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三大手法
三大管理体系整合的基本方法
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标管理体系整合的基本方法——QMS、EMS、OHSMS三标管理体系整合的基本方法三个管理体系的整合通常需要经过几个步骤,要经历从组织整合、文件整合、作业整合、到持续改进整合等。
然而即使是这样也许仅仅是两个或三个管理体系的部分整合,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整合有赖于组织有关方面经验的积累,以及推行管理体系整合的决心和效果。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的整合——组织整合1、组织机构和职责划分的重新设置三个管理体系的整合首先要从组织内部有关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入手。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通常没有包含组织所有的部门,特别是与质量管理没有直接关系的生产辅助部门、后勤部门及相关现场,但是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是全员参与,即体系包括组织的全体员工和所有部门,因此,在进行三个管理体系整合时,需要重新考虑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设置。
质量管理体系虽然不必含盖所有部门,但需要在整合的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中明确注明。
整合的管理体系的职责需要重新划分。
绝大多数组织质量管理的归口部门与环境、安全、卫生管理的归口部门不同,而相对来说质量管理的职责划分通常是比较全面的。
在进行三个管理体系整合时,必须将已有的质量、环境、安全、卫生管理职责重新整理,从管理体系整合的角度归并组织的职责描述,尤其是应考虑将三个体系的管理职能合并到一个主管部门,以便于统筹管理体系运行,减少组织因多头管理造成的低效和内耗。
三个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最好由一人集“三个代表”于一身。
由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于管理者代表的人选有特殊要求,即必须由高层管理人员(董事会或执委会人员)担任,因此,三个管理体系共同的代表人选也必须出自最高管理者的副职。
管理者代表的行政职位比较高,有助于统一指挥和协调三个管理体系的整合工作,提高组织内部管理的有效性。
2、内审员双重或三重资格培训和多体系参与内审员是组织内部建立、整合、维护三个管理体系的主要力量。
经营管理有哪些方法-经营管理的三大方法
经营管理有哪些方法-经营管理的三大方法经营管理有哪些方法-经营管理的三大方法经营管理(Operating and Management)是指在企业内,为使生产、营业、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所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之活动。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经营管理的三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抽屉式”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上也称之为“职务分析”。
“抽屉式”管理形容在每个管理人员办公桌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职无权,也不能有责无权,更不能有权无责,必须职、责、权、利相互结合。
企业管理者进行“抽屉式”管理共有五个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由企业各个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
第二步,正确处理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第三步,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职责权限范围。
第四步,编写“职务说明”、“职务规格”,制定出对每个职务工作的要求准则。
第五步,必须考虑到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相结合。
“合拢式”管理“合拢”表示在企业管理上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
在企业管理中,欧美企业主要强调个人奋斗,促使不同的管理相互融洽借鉴。
它的具体特点是:1.韵律性。
企业与个人之间达成一种融洽和谐充满活力的气氛,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和自豪感。
2.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
企业每个成员对公司产生使命感,“我就是公司”是“合拢式”管理中的一句响亮口号。
3.自我组织性。
放手让下属做决策,自己管理自己。
4.波动性。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实行灵活经营战略,在波动中进步和革新。
5.相辅相成。
要促使不同的看法、做法相互补充交流,使一种情况下的缺点变成另一种情况下的优点。
“一分钟”管理西方许多企业管理者采用了“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具体内容为: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
所谓一分钟目标,就是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明确地记在一张纸上。
每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在一分钟内就能读完。
管理者必备的三大管理技能
管理者必备的三大管理技能
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一系列专业的管理技能来有效地领导团队并实现组织的目标。
以下是管理者必备的三大管理技能:
1. 沟通技能
沟通是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它影响着管理者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信息传递和工作效率。
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包括清晰表达想法,聆听他人意见,有效传达工作目标和期望。
通过良好的沟通,管理者可以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促进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挫折,以及推动团队朝着共同目标前进。
2. 领导力
领导力是管理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管理者需要具备坚定的决策能力、鼓舞人心的领导风格、及时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有效的危机管理技巧。
管理者还需要具备团队建设和发展团队成员的技能,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领导力不仅体现在管理者的个人能力,还体现在他们对团队的影响力和领导风格。
3. 时间管理技能
时间管理是管理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工作任务和时间,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时间管理技能包括有效的计划和组织能力,优先级管理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
管理者需要根据工作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遏制问题和挫折。
总之,管理者必备的三大管理技能是沟通技能、领导力和时间管理技能。
这些技能不仅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领导团队,还可以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实现组织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不断发展和提高这些技能,管理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和团队的成功。
浅析企业的三大基本管理模式
浅析企业的三大基本管理模式企业的三大基本管理模式是科层化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模式和团队管理模式。
这三种管理模式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管理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现和运作方式,但都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模式之一首先,科层化管理模式是较为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是最为常见的管理模式之一、这种管理模式以层级结构为基础,把企业视为一个由上到下的等级体系,存在着明确的职权划分和责任分工。
每个职位都有明确的上级和下级,通过层层授权和协调来进行决策和执行。
这种模式的管理有利于把握和控制企业的整体运作,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将复杂的企业管理分解为各个相对独立的部门进行管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职责的明确性。
然而,科层化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传递过程会出现滞后和传递失真,顶层对底层的控制效果受限,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动力可能被压制等。
其次,项目管理模式是针对具体项目而设计的管理模式,它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管理和决策。
这种管理模式具有明确的目标、临时性、跨职能性和团队性等特点,项目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每个项目都有一个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执行和控制。
在项目管理模式下,各个部门和职能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更为紧密和高效,项目参与者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角色和职责,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成预期的成果。
然而,项目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冗余、沟通和协调难度较大、项目成员利益不一致等。
最后,团队管理模式强调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管理,注重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活力,以达到整体绩效的提升。
这种管理模式以团队为核心,强调合作、协作和相互支持,推崇共同目标和协同工作。
团队成员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实现目标,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凝聚力,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然而,团队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团队决策可能面临的难度较大、个体利益与团队利益之间的平衡等。
总体来说,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适用的时机和情境,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
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
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本文论述了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
情绪管理是指一种通过调整自身感受、思考、行为和能力来调整和影响自己情绪的一种技术。
它强化自信心,增强自我认同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帮助人们对自己的把握力,在心理上实现克服困难和压力的目标。
首先,重复正面思考是一种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
重复正面思考有助于激发积极情绪,在心理上拥有自信,使人们从容应对挑战。
重复正面思考有助于打造积极态度,使人们拥有持久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其次,学习自我管理技巧也是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
自我管理技巧使人们能够控制自身的情绪,分析影响情绪的因素,有效地使情绪得到平衡,产生有效的改变。
自我管理技巧有助于减少焦虑和抑郁,改善沮丧情绪,使人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最后,改善生活环境也是情绪管理的重要方法。
改善生活环境有助于激发正能量,使人们的心理得到充分的鼓舞和支持,更快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状态。
优质的住宿,健康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社交环境,美好的自然环境,都有助于促进身心的健康和心理的舒畅。
总之,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是重复正面思考、学习自我管理技巧和改善生活环境。
如果能够坚持这三种方法,就能有效改善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
此外,还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情绪健康。
首先,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适当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其次,要学会根据自身状态安排行程,尽量减少压力,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此外,应该注重与他人的交流,与朋友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情绪,以便得到安慰。
如果个人听取的建议不能解决问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寻求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合理安排情绪管理的时间节奏,以使情绪管理的效果更加明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是重复正面思考、学习自我管理技巧和改善生活环境。
此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情绪健康,以实现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
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有效的情绪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应对日常压力与挑战时保持理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有三种常用的情绪管理方法,即情绪认知、冥想和自我激励。
首先,通过情绪认知可以有效改善情绪管理。
它包括发现自己的情绪,分析什么原因会引起情绪紊乱,学习如何更准确地表达情绪以及怎样更有效地应对不同的情绪状态。
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绪及情况,制定一些有效的改善策略,削减不必要的情绪挣扎,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情绪健康。
其次,冥想也是一种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消除多余的焦虑感,改善精神健康。
冥想的有效方法包括利用身体舒适的姿势,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放松和放空自己的心灵,停止思考,转移注意力,耐心等待精神上的转变等。
最后,自我激励也是一种情绪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主要是通过肯定自己,提升自信心,制定目标并努力完成它们,构建正确的心态,使自己充满信心,积极面对挑战。
总之,情绪管理有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包括情绪认知、冥想和自我激励。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实施情绪管理的另一种有效方法是改善自我认知。
认识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对情绪的影响,并学会运用体育锻炼、健康饮食、良好睡眠习惯,以及拥抱改变等来改善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帮助我们改善情绪管理。
此外,通过对自身弱点的检测和分析,学会承认错误和正面面对挑战,从而改善心理状态,发挥出最大的能力。
除了上述三种内在的情绪管理方法之外,还可以通过外部支持系统来解决情绪问题。
家人和朋友是我们最有信任和支持的支持系统,他们通过给予安慰、理解和帮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此外,可以使用各种帮助资源,如专业情绪管理师的咨询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理解情绪管理的本质,从而更有效地管理情绪。
因此,情绪的有效管理是改善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运用情绪认知、冥想和自我激励,以及外部支持系统,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情绪,从而帮助我们提升生活质量。
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三大管理手法
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三大管理手法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法,企业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手法,包括PDCA循环、六西格玛和全员质量管理。
1. 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手法,也被称为Deming循环。
它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四个阶段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内容:1.1 计划(Plan)在计划阶段,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质量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
这个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质量目标:明确要达到的质量水平和指标。
- 制定过程:制定实现质量目标所需要的工作流程和步骤。
- 分配资源: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1.2 执行(Do)在执行阶段,企业需要按照计划进行操作和实施。
这个阶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落实责任:确保每个人员都能理解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并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 采集数据:收集和记录与质量相关的数据。
- 进行实施:按照计划进行操作和实施。
1.3 检查(Check)在检查阶段,企业需要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和检查。
这个阶段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 - 比较结果:将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质量水平。
- 分析原因:对差距进行分析,找出引起差距的原因。
- 识别问题:识别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1.4 行动(Action)在行动阶段,企业需要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进行改进。
这个阶段需要实施以下几个措施: -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并明确改进目标。
- 执行改进:按照改进计划进行操作和实施。
-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循环PDCA循环,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2. 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以尽量减少缺陷为目标的质量管理方法。
它通过细化工作流程、分析数据和改进流程等方法来提高质量。
管理者的三大技能马工程
管理者的三大技能马工程在管理岗位上,管理者需要具备多项技能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团队管理和业务推进。
其中,马工程是管理者必备的三大技能之一。
马工程是指管理者在工作中运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团队绩效和实现目标。
本文将介绍管理者的三大技能马工程,分别是目标管理、进度管理和资源管理。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有效的目标管理可以明确团队的方向,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并且使团队成员能够明确个人目标,并将其与团队目标相匹配。
以下是目标管理的几种常见方法:•SMART目标法:即目标要具备明确的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衡量)、Achievable(可实现)、Relevant(与组织目标相关)和Time-bound(有时间限制)的特征。
通过制定具备这些特征的目标,管理者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明确任务,并衡量任务完成的进度。
•OKR法: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是一种目标管理方法,它要求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每个目标设定关键结果指标。
这些关键结果指标应该是可衡量的,能够反映目标的完成情况。
OKR法能够帮助管理者将目标落地,并对团队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
•目标分解法:将团队的长期目标分解为短期目标,并分配给团队成员。
通过追踪短期目标的完成情况,管理者可以及时调整团队的工作重点,确保团队朝着长期目标的方向前进。
进度管理进度管理是管理者为了实现团队目标而进行的计划和控制。
有效的进度管理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安排团队资源,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以下是进度管理的几种常见方法:•甘特图:甘特图是一种项目进度计划表,通过显示项目的任务、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和持续时间等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清楚了解项目的整体进度,以及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里程碑:里程碑是项目中的重要节点或目标,管理者可以设置里程碑来衡量项目的进展情况。
里程碑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项目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班组长管理训练之三大手法与现场改善
班组长管理训练之三大手法与现场改善引言班组长作为团队的核心管理者,在企业内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负责协调、管理和指导团队成员,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班组长,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三大班组长管理手法,并探讨如何在现场实践中进行改善。
一、激励手法激励是班组长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团队的发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激励手法:1.奖励制度:建立良好的奖励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竞争心理和干劲。
奖励可以是经济奖励,比如提供薪资加薪、年终奖等;也可以是非经济奖励,比如表彰信、荣誉证书等。
班组长需要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合理设计奖励机制。
2.认可与赞赏:定期对员工进行公开表扬和赞赏,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被看到和认可。
班组长可以通过组织团队会议、个人谈话等方式,向员工致以诚挚的赞赏和感谢。
3.培训与提升机会: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可以激励他们积极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班组长可以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共同规划团队成员的培训计划,并落实相应的培训资源。
二、沟通手法良好的沟通是班组长管理的核心能力之一,有效的沟通可以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几种重要的沟通手法:1.倾听能力:班组长需要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反馈。
他们应该主动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并通过倾听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
2.明确目标:在与团队成员沟通时,班组长需要明确传达工作目标和期望,让员工清楚知道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同时,班组长应该向团队成员解释工作目标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
3.及时反馈:班组长应及时给予团队成员工作表现的反馈,包括肯定和建议改进的意见。
反馈应具体、明确,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三、问题解决手法在团队管理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班组长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管理的三大手法
管理的三大手法在商业和组织管理的领域中,管理者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手法和技巧来有效地管理团队和实现组织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管理的三大手法,它们分别是激励手法、沟通手法和决策手法。
激励手法激励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激励手法包括以下几点:1. 奖励制度:建立明确的奖励制度可以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工作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些奖励可以是经济性的,如薪资提升、奖金和股权,也可以是非经济性的,如表彰和晋升。
2. 赞扬和鼓励:给予员工及时的赞扬和鼓励是激励的重要方式。
通过肯定员工的优点和成就,可以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动力。
3. 职业发展机会: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如培训和学习计划、工作轮岗和晋升机制,可以激励员工不断进步和提升自我。
沟通手法沟通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沟通可以建立信任、增进合作,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沟通手法:1. 有效倾听:作为管理者,倾听员工的意见、关切和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倾听,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
2. 清晰明确的沟通:管理者在向团队传达信息时,应该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和术语,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并正确执行。
3. 双向反馈: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通过正面反馈和建设性的批评,促进团队的进步和改进。
决策手法决策是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决策能力可以帮助管理者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并推动组织的发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决策手法:1. 分析决策法: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的相关数据和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
这种方法注重客观事实和逻辑推理,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
2. 参与决策法:鼓励员工参与决策过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员工的参与感和团队凝聚力,并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可执行性。
3. 创新决策法: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情况,管理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灵活应对的能力。
项目管理的三大手法
项目管理的三大手法
项目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收尾的过程。
在项目管理中,有许多不同的手法和方法可供采用,但其中三大手法十分重要。
1.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是项目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分析项目中各个任务的前后关系和时间要求,确定出项目完成所需要的最短时间路径。
关键路径法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明确项目的关键任务和重要节点,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地调整和优化资源的分配,以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关键路径法的应用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里程碑法
里程碑法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另一种手法。
它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设立里程碑节点来衡量项目的进展或达到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里程碑可以作为项目进度的标志,帮助项目团队和相关方
及时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避免项目偏离计划和目标。
里程碑法可以提供清晰的项目进度跟踪和沟通,使项目管理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控性。
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项目管理手法。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项目中的各种风险,为项目经理提供早期预警和应对措施,以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提前考虑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高效地实施。
总之,关键路径法、里程碑法和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三大重要手法。
它们在不同的项目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但共同的目标都是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成功率。
项目经理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并结合其他适用的技术和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精益生产管理三大手法
精益生产管理三大手法1. 价值流分析(Value Stream Mapping)价值流分析是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它用于识别、分析和改进产品或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价值流。
价值流分析的目标是优化价值流,消除浪费和提高整体效率。
1.1 价值流图价值流图是价值流分析的可视化工具,它展示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交付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
使用符号和注释,价值流图能清晰地展示价值流中每个环节的处理时间、等待时间以及物料或信息的流动情况。
1.2 价值流分析的步骤•确定价值流的起点和终点:确定产品或服务提供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明确价值流的范围。
•绘制当前状态价值流图:详细描述当前的价值流,包括所有活动、等待和库存。
通过绘制当前状态价值流图,可以看清存在的浪费和问题。
•识别浪费:分析当前状态价值流图,识别并标记出所有的非价值增加的活动,比如等待、运输、库存等。
•绘制未来状态价值流图:在识别浪费后,根据精益原则和目标设定,重新设计未来的价值流图。
优化过程中,可以采用改进技术如单一分钟交换、工作细化等。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未来状态价值流图,实施改进措施,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持续改进:价值流分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识别、改进和监控,实现精益生产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2. 5S 方法5S 是一种基于现场管理的方法,旨在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
它由五个日语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分别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
2.1 5S 方法的步骤•整理(Seiri):将工作区域清理整理,去除非必要的物品。
通过分类和标记,使工作区域更加整洁和高效。
•整顿(Seiton):对工作区域进行整顿和布置。
将工具和物料按照使用频率、工序顺序等进行合理摆放,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获取所需。
•清扫(Seiso):持续清洁和维护工作区域,保持整洁和安全。
生产管理的三大手法
生产管理的三大手法引言生产管理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流程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需要采用一些管理手法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本文将介绍生产管理的三大手法,包括精益生产、六西格玛和五大S原则。
一、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方法。
它首次由日本的丰田公司引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精益生产强调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包括时间浪费、物料浪费和劳动力浪费。
通过精益生产,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精益生产的核心原则包括价值流分析、流程平衡、持续改善和人员参与。
通过对价值流的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实际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这些环节。
流程平衡的目标是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平衡,避免出现瓶颈或者浪费。
持续改善是指企业不断地寻求改进的机会,通过精益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持续提高效率。
人员参与是指通过培训和激励,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其参与到精益生产中来。
二、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方法,其目标是使产品和过程不超过规定的标准偏差范围内出现缺陷的概率达到极低的水平。
六西格玛方法强调的是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来改进过程,降低过程的变异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六西格玛的核心原则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
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确定关键的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
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过程进行测量,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根本原因。
接下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实施改进措施,消除根本原因,以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最后,通过制定控制计划和监测过程,确保改进效果的持续稳定。
三、五大S原则五大S原则是一种用于组织和管理工作环境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浪费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五大S分别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整理是指对工作场所进行归类和整理,确保每个物品都有确定的位置和标识。
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
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根据来源,情绪调节可分为内、外部调节。
内部调节可以通过个体自我暗示、深呼吸、体育运动等进行生理、心理、行为调节。
外部调节可与朋友谈心进行人际调节,爬山、游泳等进行自然调节。
管理情绪的三大方法:第一:注意转移法: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致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改变注意焦点,分散注意力;*做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事;*改变环境,如到风景秀丽的野外去散步等。
第二:合理发泄法: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或将不良情绪通过别的途径与方式宣泄出来。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喊叫。
第三:理智控制法:在陷入不良情绪时,主动调节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控制不良情绪,并尽力使自己愉悦起来。
*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己提醒自己,遏制不良情绪的产生;*在困难和逆境面前,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以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心理换位,与对方交换位置,站到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学会升华,将消极的情绪与头脑中的一些闪光点联系起来,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而有益的行动。
如何调节情绪?其实,情绪调节的方法有很多种,理发是一种。
下面我们还要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一)转移注意力当不良情绪发生时,就设法转移到别的快乐事件或谈别的主题,以使当事人彼此的情绪冲突消除。
(二)积极的思考“这一冲突事件,让我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会深思熟虑去应对。
”凡事乐观积极,挫折就会转化为进步的机会。
(三)离开现场当发生与他人不愉快,产生冲突情绪时,可以暂时避开冲突的现场为宜,比如出去散散心、打球、运动、逛逛街等等。
(四)深呼吸、中断思考为使一时情绪失控之情况改善,常静坐冥想,把自己的内部压抑之气深深地、徐徐地吐干净,再深深地、徐徐地吸入新鲜的空气。
(五)增加挫折容忍力“忍的功夫“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机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安全管理的三大方法
安全管理的三大方法安全管理对于各个领域的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企业、学校、医院还是社区,安全管理都是确保人员和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确保安全,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安全管理的三大方法,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1.风险评估与管理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a.身份识别与访问控制:通过使用访问控制系统,如门禁卡、身份验证等手段,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进入重要区域。
同时,对于员工和访客的身份识别也是必要的,这可以通过发放身份证件或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来实现。
b.设备与设施安全:对于重要设备和设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防火设施、监控摄像头、报警系统等,以防止盗窃、纵火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c.安全培训与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与教育,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d.应急管理计划:制定并实施应急管理计划,包括针对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紧急联系方式等。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信息安全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已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
无论是个人隐私信息还是商业机密,都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
以下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几种方法:a.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对于各类信息系统和网络,采取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措施,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修改相关信息。
b.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存储。
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c.加密与解密技术:对于重要信息,使用加密技术进行保护,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窃取或篡改。
d.安全意识与培训:提高员工对于信息安全的意识,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以避免因员工疏忽而造成的信息安全事故。
管理的三大技能的比较
管理的三大技能的比较在管理领域,一位成功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种不同的技能以确保团队的高效运转和业绩达成。
其中,管理的三大技能被认为是领导者必备的核心能力。
这三大技能分别是沟通技能、团队建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下文中,将对这三种技能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各自的重要性和运用方式。
沟通技能沟通技能是管理者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也是管理工作中最常用到的技能之一。
沟通技能涵盖了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沟通技能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工作,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在团队中,管理者需要学会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达信息,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目标,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团队合作,为团队的成功打下基础。
团队建设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是管理者组建和管理团队的核心能力。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需要能够辨别团队成员的优势和劣势,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协调团队内部的关系,推动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团队建设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团队激励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等多方面。
管理者需要具备这些技能,才能确保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通过团队建设,管理者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提高团队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管理者解决困难和挑战的关键能力。
管理者需要能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问题。
一个拥有良好问题解决能力的管理者能够在面临复杂情况时迅速做出决策,有效地应对危机和挑战。
问题解决能力也需要管理者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管理者可以借助团队成员的智慧和经验来解决问题,推动团队向更高的绩效目标迈进。
总结在管理领域,沟通技能、团队建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
这三大技能相互联系、相互辅助,共同构成了管理者成功的必要条件。
通过培养和发展这三大技能,管理者可以更好地领导团队,实现团队共同目标的达成。
涉及到管理的三大技能:沟通技能、团队建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比较,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的三大手法在企业进行内训时,企业生产部部长提问道:我们部门有一位设备维修工,经常违反纪律,但有些设备只有他会修理。
请问我们是否该处分他?其实国内不少企业都会出现类似这样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
在一个企业里,如果出现像这样不可缺少的人,那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避免或减少这种危险的法宝就是标准化。
1、标准化所谓标准化,就是将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规范,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等,这些规范形成文字化的东西统称为标准(或称标准书)。
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
那些认为编制或改定了标准即认为已完成标准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经过指导、训练才能算是实施了标准化。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两大轮子。
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
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1.1标准化的四大目的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
如果制造现场的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作业条件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
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
标准化有以下四大目的: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
标准化的作用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着流失。
这样就做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如果没有标准化,老员工离职时,他将所有曾经发生过问题的对应方法、作业技巧等宝贵经验装在脑子里带走后,新员工可能重复发生以前的问题,即便在交接时有了传授,但凭记忆很难完全记住。
没有标准化,不同的师傅将带出不同的徒弟,其工作结果的一致性可想而知。
1.2良好标准的制定要求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标准,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许多标准存在操作性差、不明确等问题,例如,"要求冷却水流量适中"。
什么是流量适中?不可操作。
"要求小心地插入",什么是"小心"?不可理解。
其实,一个好的标准的制定是有要求的,要满足以下六点:1、目标指向:标准必须是面对目标的,即遵循标准总是能保持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
因此,与目标无关的词语、内容请勿出现。
2、显示原因和结果:比如"安全地上紧螺丝"。
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如何上紧螺丝。
又比如"焊接厚度应是3微米",这是一个结果,应该描述为:"焊接工使用3.0A电流20分钟来获得3.0微米的厚度"。
3、准确:要避免抽象,"上紧螺丝时要小心"。
什么是要小心?这样模糊的词语是不宜出现的。
4、数量化,具体:每个读标准的人必须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标准。
为了达到这一点,标准中应该多使用图和数字。
例如,使用一个更量化的表达方式,"使用离心机A以100+/-50rpm转动5~6分钟的脱水材料"来代替"脱水材料"的表达。
5、现实: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即可操作的。
标准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
可操作性差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通病。
我们可以在许多企业车间的墙上看到操作规程、设备保养等标准,我们比较一下下面二个例子,感受一下什么是可操作性。
一个例子是国内某企业的《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熟悉操作指南,开机前应检查油位、油位计;2、检查设定值,将压缩机运行几分钟,检查是否正常工作;3、定期检查显示屏上的读数和信息;4、检查加载过程中冷凝液的排放情况,检查空气过滤器,保养指示器,停机后排放冷凝液;5、当压力低于或高于主要参数表中限定值时,机组不能运行。
另一个例子是某外资企业《某某设备月点检表》(如下表):6、修订:标准在需要时必须修订。
在优秀的企业,工作是按标准进行的,因此标准必须是最新的,是当时正确的操作情况的反映。
永远不会有十全十美的标准。
在以下的情况下修订标准:1、内容难,或难以执行定义的任务;2、当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改变时;3、当发现问题及改变步骤时;4、当部件或材料已经改变时;5、当机器工具或仪器已经改变时;6、当工作程序已经改变时;7、当方法、工具或机器已经改变时;8、当要适应外部因素改变(如环境的问题)时;9、当法律和规章(产品赔偿责任法律)已经改变时;10、标准(ISO等)已经改变时。
1.3标准化的过程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指望本月发出红头文件,下个月各种符合要求的标准就完成了。
在进行标准化时一定要有耐心,有些人会认为我把经验写出来后就变得不重要,工作与薪水都不保险了,有这种想法十分正常,完全可以理解。
因此,营造良好的改善氛围非常重要,比如管理看板、合理化提案制度、部门/公司改善发表大会、改善能手、标准化竞赛等等,让做得好的有成就感,做得不好的有压力,逐步引导,最终完成有效的标准化过程。
笔者指导的甘肃山丹水泥厂经过8个月的努力,在现场管理工作标准化方面卓有成效,成为甘肃省建材行业现场管理标兵。
他们提出现场管理的工作都要按照"五按五干五检"来开展,即:1、"五按":按程序、按线路、按标准、按时间、按操作指令;2、"五干":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间干、按什么线路干、干到什么程度;3、"五检":由谁来检查、什么时间检查、检查什么项目、检查的标准是什么、检查的结果由谁来落实。
用这样的要求来规范、评价及检查每项工作,使现场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山丹水泥厂为了现场工作标准化而在各个岗位设立了工作管理图:1、工作程序图:识所属工作职责、设备巡检线路、设备保养点、保养方法;2、时间序列分解图:以15分钟为单位明确所要做的事情。
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
虽然标准化在国内许多企业有体系、制度、意识上的障碍,但必须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才能真正让"中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2.目视管理目视管理实施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现场管理水平。
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办公室,目视管理均大有用武之地。
在领会其要点及水准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目视管理将会给企业内部管理带来巨大的好处。
所谓目视管理,就是通过视觉导致人的意识变化的一种管理方法。
目视管理有三个要点:1、无论是谁都能判明是好是坏(异常);2、能迅速判断,精度高;3、判断结果不会因人而异。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是通过"五感"(视觉、嗅觉、听觉、触摸、味觉)来感知事物的。
其中,最常用的是"视觉"。
据统计,人的行动的60%是从"视觉"的感知开始的。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强调各种管理状态、管理方法清楚明了,达到"一目了然",从而容易明白、易于遵守,让员工自主地完全理解、接受、执行各项工作,这将会给管理带来极大的好处。
我们先举几个简单的事例:1、交通用的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2、饮水机:红色开关表示热水,蓝色开关表示冷水;3、排气扇上绑一根小布条,看见布条飘起即可知道排气扇正在运行。
在商品已过剩的今天,生产企业需要从各个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结果使得企业不得不进行多品种、少量、短交期的生产,从而导致对现场、现物的各种管理难度增大。
而目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能使企业全体人员减少差错、轻松地进行各种管理工作。
国内某些企业在目视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仅在工作现场开始较多地应用,而且在产品上也实施了目视管理,为客户带方便。
例如,电脑上有许多形状各异的接口,有圆的、扁的、长的、方的,其目的就是防止插错。
而我们公司前段时间购买的电脑上,其接口不仅形状各异,并且各接口是不同的颜色,各连接线的插头也是相应的颜色。
这样只要看颜色插线,又快又准。
又快又准即"效率高、不易错",正是很多情况下目视管理所带来的结果。
2.1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笔者有一次去一家啤酒企业指导,当在某个设备上看到一百多个各种大小的阀门时,我问操作人员:"你可以全部记下这些阀门什么时候关什么时候开吗?"回答是"可以"。
我再问有没有出现过错开或错关的情况,回答是偶尔有,这就对了,如果有人说从来就没有过,那我是不会相信的。
该车间主任对我说,来这里上班的新工人看到这么多阀门会紧张一个月!我们许多管理者大谈"以人为本",在现场到底什么是以人为本?同样的工作在不增加多少成本的情况下,让我们的现场操作人员能更加轻松更加准确地完成好,这就是真正地以人为本。
在仪表方面也是一样,当一个人面对几十个仪表,管理者根本就不能指望现场操作人员能全部记得什么范围内是正常、什么范围内是异常。
纸上考试100分与每天八小时盯着几十个仪表看完全是两回事。
"以人为本"决不应停在口号上。
2.2高效率的管理方法对管理者来说,管理本身也许会带来优越感,但对被管理者来说却并不是件愉快的事情。
"尽量减少管理、尽量自主管理"这一符合人性要求的管理法则,只有在目视管理中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实施目视管理,即使部门之间、全员之间并不相互了解,但通过眼睛观察就能正确的把握企业的现场运行状况,判断工作的正常与异常,这就能够实现"自主管理"目的。
省却了许多无谓的请示、命令、询问,使得管理系统能高效率地运作。
2.3对错一目了然的方法很多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只是留在文件上,殊不知不用看文件,在现场就能判定对错对现场管理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目视管理可以分为3个水准:1、初级水准:有表示,能明白现在的状态;2、中级水准:谁都能判断良否;3、高级水准:管理方法(异常处置等)都列明。
在许多企业里,通常只达到目视管理的初级水准,达到中级水准的已不多见,能达到高级水准的更是凤毛麟角。
2.4目视管理的实施方法目视管理本身并不是一套系统的管理体系或方法,因此也没有什么必须遵循的步骤。
如果说一定要列出推行的方法,那么通过多学多做,树立样板区,然后在公司全面展开是可取的。
目视管理的实施可以先易后难,先从初级水准开始,逐步过度到高级水准。
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好红牌作战及定点摄影将十分有益。
目视管理作为使问题"显露化"的道具,有非常大的效果。
但是,仅仅使用颜色,不依具体情况在"便于使用"上下工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