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
2019年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及答案.doc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及答案(以教材章节为顺序)练习一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公共关系”一词是英语Public Relations的中译,把Public Relations译为(A )更切合英文的原意。
A、公众关系B、人群关系C、人际关系D、社会关系2.公共关系“传播管理职能说”的提出者是(C )A、雷克斯·哈罗B、弗兰克·杰夫金C、詹姆斯·格鲁尼格D、蔡尔兹3.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墨西哥宣言》中,强调了公共关系的(C )职能。
A、传播管理B、关系协调和平衡C、咨询D、传播4.英国学者弗兰克·杰夫金对公共关系所下的定义,侧重于公共关系的(B )A、管理职能B、传播职能C、传播管理职能D、咨询职能5.公共关系的主体是(C )A、社会公众B、管理职能C、社会组织D、传播活动6.公共关系的客体是(B )A、人民B、公众C、大众D、社会团体7.公众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成员包括了其他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这表明“公众”具有(A )的特点。
A、群体性B、多样性C、多变性D、相关性8.组织处理公共关系的方式是(B )A、大众传播B、传播沟通C、人际沟通D、舆论宣传9.“众望所归”说明了舆论的哪方面作用(B)A、制约和监督作用B、鼓动作用C、指导作用D、评价作用10.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是(A)A、产品形象B、人员形象C、环境形象D、软件形象11.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核心是(A)A、公众导向B、形象观念C、共生观念D、整合观念12.在组织形象地位图中,最佳的公共关系状态处于(A)A、象限ⅠB、象限ⅡC、象限ⅢD、象限Ⅳ13.对组织形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借助于(B)A、组织形象地位图B、组织形象要素图C、组织形象差距图D、管理方格图14.形成舆论的关键是(A)A、告知公众B、引导公众C、强化舆论D、控制媒体1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从其主体形态来看,它属于(A )A、组织(或集团)关系形态B、人际关系形态C、国家(或民族)关系形态D、不属于社会关系形态16.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从关系的实现缘由来看,它主要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C )A、亲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泛缘关系17.众怒难犯”说明了公众舆论对组织具有(A )A、制约和监督作用B、鼓动作用C、指导作用D、评价作用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1.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 C D )A、组织B、组织形象C、公众D、传播沟通E、公共关系观念2.从公共关系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公共关系职能概括为两大方面(A B )A、传播性职能B、管理性职能C、计划职能D、控制职能E、咨询职能3.从本质上来分析,公众具有(A B C)的特征A、同质性B、相关性C、群体性D、多样性E、动态性4.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A B D E )A、公共关系的主体形态是组织B、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业缘关系C、公共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关系D、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属于参谋机构的职能E、公共关系是对组织传播资源的管理5.公共关系形象状态的基本评价标准是(B C )A、透明度B、知名度C、美誉度D、民主度E、可靠度6.在构成公共关系学的众多学科基础中,占有特殊地位并起着主要指导作用的学科是( A B )A、管理学B、传播学C、市场营销学D、广告学E、哲学7.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有(A B C D E )A、边缘性B、综合性C、应用性D、动态性E、开放性8.下列属于主体型公共关系的包括( A B C E)A、政府公共关系B、企业公共关系C、学校公共关系D、社区关系E、饭店公共关系9.下列属于对象型公共关系的有(A B C D E )A、员工关系B、消费者关系C、政府关系D、竞争关系E、名人关系10.公共关系艺术具有以下特点(A B C D )A、多样性B、随机性C、经验性D、创新性E、效益性11.公共关系观念的内容包括(A B C D)A、形象观念B、共生观念C、服务观念D、整合观念E、时效观念12.一个好的公共关系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A B C D E )A、战略性B、多样性C、层次性D、动态性E、激励性13.公共关系目标的具体指标包括(A B C D )A、知名度和美誉度B、凝聚力和吸引力C、关系和舆论D、效益和发展E、变革与创新14.公共关系有责任帮助组织决策者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沟通机制,使各部门、各层次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达到相互的协调。
自考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A)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2.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B)A.协调观念B.互惠观念C.传播观念D.服务观念3.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B)A.一种传播管理行为B.一一种管理职能C.一门艺术和科学D.一种公众性的关系4.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D)A.法国.B.奥地利C.英国D.美国6.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一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是(B)A.1985年在广州B.1987年在北京C.1986年在上海D.1987年在天津7.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
他属于(C)A.公关计划人员B.公关技术人员C.公关调查分析人员D.公关传播人员8.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B)A.公关知识普及教育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C.政治思想教育D.公关能力教育9.一个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对本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承担(A)A.直接责任B.间接责任C.技术责任D.综合责任.10.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B)A.热情心理B.自信心理C.开放心理D.创新心理11.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特质(B)A.消极受众B.积极受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2.公共关系也称作(C)A.群众关系B.受众关系C.公众关系D.人群关系13.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4.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D)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5.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D)A.自尊需要B.胜任需要C.成就需要D.优势需要16.“一窝蜂”现象指的是(A)A.流行B.流言C.时髦D.时狂17.首次阐明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C)A.霍夫兰B.纳普C.布林D.阿什18.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C)A.实际的社会形象B.公众形象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19.学校利用校庆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这一活动本身表明它重视塑造自己的(A)A.文化形象B.产品形象C.社区形象D.环境形象20.组织的公关形象策划要对公众进行研究,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B)A.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B.鉴别目标公众的权利要求C.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D.研究目标公众的类型21.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C)A.组织改变公关行为B.媒介改变行为方式C.公众改变行为D.组织与公众共同改变行为22.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A)A.魔弹论B.有限效果论C.适度效果论D.最低效果法则23.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D)A.感染力较差B.功能单一C.传播效果较弱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24.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D)A.资料分析法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C.群体讨论法D.民意测验法25.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是(C)A.微笑B.拥抱C.握手D.目视26.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是(A)A.标志B.标准字C.标准色D.企业造型27.公关工作中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口语传播方式是(B)A.报告B.演讲C.会议D.谈判28.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
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编--选择题)
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编)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也可称为:( DA团体关系B人群关系)P1C人际关系D公众关系2、CO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既可以译作传播,也可译为(A)P6A沟通B交流C过程D结果3、艾维.李提出:“说真话”、“(C)”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公共关系的领域。
P29A投公众所好B凡宣传皆好事C公众必须被告知D普遍原则特殊用4、1999 年 12 月,( A )省劳动厅举行了我国首次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上岗考试,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已经正式步入职业化的阶级。
P37A广东B山东C湖北D河南5、政府公共关系实际上是( B )的一种操作方式和过程。
A专制政治B民主政治C**** D开明政治6、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C )A淡化舆论,控制影响B平息舆论,控制形象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D煽动舆论,误导公众7、公共关系协会等公关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和( A )的群众的社团组织。
A非营利B非功利C盈利D功利8、在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中,按业务内部划分:专门为客户提供某种公共关系技术服务的公司是( B )A专门业务服务公司B专项业务服务公司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D独立型公关公司9、组织类型对公关行为特征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另一个是( A )A竞争性还是独占性B共享性还是独占性C竞争性还是共享性D竞争性还是共享性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B )公众,是制定公关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B稳定C逆意D边缘11、从众心理是指社会团体的(C )之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A强制B命令C压力D影响12、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 A )1A逆反心理B否定心理C抱怨心理D反抗心理13、美誉度是指( B )A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B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和信任的程度C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D侧重于对组织形象的“量”的评价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中,处于( D )形象地位的状态为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
2019年10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关系学试卷(课程代码001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世界上第- -所公共关系学院成立于(B)A.1937年B.1947年C.1987年D.1991年2.侧重从社会关系论角度认识公共关系的学者是(D)A.雷克斯.哈罗B.弗兰克●杰夫金斯C.詹姆斯●格鲁尼格D.蔡尔滋3.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和说明的公关操作是(D)A.开发B.广告C.交际D.游说4.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A)A.1955年B.1985年C.1986年D.1987年5.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是公众的(A)A.相关性B.变化性C.群体性D.共同性6.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是(A)A.内部公众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媒介公众7.肯定与否定、亲近与疏远体现了态度的(C)A.社会性B.对抗性C.两极性D.协调性8.作为思维的“窗口”,并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的心理因素是(D)A.性格B.态度C.需要D.知觉9.大众社会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对个人或群体发生--定的影响,可以约束个人或群体行为的是(C)A.语言B.流行C.舆论D.谣言10.“把关人”之所以对信息交流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主要是出于自己的(A)A.预存立场B.社会地位C.知识储备D.生活背景11.头脑风暴法的提出者是(A)A.奧斯本B.西蒙C.泰罗D.弗鲁姆12.策划方案可被实施并能取得科学有效的效果属于公共关系策划的(C)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13.整合营销传播最基础的形式是(D)A.形象的整合B.功能的整合C.协调的整合D.认知的整合14.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的方法是(A)A.同一外观法B.主题线法C.供应面策划法D.特设会议法15.某企业为庆祝该企业产品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而进行的庆典活动属于(D)A.开业庆典B.周年庆典C.重大成果庆典D.受到特殊嘉奖庆典16. BIS是指(B)A.理念识别系统B.行为识别系统C.视觉识别系统D.组织识别系统17.属于最佳组织形象管理状态的组织形象地位是(A)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18.组织的“吉祥物”又称为(B)A.组织标志B.组织造型C.组织象征图案D.组织标准字19.组织危机管理的核心阶段是(B)A.事前管理B.事中管理C.事后管理D.宣传教育20.主要说明对人或事情的看法会因-一点而扩散开来的心理学概念是(B)A.马太效应B.晕轮效应C.溢出效应D.鸵鸟心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3年10月1月公共关系学考试真题
10月自考公共关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旳对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A.美国B.英国C.葡萄牙D.荷兰试题难度:易;分析:第一章第三节讲授公共关系发展史。
53页。
参照答案:A2.公共关系旳行为主体是A.有关公众B.组织机构C.传播沟通媒介D.个人试题难度:易;分析:第一章第一节公共关系基本要素—五要素;其中最基本旳要素—三要素;41页与44页;参照答案:B.3.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企业是A.伟达公共关系企业B..中国环球公共关系企业C.博雅公共关系企业D.神州公共关系企业试题难度:较易;分析:第二章讲授公共关系组织中公共关系企业简介。
66页。
美国博雅公共关系企业与中国新闻发展企业简约成立中国环球公共关系企业,是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企业。
参照答案:B.4.国际公关协会成立于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试题难度:易;分析:第二章讲授公共关系组织旳三种形式,简介公共关系协会。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1987年。
68页参照答案:C。
5.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旳关键是公众旳A.共同性B.变化性C.群体性C.有关性试题难度:难;分析:第三章讲授公众旳五大特点有群体性,共同性,多样性,变化性,有关性。
内中旳详细内容需要掌握;83页。
参照答案:C6.目标公众中最具有权威性旳是A.小区公众B.顾客公众C.媒介公众D.政府公众试题难度:较难;分析:第三章讲授七种目标公众,包括内部公众,小区公众,顾客公众,媒介公众,政府公众;名流公众,国际公众;每种公众旳特点,重要性都需要掌握;93页参照答案:D。
附:C.媒介公众是公共关系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旳一部分;B.顾客公众是企业组织旳衣食父母。
7.初次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旳学者是A.韦伯B.马克思C.马斯洛D.麦克米兰试题难度:易;分析:第四章公众心理与行为。
《公共关系学》自学测试题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自学测试题参考答案第1章一、名次解释公共关系P4: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自身的发展。
公共关系活动P4: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使用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公共关系观念P5: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组织P9: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
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P17公众P13: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简称公众。
非公众P14:指的是在组织的影响范围内,但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左右的个人和团体;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影响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为。
潜在公众P14:是指已经同组织发生了某种直接关系,由此引起了某种问题,但他们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公众。
边缘公众P15: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独立公众P16:成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
知晓公众P14: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
知晓公众不仅面临共同问题,而且本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还未采取行动。
二、判断题1.对2.错3.对4.错5.错三、单项选择题1.A2.A3.B4.A5.C四、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ABE4.ABCDE5.CDE五、问答题1.P4-52.情感性双向性广泛性整体性长期性3. 公众P13: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简称公众。
基本特点P12-134.P15-165.P23第2章一、名词解释报刊宣传活动(P34):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前身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报刊宣传活动,即企业或一个组织为了本组织的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新闻代理人在报刊上进行的宣传活动,以此扩大影响。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关礼仪真题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关礼仪真题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用礼仪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位置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介是A.书面语言媒介B.语言礼仪媒介C.界域语言媒介D.形体礼仪媒介2.在CIS组织识别系统中,被称为“企业的手”的是A.BIS行为识别系统B.I理念识别系统C.VIs视觉识别系统D.AIS听觉识别系统3.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学者是A.约翰·梅耶B.彼得·塞拉维C.托马斯·刘易斯D.斯坦利·M·戴利4.在眼神的礼仪规范中,与异性目光对视的时间不可超过A.1秒B.2秒C.3秒D.4秒5.从个人礼仪的角度看,对头发、面部、手部等方面的要求被称作A.仪容规范B.表情规范C.举止规范D.卫生规范6.在“TPO审美原则中,属于线面兼容的概念是A.时间B.地点C.场合D.目标7.在化妆礼仪中,最基本的礼貌是A.整洁B.美貌C.靓丽D.娇艳8.社交空间的交际距离为A.0.15米~0.40米之间B.0.40米~1.20米之间C.1.20米~6.10米之间D.6.10米~8.00米之间9.鞠躬礼源于A.美国B.中国C.日本D.泰国10.在正式谈判中,标志着实质性谈判开始的阶段是A.交锋阶段B.导入阶段C.概说阶段D.明示阶段11.在会议开始时,致词人代表其组织简要发表热情友好致意的言词称为A.欢迎词B.答谢词C.开幕词D.祝贺词12.贯穿文书礼仪始终的特点是A.礼貌性B.规范性C.礼节性D.交际性13.海外信函信封书写要求门牌和路名写在A.第一行B.第二行C.第三行D.第四行14.企业的股票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后,向社会公开披露有关信息的文件是A.定期报告B.临时报告C.公司章程D.上市报告15.按国际礼仪,开业庆典礼仪请柬寄送给宾客应提前A.一周左右时间B.两周左右时间C.四周左右时间D.六周左右时间16.赞助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A.4小时B.3小时C.2小时D.1小时17.在姓名的排列方面,姓前名后的国家是A.匈牙利B.美国中国网C.俄罗斯D.罗马尼亚18.外文缩写“p.f.”的含义是A.介绍B.敬贺C.谨谢D.辞行19.忌讳以百合花作为礼物送人的是A.美国人B.德国人中国白C.法国人D.英国人20.泰国的国名别称是A.千湖之国B.千岛之国C.千佛之国D.千丘之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是( B )1-52 A.《礼记》B.《修辞学》C.《政治学》 D.《论语》2.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D )1-54A.巴纳姆 B.詹姆斯·格鲁尼格C.爱德华·伯尼斯 D.艾维·李3.公共关系传入我国是在( B )1-56A.20世纪7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4.国际公共关系学会成立于( C )2-68 A.1945年 B.1950年 C.1955年 D.1960年5.下列属于周期公众的是( A )3-84A.“广交会”的来宾B.老主顾C.社区居D.机场滞留的旅客6.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是( D )3-86 A.媒介公众 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 D.内部公众7.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片面知觉是( C )4-100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8.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特征是( A )4-108A.新奇性 B.时效性C.周期性 D.两极性9.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B )4-100A.霍夫兰 B.马斯洛C.拉斯韦尔 D.卢因10.5W模式的提出者是( D )5-121A.迈克尔·麦库姆斯 B.弗兰克·杰夫金斯C.库尔特·卢因D.哈罗德·拉斯韦尔11.在中国,最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介是( C ) 5-132A.报纸 B.因特网C.广播 D.杂志12.公共关系策划的最后一步是( A )6-151A.审定方案 B.编制预算C.选择传播渠道 D.公众研究13.运用最多、最广泛的公共关系模式是(D )6-154A.社会活动型公共关系 B.服务型公共关系C.宣传型公共关系 D.交际型公共关系14.民意测验属于( B )6-155A.社会活动型公共关系 B.征询型公共关系C.宣传型公共关系 D.交际型公共关系15.整合营销传播最基础的形式是( C )7-178A.形象的整合 B.协调的整合 C.认知的整合 D.功能的整合16.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B )7-163A.一级传播 B.两级传播 C.三级传播 D.四级传播17.组织识别系统中最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要素是( C )9-194A.理念识别系统 B.行为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 D.制度识别系统18.当组织“臭名远扬”时,其形象地位处于( B )9-197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19.在Ⅵ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A )9-204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D.象征图案20.公共关系危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 D )10-214A.不确定性 B.舆论关注性C.“连锁”破坏性 D.突发性二、多项选择题。
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转发的)[1]
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也可称为:(D )P1A团体关系B人群关系C人际关系D公众关系2、CO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既可以译作传播,也可译为(A )P6A沟通B交流C过程D结果3、艾维.李提出:“说真话”、“(C )”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公共关系的领域。
P29A投公众所好B凡宣传皆好事C公众必须被告知D普遍原则特殊用4、1999年12月,(A )省劳动厅举行了我国首次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上岗考试,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已经正式步入职业化的阶级。
P37A广东B山东C湖北D河南5、政府公共关系实际上是(B )的一种操作方式和过程。
A专制政治B民主政治C****D开明政治6、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C )A淡化舆论,控制影响B平息舆论,控制形象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D煽动舆论,误导公众7、公共关系协会等公关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和(A )的群众的社团组织。
A非营利B非功利C盈利D功利8、在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中,按业务内部划分:专门为客户提供某种公共关系技术服务的公司是( B )A专门业务服务公司B专项业务服务公司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D独立型公关公司9、组织类型对公关行为特征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另一个是(A )A竞争性还是独占性B共享性还是独占性C竞争性还是共享性D竞争性还是共享性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B)公众,是制定公关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B稳定C逆意D边缘11、从众心理是指社会团体的(C )之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A强制B命令C压力D影响12、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A )A逆反心理B否定心理C抱怨心理D反抗心理13、美誉度是指(B )A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B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和信任的程度C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D侧重于对组织形象的“量”的评价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中,处于(D )形象地位的状态为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
年《公共关系学》自考真题精华归类第一第二章练习教师版
第一章第二章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A)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2.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B)A.协调观念B.互惠观念C.传播观念D.服务观念3.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B)A.一种传播管理行为B.一种管理职能C.一门艺术和科学D.一种公众性的关系4.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D)A.法国B.奥地利C.英国D.美国6.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是(B)A. 1985年在广州B. 1987年在北京C. 1986年在上海D. 1987年在天津7.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
他属于(C)A.公关计划人员B.公关技术人员C.公关调查分析人员D.公关传播人员8.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B)A.公关知识普及教育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C.政治思想教育D.公关能力教育9.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A)A.1955年B.1956年C.1986年D.1987年10.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B)A.热情心理B.自信心理C.开放心理D.创新心理1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D)A.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B.公众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C.公众与传媒之间的传播沟通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1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A.组织B.公众C.传媒D.个人13.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C)A.巴纳姆B.伯尼斯C.艾维李D.格鲁尼格14.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时期是(C)A.巴纳姆时期B.哈罗时期C.艾维李时期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15.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是(A)A.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B.儒略凯撒的《高卢战记》C.爱德华伯尼斯的《公共舆论的形成》D.孔子的《春秋》16.下列关于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公关理论整合化B.公关实务专业化C.公关教育通才化D.公关地位战略化17.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A)A.中介的角色B.核心的角色C.无足轻重的角色D.基础的角色18.《<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拟及实施草案》的提出时间是(B)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19.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交流的(C)A.单向性B.逆向性C.双向性D.单一性20.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是(A)A.组织B.公众C.个人D.传媒21.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D)A.爱德华?伯尼斯B.森特C.巴纳姆D.艾维李22.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A)A.《公众舆论的形成》B.《公共关系学》C.《原则宣言》D.《有效的公共关系》23.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C)A.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B.强化舆论,扩大影响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D.引导舆论,控制形象24.按经营方式划分的公共关系公司是(A)A.合作型公司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D.专项业务服务公司25.在公关人员培养中,比较正规而又有效的途径是(C)A.函授教育B.大专培训班C.大学本科教育D.公共关系培训班26.美国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侧重于(B)A.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B.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C.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功能D.公共关系的公众性27.公共关系的对象是(D)A.组织B.传媒C.个人D.公众28.公共关系研究人和人的关系的角度是(A)A.信息传播沟通角度B.社会心理学角度C.市场营销学角度D.交际学角度29.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A)A.美国B.英国C.葡萄牙D.法国30.中国公共关系正式步入职业化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C)A.在企业中设立公共关系部B.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成立C.举行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考试D.设立公共关系专业31.公共关系产生于20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产生的技术条件是(C)A.由“理性”转向“人性”B.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C.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D.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32.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D)A.辅助决策B.传播推广C.提供服务D.协调沟通33.组织的公关部介于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对内它主要代表(D)A.组织B.领导C.部门D.社会公众34.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B)A.公关知识普及教育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C.政治思想教育D.公关能力教育35.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B)A.人际关系B.公众关系C.团体关系D.人群关系36.作为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结果的要素是(C)A.公共关系语言B.公共关系观念C.公共关系状态D.公共关系舆论37.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D)A.沟通B.交流C.单向交流D.双向交流38.影响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是(C)A.产品性能B.产品包装C.产品质量D.产品价格39.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D)A.扩大影响B.引导舆论C.控制公众D.告知公众40.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公共关系专著是(C)A.《舆论》B.《公众舆论的形成》C.《有效的公共关系》D.《公共关系学》41.从管理作用看,公关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的是(B)A.“中心”角色B.“中介”角色C.“决策”角色D.“计划”角色42.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B)A.热情心理B.自信心理C.开放心理D.创新心理43.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的学者是(B)A.蔡尔兹B.詹姆斯格鲁尼格C.雷克斯哈罗 D.弗兰克杰夫金斯44.19世纪中叶风行美国的报刊宣传活动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D)A.艾维李B.爱德华伯尼斯C.雷克斯?哈罗D.巴纳姆45.关于公共关系发展新特点错误的说法是(C)A.公关理论整合化B.公关实务专业化C.公关教育通才化D.公关地位战略化46.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A)A.信息的双向交流B.信息的单向交流C.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D.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47.英国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为公共关系所下的定义属于公共关系的(D)A.管理说B.传播管理说C.协调说D.传播说48.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A.组织B.公众C.传媒D.个人49.被美国学术界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著作是(C)A.《公众舆论的形成》B.《公共关系学》C.《有效的公共关系》D.《原则宣言》50.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产生于(B)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末20世纪初C.19世纪30年代D.20世纪30年代51.公共关系的首要功能是(D)A.协调关系网络B.提高个人素质C.优化社会环境D.树立组织形象52.“时尚文化”是一家为教育和文化类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关公司,它属于(B)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C.合作业务服务公司D.独立业务服务公司53.从“关系”性质的角度看,公共关系主要指(B)A.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B.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C.公众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D.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54.在美国开设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的大学是(C)A.纽约大学B.斯坦福大学C.波士顿大学 D.哈佛大学55.公共关系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时间是(B)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56.公共关系传入中国大陆地区是在(D)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57.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其作者是(B)A.艾维?李B.卡特利普和森特C.巴纳姆D.爱德华伯尼斯58.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公关意识中,其核心意识是(A)A.塑造形象意识B.服务公众意识C.沟通交流意识D.创新审美意识59.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前身”的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B)A.清垃圾运动B.报刊宣传活动C.玻璃屋运动D.揭丑运动60.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他属于(A)A.公关调查分析人员B.公关技术人员C.公关计划人员D.公关传播人员6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C)A.传播公众B.告知公众C.传播沟通D.管理形象62.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是(A)A.组织、公众、传播沟通B.关系、舆论、形象C.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D.信息、关系、沟通63.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与状况指的是(D)A.社会舆论状态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观念D.社会关系状态64.美国报界掀起“便士报”运动的时间是(C)A.20世纪2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30年代D.19世纪20年代65.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了(B)A.经济营销B.政治营销C.文化营销D.社会营销66.组织公关部门对内公关的根本目标是(D)A.协调组织领导间的关系B.树立组织形象C.协调公关部门与其他部门关系D.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凝聚力67.在组织中,主要负责收集信息、预测公众动向及社会发展趋势等任务的公关人员是(A)A.调查分析人员B.计划分析人员C.文秘人员D.传播人员68.在界定公共关系内涵的学者中,持“传播说”观点的是(B)A.雷克斯?哈罗B.弗兰克?杰夫金斯C.詹姆斯?格鲁尼D.斯科特?卡特利普69.在交往与合作中,将平等互利、追求共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行为准则的是(C)A.协调观念B.公众观念C.互惠观念D.服务观念70.侧重于从信息传播沟通角度来研究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概念是(D)A.人际关系B.人群关系C.私人关系D.公共关系71.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正式宣告成立的地点是(A)A.伦敦B.纽约C.日内瓦D.巴黎72.梅耶教授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理论是(C)A.科学管理理论B.管理过程理论C.人群关系理论D.权变理论73.公共关系部门作为“智囊机构”的职责在于(D)A.传播推广B.协调沟通C.提供服务D.辅助决策74.公关活动对组织的直接功能表现为树立组织形象和(C)A.提高个人素质B.协调社会运行C.协调关系网络D.沟通社会信息75.公关机构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的模式属于(B)A.部门并列型B.部门隶属型C.高层领导直属型D.公共关系委员会76.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 B )A.马斯洛时期B.巴纳姆时期C.艾维·李时期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77.从公共关系实际操作的发展历史看,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首先是作为组织的( C )A.耳目B.修正者C.发言人D.反馈者78.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 D )A.协调意识B.调查意识C.环境意识D.信息意识79.某公关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市场形象调查与设计服务,它属于(A)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D.独立业务服务公司80.在高层领导直属型中,公关机构处于整个组织系统的(C)A.第一层次B.第二层次C.第三层次D.第二、三层次之间81.全员公关培训的对象是组织的(C)A.全体公关人员B.全体领导人员C.全体人员D.全体不合格者82.公共关系机构中的财务人员属于(D)A.计划人员B.领导人员C.文秘人员D.专门技术人员83.公共关系传入我国是在( B )1-56A.20世纪70年代末 B.20世纪8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84.国际公共关系学会成立于( C )2-68A.1945年 B.1950年 C.1955年 D.1960年85.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专业公司是 BA.伟达公共关系公司B.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C.博雅公共关系公司D.神州公共关系公司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以下列学科为依托(CD)A.广告学B.新闻学C.管理学D.传播学E.交际学2.下列有关艾维李这一公共关系代表人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E)A.艾维李是公共关系之父B.艾维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关性质的公司C.艾维李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艾维李使公共关系学科化E.艾维李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3.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下列类型(BCE)A.职能机构B.组织内设的公关职能部门C.专业公关公司D.综合职能部门E.独立公关社团4.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包括(BD)A.社会发展状态B.社会关系状态C.社会阶层状态D.社会舆论状态E.社会结构状态5.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有(ACDE)A.人性文化的兴起B.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C.民主政治深入发展D.市场经济高度发达E.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6.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在于(BCE)A.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B.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C.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D.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有形资产E.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7.培养公共关系人员应坚持的原则有(ABCDE)A.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因人施教D.因材施教E.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8.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包括(ACDE)A.收集信息B.辅助决策C.传播推广D.协调沟通E.提供服务9.组织内设公关机构的基本模式大致有(ABCE)A.部门隶属型B.部门并列型C.高层领导直属型D.专门技术型E.公关委员会型10.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ACDE)A.文化心理条件B.军事条件C.社会政治条件D.经济发展条件E.物质技术条件11.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包括(BDE)A.差异性原则B.总体性原则C.稳定性原则 D.符号化原则E.有效性原则12.下列属于公关公司经营范围的有(ABC)A.咨询诊断 B.策划活动C.培训服务 D.普及公关知识E.规范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13.“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全国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历年真题
自考全国2008年10月公共关系学试题课程代码:001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关系”性质的角度看,公共关系主要指( )A.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B.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C.公众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D.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A.个人B.集体C.组织D.群体3.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A.协调观念B.服务观念C.传播观念D.互惠观念4.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A.美国ﻩB.奥地利C.英国D.法国5.在美国开设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的大学是( )A.纽约大学B.斯坦福大学C.波士顿大学ﻩD.哈佛大学6.公共关系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的时间是( )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40年代7.公共关系传入中国大陆地区是在()A.20世纪初ﻩ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8.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其作者是()A.艾维·李ﻩB.卡特利普和森特C.巴纳姆ﻩD.爱德华·伯尼斯9.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公关意识中,其核心意识是()A.塑造形象意识ﻩB.服务公众意识C.沟通交流意识D.创新审美意识10.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公众可划分为( )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ﻩ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11.在公关中,属于“必争之地”的是( )A.顺意公众ﻩB.逆意公众C.边缘公众ﻩD.目标公众12.从对外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层次来看,往往被置于最显著位置,甚至被称为对外传播首要公众的是( )A.内部公众ﻩB.社区公众C.顾客公众D.媒介公众13.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85年在广州 B.1986年在上海C.1987年在北京ﻩD.1988年在天津14.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A.高级需要B.低级需要C.优势需要ﻩD.长远需要15.反映人们某种要求、期望、未实现的梦想以及未满足需求的流言是() A.愿望流言ﻩB.恐怖流言C.攻击流言ﻩD.喜悦流言16.一企业有一新产品刚投放市场,这个时候它应该选择的公关行为方式是( ) A.建设型公关B.维系型公关C.进攻型公关D.征询型公关17.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A.实际的社会形象B.公众形象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ﻩ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18.当某组织发现自身利益与公众目标要求相冲突时,应该重点( )A.强化正面形象ﻩB.进行形象转换C.进行形象修补D.减弱正面形象19.组织的门面、招牌、橱窗等属于( )A.组织的管理形象B.组织的环境形象C.组织的社区形象D.组织的文化形象20.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A.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调查——公关检测B.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策划——公关实施C.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D.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21.马斯洛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安全需要C.自尊需要ﻩD.生理的需要22.World WideWeb简称WWW,是Internet发展最迅速的部分,其研制者是( ) A.IBM B.美国核物理中心C.微软公司D.欧洲核物理中心23.具有显著的双向交互式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A.报纸ﻩB.杂志C.因特网D.广播电视24.组织公关人员的素质结构中,其核心要素是()A.公关职业心理B.公关意识C.公关专业知识ﻩD.公关能力25.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是( )A.形象广告B.公益广告C.观念广告D.响应广告26.“并非××属性”类广告所运用的定位策略是( )A.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B.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C.市场模仿者定位策略ﻩD.市场挑战者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27.人类交往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是()A.语言B.书面文字材料C.网络D.文件28.行为识别系统简称( )A.DISﻩB.CISC.BIS D.IC29.CIS的核心与原动力是()A.VIS B.BISC.MISﻩD.NIS30.“承诺制”体现的是()A.公众选择意识B.契约意识C.政府公开意识D.民主意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公共关系学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公共关系学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影响和制约组织政策及行为的经营观念、管理哲学被称为公共关系观念B.公共关系状态C.公共关系活动D.公共关系实务2.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书籍是A.《修辞学》B.《论语》C.《大学》D.《理想国》3.公关意识的核心是A.创新意识B.长远意识C.形象意识D.互惠意识4.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是A.1965年B.1975年C.1985年D.1987年5.“人可以谋人,可以谋事,亦可以谋天,亦可以谋地。
谋则变,不谋则不得变,谋则成,不谋则不得成。
”说明公关人员应具备A.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B.良好的组织能力C.思维和谋划能力D.观察能力6.企业支持希望工程活动属于A.赞助文化事业B,赞助教育事业C.赞助福利事业D.赞助艺术事业7.在公关传播模式中,"5W”模式的提出者是A.拉斯韦尔B.伯尼斯C.马斯洛D.布林8.某企业为庆贺其被上级政府部门授予某某称号而举行的庆典活动属于A.周年庆典B.乔迁庆典C.重大成果庆典D.受到特殊嘉奖庆典9.希腊史诗《伊利亚特)X奥德赛》得以传承保存下来所依赖的媒介形式为A.口语媒介B.手抄媒介C.印刷媒介D.电子媒介10.以客观事实报道和评论为主要内容,利用印刷文字,以较短的时间间隔定期发行的一种媒体为A.电视B.网络C.杂志D.报纸11.公关的行为主体是A.相关公众B.组织机构C.传播沟通媒介D.个人12.赞助活动深受社会大众喜欢的原因是其具有A.“利他性”特色B.“利已性”特色C.“娱乐性”特色D.“教育性”特色13.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A.广告效果测定B.市场调查C.广告媒介安排D.广^告创意14.广告主题的构成要素包括广告日标.信息个性与A.广告定位B.广告内容C.消费心理D.传播媒介15.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16.将展览会分为宜传展览会和贸易展览会的标准是A.展览会性质B.举办场地C.商品种类D.举办规模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需要是A.安全的需要B.社交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8.将公关公司划分为专项业务服务公司、专门业务服务公司、综合服务咨询公司所依据的标准是A.经营方式B.内部业务C.外部业务D.隶属关系19.斯蒂文.芬克提出的危机传播理论是A.战略分析理论B.阶段分析理论C.焦点事件理论D.卓越理论20.组织识别系统(CIS)中的“MIS”是A.理念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B.行为识别系统 D.价值识别系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关心理学真题
2019 年10 月全国自考公关心理学真题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世界上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的创办时间是A.1901 年B.1902 年C.1903 年D.1904 年2.把心理测验分为问卷测验、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的标准是A.测验目的B.测验性质C.测验具体方法D.测验主体3.组团旅游的游客受到旅行社欺骗联合起来向旅游管理部门投诉,此种态度和行为体现的公众心理特征是A.一致性B.利益性C.关联性D.互补性4.在公众心理特征的结构中处于第一层次的是A.个体心理特征B.角色心理特征C.群体心理特征D.组织心理特征5.个体有获得信心能力、本领的愿望,这体现的需要层次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6.双因素理论中关于保健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保健因素有激励作用,可以起到防止不满意的作用B.保健因素能使人们从“没有满意”转变为“满意”C.有它,感到满意;没有它,感到没有满意D.保健因素只能使人们从“不满意”转变为“没有不满意”7.人们对自己讨厌的人和事会竭力回避,这一现象体现的个体心理定势是A.经验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移情效应8.民族文化心理的基础是A.民族情感B.民族习惯C.民族意识D.民族语言9.人在情况不明时、在困难和焦虑时,最容易接受暗示,这种情况中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是A.受暗示者的年龄和性别B.暗示时的情境C.受暗示者的心理状态D.暗示者的影响力10.人际间的感染会产生一种“连锁反应”现象,这体现的感染的特征是A.联动性B.即时性C.非强制性D.情境性11.公关策划的首要原则是A.尊重客观事实原则B.目标针对性原则C.公众利益优先原则D.灵活创新原则12.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是A.库尔特·卢因B.哈罗德·拉斯韦尔C.梅尔文·德弗勒D.巴伦13.在受传者态度改变的心理层次中,最持久、最牢固的态度改变是A.顺从B.内化C.认同D.逆反14.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与双方的空间距离成正比的美国人类学家是A.爱德华·霍尔B.库尔特·卢因C.哈罗德·拉斯韦尔D.梅尔文·德弗勒15.在现实生活中,脾气急躁和脾气温和的人、主动型和被动型的人都可以成为好朋友,这种现象利用的人际吸引的心理学规律是A.邻近吸引规律B.互补吸引规律C.对等吸引规律D.个人特征规律16.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遗留的印迹,人脑累积知识、经验的功能表现是A.记忆B.辨别C.判断D.注意17.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最直接的因素是A.组织的目标B.组织的利益C.组织的领导人D.组织内部冲突的解决状况18.心理学史上著名的霍桑实验的主持人是A.海德B.艾宾浩斯C.梅奥D.洛钦斯19.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心理防卫方式的是A.否认B.转移C.幻想D.抵消20.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 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是A.怨气B.挫折C.焦虑D.自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
2019年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重点)
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重点)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成立的时间是(C)A.1978年B.1955年C.1948年D.1947年2.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B)A.马斯洛时期B.巴纳姆时期C.艾维·李时期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3.从公共关系实际操作的发展历史看,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首先是作为组织的(C)A.耳目B.修正者C.发言人D.反馈者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能够说是一种(D)A.协调意识B.调查意识C.环境意识D.信息意识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D)A.分析人员B.技术人员C.传播人员D.计划人员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点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C)A.关系B.舆论C.形象D.观念7.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都属于(A)A.互益性组织B.营利性组织C.服务性组织D.公益性组织8.被筛选出来的能成为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称为(A)A.目标公众B.外部公众C.组织公众D.内部公众9.”刻板印象”又称为(D)A.首因效应B.近因作用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0.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B)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1.当组织”臭名远扬”时,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为(D)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12.下面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是(C)A.印刷媒介B.组织的机构设置C.公众对象D.工作方法选择13.”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A)A.两级传播论B.”3S”论C.把关人理论D.议题设置论l4.公关调查的对象是(C)A.社会组织B.消费者C.公众D.受众15.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D)A.推销产品B.提供服务C.赢得经济利益D.确立组织形象16.视觉识别系统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B)A.标准字B.标志C.标准色D.象征图案17.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A)A.广告创意B.广告定位C.广告媒介安排D.广告效果测定18.下面选项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是(B)A.执行职能B.协调沟通职能C.决策指挥职能D.监督职能19.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政府组织和公众之间的(B)A.单向沟通B.双向沟通C.形象沟通D.舆论沟通20.下面选项偏离了政府公共关系原则的是(D)A.整体统一原则B.真实公开原则C.科学指导原则D.政府利益至上原则1.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前身”的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B)P53A.清垃圾运动B.报刊宣传活动C.玻璃屋运动D.揭丑运动2.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书籍是(B)P52A.【公关宣言】B.【修辞学】C.【动机和人格】D.【正义论】3.公共关系之父是(C)P55A.巴纳姆B.伯尼斯C.艾维·李D.格鲁尼格4.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A)P55A.【公众舆论的形成】B.【公共关系学】C.【原则宣言】D.【有效的公共关系】5.公共关系指的是(D)P41A.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B.公众和个人之间的传播沟通C.公众和传媒之间的传播沟通D.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6.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C)P59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B.影响舆论,创造形象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D.引导舆论,控制形象7.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他属于(A)P70A.公关调查分析人员B.公关技术人员C.公关计划人员D.公关传播人员8.商战﹑心战属于舆论形态中的(D)P113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运动D.社会冲突9.公共关系对象的总称是(C)P81A.群众B.受众C.公众D.民众10.在部门隶属模式中,容易将公关限于迎来送往﹑交际应酬,过分偏重于人际关系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把公关机构归属于(B)P64A.办公室B.联络接待部门C.广告宣传部门D.销售部门11.下面组织属于公共关系协会的是[C]A.工商企业B.社会福利工作机构C.职业团体D.政府部门12.”名人广告”﹑”名流公关”利用了知觉偏见中的(B)P100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作用D.首因效应13.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D)P103A.自尊需要B.胜任需要C.成就需要D.优势需要14.某组织通过公关调查确认自身处于最佳形象管理状态即(B)P196A.高美誉度低知名度B高知名度高美誉度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15.包装﹑品牌商标属于(A)P199A.组织的产品形象B.组织的管理形象C.组织的人员形象D.组织的环境形象16.处于较为稳定﹑安全的公共关系状态的组织形象地位是(B)P196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17.一切公共关系活动的先导和核心是(A)A.公共关系策划B.公共关系管理C.公共关系调查D.公共关系危机管理18.赞助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事业属于(C)P155A.交际型公关B.服务型公关C.社会活动型公关D.征询型公关19.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纳的公关方法是(C)P156A.进攻型公关B.防御型公关C.建设型公关D.维系型公关20.组织的公关形象调查要对公众进行研究,是因为公众是组织形象的(D)P198A.对象B.目标C.关键D.镜子21.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对传播研究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D)P122A.五H模式B.两级传播模式C.受众选择论D.把关人理论22.各国政府及其所属各重要部门设立的发言人制度是一种公关活动的典型(B)P224A.新闻代理模式B.公共信息模式C.双向平衡模式D.双向不平衡模式23.5W模式界定了传播研究的范畴,其提出者是(A)P121A.拉斯韦尔B.马克斯·韦伯C.伊斯顿D.罗伯特·李24.提出”两级传播论”的美国社会学家是(C)P123A.拉斯韦尔B.麦克卢汉C.拉扎斯菲尔德D.麦库姆斯25.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C)A.基层B.执行层C.决策阶层D.员工层26.CI最早源于(A)P193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B.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27.”比附定位方法”属于(C)P171A.市场领导者定位方法B.市场模仿者定位方法C.市场跟进者定位方法D.市场挑战者定位方法28.把不同的营销传播方案编制出来,作为服务于营销目标的直接功能,这种做法被称为(B)P178A.效能整合B.功能整合C.协调整合D.综合整合29.通常而言,广告策划的中心环节是(D)P168A.广告定位B.广告媒介C.广告效果D.广告创意30.市场领导者定位战略所运用的基本原则是(B)P170A.垄断原则B.先入为主原则C.创新原则D.排他原则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C)A.个人B.公众C.组织 D.群众2.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是(A)A.组织﹑公众﹑传播沟通B.关系﹑舆论﹑形象C.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D.信息﹑关系﹑沟通3.组织机构和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情形和状况指的是(D)A.社会舆论状态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观念D.社会关系状态4.美国报界掀起”便士报”运动的时间是(C)A.20世纪2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30年代D.19世纪20年代5.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了(B)A.经济营销B.政治营销C.文化营销D.社会营销6.组织公关部门对内公关的根本目标是(D)A.协调组织领导间的关系B.树立组织形象C.协调公关部门和其他部门关系D.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凝聚力7.在组织中,主要负责收集信息﹑预测公众动向及社会发展趋势等任务的公关人员是(A)A.调查分析人员NB.计划分析人员C.文秘人员D.传播人员8.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9.在公关中,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观点和意向不明朗的公众对象是(C)A.顺意公众B.逆意公众C.边缘公众D.目标公众10.具有”准自家人”特点的公众是(C)A.内部公众B.组织公众C.社区公众D.顾客公众11.在知觉偏见产生的原因中,最近或最后印象的强烈影响被称为(B)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2.二战期间,建立了”流言诊所”的国家是(A)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13.首次阐明人们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D)A.霍夫B.纳普C.阿什D.布林14.当某企业发现自己的产品和目标公众的要求严重不符时,它应该重点进行(C)A.正面形象的强化工作B.形象的修补C.产品形象的转换D.环境形象的转换15.组织处于公关危机时期适宜采纳的公关方法是(B)A.进攻型公关B.防御型公关C.矫正型公关D.维系型公关16.组织公关活动的通常过程是(C)A.公关调查——公关实施——公关策划——公关检测B.公关策划——公关调查——公关实施——公关检测C.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D.公关策划——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实施17.公关策划PDCA工作法中的”D”指的是(A)A.实施B.计划C.检查D.总结18.作为公关调查法的一种,资料分析法主要用于了解(D)A.热点问题B.敏感问题C.现实问题D.历史性问题19.新闻公布会是一种(B)A.一级传播方法B.两级传播方法C.三级传播方法D.四级传播方法20.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传播学理论是(B)A.议题设置论B.把关人理论C.5W模式理论D.受众选择”3S”理论21.公关调查对象的确定取决于公关调查(C)A.任务B.范围C.目的D.方法22.因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类型是(A)A.劳资矛盾引起罢工B.地震引起大楼倒塌C.重大盗窃事件发生D.有意诬陷引起报导失误23.公共关系广告旨在推销(B)A.商品品牌B.组织形象C.商品服务D.服务理念24.主观随意性最为突出的一种沟通形式是(C)A.演讲B.报告C.口头语言交流D.谈判25.”比较性广告”所运用的定位方法是(D)A.市场领导者定位方法B.市场跟进者定位方法C.市场模仿者定位方法D.市场挑战者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方法26.企业广告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是(A)A.效能 B.快乐C.时尚 D.健康27.广告策划的基础是(D)A.广告定位 B.广告创意C.广告媒介安排 D.市场调查28.在VIS中,应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多的要素是(C)A.标准字B.标准色C.标志D.企业造型29.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B)A.和邻国建立友好关系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提高政治透明度D.树立政府形象30.下面各项属于政府公关的内部公众的是(C)A.各种社会组织B.群众团体C.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D.国际公众1.在界定公共关系内涵的学者中,持”传播说”观点的是(B)A.雷克斯·哈罗B.弗兰克·杰夫金斯C.詹姆斯·格鲁尼D.斯科特·卡特利普2.在交往和合作中,将平等互利﹑追求共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行为准则的是(C)A.协调观念B.公众观念C.互惠观念D.服务观念3.侧重于从信息传播沟通角度来研究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概念是(D)A.人际关系B.人群关系C.私人关系D.公共关系4.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书籍是(A)A.【修辞学】B.【高卢战记】C.【荷马史诗】D.【尼可马可伦理学】5.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IPRA)正式宣告成立的地点是(A)A.伦敦B.纽约C.日内瓦D.巴黎6.梅耶教授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理论是(C)A.科学管理理论B.管理过程理论C.人群关系理论D.权变理论7.公共关系部门作为”智囊机构”的职责在于(D)A.传播推广B.协调沟通C.提供服务D.辅助决策8.公关活动对组织的直接功能表现为树立组织形象和(C)A.提高个人素质B.协调社会运行C.协调关系网络D.沟通社会信息9.公关机构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的模式属于(B)A.部门并列型B.部门隶属型C.高层领导直属型D.公共关系委员会10.一个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对本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承担(A)A.直接责任B.间接责任C.技术责任D.伦理责任11.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被称为(D)A.内部公众B.顾客公众C.媒介公众D.社区公众12.消极公众也可称为(A)A.潜在公众B.首要公众C.次要公众D.边缘公众13.”名人广告”﹑”名流公关”利用的是(C)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14.首次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文章是(B)A.【动机和人格】B.【人类动机理论】C.【有效的公共关系】D.【公众舆论的形成】15.态度形成的基础是(A)A.认知B.情感C.意图D.情绪16.人口膨胀﹑青少年犯罪属于(B)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7.公共关系正式被纳入组织管理职能的根本标志是(D)A.正式公关编制确定B.正式公关目标确定C.正式公关调查的开始D.正式公关预算编制确定18.适用于组织机构稳定﹑顺利发展时期的公共关系是(B)A.建设型公关B.维系型公关C.防御型公关D.进攻型公关19.下面属于公共关系管理环境因素的是(D)A.组织的目标B.机构和人员设置C.网络媒介D.社会的媒介体制20.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B)A.公共关系策划B.公共关系评估C.公共关系调查D.公共关系实施21.议题设置论认为,各种传播媒介对所传信息首先起到(D)A.决定作用B.辅助作用C.整理作用D.过滤作用22.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传播学理论是(A)A.两级传播论B.把关人理论C.议题设置论D.5W模式23.最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是(C)A.并列结构B.顺时结构C.倒金字塔结构D.金字塔结构24.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的抽样方法是(B)A.分层随机抽样B.间隔随机抽样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25.主观随意性最突出的一种沟通形式是(D)A.书面沟通B.演讲C.报告D.言语沟通26.为捐助希望工程而作的广告属于(B)A.形象广告B.公益广告C.响应广告D.观念广告27.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是(C)A.微笑B.拥抱C.握手D.目视28.全部通过不同营销传播工具在不同媒体上传播的信息都应彼此关联呼应,这体现了整合营销传播的(D)A.战略综合性B.战术协调性C.战略导向性D.战术连续性29.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是(A)A.标志B.标准字C.标准色D.企业造型30.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C)A.促进公众的认知B.提高政府的知名度C.提高社会效益D.提高政府的美誉度1.美国全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成立的时间是(C)A.1978年B.1955年C.1948年D.1947年2.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B)A.马斯洛时期B.巴纳姆时期C.艾维·李时期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3.从公共关系实际操作的发展历史看,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首先是作为组织的(C)A.耳目B.修正者C.发言人D.反馈者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能够说是一种(D)A.协调意识B.调查意识C.环境意识D.信息意识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D)A.分析人员B.技术人员C.传播人员D.计划人员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点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C)A.关系B.舆论C.形象D.观念7.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都属于(A)A.互益性组织B.营利性组织C.服务性组织D.公益性组织8.被筛选出来的能成为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对象称为(A)A.目标公众B.外部公众C.组织公众D.内部公众9.”刻板印象”又称为(D)A.首因效应 B.近因作用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10.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B)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1.当组织”臭名远扬”时,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为(D)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12.下面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因素的是(C)A.印刷媒介B.组织的机构设置C.公众对象D.工作方法选择13.”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A)A.两级传播论B.”3S”论C.把关人理论D.议题设置论l4.公关调查的对象是(C)A.社会组织B.消费者C.公众 D.受众15.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D)A.推销产品B.提供服务C.赢得经济利益D.确立组织形象16.视觉识别系统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B)A.标准字B.标志C.标准色D.象征图案17.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A)A.广告创意B.广告定位C.广告媒介安排D.广告效果测定18.下面选项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职能的是(B)A.执行职能B.协调沟通职能C.决策指挥职能D.监督职能19.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是政府组织和公众之间的(B)A.单向沟通B.双向沟通C.形象沟通D.舆论沟通20.下面选项偏离了政府公共关系原则的是(D)A.整体统一原则B.真实公开原则C.科学指导原则D.政府利益至上原则1.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C]A.传播公众B.告知公众C.传播沟通D.管理形象2.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于[B]A.1948年B.1955年C.1975年D.1978年3.某公关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市场形象调查和设计服务,它属于[A]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D.独立业务服务公司4.在高层领导直属型中,公关机构处于整个组织系统的[C]A.第一层次B.第二层次C.第三层次D.第二﹑三层次之间5.全员公关培训的对象是组织的[C]A.全体公关人员B.全体领导人员C.全体人员D.全体不合格者6.公共关系机构中的财务人员属于[D]A.计划人员B.领导人员C.文秘人员D.专门技术人员7.和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的影响,也不对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集体,称为[A]A.非公众B.潜在公众C.知晓公众D.行动公众8.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公众特指[B]A.消极受众B.积极受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9.由于第一印象的强烈影响,产生了知觉的偏见,这被称为[A]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效应10.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C]A.需要B.态度C.知觉D.心理11.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D]A.安全需要B社交需要C.自尊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2.”五四运动”﹑”大生产运动”﹑”学先进活动”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D]A.社会事件B.社会问题C.社会冲突D.社会运动13.下面属于交际型公关的是[B]A.演讲 B.电子邮件C.售后服务 D.设立热线电话14.制作”组织形象要素调查表”的常用方法是[D]A.四步工作法B.六步工作法C.目标作业法D.语意差别分析法15.企业赞助属于[D]A.服务型公关B.宣传型公关C.征询型公关 D.社会活动型公关16.下面对”公共信息模式”的描述错误..的是[D]A.公关是信息的公布B.是一种单向传播模式C.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相对真实信息D.是一种双向传播模式17.下面不是..”把关人”作用的是[B]A.对信息进行整理B.将选择后的信息传达给公众C.将信息划分重点和优先顺序D.为公众选出值得关心和注意的事件18.传播学者麦库姆斯提出了[D]A.”3S”论B.把关人理论C.两级传播论D.议题设置论19.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A]A.民意测验B.公众代表座谈会C.资料分析D.个人走访20.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是[C]A.协调整合B.形象整合C.关系管理整合D.功能整合1.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A)A.组织和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和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C.组织和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2.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通常称为(B)A.协调观念B.互惠观念C.传播观念D.服务观念3.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B)A.一种传播管理行为B.一种管理职能C.一门艺术和科学D.一种公众性的关系4.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D)A.法国B.奥地利C.英国D.美国6.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是(B)A.1985年在广州B.1987年在北京C.1986年在上海D.1987年在天津7.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
公共关系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A. 组织形象B. 组织行为C. 组织管理D. 组织文化答案:A2.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的是()A. 组织内部关系B. 组织与公众的关系C. 组织与市场的关系D. 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答案:B3.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 沟通B. 传播C. 交流D. 互动答案:B4.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被称为()A. 沟通B. 传播C. 交流D. 互动答案:D5.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形象的塑造和维护是通过()A. 广告B. 公关活动C. 市场营销D. 品牌管理答案:B6.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被称为()A. 信誉B. 权威C. 形象D. 品牌答案:A7.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被称为()A. 伙伴关系B. 合作关系C. 联盟关系D. 竞争关系答案:A8.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冲突被称为()A. 危机B. 问题C. 矛盾D. 冲突答案:D9.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被称为()A. 信息不对称B. 信息不透明C. 信息不完整D. 信息不准确答案:A10.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障碍被称为()A. 沟通障碍B. 传播障碍C. 交流障碍D. 互动障碍答案:A11.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被称为()A. 沟通B. 传播C. 交流答案:B12.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 沟通B. 传播C. 交流D. 互动答案:C13.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被称为()A. 沟通B. 传播C. 交流D. 互动14.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形象的塑造和维护是通过()A. 广告B. 公关活动C. 市场营销D. 品牌管理答案:B15.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被称为()A. 信誉B. 权威C. 形象D. 品牌答案:A16.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被称为()A. 伙伴关系B. 合作关系C. 联盟关系D. 竞争关系答案:A17.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冲突被称为()A. 危机B. 问题C. 矛盾D. 冲突答案:D18.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被称为()A. 信息不对称B. 信息不透明C. 信息不完整D. 信息不准确答案:A19.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障碍被称为()A. 沟通障碍B. 传播障碍C. 交流障碍D. 互动障碍答案:A20. 公共关系学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被称为()A. 沟通B. 传播C. 交流D. 互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公共关系学自考2019年10月历年真题
正确答案是: D
3【单选】(总分 1 分) 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和说明的公关操作 是 A 开发 B 广告 C 交际 D 游说
正确答案是: D
4【单选】(总分 1 分)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55 年 B1985 年 C1986 年 D1987 年
正确答案是: A
5【单选】(总分 1 分) 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是公众的 A 相关性
1
文档来源 V:zwEMBA
B 变化性 C 群体性 D 共同性
正确答案是: A
正确答案是: A
11【单选】(总分 1 分) 头脑风暴法的提出者是 A 奥斯本 B 西蒙 C 泰罗 D 弗鲁姆
正确答案是: A
12【单选】(总分 1 分) 策划方案可被实施并能取得科学有效的效果属于公共关系策划的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可行性原则 D 灵活性原则
正确答案是: C
13【单选】(总分 1 分) 整合营销传播最基础的形式是 A 形象的整合 B 功能的整合 C 协调的整合 D 认知的整合
正确答案是: D
14【单选】(总分 1 分) 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一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的方法是 A 同一外观法 B 主题线法 C 供应面策划法 D 特设会议法
正确答案是: A
3
文档来源 V:zwEMBA
15【单选】(总分 1 分) 某企业为庆祝该企业产品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而进行的庆典活动属于 A 开业庆典 B 周年庆典 C 重大成果庆典 D 受到特殊嘉奖庆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共关系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成立于
A.1937年
B.1947年
C.1987年
D.1991年
2.侧重从社会关系论角度认识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蔡尔滋
3.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和说明的公关操作是
A.开发
B.广告
C.交际
D.游说
4.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55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7年
5.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是公众的
A.相关性
B.变化性
C.群体性
D.共同性
6.组织最重要的基本目标公众是
A.内部公众
B.社区公众
C.顾客公众
D.媒介公众
7.肯定与否定、亲近与疏远体现了态度的
A.社会性
B.对抗性
C.两极性
D.协调性
8.作为思维的“窗口”,并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的心理因素是
A.性格
B.态度
C.需要
D.知觉
9.大众社会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对个人或群体发生一定的影响,可以约束
个人或群体行为的是
A.语言
B.流行
C.舆论
D.谣言
10.“把关人”之所以对信息交流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主要是出于自己的
A.预存立场
B.社会地位
C.知识储备
D.生活背景
11.头脑风暴法的提出者是
A.奥斯本
B.西蒙
C.泰罗
D.弗鲁姆
12.策划方案可被实施并能取得科学有效的效果属于公共关系策划的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13.整合营销传播最基础的形式是
A.形象的整合
B.功能的整合
C.协调的整合
D.认知的整合
14.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一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的方法是
A.同一外观法
B.主题线法
C.供应面策划法
D.特设会议法
15.某企业为庆祝该企业产品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而进行的庆典活动属于
A.开业庆典
B.周年庆典
C.重大成果庆典
D.受到特殊嘉奖庆典
16.BIS是指
A.理念识别系统
B.行为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
D.组织识别系统
17.属于最佳组织形象管理状态的组织形象地位是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18.组织的“吉祥物”又称为
A.组织标志
B.组织造型
C.组织象征图案
D.组织标准字
19.组织危机管理的核心阶段是
A.事前管理
B.事中管理
C.事后管理
D.宣传教育
20.主要说明对人或事情的看法会因一点而扩散开来的心理学概念是
A.马太效应
B.晕轮效应
C.溢出效应
D.鸵鸟心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中肩负的责任有
A.建立联系
B.沟通信息
C.咨询建议
D.策划组织
E.辅助服务
22.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可将公众划分为
A.首要公众
B.次要公众
C.临时公众
D.周期公众
E.稳定公众
23.下列公众属于稳定公众的有
A.老主顾
B.酒店常客
C.社区居民
D.足球场闹事的球迷
E.飞机误点滞留机场的旅客
24.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有
A.动机
B.兴趣
C.性格
D.气质
E.对象的组合
25.拉斯韦尔“5W”模式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
A.传播的分类
B.传播的符号
C.传播的宣传方法
D.传播对象的心理
E.传播对象的劝服
26.社会活动型公共关系的特点有A社会参与面广
B.与公众接触面大
C.社会影响力强
D.形象投资费用高
E.提高知名度
27.新闻发布会的工作环节包括
A.确定主题
B.确定邀请对象
C.会前准备
D.主持会议
E.收集反馈信息
28.挑战者为其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的特点有
A.肯定性
B.否定性
C.强制性
D.预见性
E.突然性
29.根据主客观属性,可将组织形象划分为
A.内在形象
B.外在形象
C.实态形象
D.虚态形象
E.正面形象
30.斯蒂文·芬克将危机管理阶段划分为
A.危机潜在期
B.危机突发期
C.信号侦测期
D.危机蔓延期
E.危机恢复期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简述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32.简述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能力。
33.简述展览会的特点。
34.简述态度的特性。
35.简述公共关系活动行为方式的类型。
36.简述危机预警机制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述口语传播的优点和弱点。
38.试述组织形象的构成。
五、案例分析题:10分。
39.2018年5月20日,某集团在招商大厦举行了新展厅开幕仪式。
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时雨主持了此次活动,前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等领导为开幕式作了简短致为了营造现场热烈气氛,集团代表同嘉宾们举行了现场剪彩香槟祝酒施放礼辞等仪式。
与会的各界嘉宾同集团的代表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就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开幕式取得圆满成功。
(1)分析该集团开幕仪式的成功之处。
(2)简述开幕典礼的一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