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的新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学的新探索
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在内的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特别是它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具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就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做法。
一、巧用电教,化难为易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植物怎样喝水》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虚实互补,让学生“看到”植物根部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
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六年级下册宇宙这一单元都是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另外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新思维的传授,受到了安全性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演示,为增强感性认识,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达到仿真效果,或对现象进行放大、延时等操作,进而使学生在没有障碍的演示、实验环境中进行愉快的学习,获取知识,使学到的知识点更加透彻具体,生动形象。
二、提高兴趣,增强感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幅挂图,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根本谈不上学习兴趣。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学习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如在教学《地球仪》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用课件展示: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滔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一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
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的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我相信利用这样的网络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一定很浓厚。
三、丰富资源,深化探究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是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唯一的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了源源不断的学习财富。如《保护大自然》一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导他们登陆相关环保网站,进行在线收集资料,大量资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再将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得出规律性的知识。这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收集到许多有用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成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一点是传统课堂所难以实
现的。但是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如果仅停留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学生成果。如学完了《保护大自然》这一课后,让学生利用网上搜集的资料出手抄报,写倡议书等,深化探究学习,延伸探究成果。
四、虚实互补,优势互补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是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科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则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如讲雨的形成、行星的知识,就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形象生动地再现给学生观看,这样虚实互补,学生对这些知识就不会只知理论却茫茫然了。再如教学《电磁铁》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有的组的学生仿照电铃上电磁铁的构造,用导线把铁钉缠绕起来,接通电源,用钉尖(帽)接近大头针,发现它通电时吸起大头针,断电时大头针掉下来;又进一步观察电铃构造,发现连接在铃槌上的弹簧片能使导线中的电流时通时断,这个装置就时而有磁性,时而无磁性,从而一下一下地吸引连着铃槌的铁片,使它带动铃槌不断敲打铃,由此揭开电铃响的秘密。此时,学生的兴奋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另一个组的学生发现用电流表的两极接触电磁铁的两端指针并没有像猜想的那样来回摆动时,又重新猜想,
制订计划,进行探究,最终也发现电铃响的秘密,他们更深刻地体验到探究学习是个不断修正错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催生的结果,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把握网络和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探索网络教学与科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