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ae1bc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7.png)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识“沙啦”“鹦鹉”等词,会写“搭”,注意“翠、羽”的书写要点。
2.联系单元整体,了解单元内容,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3.通过品读“雨天场景”和“翠鸟外形”的相关语句,体会作者“运用多种感官”和“抓住特点”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
4.借助直观图像引导观察,迁移方法,学会细致观察。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读,明确观察任务师:同学们,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话,出示黑板,谁来读?生读: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师:读得真有感情。
是啊,罗丹用这句话告诉我们留心观察的重要性。
师:这句话也出现在我们课本第五单元的导读语中,打开63页。
谁来说说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生:“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师:哪个词语反复出现?生:观察。
师:经过我们的课前预习,来说说这一单元都观察了些什么?生:《搭船的鸟》等等。
师:观察的事物既可以是动物,还可以是植物、水果等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作家郭风写的《搭船的鸟》,看看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师:伸出手来,先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搭”是这节课要写的生字,结构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右边上面是“艹”,横画高于左边的横,下面是个“合”,“丿”画低于提,笔画穿插,字就好看了。
师:齐读课题“搭船的鸟”师:谁来说说这里的“搭”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是坐。
师:是啊,在这里“搭”的意思是(乘坐)。
出示字典中“搭”的意思。
师:(迁移)那么乘飞机就可以叫——(搭乘航班),乘车可以叫——(搭车);这里乘的是船,就叫——搭船。
多有意思的小鸟啊!4二、初读课文,梳理观察对象师: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船篷沙啦沙啦蓑衣鹦鹉衔着)师:这里有一组字,也需要大家来观察观察,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部分。
出示:羽翠生:都有一个“羽”字。
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ce4e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9.png)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逻辑思维;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学习并掌握课内新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升表达能力;增强文化理解与审美鉴赏,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身边的观察家》:选取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
-《语文之美》:选取与《搭船的鸟》类似的文章,分析其文学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观察任务: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并与同学分享观察成果。
-读写练习:要求学生仿写一篇以观察为主题的作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鸟的世界》:介绍各种鸟类的特点、生活习性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鸟类。
-《大自然的奇妙之旅》:通过丰富的实例,展示大自然中生物间的互动与共生,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315a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8.png)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所做的观察。
3.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了解单元主题,导入新课1.提示习作单元,明确单元学习要求。
(1)引导学生浏览本单元的篇章页和单元目录,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预设: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五单元是个很特殊的单元,这是一个习作单元。
我们要通过学习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来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还要学习观察,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写下来。
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美。
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预测课题。
(1)板书课题,引导读题:搭船的鸟。
板书课题时范写“搭”字,指导学生识记书写。
(2)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这只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鸟?它为什么要搭船?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到的事物和场景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词语“父亲、嘴巴、沙啦、鹦鹉、静悄悄”的认读以及“嘴、亲、沙、响”等生字的书写。
指导要点:读准多音字“啦”,在拟声词“沙啦”中读第一声。
随机指导“羽、翠、嘴、捕”字的书写。
3.引导学生交流读课文时提出的问题:这只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鸟?它为什么要搭船?交流中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翠鸟外貌美丽,会捕鱼,很聪明。
4.默读课文,聚焦“观察”,了解作者观察到的事物和场景。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第1题边读边思考: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组织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
预设1:雨天船上的场景①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中与船有关的词语“船舱、船篷、船橹”,并出示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船舱、船篷、船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b25d93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e.png)
羽毛 翠绿 翅膀 长嘴
冲进水里 衔着小鱼 站在船头 吞了下去
三、精读
1搭船的鸟是只什么鸟?
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发现搭船的这只鸟是一只——翠鸟。
教学翠字(先教羽字头,联系说文解字,再教卒)
翠:用部首查字法查什么?翠是形声字,上面的羽字头和它的意思有关,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翠,青羽雀也。下面这个字读卒,跟翠的读音有关,虽然卒和翠现在的读音相差很大,这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读音也在发生变化。我们来给这个字组组词呢?翠绿 苍翠 翡翠 有没有发现组的词都跟颜色有关。哪一种颜色呢?——绿色。让我一起伸出手写一写这个字。
出示老鹰、燕子图片。
说一说它们有( )的( ),或者( )( )的。说的.....
板书设计:
这只搭船的翠鸟长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找一找。
2搭船的这只鸟长什么样?
出示: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羽毛 翠绿的
翅膀 蓝色的
红色的 长嘴
小朋友们,瞧!翠绿的,蓝色的,红色的,这只鸟身上有3种颜色,怪不得说它是彩色的鸟。
A我们发现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形容词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
羽毛 翠绿的 翅膀 蓝色的 长嘴 红色的
再把形容词统一放前面:
翠绿的 羽毛 蓝色的 翅膀 红色的 长嘴
小朋友们,你们瞧,文字真是个魔术师,既可以放前面,又可以放后面。
B 作者又是怎样来介绍这只翠鸟的呢?我们发现,作者在介绍这只翠鸟的时候,先介绍了它的羽毛,再介绍了它的翅膀和长嘴,作者在介绍的时候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呢?(整体到局部)请你读好这一句。
2.通过品读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感受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篇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3775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c.png)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认识“鹦、鹉”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2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到的细致,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翠鸟外貌、动作的语句感受“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做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谜语导入。
教师口述:身体小巧玲珑。
羽毛鲜艳特别。
鸣声清脆动听,疾飞捕鱼本领强,人人称它“叼鱼郎”。
(谜底是一种鸟,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看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最先猜到。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翠鸟。
鼓励学生根据谜语的内容大胆想象,猜一猜,说一说翠鸟的样子,展示图片:教师提示:翠鸟属于鸟纲、翠鸟科。
常栖息于溪涧边,以鱼为食。
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为留鸟。
翠鸟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
性格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
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
翠鸟羽毛美丽,头顶羽毛可供作装饰品。
但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内容与翠鸟有关,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它吧!(板书课题:搭船的鸟学生齐读课题。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第1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第1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7bc8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2.png)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第1课时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语文要素】3.在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展示鹦鹉的图片,从而认识“鹦鹉”一词。
(课件展示,学生欣赏、评价。
)2.鹦鹉是鸟类中很漂亮的一种鸟,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一种鸟,它比鹦鹉还要漂亮。
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搭船的鸟》,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是什么鸟要搭船?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课件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小组成员合作自主识字,在课文中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互相检测。
(3)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生字自学情况,给予“笑脸”贴纸评价。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成果。
2.检查自学成果,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全班同学评议、补充。
3.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如:搭——答悄——消吞——吴(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如:“父”字要先撇后捺,且撇捺要舒展;“翠”字的最后一横要写长;“嘴”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
三、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自然段序号。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呢?课前提出的疑问,有答案了吗?(“搭船的鸟”是翠鸟。
文中的“我”发现翠鸟的外形很好看,捕鱼的身手很敏捷。
本文讲了“我”和母亲在搭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了一只翠鸟,通过对翠鸟的外形描写和捕鱼过程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3篇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bfa4d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7.png)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翠鸟的美丽,学会观察发现。
3、正确认读本课14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通过看图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通过词语的特点,感受翠鸟的美丽,学会观察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灵。
教学过程:一、看图猜字,感知搭船的鸟1、课前热身。
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你喜欢哪种鸟?2、出示“搭”字的甲骨文,看图猜字,教学“搭”字。
3、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搭船的鸟》,学生齐读课题。
4、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5、介绍作者。
出示作者简介。
6、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7、教学生字。
(1)舱:舟字旁不出头,横折钩和竖弯钩不沾在一起。
(2)漂:示字的上横短,下横长。
(3)嘴:口字旁不过横中线。
(4)翠:上下结构,羽字无勾,让空间给卒字,占位卒的第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二横是关键笔画,最后一竖不穿心。
8、描红生字。
9、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10、认识翠鳥,理解“翠”字。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本环节通过生字导入新课,让学生自读、自悟。
在生字教学中,体现文中识字、句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对重点字词、比较难的字词,重点讲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拓展文本,识搭船鸟外形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相机出示图片:船蓬、橹、蓑衣、船舱、船头。
2、积累感受象声词——“沙啦、沙啦”。
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12ef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a.png)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意思,感受课文情感。
2.学习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3.学会通过组词、造句的方式,巩固生词、熟悉语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学会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合理运用所学。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情感。
2.协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导入(5分钟)用图画、视频或课设等形式,引出“搭船的鸟”,了解学生对此的认识和感受。
2. 学生自读课文(10分钟)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并标注生词,领受课文情感。
3. 合作学习(35分钟)•第一步:小组合作,找出关键句子(10分钟)指导学生从全文中找出3-4个关键句子,说出这些句子对课文的表达意思有什么核心贡献和作用。
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将结果写在小黑板上。
•第二步:同学交流、答疑(5分钟)选出一位代表发言,并由别的小组进行提问。
•第三步:小组讨论,梳理文本(10分钟)根据班级学习目标,小组进行讨论,按“人物、情节、动作、场景”梳理课文,找出记叙文的核心要素。
•第四步:课堂展示(5分钟)小组代表进行课堂展示。
•第五步:课文分析(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梳理结果,向学生介绍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4. 总结归纳(5分钟)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课堂表现和总结。
五、教学拓展: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叙文分析能力,教师可以与同学一起讨论其它经典记叙文。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教案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以及协同能力的提高。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共进,因此此次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需要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课堂纪律的管理。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ab314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5.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认读“鹦、鹉、捕”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的发音,会写“搭、翠”等13个字,会写“搭船、翠绿”等词语。
2. 能理解课文,认识翠鸟。
3. 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搭”的意思,并说出“搭船”的意思。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1-3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翠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
2. 理解课文,认识翠鸟。
3. 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搭船”的意思,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翠鸟图片,课文插图。
2. 学具:字典,笔,纸。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翠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特点。
2. 学习生字词: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3. 理解课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教师解答。
5. 朗读课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板书设计1. 课题:搭船的鸟2. 生字词:鹦、鹉、捕等3. 课文内容:翠鸟的特点,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朗读课文,家长签字。
3. 任选一自然物,观察其特点,写一段话。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搭船”的意思讲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进行补充讲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理解‘搭船’的意思,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15 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 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e87826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9.png)
15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鹦、鹉”等6个生字,会写“搭、翠”等9个字,会写“搭船、翠绿”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对鸟的喜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3.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4. 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5.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保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对鸟的喜爱,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对鸟的兴趣。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2)教师检查反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
3.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评价反馈。
4.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这只鸟?(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5.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鸟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鸟的喜爱。
6. 总结全文,感悟作者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15 搭船的鸟作者:徐志摩喜爱之情:鸟的美丽、可爱、活泼观察:身边的鸟类表达:对鸟的喜爱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3遍。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416b5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4.png)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时将通过阅读《搭船的鸟》这篇短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学会阅读理解,抓取重点信息;2.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心态;3.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会学生阅读《搭船的鸟》这篇短文,并理解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和心态。
2.教学难点: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对故事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铺设情境老师带领学生看一些关于鸟的图片和视频,并询问学生对鸟的认知程度。
2. 教学内容展示老师出示《搭船的鸟》这篇短文,并进行文本解析,带着学生一起朗读故事。
3. 课文导读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课文,然后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鸟”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它想搭船?它和小女孩儿的感情关系如何?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每一个段落的意思,让学生全面了解故事情节。
并针对性地让学生掌握以下重点信息:1.鸟因飓风来临而生活受困2.鸟在海边等待着船,但一直没有等到3.遇到小女孩,与其结为朋友互相帮助4.小女孩为了让鸟也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提出了“搭船”的安排5. 讨论主题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开展集体讨论,如:小女孩说:“人有人的想法,鸟也有鸟的想法。
”你赞同她的说法吗?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为什么?6. 思维练习带领学生回忆、总结故事情节,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7. 语文写作让每个学生思考并用 100 字左右的篇幅描述这个故事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
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描述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8. 课堂练习老师让学生自己完成课堂练习,辅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搭船的鸟》这篇短文,来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与课文相关的鸟儿图片和视频资源;五、教学评估教师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1.巡回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书写情况,以及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2.给学生布置阅读家庭作业,以检测学生会不会独立阅读文章并进行理解;3.在下一次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估和总结。
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5单元 15 搭船的鸟(第1课时)
![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5单元 15 搭船的鸟(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0676f2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a.png)
《搭船的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文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散文家、儿童文学家郭风先生,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和一颗热爱自然的童心。
通过“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记述了“我”眼中一只搭船同行的小鸟的经历,运用浅近、朴素、清新的笔法给读者描画了一只充满灵性的小鸟,既勾画了一个孩子的童心,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读懂课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尝试着划分课文的层次结构,对课文整体有一定的把握。
最后就作者蕴含在课文中的感情做简单说明。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并且能够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划分课文层次。
3.体会作者口语化的写作笔法,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划分课文层次。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口语化的写作笔法,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讨论【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出示课题。
(播放ppt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播放ppt2)能说说你所熟悉的一只鸟儿的特点吗?《搭船的鸟》一文中,这只鸟会是一只什么鸟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作家,走进课文。
(播放ppt3)作家简介:(播放ppt4)2.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福建莆田人。
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和儿童文学家,著有童话集《木偶戏》《红菇们的旅行》,《孙悟空在我们村里》曾获得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一等奖,还有散文集和散文诗集。
《搭船的鸟》就记叙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一次经历,在这次旅途中视察、捕捉到了动物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情景,呈现给读者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
那这只鸟是一只什么鸟呢,你认识它吗?请你认真读课文。
(播放ppt5)二、整体感知1.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播放ppt6)(1)识读拼音教师领读,本课生字。
fù la yīng wǔ qiāo父啦鹦鹉悄(2)识记汉字(播放ppt7)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2.整体感知——了解课文(播放ppt8)(1)反复朗读,读通顺,能理解。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8d44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4.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优秀6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书写羽、翠两字。
3、学生反复诵读,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4、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课件、课文音频、翠鸟捕鱼视频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讲到作者和妈妈坐船到外祖父家去,接下来我们一起搭上作者的船去看看沿途的风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搭船的鸟》(二)初读课文,感受情感。
听朗读,思考问题: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生答)雨天船上的场景、翠鸟的外貌,以及翠鸟捕鱼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1、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吧!这是一只比鹦鹉还漂亮的鸟。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感受翠鸟的美丽,补充翠鸟的相关知识。
再次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喜爱之情。
3、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4、那么翠鸟到底在干什么呢?(捕鱼)5、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动作敏捷)6、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体会翠鸟的动作敏捷。
7、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更加具体的理解翠鸟的身手了得。
8、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
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
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四)扩展延伸指导写作手法的'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六、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羽、翠”2、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七、作业布置1、请写一个有关翠鸟的谜语,表达你对翠鸟的喜爱。
2、留心观察一种自己熟悉并喜爱的鸟,抓住它的外形、觅食栖息、飞行中的一个方面,用一两段文字描述下来。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9篇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de3e6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0.png)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优秀9篇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5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a36d11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a.png)
教案: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搭、翠、鸣、捕”等字组词。
(3)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知道课文是从颜色、动作两个方面来描写翠鸟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初步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搭船的鸟》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只翠鸟搭在作者船上,与作者一同观察鱼儿的情景。
课文通过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翠鸟的美丽和敏捷,同时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搭、翠、鸣、捕”等字组词。
(3)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知道课文是从颜色、动作两个方面来描写翠鸟的。
2. 教学难点:(1)翠鸟搭船捕鱼的过程。
(2)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生字卡片、鸟鸣音乐。
2. 学具:学习用品、彩色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鸟鸣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感受鸟鸣的美妙。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鸟,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作者与翠鸟的互动。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是从颜色、动作两个方面来描写翠鸟的。
(3)学生讨论翠鸟搭船捕鱼的过程,感受翠鸟的美丽和敏捷。
4. 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新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用“搭、翠、鸣、捕”等字组词。
5. 感受作者情感(1)学生谈论自己从课文中感受到的情感。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469f2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9.png)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知识与能力:1.认识“父、啦、鹦、鹉、悄”5个生字,会写“搭、亲、父”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突破重难点:重点:了解翠鸟的样子和其捕鱼时的特点。
突破方法: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第2、4自然段认真品读,借助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翠鸟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展现,让他们更为准确地感受其样子美、捕鱼时动作快的特点。
难点: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既需要引导学生从文中作者对翠鸟的细致观察与生动描述中感受“我”对翠鸟的喜爱,同时,还要借助画面,并从文中翠鸟“搭船”的行为中进一步体会翠鸟对人的信赖,从中真切感受人鸟共处的美好意境。
教法与学法推荐:教法:创境激趣法,借助游戏、多媒体课件、情境演示等方式,创设趣味学习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画面中,体会文章的情感;点拨指导法,在学生感悟词句以及文章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予以点拨指导,让他们不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学法:读中想象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将自己幻化成故事人物,体会人鸟情,激发对动物和自然的热爱之情;情境表演法,在准确感知翠鸟捕鱼特点的同时,进行情境表演,不断深化对文中动作词的理解,并更好地体会翠鸟捕鱼的动作之快。
师生齐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翠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生字卡及“生字包”学生:了解关于翠鸟的知识;自主阅读课文。
15 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5 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956c6a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8.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鹦、鹉”等6个生字,会写“搭、翠”等9个字,会写“搭船、翠绿”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文中写了哪些关于鹦鹉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主题:通过描述搭船的鹦鹉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 课文结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描述了作者与鹦鹉相遇、互动、观察和别离的情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鹦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鹦鹉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不懂的词语,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课文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鹦鹉的印象深刻的画面,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15 搭船的鸟2. 课文结构:作者与鹦鹉相遇→互动→观察→别离3.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语和句子。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优美句子,积累词语。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用一段话描述它们的特点,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好,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词语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词语讲解。
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搭船的鸟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602ffb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5.png)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故事中的鸟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通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几个生词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3.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形象。
2.记忆和运用几个生词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通过听、说、读、写多种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景物,并进一步想象大海、沙滩等场景。
2.听故事。
老师朗读故事《搭船的鸟》,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感受鸟儿坚持自己的想法的勇气。
3.阅读故事。
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并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4.生词讲解。
介绍生词“搭船”、“码头”、“坚定”、“想法”,并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5.创设说话情境。
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自由组句,表达故事中鸟儿坚持自己想法的意义。
6.根据教材,让学生学习自然拼读,发音纠错。
7.语文课外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小翅膀,感受鸟儿的坚定信念。
课堂作业1.练习自然拼读,纠正发音。
2.读课文,思考鸟儿坚定想法的意义,并在小组内交流。
3.制作小翅膀,思考故事想传达的信息,并自由表达。
总结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对于故事中鸟儿坚定自己的想法、不怕失败的勇气有了深刻体验。
同时,掌握了几个新的生词和自然拼读发音。
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总体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23fcb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6.png)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鹉、悄”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理解题意。
教学重点:认识“父、鹦、鹉、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理解题意。
教学过程: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1.教师叙述:同学们,法国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搭船的鸟》这篇课文。
看一看作者发现了怎样的美?2.出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搭船的鸟。
3.认识翠鸟。
教师简介,向学生介绍翠鸟的信息特点。
二、通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教师过渡: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词。
1.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条中的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本文共有五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在文中都有注音,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这些字音读准,再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注上拼音。
(2)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检查朗读课文的学习效果。
指名逐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读音。
教师示范。
分组齐读课文。
(4)教师检查学习我会认的情况。
教师指名朗读后,要求全班齐读。
2.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课文的生词。
(1)读准字音。
提出要求:下面我们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字词,大家要注意读准带拼音的字。
学生读这些字词,读完之后教师进行矫正。
教师要求:学生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2)理解字义,写对字形,重点讲解易错字。
(3)理解字义,区别形近字。
(4)学习本课生词,结合图片理解某些词的意思。
(5)开火车朗读词语,读准字音。
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1.看看这只搭船的鸟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学生默读课文,尝试给课文总结划分段落。
教师小结:读完课文之后,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这是一只翠鸟啊,原来它搭船是为了捕鱼啊,这可真是一只漂亮又可爱的鸟。
2.提问:课文读完了,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作者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3.小结:作者在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坐在船舱里,对天气,尤其是对落在船头的这只鸟做了细致的观察,并且把观察所得写了下来,就成为了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
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15.搭船的鸟
课题搭船的鸟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她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本课要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童趣,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
学前准备1.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
2.教学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学前准备1.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
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1.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2.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2.辨字组词。
搭()沙()
塔()纱()
悄()吞()
消()杏()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0分钟)1.搭船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
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交流翠鸟的资料。
2.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3.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用时:5分钟)1.教学小结。
2.指导书写。
1.“翠”字,上面不是“羽”字,下面“十”不能往上写得太长。
2.看清字形,认真书写。
4.一字组多词。
搭()()()
沙()()()
吞()()()
教学反思生动的质疑导入,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文本。
学生通过读文,能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自己收集翠鸟的图片和资料,为学习课文增添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