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与坡道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五节 室外台阶与坡道p111

第五节 室外台阶与坡道p111

图5-42 厅门牛腿部位构造
返回
1.坡度 自动扶梯的坡度比较平缓,一般采用30°左右,运行速 度为0.5~0.7m/s,宽度有单人和双人两种。 2.自动扶梯组成 电动机械、梯段、踏步、栏杆扶手。 机房悬挂在楼板下面,楼层下做装饰外壳处理。 底层做地坑。 在其机房上部自动扶梯的入口处,应做活动地板,以利 检修。见下图
二、 自动扶梯
图5-43 自动扶梯示意图
图5-44 自动扶梯基本尺寸
3.防火
建筑物设置自动扶梯,当上下层面积总 和超过防火分区面积时,应按防火要求设 置防火隔断或复合式防火卷帘封闭自动扶 梯井。 见下图
图5-45 自动扶梯防火卷帘设置示意
返回
图5-40 机房平面留孔示意图
返回
(三)电梯门套
1.电梯厅门套装修的构造做法 与电梯厅的装修统一考虑,可用水泥砂浆抹灰, 水磨石或木板装修;高级的还可采用大理石或金 属装修。
图5-41电梯门套装修
某工程电梯厅门套
2.电梯门
一般为双扇推拉门,宽800~1500mm,有 中央分开推向两边的,和双扇推向同一 边的两种。推拉门的滑槽通常安置在门 套下楼板边梁如牛腿状挑出的部分,如 图5-42所示。
第五节 室外台阶与坡道p111 台阶、坡道的作用
1.入口处交通联系 2.装饰作用 一阶
(一)室外台阶形式及设计要求
(二)台阶构造
返回
(一)室外台阶形式及设计要求
形式
三面踏步式;单面踏步带垂带石、方形石、 花池等形式;大型公共建筑还常将可通行 汽车的坡道与踏步结合,形成壮观的大台 阶。台阶形式如图5-33所示。 设计要求 坚固耐磨,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抗冻性和 抗水性。
图5-34 台阶的构造

台阶与坡道一般要求

台阶与坡道一般要求

7.3 台阶与坡道构造台阶形式与尺寸作用:供人们进出建筑之用。

形式:应当与建筑的级别、功能及周围的坏境相适应。

较常见的台阶形式有:单面踏步、两面踏步、三面踏步以及单面踏步带花池(花台)等(图7-18)。

尺寸:台阶顶部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口宽度,一般每边至少宽出500mm,室外台阶顶部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0m。

台阶面层标高应比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低10mm左右,并向外作1%~2%的坡度。

室外台阶踏步的踏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踢面高度不应大宜150mm。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图7-18 台阶的形式台阶构造台阶的地基由于在主体施工时,多数已被破坏,一般是做在回填土上,为避免沉陷和寒冷地区的土壤冻胀影响,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架空式台阶:将台阶支承在梁上或地垄墙上(图7-19a)。

2、分离式台阶:台阶单独设置,如支承在独立的地垄墙上。

寒冷地区,如台阶下为冻胀土,应当用砂类、砾石类土换去冻胀土,然后再做台阶。

单独设立的台阶必须与主体分离,中间设沉降缝,以保证相互间的自由沉降(图7-19b、c)。

图7-19 台阶构造坡道形式作用:主要是为车辆及残疾人进出建筑而设置。

形式:坡道按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行车坡道和轮椅坡道两类。

行车坡道:分为普通行车坡道(图7-20a)与回车坡道(图7-20b)两种。

行车坡道布置在有车辆进出的建筑入口处,如车库等。

回车坡道与台阶踏步组合在一起,布置在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入口处,如办公楼、医院等。

轮椅坡道:专供残疾人使用,又称为无障碍坡道。

图7-20 行车坡道坡道尺寸宽度:普通行车坡道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宽度,一般每边至少≥500mm;回车坡道的宽度与坡道半径及车辆规格有关,不同位置的坡道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2的规定。

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坡道宽度不应小于0.9m。

当坡道的高度和长度超过表7-3的规定时,应在坡道中部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小于1.2m;坡道在转弯处应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小于1.5m。

台阶与坡道

台阶与坡道

❖ 3、坡道的构造
❖ 台阶与坡道形式: 三面踏步式、单面踏步式、踏步坡道结合式。
❖ 2、组成:由踏步和平台两部分 组成。
❖ 3、材料:混凝土台阶、石台阶 和钢筋混凝土台阶等。
❖ 4、台阶与平台尺度 踏步高≤150mm,踏步宽≥300mm。平台深度不应
小于1000mm,宽于门洞口每边至少500 mm,平台面 宜比室内地面低20~40 mm,需做1%~2%左右的排水坡 度,以利雨水排除。
5、台阶的设置要求
(1)人流密集场所台阶的高度超过1.0 m时,宜有 护栏设施。
(2)影剧院、体育馆观众厅疏散出口门内外1.4 m 范围内不能设台阶踏步。
(3)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步。 (4)台阶和踏步应充分考虑雨、雪天气时的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安
全,宜用防滑性能好的面层材料。
台阶与主体结构脱开 台阶与建筑主体之间需设沉降缝。
9.5.2室外坡道
1、坡道的分类 ❖ 行车坡道(普通行车坡道与回车坡道)
❖ 轮椅坡道
2、坡道的尺寸和坡度 ❖ 普通行车坡道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口宽
度,一般每边至少>500 mm。 ❖ 坡道的坡度:
光滑材料坡道≤1:12 粗糙材科坡道(设置防滑条的坡道)≤1:6 带防滑齿坡道≤1:4 回车坡道≤1:10

(景)处理台阶与坡道之间的关系

(景)处理台阶与坡道之间的关系

【景】处理台阶与坡道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竖向设计是景观设计师的一道坎那么高差处理就是竖向设计中的难点而其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台阶与坡道之间交接关系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及其可能的组合方式【A 相互脱离】台阶与坡道的第一种关系是相互脱离,一般是因为两个高差之间不能直接直线放无障碍坡道,而把坡道设置在台阶旁边斜线放坡,或者之字形放坡。

这种模式通常是基于该高差区域有比较宽敞的空间来设置无障碍通道。

它包括下列可能性:A1 完全脱离台阶与坡道完全脱离,它们之间一般是绿化,也可能是水或其他。

A2 之字交接——通过为主第二种可能是台阶与坡道之字形交接,并作为通过性无障碍通道为主,必要时仅在转折处设置简单座凳。

A3 之字交接——阶梯广场如果场地本身面向有价值的景观资源,或者同时作为某一景观节点空间,可依据高差细分设计足够的休闲设施,阶梯广场是不错的选择。

【 B 相邻并列】台阶与坡道交接的第二种关系是相邻并列,这种模式一般台阶踏面会比较宽,而坡道满足或勉强符合步行坡度要求。

对其处理的主要不同在与两者相邻的边界处的不同设计。

它包括下列可能性:B1 直接粗暴式这种是台阶与坡道侧面直接交接碰触的方式,如果斜线与角点对齐的比较好也能成为一个简单直接的解决办法,甚至成为趣味游戏场所。

不过由于不够优雅一般不会在住宅或商业空间用这种方式。

B2 拐角斜切是第一种方式的变形,可以看作是两边放的坡道斜切了台阶,台阶剩余部分可以成为看台、跌水或者草台。

滨水、公园空间中经常用到。

B3 斜面交错式这种方式是在坡道侧面拉出一个斜面,刚好与踢踏面的对角线重合,是一种稍显优雅的处理方式。

B4 元素分隔式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加入一个新元素成为两者的过渡,这种过渡一般是矮墙,也可以是绿化、栏杆或其他。

B5 相互侵蚀有别于前面几种都是台阶向坡道的侧面交接,这种方式则是台阶收到坡面上,形成相互侵蚀的效果,常常出现在有坡度的城市道路与相邻广场的高差过渡中。

室外台阶与坡道

室外台阶与坡道
⒋ 坡道的设计要求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坡道两侧在900mm和650mm高度处宜设上下层扶手, 有无障碍设计要求的坡道起点和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 300mm以上;坡道侧面凌空时,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 的安全挡台。
6
4
室外台阶与坡道
1.2坡道
⒈ 坡道的设置部位 室内外入口处需通行车辆的建筑或不适宜做台阶的部位,应
采用坡道来联系。 ⒉ 坡道的尺度 1)坡道的宽度: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来定,建筑出
入口处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0mm。 2)坡道的坡度:坡道的坡度用高度与长度之比来表示,
一般为1:8~1:12。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室外台阶与坡道
台阶是指在室外或室内的地坪或楼层不同标高处设置的 供人行走的阶梯。坡道是指连接不同标高的楼面、地面,供 人行或车行的斜坡式交通道。
1.1台阶
1.台阶的尺度 坡度:1~4%(15°~20°)(常用1/2,26°34’) , 楼梯(20°~45°) 踏宽(b):300-400mm;踏高(h):100~150mm 缓冲平台宽≮1000mm
考虑无障碍设计时≮1500,铁蓖子空格尺≯20mm,以防 止拐杖陷入。
2
室外台阶与坡道
图5.33 台阶尺度
3
室外台阶与坡道
⒉ 台阶的面层 防滑、耐久――抗风化 水泥石屑、斩假石、天然石材、防滑地砖 3.台阶的垫层 C10砼或(碎砖、碎石)砖、石 严寒地区的〔室外台阶易出现冻胀破坏) 措施:将台阶的垫层换作含水率低的砂石垫层。 ⒋ 台阶的设计要求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措施。

页岩台阶、坡道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页岩台阶、坡道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页岩台阶、坡道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概述:本文档介绍了页岩台阶和坡道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可以确保台阶和坡道的安全和稳定性。

一、设计方案:1. 台阶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台阶的尺寸和高度,确保人们上下台阶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 使用耐久、防滑的材料制作台阶,以确保人们行走时的稳定性。

- 根据现有地形特点选择台阶的布局形式,如直线、螺旋等。

2. 坡道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坡道的长度和坡度,以便于人们推着轮椅或推车上下坡道。

- 坡道的宽度应足够宽以容纳轮椅等较宽的设备,同时保证人们的安全行走。

- 使用防滑材料或提供防滑措施,以确保人们在坡道上行走时的安全性。

二、施工步骤:1. 台阶施工:- 清理施工区域,并确保表面平整。

- 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基础支撑和固定结构。

- 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台阶,并确保其稳固性和耐久性。

- 安装防滑材料或提供其他防滑措施,以增加使用者的安全性。

2. 坡道施工:- 清理施工区域,并确保表面平整。

- 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坡道的起点和终点,并设置必要的边界。

- 选择合适的材料,铺设坡道,并确保其平整度和坚固性。

- 安装防滑材料或提供其他防滑措施,以增加使用者的安全性。

三、工艺方法:1. 材料选择:- 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材料,如耐用、防滑的石材或木材等。

- 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材料的颜色和纹理,以增加美观性。

2. 施工技术:- 在台阶和坡道的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以确保施工质量。

- 根据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施工场地,避免材料和工具的堆放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四、安全考虑:- 在台阶和坡道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注重安全性,并确保满足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 定期检查和维护台阶和坡道的状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总结:页面台阶和坡道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方法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确保安全、舒适和稳定。

室外台阶与坡道

室外台阶与坡道

2、台阶的构造
室外台阶面层应防水、防滑、防冻、 防腐蚀。设计时应选用防滑、耐久、抗风 化的材料,如水泥石屑、斩假石、天然石 材、防滑地砖等。
台阶的垫层做法和地面做法类似。采 用素土夯实,铺300厚三七灰土或300厚卵 石(砾石)灌M2.5混合砂浆作为基层,垫 层按台阶的形状做60厚C15混凝土垫层。严 寒地区的室外台阶易出现冻胀破坏,可将 台阶的基层换作含水率低的砂石基层。
4、坡道的设计要求
坡道两侧在900mm和650mm高度处宜设上下层扶手,扶 手应安装牢固、可靠;扶手的形状应易于抓握。
有无障碍设计要求的坡道起点和终点处的扶手,应向 水平方向延伸300mm以上;坡道侧面凌空时,栏杆下端宜设 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挡台。
房屋建筑学
2、坡道的尺度
坡道的宽度:建筑出入口处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1200mm。 坡道的坡度:一般为1:6~1:12,面层光滑的的 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粗糙或设有防滑条的坡 道,坡度稍大,但也不宜大于1:6,残疾人通行 的坡道,其坡度不大于1:12。
3、坡道的构造
坡道地面应平整、坚固、防滑,设计时应选用耐久、耐 磨、抗风化、抗冻性好的材料,其构造与台阶相似。对防 滑要求较高或坡度较大时可采取设防滑条线或锯齿等措施。
3、台阶的设计要求
室外台阶的连续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 0.70m并侧面临空时,需采取安全防护设 施,即设置防护栏杆或挡墙。
台阶的形式:单面踏步式、三面踏步 式、带花池式、踏步坡道结合式。
1.2 坡道
1、坡道的设置部位
室内外入口处有通行车辆的建筑,或不适宜做台 阶的部位,应设计成坡道。例如:影剧院的太平门外必 须设坡道,而不允许做台阶;医院、疗养院、宾馆或有 轮椅通行的建筑,室内外高差除用台阶连接外,还须设 置专用坡道。有无障碍设计要求的部位,应设置专用无 障碍坡道。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1]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1]

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 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 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 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台阶与坡道一般要求

台阶与坡道一般要求

台阶与坡道一般要求台阶和坡道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安全性、舒适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台阶和坡道的一般要求。

1.台阶的一般要求:-安全性:台阶的设计应满足人们在上下行走时的安全要求,避免发生滑倒、失足或摔倒的事故。

台阶的高度、宽度和间距应根据使用者的身体条件加以合理规划。

-舒适性:使用者在上下台阶时的舒适度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台阶的坡度、高度和扶手的位置等要素应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稳定。

-易用性:台阶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

台阶的设计应便于人们的上下行走,轮椅、婴儿车等工具也应可以方便通过。

2.台阶的尺寸要求:-台阶高度:台阶的高度会影响人们的上下行走舒适度和安全性,一般要求台阶高度不应超过18厘米。

在实际设计中,通常将台阶高度控制在15厘米左右。

-台阶宽度:台阶的宽度会影响人们上下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一般来说,台阶宽度应不小于80厘米,但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场所,如公共建筑的主入口,宽度应适当增加。

-台阶间距:指相邻两个台阶前沿之间的水平距离。

合适的台阶间距可以使人们更方便地行走,一般来说,台阶间距应不小于30厘米,但过大的台阶间距会导致人们步幅不稳定,不易上下。

3.坡道的一般要求:-安全性:坡道的设计应满足人们在行走时的安全需求,避免滑倒、摔倒等事故发生。

坡道表面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防滑性能,避免在潮湿或雨天造成滑倒的危险。

-舒适性:使用者在行走坡道时的舒适度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坡道的坡度应适中,不宜过陡,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感到吃力或不稳定。

-易用性:坡道的设计应方便所有人群的使用,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

坡道的坡度和宽度应便于轮椅、婴儿车等工具的使用。

4.坡度和宽度要求:-坡度:坡道的坡度通常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场地条件而定。

一般来说,坡道的坡度应控制在1:12到1:20之间,即每上升或下降1单位的高度,应相应增加12到20单位的水平长度。

台阶与坡道一般要求

台阶与坡道一般要求

7。

3 台阶与坡道构造台阶形式与尺寸作用:供人们进出建筑之用.形式:应当与建筑的级别、功能及周围的坏境相适应.较常见的台阶形式有:单面踏步、两面踏步、三面踏步以及单面踏步带花池(花台)等(图7-18).尺寸:台阶顶部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口宽度,一般每边至少宽出500mm,室外台阶顶部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

0m。

台阶面层标高应比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低10mm左右,并向外作1%~2%的坡度。

室外台阶踏步的踏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踢面高度不应大宜150m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图7—18 台阶的形式台阶构造台阶的地基由于在主体施工时,多数已被破坏,一般是做在回填土上,为避免沉陷和寒冷地区的土壤冻胀影响,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架空式台阶:将台阶支承在梁上或地垄墙上(图7—19a)。

2、分离式台阶:台阶单独设置,如支承在独立的地垄墙上。

寒冷地区,如台阶下为冻胀土,应当用砂类、砾石类土换去冻胀土,然后再做台阶。

单独设立的台阶必须与主体分离,中间设沉降缝,以保证相互间的自由沉降(图7—19b、c)。

图7-19 台阶构造坡道形式作用:主要是为车辆及残疾人进出建筑而设置。

形式:坡道按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行车坡道和轮椅坡道两类。

行车坡道:分为普通行车坡道(图7-20a)与回车坡道(图7-20b)两种.行车坡道布置在有车辆进出的建筑入口处,如车库等。

回车坡道与台阶踏步组合在一起,布置在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入口处,如办公楼、医院等。

轮椅坡道:专供残疾人使用,又称为无障碍坡道。

图7-20 行车坡道坡道尺寸宽度:普通行车坡道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宽度,一般每边至少≥500mm;回车坡道的宽度与坡道半径及车辆规格有关,不同位置的坡道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2的规定.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坡道宽度不应小于0。

9m.当坡道的高度和长度超过表7-3的规定时,应在坡道中部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小于1.2m;坡道在转弯处应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小于1。

10.5.19.5台阶与坡道

10.5.19.5台阶与坡道
台阶踏步的高宽比应较楼梯平缓,每 级高度一般为100~150mm。
踏面宽度为300~400mm。
建筑物的台阶应采用具有抗冻性能好 和表面结实耐磨的材料,如混凝土、天 然石材、缸砖等。
平台
踢面100~150
踏面300~400
台阶形式
1%~4%
平面图
剖面图
台阶形式
剖面图
平面图
台阶形式
平面图
8%
错误的室外台阶表达

台阶与主体结构脱开的做法
台阶与主体结构脱开的做法
实铺
架空




再见
楼梯与其他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设计回顾
楼梯设计
楼梯坡度和踏步尺寸设计
楼梯剖面 楼梯踏步数的确定 设计
楼梯的净空高度
楼梯平面设计
梯段宽度确定 梯段长度确定
楼梯的平台深度确定
楼梯栏杆扶手
PART 05
台阶与坡道
台阶
一般建筑物的室内地面都高于室外地 面,设置台阶联系。
在台阶和出入口之间一般设置平台, 作为缓冲之处。平台表面应向外倾斜约 1%~4%坡度,以利排水。

室外台阶和坡道

室外台阶和坡道

室外台阶和坡道
3. 坡道的构造
常见的坡道材料有混凝土和石块等,坡道面层材料以水泥砂 浆居多,对经常处于潮湿、坡度较陡或采用水磨石做面层的坡道, 在其表面必须做防滑处理,如图5-37所示。
图5-37 坡道构造
室外台阶和坡道
1.2 坡道
为便于车辆进出,常在室外 门前做坡道。坡道多为单面坡形 式,坡道的坡度应有利于车辆通 行,一般为1/12~1/6,也有1/3 0的。
室外台阶和坡道
1. 坡道的分类
坡道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成行车坡道和轮椅坡道两类。 行车坡道有普通行车坡道和回车坡道两种,如图5-35所示。普 通行车坡道布置在有车辆进出的建筑物入口处,如车库、库房等。
回车坡道的宽度与坡道半径及车辆规格有关,回车坡道 的坡度应不大于1∶10。
室外台阶和坡道
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900 mm; 每段坡道的坡度、允许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52的规定;如图5-36所示。
图5-36 轮椅坡道的扶手和安全挡台
室外台阶和坡道
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900 mm; 每段坡道的坡度、允许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5-2 的规定;
对于较大型的台阶或地基土质较差的台阶,可改为C15钢筋 混凝土或架空做成钢筋混凝土台阶;对于严寒地区的台阶需考虑 地基土冻胀因素,改用含水率低的砂石垫层敷设台阶和坡道
图5-34 室外台阶的构造
室外台阶和坡道
室外台阶由于位置明显、人流量大,因而 须慎重处理。一般不直接紧靠门口设置台阶, 应在出入口前留1 m宽以上的平台作为缓冲; 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口、 太平门,在紧靠门口1.4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 步;对室内外高差较小、不经常开启的外门, 可在距外墙面0.3 m外设踏步。

室外台阶踏步和坡道

室外台阶踏步和坡道

室外台阶、踏步和坡道3.6.1 步行道路有高差处、入口与室外地面有高差处应设坡道。

室外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每上升0.75m或长度超过9m时应设平台,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并应设连续扶手。

3.6.2 台阶的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

台阶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并宜在两侧设置连续的扶手;台阶宽度在3m以上时,应在中间加设扶手。

在台阶转换处应设明显标志。

3.6.3 独立设置的坡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0m;坡道和台阶并用时,坡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

坡道的起止点应有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回转面积。

3.6.4 坡道两侧至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宜安装连续的扶手。

坡道两侧应设护栏或护墙。

3.6.5 扶手高度应为0.90m,设置双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度宜为0.65m。

坡道起止点的扶手端部宜水平延伸0.30m以上。

3.6.6 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采用防滑、平整的铺装材料,不应出现积水。

3.6.7 坡道设置排水沟时,水沟盖不应妨碍通行轮椅和使用拐杖。

4.4 楼梯、坡道和电梯4.4.1 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公共建筑,应设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

4.4.2 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4.4.3 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

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4.4.4 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坡度不宜大于1/12。

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台阶与坡道铺装的具体内容

台阶与坡道铺装的具体内容

台阶与坡道铺装的具体内容一、台阶铺装1、台阶的作用在景观营建中,对于倾斜度大的地方,以及庭园局部间发生高低差的地方,都要设置阶梯。

阶梯为园林道路的一部分,故阶梯的设计,应于逆路风格成为—体。

当阶梯设置于庭院中,其美学价值远超过使用价值,其重要性为:(1)阶梯是房屋与庭院间的主要联系。

(2)阶梯可使景观两点问的距离缩短,而免迂回之苦。

(3)阶梯可令人有步步高升之感,虽费力较多,但其乐趣足可补偿。

(4)阶梯可使庭园地面产生立体感,而减少起伏不平的地面,可利于庭园布置美化,并能使庭园有宽广的感觉。

(5)由于阶梯产生动的意味及阴影的效果,而呈现出音乐与色彩的的韵律。

2、台阶的种类阶梯的种类依外形可分为规则式阶梯及不规则式阶梯,见表9。

阶梯种类类别构造规则式水泥阶梯用模板按水泥路面方式灌注,其高度宽度预先测定石板阶梯整齐石板铺砌而成砖砌阶梯以红砖按所需阶梯高度,宽度整齐砌成不规则式块石阶梯坚硬石块,较平一面为阶面,高度,宽度在同一阶上力求平等横木阶梯阶梯边缘,用横木固定,材料以桧木、栗木为佳;阶面以土石铺设纵木阶梯阶梯边缘用纵木桩固定之,其形式与横木阶梯同草皮阶梯草皮纵叠于阶梯边缘3、阶梯的构造与设计(1)阶梯构造①基础可用石块或混凝土。

②踏面。

即脚踩的平面。

表而要防滑,向前有一定倾斜度以利排水。

宽一般为28—45Cm。

③踢面台阶的垂直面。

一般在10一15cm为宜。

最长不超过17.6cm。

④踏面突边。

踏面的前方边缘。

既可建在下层踢面之上,也可进行装饰,从下往上看时台阶显得更如突出。

⑤坡度。

台阶上升的角度。

本着安全和舒适的原则,庭园中台阶的坡度不应超过40度。

⑥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

台阶的顶部或底部平台,可有效防止草地或土壤的磨损或开裂。

⑦休息平台。

按一定的间距设置,用于供人休息。

休息平台的深度(从前到后)应该是踏面的倍数。

台阶的高度(R)与宽度(T),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变动时可依下式计算:2R+T=67cm楼梯标准尺寸(屋外)计算公式如下:(踢面高X3)+踏面宽=70cm但以踏台高15cm,踏面宽30cm为最大。

室外台阶踏步和坡道

室外台阶踏步和坡道

室外台阶、踏步和坡道3.6.1 步行道路有高差处、入口与室外地面有高差处应设坡道。

室外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每上升0.75m或长度超过9m时应设平台,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并应设连续扶手。

3.6.2 台阶的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

台阶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并宜在两侧设置连续的扶手;台阶宽度在3m以上时,应在中间加设扶手。

在台阶转换处应设明显标志。

3.6.3 独立设置的坡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0m;坡道和台阶并用时,坡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

坡道的起止点应有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回转面积。

3.6.4 坡道两侧至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宜安装连续的扶手。

坡道两侧应设护栏或护墙。

3.6.5 扶手高度应为0.90m,设置双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度宜为0.65m。

坡道起止点的扶手端部宜水平延伸0.30m以上。

3.6.6 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采用防滑、平整的铺装材料,不应出现积水。

3.6.7 坡道设置排水沟时,水沟盖不应妨碍通行轮椅和使用拐杖。

4.4 楼梯、坡道和电梯4.4.1 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公共建筑,应设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

4.4.2 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4.4.3 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

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4.4.4 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坡度不宜大于1/12。

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建筑系必备】楼梯和坡道规范

【建筑系必备】楼梯和坡道规范

楼梯和坡道规范(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①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5m。

②民用建筑强制性规范,大于等于18个台阶就必须设一个休息平台,踏步高度一般是12CM-17CM之间,踏步宽度一般是25CM-30CM。

③主要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18 级,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10m;④营业部分的公用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 住宅踏步最大高度0.18,最小宽度0.25幼儿园小学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5 ,最小宽度0.26电影院、剧院、体育馆、商场、医院、疗养院等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6,最小宽度0.28其他建筑物楼梯踏步,最大高度0.17,最小宽度0.26住宅户内楼梯,专用服务楼梯,最大高度0.20,最小宽度0.222、民用建筑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3、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民用建筑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阶与坡道设计
如果说竖向设计是景观设计师的一道坎 那么高差处理就是竖向设计中的难点
而其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 台阶与坡道之间交接关系
今天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及其可能的组合方式
• 【A 相互脱离】 •
• 台阶与坡道的第一种关系是相互脱离,一般是因为两个高 差之间不能直接直线放无障碍坡道,而把坡道设置在台阶 旁边斜线放坡,或者之字形放坡。这种模式通常是基于该 高差区域有比较宽敞的空间来设置无障碍通道。
• 第三种关系是坡道包含于台阶区域之中,通过对台阶的切 割、变形或推拉得到“衍生的坡道”,在高差比较大而周 边有没有足够单独设立无障碍坡道的情况下常常采用这种 方式。
• 它包括下列可能性:
• 【 B 相邻并列】 •
• 台阶与坡道交接的第二种关系是相邻并列,这种模式一般 台阶踏面会比较宽,而坡道满足或勉强符合步行坡度要求。 对其处理的主要Biblioteka 同在与两者相邻的边界处的不同设计。
• 它包括下列可能性:
• 【 C 包含模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