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检测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教学文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基础1.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
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
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一转换原理一序号主称传感器,代号C;被测量一一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2;转换原理一一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3;序号一一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
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如何进行?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
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 o,Uo=U+AU ,其中A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
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 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教案资料
第一章传感器基础I. 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
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图给岀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岀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传感器输岀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
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 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一转换原理一序号主称传感器,代号C;被测量一一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2;转换原理一一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3;序号一一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
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 测量稳压电源输岀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如何进行?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岀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
此时输岀电压认可表示为U o,U o=U+A U,其中△ 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
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 o的要求,因此对厶U,这个小量造成的U o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一、填空题(每题3分)1、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2、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机械变形,导致其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
3、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是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后,其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4、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
5、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不同点是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
6、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是指金属应变片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叫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7、固体受到作用力后电阻率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压阻效应。
8、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9、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10、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1、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2、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3、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最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一、填空题(每题3分)1、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2、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机械变形,导致其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
3、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是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后,其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4、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
5、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不同点是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6、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是指金属应变片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叫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7、固体受到作用力后电阻率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压阻效应。
8、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9、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10、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11、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2、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传感器基础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
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
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主称——传感器,代号C;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2;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3;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
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 如何进行?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
此时输出电压认可表示为U0,U0=U+△U,其中△U是负载电阻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变化量,相对U来讲为一小量。
如果采用偏差法测量,仪表必须有较大量程以满足U0的要求,因此对△U,这个小量造成的U0的变化就很难测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共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传感器基础l.检测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答: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通常是由传感器、测量电路和显示记录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分别完成信息获取、转换、显示和处理等功能。
当然其中还包括电源和传输通道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下图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学量的装置,显然,传感器是检测系统与被测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部件,是检测系统最重要的环节,检测系统获取信息的质量往往是由传感器的性能确定的,因为检测系统的其它环节无法添加新的检测信息并且不易消除传感器所引入的误差。
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通常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微弱的,就需要由测量电路加以放大,以满足显示记录装置的要求。
根据需要测量电路还能进行阻抗匹配、微分、积分、线性化补偿等信号处理工作。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
2.传感器的型号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意义?依次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主称——传感器,代号C;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2;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标记。
见附录表3;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等。
若产品性能参数不变,仅在局部有改动或变动时,其序号可在原序号后面顺序地加注大写字母A、B、C 等,(其中I、Q不用)。
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C WY-YB-20;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3.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用何种测量方法如何进行答:测定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电阻变化的情况时,最好采用微差式测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传感器与⾃动检测技术⼀、填空题(每题3分)1、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产⽣可⽤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2、⾦属材料的应变效应是指⾦属材料在受到外⼒作⽤时,产⽣机械变形,导致其阻值发⽣变化的现象叫⾦属材料的应变效应。
3、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是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应⼒作⽤后,其电阻率发⽣明显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4、⾦属丝应变⽚和半导体应变⽚⽐较其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在外界⼒作⽤下产⽣机械变形,从⽽导致材料的电阻发⽣变化。
5、⾦属丝应变⽚和半导体应变⽚⽐较其不同点是⾦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机械形变为辅。
6、⾦属应变⽚的灵敏度系数是指⾦属应变⽚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电阻的相对变化叫⾦属应变⽚的灵敏度系数。
7、固体受到作⽤⼒后电阻率要发⽣变化,这种现象称压阻效应。
8、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电阻应变⽚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9、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电阻应变⽚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10、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电阻应变⽚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1、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电阻应变⽚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2、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电阻应变⽚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3、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电阻应变⽚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完整word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课案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一、填空题〔每题 3 分〕1、传感器平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变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理变换电路组成。
2、金属资料的应变效应是指金属资料在碰到外力作用时,产活力械变形,以致其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金属资料的应变效应。
3、半导体资料的压阻效应是半导体资料在碰到应力作用后,其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4、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活力械变形,进而以致资料的电阻发生变化。
5、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不相同点是金属资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成主,资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资料那么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以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成辅。
6、金属应变片的矫捷度系数是指金属应变片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叫金属应变片的矫捷度系数。
7、固体碰到作用力后电阻率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压阻效应。
8、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9、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10、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变换为电阻的变化。
11、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变换为电阻的变化。
12、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变换为电阻的变化。
13、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变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变换为电阻的变化。
传感器检测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传感器检测技术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自动检测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自动检测系统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气象观测系统属于开环系统,炉温自动系统属于闭环系统。
2.有人把计算机比喻为一个人的大脑,传感器则是人的感官。
3.对仪表读数不需经过任何运算就能直接得到测量的结果,就叫直接测量。
对被测物理量必须经过方程组才能得到最后结果,就叫间接测量。
4.传感器命名:主题词加四级修饰语构成,第一级修饰语是指被测量;第三级修饰语是指特征描述;第四级修饰语是指主要技术指标。
年12月1日国家批准实施的GB/T14479-93《传感器图用图形符号》已与国际接轨。
按照它的规定,传感器图用图形符号符号要素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组成,其中要素正方形表示转换元件。
等边三角形表示敏感元件。
6.我国电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S就是按满度相对误差γm分级的;按大小依次分成,,,,,。
例如某电表S=即表明它的准确度等级为3级,也就是它的满度误差不超过±%,即|γm|≤,或习惯上写成γm=±。
为了减小测量中的示值,在word教育资料进行量程选择时应尽可能使示值接近满度值,一般以示值不小于满度值的2/3为宜。
7.某级电流表,满度值A=100μA,求测量值分别为x1=100μA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1%。
x2=80μA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x3=20μA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0,5%。
9.家用电器的温度检测中,空调器属于湿度传感器,电冰箱属于温度传感器。
10.热敏电阻按其性能分为正温度系数,负温度系数临界温度系数三种,电机的过热保护属PTC保护,晶体管保护属NTC保护。
11.电容式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
12按误差产生的特性可将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级电工仪表的引用误差的最大值不超过±%.。
14.标称值为102μf,容许误差为±5%的电容,其实际值范围是15.测量100℃的温度用级温度计可能产生的绝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16.温包、毛细管和压力敏感元件组成的是压力式温度计。
《检测与传感技术应用》课程期末考试题
《检测与传感技术应用》课程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单选题] *A.重复性B. 线性度C. 灵敏度D. 固有频率(正确答案)2、误差分类,下列不属于的是:() [单选题] *A.系统误差B.绝对误差(正确答案)C.随机误差D.粗大误差3、非线性度是表示校准()的程度:()。
[单选题] *A.接近真值B.偏离拟合直线(正确答案)C.正反行程不重合D.重复性4、传感器的组成成分中,直接感受被侧物理量的是:() [单选题] *A.转换元件B.敏感元件(正确答案)C.转换电路D.放大电路5、传感器的灵敏度高,表示该传感器:() [单选题] *A.工作频率宽B.线性范围宽C.单位输入量引起的输出量大(正确答案)D.同意输入量大6、下列不属于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的传感器是:() [单选题] *A.应变式传感器B.化学型传感器(正确答案)C.压电式传感器D.热电式传感器7、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 [单选题] *A.测量B.感知C.信号调节D.转换(正确答案)8、回程误差表明的是在()期间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单选题] *A.多次测量B.同次测量C.正反行程(正确答案)D.不同测量9、仪表的精度等级是用仪表的()来表示的:()。
[单选题] *A.相对误差B.绝对误差C.引用误差(正确答案)D.粗大误差10、利用相邻双臂桥检测的应变式传感器,为使其灵敏度高、非线性误差小:()[单选题] *A.两个桥臂都应当用大电阻值工作应变片B.两个桥臂都应当用两个工作应变片串联C.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反的工作应变片(正确答案)D.两个桥臂应当分别用应变量变化相同的工作应变11、减压阀控制的是()压力:() [单选题] *A.进口B.出口(正确答案)C.进、出口12、采用调速阀的调速回路,当节流口的通流面积一定时,通过调速阀的流量与外负荷:() [单选题] *A.无关(正确答案)B.成正比C.成反比13、节流阀之所以能调节流量是因为节流阀:() [单选题] *A.改变了液压油的通流面积(正确答案)B.调节了液压泵的流量C.改变了压力油的流向14、气动系统中,用来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向系统提供动力的装置是:()[单选题] *A.气源装置(正确答案)B.辅助元件C.执行元件15、气源装置一般把空气压缩到原来体积的()左右形成压缩空气:() [单选题] *A.1∕7(正确答案)B.1∕8C.1∕916、气缸和气动马达属于() [单选题] *A.动力元件B.控制元件C.执行元件(正确答案)17、在实际应用中,为使气源质量满足气动元件的要求,常在气动系统前面安装:() [单选题] *A.压力计B.气源调节装置(正确答案)C.调节器18、气动系统中,用来连接以及对系统进行消音、冷却、测量等的一些元件被称为:() [单选题] *A.控制元件B.执行元件C.辅助元件(正确答案)19、后冷却器一般都安装在空气压缩机的()管路上:() [单选题] *A.出口(正确答案)B.进口或出口20、5∕2双气控换向阀使1至2导通的控制口用数字:() [单选题] *A.10B.12(正确答案)C.1421、3∕2常开型单气控换向阀的信号控制口用“10”表示,其表示含义:()[单选题] *A.使阀门关闭(正确答案)B.使1至2导通C.使1至4导通22、以下各阀中不属于方向控制阀的是:() [单选题] *A.液控单向阀B.液控顺序阀(正确答案)C.普通单向阀23、下面不属于液控单向阀的功能的是:() [单选题] *A.使油路长时间保压B.作为充油阀使用C.组合成单向顺序阀(正确答案)24、在液压系统中可用于安全保护的控制阀是:() [单选题] *A.单向阀B.换向阀C.溢流阀(正确答案)25、溢流阀与变量泵并联,此时溢流阀的作用是:() [单选题] *A.换向B.防止过载(正确答案)C.控制流量26、溢流阀起稳压、安全作用时,一般安装在()的出口处:() [单选题] *A.液压泵(正确答案)B.换向阀C.节流阀27、用三位四通换向阀组成卸荷回路,要求液压缸停止时两腔不通油,该换向阀中位机能应选取:() [单选题] *A.“M”(正确答案)B.“Y”C.“P”28、当三位四通换向阀在中位时,要求工作台用手摇,液压泵可卸荷,则换向阀应选用滑阀机能:() [单选题] *A.“H”√(正确答案)B.“Y”C.“P”29、当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型中位机能可实现液压缸的锁紧:()[单选题] *A.“H”B.“Y”C.“O”(正确答案)30、当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型中位机能可实现液压缸的差动连接:() [单选题] *A.“Y”B.“OC.“P”(正确答案)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时,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改变条件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传感器》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传感器》教学设计.《传感器》教学设计纪孟嘉北京市物理学科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传感器》教学设计北京市平谷中学纪孟嘉一、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对传感器教学应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强调物理学科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对传感器工作原理的探究,进入新课教学。
整节课以实验贯穿始终,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探究,了解什么是光电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是如何将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并抓住这一共性原理特征。
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上的不成熟性,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究主体等特点,本节课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过程。
教学时力避深奥的理论,侧重于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传感器的巨大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
(2)知道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的技术意义;(3)了解干簧管、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特性及其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知道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传感器在生活、生产、科技领域的种种益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加强物理与STS的联系。
(2)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干簧管、光敏电阻及热敏电阻的特性,理解传感器是如何将非电学量转变为电学量的。
四、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五、教学资源(1)实验器材:干簧管、光敏电阻、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金属热电阻(取日光灯灯头处的钨丝),万用表、磁铁、电源、小灯泡、导线、温度计、烧杯、铁架台、酒精灯等。
(2)课件:各视频或图片资源。
六、教学过程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实例,可以让学生知道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及答案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两片间隙为1mm的两块平行极板的间隙中插入(),可测得最大的容量。
A、塑料薄膜B、干的纸C、湿的纸D、玻璃薄片2、( )又可分为累进性的、周期性的和按复杂规律变化的几种类型。
A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C恒值系统误差D随机误差3、改变电感传感器的引线电缆后,( )A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B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C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D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4、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5、以下不属于我国电工仪表中常用的模拟仪表精度等级的是( )A 0.1B 0.2C 5D 26、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
A、提高测量灵敏度B、减小非线性误差C、提高电磁兼容性D、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7、当石英晶体受压时,电荷产生在( )。
A、Z面上B、X面上C、Y面上D、X、Y、Z面上8、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
A、悬臂梁B、弹簧管C、实心轴D、圆环9、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抵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B、起冷端温度抵偿作用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D、提高灵敏度10、测量误差中包括的误差有( )(1)体系误差(2)随机误差(3)粗大误差(4)动态误差A (1)(2)B (1)(3)C (2)(4)D (3)(4)11、测得某检测仪表的输入信号中,有用信号为20毫伏,干扰电压也为20毫伏,则此时的信噪比为( )。
A、20dBB、1 dBC、0 dBD、50dB12、发现某检测仪表机箱有麻电感,必须采取( )步伐。
A、接地保护环B、将机箱接大地C、抗电磁滋扰D、抗红外辐射13、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及答案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及答案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两片间隙为1mm的两块平行极板的间隙中插入( ),可测得最大的容量。
A、塑料薄膜B、干的纸C、湿的纸D、玻璃薄片2、( )又可分为累进性的、周期性的和按复杂规律变化的几种类型。
A 系统误差B 变值系统误差C 恒值系统误差D 随机误差3、改变电感传感器的引线电缆后,( )A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B 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C 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D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4、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 )。
A、电容和电感均为变量B、电容是变量,电感保持不变C、电感是变量,电容保持不变D、电容和电感均保持不变5、以下不属于我国电工仪表中常用的模拟仪表精度等级的是( )A 0.1B 0.2C 5D 26、热电阻测量转换电路采用三线制是为了( ) 。
A、提高测量灵敏度B、减小非线性误差C、提高电磁兼容性D、减小引线电阻的影响7、当石英晶体受压时,电荷产生在( ) 。
A、Z面上B、X面上C、Y面上D、X、Y、Z面上8、汽车衡所用的测力弹性敏感元件是( )。
A、悬臂梁B、弹簧管C、实心轴D、圆环9、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经常使用补偿导线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补偿热电偶冷端热电势的损失B、起冷端温度补偿作用C、将热电偶冷端延长到远离高温区的地方D、提高灵敏度10、测量误差中包括的误差有( )(1)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 (3)粗大误差 (4)动态误差A (1)(2)B (1)(3)C (2)(4)D (3)(4)11、测得某检测仪表的输入信号中,有用信号为20毫伏,干扰电压也为20毫伏, 则此时的信噪比为( )。
A、20dBB、1 dBC、0 dBD、50dB12、发现某检测仪表机箱有麻电感,必须采取( )措施。
A、接地保护环B、将机箱接大地C、抗电磁干扰D、抗红外辐射13、将超声波(机械振动波)转换成电信号是利用压电材料的(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读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一、填空题(每题3分)1、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2、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是指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机械变形,导致其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
3、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是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后,其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4、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
5、金属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比较其不同点是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
6、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是指金属应变片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叫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
7、固体受到作用力后电阻率要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压阻效应。
8、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9、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
10、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1、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2、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3、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传感器由在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敏感元件构成,弹性元件用来感知应变,电阻敏感元件用来将应变的转换为电阻的变化。
14、要把微小应变引起的微小电阻变化精确地测量出来,需采用特别设计的测量电路,通常采用电桥电路。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金属丝应变片在测量构件的应变时,电阻的相对变化主要由( ) 来决定的。
A、贴片位置的温度变化B、电阻丝几何尺寸的变化C、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变化D、外接导线的变化2、不能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 ) 。
A、位移B、材质鉴别C、探伤D、非金属材料3、不能采用非接触方式测量的传感器是:()。
A、霍尔传感器B、光电传感器C、热电偶D、涡流传感器4、通常所说的传感器核心组成部分是指:()A、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B、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C、转换元件和调理电路D、敏感元件、调理电路和电源5、下列四种光电元件中,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元件是:()A、光敏二极管B、硅光电池C、光电管D、光导管6、为提高电桥的灵敏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电阻应变片;B、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电阻应变片;C、适当提高电桥的电源电压;D、增大应变片的初始电阻值。
7、一阶传感器输出达到稳态值的10%到90%所需的时间是 ( )。
A、延迟时间B、上升时间C、峰值时间D、响应时间8、传感器的下列指标全部属于静态特性的是 ( )。
A、线性度、灵敏度、阻尼系数B、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稳态误差C、迟滞、重复性、漂移D、精度、时间常数、重复性9、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 )。
A、重复性B、固有频率C、灵敏度D、漂移10、影响金属导电材料应变灵敏度系数K的主要因素是 ( )。
A、导电材料电阻率的变化B、导电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化C、导电材料物理性质的变化D、导电材料化学性质的变化11、电阻应变片的线路温度补偿方法有 ( )。
A、差动电桥补偿法B、补偿块粘贴补偿应变片电桥补偿法C、补偿线圈补偿法D、恒流源温度补偿电路法12、如将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接成差动形式,其灵敏度将 ( )。
A、保持不变B、增大为原来的一倍C、减小一倍D、增大为原来的两倍13、试题关键字:变间隙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我国电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S就是按满度相对误差Ym分级的;按大
小依次分成0.1,020.5,1.0,1.5,2.5例如某电表S=0.5即表明它的准确度等级为3级,也就是它的满度误差不超过士0.5%,即| 丫m0縞,或习惯上写成丫m士0.5。
为了减小测量中的示值,在进行量程选择时应尽可能使示值接近满度值,一般以示值不小于满度值的2/3为宜。
7. 某1.0级电流表,满度值A=100^A,求测量值分别为x1 = 100^A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士%。
x2=80^A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1.25%;
x3=20 时的示值相对误差为±0,5%。
9. 家用电器的温度检测中,空调器属于湿度传感器,电冰箱属于温度传感器。
10. 热敏电阻按其性能分为正温度系数(PTC),负温度系数
(NTC),临界温度系数(CTC)三种,电机的过热保护属PTC保
护,晶体管保护属NTC保护。
11. 电容式传感器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
12按误差产生的特性可将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13.0.5级电工仪表的引用误差的最大值不超过±).5%.。
14. 标称值为102"容许误差为±5%的电容,其实际值范围是96.9-
107.1uf
15. 测量100C的温度用0.1级温度计可能产生的绝对误差+-0.1,示值相
对误差0.1
16. 由温包、毛细管和压力敏感元件组成的是压力式温度计。
17. 热敏电阻按性能分为临界温度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和nTC热敏电阻。
18. 辐射测温方法分辐射法、和。
19. 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类型有3种。
20. 在流量检测中,先测出流体和流速,再乘以管道截面,即可得出流
量的方法称为速度法。
21检测技术是一门应用学科,涉及到数学、物理学、生物学、材料
学、机械学、电子学、信息学和计算机学等很多学科。
22.目前传感器主要有四种分类方式:即根据工作原理分、输入和输出量分、转换原理分和使用分。
26. 圆感应同步器又称旋转式感应同步器,其转子相当于直线感应同步器的定尺。
28.传感器的代号依次为主称、被测量,转换原理,序号。
代号为CWY —— YB —20表示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例如一个传感器的型号为:CWY ――YB ―― 20,则CWY表示主称(传感器)被测量YB表示转换原理,20表示序号。
二、判断题)
(A )1.机械秤与电子秤都与地球的引力有关。
(b )2.电涡流传感器是基于电涡流效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
(A )3.光电码盘式传感器是用光电方法把被测线位移转换成以数字代码形式表示的电信号的转换器件。
(B )4.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是利用内光电效应制成的。
(A )5.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有暗电流、亮电流、光电流。
(A ) 6.光电耦合器实际是一个电量转换器。
(A )7.成分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式、物理式、电解式等。
(A )8.房间湿度控制可采用温度传感器控制。
(B )9.数码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样。
(B )10.平衡电路又称对称电路,作用是使电路所检测到的噪声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负载上自行抵消。
(A )12.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流体的体积或质
量,前者称为体积流量,后者称为质量流量。
C )电容传感器
A.变介电常数型
B.变面积型
C.变极距型
31. 输出信号是与流量成正比的脉冲信号,可远距离传输不受流体温
度、压力、粘度等因素的是( A )流量计。
A.电磁式
B.速度式
C.振动式
三、多项选择题:
1•应变传感器组成包括(ABCDEF )。
A.弹性元件
B.机械元件
C.非弹元件
D. 电阻应变片
E.电压应变片
F.测量电路
2.光电式传感器能很好工作,必须包括(A )。
A.光电转换元件
B.电光转换元件
C.光源
D. 电源
E.测量线路
F.测试电路
3•光纤是一种多层介质结构的对称圆柱体,包括(ABCD )。
A.纤芯
B.包层
C.涂敷层
D.护套
E. 隔热层
F.绝热层
4•属于音响传感器的是(ACDE )。
(不确定)
A.驻极话筒
B.水听器(错误)
C.录音拾音器
D.动圈式话筒
E.听诊器
F.探头(错误)
5.采用电阻变换原理的声敏传感器是()。
A.电话用碳粒送话器
B.电阻丝应变型麦克风
C.半导体应变变换器
D.静电型拾音器
E.咪头
五、计算题:)
2.当一个热电阻温度计的温度是20C时,电阻是100欧姆。
当温度是25C 时,电阻是101.5欧姆。
假设温度与电阻之间是成线性关系,试计算温度分别在—120C和+ 250C时的电阻值
解:由温度与电阻之间是成线性关系,选用铜电阻时可得:
Rt ~ R0(1+a1t)
温度为20。
C,电阻为100欧,温度为25。
C时温度为101.5欧,分别代入方程可得:
RT=20。
C R0=53.8793。
C
RT=25。
C R0=27.619。
C
(1)
温度为-120。
C,可以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铂电阻在-200。
C~0。
C范围内的阻温特性是:R t=R0[1+a1t+a2t2+a^(t-100)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