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成都理工大学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整理(必考)

成都理工大学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整理(必考)

第一章绪论大地构造学tectonics:研究地壳、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的演化和运动规律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其主要研究问题:地球形成和演化过程;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运动样式;推动地壳和岩石圈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主要的大地构造学派:1、槽台学说、多旋迴学说、地洼学说2、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海陆的起源》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3、海底扩张赫斯(Hess)和迪茨(Dietz)瓦因(Vine)和导师马修斯发现磁异常条带4、板块构造威尔逊提出转换断层摩根、麦肯齐法国的勒皮松等进一步发展5、地质力学6、其他:深大断裂、地球膨胀说、收缩说、波浪镶嵌学说、断块学说等槽台学说--强调地壳物质的垂直运动。

地洼学说--强调地块垂直运动的强弱变化。

地质力学--强调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大陆漂移--强调大陆的水平运动。

海底扩张--强调洋壳的诞生和消亡。

板块构造--强调地幔物质热的对流运动。

其他:地球膨胀说、收缩说、波浪镶嵌学、断块学说。

中国五大构造学派:地质力学——李四光多旋回学说——黄汲清断块学说——张文佑地洼学说——陈国达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板块构造学说经历了从大陆漂移假说、海底扩张假说,经过发展、完善,形成系统的板块构造理论,不断补充最新的观测资料,目前得到绝大多数地质学家的接受。

但在解释某些陆内变形时,显得力不从心。

(?)槽台学说、地质力学等其它大地构造理论,从不同的方向入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可以解释部分地质现象,早期文献应用的是这些大地构造理论,甚至现今仍有人使用其中的某些概念。

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力学分析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高温高压试验、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实验、深海钻探、行星类比地质事件的回剥法(属于历史分析法):在研究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首先分析晚期的构造变形,在将最新的构造变形恢复之后,再进一步分析早期的构造变形,建立从新到老的构造演化序列。

大地构造复习

大地构造复习

1、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大陆、大洋或某一大尺度区域的地壳或者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和演化历史的学科,目的是了解海洋、大陆、山脉及盆地的成因发展过程,认识地壳和岩石圈的演化规律。

2、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壳幔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各种地质体的形成与背景。

3、地槽:地槽通常出现在大陆边缘或者两个大陆之间,早期主要表现为地壳上形成深坳陷,这种深坳陷可以被沉积物所补偿,从而形成巨厚沉积物形成的巨厚沉积带,也可以不被沉积物补偿,形成深海盆地;晚期强烈的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4、地台: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不再受褶皱变形的地区。

这种地区岩层产状平缓,故称为地台。

地台具有双层结构(基地加盖层)5、地台的基本特征:①地台是块状的辽阔地貌单元,多为平原、高原和台地;②地台具有双层机构:由显生宙岩系组成的盖层,主要为褶皱变质岩组成的基底;③盖层的沉积物成熟度高,多由滨、浅海分选较好的陆源碎屑和碳酸盐组成。

④地台的岩浆活动微弱;⑤地台盖层一般未受到区域变质作用;⑥构造变形相对微弱;⑦地台基底岩系中有各种变质矿产。

6、地盾:是地台上的相对最稳定的部分,处于相对上隆,少有沉积盖层,前震旦纪或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大面积出露的地区,平面形态呈盾状。

7、地质建造:泛指地壳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共生组合;可以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8、大地构造单元:是根据地壳运动和地壳构造的基本特点而划分的各种类型的大地构造区,是地壳大型构造的基本单位。

9、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广义上是指地壳内部物质的一切物理化学运动,其中包括地壳的变形、变质和岩浆活动等;狭义上的指:主要是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壳隆起、坳陷和各种构造形态形成的运动。

10、造陆运动:造成大陆和海洋大型地貌特征,基本上是大面积缓慢的垂直升降运动,表现为巨大的隆起和坳陷。

11、造山旋回:构造旋回、大地构造旋回:指一段时间内,在其中原来的活动带通过前造山幕、造山幕和后造山幕演变称为的稳定造山带。

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
3、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六、主要的地球动力学假说
1、地球收缩说2、地球膨胀说3、地球脉动说4、地球自传说5、重力分异与重力作用6、地幔分异与对流7、层块构造热涌说8、热点—地幔柱说9、星际作用
七、地槽地台的特征及发展模式
地槽:沉降阶段 (下降初期:硬砂岩沉积建造;强烈下降:细碧角斑岩组合
5、大陆硅镁层驮于地幔对流体上,如传送带一样运动。
九、大陆漂移的基本论点:
1、石炭纪以前,全球只有一个大陆和大洋,前者叫泛大陆(潘基亚联合古陆)、后者叫泛大洋;
2、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的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上;
3、从中生代开始,在潮汐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破裂,产生离极漂移和向西漂移,造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晚期阶段:地台整体上隆发生海退, 发海退,内部出现差异升降,形 成断陷盆地,开阔褶皱及地堑.
八、海底扩张的基本论点:
1、全球规模的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称为增生带,地幔物质由洋中脊轴部裂隙涌出,冷凝成为新洋壳,后形成的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轴部向两侧推开,海底洋壳的年龄随与洋壳的增加而增大
三,地球起源 :均匀聚集模式 , 非均匀聚集模式
四,地球圈层构造
答:将固体地球分为7层:地壳为A层,地幔为B,C,D三层,外核为E层,内,外核的过渡区为F层,内核为G层
五、一种合理的地球动力学假设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1、能对全球的构造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构造演化过程作出解释;
2、所依赖的动力因子既有足够的能量,其作用方式又能合理说明构造变形场的特征;
3、地球动力系统:重力、膨胀收缩与脉动、地幔分异与对流、地球自转、星际作用。

大地构造重点

大地构造重点

第一章绪论1、大地构造学的含义:是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包括变形和变位)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大地构造学研究内容:(1)变形研究:研究构造运动留下的形迹,通过成因研究探讨其形成的力学过程。

(2)地质体成因研究:地壳由各类地质体组成,地质体的形成演化及构造就位过程,包括了地质学的全部内容。

对于地质体的研究也是近代大地构造学的基本依据。

(3)地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地球的动力主要是重力均衡和壳幔分异对流,因此,对壳幔结构和组成要有深入研究,要了解其动力学机理和运动规律。

(4)地球演化史研究:古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天体科学,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有认识,将来的演化方向引起人们关注。

3、何谓历史分析法?包括哪几方面内容?从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资料入手,按地史发展顺序,归纳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特点,比较地壳、地幔各部分构造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找出共性和个性,总结出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演化规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沉积特征分析:分析沉积组合类型和沉积组合系列,分析岩相古地理、海侵还退、岩层的接触关系、厚度、古气候、古生物地理分区等,从而研究各地质时期沉积区和剥蚀区的分布,各地区之间的构造分异,以及地史上出现大规模大陆分裂和碰撞,大洋的扩张和消亡;2)岩浆活动分析:分析岩浆活动出现的时间,岩浆岩岩性、产状、活动方式、活动规模、岩石系列顺序等,以了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合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再造消失的海洋,确定不同性质的大陆边缘和大陆裂谷带;3)构造变形分析: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确定各时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间,从构造形态组合特点分析构造运动的强度及当时动力条件,从变形分布、走向等方面分析大陆碰撞带的位置、碰撞时间;4)变质作用分析:根据变质岩的岩性、分布、时代确定变质岩类型、强度及其形成的构造意义,重塑大陆边缘性质、造山带分布以及地缝合线位置。

5)成矿作用分析:结合矿产类型、空间分布和成矿时代,研究各种矿产成矿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指出成矿大地构造条件和找矿方向;6)地球物理分析:通过深部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磁力法了解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特征及其结构。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形成演化的学科。

在地质学中,大地构造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探讨了地球表面和内部的组成、结构和演化。

本文将围绕大地构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 地壳的结构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它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厚度约为20-70公里;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厚度约为5-10公里。

地壳的结构是不均匀的,不同区域的地壳结构和厚度有所差异。

地壳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起着重要的影响。

2. 地壳的运动地壳的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地壳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构造运动、地壳的扭转和地震。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地壳变动,主要包括地壳的隆升和沉降、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壳的扭转是指地壳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形变。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现象,它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3.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构造学的核心问题。

根据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地球的初生地壳和现代地壳。

地球的初生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构成;现代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后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决定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4. 地幔的结构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800公里。

地幔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岩石,包括岩浆和岩浆岩。

地幔的结构是由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形成的,同时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熔岩和岩浆,这些物质对地球的热力和动力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地幔的运动地幔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力和动力系统控制的。

地幔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岩石圈的运动和对流运动。

岩石圈是地幔中温度较低的层,它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起着重要的影响。

对流运动是地幔中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和熔岩岩浆的运动形式,它是地球内部热力和动力系统的重要表现形式。

大地构造复习要点

大地构造复习要点

*地壳分为克拉通(稳定区)和正地槽(活动区)克拉通:克拉通分为高克拉通(大陆地壳)和低克拉通(大洋地壳)1.地盾:大陆地壳上相对稳定的部分,长期相对上隆,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广泛出露地表,缺失或局部边缘有很薄的沉积盖层。

2.地台(或台坪):地壳长期或某些时期相对稳定下降,在前寒武纪基底之上,往往发育1-3公里沉积盖层,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

克拉通:地壳上已经达到稳定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至少古生代以来)已很少变形的部分。

在板块构造理论里,可以理解为近似刚性的大陆板块部分,是相对稳定的大陆块体,底部为大陆地壳。

正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优地槽:离高克拉通远,有蛇绿岩及火山物质。

冒地槽:离高克拉通近,无蛇绿岩,缺乏火山物质。

地台的基本特征1.形态特征呈椭圆形或等轴形,可达数百至数千km。

2.地貌特征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以平原、盆地、高原为主,仅边缘和局部有较高的山脉。

3.盖层地质特征(1)沉积简单;(2)构造简单;(3)岩浆活动微弱;(4)岩层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5)铁、磷、铝、煤、石油、膏盐等外生矿产。

地槽小结:沉积作用:陆屑、碳酸盐、复理石建造等,优地槽具蛇绿岩建造,厚度巨大。

岩浆作用: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十分发育。

构造作用:褶皱、断裂、片理、劈理等十分发育。

地槽褶皱区:位于两个大陆地台区之间或大陆边缘,具强烈活动的地区。

包括不同时期发育的、在空间上连成统一整体的若干地槽-褶皱系及其间的中间地块所组成。

地槽-褶皱系:是地槽褶皱区中相对强烈活动的地带,内部差异活动显著,构造、岩浆活动都很强烈,后期褶皱变质,并上升成为造山带。

造山作用: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的所有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

造山带:由造山作用形成的地质体,通常出露地表,呈现山脉的形态。

造山带是地壳上的一种带状的构造单元,它以具备强烈的构造变形(线形褶皱和逆冲断层)为特征,而这些强烈的构造变形是侧向挤压作用的产物。

《大地构造假说》 知识清单

《大地构造假说》 知识清单

《大地构造假说》知识清单一、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

他在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的轮廓非常相似,就像是曾经拼接在一起的。

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大陆漂移的主要证据包括:1、大陆轮廓的吻合性:如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形状能够较好地拼合在一起。

2、古生物的相似性:在不同大陆上发现了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例如中龙化石在巴西和南非都有发现,而中龙是一种淡水爬行动物,不太可能跨越海洋迁徙。

3、地质构造的连续性:某些山脉在不同大陆上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序列具有相似性,如非洲南端的开普山脉与南美洲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山脉。

然而,魏格纳的假说在当时遭到了很多质疑,主要是因为他无法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

直到后来,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才得到了更合理的解释。

二、海底扩张假说20 世纪 60 年代,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假说。

该假说认为,大洋中脊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的地方。

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顶部的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

新形成的地壳推着较老的地壳向两侧移动,使海底不断扩张。

海底扩张的证据主要有:1、海底磁异常条带:在大洋中脊两侧,岩石的磁性呈现出对称的条带状分布,这是由于地球磁场的倒转和海底扩张共同作用的结果。

2、深海钻探成果:通过深海钻探,发现洋底岩石的年龄随着距离大洋中脊的距离增加而变老。

3、转换断层的发现:转换断层是一种特殊的断层,它连接了两段不同方向的洋中脊,表明了海底扩张的方向和速度的变化。

海底扩张假说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和海底扩张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分割成若干个板块,这些板块在软流圈上不断运动。

板块的边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离散型边界:也称为生长边界,如大洋中脊,地幔物质在此处上涌,形成新的地壳,导致板块分离。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4)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4)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4)胡经国三、其他基础知识提要1、地球圈层划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地壳、地幔、地核。

2、地槽内部构造单元划分为:优地槽、冒地槽、地背斜、地向斜、中间板块、边缘凹陷、山间凹陷、山前凹陷。

3、地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为:地盾、地轴、台背斜、台向斜、台皱带。

4、大洋内部主要由洋中脊、深海沟、大洋盆地三大地形单元构成。

5、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为:离散型、汇聚型、转换型。

6、根据两侧陆壳的性质,板块碰撞可分为:弧-弧碰撞、弧-陆碰撞、陆-陆碰撞。

7、地球岩石圈划分为七大板块,它们是: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8、板块俯冲的类型:B型俯冲、A型俯冲。

9、大陆边缘的类型: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

10、蛇绿岩套自下而上分为:橄榄岩、辉长岩、玄武岩、放射虫沉积层。

11、幔枝构造一般由核部岩浆-变质岩浆、外围盖层拆离滑脱层、上叠火山-沉积盆地组成。

链接:幔枝构造幔枝构造是地幔热柱多级演化中的第三级构造。

硅酸盐熔融体上涌,在地壳的中深层位定位,形成中深层岩体,使围岩大幅度上升并形成较强的韧性变形变质作用。

此阶段定为慢枝构造隆升的主升期。

中期残余硅酸盐熔融体又一次上涌,在地壳的中浅层位定位,形成脉岩、次火山岩体,使围岩产生一定幅度的隆升并形成具一定规模的脆韧性(或韧脆性)变形变质作用。

此阶段定为慢枝构造隆升的次升期。

晚期残余硅酸盐热液(简称残余热液)再次上涌,在地壳的浅层部位形成热液矿脉体。

由于热液具有较低的上涌能量,因而使围岩产生较小的隆起,并在围岩中形成脆性变形变质作用。

此阶段定为慢枝构造隆升的末期。

链接:滑脱构造与滑脱断层滑脱构造(Detachment Structure)是岩石圈内部的一种构造。

由于岩石圈本身并不是一个均质的圈层,而是由许多平行的小圈层组成,因而当它受到地应力作用时,相邻的小圈层之间会发生滑动、脱离的现象,从而形成各种滑脱构造,两个小圈层之间也从而形成滑脱界面。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意义研究对象: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过程的综合学科。

研究内容:①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壳与岩石圈构造变形特征及圈层相互作用,如:大洋-大陆相互作用、地球内部圈层相互作用、造山带与盆地的形成过程等;②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③地壳与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过程;④地球表面海-陆的形成与演变方式及过程;⑤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需要综合利用地质学其他学科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大地构造学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二、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固体构造几何学与构造运动学的研究。

固体地球的构造几何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成分及结构。

方法有:①研究暴露在地表的中、下层地壳乃至地幔顶部剖面,通过地质、地物、地化综合研究,揭示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岩石矿物及元素的物化行为、温压条件、地热增温率、有关元素及矿物成分的聚散规律;②研究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的深源包裹体,揭示深部物质与构造特征;③人工超深钻探直接取样(目前为止涉及最深深度12km);④地震探测:分为天然地震探测和人工地震探测,利用地震波的折射与反射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特征。

固体地球构造运动学: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与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

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可以利用古地理学(岩相、生物、构造)、古气候分区、地球物理学与古地磁学进行研究;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可以利用空间对地的观测与分析技术。

三、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实际应用意义:①大型成矿集中区(矿集区)等成矿构造背景、资源规划;②大规模破坏性地震产生于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与稳定性评价;③绝大对数大型、灾难性地震都发生在活动板块边缘带(区)上,或与板块相互作用有关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边界区域。

现代大地构造理论重点内容

现代大地构造理论重点内容

大地构造分析基础(学习要点)固体地球的物理性质一.地球的弹塑性——地震1.地震波类型2.地球的主要分层3.岩石圈的主要性质4.地壳的结构类型大陆型地壳(具有硅铝/硅镁双层结构)大洋型地壳(缺乏硅铝层,几乎全为硅镁层)过渡性地壳(过渡型——次大陆型/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型、叠覆型——次大洋型/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二.重力1.重力异常2.均衡理论三.地磁1.古地磁古地磁类型(热剩余磁性(TRM)/化学剩余磁性(CRM)/沉积剩余磁性(DRM))轴向地心偶极场定理地磁极游移2.反向磁化反向磁化规律(周期性、海底磁异常规律-正负交替性、对称相间性)全球构造中的岩石学问题一. 岩石圈成分1. 地壳成分(总的地壳成分与陆壳平均成分接近-安山质、闪长质)(1)沉积层:总体积11×109km3,SiO2低(50%),Al2O3、CaO高,挥发分显著偏高(S、Cl、F、Ba等),Fe2O3 /FeO比值高。

(2)陆壳上层:30×109km3,花岗质,SiO2,碱元素(K>Na)和稀有元素(U、Th、TR、Zr、N、Be)偏高。

(3)陆壳下层:32×109km3,变粒岩相中基性火山岩~闪岩。

(4)大洋壳:表面不厚的沉积层(SiO2低,CaO高)洋壳上层(层2):大洋拉斑玄武岩洋壳下层: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角闪岩、堆积辉长岩(大洋拉斑玄武质角闪辉长岩)·总的地壳成分相当于安山-闪长质,与地幔和原始陨石比较:SiO2,碱元素(K、Na、CaO),稀有金属元素;铁族元素(Mg、Fe、Co、Ni、Cr)低。

·地壳平均化学成分随深度变化(自上而下):Mg、Fe、Si增加;结构水(H2O+)减少。

K、Na、Si减少,K2O/Na2O、Fe2O3 /FeO减少。

·地壳的这些性质说明它是由地幔经熔融和脱气逐步分析出来的。

2. 上地幔的成分·上地幔组成类似高钙无球粒陨石-超镁铁、镁铁质岩石SiO2、FeO 、MgO总重量约90%;CaO、Al2O3、Na2O约5~10%,其中Al2O3、Na2O偏低(亏损),MgO偏高(富集)·超镁铁质岩(橄榄岩)、镁铁岩(榴辉岩-富Na单斜辉石《绿辉石》+富Na石榴石《镁榴石》)3. 莫霍面(地震波速折射界面)厚度数千米·相转换界面-辉长岩/榴辉岩界面、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石榴子石、绿辉石、石英。

大地构造(精)

大地构造(精)

名词解释1,大地构造学:研究岩石圈的的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3,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岩石为塑性层,地震波速的低速带。

4,莫霍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波速通过后增大的断面。

5,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处释放出来,并向周围传播的弹性波。

6,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远洋沉积物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

7,TTG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岩岩类的麻粒岩为主,构成古大陆和现代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

8,地幔柱: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上产生的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

9,热点: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

10,地槽:地壳中长期强烈沉降并被沉积物充填的槽状凹陷带。

11,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行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

12,复理石沉积组合:形成于大陆边缘,大陆坡麓,由浊积岩,深积岩,泥岩有规律交互组成的海相沉积组合。

13,磨拉石沉积组合:板块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砂砾岩组成的岩石成熟度低,相变急剧的陆相沉积组合。

14,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壳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15,优地槽:靠海一侧,火山活动强烈的地槽。

16,冒地槽:靠近大陆一侧,通常没有货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的地槽。

17,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作用使地层强烈变形的地壳运动类型。

18,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的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表现为沉积间断。

19,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表现为岩石的倾斜,褶皱,破裂的地壳运动。

20,地槽旋回:从地槽沉降开始,至造山运动变形成褶皱山脉,最后成为稳定的克拉通的完整演化过程。

21,克拉通: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即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22.沉积构造:指在一定的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壳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所形成的一套具有特定岩相组合的沉积岩系。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3)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3)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3)胡经国11、简述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的差别⑴、厚度陆壳厚,洋壳薄。

⑵、组成陆壳为三大岩类,洋壳主要为玄武岩;陆壳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洋壳为硅镁层。

⑷、构造陆壳存在褶皱和断裂,洋壳无褶皱。

⑸、年龄陆壳老,洋壳新。

12、简述地台的组成和类型⑴、地台及其组成结构地台是指前寒武纪以来地壳上的稳定地区。

它具有双层结构,即:有强烈褶皱变质的基底和较为稳定的沉积盖层;两者之间为角度不整合。

根据变质特征,地台基底可分为两类:①、结晶基底:即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普遍、变质程度深的基底,常形成绿岩带;②、褶皱基底: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不发育,变质程度浅的基底。

⑵、地台特点①、地台一般具有面状分布的几何形态;②、地台内部起伏较小,整体高度较一致;③、地台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双层结构;④、地台盖层的沉积组合是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⑤、地台岩浆活动较微弱;⑥、地台盖层构造变形一般比较微弱。

⑶、地台按基底褶皱固结时间分类按地台基底褶皱固结时间的不同,可将地台分为两种:古地台:古生代以前基底固结形成的地台;新地台:古生代以来基底固结形成的地台。

13、海底扩张的基本特点及证据⑴、基本特点①、全球规模的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带称为增生带,地幔物质由洋中脊轴裂隙涌出,冷凝成为新洋壳,后形成的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轴部向两侧推开,海底洋壳的年龄随洋壳的增加而增大。

②、当洋壳到达海沟时俯冲、下沉、熔融,重返软流圈,所以海沟又叫消减带;③、大洋岩石圈一面生长,一面消失,不断更新,因而地球总体积和海洋总容积基本不变;④、海底扩张起因于地幔对流,洋中脊是对流体上升带,海沟是对流体下降带;⑤、大陆硅镁层伏于地幔对流体上。

⑵、证据①、大洋洋壳层厚度的均一性;②、洋底年龄自洋中脊向两侧变老;③、洋底沉积物向洋中脊轴部变薄;④、海底磁异常条带平行洋中脊延展和转换断层存在。

14、大陆漂移的基本论点和证据⑴、基本特点①、石炭纪以前,全球只有一个大陆和大洋,前者为泛大陆,后者为泛大洋;②、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上;③、从中生代开始,在潮汐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解体,产生离极漂移和向西漂移,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④、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大陆分裂、漂移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⑤、大陆离极漂移和向西漂移过程中, 前缘受挤压,形成褶皱山脉,后缘黏结、拖曳成岛屿、岛弧。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学--中国区域大地构造

大地构造第 1 章:地球的层圈结构1.陆壳与洋壳的差别?厚度:陆壳厚,洋壳薄;陆壳平均33km,最厚达80km(青藏),洋壳平均7km.组成: 陆壳为三大岩类, 洋壳主要为玄武岩;陆壳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洋壳为硅镁层.构造: 陆壳复杂(存在褶皱和断裂), 洋壳简单(无褶皱).年龄:陆壳老(最老44-45亿年),洋壳新(最老2亿年).2.岩石圈、软流圈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盖层)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是地震波速低速带.第 2 章:地槽-地台学说1.地台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岩层产状十分平缓,具有十分平坦的地貌;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2.地盾地盾:地台上的相对最稳定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大面积出露,周缘被有盖层的地台所环绕,平面形态呈盾状.3.克拉通克拉通:地壳上已达到稳定的、并在漫长的地质时代里(至少自古生代以来) 已很少受到变形的部分.4.地台基本特征1.地台是块状的辽阔地貌单元,一般具等轴状展布的几何形态,多为圆形、多边形的平原、高原或盆地.2地台具有双层结构,基底和盖层:盖层:由显生宙岩系组成,厚度小,变形微弱,未变质.基底:时代老,厚度大,主要为褶皱变质岩组成,常伴有岩浆岩.从这种结构上看,地槽褶皱上升后,再次下降接受沉积,可形成地台;因此,地槽经过造山作用演化形成地台.3. 地台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稳定,主要体现在稳定的盖层沉积上,岩相和厚度比较稳定.4.地台区有自己的特征沉积建造和建造序列,沉积岩层之间多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5.在其发展过程中岩浆活动微弱、有些岩浆活动主要与深断裂有关.6.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较弱,常形成一些同沉积的宽缓褶皱,具有一定的继承性.7.地台基底岩系中有各种变质矿产,盖层中主要为一些外生矿产.5.构造层构造层:地壳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构造单元里于一定构造阶段中形成的岩层组合.6.地质建造地质建造:地壳发展的某一构造阶段中,在一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产生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的共生组合.按岩石成因类型可划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第3章: 大陆漂移1.劳亚古陆北美欧洲亚洲(除阿拉伯半岛)2.冈瓦纳古陆非洲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印度阿拉伯半岛第4章:海底扩张1.海底扩张说①大洋中脊是地幔物质上升的出口,上升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②海底在洋中脊处的扩张导致新大洋两侧的大陆逐渐彼此远离,也可能使老的洋壳在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沿贝尼奥夫带(俯冲带)向下俯冲潜没,重新回到地幔中去,从而完成对老洋壳的更新;③海底扩张是刚性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④如果地幔对流的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将导致大陆的分裂与大洋的开启.2.瓦因和马修斯假说海底磁异常条带,是在正反向交替的地磁场中,形成交替磁化的玄武岩条带而产生的。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2)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2)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2)胡经国二、问题解答1、造山作用存在的六个主要标志造山作用是造成岩石圈横向收缩、垂向增厚、隆升成山的作用。

其存在标志有:⑴、角度不整合地层之间的的角度不整合是一次强烈构造作用的产物,代表了地壳经历过一次下降-抬升-再下降的过程,是造山作用发生的最明显的证据。

实际上,由于强烈的构造作用影响,因而使已形成的地层普遍发生褶皱、断裂等较强的构造变形,并使造山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火山-沉积岩系往往与下伏不同时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所以,角度不整合是造山运动最明显的证据。

⑵、磨拉石沉积组合磨拉石沉积组合是一套以陆相为主的巨厚的砾岩和砂岩占优势的沉积组合,产出于山间坳陷和边缘坳陷。

这种沉积组合的岩石分选很差,层理不规则,常见交错层理和波痕,相变急剧。

它是由于强烈的构造作用使岩层发生褶皱和断裂而隆升,并遭受剧烈剥蚀而形成快速堆积的产物。

也就是说,在造山作用过程中,每一次较强的构造事件都会产生同造山磨拉石沉积组合。

所以,磨拉石沉积组合一直被认为是造山作用发生的直接标志。

⑶、沉积组合性质突变造山作用发生之前多为稳定型的沉积组合,而在造山作用期间则以火山-沉积组合和磨拉石沉积组合为代表的非稳定型沉积组合类型为主。

⑷、强烈构造变形这也是造山作用存在的直接标志。

造山作用期间地壳物质发生了强烈构造变形,如强烈褶皱和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等。

⑸、动力变质造山作用过程中,由于较强大的构造挤压作用,可使断裂带附近或整个地壳岩石发生普遍动力变质作用。

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逆掩断层附近,因应力相对集中而常常出现动力变质带,甚至可产生高压动力变质岩。

⑹、岩浆活动剧烈的岩浆活动是造山作用的直接产物。

在造山作用期间,随着大规模逆掩断层的形成,导致了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随着强烈的构造作用侵入或喷出至地表,造成剧烈的岩浆活动。

2、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的岩石学垂直分层在未变质的表壳岩石下面的上地壳由绿片岩相岩石组成;中地壳主要为经过富铝的、伴随局部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的角闪岩相岩石;下地壳为含有长英质片麻岩和多种侵入体的麻粒岩相岩石。

大地构造学

大地构造学

一、名词解释:1. 沉积建造:在一定性质和类型的构造区内,在一定构造发展阶段中,受相应的古地理条件影响形成的,在沉积相上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群。

2.复理石:一种由半深海、深海相沉积物所构成的韵律层系。

3.磨拉石:泛指那些以陆相为主、巨厚的砾岩和砂岩占优势的沉积岩层。

4.D”层:地幔底部靠近地核的200km或300km的层。

5.地盾:地台相对最稳定的部分,长期处于相对上隆,没有或很少有沉积盖层,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大面积出露,周缘被有盖层的地台所环绕,平面形态呈盾状6.A型俯冲:是指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向另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作用7.b型俯冲:是指大洋岩石圈板块在岛弧或山弧外侧的海沟处向大陆岩石圈板块或另一个大洋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消减作用8.拗拉谷:指以正断层为边界、发育于克拉通内的地槽或地堑9.叠瓦构造:又叫叠瓦冲断层,由相互叠置且倾向相近的一系列逆冲断层和像瓦片一样的断片组成,各断层的上盘依次相对上冲,呈屋顶盖瓦式或鳞片状依次叠覆10.哥伦比亚超级大陆:是2000-1800ma间由古陆块汇聚而成的超级大陆,其存在的关键证据来自印度东部和北美的哥伦比亚地区11.罗迪尼亚超级大陆:是1100-800ma间由陆块汇聚而成的超级大陆,是具有真正地台基底结构的岩石圈巨型稳定块体,在华北。

西伯利亚。

俄罗斯。

中非和澳洲等陆块上发育了真正的盖层沉积,碳酸盐岩沉积进一步增多12.潘基亚超级大陆:是257-205ma间由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拼合而成的超级大陆,呈经向半球形状分布13.冈瓦纳大陆:东冈瓦纳大陆一直是一个整体,并在古生代初与组成西冈瓦纳大陆的古板块汇聚形成冈瓦纳大陆14.蛇绿岩套:又叫蛇绿岩沉积组合,它既不是一种岩石名称也不是填图时的岩石地层单位,而是一套从超镁铁质到镁铁质岩的特殊集合体15.低速高导层:地壳中地震波速低、电导率高的部分,其深度与过去的所谓康氏面相当,分布上表现为一个不连续的界面16.剥离断层:是一大型低角度正断层,一般上陡下缓成铲状,有时部分区段呈弓形弯曲上凸17.冒地槽:靠近大陆,基底属于陆壳,活动性较弱,沉积物以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为主,其中没有或很少火山物质,是冒地槽18.优地槽:靠大洋一侧,基底属于洋壳,活动性较强,有蛇绿岩套,沉积物以浊流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夹火山熔岩,是优地槽。

2-3大地构造学说

2-3大地构造学说

1.基本观点: ①现在的大陆在2亿前年是联合在一起的,此 后才逐渐分开。 ②大陆移动的形式是硅铝质陆块在硅镁质洋块 上浮移。 ③漂移的动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其他 天体对地球表面的引力。
2.主要证据 ①魏格纳(A.Wegener)的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首先是德国气象学家A.Wegener 于1912年提出来的。其主要证据是大西洋两岸 的陆地轮廓吻合性以及地层、构造、古生物、 古气候和冰川等其他现象的相似性、相关性和 连续性。 ②五十年代以后的新证据 • A.各大陆岩石的古地磁极与现代地磁极不重合当前学术界最有影响的 一个大地构造学说。
人6 米 裂 “而 大 大 道 是 形, , 谷 东神 无 陆 巨 世 象气 谷 宽 非奇 朋 的 大 界 地势 壁 约 大的 的 赤 的 大 将宏 如 几 峡感 “ 道 伤 陆 其伟 刀 十 谷觉 刀 上 疤 上 称, 削 至 ”, 痕 空 。 最 为景 斧 2 或这 ” 时 当 大 “色 劈 0 “就 呈 , 乘 的 地壮 一 0 东是 现 从 飞 断 球观 般 公 非著 在 机 机 裂 表, , 里 大名 眼 窗 越 带 皮是 长 , 地的 前 向 过 , 上世 度 深 沟“ , 下 浩 从 的界 相 达 ”东 顿 俯 翰 卫 一上 当 1 。非 时 视 的 星 条最 于 0 大 让 , 印 照 大大 地 0 裂 人 地 度 片 伤的 球 0 谷 产 面 洋 上 痕裂 周 至 ” 生 上 , 看 ”谷 长 2 , 一 有 进 去 。带 的 0 亦 种 一 入 犹 ,10 称惊条东如 异硕非一 有/0

前边已经说过,海底扩张的速度为1-5cm/ 年,据此计算在1-2亿年中,海底扩张的速度 可达几千公里,整个洋底可以更换一次。所以 在大洋地壳中不可能发现1.9亿年以前的岩石。 以前的岩石那里了,俯冲到了地幔中又变地幔 物质。 最近的研究表明,洋底的年龄中央岭脊处 最年轻,向两侧逐渐变老,并呈对称分布。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大地构造学重点总结 321共享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大地构造学重点总结 321共享

(1)、★★★★★地球A~G 七大层位的界面深度与物质组成A 层地壳(0~33km)—[莫霍界面]—B 层(33~410 km)—C 层(410~670 km)—[上地幔分界]—D 下地幔(670~2885km)—[古登堡界面]—E 层外核(2885~4640km )—F 层过渡区(4640~5155km )—G 层内核(5120~6371km )物质组成:地壳A 层:上部硅铝层或花岗岩质层主要由沉积岩、花岗岩类和变质岩组成。

下部硅镁层或玄武岩质层主要由相当于基性岩类的变质岩组成。

B 层:以橄榄石结构的铁镁硅酸盐为主,C 层:以变成尖晶石结构的铁镁硅酸盐为主。

下地幔D 层: 主要为硅酸盐,此外还有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特别是铁、镍显著增加,主要为镁方铁矿,具石盐结构,硅酸盐具钛铁矿结构,它们是下地幔主要的矿物相。

外核E 层:物质组成为液态的铁、镍和少量的硅、硫等,过渡区F 层: 可能代表地核中分解的物质,或通过地幔沉积而不能沉入地核的较致密物质内核G 层: 物质组成为铁镍合金(2)、★★★★★鲍玛层序鲍玛层序由五种岩性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①底部粗粒递变层:由砾-砂-粉砂组成,具正粒序,粒土杂基多;底部有冲刷面,含砾石(为下伏页岩碎屑及生物碎屑等),岩层底面各种印模构造发育,砂岩中有异地浅水化石;②下平行纹层:由粉砂、细砂及泥组成,也显粒序性,具平行层理构造;③流水波纹层:粒度变化不大,多为细砂、粉砂,具流水波纹状层理、小型斜层理及变形层理;④上水平纹层:主要为泥质及少量粉砂,可见植物化石及其碎片,具微细水平层理。

以上四个小层是一次浊流形成的,共厚几毫米至6米或更厚;⑤深海页岩层:由各种深海软泥组成,多为页岩或泥灰岩,含有典型的远洋生物化石;具微细水平层理,层薄、层面平坦。

上地幔(3)★★★★★拆沉作用的概念及其基质原理①概念:泛指由于重力的不稳定而引起的岩石圈地幔、大陆下地壳或洋壳沉入软流圈或地幔的过程。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全文)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全文)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全文)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是根据有关高校大地构造学教学课件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

现将它作为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奉献给地球科学爱好者阅读,并将其作为大家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指教!一、名词简要解释1、大地构造学研究岩石圈的的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岩石圈层。

3、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上地幔上部的塑性圈层、地震波速的低速带。

4、莫霍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地震波速通过后增大的界面。

5、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处释放出来、并向周围传播的弹性波。

6、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远洋沉积物组成的“三位一体”岩石共生综合体。

7、TTG岩以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岩岩类的麻粒岩为主,构成古大陆和现代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

8、地幔柱在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上产生的呈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

9、热点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为地幔柱在地表的显示。

10、地槽地槽是指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性(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和强烈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窄长条状地带。

11、地台地台是指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具有双层结构(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的非长条状地区。

12、复理石沉积组合形成于大陆边缘、大陆坡麓,由浊积岩、深积岩、泥岩有规律交互组成的海相沉积组合。

13、磨拉石沉积组合板块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砂砾岩组成的岩石成熟度低、相变急剧的陆相沉积组合。

14、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槽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15、优地槽靠海一侧、火山活动强烈的地槽。

16、冒地槽靠近大陆一侧、通常没有或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的地槽。

17、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变动使地层强烈变形的地壳运动类型。

18、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表现为沉积间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意义研究对象:大地构造学,就是研究地球过程的综合学科。

研究内容: ①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壳与岩石圈构造变形特征及圈层相互作用,如:大洋-大陆相互作用、地球内部圈层相互作用、造山带与盆地的形成过程等; ②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 ③地壳与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④地球表面海-陆的形成与演变方式及过程; ⑤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需要综合利用地质学其她学科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大地构造学研究可以为认识与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与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二、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固体构造几何学与构造运动学的研究。

固体地球的构造几何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成分及结构。

方法有: ①研究暴露在地表的中、下层地壳乃至地幔顶部剖面,通过地质、地物、地化综合研究,揭示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岩石矿物及元素的物化行为、温压条件、地热增温率、有关元素及矿物成分的聚散规律; ②研究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的深源包裹体,揭示深部物质与构造特征;③人工超深钻探直接取样(目前为止涉及最深深度12km); ④地震探测:分为天然地震探测与人工地震探测,利用地震波的折射与反射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特征。

固体地球构造运动学: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与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

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可以利用古地理学(岩相、生物、构造)、古气候分区、地球物理学与古地磁学进行研究;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可以利用空间对地的观测与分析技术。

三、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可以为认识与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与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实际应用意义: ①大型成矿集中区(矿集区)等成矿构造背景、资源规划; ②大规模破坏性地震产生于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与稳定性评价; ③绝大对数大型、灾难性地震都发生在活动板块边缘带(区)上,或与板块相互作用有关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边界区域。

第二章固体地球主要构造特征一、地球表面基本面貌:海陆分布、高程分布及其意义海陆分布特征:陆地面积占29、22%;海水覆盖面积70、78%;高程分布特征:陆地主要分布在海平面以上数百米高程范围,大洋的主体分布在海平面以下5km的高程上;意义:这种地形特征直接反映了大陆与大洋地壳物质组成、厚度与密度的差异。

也与构造变动、侵蚀作用、气候特征等因素有关。

二、固体地球的圈层构造:成分分层(地壳、地幔、地核),洋壳与陆壳的年龄及各自分布范围;流变学分层(岩石圈、软流圈、中部层圈、地核);各圈层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成分分层:①地壳:大陆地壳面积34、7%,大洋地壳面积占65、3%,最老的大陆壳3、96Ga,记录了地球演化96%的历史,最老的大洋地壳0、18Ga,记录了地球演化历史的4%; ②地幔:a、上地幔:范围:Moho面以下到大约400Km深处,在大洋区域:100-200Km深度上存在明显低速地震速度异常区,这种低速异常在大陆区域并不存在b、中地幔:位于400-670Km深度区间,存在一系列地震速度突变,这种突变可能就是由于地幔物质相变所造成的。

c、下地幔:位于670-2900Km深度区间,地震波速度随深度逐渐增加; ③地核:液态外核与固态内核;流变学分层: ①岩石圈:地壳+上地幔(≤1300ºC); ②软流圈:大洋部分均匀且厚,大陆部分较薄,局部不可见; ③中部层圈; ④地核;各圈层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莫霍面与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三个圈层。

地震波分为横波纵波,横波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在固液态都能传播。

莫霍界面时,横纵波速度突然加快。

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

三、大洋地壳:分布面积、年龄、厚度、地貌类型、物质组成与构造特征分布面积:大洋地壳占地球地壳表面积的65、3%,记录了4%的地球演化历史;年龄:最老大洋地壳时代为~180Ma;厚度:地壳厚度0-10km,多数3-10km,平均5km;;大洋地壳的组成:玄武岩或相当成分的侵入岩,Fe、Mg硅酸盐为主要组成矿物;大洋地壳的物质组成:深海沉积物枕状玄武岩席状岩墙群辉长岩堆晶岩====Moho地幔(橄榄岩)大洋地壳的类型: ①大洋地壳边界区域:a、增生型洋壳边缘:时代新,厚度薄,密度低,地势高,以洋中脊(中央海岭)为特征,高出深海平原约2500m,延伸长逾40000km,海岭宽1000-3000km,因此,中央海岭的边坡坡度一般仅有1-2°;b、消减型洋壳边缘:时代老,厚度大,密度大,地势低,通常以延伸数千km的岛弧-深海沟对的出现为标志性特征,岛弧中的火山岛一般间距80km,岛弧宽可达数百km,海沟最深达海平面以下近12km,海沟宽度约100km,岛弧地区地壳厚度平均约25km;c、守恒型洋壳边缘:以地形起伏大、陡倾走滑断层发育为重要特征,延伸长度最大也可达10000km,一般宽度较小,但也有的可达100km或更宽; ②大洋地壳内部:a、深海平原:面积数百-数千km2,高出深海平原1-4km,部分属于大陆块体,另外一些则成因不明;b、无震海岭:一般由玄武岩质火山链组成,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皇帝海岭为代表,地壳厚度明显大于周围区域;c、洋底高原;d、海山;e、海沟。

四、大陆地壳:分布面积、年龄、类型(时代、构造特征)、物质组成、不同构造区域的地壳厚度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被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分布面积:占34、7%;年龄:时代老,最老将近4Ga;厚度:厚度大,一般30-40km,平均35km,最厚可达70余km;类型: ①前寒武纪地盾:a、太古宙地体:以高级变质(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片麻岩穹窿与绿片岩相或更低级变质岩组成的绿岩带相间分布为主要构造特征,片麻岩穹窿与绿岩带之间的接触关系比较复杂:高角度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接触,绿岩带不整合沉积于片麻岩穹窿之上,深成岩为主构成的片麻岩穹窿与绿岩带呈侵入接触;b、元古代地体:可以划分为变形轻微的稳定区域与变形强度的活动区域:稳定区域既克拉通,活动区域:a1、火山岩为主构成的太古宙地体与元古代地体强烈变形区域;沉a2、积在线性区域中的巨厚沉积序列后期强烈变形成为显生宙造山带;②显生宙地区:a、大陆地台:相对稳定的区域,具有古老的陆核结晶基底与稳定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盖层;b、地槽(造山带,活动带):相对活动的带状凹陷区域,其中接受了巨厚的沉积物,发展的后期因为发生褶皱作用而形成褶皱带或者造山带;c、大陆裂谷;d、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第三章大地构造学说的演变历史一、地球收缩、地球膨胀、地球波动假说及各自的主要论据地球收缩:L、Kelvin:地球象一台热力机,通过火山作用与地壳变动把原始熔融地球中的热力缓慢地发散出去;Elie de Beaumont(1829):地球为了适应冷却与收缩的内核,就在外壳中形成了褶皱与断层,因此,地球的外壳就受到各个方面的压缩;H 、Jeffreys(1953): 认为地球物理揭示的地球外部600Km的范围内就是脆性的,而在更深的范围内没有地震,因此支持地球收缩假说。

挤压构造现象的存在有利于收缩假说;地球膨胀:O、C、Hilgenberg(1930S):地球内部的膨胀可以引起大陆漂移;L、Egyed (1956): 从古地理方面论证了地球膨胀的假说;Carey(1975):从古大陆拼合复原再造的角度证明地球在膨胀(晚古生代的直径就是目前的3/4);王鸿祯先生(1995)主张存在着地球的有限膨胀;主要依据:地球表面广泛发育的伸展构造(北美西南部盆-岭区、东非大裂谷、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三叠纪盆地地前系统等)。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对膨胀说的支持:实际观测表明,地球的直径在缓慢增大,导致潮汐阻力使地球自转速度在降低,目前每年降低百万分之16秒;寒武纪初期,每天比现在短2小时15分,即每年大约有400天。

地球波动:Van Bemmelen (1964, 1965, 1973): 地壳运动就是地球各级规模波动发育的结果,根据波长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级别:局部的:1Km;小型的:10Km;中型的:100Km;区域性的:1000Km;巨型的:10000Km;二、地槽-地台学说:地槽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地台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地槽概念的演变、地槽-地台学说对地壳构造运动性质的基本认识地槽:相对活动的带状凹陷区域,其中接受了巨厚的沉积物,发展的后期因为发生褶皱作用而形成褶皱带或者造山带。

地槽的内部结构可分为: ①优地槽(Eugeosyncline):远离地台、具有火山活动部分; ②冒地槽(Miogeosyncline):靠近地台、没有或极少火山活动的部分;在现今地球表面没能找到向形(syncline)式的槽状凹陷区域,而就是存在单向式的条带状沉积区域,即地斜(Geocline);地台:相对稳定的区域,具有古老的陆核结晶基底与稳定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盖层。

地槽-地台学说:早期狭长的凹陷接受沉积,凹陷达到极大时发生火山活动,褶皱回返造山:褶皱回返往往先发生在优地槽部分,然后才在冒地槽部分发生,“造山带的前身就是地槽”。

关于地壳构造运动属性的认识:①地球表面的构造活动以垂向差异运动为主; ②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存在水平运动,但就是只就是垂直运动派生的、次要的; ③地壳构造运动的“固定论”观点,地质历史时期的海陆分布与目前状况相去无几;三、大陆漂移假说:产生过程、主要论据、动力学机制产生过程: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1620年最早提出了西半球过去曾经与欧洲、非洲连接在一起的可能性;18世纪:法国人布丰(G、Buffon, 1707-1788)根据大西洋两岸边生物亲缘关系,认为两大陆曾经就是拼合在一起的;19世纪:Antonio Snider-Pellgrini(1858)《宇宙及其奥秘的揭露》:从美洲与欧洲的石炭纪(约3亿年前)植物化石不同区域的相似性得到启发,认为所有大陆过去都曾经就是单一陆块的一部分;20世纪:联合古陆思想的产生;主要论据: ①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良好吻合; ②南非西部与南美洲东南部古生代生物面貌的极端相似性; ③古生代末(220-300Ma)大陆冰川的分布以及冰川运动的协调一致性;④北美东海岸与欧洲西北部古生代造山带构造延伸状况与构造变形的协调性;动力学机制:大陆漂移学说饱受质疑的就是什么动力可以驱使大陆发生大规模水平位移, ①主要动力源:地球自转引起的轴向压缩或固体潮汐力,使大陆趋向于从两极向赤道,从东向西漂移,地球自转导致大陆从极地区域向赤道区域运动,欧亚大陆向南,非洲、印度等向北漂移,从而形成了阿尔卑斯-地中海-喜马拉雅挤压构造带,地球自转形成的大陆向西漂移,在前沿区域形成了美洲西海岸的山脉; ②物质流动与地球深部对流:对流上升----大陆伸展构造区与大洋中脊形成部位;对流下降区域----造山作用发生的地方;对流平流区域---大陆漂移;四、海底扩张:海底地形探测与地磁异常、海底扩张假说的产生海底地形探测与地磁异常: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两大政治与军事阵营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导致了地球科学革命的提早到来,用磁性探测方法对敌对方潜艇的监测,导致了海底磁性异常的发现,同时为了为己方潜艇解决与确定良好的行进路线以及海底隐蔽场所而进行的海底地形调查,发现了海洋地貌的总体特征以及中央海岭等;海底扩张假说的产生: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海底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