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你是你的船长》 课文精讲 语文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你是你的船长》教学设计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你是你的船长》教学设计 语文版

《你是你的船长》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这是一篇与学生生活实际非常贴近的文章,内容较容易理解,不必花功夫来逐句讲解。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探究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长需具备的素质入手,进而理解题目的深刻涵义及作者给予的忠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作为人生之舟的船长所需的品质,最后通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让学生畅谈自己是否有能力做船长以及父母是否可以作自己的船长,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育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独立、创新和合作精神,珍惜宝贵的时光,把握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同时培养孩子们公平、公正、正义感和同情心。

教学目的:(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意,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2.把握作者独具一格的演讲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教师激趣引入后解题,让学生对本文的中心内容有所了解,探讨本文的演讲思路,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文意,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惜宝贵的时光,把握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

同时培养孩子们公平、公正、正义感和同情心。

2.教育学生尊重父母,感谢他们赋予每个孩子宝贵的生命。

(四)延伸与拓展1.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乐于联系自身实际,勇于对自己进行心理剖析。

2.培养学生独立、创新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析欣赏本文的演讲思路。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难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有风平浪静的温柔的一面,也有波涛汹涌的粗犷的一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海的温柔与粗犷吧!(欣赏从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剪辑的片段)二、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设置:看了刚才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你认为作为一船之长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思维导航:作为一船之长,他应该具备(1)要有较强的方位意识;(2)要有高度的责任感;(3)要有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4)遇到险情要有临危决断、指挥若定的能力;(5)要善于听取船员的意见;(6)要向泰坦尼克号中的船长一样,船沉时最后一个跳船。

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课件-(语文版八年级下):《你是你的船长》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课件-(语文版八年级下):《你是你的船长》教案

你是你的船长-一寄语十五岁教学内容教科书102页。

10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意,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

2.把握作者独具一格的演讲思路。

◆过程与方法教师先解题,让学生对本文的中心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模拟演讲;弓懈学生体会 文意,最后与学生共同探讨本文的演讲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惜宝贵的时光,把握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

同时培养孩子们公 平、公正、正义的精神和同情心。

2.教育学生尊重父母,感谢他们赋予每个孩子宝贵的生命。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分析欣赏本文的演讲思路。

◆难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突破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可创设情景,对课文进行适当修改后模 拟演讲,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对本文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用于课堂模拟演讲上。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解题,导入课文 1.分析题意,进入新课学习2.营造氛围,讲读课 2.积极配合教师,聆听“母亲”的谆谆教导3.分析作者演讲思路 3.理清作者的演讲思路4.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4.完成课堂练习一、解题.导入课文(约 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 了解一下它的来历。

本文的作者是 一1. 踊跃发言。

生:“你是你的船长“,意思是我们要 把握自己的人生航位学生的母亲,2000年.,她女儿所 在的北京101中学初三(4)班举行了 一个主题班会,为全班孩子集体过 15岁的生日。

作者当时作为学生家 长代表在会上发言,本文就是她的 发言稿。

请大家看课题--你是你 的船长,谁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 板书课题。

2.师:不错,大家说得非常好。

另外, 本文还有一个副标题--寄语十五 岁,这个词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师:谁能给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4.师:很好。

这位母亲对十五岁孩子 们的这番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

八年级语文下册 15 你是你的船长课文分析 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5 你是你的船长课文分析 版

15. 你是你的船长这篇演讲是一位家长在女儿班级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上的发言。

班会主题是“你是你的船长”,全班孩子集体过十五岁生日,家长也参加。

班会上学生、家长、老师都做了寄语十五岁的发言,这是其中一篇家长发言。

作者用真切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紧紧扣住“你是你的船长”这一主题代表全体家长表达了心声,教育孩子们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整个发言的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由对孩子成长的感慨引入话题。

这一部分由十五年前孩子出生时的心情写起,“激动而难忘”。

面对此时“健康而有力”、“整整齐齐地、肩并肩地坐在这儿”的十五岁的孩子们,家长的心情更是复杂而激动。

孩子们年轻的生命“互相交换着能量”,从这里开始话题,一步步导向发言的中心。

第二部分(第2节—第12节),以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地引导孩子们积极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

这一部分是发言的主体。

作者巧妙地提出几个问题,逐步地引导孩子们思考,使这篇演讲体现出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结构。

作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孩子们掐一掐自己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得到孩子们肯定的回答后,作者说:“知道自己的疼痛,你们有着人类正常的感觉和感受。

”接着,她提出第二个问题:“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她以孩子受伤,妈妈心疼的例子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意识到:“除了我们自己,别人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疼痛。

”作者随之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能感到别人的疼痛?她举例:当妈妈切破手指时,孩子也感到心疼,于是,这个问题同样也得到了孩子们肯定的回答。

演讲到此,作者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用抒情的语言做了一个小结:“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这一部分里,作者抛出了几个由浅入深的问题,组织大家参与活动与思考,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孩子和家长。

语文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你是你的船长

语文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你是你的船长

⑥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
201世9/点是什么?
成为你自己。
8.第③自然段中“由此可见”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概
括。
“此”指代的内容是人们不愿意从身体到灵魂都是拿破仑。(答到大
意即可)
9.作者论述的“你自己”具有怎样的特点?怎样才能成为“你自
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
碌,没有自己的内在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没有冤枉他。因
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
201他9/9自/16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11
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答
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
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长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
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
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
2019/9/16
2
3.主题解说 作者用真切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紧紧扣住“你是你 的船长”这一主题代表全体家长表达了心声,教育孩子们要养成公平、 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 感的人。
2019/9/16
3
4.写作借鉴
这篇文章完全符合演讲的基本特征,具有演讲稿的特点。
(1)“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都印在我们的心
中。( 引用 )
(2)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教案语文版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每个孩子的中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执教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的演讲词《你是你的船长》,让我感受到了与孩子对准音调的魅力,愿将此心动之旅与各位某某分享。

《你是你的船长》是一篇语言准确、感情强烈的演讲词,通过学习,既能让学生了解演讲词的特点,又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为此,本节课我制订了如下目标:第一,了解演讲词的主要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第二,探究本文写法。

第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高修养,为把握人生航向而努力。

面对如此情感强烈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位家长的心声,准备做好自己的船长,同时探究此篇的写法,体会语言特点。

是我授课前思考的问题,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犹如心头点亮了一盏灯: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不就是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作者、老师、学生彼此沟通情感,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吗?有了这样的认识,在设计教学时,我始终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出发点进行活动。

为制造氛围,让学生体验走进主题班会的现场感,我在开课之前请学生自己在黑板上设计了“你是你的船长”的主题标语。

走进教室,看着同学们的眼神,我知道了他们已经提前“来”到了会场。

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对准音调,拨动心弦”为主线,学生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分四个板块展开:第一、谈成长感言,激情入题我请一名同学准备了自己从0岁至15岁的一组照片,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请同学们观察这组照片,说说特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我顺着同学们的话题引出课题:同学们,我们在父母老师的呵护教育下一天天成长,茫茫的人海中,有我们自己的生命之舟,十五岁了,我们应该扬起自己生命的风帆,做自己的船长,认识世界,感受生活了。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你是你的船长”主题班会的现场,来听听家长X卫平的心声!(同学们的感言情真意切:提到父母的养育之艰辛,说到了自己的成长之快乐,谈到了今后的生命之旅程……稚嫩的脸上写满庄重,青春的眉宇间飞扬坚毅,我读懂了,孩子们已做好扬帆的准备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你是你的船长》PPT课件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你是你的船长》PPT课件

(3)作者为了提出中心观点,设计了哪三个问题?作者设置三 个问题的目的何在? 答案:问题:①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 ②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 痛呢?③别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 感受到别人的疼痛?设置三个问题的目的是吸引听众(在场的 孩子和家长),并引出中心观点。
1、作者运用哪几种方法去刻画人物的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句 子进行分析。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物的。 2、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倍 速 课 时
陈尧咨(善射)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卖油翁(善酌)
睨之
语言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动作 笑而遣之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倍速性格:

时道理:
自矜(骄傲)
对比
取置覆酌沥 谦虚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 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倍 速 课 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
: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答案:(1)无动于衷 (2)幸灾乐祸
3.走进文本 (1)课文题目“你是你的船长”是什么含义? 答案:你是你人生航船的主宰,你的人生之旅全在于你自己的 把握,全在于你平时的修养,包括品德、知识与能力。 (2)本文作者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作者的观点是希望孩子们具有公平、公正的观念,做一 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倍 速 课 时
学习目标

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教案(语文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教案(语文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教案(语文版初二下) 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白得文意,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

2•把握作者独具一格的演讲思路。

过程与方法教师先解题,让学生对本文的中心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模拟演讲;弓懈学生体会文意,最后与学生共同探讨本文的演讲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教育学生珍爱宝贵的时刻,把握机遇,制造人一辈子的辉煌。

同时培养小孩们公平、公平、正义的精神和同情心。

2•教育学生尊重父母,感谢他们给予每个小孩宝贵的生命。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分析观赏本文的演讲思路。

难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突破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可创设情形,对课文进行适当修改后模拟演讲,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性。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对本文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用于课堂模拟演讲上。

学生预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教学步骤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解题,导入课文1.分析题意,进入新课学习2.营造氛围,讲读课 2 .积极配合教师,倾听"母亲〃的谆谆教诲3.分析作者演讲思路3.理清作者的演讲思路4.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4 .完成课堂练习一、解题.导入课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1. 积极发言。

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来历。

本文的作者生:”你是你的船长”,意思是我是一位学生的母亲,2000年,她女儿们要把握自己的人一辈子航线,把所在的北京101中学初三(4)班举行握自己的命运。

了一个主题班会,为全班小孩集体过生:我们每个人差不多上自己生15岁的生日。

作者当时作为学生家长命之舟的船长,这艘船将驶向何师:……我能感受到你们热切韵视 学生开始均木呐地望着教师,随后 线交错在一起,你们年轻的生命在互 豁然爽朗,纷纷伸手去掐胳膊或脸, 相交换着能量,……现在请同学们伸 此起彼伏地叫道:"疼。

〃 出你们的手来,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 读到此 2.纷纷想像假如此事发生自己会处停下来,凝视学生,看他们的反应。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课文精讲15.《你是你的船长》课文精讲“船长”是一船之主,他应该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具有临危决断、指挥若定的能力。

人生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远航,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位船长。

这个船长的人选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只能是你自己。

课文从同情心说起,深入论证了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提出养成公平、公正的正义观念,学会用理性正确地把握、主宰自己生命的方向。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坠地()掐()抽屉()敞开()障碍()歧视()鄙视()2、词语解释【呱呱坠地】指婴儿出生。

呱(gū)呱,婴儿出生时发出的、啼哭声。

【交织】课文中指穿梭往来、纵横交错在一起。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幸灾乐祸】对他人遭遇灾祸感到高兴。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临下方。

多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语出《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是一位_________在女儿所在班级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上的发言,作者用_________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__________的交流,完全符合_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1、坠(zhuì)地掐(qiā)抽屉(ti)敞(chǎng)开障碍(ài)歧(qí)视鄙(bǐ)视3、家长亲切心与心演讲二、课文学习1、“你是你的船长”是什么含义?【明确】其含义是:你是你人生航船的主宰,你的人生之旅怎样全在你自己把握,全在你平时的修养,包括品德、知识与能力。

2、文章的正文与题目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

正文主要是通过一事三问及其回答,告诉孩子们应该养成公平、公正的习惯,应该做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旅,从而把好自己的人生航向。

3、作者为什么以“你是你的船长”为题?【明确】作者演讲目的在于让同学自己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航船,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你是你的船长》教案内容预览:你是你的船长-一寄语十五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意,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

2.把握作者独具一格的演讲思路。

◆过程与方法教师先解题,让学生对本文的中心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模拟演讲;弓懈学生体会文意,最后与学生共同探讨本文的演讲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惜宝贵的时光,把握机遇,创造人生的辉煌。

同时培养孩子们公平、公正、正义的精神和同情心。

2.教育学生尊重父母,感谢他们赋予每个孩子宝贵的生命。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分析欣赏本文的演讲思路。

◆难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突破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可创设情景,对课文进行适当修改后模拟演讲,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对本文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用于课堂模拟演讲上。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一、解题.导入课文(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来历。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学生的母亲,2019年,她女儿所在的北京101中学初三(4)班举行了一个主题班会,为全班孩子集体过15岁的生日。

作者当时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在会上发言,本文就是她的发言稿。

请大家看课题--你是你的船长,谁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课题。

2.师:不错,大家说得非常好。

另外,本文还有一个副标题--寄语十五岁,这个词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师:谁能给我们具体分析一下?4.师:很好。

这位母亲对十五岁孩子们的这番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

现在就让我们来静静聆听……1.踊跃发言。

生:“你是你的船长“,意思是我们要把握自己的人生航线,掌握自己的命运。

生: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之舟的船长,这艘船将驶向何方,命运如何,完全看我们怎样驾驶它。

2.齐声回答:借代。

3.举手回答。

生:寄语十五岁,意为捎给十五岁的话,实际上是对十五岁的人谭的话。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5你是你的船长》PPT课件 (1)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5你是你的船长》PPT课件 (1)

板书设计
• 提问: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别人是不 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
自己会感觉到疼痛--->家长可以感觉到孩子 的疼痛--->孩子可以感觉到家长的疼痛---> 人们都会对他人的处境有所感受——>人类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应对任何人抱 漠视态度—>应该培养同情心和正义感,培 养公平、公正的观念
你是你的 船长
——寄语十五岁
课文背景
•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学生的母亲,2000年 3月3日,她女儿所在的北京101中学初三 (4)举行了一个主题班会,为全班孩子 集体过15岁的生日。作者当时作为学生家 长代表在会上发言,本文就是她的发言稿。
解题
说说自己对课题《你是你的船长》的理解
我们要把握人生的航线,掌 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每个人都是 生命之舟的船长。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如何才能成为作者希望的那种做一个有同情 心、有正义感的人呢?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文字。
(“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伤害一个人”),
如何理解文中的“一身化作千万 身”?
作者通过三个问题的铺垫,自然 地得出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 受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希望孩子们 富有同情心,能够以一个善良的心去 感受别人的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
结构分析
• 整个发言的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第1节)由对孩子成长的感慨引入话
题。 第二部分(第2节~第13节)以三个问题层层深 入地引导孩子们积极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 的人们。 第三部分(第14节)教育他们要养成公平、公 正、正义的观念,提出正确驾驭人生的观点。
自• 1.在主题班会上,作为学生家长代表的作者提出了 学 哪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什么关系?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你是你的船长》PPT课件 (六)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你是你的船长》PPT课件 (六)

指 3.通过三个问题,引出了作者什么观点?归纳出了 什么结论?
导 提出问题
作者观点
得出结论
1到自自己己环 环能的否疼感痛 2自己相能否感
到别扣人疼痛
3相互之间能 否感到疼痛
层层深入
敞开心扉、 感受世界和 世界上的人 们
作者希望孩子们 具有公平、公正 的观念,做一个 有同情心、有正 义感的人。
尔安敢轻吾射
动作 笑而遣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取置覆酌沥ຫໍສະໝຸດ 对比谦虚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 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何才能成为作者希望的那种做一个有同情 心、有正义感的人呢?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文字。 (“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伤害一个人”),
体察感悟 这位学生家长的演讲情
真意切,语重心长,读了这篇课文后, 你认为“你是你的船长”这句话的含义 是什么? 你将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 你有哪些心里话要说,请写到纸上。
船长是一船之主,他应该能 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临 危不惧、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 还具有临危决断、指挥若定的能 力。
人生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远 航,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位船长, 这个船长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只 能是你自己。
拓展
母亲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是这个 主题班会的一部分,班会更主要的 内容是我们同学代表的发言。同学 们听了母亲的发言之后或者在这人 生十字路口,一定有许多话想要说、 许多感受要表达。请同学们对此谈 谈感受、说说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是你的船长》“船长”是一船之主,他应该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具有临危决断、指挥若定的能力。

人生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远航,同样也需要这样一位船长。

这个船长的人选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只能是你自己。

课文从同情心说起,深入论证了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而提出养成公平、公正的正义观念,学会用理性正确地把握、主宰自己生命的方向。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坠地()掐()抽屉()敞开()障碍()歧视()鄙视()2、词语解释【呱呱坠地】指婴儿出生。

呱(gū)呱,婴儿出生时发出的、啼哭声。

【交织】课文中指穿梭往来、纵横交错在一起。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幸灾乐祸】对他人遭遇灾祸感到高兴。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临下方。

多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语出《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文是一位_________在女儿所在班级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上的发言,作者用_________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__________的交流,完全符合___________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1、坠(zhuì)地掐(qiā)抽屉(ti)敞(chǎng)开障碍(ài)歧(qí)视鄙(bǐ)视3、家长亲切心与心演讲二、课文学习1、“你是你的船长”是什么含义?【明确】其含义是:你是你人生航船的主宰,你的人生之旅怎样全在你自己把握,全在你平时的修养,包括品德、知识与能力。

2、文章的正文与题目是否矛盾?【明确】不矛盾。

正文主要是通过一事三问及其回答,告诉孩子们应该养成公平、公正的习惯,应该做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样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旅,从而把好自己的人生航向。

3、作者为什么以“你是你的船长”为题?【明确】作者演讲目的在于让同学自己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航船,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解析】从作者的演讲目的考虑。

4、作者为了提出中心观点,设计了哪三个问题?【明确】①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②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③别人能够感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到别人的疼痛?5、作者设置三个问题的目的何在?【明确】①吸引听众(在场的孩子和家长)。

②引出中心观点。

【解析】从提问题时的听众反应和提问题后的作者总结性语言考虑。

6、读下面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1)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

(2)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因为你自己也同样会有弱点、不幸、失败或缺陷。

你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居高临下、歧视或鄙视,没有任何理由伤害或继续伤害一个人。

(3)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来,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

(4)同学们,让我们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等你们长大了,从中还要发展出更重要的观念——正义的观念。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

(1)作者希望孩子们富有同情心,能够以一个善良的心去感受别人的幸福快乐和不幸痛苦。

(2)作者希望孩子们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3)作者在说理前用直观形象的实践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为下面讲抽象的道理提出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论证。

带有悬念性,引论巧妙。

(4)“公平、公正、正义”这些词表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分寸感。

“逐渐”表明是一个养成过程,是长期行为;“公平”是“公正”的前导;公平、公正又是正义的感性基础。

十分富有说服力。

7、试比较下面两个疑问句,并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①别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受到别人的疼痛?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比较分析:①是一般疑问句,②是设问句,都能引起听众或读者的注意与思考。

8、正标题“你是你的船长”的含义是什么?副标题为“寄语十五岁”,你认为作者最想对十五岁的我们说些什么?【明确】你是你的船长:“你们要做自己的船长,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

”寄语十五岁:“让我们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希望你们将来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9、文章开头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好,就从这里开始”,其中“这里”指什么?作者是怎样“开始”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明确】其中“这里”指“你们整整齐齐地……你们年轻的生命在互相交换着能量。

”作者是这样开始的:让同学们伸手掐自己的胳膊或脸,看疼不疼。

这样做有的好处是:引起听众兴趣,活跃气氛,便于进一步引入自己的话题。

10、在孩子们集体过十五岁生日的主题班会上,作者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在自己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她是怎样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的?【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演讲的思路。

作者希望学生们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做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为了阐述这一观点,作者采取了层层推进的方法。

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为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她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我们当然知道自己的疼痛,但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接着,她再次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别人能够感到我们的疼痛,而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到别人的疼痛?三个问题形成了一个系列,层层深入,让学生们推己及人,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中心观点,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一名称职的船长。

11、对文章结构的理解【明确】(1)文章结构图┏主题班会┓你┏第一部分(1)┫应邀发言┣年轻的生命┓┃┃讲些什么┃┃是┃┗健康有力┛┃┃┏掐掐胳膊┓┃你┃┃掐掐脸面┃幸福你幸福┣中国的未来┫第二部分(2~13)┫自觉疼痛┣痛苦你痛苦┃这代人的希望的┃┃别人知道┃┃┃┗感觉别人┛┃船┃┏公平正义┓┃┗第三部分(14)┫有正义感┣未来有希望┛长┃有同情心┃┗把握航程┛(2)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段),作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提出本文要议论的问题。

第二部分(2~13段),由同情心入手,逐层深入地议论为什么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

第三部分(14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正确驾御人生的观点。

三、深入探究1、对本文说理方法的理解【明确】①运用人人都熟知的具体事例生动地说理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如文中让同学掐胳膊或脸;看见妈妈切菜时切破了手指该怎么办,使同学们很有切身感受地接受了作者所讲道理,加强了说服力。

②抓住关键逐层深入地说理,体现了文章构思的巧妙。

文章要讲的观念,是人生应向正义的方向正确地把握人生。

作者说理时先反复讲同情心。

因为只有同情心,才使公平、公正、正义有扎实的基础。

2、本文是一位家长在女儿所在班级举行的一次主题班会上的发言,作者用真切的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请你谈谈它是否符合演讲的基本特征。

【明确】本文完全符合演讲的基本特征。

第一,演讲要面对着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个人的思想、观点、看法。

本篇作者面对的听众是北京101中学初三(4)班全体学生和家长,她紧紧扣住“你是你的船长”这一主题代表全体家长表达了心声。

第二,演讲要有中心、有条理,结构比较完整。

本篇的中心是希望学生逐渐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要做自己的船长,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为了表达这一中心,作者巧妙地提出几个问题,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逐步地引导孩子们思考,使这篇演讲体现出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结构。

作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让孩子们掐一掐自己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得到孩子们肯定的回答后,作者说:“知道自己的疼痛,你们有着人类正常的感觉和感受。

”接着,她提出第二个问题:别人是不是也知道我们的疼痛呢?这个问题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意识到:“除了我们自己,别人也能感到我们的疼痛。

”作者随之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能够感到别人的疼痛?这个问题同样也得到了孩子们肯定的回答。

演讲到此,作者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用抒情的语言做了一个小结:“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

”紧接着,作者又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从根本上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顺理成章地得出演讲的中心观点:要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将来还要发展自己的正义感,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

第三,演讲带有鼓动性。

从文中括号部分可以看出,作者抛出的几个由浅人深的问题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孩子和家长。

他们认真地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使整个演讲的场面热烈而感人。

演讲结尾处的语言更是掷地有声,冲击着在场每一个听众的心灵。

总之,这是一次成功的演讲,具有生活的真实与质朴,可以激励听众。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演讲者不仅有超群的智力、娴熟的技巧,而且也具备较高的思想品格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