家乡鹿门山,读书做诗。
四十岁时到京城长安考进士,没有考中,非常失意,回家后仍然过隐居生活。
他的诗以写田园隐逸生活为主,诗风恬静淡远。
著有《孟浩然集》。
王翰生卒年不详,今山西太原人。
唐朝诗人。
进士出身,唐玄宗时被招为秘书正字,后来被贬为道州司马。
生性豪迈,能文善诗,尤其以写边塞诗闻名。
王昌龄(约698-约756)今陕西西安人。
唐朝诗人。
当过几任小官,但屡次被贬官。
他以写边塞诗闻名,抒情诗也同样脍炙人口。
他的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著有《王昌龄集》。
王维(约701-761 )字摩诘,今山西永济人。
唐朝著名诗人。
做过左拾遗、尚书右丞等官。
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与创作背景
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与创作背景Introduction古代诗人们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他们的作品和推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人的生平事迹与创作背景,通过对他们的个人经历、社会环境和艺术追求的分析,揭示古代诗人们的创作动力和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1. 诗人之一:李白 (Li Bai)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
他的生平事迹与创作背景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李白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丰富了他的文化底蕴。
他热爱自由,追求人生的豪情壮丽,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李白的创作背景是唐代的繁荣与开放,这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的题材。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和忧患的思考,体现了他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2. 诗人之二:杜甫 (Du Fu)杜甫是唐代另一位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史”的代表。
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他的作品至关重要。
杜甫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经历和社会背景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民苦难和社会不公的关注。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的呼喊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
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思想性和感情性,其创作背景是唐代动荡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3. 诗人之三:白居易 (Bai Juyi)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体现了他艺术追求的独特性。
白居易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他的早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
他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揭示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社会意义。
白居易的创作背景是唐代的相对宽松和稳定的政治环境,这为他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机会。
他的诗作大多朴实写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影响力。
4. 诗人之四:王之涣 (Wang Zhihuan)王之涣是唐代晚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为他的诗歌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王之涣出身于一个世家子弟,他的早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
他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新法,希望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苏轼虽主张改革,反对因循守旧,抑制豪强,但也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理论,苏轼认为"欲速则不达",建议神宗特殊政策皇帝不要"求治太速,进人太税,进言太广"。
由于这些意见和建议遭到变法派的陶潜(365—427),字渊明,一名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代表作《归田园居》等。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著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王维(七零一-七六一),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代表作《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
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
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
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
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
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
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
早年在蜀中度过。
他的父亲是个富商。
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
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
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
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
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
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
著有《李太白全集》。
代表作有《长干行》、《横江词》、《乌栖曲》、《蜀道难》、《子夜吴歌》、《古风·大车扬飞尘》、《行路难》、《梁园吟》等。
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审言之孙。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靠献赋得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
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一说饫死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有《杜工部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人;宰相肚佑之孙。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考中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授弘文馆校书郎,历任黄州、池州、睦州、苏州刺史,唐武宗会昌年间迁中书舍人。
杜牧为人刚直,不肯逢迎权贵,敢于论列大事,指陈时病,生平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卓有见地。
他在《上李中丞书》中说他自己对于“治乱兴亡之迹,财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颇有研究。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
他擅长诗歌与古文,在唐朝开国二百年后诗歌昌盛、名家如林之时,他能创造明朗俊秀的风格,独树一帜于晚唐诗坛。
人称为“小杜”,以别于盛唐时期的杜甫。
他的古文也笔势硝健,内容充实,其中多关系国计民生之作。
清洪亮结评说:“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惟韩、柳、小杜三家。
”(《北江诗话》卷二)全诸望在《杜牧之论》里更把他比为西汉的贾谊,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望其诗、古文词,感时恨世,殆于汉长沙太傅相上下。
” 著有〈攀川集〉。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今属河南郑州市)。
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
商隐三岁时,父亲受聘为浙东(后转浙西)观察使幕僚。
他随父由获嘉至江浙度过童年时代。
李家从商隐曾祖父起,父系中一连几代都过早病故。
商隐十岁,父亲卒于幕府。
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虽在故乡,却情同外来的逃荒者。
或者正是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赢文弱,形成他易于感伤的性格,但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振兴家道。
在“悬头苦学”中获得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锻炼了他坚韧执着的追求精神。
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表现诗人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
如:“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流莺》)流莺漂荡流转,在长安无所依托,象征诗人飘零无依的身世。
它的巧啭,虽蕴含着内心的愿望,但未必有美好的期遇。
《流莺》慨叹不遇,还比较含蓄,《蝉》诗则出语愤激:“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这类诗对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的描写,可以说传达了中晚唐士人的普遍感受。
柳永(987?-1053?)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留连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
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
创作慢词独多,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
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划,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多吸收生活中的语言。
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有《乐章集》。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生于新郑。
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后又往徐州,襄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唐宪宗元和间为翰林学士,迁左拾遗,坐赞善大夫。
后来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晚年自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是中唐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创作应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反对六朝以来“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
他的不少诗篇,或讽刺当时政府的横征暴敛,或攻击豪门贵族的荒淫无耻,或反对侵略战争,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战斗力。
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和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白香山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以乐府诗著称。
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
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苦人民的疾苦亦寄予关切。
但也有一些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的阴郁情绪。
其诗作中《李凭箜篌引》、《秋来》、《马诗二十三首》、《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蜀国弦》、《将进酒》、《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著名,尤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最,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为千古丽言,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