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学)案
儿科学教案
儿科学教案教案标题:儿科学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儿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3. 能够诊断和治疗常见的儿童疾病;4. 培养学生的儿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儿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3. 常见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 儿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介绍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了解儿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儿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例如: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机体特点、儿童常见疾病的特点等。
3. 案例分析: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典型的儿童疾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儿科学的实践操作,例如:儿童体格检查、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等。
5. 知识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梳理学生的思路和知识点,提醒学生重点掌握和记忆。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个人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简洁准确地描述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儿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3. 学生能够根据典型病例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4. 学生能够运用儿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思路清晰,表达有条理。
五、教学资源:1. 面授课件;2. 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案例文章;3. 实验仪器和设备。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要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2. 讲解内容要精简,注重抓住重点和难点;3.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4.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5. 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重医大儿科护理学教案11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授课教案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glomerulonehritis)(定义)(5分钟)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役反应性肾小球疾病。
多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也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acutepost-streptococalglomerulonehritis,APSGN)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
[病因与发病机制](10分钟)一、病因:1、A组B・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致肾炎菌株;2、其次可以是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二、发病机制(图示)[临床表现](5分钟)1、前驱症状:秋冬季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扁桃体炎,夏秋季的皮肤感染偶见猩句执.2、症状出现时间:呼吸道感染后约1-2周;皮肤感染后约2-3周;3、发病年龄:以5・10岁多见;4、典型表现:1)水肿少尿:水肿同时尿量减少水肿顺序:初为晨起双睑水肿,以后发展至下肢或遍及全身;水肿性质:非凹陷性水肿;水肿程度:轻、中度;水肿消退时间:于病程2・3周消退:2)血尿:①30-50%患儿有肉眼血尿;②尿色:呈茶褐色或烟蒂水样,也可洗肉水样;③持续时间:多在1-2周消失,少数持续3・4周,镜下血尿一般持续数月3)高血压:30∙70%可有高血压,一般在1・2周内随尿量增加而恢复正常5、严重表现:部分患儿在病期2周内可出现下列严重症状:1)严重循环充血(1)肝大;(2)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3)心脏扩大、心率加快、奔马律;2)高血压脑病:(1)血压骤升;(2)脑水肿症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惊厥和昏迷3)急性肾衰竭:依据:减轻心脏负担,增加肾血流量、减轻水钠出溜;2、观察病情变化;3、健康教育;(小结)(2分钟)•本病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临床上以水肿、尿少、血尿、高血压为典型表现;•严重时可并发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肾功能衰竭而危急生命;•治疗着重于减轻清除病灶、对症处理、抢救和预防严重并发症;•护理着重强调科学恰当的休息和饮食管理,以及对并发症和药物毒副作用的严密观察和早期现;第三节泌尿道感染(8分钟)一、定义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四、辅助检查五、治疗要点六、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思考题:1、急性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2、急性肾炎的病因3、急性肾炎的合并严重循环充血时的表现是什么?首选药是什么?4、急性肾炎的合并高血脑病的表现是什么?首选降压药物是什么?5、急性肾炎的饮食限制期限6、8岁女孩,浮肿,茶色尿,伴头昏眼花,一过性失明,血压22∕16kpa,尿常规,蛋白(+)RBC20~30∕HP,颗粒管型0-1/HP,请(1)作出医疗诊断;(2)给出患儿的护理诊断;列出护理措施。
第9版儿科学-第7章 免疫性疾病:4、5风湿热;6、幼年特发性关节炎;7、过敏性紫癜;8、川崎病
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
作者 : 王墨、唐雪梅、李秋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目录
第四、五节 风湿热
第六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第七节 过敏性紫癜
第八节 川崎病
重点难点
掌握 急性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分类标准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川崎病的临床表现 熟悉 急性风湿热的治疗和预防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链球菌感染证据
1.近期患过猩红热
2.咽培养溶血性链球菌 阳性
(4)充血性心力衰竭
2.多发性关节炎 3.舞蹈病 4.环形红斑 5.皮下小节
概述
3.ASO或风湿热抗链球 菌抗体增高
(1)ESR增快,CRP阳性, 白细胞增多,贫血 (2)心电图:P-R间期延 长,Q-T间期延长
儿科学(第9版)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分型 全身型 性别 男性 60% 女性 90% 女性 80% 女性 80%
常见发 病年龄
2~8岁
侵犯 关节
任何关节
实验室 检查
RF(-) ANA(-) RF(-) ANA(+) 25% RF(+)100% ANA(+) 75% ANA(+) 50%
关节外 表现
发热、 皮疹 少
预后 25%严重关节 炎,警惕MAS 10%~15%严 重关节炎
初发的预防(一级预防)
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概述
复发的预防(二级预防)
长效青霉素(120 万U 肌肉注射,1次/3~4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 无心脏损害者至少5年(最好至25岁),有心脏损害者终身
儿科学教案通用
儿科学教案通用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儿科学》第一章第二节,主要内容为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评价。
包括生长发育的定义、特点、规律及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长发育的定义、特点和规律。
2.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评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价方法。
难点:生长发育规律的应用及生长发育评价的临床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长发育异常的病例,引发学生对生长发育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生长发育的定义、特点和规律,重点讲解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
3. 例题讲解:举例子说明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如何应用到实际临床中。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中的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评价。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长发育评价的意义,以及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生长发育的定义、特点、规律及生长发育评价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生长发育的定义、特点和规律。
2. 运用生长发育评价方法,对案例中的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评价。
答案:1. 生长发育的定义:生长发育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身体各器官、系统形态、功能和结构不断成熟的过程。
2. 生长发育的特点: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一般规律性。
3. 生长发育的规律:出生后一年内身高增长最快,以后逐年减慢;体重增长在婴儿期较快,以后逐年减慢。
4. 生长发育评价方法:身高、体重、年龄的相互比较,生长曲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掌握情况良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强练习。
下一步教学中,应更多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异常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对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关注度。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教师:唐雪梅
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介导损伤有关。
体液免疫: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致病
原位免疫复合物(植入)致病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细胞因子;
其他:活化补体、血管内皮细胞等炎症细胞共同参与。
病理生理:
肾小球炎症病变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肾小
球滤过率(GFR)降低,引起球管失衡,钠水储留,血容
量扩张,临床出现水肿、少尿、无尿、高血压、循环充血
及氮质血症;另一方面,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破坏,血液中
的有形成分从尿中漏出,临床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尿。
(见图例)
肾小球炎症病变
I
1 1
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基底膜破坏
1 J
毛细血管管腔狭窄
蛋白尿肾小球滤过面积J 血尿
, 管型尿肾小球滤过料一氮质血症
球管失衡——
I
钠、水潴留,血容量扩张少尿、无尿
水肿
---- 高血压
循环充血
系统的组成,
介绍CIC及原
位免疫复合物
的概念;
C.以图表形式详
细讲解病理生
理过程,突出
肾小球滤过率
下降和肾小球
基底膜破坏是
主要的两个方
面。
回顾课堂内容,说明重点要求掌握的内容, 布置见习的内容和要求
总结及补充修正。
八年度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大纲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大纲理论课35学时见习25学时内容讲课时数见习时数绪论 1生长发育 2 2儿童保健 2 2小儿营养与喂养 2 1营养性疾病 2 1新生儿疾病总论 1 1新生儿窒息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 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1 1新生儿黄疸 1 1急性呼吸道感染 3 2小儿腹泻 1.5 1小儿液体疗法 1.5 1先天性心脏病 4 3泌尿系统疾病总论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2 1肾病综合征 1 1小儿造血、血象特点及贫血概论 2 1化脓性脑膜炎 2 2生长激素缺乏症 1 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1苯丙酮尿症 1 1合计35 25绪论目的要求一、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二、掌握小几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儿科学的范围及任务。
二、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三、讲解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
预习要求一、了解儿科学研究的范围及任务,儿科学的基础、临床特点。
二、了解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的生理特点。
思考题儿科疾病的疾病谱,临床表现和处理与成人比较主要有哪些不同?为什么?生长发育目的要求一、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二、掌握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及其评价。
三、掌握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
教学时数讲课:1学时;见习:2学时教学内容一、讲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常用指标及其评价。
㈠体重:出生体重,体重增长规律,正常体重的估计方法㈡身长;出生身长,身长增长规律,正常身长的估计方法。
㈢体围:包括胸、头和上臂围的发育、正常值。
三、重点讲解骨骼(包括颅骨、脊柱、骨化中心的发育)和牙齿(出牙时间、顺序等)的发育。
四、讲解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
预习要求一、了解生长发育的特点。
二、了解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三、了解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规律及其评价。
思考题一、小儿生长发育遵循哪些规律?二、哪些指标常用来判断小儿体格发育?三、1岁正常婴儿的体重、身长是多少?牙齿、骨骼及语言、运动发育应达到什么水平?四、如何评价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儿童保健目的要求一、掌握各年龄期的保健重点。
八年制第三版儿科学-第四章 儿童保健原则
儿科学第一章
绪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桂永浩
儿科学
第四章 儿童保健原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李廷玉、刘晓
胎儿期
按胎龄分期
胚胎期(0~8 w) 3~8w是致畸敏感期 胎儿期(9~40 w)
按母亲妊娠龄分期
妊娠早期(0~12 w) 妊娠中期(13~28 w) 妊娠晚期(29~40 w)
图4-1 胎儿致畸敏感期
• 第一个心理断乳期“违拗期”。
幼儿期保健要点
• 合理安排膳食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 促进动作和语言的发展 • 预防接种加强免疫,传染病的防治 • 预防意外事故 • 疾病筛查
学龄前期特点
• 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减慢,稳步增长。 • 而智能发育更加迅速,想象能力迅猛发展。 • 自理能力和初步社交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 保暖 – 喂养:母乳喂养 – 皮肤护理
– 预防感染 – 促进感知觉发育 • 新生儿用药 • 新生儿疾病筛查
婴儿期特点
• 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的需求量高,消化 系统不成熟,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
• 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的 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 易发生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胎儿期保健要点
•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 • 预防孕母感染 • 避免化学物质的环境污染 • 避免接触放射线 • 慎用药物
• 治疗慢性疾病 • 保证充足营养 • 保证良好生活环境 • 及时处理围生期疾病 • 预防胎儿溶血
婴儿期
• 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 • 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
• 新生儿期 • 是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
天之前。出生至7天之前称新生儿早期, 出生7天到28天称新生儿晚期。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1) 掌握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和研究动态。
(2) 熟悉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3) 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4)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2. 适用对象:儿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临床医生。
3. 教学方式:理论授课、临床实践、小组讨论、病例分析等。
二、教学内容1. 儿科学基本概念和发展(1) 儿科学的定义和范围(2) 儿科学的发展历程(3) 儿科学的研究动态2. 儿童生长发育(1)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2) 体格生长指标及其测量方法(3) 生长发育异常的诊断和处理3. 营养与喂养(1) 儿童营养需求和食物来源(2) 喂养方式和技巧(3) 营养不良和喂养困难的诊断和处理4. 儿童保健(1) 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和策略(2)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接种(3)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管理5. 儿童常见疾病(1) 新生儿疾病(2) 呼吸系统疾病(3) 消化系统疾病(4) 心血管系统疾病(5) 神经系统疾病三、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图表、动画和实例,生动展示儿科学知识。
2. 临床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病房、门诊,参与临床操作和病例讨论。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儿科学热点问题和临床案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病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团队协作表现。
2. 考试成绩:包括期末笔试和临床操作考核。
3. 实践能力评价:根据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诊断、治疗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儿科学教材。
2. 辅助资料:提供儿科学相关的期刊、论文和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3. 临床资源:充分利用医院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和实践。
4. 师资队伍: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儿科学专家担任主讲教师。
儿科学小儿病历记录和体格检查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现病史
❖ 起病时间:不易问准,应认真详细回顾 ❖ 临床症状:不会叙述,以特殊行为表示 ❖ 分清主次:小儿患病常累及多个系统 ❖ 全面了解:除主要疾病,问其他疾病 ❖ 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 ❖ 与现病密切相关的疾病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儿科学
主编 唐建华
第二章 儿科基础
第六节 小儿病历记录和体格检查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郑惠
第六节 小儿病历记录和体格检查
第二章第六节
病史采集 和记录
体格检查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 儿科的病史采集、记录和体格检查在内 容、程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 有自身的特点
体格检查内容
皮肤和皮下组织
脊柱和四肢
淋巴结
一般测量 和外表
神经反射
头、颈、胸、腹部
肛门和外生殖器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一般测量
❖体温测试不少于 5 分钟,正常腋下 温度为36℃~37℃
❖ 呼吸、脉搏在安静情况下计数 ❖ 血压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2/3 ❖ 体重准确测量 ❖ 身长:3岁前用量床测量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体格检查方法
❖ 一般在患儿开始接受检查时进行 ❖ 安静时先检查心肺听诊等易受患儿
哭闹影响的部位 ❖ 容易观察的部位随时查,如四肢躯
干骨骼、浅表淋巴结等 ❖ 有刺激而患儿不易接受的部位最后
查,如口腔、咽部等 ❖ 有疼痛的部位也应放在最后检查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律不齐和心脏杂音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儿科学课程整体设计介绍
一、课程设置 •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儿科学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主要包 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 培养途径等的选择与确定。
一、课程设置 •
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儿科学作为临床课的基础,也是掌握临床专业 技能的一门主课。在儿科学教学中,始终以职 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来培养。注重人才综合素质 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临 床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从事临床基层儿科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六、教学效果 •
1、学生反馈意见:
学校定期开展校长接待日、学生教学反馈会、 班级对各科任教师的学期反馈等活动。教务处 及时总结出反馈意见,以便采取改正措施。
近三年来医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普遍评价是:儿 科学授课教师教学效果好,评价优良。
六、教学效果 •
2、专家评价意见:
学校定期组织教学督导组听课,对每位教 师的上课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督导组孜 孜不倦地纠正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 问题。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是为达 到培养临床专业高技能人才目标所设课程中的 重要职业能力课。
以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及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训 练为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基 层社区临床医技人员。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 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一、课程设置 •
1、课程性质与作用
二、教学内容设计 •
(一)理论课教学设计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三章: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 第四章: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五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 第六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八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章:造血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风湿性疾病 第十三章: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 第十四章:免疫与免疫缺陷病 第十五章:结核病 第十六章:寄生虫病 第十七章:常见急症
儿科临床教学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儿科临床诊疗技能培训二、教学目标:1. 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
2. 掌握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3.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操作技能。
4. 增强学生对儿科疾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 儿科护理基本技能3. 儿科临床病例分析4. 儿科临床沟通技巧四、教学对象:医学院校儿科专业学生、实习医师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地点:儿科病房、示教室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角色扮演法4. 实操演示法八、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儿科临床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 引导学生关注儿科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诊疗的难点。
2. 讲授(20分钟)- 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儿科护理基本技能(如:新生儿护理、婴幼儿护理等)3. 案例分析(15分钟)-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讨论诊断与治疗方案。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第二课时1. 角色扮演(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儿科临床诊疗过程。
2. 实操演示(20分钟)- 教师演示儿科护理基本技能,学生跟随练习。
3.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3. 学生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十、教学资源:1. 儿科临床诊疗技能培训教材2. 儿科疾病案例库3. 角色扮演道具十一、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注重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十二、课后作业:1. 针对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儿科疾病诊疗案例分析报告。
儿科学(第九版)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 第四节-第八节
儿科学(第9版)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链球菌感染诱导的异常免疫反应
相同的抗原性,产生免疫交叉反应
荚膜透明质酸→人体关节、滑膜
概述
细胞壁外层蛋白、中层多糖→人体心肌、心瓣膜
细胞膜脂蛋白→人体丘脑下核、尾状核
概述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细胞免疫反应异常 遗传易感性 毒素
链球菌结构示意图
荚膜
细胞壁 蛋白质抗原 细胞壁多糖成分 肽聚糖
目录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第七章
免疫性疾病
作者 : 王墨、唐雪梅、李秋
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目录
第四、五节 风湿热 第六节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第七节 过敏性紫癜 第八节 川崎病
心肌炎
▪ 心脏扩大,心尖搏动弥 散,闻及奔马律。
▪ 心尖部可听到Ⅱ/Ⅵ级收 缩期吹风样杂音或主动 脉瓣区舒张中期杂音。
▪ ECG : P-R 间 期 延 长 , ST-T改变
概述 心内膜炎
▪ 心尖部出现Ⅱ/Ⅵ级以上 全收缩期杂音
▪ 心尖区有柔和、短促的 舒张中期杂音
▪ 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叹气 样杂音
▪ 反复发作后造成永久性 瓣膜损害
心包炎
▪ 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及端坐 呼吸
▪ 心包摩擦音、心音遥远、心前 区搏动消失
▪ 心包填塞的表现:颈静脉怒张、 肝脏肿大
▪ 一旦有心包炎表现,提示有严 重心脏损害,易发生心力衰竭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儿科学(第9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
二、胆红素代谢(图解)
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肝细胞胆红素负荷增加):新生儿胆红素产
生6-8mg/kg.d,而成人只3-4mg/kg.d
1.红细胞破坏过多
2.红细胞寿命短
3.胆红素旁路来源较多
血红素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P450等)
>7天母乳性黄疸,败血症,肝炎,胆道闭锁
2.发展速度:快→溶血症;慢→肝炎,胆道闭锁
3.粪便及尿颜色
4.家族史:G6PD缺陷病,乙肝等
讲稿内容
备注
(参考文献、授课形式)
5.生产史;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网织红细胞增高,有核红细胞>2-10/100白细胞
难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溶血症母子血型关系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第五版《儿科学》、投影灯、胶片薄膜及卡通漫画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一、概述5分钟
二、复习胆红素代谢(图解)5分钟
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15分钟
四、临床表现
(二)光疗:蓝光420-470nm,白光或绿光,12-24h work
青铜症(DB>68.4umol/L)
讲稿内容
备注
(参考文献、授课形式)
(三)药疗:1.静脉丙种球蛋白 2.葡萄糖 3白蛋白、血浆
4.活性炭,思密达,肠道微生态药 5.酶诱导剂:鲁米那,可拉明
(四)换血疗法:指征:胎儿水肿、明显贫血、TB>20mg/dl(足月).
pH7.4:两者结合比2:1(mol); pH7.0:胆红素与白蛋白完全分离
6.体内出血:红细胞破坏↑
重医大小儿外科学教案20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授课教案(1)盂唇glenoidalIip一增厚、内卷⑵关节囊ariicularcapsule一拉长、变形、胡芦状⑶园韧带LigamentUmtereS一增粗,肥大,增长⑷肌肉及筋膜挛缩,以骼腰肌较明显。
四、分类:(图示)1、髓关节发育不良:髓臼发育差,复位后6月恢复正常2、髅关节半脱位:头臼发育差3、髅关节脱位:最多见,头、臼发育更差五、临床检查及表现:(图示)DDH一般特征:左侧60%,右侧20%,双侧20% (一)、新生儿:<6月症状:1、皮纹不对称(双下肢)2、肢体不等长3、外展受限(一关节)4、下肢弹响(外展外旋时)5、下肢活动受限体征:1>AIliS或GaIeaZZi征2、OrtOIani征:入口弹响3、BarIOW征:出口弹响(二)、较大儿童:>6月,12月以上1、跛行LimP步态,鸭步2、套叠试验,望远镜试验3、尼来登线(Nelaton)4、川德伦堡试验(Trendelenburg)六、辅助检查:(照片和图示)1、X线检查:可以证实:⑴有无脱位:单侧或双侧,半脱位或全脱位⑵观察髅臼情况:⑶观察股骨头的发育和变形:测量如下:①波金象限:(PerkinSquare)②髅臼指数:正常20~25°半脱位25~30全脱位:>30°③兴登氏线(Shenton)不连线OR中断④中心边缘角(C.E角)Centeredgeangle⑤罗伸摄片法:小婴儿(VonrrosenView)2、B超:早期诊断DDH有重要意义,〈6月3、关节腔造影;(关节镜)4、CT检查:前倾角测量5、MRI检查:七、诊断:根据新生儿期双下肢是否等长。
OrtOIani征(+),可以诊断摄片可确诊,年长儿无痛性跛行或鸭步,双下肢不等长,外展试验(+),AlIiS征(+),X线摄片可确定脱位程度。
1、新生儿的诊断基于临床检查:<1月(I)Ortolanisign(奥多郎尼氏征)⑵BarIoWEXanination(巴罗试验)2、较大婴儿:⑴髅关节外展受限;⑵皮纹不对称;⑶下肢缩短:川德伦堡试验(+)⑷X线片检查:3、婴儿(>6月)及儿童:⑴步态;⑵体征;(3)X线片检查;①H线(HiIgCnreinCr'sline)②P线(Perkin's1ine)③波金四方格(QUadrantS=Perkinsquare)⑵保守治疗失败(年龄<3岁)术前准备:⑴患肢牵引,股骨牌骨牵引或皮肤牵引3飞周,牵引重量体重的6~8分之一.⑵内收肌部分切断.手术方式:(图示)(1)Salter:①3〜5岁②能臼指数<45°③3岁以下手法复位失败者.⑵Chiari术:①6〜10岁②髅臼发病不良者.⑶PembertOn术及其它麟臼成型术:①6~10岁②髅臼发育不良者⑷姑息手术:>10岁,患儿不可能恢复正常的髅关节功能,手术只能改善步态,减轻症状,如SChanZ截骨3、术后并发症: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图示)⑵术后再脱位;⑶髅关节运动受限、僵硬;总之,CDH或DDH早期诊断很重要,同时早期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畸形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程中的实践比较
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第5卷第3期(ResearchesinMedicalEducation2006.V01.5No.3)一229一一——————————————————j_——一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程中的实践比较华子瑜,张琴,彭东红,吴晓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科教研室,重庆400016)・临床教学・[摘要】目的:对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法在儿科学见习中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对我校2002级儿科系}】盆床见习采用预见习和病案教学两种PBL教学形式,评价、比较教学效果。
结果:60%pR上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沟通协作能力;教师也认为PBL教学效果好,赞成实施PBL教学。
结论:PBL教学符合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应综合运用多种PBL教学形式,结合标准化病人等教学模式,培养新型的21世纪医学人才。
【关键词】以问题为中心;儿科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569(2006)03—0229—02ComparisonofDifferentPBLEffectingontheClinicalTeachingofPediatricsHUAZi-yu,ZHANGQin,PENGDong—hong,WUXiao—yun(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ChongqingChildren7sHospitalAffiliatedtoChongaing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Chongqing400014,China)【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andevaluatetheeffectofPBLinclinicalteachingofPediatrics.MethodsAmongstudentsofGrade2002inouruniversity,twotypesofPBL,pre-learningandcase—discussion,wereusedintheirclinicallearningofPediatrics.Andthen,theireffectswereevaluatedandcomparedwiththoseoftraditionallearningmethod.ResultsMorethan60%ofthestudentsagreedwithPBLmethods,andtheyconsideredPBLfavorabletopracticescientificlogicalthinkingofclinicalaffairs,toincreasetheircapabilitiesoflearning,oralexpression,communicationandcooperation.TheteachersagreedwithPBLmethodstooforthebetterlearningeffectresultingfromPBL.ConclusionPBLfitstheneedsofmedicallearningreformation.Totrainnewtypeofdoctorsincentury21st,itisnecessarytousekindsofnewlearningmethods,includingPBLmethodsandstandardizedpatient(SP)inclinicalteaching.【Keywords】Problem—basedleaming;Pediatrics;Teaching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它起源于北美,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在发达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且具有多种发展形态。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示教教案感染性疾病-出疹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出疹性疾病
教师:许红梅副教授
示教内容
出疹性疾病(麻疹、风疹、猩红热、水痘)
第几次示教
第1次示Βιβλιοθήκη 方法床旁见习示教对象
2000、2001、20XX级医学系
示教时间
100分钟
示教目的
1.通过录象和病史询问掌握麻疹的早期诊断及典型麻疹诊断要点。
2.通过典型病例讨论和病史询问,熟悉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病史特点、诊断、步骤及鉴别诊断要点。
2.体格检查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麻疹病人皮疹形态特征。
3.小结
老师根据病史及体征进行小结。指出掌握的重点及难点,
10个同学一组,进行分组示教。
麻疹典型病历诊断及鉴别诊断讨论:
病案分析
50分钟
讨论以小组为单位,5-6个同学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认真学习一份病例,学习重点是该病的病史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并提出问题,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发言人,然后是全班集中讨论。通过交叉学习方式,进一步扩大同学的诊断思路,以互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老师小结,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熟悉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挑选5-7份各种出疹性疾病包括麻疹、风疹、水痘、幼儿急疹、猩红热出疹性疾病病历。均与典型麻疹进行鉴别诊断、
总结及补充修正
授课年级
总结及修正补充内容
备注
2000级
加强鉴别诊断。
20XX级
增强讨论中互动,讨论中要尽量调动学生积极性。
20XX级
学生问病史以前,由老师提示示教病人询问的重点和难点。
示教程序
(示教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时间分配):
详细见讲稿主要内容及安排
示教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儿科学理论课教案
儿科学理论课教案第一章:儿童生长发育1.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法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1.2 教学内容生长发育的规律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法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1.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第二章:儿童营养与喂养2.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营养需求掌握儿童喂养方法了解儿童营养障碍性疾病2.2 教学内容儿童营养需求儿童喂养方法儿童营养障碍性疾病2.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第三章:儿童常见疾病3.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常见疾病掌握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了解儿童疾病的预防3.2 教学内容儿童常见疾病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儿童疾病的预防3.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第四章:儿童保健4.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保健知识掌握儿童保健方法了解儿童保健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儿童保健知识儿童保健方法儿童保健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第五章:儿童心理健康5.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儿童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儿童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第六章:儿童常见症状与体征6.1 教学目标掌握儿童常见症状的识别与处理熟悉儿童常见体征的评估与意义理解症状与体征在儿科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儿童常见症状:发热、咳嗽、呕吐、腹泻、腹痛等儿童常见体征: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症状与体征的临床评估与处理原则6.3 教学方法讲授临床模拟小组讨论第七章:儿童急诊与急救7.1 教学目标学习儿童急诊的识别与处理原则掌握儿童基本急救技术了解儿童急诊与急救的流程7.2 教学内容儿童急诊的识别与处理原则儿童基本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儿童急诊与急救的流程讲授临床模拟情景演练第八章:儿童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疾病8.1 教学目标了解儿童遗传性疾病的基本概念掌握先天性疾病的常见类型与诊断理解遗传咨询与基因治疗在儿科的应用8.2 教学内容儿童遗传性疾病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先天性疾病的常见类型与诊断方法遗传咨询与基因治疗在儿科的应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第九章:儿童中毒与意外伤害9.1 教学目标学习儿童中毒的识别与处理掌握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原则了解中毒与意外伤害在儿科的流行病学儿童中毒的识别与处理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原则中毒与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9.3 教学方法讲授临床模拟情景演练第十章:儿童疫苗接种与预防医学10.1 教学目标理解儿童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与原则掌握儿童疫苗接种的程序与注意事项了解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0.2 教学内容儿童疫苗接种的重要性与原则儿童疫苗接种的程序与注意事项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10.3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如有条件)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涵盖了儿科学理论课的十个章节,从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常见疾病、保健、心理健康,到常见症状与体征、急诊与急救、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疾病、中毒与意外伤害,以及疫苗接种与预防医学等各个方面。
28122810
95
采用 问卷调查方法 , 调查 分析和研究。 进行
2结 果 . 21 知 性 分 析 .认
在被调查的 2 名医学生 中对儿科教学见习方法改革 的认知性 7 结果发现 : 为有必 要的 2 名 , 认 4 占绝大多数 为 8 . 很有 必要 的 8 %; 9 3 , 1. %; 名 占 11 可有可无 的或 没必要 的均为 零。认知性 分析结果 1
见表 1 。
裹 12 : 7名医学生对儿科理论 与临床 见习结合教 学的认知性
科 散 1 1 台理性 瑾皓号蝻 I 合 利于掌拯晖堂觚 姑 l 2 2 0 1 2 利于掌避鲡 1 3 师生姗 2 0 媪时岳醐 1 2
分率惭m 7 4 7. 4 44 47 4 0
生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 的学习机会 , 高学习效果 , 提 尽快掌握儿 科各
个 系统知识 。 1 象与方法 对 11 象 .对
项
目 (工经 I柞历 】
一
平均差(_ ) 标准误 IJ
S. l g
0 2 .9 0 0 3 .l 0 0 5 0 D 0 4 .l O
为临床医学学生 2 人 ( 7 儿科学 习时间 5 ) 尚未进行儿 科教 周 。 学, 生源来 自重庆医科大学儿童 医院学生 。
异。 22教 学与 学 习效 果 .
裹 2教 学与学 习效果调查分析结果见裹 2 :
中图分类号 : 3 .8 G6 39
将医学生儿科学课程理论课教学 与临床见 习教学相结 合, 进入 病房同时进行教 学 , 是教育方法 的一 项改革 , 是医学生 儿科教学改
革的一种尝试 , 通过 这样的改革 , 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 增加 医学
学与 临床 见 习教 学结合 进入病房 同步进行 , 对教 学效果进行统计 分析 。结果: / 医学生 儿科 学理论 课教 学与临床见 习结 A为 果教 学有 必要 的 占 8 .9 认 为能 学到 书本 和 实践知识 的各 占 8 .9 认 为 易于取 得 学 习效 果 的 占 9 .0 但 同时感到 88%; 51%; 63%, 有压力。 结论 : 此项教 学改革是 可取和成功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
教师:余加林2000年4月14日第(2)次课教学方法(大课)学时(2)专业(医学)班级(97级医学系)授课题目:新生儿黄疸
本课目的:了解红素代谢特点、发生核黄疸有关因素和防治方法、熟悉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及病理性黄疸的几种病因和特点
重点: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溶血症、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治疗
难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溶血症母子血型关系
本次课程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第五版〈儿科学》、投影灯、胶片薄膜及卡通漫画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及时间分配)
一、概述5分钟
二、复习胆红素代谢(图解)5分钟
三、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15分钟
四、临床表现
(一)生理性黄疸:3分钟(二)病理性黄疸2分钟新生儿肝炎3分钟
新生儿败血症2分钟
新生儿溶血症15分钟
(第二节课)
核黄疸5分钟
胆道闭锁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