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小故事》阅读体会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精选7篇)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精选7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1书刚拿到手,精装硬皮的,三个侧面和封面的上部印着金粉,与白底黑字的封面相互映衬,简洁大方但又不失品质感,一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那种伪精装的书,虽好看但并不能体现出全书整体的设计感和设计理念。
书内让我眼前一亮的设计是目录和章节页,用最简单的单一线条最大化展现了目录和章节页的功能,同时还不乏创意与美感。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二十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内容十分详尽且系统,这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想要系统掌握心理学知识所迫切需要的。
我本科时是一名中文教育的师范生,毕业已经两年了,大学时发的心理学教材都还不舍得扔,因为想到以后还要当老师,要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但我却根本不会再去翻那些心理学教材了,因为实在是写的太无趣了,大部分是按照心理学流派及其主张形成的单一章节样式,可是自己又不知道有哪些心理学书籍适合我。
本科的时候自己的老师会推荐一些诸如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之类的书籍让我们读,在大致的翻看这本书后,我觉得李汉松这本《心理学的故事》与《西方美学史》很像,不仅仅是因为美学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两本的内容都十分的系统、完整,介绍心理学家及其主张时并不刻板,在适当的地方会写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及看法。
如果是对于像我一样的心理学爱好者的话,选择这本书作为入门级读物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如果直接去选那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心理学著作可能会因为翻译语体的问题给阅读造成一定的困难。
在对心理学的主要学者和主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一些学科专有名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选择国外译作甚至是知名学者专著更符合我们的认知发展过程。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8篇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8篇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看了《用教育心理学塑造自己》和《用教育心理学打造日常教学新亮点)两个章节后,我发现身为教师,心态很重要。
“心态积极天地宽”,快乐与失意往往取决于人对事物是否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悲观的老太太晴天担心做伞店生意的女儿,雨天则担心做洗衣生意的女儿。
有一天,一个人说:“下雨天,你的一个女儿会财源广进;大晴天,你另一个女儿会生意兴隆。
”她听后豁然开朗,不再发愁,转忧为喜。
看来,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心态对待,会有不同的结果。
在此,我很羡慕后来那个人的心态,不仅阳光、积极,还能感染、带动周围的人。
记得有人曾经问我:“你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我调侃道:“小时候,我的理想是成为伟人,但随后慢慢发现,要成为伟人实在太辛苦;于是我又冒出一个念头,做伟人的妻子吧,可后来又发现,这一愿望也很渺茫;最后我决心成为伟人的老师!”都说老师是充满阳光的事业。
一开始,我踌躇满志,一心要培养优异的学生,但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自己的愿望越是美好,对学生抱的希望越大,就越容易有挫败感。
久而久之,失望与悲观的心理占据了上风。
我对学生的“爱”也渐渐变了味,动辄发脾气,口口声声是为他们好,其实是未摆正心态、急于求成。
一度,我视“差生”为敌人,其实,不是他们不听,而是我戴上了“眼镜”看待他们,以消极的心态对待问题、处理事情,陷入了恶性循环。
长此以往,我工作得不愉快,对学生也失去耐心,学生则对我丧失了信任,自然使局面陷入被动。
后来,我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立场进行思考,心态逐渐变得平和。
与学生的关系有所缓解后,我变得耐心与细致了,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被人信赖是一种福分,然而信赖他人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信心。
一位女教师刚当高三班主任不久,班里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个学生价值近千元的快译通在教室里丢了。
一切迹象表明,偷东西的人就是本班的学生。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教育心理学读后感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是一门关于教育与心理的交叉学科。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我在阅读了相关书籍后,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深刻的内涵。
首先,教育心理学让我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这些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教育心理学让我认识到了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比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教育心理学让我认识到了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到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对于教师来说,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育心理学让我认识到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学生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教学方法的应用有了更灵活的掌握。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好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案例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案例心得体会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过程中,我通过研究不同的案例,深入理解了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应用。
以下是我对一些案例的心得体会:
1. 案例:一个学生在学校表现出严重的攻击行为,经常与同学打架。
心得:这个案例让我意识到,学生的行为问题往往是内心问
题的表达。
他可能在家庭环境中缺乏关爱,或者在学校遭受了欺凌。
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
2. 案例: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不专心听讲,经常走神。
心得:这个案例让我认识到,学生的注意力问题可能是多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了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之外,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环境等也会影响学生的专注度。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供有趣和引人入胜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案例:一个学生在考试中总是表现极度紧张,导致发挥失常。
心得:这个案例让我了解到,考试焦虑是学生面临的普遍问
题之一。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考试态度和自信心。
通过采用放松训练、情绪管理等方法,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应对考试压力的能力。
此外,及时反馈和积极鼓励也是减少学生焦虑感的有效手段。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认识到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
要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差异,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注意力问题和考试焦虑等,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发展。
只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心理教育小故事及启示心得

心理教育小故事及启示心得
从前有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小男孩,他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
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他总是遭受其他孩子的嘲笑和打击。
他感到很无助和沮丧,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困境。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看出了他的困扰,于是开始和他聊天。
他告诉小男孩,每个人都经历过挫折和困难,而且这些经历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和有智慧。
只有通过面对困境,我们才能成长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男孩开始思考,他决心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他明白了被欺负并不代表自己无能,而是其他孩子内心的不满和不安。
于是,他选择了不再回击或回避,而是以友善和理解的方式对待那些欺负他的人。
逐渐地,小男孩的改变引起了其他孩子的注意。
他们开始停止欺负他,甚至一些人开始和他交朋友。
小男孩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取决于他人的评价,而是取决于他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抱怨或逃避。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被他人的评价左右。
同时,以友善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或许能改变他们的想法,甚至可以获得更多的朋友和支持。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学会积极应对困境,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同时,也要理解他人的内
心情感,并以善良和宽容来对待他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良好的连接,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心理学的故事 读后感

心理学的故事读后感《心理学的故事》是一本由心理学家编写的书籍,其中收录了许多关于心理学的故事。
这些故事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方面,从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到心理学的应用,每个故事都让人深思。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和深刻。
通过这些故事,我了解到心理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心理学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其中一篇故事让我印象深刻,讲述了一个人在极端的环境中的心理变化。
这个人原本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后,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暴躁和易怒。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环境对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我们的行为和性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另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面临选择时的心理挣扎。
这个人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他陷入了矛盾和纠结之中。
最终,通过心理学的帮助,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摆脱了困境。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心理学的应用是如此之广泛,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通过这本书,我还了解到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心理学的起源到现代心理学的各个分支,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心理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让我对心理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有了更多的关注。
通过这些故事,我学会了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也学会了如何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我相信,心理学的故事会对我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成为一个更加理解和关爱他人的人。
教育心理学章节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章节心得体会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章节时,我深有体会地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首先,我学习了学习理论这一章节。
通过研究不同的学习理论,我了解到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接收、组织和处理信息的。
这对于教师制定教学策略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我学习到了发展心理学这一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我深入研究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过程。
我明白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来制定教学计划,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第三,我了解到了人格心理学这一章节。
通过研究不同的人格理论,我明白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点和需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并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四,我研究了教育评估这一章节。
教育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我明白了教育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考试成绩评价,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表现和潜力。
总的来说,学习教育心理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在教育实践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人格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15篇)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15篇)《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1学校为我们开设了读书套餐真好,本学期如果不是因为参加读书套餐,我还真不会这么认真地去读《教育心理学》这本书。
一看书的题目就觉得很乏味,可我仔细阅读后,觉得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阅读本书很轻松,因为里面的内容和我们的教学实践很接近。
通过大量的实验向我们揭示了一些教育现象,为我们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教育者都知道要对学生进行表扬,但如何科学的表扬?德韦克的成就目标理论实验给了我们启示。
当我们表扬孩子聪明时,孩子就会倾向于成绩目标取向,会努力证明自己聪明而避免显得没有能力。
当我们表扬他们因为努力而获得成就时,孩子就会倾向于学习目标取向,他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那个过程。
从学生评价来看,教师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
美术作业的评价不像其他学科有标准的答案,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形成性评价。
记得以前有位一年级的学生,他对美术的兴趣特别浓厚,每一节的美术课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
但他的画画得确实不好,很随性也很随意,自己想到什么就画什么,线条粗糙。
但我很关注她的学习过程,每次都在鼓励的基础上,给他一些建议。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他进步了很多,成了班里进步最快的孩子。
同时他的这种热情感染了身边很多的孩子,我进教室时,经常听到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最喜欢上美术课了。
在教学中,我们要科学的表扬,使欣赏孩子这一理念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容易对学生形成偏见,会不自觉的对学生进行归类,这就是洛钦斯的“第一印象”效应实验。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既要注意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又要避免由于第一印象所带来的对儿童的错误看法。
在开学时,能准确叫出儿童的名字,亲昵地摸摸孩子的小脑袋,多说些赞许的.话,能减少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能为以后的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沟通的开端。
我们美术教师往往任教的班级较多,对于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有一定的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花些时间与精力记住学生的名字,以及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点。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300字左右(甄选10篇)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300字左右(甄选10篇)1.小学教师读书心得300字左右篇一近期,我阅读了一本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收获颇丰。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教育小学生,让我对小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阅读,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耐心倾听、细心观察,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同时,书中提到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和优势,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并培养他们的特长。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总之,这次阅读让我收获颇丰,我将把书中的理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
2.小学教师读书心得300字左右篇二近期,我阅读了一本关于小学教育方法的书籍,收获颇丰。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我在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时有了新的启示。
书中提到,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喜欢通过直观、有趣的方式来接受新知识。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书中还强调了教师的情感支持和引导作用,这让我意识到,除了传授知识外,我们还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次阅读,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高效的学习环境。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3.小学教师读书心得300字左右篇三近期,我读了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它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对小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书中提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感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这一层面,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朗读教育心理理论心得体会

朗读教育心理理论心得体会在学习教育心理理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学习不同的教育心理理论,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个性特点、认知能力和学习风格。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帮助他们得到最好的学习成果。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让我认识到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行为的塑造和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者可以通过奖励来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同时通过惩罚来遏制不良行为。
这一理论为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
认知发展理论让我了解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例如,对于幼儿和儿童来说,教育者应该通过故事和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
对于青少年来说,教育者应该提供挑战和启发,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社会认知理论让我认识到社交环境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模仿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育者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良好的社交机会,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同时,教育者也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榜样。
个体差异理论让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需要教育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断学习的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学生,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总而言之,学习教育心理理论让我认识到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发展,以个性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些理论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和教育工作的本质。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1本学期我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里面的一条条教育效应让我读后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书过程中,总能想到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教育书籍。
现将我感受深刻的几条教育心理效应分享给大家。
一、给学生留点空白——超限效应每个人都有一个接受心理打击的承受度,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超过这个度,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起到反作用,那位牧师演讲的没完没了,一开始准备捐钱的马克.吐温最终选择从募捐箱里拿走了两元钱,这就是因为牧师不懂超限效应造成的。
这使我想到在以前学生犯了错误时自己的一贯做法,就是批评教育,孩子犯了错是要批评教育,但要将批评教育做到最好效果还得遵守超限效应,孩子在犯了错误时为了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讲道理,给他讲这么做的危害,一开始孩子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是时间长了,你总是重复以前说过的一些话,他就不耐烦了,随之产生厌烦的心理,对你说的话不以为然,充耳不闻,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注意超限效应,在教学中也一样要遵守这一效应,我们都有这种感觉,每节课前半节孩子们都可以表现得很积极,可是如果我们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还继续讲下去,不去进行一些小游戏或者巧妙转变一下教学方式缓解孩子的厌倦情绪,他们就很难坚持到下课了,还有课堂上我们为了给孩子讲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道理会絮絮叨叨的讲解很多,这些都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识,有时甚至会对老师产生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以后本学科的学习。
二、要想吃肉,必须吃青菜——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认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可以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
教育学心理故事读后感心得

教育学心理故事读后感心得
最近我读了一篇关于教育学心理的文章,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则真实的故事,让我对教育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故事发生在一个贫困山区的小学,这里的孩子们生活艰苦,面临很多困难。
然而,有一位年轻的教师却用她的爱心和智慧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
故事的主人公叫小明,他是一个内向而胆小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
他在学校成绩平平,缺乏自信。
然而,当他遇到了这位教师时,一切都改变了。
这位教师不仅对每个学生有耐心地倾听,还注重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
她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们自我认识和发展,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和梦想。
对于小明来说,她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鼓励他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逐渐变得自信起来,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赢得了第一名。
通过这则故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
教师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充满爱心和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他们才能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读完这篇故事,我不能不想起自己的教师。
他们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用他们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
我要学习这位教师的榜样,尽自己的努力去关心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
总之,教育学心理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才能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13篇)

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13篇)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1《爱的教育》是作者通过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穿插着老师讲的“每月故事”,娓娓地记叙着一件件看似平凡、细微的事情,却饱含了人世间一切美好的感情。
那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似作者笔端流淌出的涓涓细流,平缓而波澜不惊,却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我的.心田,深深地感动了我,久久难以平息……《费鲁丘的热血》是第六个每月故事,也是最令我感动的一个故事。
“我总是让你伤心,但是……我也很爱您。
您能原谅我吗?……原谅我吧,外婆!”—染有打架、赌博恶习,令外祖母失望的费鲁丘在外祖母将受到伤害的危险时刻,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外祖母,挡住了强盗的刀子,被刀贯穿身体而死。
读到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费鲁丘用足全力向一直疼他、关切他的外婆忏悔、道歉,说出了平时因年轻气盛、自尊、固执而想说又说不出口的话。
尽管费鲁丘行为有所偏差,不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他的心并没有硬似石头,他的心底还有柔软的一角,珍藏着对亲人的爱,对最疼他的外婆的爱……我深深地体会到爱的伟大—再有劣迹的人只要心中还存有爱,他的心还是善良的——费鲁丘用他的的热血洗涤了自己的灵魂!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
这融融的爱,这暖暖的感动一直在我心底涌动着。
这本书让我感悟到:生活中,爱的力量无处不在!我不是也一直在亲子之爱、师生之情、同学之谊中茁壮成长吗?我更应在学校、家庭学会事事处处关爱他人,用自己的爱心来回报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在爱中我得到了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2凭我对销售的认识,我觉得销售的确是一种非常复杂却又似简单的人性需求认识录。
你不了解自己,你很难做销售,你不了解人性,你就会到处碰壁。
销售中的心理学第一章是讲销售的内在博弈。
决定一个人销售成败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因素。
我情愿认为这是指一个人的情商。
一个情商高的人,一个善于人际交往的人,他就容易会取得成功。
销售在我看来就是做人、做事。
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10篇

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10篇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10篇关于《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范文1当初在茫茫书海选书时,之所以挑中《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其实主要因为它是“大夏书系”中的一本。
前前后后误打误撞买来许多大夏书系的书,每一本都很喜欢,这一本也不例外。
疫情仍然没有消散,宅在家中是阅读的好时机。
读完第一遍后,回想到书中提到的“莫等墙倒再造墙”,趁着记忆还温热,又抓紧时间复习了一遍,并且整理出几页读书笔记,心中感到充实、踏实。
主编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说,这个故事对建构主义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最为直接的表达、形象的注解。
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延展,就可以概括整本书给人的感受。
书中精心挑选出66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适用于教师工作的多个方面。
而通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仅初步理解和学习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更好地融入心理学要素,同时结合书中提到的几个心理学概念对自身行为与内心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考。
德西效应说明,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也就是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
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而不是一些额外的“蝇头小利”。
如果过度讲究表扬或报酬,甚至会损害学生原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德西效应、调控奖励来消减、消除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
有些地区和学校千方百计“引诱”教师读书与写作,很多时候却成效一般。
这种自上而下的、甚至是行政上“强迫”的成长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成长愿望和主动性,甚至那些所谓的“诱饵”,比如如何如何加分、颁发何种等级的证书等,会让教师产生反感和抵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想要真正获得成长,都需要从内里寻找源泉与动机,否则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

《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8篇《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篇1在假期中,我通过校视通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先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当然这些是来自对书上内容的吸收和思考。
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
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个人收获和体会:《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
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
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读书笔记感悟摘抄高中(精品9篇)

读书笔记感悟摘抄高中(精品9篇)读书笔记感悟摘抄高中篇1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
——曹禺初读《雷雨》,我只觉得周蘩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婆娘,她的人生故事如一场闹剧。
细品《雷雨》,这个如雷雨般的女人让我难以忘却。
我便开始细究周蘩漪。
“她一望就知道是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回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她通身是黑色。
”这段描写让我想到了一只在漫无边际的黑夜里长啸着飞翔的黑色大鸟。
它凄厉的叫声划破天际,尽管飞遍四野却还是永远也找不到充满阳光的栖身之所,末了用尽全身力气,顶着灼灼目光啸出令人胆战心惊的绝唱。
周蘩漪便是这样的一只大鸟。
她磊落凛然,用疯狂的渴望去追求自己的爱情价值,哪怕是妒,哪怕是恨,哪怕用尽自己的自由和生命,也要去寻找自己命运中的那一抹光。
可是她的命运里没有光。
周蘩漪在家庭中陷入了周朴园在精神上折磨与压迫的悲剧,在爱情上遭到周萍的抛弃与冷落,而自己的亲生儿子又带给自己纠结与罪恶感。
她在黑夜中的呐喊无人回应,她在谷底的挣扎无人拯救。
于是,一个绝情的丈夫,一个懦弱的情人,一个吃人的旧社会,促成了周蘩漪的悲剧。
在《雷雨》的结尾,深陷无尽痛苦中的周蘩漪如火一般地爆发了,燃烧了自己,也毁灭了别人。
其实她自己就是炽热的光。
“我是神经病。
”周蘩漪笑着说。
这让我感到心酸。
曾有人评价说,周蘩漪是一柄犀利的刀,她越爱的,越要划着深深的创痕。
她是一个对生活的与爱情热切渴望,并且拥有反叛封建道德勇气的人,却只因生不逢时,步入了周家的大门,便是步入了套牢封建枷锁的牢笼。
可是,周蘩漪真的有病吗,为爱痴狂真的就是错吗?她只是对错的人动了情,更比常人多了一份去爱的勇气,便被社会定义成“疯子”。
曹禺说:“我算不清我亲眼看见多少蘩漪(当然她们不是蘩漪,她们多半没有她的勇敢)。
她们都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地高;热情原是有一片浇不熄的火,而上帝偏偏罚她们枯干地生长在砂上。
教育心理学角度鹬的故事

教育心理学角度鹬的故事《从“鹬”的故事中看教育心理学那些事儿》嘿,大家都看过那个超级可爱的《鹬》的故事吧?就是那只小鹬努力克服对水的恐惧,最终学会自己找食物的那个动画短片。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小故事,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这里面可蕴含了好多大道理呢!先来说说小鹬一开始为啥那么怕水呢?这就跟咱们人一样,对不熟悉的东西总会有点小害怕、小担心嘛。
就好比我小时候,看到毛毛虫就吓得哇哇叫,其实可能它根本不会伤害我。
小鹬也是这样,它之前可能没怎么接触过水,不知道水到底是咋回事儿,所以一见水就吓得往后退。
但是呢,它有个超厉害的妈妈。
这个妈妈可不像有些家长,啥都帮孩子干了,生怕孩子受一点儿委屈。
小鹬妈妈直接就把小鹬推到水边去,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就像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家长,他们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
有时候就是得逼孩子一把,他们才能成长啊,不然永远是那个躲在妈妈翅膀底下的胆小鬼。
小鹬在经历了第一次被水浪打之后,那简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缩在窝里死活不出来了。
哎呀妈呀,这太像我遭遇挫折之后的样子了。
不过呢,这小家伙还是挺有好奇心的,看到小伙伴们都在愉快地找吃的,它又心动了。
嘿,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榜样的力量”嘛!看着别人行,自己也想试试。
在小鹬重新鼓起勇气走向水边的过程中,它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它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咱就说,这就跟咱们学习知识是一个样啊。
一开始啥也不会,做错几道题,考个低分,那都很正常。
但是只要咱们不放弃,慢慢总结经验,总能越来越厉害的。
而且你看,小鹬在这个过程中还学会了创新呢!它发现了寄居蟹在水浪来的时候把自己埋起来的办法,它也跟着学,结果发现这水底下有好多好吃的啊。
这就好比咱们在学习中突然发现了一个新方法、新技巧,一下子就把难题给解决了。
哎呀呀,一个小小的《鹬》的故事,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去看,还真是给我们带来了好多启示呢。
家长要学会放手,孩子要勇敢尝试、不怕挫折,要善于向榜样学习,还得学会创新。
教育心理的心得体会500字7篇

教育心理的心得体会500字7篇教育心理的心得体会500字篇1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经过培训,我领略了心理咨询的魅力,更意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这两天的培训中,老师们通过个案、小故事等从理论讲到实践,讲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及在学校如何开展、实施。
其中薛老师的个案让我深受触动。
这是一位漂亮的高中女孩,女孩很内向,不与人交流,课堂上也不回答问题。
后来妈妈和女孩一起来找薛老师,据薛老师说,女孩第一次来几乎不说话,都是妈妈在讲述:在女孩8岁的时候,爸爸出车祸突然离开了这个家,那段时间所有人都忽略了女孩的感受,没有人关注这个女孩。
事情过后,女孩变得没有以前那样开朗、爱笑、爱说话了。
就这样度过了小学、初中,直到高中女孩发展到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不能住宿舍,这才引起了关注。
双方建立咨询关系后,薛老师让女孩做了几次箱庭,女孩在不断的叙述中自我疗愈,慢慢走出了童年的阴影。
这是一次成功的个案,我们应该庆幸女孩的情况发现及时。
由此可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不容忽视。
心理咨询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童年。
请大家都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吧!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更好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教育心理的心得体会500字篇2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最佳途径,是现代学校的标志。
这次山口片组织了心理健康教育交流会,我感受很深。
从中得到一点点体会。
1、要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
以往我们有用同种方法、同种手段教育所有的学生的现象,少数人犯错,大家挨批,少数人有提高,全班都光荣,不重视个性教育。
在教育上,所有“一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说法和作法全是错误的。
有不少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时对老师说的第一句话:“给您添一个麻烦,要多劳您一分心。
”这就是要求针对学生实际加强教育的期望。
教师读书故事会分享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故事。
读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述我的读书故事。
在我读书的历程中,有一本书让我深受启发,那就是《教育心理学》。
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到了方向。
记得有一次,我接手了一个成绩较差的班级。
面对这些学生,我感到无比的困惑和无助。
于是,我开始阅读《教育心理学》,试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中提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我们需要因材施教。
于是,我开始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一次课堂上,我发现一个叫小明的学生总是心不在焉,我试着与他交流,了解到他是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才这样。
于是,我决定从他的兴趣入手,让他参与到课堂中来。
我找到了一本关于数学趣味的书籍,每天上课前给他讲解其中的一个故事,激发他对数学的兴趣。
渐渐地,小明的成绩开始上升,他也变得自信起来。
通过阅读《教育心理学》,我学会了如何关爱每一个学生,如何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书的力量。
除了《教育心理学》,我还喜欢阅读一些教育类的书籍,如《教学勇气》、《教育社会学》等。
这些书籍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读书不仅让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成绩,还让我在个人修养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每当我在书中看到一些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时,我都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读书的小技巧:多读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同时也要关注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
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读书,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生活。
”让我们共同在读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教育心理效应心得体会3篇

教育心理效应心得体会3篇(范文内容仅供学习阅读与借签,切勿照-搬-照-抄!)教育心理效应心得体会篇1根据学校的安排,本学期继续阅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上学期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跟大家一起从头学习,我本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这项任务,而当我打开了书才发现很多的例子就发生在我的身边,发生在我的课堂,很多心理教学的方法我也用到了却用的并不恰当,在书中我还学到了很多教育方法,为我解决了上课中遇到的难题。
比如:依恋心理。
依恋心理:心理学家哈洛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幼小的儿子对母亲的依恋,他们通过小猴子对铁丝妈妈和布妈妈以及奶瓶位置的改变了解到,小猴对母猴的不只是因为母猴能给它喂奶,更重要的原因是母猴能给小猴以柔和的感觉。
通过依恋心理学的学习,可以看出爱和自尊的满足对孩子的重要性。
通常在历史课中,我对历史成绩好的学生会格外偏爱,而通过布妈妈的启示,我试着对后进生“开小灶”背题的时候给他画出Zui经常考的题,减轻压力,对历史检测有进步的学生,在班上大加表扬,当有别的学生起哄质疑时,我会在提问前告诉他一会儿提问他哪个题,这样在提问的时候这位同学会很自信的站起来回答,通过这个方法帮助他建立自信,也使同学对他的看法慢慢改变,经过了三轮历史检测,这位同学的成绩由原来的历史十几分提升到三十分左右,我想等到Zui后会考他一定可以达到及格的水平。
我认真学习书本中有效教育方法并在课堂中加以实施,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德西效应运用过度自己还浑然不知。
德西效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
学生将主要学习目标置于脑外而着重于奖励,使他们原有的学习热情降低。
我觉得书中的这段话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曾经为了让学生背下历史知识,我也采取过这样的措施,只要你背下来我就给你这样的东西那样的东西,指望靠着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而历史检测成绩却一直不尽人意,学生虽然背下来了,可是到做题的时候好像没背过一样,通过德西效应的学习,我想我应该学着书中的王老师一样,巧妙运用德西效应,培养学生对学习真正的热爱,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在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了劳动,并且有了进步,得到了认可,这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真正有效的动力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小故事》阅读体会
《教育心理学小故事》是《做不抱怨的教师丛书》之一,全书分为八章,每章有个主题,分别是梦在远方、战胜自己、智者无敌、关爱生命、成败之间、学会感恩、名人榜样和古人智慧,每章前面有一段提示或概括性的话语,之后讲述10多个数量不等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后面附有编者的“感悟箴言”。
教育心理学小故事,来自生活,通俗易懂,给人启迪,它教我们做人、处事,教我们如何生存立足、励精图治最终取得成功。
阅读它,品味它,可以从中悟出一些行门道道,获得所需要的东西。
“梦在远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心存梦想,或清晰,或朦胧,或显现,或隐潜。
没有梦想,人的生活就缺少了航标,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叶扁舟。
现实中,有的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的却不能。
是的,梦想的实现需要机遇,需要土壤,需要许多外部的条件,但根本的还是要从自身上找原因,是努力得不够,还是没有毅力坚持下来,抑或是方法策略出了问题?《把梦交给自己》讲的是特纳30年前穷困潦倒,但他不想坐享其成,毅然拒绝同情者富豪伯杰送给他的梦想——躺在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觉,硬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创下一片天地,成为名声显赫的庄园主大亨,可敬可叹,让人很容易想起那些一心想傍大款、丢下自己的人格
和尊严的现代浮躁病。
踏实吗?安稳吗?
“战胜自己”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
命运不济时,不能怨天,不能怨人,只能怨己,怨自己放松了自己,怨自己失去了战胜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做一条没有鳍的鱼》中的菲利普一次意外失去了双臂和双腿,成了没有四肢的人,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在教练的指导和帮助下,克服了我们常人都难以想象的困难,以13小时30分钟的时间游过了34公里宽的英吉利海峡。
我们苍天厚爱,四肢健全,但在操场上跑个一两圈就会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比起菲利普,汗颜,汗颜!
“智者无敌”说的就是遇到问题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要动脑筋、想出办法加以解决,而不能简单应付了事。
《把梳子卖给和尚》看起来是笑话,是揶揄人的恶作剧,人家王五不落俗套,另辟蹊径,鼓励寺庙住持在梳子上刻上赞美的话作为赠品送给施主。
王五既推销了产品,施主也高兴,还使寺庙赢得了更多的香客,可谓一箭多雕,实现了多赢。
这不正是现代市场营销所倡导的积极理念吗?古人不“古”啊!
“关爱生命”告诉我们,尊重理解、宽容信任、慈爱友善、赞美赏识,关爱每一个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既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更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唯有此,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我们的世界才会充满阳光,我们的生命才有价值。
《不停课的理由》讲的是纽约公立小学,即使
在暴风雨雪的恶劣天气、公司都停止上班的情况下,老师宁愿吃苦也坚持全校不停课,目的是让赤贫家庭的孩子能够和百万富翁家庭的孩子一起,免费享用因家里贫穷供应不起的暖气和营养午饭,校方在极力帮助穷人的同时,又悄无声息、不着痕迹地充分照顾了穷人的尊严。
高,实在是高!人与人,包括穷人与富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在献出爱心救助别人的时候,要将心比心,不要有高人一等的优势心态,否则,受善者会觉得人格受损,心里产生阴影,人前抬不起头,有的甚至会拒绝配合,这恐怕不是行善者愿意看到的。
大家去“小张粉店”吃米粉,希望张老板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尽可能多“挣”钱治愈三胞胎。
“成败之间”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遇到困境,该怎么办?是积极进取,还是悲观失望,将决定着你事业、生活的成功与失败。
《假肢上的生命之光》中的廖智,是四川德阳一所舞蹈学校的舞蹈老师,从小热爱舞蹈,可汶川大地震时她失去了双腿,截肢后的廖智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不抱怨,不放弃,凭着假肢用顽强的意志完成舞蹈的排练,用优美的舞姿诠释了她对生活的自信,感染、震撼了灾区的每一个同胞。
“学会感恩”告诉我们,人生在世,随时随地沐浴着上天的恩赐,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
与照顾,我们都要心存感恩之心和敬畏之情,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当然,我们也都主动或被动地帮助过别人,帮助别人不必在意得到回报,因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要用阳光的心态理解别人对你感恩的方式和时间。
《落聘者的感谢信》中的史蒂文斯,是美国微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之前在公司的一次招聘中,由于太过自信,以致公司发展方向之类的问题因没有深入思考而落聘,但他毫无怨言,及时总结并写信感谢公司花费人力、物力给他提供了这样一次面试的机会,公司领导很是感动,在有一个员工跳槽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他。
懂得感恩的人,命运之神会垂顾他的。
“名人榜样”讲的是一些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于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就拥有非凡品质:叶利钦的勇于抗争、沃尔玛董事长沃尔顿的勇于改错、赖斯的聪明果敢、哈默的自尊、林肯的正义、鲍威尔的“凡事皆悉力以赴”、克林顿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列文虎克的精益求精……只要你拥有这些品质,下一个名人就是你。
“古人智慧”讲述了我们的祖先靠智慧保全自己、救助别人、度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商人沉着冷静,靠智慧将丢了的宝伞重新找回来;齐国晏婴凭借智谋用两颗桃子巧妙杀死横行霸道的三勇士,为国除害;落榜书生在禅师的指点下,将两袋落叶卖出十两黄金高价,并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进
京做了官;聪明的大臣将抽到的死签烧掉,得以免死当众被释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民智勇双全,绵延几千年的智慧代代相传,学着学着,我们自己也变得聪明起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阅读此书,于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同样大有裨益,何况里面很多内容就选自我们一线教师的案例和博文,除却亲切感外,内容、目标和对象好像都有所特指,可以说它确实是“教师宝典”。
读此书时,我是先把最吸引人的故事读完,掩卷而思,琢磨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再对照故事的题目,看看内容是否与题目吻合,想一想故事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最后参考编者的“感悟箴言”,看自己的“悟”与编者的“悟”是否“英雄”所见略同还是南辕北辙,以此借编者专家的脑开启自己顽愚之智。
故事,人人都喜欢听,儿时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都是如此。
三句不离本行,在教言教。
如果将故事的形式引入我们的课堂,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听课将成为学生的生命享受;如果用故事的形式来做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故事的情节、情境,人物的性格命运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