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合集下载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主要为黄烷醇(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

类物质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

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1检测标准2简介茶多酚,又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类化合物,简称TP,主要化学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聚合酚类等化合物的复合体。

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

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4种物质[1]?。

3成分是一种稠环芳香烃,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

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

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4性状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

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

略有吸潮性,水溶液pH3~4。

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

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1]?。

5性能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儿茶素EGCG,其还原性甚至可达L-异坏血酸的100倍。

4种主要儿茶素化合物当中,抗氧化能力为EGCG>EGC>ECG>EC>BHA,且抗氧化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在畜牧生产的应用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在畜牧生产的应用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在畜牧生产的应用摘要:茶叶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简称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改善生产性能、促进肠道健康等作用,在畜牧生产中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茶多酚;抗氧化;畜牧生产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大幅上升,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茶多酚也叫茶单宁、茶鞣质,是从茶叶以及茶副产品中提取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结构及预防与治疗某些疾病等多种功能。

1茶多酚的组成及理化性质茶多酚是茶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在通常情况下,茶多酚占茶叶干重的30%~42%。

由30种以上的酚类物质组成,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儿茶素、黄酮及类黄酮醇、酚酸及缩酚酸、花色素4类。

在茶多酚中,儿茶素的含量最多,占茶多酚含量的60%~80%,其结构如图一。

纯茶多酚是一种白色无固定形状的结晶状物质。

有涩味,略有吸湿性,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氧化而呈现淡黄色至褐色。

在常温干燥的环境条件下,茶多酚为绿色或淡黄色粉末,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以及丙酮,不溶于氯仿和正丁醇。

茶多酚在pH4~8时比较稳定,且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茶多酚的特性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在遇到强酸、强碱、高热、金属离子如铁和钾离子等时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

茶多酚在进入动物消化道后,可以通过小肠内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清蛋白相结合,转移到相应的组织和器官中,以表现其生物学活性,发挥其生理功能。

2茶多酚的抗氧化原理2.1清除活性自由基。

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自由基,其性质越活泼则其氧化能力越显著,对组成动物体的重要物质(核酸、蛋白质、糖类等)造成的伤害也越大。

Maeda等试验表明,茶多酚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对O2-、OH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8%以上,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为儿茶素,其结构中具有连或邻苯酚基,使苯环上的π电子与氧原子中尚不成对的电子发生共轭效应,含酚基的茶多酚具有了活泼的羟基氢,能够直接与自由基结合。

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作者:程浩柳序曲湘勇来源:《湖南饲料》 2019年第3期摘要: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多羟基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天然功能型抗氧化剂。

茶多酚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得它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现已广泛用于畜禽饲养.本文综述了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家禽生产的影响.目的在于为茶多酚在家禽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茶多酚:生物学功能:家禽生产中国是“茶之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种植茶树的国家,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

我国作为产茶大国,不仅茶历史十分悠久,而且茶叶资源也是相当丰富.茶多酚是以茶叶为原料,经过提取、过滤、浓缩、萃取、蒸发浓缩、干燥后得到的多酚类物质的混合物。

茶多酚因其具有极强抗氧化作用.且有调节脂代谢、促进肠道健康、提高免疫等功能,从而在家禽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茶多酚的组成及理化性质茶多酚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主要是黄烷醇(儿茶素)类,约占60—80%.茶多酚一般为淡黄色至茶褐色略带茶香味的粉末或结晶物.因其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所以具有一定的光谱特性:除酚酸及缩酚酸类以外.茶多酚的其它几种化合物都具有2一苯基苯并吡喃的基本结构,所以能溶于水、甲醇、乙醇、冰醋酸:在不同温度和PH值的影响下,茶多酚的几种物质极易向其同分异构体转化.且分子结构中的多个反应活性基团和活性部位可以诱使它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具有化学特性.2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2.1抗氧化当生物机体受到应激时,机体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容易引发氧化应激,导致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受损,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茶多酚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应激反应.2.1.1直接抑制或清除自由基.茶多酚的化学结构中具有连f或邻)苯酚基,苯环上的”电子与氧原子中尚不成对的电子发生共轭效应后.含酚基的茶多酚具有了活泼的羟基氢.能够直接和自由基结合.生成稳定性较高的含邻苯二酚结构的自由基,减少活性氧对机体的损害.2.1.2调节抗氧化防御系统生物体内的抗氧化系统主要是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Clutathione peroxidase,C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Clutathione-S-transferase.CST)等物质组成,这些抗氧化酶能够及时地清理生物机体内残余的自由基,从而维持自由基的动态平衡.研究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一echin acid ester.ECCC)可以提高体外培养仔猪的CSH-Px活力,降低丙二醛fMalondialde-hyde,MDA)含量。

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

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

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茶多酚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茶叶中。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物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希望能够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启发。

第一部分:茶多酚的基本概述和分类茶多酚是指茶叶中含有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其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和酚酸类等多种物质。

这些多酚化合物具有多个酚类羟基,能够与氧自由基结合,从而具有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儿茶素类、黄酮类和酚酸类三大类。

其中,儿茶素类是茶多酚的主要组成部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

黄酮类是茶多酚中次要的组成部分,占茶多酚总量的5%~15%。

酚酸类占茶多酚总量的5%~15%。

第二部分: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茶多酚不仅可以直接与自由基发生反应,还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内的抗氧化酶系统,间接发挥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于抗氧化应激、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1. 清除自由基:茶多酚可以与自由基发生反应,将其中和,从而达到抗氧化的效果。

2. 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茶多酚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的抗氧化酶系统,增强体内抗氧化能力。

3. 抗氧化基因的表达:茶多酚可以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增加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体内抗氧化能力。

4. 抗糖基化作用:茶多酚可以降低血糖,减少糖基化反应,从而降低自由基产生,减轻氧化应激的损伤。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在抗衰老、抗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茶多酚的抗衰老作用茶多酚具有抗衰老作用,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糖基化、抗炎和调节细胞凋亡等多个途径发挥作用。

1. 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延缓细胞衰老。

2. 抗糖基化作用:茶多酚能够抑制糖基化反应,减少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从而减缓细胞的老化过程。

茶多酚的营养价值与应用(论文)

茶多酚的营养价值与应用(论文)

茶多酚的功能和作用摘要茶多酚(TP)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大约占茶叶干重的15-30%左右,具有优越的抗氧化能力,并具有降血脂、抑制肿瘤、抑菌抗毒、解酒及保护肝脏、解毒、防止皮肤紫外损伤、抗脂质过氧化等保健功能。

茶多酚作为抗氧化剂在肉制品、油炸食品、水产品、食用动植物油脂、焙烤食品、糖果、饮料等多类食品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诸多功效。

茶多酚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就茶多酚的保健功能及应用作一概述。

关键词:茶多酚性质及提取营养价值功能成分应用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水溶性物质,是茶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清除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等优异功能,研究表明:茶多酚卓越的抗氧化性,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

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是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4—6倍,是VE 的6—7倍,VC的5—10倍,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1]。

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己开始专项研究,现在此方面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确认了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

现今茶多酚的功能引起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各工业化国家的技术竞争目标和研究开发热点。

1 茶多酚的性质及提取1.1 组成茶多酚可分为黄烷醇类、4-羟基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物质为主。

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1.2 理化性质外观: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性质: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味苦涩。

茶多酚的功效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概述

茶多酚的功效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概述

茶多酚的功效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概述摘要: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本文论述了茶多酚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毒理性质,生物活性,药理作用和应用,并展望了今后在食品工业今后的热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茶多酚;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前景0前言茶多酚安全、无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是一种天然的氧化剂。

19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对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研究。

上世纪50年代,茶多酚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等工作发展迅速。

60年代初,日本学者探明了茶叶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茶多酚[1]。

70年代初,中国农科院茶研所、日本伊藤园中央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最先从茶叶中成功分离出茶多酚。

80年代中期,茶多酚的提取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实施了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茶多酚的特殊生理活性,其研究范围已涉及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等许多领域。

我国于1995年7月,在第十一届全国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把茶多酚正式列为食品添加剂,并作为我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而使得茶多酚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应用备受关注。

随着国际上相继宣布禁止BHA(叔丁基经基茵香醚) 和BHT ( 2,6一二叔丁基一4一甲基苯酚) 等合成抗氧化剂在食品领域,特别是在植物油、脂肪、蛋白质中的使用,更奠定了茶多酚在目前以及未来作为食品主要抗氧化添加剂的地位。

1茶多酚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1.1化学组成茶多酚(Tea Polyphenols,简TP )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又称茶鞣或茶单宁。

它包括黄烷醇、羟基一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约占TP总量的60~80%。

儿茶素类主要有:表儿茶素(Ec) 、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 和表没食子儿茶酸酯(EGCG) 4大类。

其中EGCG含量最高,占儿茶素的50 %左右。

儿茶素结构中至少A、B、C三个环核,是2-苯基苯并吡喃的衍生物茶多酚[2]。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的测定..

茶叶中茶多酚、氨基酸的测定..
1)茶多酚能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且能有效消除脂 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具有降血脂的显著功效。 2)茶多酚还具有抑制痢疾、伤寒、霍乱、金黄色 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作用。 3)具有较强的抗放射性作用,以及在抗衰老,抑 制瘤细胞,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都显示出很 好的效应。
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
测定方法:
实验步骤
(l)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3g于 500mL烧杯中,加入沸水350mL,在沸水浴中浸提45min, 每隔10min摇动1次,趁热抽滤,残渣用少量热蒸馏水洗涤 2-3次,滤液倒入5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 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Hale Waihona Puke (2)氨基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准确吸取0.0、1.0、1.5、2.0、2.5、3.0mL 100mg/L氨基酸标准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各加 蒸馏水4mL,茚三酮溶液0.5ml和PH8.0缓冲溶液 2ml,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冷却后加水定容至 25ml。放置10min,于570nm处,以空白试剂做 参比溶液,测吸光度。 以氨基酸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 准确吸取试液1ml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0.5ml PH8.0缓冲 溶液和0.5ml茚三酮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冷却后 定容至25ml。放置10min后,于570nm处,以空白试剂做 参比溶液,测吸光度。
计算
C V1 X 1000 V 2 100% m X—茶叶中咖啡碱的质量分数。% c—咖啡碱的浓度,mg V1—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溶液的量,mL m—样品质量,g
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 酒石酸铁比色法
酒石酸铁比色法原理:
酒石酸亚铁能与茶多酚生成蓝紫色络合物,络合物溶 液颜色的深浅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比色 方法测定。

儿茶素和茶多酚的性质及功用

儿茶素和茶多酚的性质及功用

儿茶素性质
黄烷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从水/醋酸中得含结晶水的针状结晶。熔点93~96℃;而不含结晶水的结晶熔点175~177℃。旋光度+16°~+18、4°。其外消旋体也呈针状结晶,熔点212~216℃。微溶于冷水、乙醚,可溶于热水、乙醇、冰醋酸和丙酮,不溶于苯、氯仿和石油醚。儿茶精的顺式立体异构体表儿茶精(epicatechin)也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熔点242℃,旋光度制人体致病菌(如肉毒杆菌),同时又不伤害有益菌(如乳酸菌)的繁衍,所以有整肠的功能。
五、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引起人类皮肤病的病菌,并且对治疗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六、除臭:儿茶素可以除去甲硫醇的臭味,所以可以去除抽烟者的口臭,并且减轻猪、鸡以及人排泄物的臭味(因为儿茶素可以抵抗人体肠道内产生恶臭的细菌)。
什么是儿茶素?
儿茶素是茶叶中黄烷醇类物质的总称。
儿茶素是茶多酚中最重要的一种,约占茶多酚含量的75%到80%,也是茶的苦涩味的来源之一。
儿茶素的英文名称:Catechin
儿茶素的别名:茶单宁、儿茶酚
儿茶素主要成分
表儿茶酚(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酚(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酚没食子酸(epicatechingallateECg)和表没食子儿茶酚没食子酸(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
三、茶多酚的英文名称简写
简写:GTP
四、茶多酚的物理性质
茶多酚的物理性状:易溶于水及乙醇,味苦涩。
茶多酚的外观及颜色:棕黄、淡黄或淡黄绿色粉末。
五、茶多酚的化学性质
茶多酚的安全性:无毒
茶多酚的稳定性:在PH4-8稳定。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茶多酚的组成和特性

茶多酚的组成和特性

食品添加剂课程作业《茶多酚的应用研究进展》姓名:***学号:A********班级:农产1101班2014年6月前言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属于类黄酮化合物,为与其他植物中的酚类物质相区别,称茶多酚。

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主要包括儿茶素类、黄烷酮类、酚酸类和花色苷,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是儿茶素类和黄酮类物质。

[1]茶多酚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茶多酚能清除体内活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

目前,食品行业主要使用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如BHT、BHA等,虽然它们具有许多优点,但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

而茶多酚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不但具有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而且抗氧化能力也优于VE、VC等同类天然抗氧化剂,因此已成为人们研究与开发的热点。

第二,茶多酚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显示抗菌的广谱性,因此体现出优良的保鲜作用与除臭作用。

第三,茶多酚具有还原性,起到保色作用。

第四,茶多酚对重金属高子沉淀或还原,可作为生物碱中毒的解毒剂。

茶多酚优异的性能及纯天然、高效能、无毒副作用等显著特点。

使其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学品、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中茶多酚可用于油脂储藏,肉制品加工,水果、蔬菜、水产、糕点、乳制品等的保鲜,饮料生产和油炸食品等。

本文主要综述了茶多酚的组成、特性、作用及其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日用化学品行业、农业等行业的应用。

1.茶多酚的组成和特性茶多酚是从天然茶叶中分离提纯的30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占茶叶干重的30%左右。

其中,黄烷醇类物质含量最高,高达茶多酚的80%。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4类: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A)、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儿茶素(EC)。

[2]表儿茶素: R1=R2=H表没食子儿茶素: R1=H;R2=OH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R1=Galloyl;R2=H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R1=Galloyl;R2=OH图1茶多酚单体的化学结构在pH值4—8较稳定,强酸、强碱、光照、高热、过渡金属容易引起茶多酚变质。

茶多酚的功效与作用

茶多酚的功效与作用

茶多酚的功效与作用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脂、降压、抗癌、抗衰老等多种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多酚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部分: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和疾病发生的速度。

多种科学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预防和改善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茶多酚能够稳定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减少细胞膜的氧化破坏,保护脑部和心脏等重要器官。

此外,茶多酚还能够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第二部分:茶多酚的抗菌作用茶多酚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减少感染的风险。

茶多酚对多种常见细菌和真菌均有抑制效果,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此外,茶多酚对于口腔中的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蛀牙和口腔炎症的发生。

茶多酚还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维护肠道健康。

第三部分:茶多酚的降脂作用茶多酚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茶多酚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增加胆固醇的排泄,调节血脂代谢。

此外,茶多酚还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氧化程度,减少其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第四部分:茶多酚的降压作用茶多酚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血压的升高,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茶多酚通过抑制血浆肾素的释放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此外,茶多酚还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

第五部分:茶多酚的抗癌作用茶多酚对多种癌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包括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

茶多酚具有显著的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能够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茶多酚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茶多酚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化妆品的新宠儿”——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氧
化和防腐的作用,安全、无毒、可靠,对大
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茵、葡萄球菌、芽
苞杆菌等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有效抑
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茶多酚还易被皮肤
吸收,具有抗衰老、减肥的功效。
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 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 稳定性极强,在 pH 值 4—8 、 250℃ 左右 的环境中, 1.5 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
茶多酚的应用前景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有助于美容护肤 有助于醒脑提神; 有助于利尿解乏; 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多酚类产品
茶多酚产品
茶多酚在化妆品中的作用

茶多酚的美白作用 茶多酚的收敛作用 茶多酚的防晒作用
茶多酚的防晒作用
多酚是一类在紫外线光区有强吸收的天然 产物,而且对人体无毒性,如茶多酚,柿子单
宁等从植物中提取的多酚均已被证实。通过几
种多酚及黄酮的复配,利用其紫外光区吸收的
差异可得到广谱防晒的天然紫外吸收剂,起到
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防止皮肤老化。
茶多酚的保湿作用
保湿剂是为了保持皮肤的娇嫩润滑,需要在 皮肤表面使用能与水结合的保水物质,使角质层 保湿,延缓和阻止皮肤内水分挥发,这种物质叫 作保湿剂。茶多酚即是一种具有保湿作用的天然 产物,因其分子中含有多元醇结构,可使空气中 吸潮。茶多酚的保湿还在于具有透明质酸酶的抑 制活性,从而达到护肤品中真正生理上的深层保 湿作用。
癌等病症,过度的日晒也是皮肤老化的一个主要外因。因此,防晒 剂已经成为化妆品中重要的一类产品。 防晒剂大致可分为物理性的紫外线屏蔽剂和化学性的紫外线吸 收剂两大类,一般有机类防晒剂皆属于后者。目前已经有多种防晒 剂被开发利用,例如氨基苯甲酸类、水杨酸脂类、对甲基肉桂酸脂 类、二苯酮及其衍生物等。这些防晒剂中的大多数为油溶性化合物, 其中一些品种对皮肤有局部刺激性,因此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具有紫 外线吸收作用的水溶性防晒剂具有重要意义。而茶多酚正属于这样 一类化合物。

茶多酚ppt

茶多酚ppt

⑤ 抗血栓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的聚集,血液粘稠度 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另外,细胞膜脂质中磷脂与 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 的灌注,增加血液粘度,使毛细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 细胞聚集及血栓形成。 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易与凝 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另外, 茶多酚能有效的抑制血浆及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 进脂类及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 现有的降脂抗栓药物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不易长期服用。 茶多酚是茶叶中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成分,加上其自 身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中成 药原料
3、药理作用
(1)抗癌 茶多酚能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 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 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绿茶功 效。据相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 (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 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益处。
(2)防治心血管疾病
①降血脂、预防肝脏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胆固醇、 甘油三酯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 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 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 素等,有助于抑制这种斑状增生,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 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② 降血压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酶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 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③ 降血糖 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 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④ 防治脑中风 茶多酚有遏制过氧化脂质产生的作用,能消除血管痉挛, 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血管舒 张使血压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脑中风。

茶多酚

茶多酚

总之,以茶多酚为吸附剂去除空气中臭味气体、 去除甲醛、抗菌等功能的方法还有多种多样,如配制 装饰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消除剂,喷涂在人造板材、室 内装饰材料表面;可负载于过滤用纤维表面,制作空 调、净化器、空气过滤器等中,用于通风系统中空气 净化;可以配制空气净化喷雾剂净化空气。
谢谢观看
2、茶多酚的主要理化性质
纯净的茶多酚是白色的无定形结晶或粉末,有涩味,略有吸 湿性,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氧化而呈淡黄色至褐色,易溶于水、 乙醇、甲醇、乙酸乙酯和丙酮,不溶于氯仿、正丁醇,对热、 酸较稳定。
茶多的抗氧化还原能力很强,对油脂的氧化 利用率强于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动物油脂具有抗 氧化作用;与维生素E和维生素C具有协同作用;能 提高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稳定性。
三、茶多酚的空气净化功能
茶多酚的结构特点决定了酚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茶多酚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
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活性物质如同酶催化剂一样,其分子在空气结构的 重组与螯合,产生分子结构变化而生成活性氧,能有效稳定自由电子, 使电子离开原位,形成分子内的氢键,形成的活性状态可与室内空气中 甲醛等污染物起反应,从而去除甲醛。
2、茶多酚去除室内环境中的臭味气体
儿茶素去除甲硫醇的研究结果表明,绿茶水提取物、儿茶素、EGCG对甲硫醇的 去除效果不明显,而茶黄素则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实验表明,茶黄素是对甲硫 醇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 茶多酚对生活空间中的臭味气体(主要是含硫、氮有机化合物)有明显除臭效 果,其中对甲胺、三甲胺、氨气、吡啶的除臭能力较强,这可能与这些物质的 化学结构和特性有关。 试验表明,茶多酚在室内环境中对各种臭气物质的去除能力,随茶多酚添加量 的增加或除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3)茶多酚的抗辐射能力及其在室内环境放射污染净化中的应用

茶多酚在人体体质健康护理促进中的运用

茶多酚在人体体质健康护理促进中的运用

2018年第10期作者简介:李婷(1981-),女,贵州贵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及急危重症护理学。

茶中蕴含的对人体有利元素极多,茶多酚是目前研究中最流行的一种。

茶多酚的化学元素最为稳定,元素复杂且多样。

茶让民众更加关注的是通过茶来进行健康护理。

目前人体体质中最值得研究的,就是肥胖体质与大学生体质。

茶多酚在这两种体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茶多酚以及运用成了目前改善两者体质的关键。

1茶多酚的具体功效及其影响分析1.1茶多酚茶多酚的简称为GTP ,我们也称茶单宁。

茶叶中由儿茶素和酚酸类元素及其他花色元素集合组成了茶多酚。

在茶叶成分中含量最多的就是茶多酚,这是对于人体健康十分有利的物质。

茶之所以有“养生之王”的称号,也是茶多酚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且茶多酚分子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OH )可切断人体中的自由基链式反应,达到高度的抗氧化功效,甚至超过了维生素C 以及维生素E 等。

1.2茶多酚的性质从茶多酚的物理性质来看,其味偏苦,颜色是棕黄色的粉末也有一些是淡黄色的。

茶多酚易和水及乙醇融合,无毒,可以直接食用,其主要的成分就是黄烷醇。

茶多酚遇强酸和强碱以及高温时会变质。

根据研究发现,茶多酚最多能承受的温度是250℃左右。

1.3茶多酚的健康护理作用目前已知茶多酚具有很多作用。

首先,茶多酚能有效地抗衰老,延缓衰老的速度,这对健康护理人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茶多酚还有杀菌的作用。

其次,茶多酚可消除人体里面的氧自由基。

根据有关的数据显示,茶叶具有抗癌作用,特别是绿茶和乌龙茶。

就是凭借着茶叶里面有丰富的茶多酚,能对亚硝酸盐之类的致癌物质进行抑制,甚至摄入量适当,能够直接杀死癌细胞。

目前没有完全消灭癌症的药品出现,但研究方向比较偏向于茶多酚,经常饮茶可以预防肠癌和胃癌等其他癌症的产生。

癌症的形成是由于氧自由基让细胞受到损害发生突变,从而形成癌细胞。

根据茶多酚的性质,能够消除氧自由基(高达98%),这样就能阻止癌细胞的产生。

茶多酚的功能特性及应用

茶多酚的功能特性及应用
[9, (*, (,] 1 # ( # ( 用作抗氧化剂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在于儿茶素分子结构中
1
茶多酚的应用
酚性羟基特有供氢体的活性, 能与脂肪酸在自动 氧化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结合, 中断脂肪酸氧化 的链锁反应, 抑制氢过氧化物的形成, 达到抗氧保 鲜的目的 # 而且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比丁基羟基 茴香醚、 二丁基羟基甲苯高 ! . 1 倍, 且有效浓度 低 () # )!- . ) # ),- ) , 其氧化物及在食品中的反 应生成物经毒理测定和微核实验表明, 无毒副作 用, 食用安全 # 用于油脂贮藏 # 动物性油脂因其自身不含天 然抗氧化剂, 极易自动氧化而变质, 常温下暴露在 空气中的猪油, 1< 后 56 值就达到了 ())2=> ? @> # 植物性油脂虽然含有一定的天然抗氧化剂, 但在 常温下保存较长时间也会因自动氧化而酸败 # 油 脂发生酸败变质是由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 脂与空气中氧气发生自动氧化反应 # 在油脂中添 加茶多酚, 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 化分解, 使油脂的贮藏期延长 # 用于肉制品加工 # 肉类及其制品 (如火腿、 肉 食罐头、 腌肉) 在保存期间常因脂肪的自动氧化而 颜色变黄, 出现哈喇味 # 在肉制品加工中, 可以将 各种肉制品浸泡在 ) # ),- . ) # !- 茶多酚水溶液 或喷洒在各种肉制品表面进行干燥, 直 , . ()234, 到肉表面不见液滴为止 # 肉制品表面的蛋白质与 茶多酚形成一层不透气的硬膜, 可以起到防止肉 制品 酸 败, 抑 制 细 菌 的 生 成, 防止腐败变质的 效果 # 用于焙烤食品及乳制品 # 对于月饼、 饼干和面 包等焙烤食品以及乳制品, 如奶粉、 奶酪和麦乳精 等, 常因所含油脂的自动氧化而变质, 加入茶多酚 不仅可保持其原有风味, 防哈变和酸败, 而且能延 长保鲜期 # 另外, 茶多酚还可使高糖食品中的 “酸 尾” 消失, 使口感甘爽 # 用于油炸食品 # 油炸食品的煎炸过程中, 植物 油在煎炸 1A 后, 过氧化值超标达 *! # :- , 使煎炸 的食品颜色变深、 发黑 # 油炸方便面含油在 !1左右, 在贮存中随着油脂氧化酸败作用的逐渐深 化, 制品的香气、 风味受到严重影响, 品质日趋下 降 # 由于茶多酚是一种 “携带性” 比较好的抗氧化 剂, 对油炸食品的抗氧化效果比较好, 所以在油炸

茶多酚的介绍及功效

茶多酚的介绍及功效

茶多酚的介绍及功效中文摘要:我国著名的茶叶生产大国,茶叶无论是对人类身体的健康还是美容养颜方面都有其特殊的疗效,不紧如此,喝茶还能防止辐射侵袭,减少恶性肿瘤,癌症的产生,其中的奥妙就是茶叶中含有其特有的成分茶多酚。

关键字:茶多酚,健康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

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

本草千叶IT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学名Camellia sinensis)。

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茶多酚与身体健康1、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 血管内壁脂肪沉积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 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 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 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 凝血变清 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2、茶多酚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抗癌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铰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 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 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均有稗益。

3、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

4、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 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5、助消化作用茶多酚可以增强消化道的蠕动,因而也就有助于食物的消化,预防消化器官疾病的发生。

另外茶多酚化合物可以薄膜状态附着在胃的伤口上,而对溃疡创面起到保护作用。

茶多酚对胃、肾、肝履行着独特的化学净化作用。

茗宝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

茗宝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

茗宝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茶叶是国人饮品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也是饮料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一种。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这是一种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下面来详细介绍茶多酚的作用与功效。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茶叶中。

它是一种多酚化合物,呈现出多种活性。

茶多酚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咖啡碱等,它们在人体内能够发挥丰富的生理调节活性。

首先,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活性。

抗氧化是茶多酚最重要的功效之一。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茶多酚具有强抗氧化作用,能够预防衰老、抗肿瘤、抗癌等。

其次,茶多酚具有降低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茶多酚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氧化,降低血脂,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茶多酚还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改善血管壁的弹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茶多酚对肥胖和糖尿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

茶多酚能够促进脂肪的氧化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减少体脂肪的积累。

同时,茶多酚还能够抑制糖的吸收,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预防和改善糖尿病。

茶多酚还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茶多酚能够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防止感染的发生。

茶多酚还能够降低内毒素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

茶多酚还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预防和缓解消化道炎症。

此外,茶多酚还具有调节血压的效果。

茶多酚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

茶多酚还能够增加尿液的排泄,减少体内钠的潴留,促进体内液体平衡,维持正常的血压。

茶多酚对肝脏保护也非常重要。

茶多酚能够减少肝脏的脂肪沉积,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肝细胞的损伤。

茶多酚还能够促进肝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预防脂肪肝和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此外,茶多酚还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茶多酚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茶多酚还能够抑制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供血,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茶多酚片的作用与功效

茶多酚片的作用与功效

茶多酚片的作用与功效茶多酚片是一种由茶叶提取出来的保健品,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成分。

茶多酚是一类茶叶所特有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减肥、美容养颜等多种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茶多酚片的作用与功效。

一、抗氧化作用茶多酚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够中和体内的过氧化物、硝基酚和其他自由基,降低它们对细胞的氧化损害。

茶多酚可以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并能够还原还原型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E。

通过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可预防和减缓氧化应激所致的疾病,如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

二、抗菌作用茶多酚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茶多酚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破坏菌体膜、抑制菌体的酸性代谢等机制,发挥抗菌作用。

实验证明,茶多酚对诺如病毒、流感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等各种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三、抗病毒作用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可以抑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和复制,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研究发现,茶多酚可以抑制流感病毒、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等多种病毒的感染。

此外,茶多酚还可以增强宿主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四、降血脂作用茶多酚可以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能够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这是因为茶多酚能够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

长期服用茶多酚片可预防和改善高血脂症,并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五、降血糖作用茶多酚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茶多酚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减少食物中的糖分通过肠道吸收,降低血糖的上升速度。

茶多酚还可以改善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其在肝脏的合成。

因此,茶多酚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六、减肥作用茶多酚能够抑制脂肪合成和胰岛素抵抗,增加脂肪的分解和氧化,促进脂肪的代谢。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摘要: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本文介绍了茶多酚的成分和儿茶素的结构,全面地综述了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茶多酚在油脂、肉制品加工和果蔬保鲜、糕点和糖果以及饮料生产等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茶多酚;抗氧化作用;食品Abstract: Tea polyphenols is a natural food additives, ingredients of tea polyphenols and catechin structur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tea polyphenols in tea polyphenols grease, meat processing, and aquatic preservation,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astries and candy and beverage production.Key word: tea polyphenols;antioxidation;food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多酚类物质,又叫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茶多酚主体成分是儿茶素,占茶叶干物量的20 %一30 % [1]。

茶多酚分子结构中具有活泼的羟基氢能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捕获过量的自由基,因此是一类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

1 茶多酚的性质和结构茶多酚在碱性介质中极不稳定,在酸性中则稳定、耐热、与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都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被氧化成棕色物,遇铁变成绿黑色络合物,与重金属盐溶液作用生成灰黄色沉淀,也能被高锰酸钾、硫酸铈等氧化剂氧化,与酒石酸铁生成红紫色络合物[2]。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 黄烷酮类、花色素类、黄酮醇类、花白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等6类化合物。

茶多酚的功效_提取和应用前景

茶多酚的功效_提取和应用前景

茶多酚的功效、提取和应用前景一、概述茶多酚(teapolyphenols简写TP)是形成茶叶品质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一类存在于茶叶中的多羟基酚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俗称茶单宁、茶鞣质。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因,火降则百病清也”。

茶由古代的药到后来的饮料,现在又回归到药,是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科技的成果。

茶多酚是从绿茶中提取出来的最主要、最精华、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是由茶叶中的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茶白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组成的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黄烷-3-醇衍生物,俗称儿茶素。

它们的结构除酚及缩合酚类外,均具有a-苯基苯骈二氢吡喃(黄烷)为主体的C6-C3-C6基本碳架。

所以说“其结构决定了茶多酚的性质及其作用”。

茶鲜叶中儿茶素含量占干物12%~24%,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最多,占儿茶素总量的50%左右。

儿茶素溶液加热时或在酶、酸、碱的作用下,自身可氧化缩合成不同程度的缩合产物。

在红茶制作中,儿茶素氧化缩合、聚合而成茶黄素类、茶红素类和双黄烷醇类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对红茶汤色和滋味的形成极为重要。

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主体成分为儿茶素,即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CG)、表儿茶素(EC)。

这些儿茶素类化合物由于其分子中富含酚性羟基可以有效地终止脂肪氧化的连锁反应,因此在油脂及其制品中添加儿茶素类物质,能够防止或延缓油脂的氧化酸败。

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其抗氧化性能比人X工合成的抗氧化剂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和BHT(丁基羟基甲苯)还要强得多,比维生素E的效果也要好。

20 世纪80年代末,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更加重视,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BHA和BHT可抑制人体呼吸酶的活性,还有可能是致癌物质。

1979年美国TDA组织曾删去了BHT的认可使用。

1982年日本也禁止了BHA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是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和类等。

主要为(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

类物质又称茶鞣或茶,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

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作用,能有茶多酚,又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类化合物,简称TP,主要化学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聚合酚类等化合物的复合体。

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

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4种物质[1]?。

3成分是一种稠环,可分为类、-[4]-黄烷醇类、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总量的60%-80%;类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

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为主。

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4性状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

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

略有吸潮性,水溶液pH3~4。

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

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1]?。

5性能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儿茶素EGCG,其还原性甚至可达L-异坏血酸的100倍。

4种主要儿茶素化合物当中,抗氧化能力为EGCG>EGC>ECG>EC>BHA,且抗氧化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作用外,还具有抑菌作用,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茶多酚可吸附食品中的异味,因此具有一定的除臭作用。

对食品中的色素具有保护作用,它既可起到天然色素的作用,又可防止食品退色,茶多酚还具有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和积累作用。

6理化性质物理性质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中;稳定性极强,在4—8、250℃左右的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

1989年被中国协会列入GB2760-89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

化学性质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

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主要由、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以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L—EGCG(50%-60%)、L—EGC(15%-20%)、L—ECG(10%-15%)和L—EC(5%-10%)。

7药理作用抗癌:茶多酚能极强的清除有害,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的绿茶。

功效据相关资料显示,茶叶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对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均有益处。

防治降、预防及茶多酚对人体有着重要作用。

人体的、甘油三酯等含量高,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抑制这种斑状增生,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压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抑制转换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

降血糖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防治脑中风:茶多酚有遏制过氧化脂质产生的作用,能消除血管痉挛,保持血管壁的弹性,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从而有效地防止脑中风。

抗血栓:血浆的增高可引起红细胞的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

另外,细胞膜脂质中磷脂与胆固醇的增多会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严重影响微循环的灌注,增加血液粘度,使毛细血管内血流淤滞,加剧红细胞聚集及。

茶多酚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易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阻止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另外,茶多酚能有效的抑制血浆及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促进脂类及胆汁酸排出体外,从而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

现有的降脂抗栓药物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不易长期服用。

茶多酚是茶叶中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成分,加上其自身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保健品。

①提高免疫能力通过调节免疫球蛋白的活性,间接实现提高人体综合免疫能力、抗风湿因子、抗菌抗病毒的功效,茶多酚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并使其维持在高水平,刺激抗体活性的变化,从而提高人的总体免疫能力。

间接实现抑制或杀灭各种病原体、病菌和病毒的功效。

②抗变态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茶多酚能强烈的抑制组胺的释放作用,实验证明茶多酚抗变态反应和抗皮肤过敏反应比当前常用的抗过敏药的抑制效果强2~10倍。

茶多酚能抑制活性因子如抗体、肾上腺素、酶等引起的过敏反映,对哮喘等过敏性病症有显着疗效。

③舒缓肠胃紧张、止泻和利尿茶多酚具有刺激胃肠道反应,加速大肠蠕动以达到治疗便秘的效果。

茶多酚通过提高人体的综合能力,抑制和杀灭引起的各种有害病原菌,并舒缓肠胃的紧张状态,以达到止泻的效果。

茶多酚中黄烷醇类化合物能够刺激肾血管舒张,增加肾脏的血流量,从而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使尿液中的乳酸获得排除。

人体肌肉、组织中的乳酸是一种疲劳物质,乳酸排出体外能使疲劳的肌体获得恢复。

④促进Vc的吸收,防治坏血病茶多酚能够促进人体对维生素C的吸收,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

其它保健功效①抗脂质过氧化,预防衰老茶多酚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抑制皮肤线粒体中脂氧合酶和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具有抗衰老效应。

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性明显优于维生素E,且与维生素C、E有增效效应。

②对重金属盐和生物碱中毒的抗解作用茶多酚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而产生沉淀,有利于减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

另外,茶多酚还具有改善肝功能和利尿的作用,因而对生物碱中毒有较好的抗解作用。

③防辐射损伤,减轻放疗的不良反应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优异的抗辐射功能,可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止其在人体内扩散,被称为天然的紫外线过滤器。

茶多酚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维持白细胞、血小板、血色素水平的稳定;改善由于放化疗造成的不良反应;有效的缓解射线对骨髓细胞增重的抑制作用;有效地减轻放化疗药物对肌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④防龋固齿和清除口臭的作用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杀死在齿缝中存在的及其他龋齿细菌,具有抑制聚合酶活性的作用,这样病菌就不能在牙上着床,有效的中断了使形成的过程。

残留于齿缝中的食物成为腐败增殖的基质,茶多酚可以杀死此类细菌。

⑤助消化作用茶多酚可以增强消化道的蠕动,预防消化器官疾病的发生。

另外茶多酚化合物可以薄膜状态附着在胃的伤口上,对溃疡创面起到保护作用。

⑥有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茶多酚能够阻挡紫外线和清除紫外线诱导的,从而保护细胞的正常功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同时对脂质氧化产生抑制,减轻色素沉着。

8主要用途简介:茶多酚具有很强的作用,其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BHT、BHA的4-6倍,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儿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的腐败,并能消除异味。

实际上茶叶的许多作用都是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

茶多酚可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无毒副作用,食用安全同时配上植酸防腐效果更佳。

茶叶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而不变质,这是其他的树叶、菜叶、花草所达不到的。

茶多酚参入其他(主要是食品)中,能够延长贮存期,防止食品退色,提高稳定性,有效保护食品各种营养成份。

9使用限量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规定茶多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如下:(g/kg):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0.4;熟制坚果与籽类,0.2;油炸面制品,0.2;即时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0.2;方便米面制品0.2。

另外,茶多酚的副产品,又称为,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溶于水、等,能兴奋大脑皮层,所以有提神作用。

常用的制剂是安钠咖(苯甲酸咖啡因),一种中枢兴奋药,能加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用于神经衰弱和精神抑制状态以及配制复方乙酰和氨非咖片等作医药器品。

10提取工艺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传统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溶剂提取法: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

当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

产品收率5%~10%,产品纯度为80%~98%。

所用溶剂有丙酮、、甲醇、已烷及三氯等。

该法生产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

离子沉淀法:用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作沉淀剂,所以,用该法生产的产品难达到食品和医药行业的要求。

柱分离制备法: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法。

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

研究表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贵,而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和大量,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上传统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产品无法在安全性、价格和纯度方面全部满足食品添加剂和医药行业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经有关专家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出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浓缩和萃取技术相结合,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新工艺。

该工艺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

又符合工业化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线、生产过程安全性和产品颜色、产率、纯度诸方面的要求,有利于茶多酚更有效地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应用。

12应用前景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和生理活性,是人体的清除剂。

据有关部门研究证明,1毫克茶多酚清除对人机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他同类物质。

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据日本奥田拓勇试验结果,证实茶多酚的抗衰老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

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人体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内壁脂肪沉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后形成动脉粥样化斑块等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有助于预防和抗癌:茶多酚可以阻断亚钱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