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077fe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9.png)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0篇)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1__年四月以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开展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
为此我校开展一系列“预防溺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如每班上一堂预“防溺水”教育课;暑期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印发一份致家长一封信(暑假前,要求各校再发一次致家长一封信);布置一篇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醒,等等。
另外我校还开展了“应知应会”教育。
主要是“六不一会”: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上下学途中、节假日不到江(河)、水库、池塘等地戏水玩耍;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以及学会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防溺水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切实增强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防溺水意识,提高了正确施救的技能。
学校还会坚持不懈地抓此项工作,确保身边无安全事故发生。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2会上,各班班主任就加强夏季学生安全管理做了专题发言。
首先,通报了近期全国各地多起学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分析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希望家长们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教给孩子预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救自护能力,要求家长加强对孩子在期末及节假日(特别是暑假)的安全监管,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义务和职责。
另外,还要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防雷电、夏季传染病预防等安全事宜。
接着,向全体家长解读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致全国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防溺水倡议书、防溺水承诺书、《预防溺水家访记录表》,并通过身边溺水案例,给予与会家长作了具体而细致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培训。
防溺水安全教育_知识(3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_知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ccc21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7.png)
第1篇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们纷纷选择到水中游泳、戏水,享受清凉。
然而,随之而来的溺水事故也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提高人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一、溺水事故的危害1. 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溺水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溺水,救援难度大,死亡率高。
2. 家庭遭受痛苦:溺水事故往往给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痛苦,失去亲人,家庭破碎。
3. 社会负担加重:溺水事故导致的社会负担包括医疗救治、丧葬费用、家庭赔偿等,给社会带来沉重压力。
二、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1. 安全意识淡薄:部分人缺乏安全意识,不了解水域的危险性,冒险下水。
2. 缺乏自救技能:不会游泳的人在水域中容易发生溺水,而自救技能的缺失则使事故更加严重。
3. 防护措施不到位:水域周边缺乏安全警示标志、救生设施等,导致事故频发。
4. 监管不到位:部分水域管理不善,存在安全隐患,导致事故发生。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1. 提高安全意识:人们应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水域安全规定。
2. 学会游泳:游泳是预防溺水的重要手段,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提高自救能力。
3. 了解水域特点:了解不同水域的危险性,如深水区、暗流、漩涡等,避免冒险下水。
4. 注意游泳场所选择:选择正规、安全的游泳场所,如游泳馆、海滩等,避免在野外游泳。
5. 佩戴救生设备:在游泳过程中,可佩戴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设备,提高安全系数。
6. 注意游泳时间:避免在疲劳、饥饿、酒后等状态下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7. 遵守游泳规则:在游泳过程中,遵守游泳规则,如不单独游泳、不超越安全线等。
8.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
9. 关注儿童安全:家长和监护人要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确保儿童在水域附近时有人看护。
10. 加强水域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水域安全管理,完善救生设施,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高水域安全系数。
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可编辑)
![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7573208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a.png)
幼儿园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可编辑)
夏季气温高,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去游泳场、水上乐园等场所游玩,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水上安全,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更要格外小心。
因此,幼儿园应该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宣传,让孩子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溺水安全知识,以减少溺水的发生。
一、防范意识
1.告诉孩子们水很深,要远离水边。
2.不要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到水里去。
3.不要随意跳水,尤其是不会游泳的孩子。
4.雨后或洪水期间不要到河里玩耍,以免遭受意外。
二、正确游泳
1.正式学习游泳前,应该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不患有哮喘、心脏病等疾病。
2.学习游泳时,应该在有救生员的陪同下学习。
3.依据个人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游泳水平,并使用必要的防护设备。
4.认真学习基本的游泳技巧,如浮水、踩水、划水、呼吸等。
5.在游泳时,不要尝试过高的难度,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三、建议家长的预防措施
1.家长应该在孩子遇到危险时,及时为其提供援助。
2.孩子应该时不时地被盯着,不能独自活动。
3.家长应该指导孩子如何在公共场所寻求帮助。
4.对于患有疾病的孩子,家长应该特别关注其防溺水安全。
通过以上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幼儿被水淹的事件。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讲解这些知识的重要性,使孩子们形成良好的防溺水的意识。
同时要注意了解孩子是否掌握了相关的防溺水知识,有必要多与家长互动,进行宣传教育,增加家长的知情率。
在政府的协助下,也要时刻了解相关的防溺水政策,为孩子的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大学生暑假溺水安全教育(3篇)
![大学生暑假溺水安全教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87bdb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4.png)
第1篇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全国各地纷纷进入了暑假时期。
大学生们纷纷计划着如何度过这个漫长的假期,或是回家陪伴家人,或是外出旅游、实习。
然而,在享受假期快乐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安全问题,尤其是溺水事故。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暑假期间溺水事故频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暑假溺水安全教育进行阐述。
一、溺水事故的危害1. 生命危险:溺水是导致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旦发生溺水,短时间内就会危及生命。
2. 身体伤害:即使幸存,溺水者也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如脑损伤、呼吸系统损伤等。
3. 心理创伤:溺水事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无尽的悲痛,对亲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
4. 社会负面影响:溺水事故引发的社会舆论压力,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1. 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对溺水事故的危害认识不足。
2. 游泳技能不足:一些大学生游泳技能不佳,在水中容易发生危险。
3. 随意下水:部分大学生在没有充分了解水域情况、缺乏救生设备的情况下,随意下水游泳。
4. 求救意识不强:在遇到危险时,部分大学生缺乏求救意识,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5. 团队协作能力差:在集体活动中,部分大学生缺乏团队协作能力,不能相互帮助。
三、大学生暑假溺水安全教育的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1)组织安全教育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普及溺水安全知识。
(3)鼓励学生关注溺水事故报道,了解事故原因和教训。
2. 加强游泳技能培训(1)组织游泳技能培训班,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
(2)邀请专业教练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在游泳过程中的安全。
(3)开展游泳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
3. 严守安全规定(1)禁止学生在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2)提醒学生在游泳时穿戴救生衣、救生圈等防护用品。
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知识(3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知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4f173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a.png)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特开展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安全意识。
2. 帮助学生掌握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在遇到溺水事故时能够自救、互救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溺水事故的危害1. 溺水事故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溺水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还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 溺水事故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a. 不会游泳;b. 没有救生设备;c. 不了解水域环境;d. 酒精、药物等因素影响。
二、防溺水基本知识1. 溺水前的征兆:a. 惊慌、紧张;b. 呼吸困难;c. 头部向后仰;d. 意识模糊;e. 手脚抽筋。
2. 防溺水措施:a. 不私自下水游泳;b.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c.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d.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e.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f. 不到水边嬉戏打闹;g. 发现有人溺水时,不盲目施救,要立即呼救。
三、溺水自救与互救1. 溺水自救:a. 保持冷静,放松身体;b. 深吸一口气,迅速将头部后仰,使口鼻露出水面;c. 用脚踢水,保持身体平衡;d. 尝试抓住漂浮物或岸边的树枝、草丛等;e. 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2. 溺水互救:a. 发现有人溺水时,立即大声呼救;b. 寻找救生圈、竹竿、绳索等救生工具;c. 将救生工具扔给溺水者,或用手拉住溺水者的手臂;d.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四、水域安全常识1. 了解水域环境:了解水域的深浅、水流、水温等情况,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2. 注意安全警示:遵守水域安全警示,不在禁止游泳的区域游泳。
3. 遵守游泳规则:不在水中嬉戏打闹,不潜水、潜泳,不擅自进入深水区。
4. 随身携带救生工具:游泳时随身携带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工具。
防溺水安全教育小知识
![防溺水安全教育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d23d0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08.png)
随着夏日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人们纷纷选择到水域附近消暑纳凉。
然而,溺水事故也随之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为了提高人们的防溺水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防溺水安全教育小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认识溺水溺水是指人在水中因无法呼吸而导致的窒息死亡。
溺水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游泳技能不佳、水草缠绕、水下暗流、深水区等。
溺水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别是午后至傍晚时段。
二、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1. 提高安全意识(1)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2)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盲目追求刺激,不轻易尝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游泳项目。
(3)了解水域情况,不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2. 掌握游泳技能(1)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游泳技巧,如蛙泳、自由泳等。
(2)了解救援技巧,如水中救援、岸上救援等。
3. 注意水域安全(1)不靠近深水区、水草丛生、暗流等危险区域。
(2)不冒险潜水,避免因缺氧导致溺水。
(3)不在水下嬉戏打闹,以免发生意外。
4. 佩戴救生设备(1)在游泳时佩戴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设备。
(2)参加游泳活动时,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确保安全。
三、溺水时的自救与互救1. 自救(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尽量将头部露出水面,呼吸空气。
(3)尝试用手抓住岸边、水草、漂浮物等,增加自救机会。
(4)如无法自救,尽量将身体浮出水面,等待救援。
2. 互救(1)发现有人溺水时,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2)利用救生圈、竹竿、绳子等物品进行救援。
(3)如不会游泳,不要盲目下水救人,以免造成更大的危险。
四、溺水事故后的处理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2.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 注意观察溺水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呼吸、心跳,尽量保持平稳,等待专业救援。
五、结语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通过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游泳技能、注意水域安全、学会自救与互救等途径,可以有效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率。
安全教育主题防溺水知识(3篇)
![安全教育主题防溺水知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805da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2.png)
第1篇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们纷纷选择去河边、湖边、海边等地消暑纳凉。
然而,水边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溺水事故。
为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防溺水知识。
一、溺水事故的严重性溺水是造成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372,000人因溺水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和年轻人。
溺水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加强防溺水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二、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1. 缺乏安全意识:许多溺水事故发生在无人看管的开放水域,如河流、湖泊、海边等。
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危险区域,导致溺水事故发生。
2. 游泳技能不足:不会游泳或游泳技能不佳的人,在遇到危险时往往无法自救,容易导致溺水。
3. 同伴效应:人们在水中玩耍时,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当同伴遇到危险时,为了救助同伴而忽略自身安全,从而导致多人溺水。
4. 水域环境复杂:一些水域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水下可能有暗礁、水草等障碍物,容易导致溺水。
三、防溺水知识普及1. 了解水域环境在前往水域游玩前,应先了解水域的环境,如水流速度、水深、是否有暗礁、水草等。
避免在危险区域游泳。
2. 学习游泳技能学会基本的游泳技能,如浮力控制、自救、求救等。
不会游泳的人应佩戴救生圈或跟随救生员。
3. 遵守安全规则在游泳时,应遵守以下安全规则:- 不要单独游泳,最好有同伴或家长陪同。
- 不要在饥饿、疲劳、生病时游泳。
- 不要在酒后游泳。
- 不要在不明水域游泳。
- 不要在危险区域游泳。
4. 学会自救和求救- 自救:当发现自己溺水时,要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用脚踢水,用手划水,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 求救:在水中大声呼救,尽可能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如果身边有救生圈、浮板等物品,可以抛向溺水者,帮助他们保持浮力。
5. 遇到溺水事故时的应对措施- 立即报警:发现有人溺水时,立即拨打110报警。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https://img.taocdn.com/s3/m/18003d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a.png)
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十条1. 学会游泳。
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最基本方法,只有掌握了游泳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溺水的危险。
因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学会游泳,提高自己的水性。
2. 不贪图刺激。
在水域玩耍时,不要贪图刺激,不要进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水上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3. 注意水质。
在选择游泳场所时,要注意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选择水质好的游泳场所进行游泳活动,避免因水质问题而导致身体不适或意外发生。
4. 不饮酒后游泳。
酒精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饮酒后不宜进行游泳活动,以免因酒后失控而发生意外。
5.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在水域活动时,要时刻留意周围的环境,及时发现危险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
6. 配备救生设备。
在进行水上活动时,应该配备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以备不时之需。
7. 不单独游泳。
在水域活动时,不要单独进行游泳,尤其是在没有救生设备和救援人员的情况下,更应该避免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时无人帮助。
8. 避免游泳疲劳。
在进行长时间游泳时,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游泳疲劳导致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
9. 学会自救。
学会自救是非常重要的,当不慎落水时,要学会保持镇静,尽量采取自救措施,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10. 普及安全知识。
最后,要普及安全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防溺水的方法和常识,共同努力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总之,防溺水知识安全常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只有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救和互救,才能更好地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十条安全常识,保护自己,远离溺水的危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水域环境。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最新(10篇)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最新(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68b35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6.png)
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最新(10篇)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提高安全意识。
2.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1.在黑板上写出班会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2.收集有关溺水事故发生的资料,以及夏季游泳溺水自救的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一、导入讲述近期发生的溺水死亡事故。
听了这件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
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二、了解溺水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
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
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因此,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这几点: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
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深水的地方不去。
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熟知自己的水性。
游泳前先接受正规的培训。
三、观看视频,学习夏季游泳溺水自救的方法。
四、活动总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
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远离所有的不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篇2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为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努力。
二、活动主题: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三、活动时间:6月17日上午10:00————11:00四、活动地点:小学仁德楼一楼大厅五、参加对象:五年级学生代表50人左右、各年级组家长委员会部分代表六、组织机构:组长:__副组长:__后勤保障:__组员:__活动负责人:__七、活动前期准备:1、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开展一次全校性的“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教育动员大会,使全体师生人人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六不一会
![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六不一会](https://img.taocdn.com/s3/m/4d2ae1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c.png)
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六不一会溺水是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防溺水的知识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防溺水的重要知识,帮助大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一、不要单独游泳我们要时刻牢记一点,就是不要单独游泳。
无论是在游泳池、河流还是海洋,都应该有人陪同。
如果你不慎遇到危险,有人可以及时呼救或施救。
同时,和朋友一起游泳还能增加乐趣和安全感。
二、不要在禁泳区游泳我们要避免在禁泳区游泳。
禁泳区是为了保护游泳者的安全而设立的,其中可能存在危险的水域,比如水流湍急、深度超过能力范围等。
所以,在选择游泳地点时要选择安全合适的地方,切勿贪图刺激而置自己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三、不要过度饮酒我们要避免过度饮酒后进行游泳。
酒精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增加发生溺水事故的风险。
因此,如果你打算游泳,就要保持清醒的状态,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四、不要搏斗或嬉戏推搡我们要避免在水中搏斗或嬉戏推搡。
在水中搏斗或嬉戏推搡很容易造成人员混乱、失去平衡,进而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因此,我们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在水中进行过激的活动,以减少溺水的风险。
五、不要盲目追逐我们要避免盲目追逐。
在水中追逐时,很容易因为速度过快而失去平衡,造成溺水事故。
因此,在水中行动时要保持稳定的速度,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发生意外。
六、不要贪图刺激我们要避免贪图刺激。
虽然游泳是一项令人兴奋和有趣的运动,但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切勿贪图刺激而超出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不熟悉某种游泳技巧或环境,不要勉强尝试,以免发生意外。
防溺水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安全意识和技能。
通过遵循以上“六不一会”,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概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请大家务必牢记这些防溺水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
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和健康。
学生防溺水知识安全教育(3篇)
![学生防溺水知识安全教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3c8a0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5.png)
第1篇导语: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溺水的原因、预防措施、溺水时的自救方法等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一、溺水的原因1. 缺乏安全意识:一些学生不了解水域的危险性,不顾安全游泳或嬉戏。
2. 不会游泳:部分学生不会游泳,在水域中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3. 酒精或药物影响:饮酒、吸食毒品等导致反应迟钝,降低自救能力。
4. 水域环境复杂:一些水域存在暗流、漩涡、水草等危险因素,容易导致溺水。
5. 忽视安全提示:在水域附近玩耍时,忽视警示标志和救生员提醒。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加强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严格管理水域: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域的管理,设立警示标志,禁止游泳区域。
3. 培训救生员:提高救生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水域安全。
4. 严禁私自下水:学生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未经家长和老师同意,不得私自下水游泳。
5. 学会游泳:鼓励学生参加游泳培训,提高自救能力。
6. 关注天气变化: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避免到水域附近玩耍。
7. 遵守游泳规则:在游泳时,遵守相关规定,注意安全。
三、溺水时的自救方法1. 保持冷静:发现有人溺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现场情况。
2. 寻找救生工具:寻找救生圈、竹竿、绳子等救生工具,进行救援。
3. 采取间接救援:如果距离较远,可以采取间接救援方法,如抛掷救生圈、竹竿等。
5. 自救方法:若自己不慎溺水,要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利用身体浮力进行自救。
四、结语溺水事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加强学生防溺水知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是预防溺水事故的关键。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以下是详细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一、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造成学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溺水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85c7ba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1.png)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夏天一到,阳光明媚,水花四溅,真是一个畅快游玩的好季节!但是,咱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得提防那些潜在的危险,尤其是溺水事故。
今天咱们就聊聊,怎样才能在炎热的夏季,既玩得开心,又能保护好自己,做到“游泳不溺水,快乐又安全”。
1. 溺水的隐患1.1 溺水的常见原因首先,得说说溺水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很多时候,大家可能觉得自己会游泳,觉得没问题。
但往往一不小心就出事了。
比如,水深不明的地方,水流急的河流,或者是在湖边嬉水时,一转身就可能遇上麻烦。
水里的鱼也不是只有游泳那么简单,尤其是流动的水,真的是“水流无情”,小心为上!1.2 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再来说说孩子们,水是他们的乐园,但安全意识可不能丢。
有些小朋友在水里玩得不亦乐乎,家长却在一旁聊得火热,结果“水中之乐”变成了“水中之祸”。
所以,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尤其是在水边,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听到“我可以自己玩”这句,家长可得提高警惕哦,记住,“放手不放心”才是正确的态度。
2. 游泳前的准备工作2.1 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说到游泳,选择场所可是重中之重。
尽量去正规的游泳池或者有救生员的地方,水质也得过关。
可别想着去那种不明水域探险,那可是给自己找麻烦啊。
常言道:“安全第一,游乐第二”,想玩得开心,就得先确保安全。
2.2 学习基本的游泳技能另外,游泳的基本技能是一定要掌握的!就像开车前要学会倒车,游泳前也要练习好浮水和呼吸,确保自己在水中能游得稳当。
记得刚学游泳时,心里总是忐忑不安,老想着要不会就沉下去。
其实,适当的放松和练习,才能让你在水中如鱼得水,体验到游泳的乐趣。
3. 遇险时的应对措施3.1 保持冷静万一真的遇到危险,首先要保持冷静。
虽然说“冷静就是胜利”,但有时候遇到突发状况,人总是容易慌。
千万别一慌了事就四处挣扎,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快沉下去。
可以尝试大喊,求助身边的人,这样更能吸引注意力。
3.2 学会求助同时,周围的人也要互相照应。
防溺水安全教育_知识
![防溺水安全教育_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6d8c02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c.png)
随着夏日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宣传。
一、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小学生因溺水事故而失去生命。
溺水事故不仅危害学生的生命安全,还会对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二、溺水事故的原因1. 水域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缺乏水域安全知识,不了解水域的危险性,在玩耍、游泳时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2. 防护措施不到位:部分学生在游泳时没有佩戴救生圈、救生衣等防护用品,一旦发生意外,难以自救。
3. 游泳技能不足:部分学生游泳技能不熟练,缺乏自救和互救能力,遇到危险时无法及时采取措施。
4. 监护不到位:部分学生在游泳时,家长或监护人疏于看管,导致学生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发生溺水事故。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1. 水域安全常识(1)了解水域的危险性:水域具有隐蔽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学生在水域附近玩耍、游泳时,要充分了解水域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
(2)熟悉水域环境:在游泳前,要了解水域的深浅、水流、水底状况等,避免在危险区域游泳。
2. 防护措施(1)游泳时佩戴救生圈、救生衣等防护用品,提高自身安全系数。
(2)游泳时结伴同行,互相照应,发现同伴溺水时,立即呼救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3. 游泳技能(1)学习游泳技能:未掌握游泳技能的学生,应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
(2)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学习溺水自救和互救方法,提高应对溺水事故的能力。
4. 监护责任(1)家长或监护人要加强对学生的看管,确保学生在游泳、玩耍时有人监护。
(2)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溺水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防溺水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开展水域安全巡查:对学校周边水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最新(8篇)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1d2b2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f.png)
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最新(8篇)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最新(8篇)进入夏季,天气逐渐炎热,为了让“防溺水”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我们要做好防溺水的教育工作,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最新(8篇),欢迎阅读!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1教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二、新授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
防溺水安全教育幼儿知识(3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幼儿知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9786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7.png)
第1篇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为了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提高幼儿的防溺水意识,以下是一篇关于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幼儿知识文章,旨在帮助家长和教师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技能。
一、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造成幼儿非正常死亡的主要事故之一。
溺水事故不仅给幼儿的生命带来威胁,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以下是溺水事故的一些危害:1. 生命危险:溺水事故可能导致幼儿迅速失去生命,严重时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
2. 身体伤害:溺水事故可能会对幼儿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严重伤害。
3. 心理创伤:幼儿在溺水事故中可能会产生心理阴影,影响其心理健康。
4. 家庭痛苦:溺水事故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物质损失。
二、预防溺水事故的措施1. 提高幼儿的防溺水意识(1)教育幼儿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2)教育幼儿不要独自到河边、水库、湖泊等地方玩耍。
(3)教育幼儿不要在水中嬉戏、打闹,防止发生意外。
2. 增强幼儿的游泳技能(1)鼓励幼儿学习游泳,提高自救能力。
(2)参加游泳培训班,学习正确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方法。
(3)在游泳过程中,要遵守教练的指导,注意安全。
3. 家长和教师的监护责任(1)家长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踪,防止幼儿到危险水域玩耍。
(2)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幼儿在校园内、课外活动中的安全。
(3)家长和教师要教育幼儿掌握基本的自救和救人方法。
4. 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1)加强水域安全管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防溺水意识。
(3)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
三、幼儿防溺水自救和救人方法1. 自救方法(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尽量抓住水中的漂浮物。
(2)深呼吸,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3)呼救: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4)利用四肢进行划水,争取被救援。
2. 救人方法(1)呼叫救援:立即呼叫周围的人或拨打急救电话。
(2)寻找救生工具:寻找木棍、绳子、救生圈等物品。
防溺水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防溺水安全教育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a20a11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e.png)
一、引言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夏季成为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溺水是导致儿童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都有不少儿童因溺水而失去生命。
为了提高人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防溺水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二、溺水的原因及危害1. 原因(1)不熟悉水性:不会游泳的人容易在水中遇到危险。
(2)水草缠身:水草会缠住人的脚,导致无法挣脱。
(3)岸上滑倒:在岸边玩耍时不慎滑倒,跌入水中。
(4)游泳疲劳:长时间游泳导致体力不支,无法继续游泳。
(5)游泳时遇到突发情况:如遇到水流、漩涡等。
2. 危害(1)生命安全:溺水会导致人体缺氧,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2)身体健康:溺水后,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骨折、内脏损伤等。
(3)心理创伤:溺水者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其今后的生活。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1)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
(2)学校要定期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课,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社会各界要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2. 学会游泳技能(1)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习游泳,提高自救能力。
(2)参加游泳培训班,学习正确的游泳姿势和技巧。
(3)了解水中的自救方法,如踩水、浮潜等。
3. 加强游泳场所安全管理(1)游泳场所要配备救生员,确保游客安全。
(2)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加强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游泳要求。
4. 游泳时注意事项(1)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不要在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2)游泳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避免抽筋。
(3)不要独自游泳,最好有家长或朋友陪同。
(4)游泳时注意观察水流、漩涡等情况,避免发生意外。
(5)游泳时不要玩水、嬉戏,以免发生危险。
5. 遇到溺水事故的应对措施(1)立即呼救:发现有人溺水时,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2)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救援。
(3)现场救援:如果自己会游泳,可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尝试救助溺水者。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59a657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5.png)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精选14篇)天气逐渐炎热,雨季已经到来,溺水事件进入易发期、高发期。
每一起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一起来看看吧。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为积极响应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创设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杜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1、在任何时候都不得私自到江、河、湖、塘、水库中游泳或嬉水。
外出游泳洗澡要坚持做到“四不去”:未经家长教师同意不去。
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深水的地方不去。
对水情不熟悉的江、河、湖、塘、水库不去。
2、在经老师家长同意并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的情况下游泳时,还要提醒并注意以下几点:①游泳前要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水域情况要了解清楚。
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告标语的水域,千万不可下水游泳。
②下水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先活动身体,头、颈、双肩、双臂、腰腿、手、脚的关节都要活动开。
若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③下水时不能豁然跳水或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④如果在游泳中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胸闷、心慌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⑤在游泳中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
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杜绝悲剧的发生。
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篇2游泳中常会遭遇到的意外是抽筋、疲乏、漩涡、急浪等,这时,要沉着冷静,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救护,同时,发出呼救信号。
在水中沉着自救1.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方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安全教育防溺水小知识
![安全教育防溺水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ffbd39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0a.png)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们纷纷选择去水中消暑解热。
然而,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
为了提高人们的防溺水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防溺水小知识。
一、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因溺水死亡,其中儿童和青少年占比较高。
溺水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悲痛,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二、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1. 缺乏安全意识:部分人群对溺水事故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2. 水域环境复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环境复杂,存在暗流、漩涡、水草等危险因素。
3. 防护措施不到位:游泳时未穿戴救生衣、救生圈等防护设备,或游泳技术不佳。
4. 溺水救援能力不足:缺乏基本的溺水救援知识和技能,导致救援不及时。
三、防溺水小知识1. 增强安全意识(1)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不在无成人监护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
(3)选择正规游泳场所,避免在野外水域游泳。
2. 掌握游泳技巧(1)学习游泳技能,提高自身游泳能力。
(2)熟悉水性,了解水域环境。
(3)遵守游泳规则,不在危险区域游泳。
3. 防护措施到位(1)游泳时穿戴救生衣、救生圈等防护设备。
(2)了解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其正常使用。
(3)学习基本的自救和救人技巧。
4. 遇到溺水事故时的应对措施(1)保持冷静,切勿慌张。
(2)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3)观察水域环境,寻找安全的救援方法。
(4)如无救援设备,尽量抓住漂浮物,保持呼吸。
四、溺水救援技巧1. 评估现场情况:观察溺水者的状态,判断其是否还有意识。
2. 采取救援措施:(1)若溺水者还有意识,可将其救上岸,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2)若溺水者失去意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3. 持续救援:在救援过程中,保持冷静,避免二次溺水。
五、家庭防溺水教育1.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溺水意识。
假期安全教育防溺水内容(3篇)
![假期安全教育防溺水内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e855b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8.png)
第1篇导语:随着夏日的到来,孩子们纷纷迎来了快乐的假期生活。
然而,炎炎夏日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围绕假期安全教育,特别强调防溺水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夏季最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它不仅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悲痛,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溺水事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溺水会导致人体缺氧,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死亡。
2. 身体健康受损:即使侥幸生还,溺水者也可能因吸入污水、污泥等物质而患上肺炎、败血症等疾病。
3. 家庭破裂:一个生命的逝去,往往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
4. 社会资源浪费:溺水事故的救援和处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们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增强家庭责任感: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踪,加强家庭教育,确保孩子远离危险。
3. 降低溺水事故发生率:通过普及防溺水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溺水事故的防范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1. 溺水原因及预防措施(1)原因:游泳技能不佳、戏水时不慎滑倒、嬉戏打闹等。
(2)预防措施:学习游泳技能,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定,不在非游泳区戏水,不私自下水。
2. 溺水急救知识(1)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寻找救生工具。
(2)岸上救助:如发现有人溺水,可用长竹竿、绳子等物品伸向溺水者,帮助其抓住。
(3)水中救助:如自己会游泳,可从背后接近溺水者,将其头部托起,让其面部露出水面。
3. 溺水自救方法(1)保持冷静:发现有人溺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
(2)学会呼吸:在水中要学会正确呼吸,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3)保持体力:在水中尽量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四、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实施1. 家庭教育: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育孩子遵守游泳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6篇)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b3927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7.png)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小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6篇)1、不要私自在海边、河边、湖边、江边、水库边、水沟边、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2、严禁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特别是中小学生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3、严禁中小学生私自外出钓鱼,因为钓鱼蹲在水边,水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而变很松散,有些水边长年累月被水浸泡还长了一层苔藓,一踩上去就滑入水中,即使不滑入水中都有被摔伤的危险;4、到公园划船,或乘坐船时必须要坐好,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洗手、洗脚,尤其是乘坐小船时不要摇晃,也不要超重,以免小船掀翻或下沉;5、在坐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能轻率跳水。
如果出现有人溺水,更不要冒然下水营救;6、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雾太大的天气,不要坐船,也不要在船上玩;7、如果不慎滑落水中,应吸足气,拍打着水,大声地呼救;憋气死亡;8、如果不幸溺水,当有人来救助的时候应该身体放松、让救助的人托住腰部;9、当自己特别心爱的东西,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当然,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同学们: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海边等场所。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年夏天都许多溺水身亡事故发生。
在溺水者当中,有不会游泳的,也有一些会游泳、甚至是水性好的人。
所以,了解溺水和如何防止溺水显得非常重要。
一、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二、症状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
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三、自救与救护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天气炎热,加之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件进入高发期。
小编提醒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注意防范儿童溺水事故发生,特别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也要牢记在心↓↓↓
01
加强儿童监护
儿童对溺水风险识别和判断力有限,家长及其他监护人有责任对儿童进行监护,为儿童提供安全并有专人监护的活动场所,避免其在危险水体附近玩耍。
不能将低龄儿童单独留在卫生间和浴室,或开放的水源边。
儿童一定要由成人监管,不能交给未成年人看护。
看护低龄儿童时,监护人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分心。
02
隔离儿童和危险水体
将儿童和危险水体隔离有助于减少儿童接触危险水体,保护儿童安全。
家中蓄水容器和卫生间坐便器应盖好盖。
家周围的水井等蓄水容器应加盖,或为水井安装汲水泵、水管等,减少儿童接触危险水体。
如果家中有5岁以下儿童,且房屋距离池塘、小溪等自然水体25米内,应在院子或通向室外的房门安装门栅栏,以阻挡幼儿自行外出。
03
加强孩子安全教育
告知孩子应在家长或成年监护人的看管下参加水上活动,不允许单独或与其他伙伴一起去水边玩耍或游泳。
告诉孩子要去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
水塘、水渠、江河不可以游泳,不能去没有游泳管理员,非专门开设的水域游泳。
提醒孩子当同伴落水时,在大声呼救的同时,不盲目下水或手拉手救援,以免造成更多的伤亡。
防溺水“六不”原则要牢记
1 不私自下水游泳。
2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