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治平与内圣外王

合集下载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摘要]“内圣外王”通常被认为是儒家的基本思想观点,其实最早是由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在《庄子・天下》中提出。

本文从儒道两家在“内圣外王”这个经典观念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即从“内圣”、“外王”,以及如何从“内圣”开出“内圣”等方面进行儒道两家的思想比较。

最后提出,儒道两家“内圣外王”之道是可以相容互补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内圣外王儒道异同渊源一、引言一直以来,“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内圣是就修养的成就而言,外王是就所成就的事功而言,这是“内圣外王”的基本内涵。

但是在“内”与“外”,“圣”与“王”的具体内涵,以及如何达到“内圣”,如何从“内圣”开出“外王”之道,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主要见于《大学》的修齐治平论,它占据了中国思想史上“内圣外王”思想之主流。

但是追根溯源,“内圣外王”的真正出处是来自于道家经典《庄子・天下》,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儒道“内圣外王”思想的异同。

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渊源历史上,先秦儒家虽然有“内圣外王”的观念,但并没有“内圣外王”这一术语。

而“内圣外王”最早却是由道家的代表作之一的《庄子・天下》提出来,后被后世儒家袭用而成为儒家的主流思想。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

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第二段)大概意思是:由于诸子百家的大部分士人都抛弃泰道,转向否术,所以“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个“道”,专指道家的泰道。

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出处。

而《庄子・天下》认为庄子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专指庄子亲撰的内七篇所言之道。

三、儒道的“内圣外王”思想异同(一)“内圣”思想异同第一,儒道两家均主张通过谦下,慈俭,清心寡欲,安命乐天等途径,以求人格提升。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人生境界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境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境界《⼤学》通过见微知著、由⼩及⼤、由内及外最后达⾄平天下的过程,宣⽰⼀种思想,即《⼤学》开宗明义的第⼀句话,“⼤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善”。

“在明明德”,就是放⼤光辉和启开那种被世俗所遮掩、被利欲熏⼼所遮盖的⼤德⾏。

这是《⼤学》要告诉成⼈和知识分⼦的⾸要的东西。

“在亲民”,要把⾃⼰已经启开的⼼扉,那种中正的好东西发扬到整个社会上去,成为⽼百姓和他⼈共享的⼀种品德。

“在⽌于⾄善”,“⽌”要知道在什么地⽅停⽌,要在悬崖勒马的地⽅停⽌,在贪婪的地⽅停⽌,在⼼⾥有偏窄不公的地⽅停下来,回到⼀种中正、平和、美善的⼼境当中。

这就是⼀种⾄善,就是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地栖居”,在美好的家园⾥居住。

“⽌于⾄善”,把那些不善的、⾮⾄善的东西排斥掉,然后有所取有所得。

其⽅法步骤如下:⼀,通过格物的⽅法,穷究⼤千世界的原理,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

⼆,“致知”,把所谓的外在的知识逐渐变成⾃⼰的⼀种智慧,⽽那些对抗⼤⾃然、奴役⼤⾃然、破坏⼤⾃然的⼈最终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三,“诚意”,“意”是没有显⽰和⾔说出来的思想,主要是内在的活动和⼼灵的⼀种波动。

这个时候叫“诚”,叫“慎独”。

四,“正⼼”,正⼼就是为公⼼⽽放弃⼀⼰之私欲,⽽把⼼换成⼀种中正的公⼼。

五,“修⾝”,⾔辞要雅逊,合乎规范,⾏为⽅式和仪态要中和、平和,⽽且⾝⼼合⼀,不能是⾯和⼼不和、⾝⼼相分、⼝是⼼⾮。

六,“齐家”,在整个家族当中显⽰出⾃⼰卓越的管理能⼒、协调能⼒和整齐整饬的能⼒。

七,由家及国,把家庭伦理和国家伦理合⼆为⼀,对待国家和⼈民就像对待⾃⼰家庭⼈员⼀样充满了爱⼼。

⼋,使天下太平。

当然,就历史语境⽽⾔,当时所说的国主要指的是诸侯国,当时的天下是四海之内。

与今天的全球和世界有区别。

但今天在全球化时代,也可以放宽眼光,把天下看成是整个地球整个⼈类,从⽽发掘引申出儒家思想中合理成份,放眼整个世界的风云际会。

做完整意义上的书生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做完整意义上的书生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做完整意义上的书生: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作者:启嘉春秋来源:《北方文学》2010年第03期“书生”这个词现在基本上等同于“无用”,经常听人自嘲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是在污蔑书生,如果说成“百无一用是书虫”倒还恰当。

因为书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读书了知生命道理,开启真见智慧,以求经营出高大光明的人生、成就大成生命完美历程的人,真正的书生就一定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并知行合一的人,一定是一个闻道则拳拳服膺、努力践行以做到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断纯净自己以图增长智慧、提高素养的人。

他也必是一个诚意正心,仁义为本的人;一个勤于修己,善以待人的人。

这样的人,古今中外,哪里是他无用的地方呢?哪里都是他用武之地,哪里都会欢迎他。

孔子教弟子,内容不止是教读书,那时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书。

“读书”其实只是求知的一个手段,汉语中“知识”两个字合一起,是很有内涵的。

知是了解信息、资讯、情形、表现,而识则是依凭价值观和道德产生精神和形成观念来判断是非曲直、取舍选择或发明发现的过程。

有知无识者只是一个口袋,有知而不敢识者,知则无用。

唯有知有识,才能得着学习的真正好处。

孔子讲学,弟子们听到了、明白了,就去实践,在按自己愿望选择所做的工作中加深对圣智真理的认识。

从《论语》中看,孔子没有教他的弟子无用的虚仪,在礼的问题上,他还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指出夏商两代的礼仪及其精髓他都能够十分精确而详尽地讲述,当时留下的杞国和宋国虽然是夏商两代的后裔,他们保留的那丁点儿东西在他看来都是不完整的,留下来的文献也不够说明他要讲的。

但他因应世道,不讲这些,他教给他的弟子的是《周礼》,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周代的礼仪讲究豪华秩序和威严,他因为生于周之中期,讲的礼仪要合乎社会的规范,他教弟子也就讲当代的东西。

但是他讲的心法却是一以贯之的。

所以,他曾经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以为我博学多能吗?这是没有懂我呀,我的道是“一以贯之的”。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什么意思
“内圣外王”汉语成语,拼音是nèi shèng wài wàng,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内圣外王”一词虽然首见于《庄子·天下篇》,但已成为儒家哲学之特点的代名词,故人们一般称儒家思想实际上即“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所在。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

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

内圣外王名词解释

内圣外王名词解释

内圣外王名词解释一、内圣外王的含义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君主的理想境界和应有的品德与能力。

内圣指的是君主修身养性、培养德行;外王指的是君主治国安邦、使国家繁荣昌盛。

内圣外王更多地强调君主应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身作则、德行高尚,才能有效地管理国家并使之达到盛世之境。

二、内圣的内涵1. 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是内圣的核心,它强调君主应通过自我修养来塑造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君主应不断自我反省、修正错误,培养谦虚、正直、诚信、守信等美德,并以身作则地影响身边的人。

只有通过修身,君主才能具备高尚的品质,成为人民心灵的指引者。

2. 学习与探索内圣还包括君主的学习与探索精神。

君主应以治国为己任,不断学习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以便在面对复杂的国事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君主应虚心向人请教,广泛阅读书籍,勇于探索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干和素养。

三、外王的内涵1. 治国安邦外王强调君主的治国能力和智慧。

君主应通权达变,善于制定和实施政策,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促进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君主应垂问民意,关心人民的利益,倾听百姓的声音,从而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国家。

2. 使国家繁荣昌盛外王也包括君主使国家繁荣昌盛的能力和手段。

君主应注重国家的经济建设,积极推动产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君主应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兴盛,加强道德教育,提升人民素质,使国家在经济、科技和文化上取得长足进步。

四、内圣外王的关系内圣外王两者不可或缺,相辅相成。

内圣与外王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只有君主具备了内圣的德行和智慧,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外王的治国理想。

同时,君主在实施外王时,也要不断修身以保持内圣的状态,始终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心存公心、忠诚于人民。

内圣外王的实现离不开君主的努力,也需要民众的支持和配合。

民众应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与君主一起推动国家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情商素质开发的启迪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情商素质开发的启迪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情商素质开发的启迪作用张连春;赵宝新;赵丽新;李敏【摘要】从大学生情商素质开发的视角反观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刚健有为”、“内圣外王”、“有教无类”、“厚德载物”、“德业日新”、“中正适度”、“仁者爱人”等思想对大学生强化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完善人格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塑造群体性格、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理性思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Fromtheperspectiveofcollegestudents’developmentofEQquality,thispaper observedthe 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converselyinordertoadvancethedeepdevelopment ofcollegestudents’com-prehensivequalityeducation.Theideasin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giveimport antinspirationandrefer-encetostrengtheningstudents’idealsandbeliefs,temperingtheirs trongwill-power,perfectingtheirchar-acter,promotingtheirpersonalitydevelopment,shapingtheirgroupstrait,stim ulatingtheirinnovativeawareness,cultivatingtheirrationalthinkingandestablishinggoodinterperson alrelationships.【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大学生;情商素质开发【作者】张连春;赵宝新;赵丽新;李敏【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办公室,河北张家口 07500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团委,河北张家口 075000【正文语种】中文在大力倡导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今天,情商素质的开发培养已越来越受关注。

浅谈_内圣外王_的历史演变

浅谈_内圣外王_的历史演变

摘要: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借用庄子的“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学,实际上丢掉了儒家平民性和实用性的一面,把佛老本体论、直觉主义的东西植入儒学,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遭到了实学家的激烈批判。

关键词:“内圣外王”历史演变现代境遇在现代语境中,“内圣外王”基本上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

然而这一出自庄子的词汇,何以竟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其中究竟是怎样一个发展历程,这种称谓是否能够准确概括儒家思想我们不妨从其历史演变过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圣”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部是人的一只大耳朵,左下部是一个口,右下方是一个面向右而立的人。

金文的写法是“”,下部是一个面朝左的人,其上部的左侧为耳,右侧为口。

今天的“圣”是繁体“聖”的简化字,“圣”的本义就是指“聪明非凡的人”。

《说文解字》说:“圣,通也。

”一般把才能超群、无所不通的人称为“圣人”或“圣贤”,而“圣善”是对母亲的美称。

“王”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直接就是一个斧头之形,下端是斧刃。

金文的写法是“”,基本上同于甲骨文,下端的斧头更像实物,如同古代武士所拿的大板斧。

“王”的本义就是大斧头,斧头在上古是一种武器,后来成了权力的象征,最高统治者都称“帝王”,基本上都是以武建国。

“圣”与“王”,一个侧重于“文”的方面,一个侧重于“武”的方面,后来被作为道德与事功的代称,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内在的紧张,毕竟道德和事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就“圣”本身在古代的含义来说,它只是德行的一种,比如《尚书·洪范》中在讲治国的道理时,“圣”是九畴中第二畴“五事”的第五个方面:“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晳,聪作谋,睿作圣。

”“圣”指的是思考通达,换言之就是善于哲学思维。

《尚书》中多以“佑贤辅德”(《仲虺之诰》)、“崇德报功”(《武成》)等来描述帝王功业,而且提倡“人求多闻”(《说命下》),并不是后来强调的单一的坐忘式的“内圣”心性修养之术。

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但是,其效果真的是“内圣外王”了 吗????
二、从舆论学角度分析原因
第一、舆论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控制,民众行为受限,扼杀 中国社会的创造力。
第二、企图以舆论道德自律来治国平天下, 忽视政治体制和制度的变革以及法律制度的 完善,必然强化专制。
第三、忽视公众舆论心声,忽视个人利益追 求,“小我 ”成全“大我”,最终导致反抗。
从舆论学视角看儒家思想“修齐 治平”、“内圣外王”
一、含义
“修齐治平” 来自于《四书五 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 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简言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 是在《庄子·天下篇》 中提出来的。内圣是一 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 则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 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 天下。
《大学》开篇讲的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 最好解说。
这种思想是几千年的封建儒家思想的核 心,用这套理论在教育着一代代知识分 子,实现“政教合一”的目地。以舆论 为教化,上至帝皇,下至百姓,无不以 此为最高理想追求。

内圣外王 新解

内圣外王 新解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内圣。

修身为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内圣外王”这几个字你不要以为是我随便挑出来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你看梁先生给这四个字多高的评价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

我们讲过佛家“体”和“用”的道理,“体”是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用”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

内圣即为领导力之体,外王即为领导力之用。

那么,“内圣外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文化中另外重要的四个字: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哪里来的?来自于《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听见了吧,无论你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如果做不到修身就失去了为人的根本,这样根本谈不上其他的功业!只有做好了修身,才可以齐家;只有做好齐家,才可以治国;只有做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

近代学者熊十力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

齐、治、平,外修之目也。

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古人很有意思,“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前者内修,后者外修而已。

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今人读来,固然有些失于“迂腐”,但是比上那些把权、钱、享受当作目的和最好追求而失去了自我的人,这个迂腐实在好上一百倍!我们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四个词暂时放在一边,(不是不讲,而是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起来更困难),我们先专注于人们比较熟悉的“修齐治平”四个字,“修身”即为内圣,(其实还应该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外王。

庄子集解原文与解析

庄子集解原文与解析

庄子集解原文与解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被整理成庄子集后一直影响着后世。

《庄子集》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既有深奥的原文,也有需要解析的内容。

本文将对《庄子集》中的原文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

一、内圣外王篇内圣外王篇是《庄子集》中的第一篇,主要讨论的是修身养性与治国理政的关系。

其中有一段原文如下:圣人之道,曰全性、曰明心、曰修身、曰齐家、曰治国、曰平天下。

这段原文中,庄子提出了圣人的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

解析这段原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全性:庄子认为圣人应该充分发展和展现自身的天性,实现“全性”的境界。

2. 明心:明心即明白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实现对道的领悟和修养。

3. 修身:庄子强调修身养性,通过修炼来达到身心的和谐和完善。

4. 齐家:齐家是指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关系,使每个人能够安居乐业。

5. 治国:治国即指圣人在担任国家领导者时,要善于治理国家,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6. 平天下:庄子认为圣人应该能够实现天下万物的平衡与和谐,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安宁和幸福。

通过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庄子的内圣外王思想,明白圣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治理国家的原则。

二、人间世篇人间世篇是《庄子集》中的第二篇,主要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生的意义。

以下是其中的一段原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这段原文意味深长,从中我们可以解析出以下几点:1. 人生短暂:庄子通过比喻,表达了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的观点,强调人生的瞬息即逝。

2. 人与天地关系:人生存在于天地之间,是天地之间的一份子,与自然世界相互关联。

3. 人生的意义:庄子提出了人生的虚无主义观点,认为一切都是虚幻和无常的,人生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这段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人间世观,明白人生的短暂和虚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三、养生主篇养生主篇是《庄子集》中的第三篇,主要讨论的是养生和追求长生的道路。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

“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追求作者:沈小勇来源:《公务员文萃》2017年第11期内圣,就是加强自我修养,追求圣贤气象,践行君子人格,修身养德,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经世济民,治国理政,注重政绩,做一个有事功的人。

“内圣外王”是儒家关于人格理想与实现王道政治的核心思想,“内圣”主要指的是“圣贤人格”,“外王”主要指的是“王者之政”。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有感于“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主张要“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

虽然“内圣外王”最早在道家文献中提出,但是这一思想却是儒家一贯奉行的人格理想和经世路向。

儒家历来重视“内圣外王”,通俗一点说,内圣,就是加强自我修养,追求圣贤气象,践行君子人格,修身养德,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经世济民,治国理政,注重政绩,做一个有事功的人。

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外王就是修己安人,内圣是基础,是修己,外王是目的,是安百姓。

孔子儒家主张,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者”“君子”,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拓展实践,外化行动,安邦治国,从而达到外王的目的。

《大学》中所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内圣外王的具体化。

“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注重自我和亲民的统一。

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将修身作为安身立命的出发点,将治国平天下作为外王的实现。

这八个条目也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具体途径。

儒家的“内圣外王”被最简明地概括为“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以说,“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

“内圣”和“外王”的统一,就是学问和事功的结合,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结合,因而被视为完美人格的体现。

儒家《大学》所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从心灵秩序到社会秩序的过程,从内在的修养过渡至外部的强大的过程。

内圣外王-新解

内圣外王-新解

对“内圣外王”之新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内圣。

修身为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

“内圣外王”这几个字你不要以为是我随便挑出来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你看梁先生给这四个字多高的评价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

我们讲过佛家“体”和“用”的道理,“体”是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用”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

内圣即为领导力之体,外王即为领导力之用。

那么,“内圣外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文化中另外重要的四个字: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哪里来的?来自于《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听见了吧,无论你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如果做不到修身就失去了为人的根本,这样根本谈不上其他的功业!只有做好了修身,才可以齐家;只有做好齐家,才可以治国;只有做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

近代学者熊十力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

齐、治、平,外修之目也。

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古人很有意思,“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前者内修,后者外修而已。

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今人读来,固然有些失于“迂腐”,但是比上那些把权、钱、享受当作目的和最好追求而失去了自我的人,这个迂腐实在好上一百倍!我们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四个词暂时放在一边,(不是不讲,而是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起来更困难),我们先专注于人们比较熟悉的“修齐治平”四个字,“修身”即为内圣,(其实还应该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外王。

伦理学旧内圣开出新外王知识点

伦理学旧内圣开出新外王知识点

伦理学旧内圣开出新外王知识点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学科,其中包含着很多关于道德和价值观的理论。

在中国哲学传统中,有两个重要的伦理学派别,即内圣学说和外王学说。

内圣学说强调的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提倡通过自身道德修养来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

这一学说最早出自孔子,他认为人应该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和品德,以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孔子的弟子们将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

他们认为,个人应该首先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准则,然后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治理国家和平天下。

内圣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德,它强调个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准则。

这些道德准则包括仁爱、忠诚、诚实和谦虚等。

内圣学说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个人才能达到道德的高度,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君子应该以仁爱为核心,关心他人的利益,努力做到公正和善良。

相比之下,外王学说强调的是社会和政治方面的伦理道德。

它关注的是如何管理国家和治理社会。

外王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墨子。

他认为,国家应该实行非攻政策,强调公正和平等,主张尊重个体权利和自由。

墨子的学说强调了政治领域的伦理原则,倡导了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内圣学说和外王学说在中国古代伦理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两种学说强调了道德和个人修养对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它们强调了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的重要性,提倡人们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伦理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注重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道德判断。

现代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道德哲学、应用伦理学和社会伦理学等。

它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生命伦理学、动物权利、环境伦理学、政治伦理等领域。

总之,伦理学旧内圣开出新外王是指古代中国伦理学的两个不同派别,即内圣学说和外王学说。

内圣学说强调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外王学说则强调国家治理和社会伦理的原则。

浅谈“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浅谈“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浅谈“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作者:李海亮杨华祥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8期摘要: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借用庄子的“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学,实际上丢掉了儒家平民性和实用性的一面,把佛老本体论、直觉主义的东西植入儒学,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遭到了实学家的激烈批判。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历史演变现代境遇在现代语境中,“内圣外王”基本上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

然而这一出自庄子的词汇,何以竟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其中究竟是怎样一个发展历程,这种称谓是否能够准确概括儒家思想?我们不妨从其历史演变过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圣”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 ”,上部是人的一只大耳朵,左下部是一个口,右下方是一个面向右而立的人。

金文的写法是“ ”,下部是一个面朝左的人,其上部的左侧为耳,右侧为口。

今天的“圣”是繁体“聖”的简化字,“圣”的本义就是指“聪明非凡的人”。

《说文解字》说:“圣,通也。

”一般把才能超群、无所不通的人称为“圣人”或“圣贤”,而“圣善”是对母亲的美称。

“王”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 ”,直接就是一个斧头之形,下端是斧刃。

金文的写法是“ ”,基本上同于甲骨文,下端的斧头更像实物,如同古代武士所拿的大板斧。

“王”的本义就是大斧头,斧头在上古是一种武器,后来成了权力的象征,最高统治者都称“帝王”,基本上都是以武建国。

“圣”与“王”,一个侧重于“文”的方面,一个侧重于“武”的方面,后来被作为道德与事功的代称,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着内在的紧张,毕竟道德和事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就“圣”本身在古代的含义来说,它只是德行的一种,比如《尚书·洪范》中在讲治国的道理时,“圣”是九畴中第二畴“五事”的第五个方面:“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晳,聪作谋,睿作圣。

”“圣”指的是思考通达,换言之就是善于哲学思维。

《尚书》中多以“佑贤辅德”(《仲虺之诰》)、“崇德报功”(《武成》)等来描述帝王功业,而且提倡“人求多闻”(《说命下》),并不是后来强调的单一的坐忘式的“内圣”心性修养之术。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_“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

儒家思想中的“内”与“外”———“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道的一个“关键词”?陈立胜【摘要】“内”“外”分类具有丰富多彩的象征意义。

在先秦儒家,“内”不仅是德性生活的策源地,也是天植灵根之域;在《庄子》中,“道德”“天道”“本真”“物之祖”“天地精神”“太初”等形而上的终极实在与“内”联系在一起,“内之域”即是恬淡寂漠之域、自然而无为之境。

惟有深入其“内”,方能做“方外之游”。

“入其内”即是一不断超越各种“外”的工夫、一不断“向内而在”的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其明心见性之学一度“垄断”了这一“内”之领域,其学被称为“内学”,其经典被称为“内典”,儒学及其经典遂沦为“外学”与“外典”。

宋明理学转向“内”,实则可归结为两个面向,即将天道性命一贯之学落实于人之心性世界中,而心性生活又必须在人世间、人伦社会(“方内”)之中实现。

于是,与天道沟通的心性世界(“内圣”)与日用伦常的关切(“外王”)之关系遂成为“内外本末,始终后先,显微无间,体用一源”之关系。

“内圣外王”一词因此最终成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儒学之道的关键词。

在现代新儒家建构第三期儒学格局中,“内圣外王”一词实兼有“定性”“定向”“综合”三义于一身。

【关键词】内外;方内方外;内学;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3)02-0114-14作者简介:陈立胜,山东莱阳胡城人,哲学博士,(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5)“内圣外王”一词出自《庄子·天下》,它为何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用语”?它何时重新进入现代儒学的建构话语中?它是否适合用于指称儒学?此一系列问题学界仍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

“内圣外王”一词“为何”以及“如何”成为儒学的一个“关键词”,既与儒家对“内”与“外”的理解有关,更与儒学思想的自我更新、自我转化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

“修齐治平”:积极的人生态度及其道德发展思想

“修齐治平”:积极的人生态度及其道德发展思想

“修齐治平”:积极的人生态度及其道德发展思想[ 2009/7/2 5:34:00 | By: panfq ] 一、“修齐治平”的现代诠释(积极的人生态度)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都遵循着一条“内圣外王”的道路,所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可以赋予这几句话以新的解释:国民素质的基础是公民的道德素质,因此要引导每一个公民都注意“诚意、正心、修身”;继而谋求职业,爱岗敬业,建立美好的家庭(“齐家”),同时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公民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力求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国家就能兴旺,此即所谓“治国”;企及未来,中国要成为强国,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既要学习别国先进的经验,又要把中国传统中优秀的东西以及后来发展的先进文化传播出去,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即所谓“平天下”。

“修齐治平”的思想中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主动入世的精神。

对于这种积极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态度,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

如果年轻人能以民族精神中的这种积极的人生理念作为支撑,那么当他们走向成人社会中时,有望能抵御环境中的不良风气。

如果以“修齐治平”这一传统的民族精神作为奋斗的目标,一个人就会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去不断完善自身,同时具有主动实践、影响他人和社会的能动性。

二、“修齐治平”中体现的道德发展的顺序性后世有许多心理学家试图研究和解决道德发展的阶段问题。

例如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Kohlberg)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国人熟知的“修齐治平”的思想,实际上也蕴含着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的思考。

《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提出自己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为此,《大学》中试图先分析个体的认知心理状态,把它分为“止、定、静、安、虑、得”,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基于这样的考虑,要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的“止于至善”,就要区分“本末”和先后次序,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内圣外王概念的理解

内圣外王概念的理解

内圣外王概念的理解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个人在内心修养和外在行为上都具有圣人和君王的特质。

内圣指的是个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外王指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领导能力。

内圣外王的理解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含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内容。

首先,内圣是指个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品质。

儒家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认为只有内心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圣贤之德。

一个人如果具备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道德观念,就能称之为内圣。

内圣是指个人在内心深处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人格,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始终如一地做到言行一致,秉持高尚的道德标准。

这样的个人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引导他人追求美德和道德。

其次,外王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领导能力。

王者之道在于治理国家和平天下,儒家认为君王应该以道德为基础,以仁义为原则,正确行使权力,使国家和人民安居乐业。

一个人如果能够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能,将这种能力用于社会公益和国家建设之中,就能称之为外王。

外王是指个人在社会上具备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能够引领他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这样的个人能够负责任地管理和领导群体,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内圣外王的核心思想在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从个人做起的首要任务。

个人要修身,就要做到守心慎独,不为外物所动,始终以九德为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家庭层面,个人要尽到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关爱配偶和子女的责任,使家庭和睦温暖。

治国平天下是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个人如果能够具备外王的品质,就能在社会上起到号召力,带领他人奉行正道,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实践内圣外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过程。

首先,个人要从修身做起,始终保持对道德的敬畏和对美德的追求。

个人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其次,个人要注重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能。

浅谈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浅谈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天下 者 , 治其 国 , 治其 国者 , 齐其 家 , 齐 其家 先 欲 先 欲 者 , 修其 身 , 修 其 身 者 , 正其 心 , 正其 心 者 , 先 欲 先 欲
是: “内 圣 ” 就 是 修 身 养 德 , 要 求 人 做 一 个 有 德 性 的 人 : #- ” 是 齐 家 、 国 、 天 下 。 具 体 来 说 就 是 : “ 1 王 就 治 平
境 界 , 最 早 被 道 家 的 庄 子 首 先 提 出 来 , 《E ・ 却 在 目子 天 下 篇 》中 有 这 样 的 记 载 : 判 天 t 2 美 , 万 物 之 理 , “ 1 _  ̄ 析 察 古人之 全 , 能 备于天 地之 美 , 神 明之容 。是故 寡 称
内 圣 外 王 之 道 , 而 不 明 , 而 不 发 , 下 之 人 各 为 暗 郁 天 其 所 欲 焉 以 自为 方 。 ” 思 是 说 , 人 能 够 契 合 造 化 意 圣
一பைடு நூலகம்一
美好 境界 与现 实的人类 生存 完美 的结合 在 一起 。
二 、 为“ 圣” 何 内
“内 圣 ” 高 境 界 在 于 “仁 ” “仁 ” 儒 家 思 想 的 最 。 是
直 是儒 家学 者们追 求 的最 高境 界 , 时 , 也代 同 这 其 实 在 儒 家 的 经 典 著 作 《 易》 面 也 能 找 到 关 周 里
首 先 出 自道 家 , 但 是 这 并 不 有 碍 于 用 它 来 解 释 传 统
心 、 身 、 家 、 国、 天 下 。三 纲领 ” 明 明德 , 修 齐 治 平 “ 的 是
说做 人 要把 内在 的德 性 从 内里 形 成光 明的样 式 。 这 是 属 于 “内 圣 ” 功 夫 , “ 民 ” 是 “ 己 及 人 ” 的 而 亲 则 推 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舆论学视角看儒家思想“修齐 治平”、“内圣外王”
一、含义
“修齐治平” 来自于《四书五 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 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简言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二、从舆论学角度分析原因
第一、舆论思想控制,民众行为受限,扼杀
中国社会的创造力。 第二、企图以舆论道德自律来治国平天下, 忽视政治体制和制度的变革以及法律制度的 完善,必然强化专制。 第三、忽视公众舆论心声,忽视个人利益追 求,“小我 ”成全“大我”,最终导致反抗。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
是在《庄子· 天下篇》 中提出来的。内圣是一 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 则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 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 天下。 《大学》开篇讲的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 最好解说。
这种思想是几千年的封建儒家思想的核
心,用这套理论在教育着一代代知பைடு நூலகம்分 子,实现“政教合一”的目地。以舆论 为教化,上至帝皇,下至百姓,无不以 此为最高理想追求。 但是,其效果真的是“内圣外王”了 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