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
脱贫攻坚战工作方案
以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为目标,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着力抓增收,强力抓建设,合力抓保障,形成“思路明、底数清、机制活、措施实、有保障、见效快”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路径,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脱贫目标
到2017年末,全市2812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3个省级贫困村全部摘帽;同时,将27个未列入省级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差、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行政村确定为市级贫困村,统筹各类扶贫资源倾斜扶持,确保同步脱贫;稳定实现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贫困人口、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轻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中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60%左右;重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50%左右。
二)人居条件改善目标。到2017年末,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所有贫困户实现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光纤的“三通”目标。
三)创业能力提升目标。到2017年末,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要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贫困户劳动人口有一半以上掌握一门就业创业技能,青壮年劳动力具备转移就业基本职业素质。
四)公益设施建设目标。到2017年末,贫困村道路、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农村平均水平,所有贫困人口实现安居乐业。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稳定脱贫原则。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提升贫困户自主致富能力,加速摆脱贫困。
二)坚持因贫施策原则。建立贫困户、贫困村信息管理系统,精确分析查找致贫原因,采取“一村一法”、“一户一策”的方法,精准制定贫困户、贫困村脱贫的具体规划和时限。
三)坚持合力攻坚原则。把脱贫攻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加大农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政策和资金整合力度,发挥集中优势,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
四)坚持群众参与原则。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在脱贫项目的选择、实施、管理等环节,要征求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接受群众监督。
五)坚持点面并重原则。既要突出省级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重点,也要考虑非省级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整体同步脱贫。
四、重点工作
依托我市农业资源和产业优势,结合贫困人口、贫困村个体差异和现状,紧紧围绕规划、增收、建设三大关键环节,落实落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
一)摸清底数,科学制定扶贫脱贫攻坚规划
紧紧围绕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找出症结所在,精心研究制定扶贫脱贫规划。
1、抓建档立卡,做到精准识别。进一步完善贫困户、贫困村信息管理系统,贫困人口要全部建档立卡,实现“人有档、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市有总体台账”。严格落实“两公示、一公告”要求,据实认证,精准识别,公开选贫,准确定贫,做到基本情况清、致贫原因清、收入来源清和贫困程度清。
2、抓动态管理,实现科学进退。建立科学的贫困户、贫困村进退机制,实施全程动态管理,严把准入退出关口。按照“公开、公示”要求,做到贫困人口进退由群众公选、政府审批,强化社会监督,实现公开进退,确保贫困户和贫困村准入退出的科学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3、抓精准规划,确保完成任务。围绕提前三年实现脱贫目标任务,倒排工期,市、乡、村要严格按照“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工作要求,本着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根据基本情况和需求清单,制定每个贫困村、屯、户的具体脱贫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脱贫路径,确保扶贫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二)精准发力,找准扶贫脱贫增收路径
统筹考虑贫困人口、贫困村致贫原因和现实能力,通过抓改革、抓调整、抓培训、抓政策“四个方面、十三条途径”,实现脱贫解困。
1、抓深化农村改革促增收。
①加快推进集体资产股权化改革。通过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允许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提高村集体资产资源收益,让贫困人口收入得到大幅增长。
②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结合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正确引导贫困人口将土地向农业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中,通过入股、入社、流转、托管、订单等方式,实现合作经营,带动发展,享受入股入社利益分配。园区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录用工人时,要优先选用离地的贫困人口,实现二次增收。对能带动100户以上或整村带动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资金扶持。对带动100户贫困户带地入社的合作社,给予200万元资金折股入社支持;对达到建设标准的贫困村农机合作社,给予农机装备20%以上的专项资金支持,并享受金融低息再贷款政策。
③加快金融保险改革。市财政要把扶贫开发资金纳入年度预算,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增加扶贫开发投入。通过设立贷款财政贴息、风险保证金,不断增强贫困人口信贷能力;要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创新开发金融新产品,尤其要加快推进小额信贷扶贫,为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和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逐步开展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保险机构要加大“扶贫小额意外伤害保险”扶持力度,创新开发贫困户种植养殖保险新产品,提高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水平。
④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农业防控、畜禽防疫灭病、生产资料销售改革力度,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贫困人口列入优先服务范畴,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抓结构调整促增收。
⑤抓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动市域经济结构调整,重点要调优一产,加快建设特色现代农业;调强二产,壮大工业支撑;调快三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改变“一产大、二产小、三产弱”局面,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可参与、能融入、更适合的从业岗位,实现自主就业、自主脱贫。要抓住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契机,让更多的工商企业人士到贫困村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⑥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贫困户、贫困村由单一种植业向养殖业、服务业、加工业等多种经营转型,实现多业发展、多元增收。要实施种养结合,突出发展规模养殖,发展草食畜牧经济,实现过腹增值,提高收入。
⑦抓好种植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项目,引导贫困户向旱改水上调、向绿色有机上调、向特色种植上调,大力发展蔬菜、杂粮杂豆、食用菌、中草药等高收益特色种植项目,使贫困户在结构调整中增收致富。
3、抓培训创业促增收。
⑧实施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创业本领。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和力量,打好组合拳,开展联合、定向培训,让更多的贫困人口掌握种植养殖业生产新技术,尤其要掌握从事二三产业的职业技能,提升创业就业新本领,通过发展生产、外出就业创业增加收入。⑨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渠道。严格落实以贫困家庭中高职学生补助为内容的“雨露计划”,按照每人每年3000元标准,对贫困家庭子女参加中高职教育进行补贴资助,并扶持其就业创业,杜绝贫困向下一代传递。⑩强化基础支撑,提供就业创业岗位。按照城乡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