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语文试卷题型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文本一】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紫禁城的金碧辉煌,到胡同里的悠悠岁月,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印记。
而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文本二】老舍先生在《茶馆》中描绘了一个时代的变迁,通过茶馆这个小小的窗口,展现了社会的沧桑巨变。
而老舍先生本人,也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缩影。
他的一生,既有对北京古城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新北京的热切期待。
【问题一】请根据文本一,概括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
(4分)【参考答案】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是古老而又现代,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每一个角落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
【问题二】根据文本二,分析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如何通过茶馆这个窗口展现社会的沧桑巨变。
(6分)【参考答案】老舍先生在《茶馆》中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展现了社会的沧桑巨变:1. 以茶馆为背景,展现了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
2. 通过人物的命运变迁,揭示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以茶馆的变迁为线索,串联起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
【问题三】请以“变迁中的北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900字的文章。
(30分)【参考范文】变迁中的北京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在历史的洗礼中,不断地演绎着变迁的故事。
从古都的风华绝代,到现代都市的繁华喧嚣,北京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韵味。
一、古都的韵味北京的古城,是历史的见证者。
从元大都的建立,到明清两代的辉煌,北京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紫禁城、天坛、颐和园等古建筑,见证了皇权的兴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胡同、四合院则是老北京生活的缩影,展现了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
古都的韵味,不仅体现在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更体现在这里的人们。
北京人热情、豪爽,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
他们喜欢聊天、逗闷子,喜欢京味儿的曲艺、戏剧。
这种独特的性格,使得北京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202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C.艺术价值不只包括古籍版印工艺的价值。D.古籍的其他价值都附着在其文献价值上。
3.根据材料二,模拟计算机对“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的序列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子”应标为“(B-PER)(E-PER)”。B.“愀然”应标为“OS”。
C.“正襟”应标为“OO”。D.“问客”应标为“SO”。
目前,研究者引入序列标注模型,在计算机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序列标注,即输入字符串,预测每个字符在该位置的专名属性以及是否在该位置断句。例如,输入“论语云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模型应预测为“(B-BOOK)(E-BOOK)S(B-PER)(E-PER)OOSOOOO”,其中,“B-BOOK”表示书名开头的字,这里指“论”;“E-BOOK”表示书名结尾的字,这里指“语”;“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这里对应“云”和第一个“礼”;“B-PER”表示人名开头的字,这里指“管”;“E-PER”表示人名结尾的字,这里指“氏”;“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每一个字都对应一个或一组符号。研究者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计算机自动标注文本序列的能力,进而使其完成自动断句、标点、专名识别等任务。模型预测的综合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由此,海量的典籍就可以转化为数字化、结构化的文本,从而降低普通人阅读古籍的难度,实现互联网环境下古籍的传承性保护。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纯答案版)
参考答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A2.B3.B4.D5.①符号加工模式;②大脑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认知是程序,认知的本质是计算;③知识经验的获得离不开身体体验和所处环境;④知识输入、存储;⑤主动体验式学习。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6.A7.C8.B9.C10.天下奢侈之风盛行,吏治混乱,百姓贫困,盗贼蜂起,亡命之徒众多。
(二)(共10分)11.(1)杨伯峻认为:称:读chēng,称述、称道。
王阳明认为:称:读chèn,适合、符合(2)王阳明认为君子担心自己死后,德行配不上自己的名声(名不副实,徒有其名)。
(3)示例:赞同杨伯峻的观点:依据孔子“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可知,孔子在这里担忧的也是自己的名声不能被称道,自己的主张就不能实行于当世,也就不能让后世了解自己。
这比较符合孔子对“道”的推行。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2.D13.B14.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与隐痛。
15.①. 出师未捷身先死②. 长使英雄泪满襟③. 小楼一夜听春雨④. 深巷明朝卖杏花⑤. 风乎舞雩⑥. 咏而归⑦. 奉之弥繁⑧. 侵之愈急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6.C17.D18.①用孵化的蛋卵作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心脏、血管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从而启发我们思考,让黄姚生命繁盛的“心脏”和“血管”究竟是什么;②把巨榕的沉重、繁密而交错的气根比作粗大血管,生动地揭示出巨榕生长茂盛的原因,从而揭示出是黄姚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为黄姚古镇输送养料,让黄姚古镇焕发生机;③将黄姚入口处巨大而古老的榕树比作黄姚的心脏,生动地写出黄姚历史文化悠久让黄姚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19.①浅层含义:指黄姚酿制的各种果脯和酒等,表明黄姚物产丰富、独特;②深层含义:指黄姚人利用土地的恩赐,运用智慧和耐心,酿制出美好的生活;③深层含义:指黄姚没有被商业气息污染,保留了最干净、清洁的环境,最自然、原始、真实的生活状态,是岁月和黄姚人共同酿制的最饱满的果实。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详解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详解一、总体评价2023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整体上延续了往年命题的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语文应用能力的检验,突出对考生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引导。
全卷紧扣教材,注重能力,题目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二、各题解析1.基础知识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词语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考查内容涉及到了汉字的音、形、义各个方面,既有对单个字的考查,也有对成语的理解。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打好扎实的基础。
2.阅读理解题:本题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
文言文阅读材料节选自《资治通鉴》,现代文阅读材料则选取了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
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以及对文章结构、语言表达的赏析。
考生需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3.作文题:本次作文题目是“和谐”。
这是一个有较大发挥空间的题目,既可以写有关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的事例,也可以从国家、民族、文化等更宏观的角度立意。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对和谐内涵的深入挖掘,同时要关注现实问题,体现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三、备考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高考语文试卷中,基础知识的分值占比较大。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对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等方面。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部分。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要注意对不同类型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方法的掌握。
3.加强写作训练: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做到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一些涉及到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的题目。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关注这些现实问题和社会热点,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2024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2024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一、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封神演义》(答案:D)
二、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典故相关?
A.破釜沉舟
B.闻鸡起舞
C.东山再起
D.吴越争霸(答案:D)
三、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岑参(答案:D)
四、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
A.《呐喊》
B.《朝花夕拾》
C.《彷徨》
D.《故事新编》(答案:B)
五、下列哪个节日与屈原有关?
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答案:B)
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陆游
B.辛弃疾
C.杨万里
D.文天祥(答案:A)
七、下列哪部戏曲作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之一?
A.《牡丹亭》
B.《西厢记》
C.《桃花扇》
D.《长生殿》(注:此题选项均为著名戏曲,但传统上“四大名剧”说法不一,这里以《西厢记》为正确答案,其他三部也各有其重要地位)(答案:B)
八、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六艺”之一?
A.礼
B.乐
C.射
D.画(答案:D)。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分布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分布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
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
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
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
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
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D.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
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3.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4.仿照示例,运用所给三组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卧冰求鲤,叨陪鲤对,敬养母聆父训,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孝顺意识。
第一组:诚信建功抗争第二组:诛暴秦御外侮轻生死重然诺持金戈破巨浪第三组:立木取信闻鸡起舞军民抗倭尾生抱柱破釜沉舟击楫中流A.①借代②夸张③排比 B.①比喻②夸张③排比C.①借代②比喻③反复 D.①比喻②借代③反复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北京高考语文题型分布
北京高考语文题型分布北京高考语文题型分布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材料一:1题,3分;2题,2分(单选)材料二:3~5题,每小题3分(单选)材料三:6题,3分(单选);7题,2分(单选);8题,主观题,5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文言文阅读]9~11,单选题,每小题3分12题,文言文翻译,6分13题,4分14题,5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诗歌阅读]15~16题,单选题,每小题3分17题,6分18题,默写,6分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19题,单选,2分20题,单选,3分21题,4分22题,4分23题,5分24题,6分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作文]25题,微写作,10分26题,作文,50分22017年北京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北京高考语文新题型一、本大题共13小题,28分。
1-11题每小题各2分,12-13题每小题各3分。
1.某百货商店开业,老板的朋友送来四副贺联,但其中只有一副适合百货商店。
这副是A. 茅店月明鸡唱早,板桥霜滑马行迟。
B. 五夜早朝声入梦,一江春水暖先知。
C. 生意可人春潮涌,财源似水秋果香。
D. 一楼风月当歌饮,万里溪山带醉看。
2.依次填入文字横线处的成语或俗语,恰当的一项是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俗语和成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如:“打开窗户说亮话”和“开诚布公”,“①”和“弄巧成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和“②”,“③”和“分道扬镳”等。
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B. 谐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悛.(qǔn)C. 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D. 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 返璞.(pú)归真【参考答案】 A【试题分析】B项谐奏曲应为协奏曲:怙恶不悛应为quān:C项暇不掩瑜应为瑕不掩瑜:唾手可得应为tuò:D项笑咪咪应为笑眯眯:荒谬应为miù【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受方言影响误读的字特别多:【备考提示】注意形近字【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 A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
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不合语境。
C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望文生义。
D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2024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A.太阳辐射能量持续下降。B.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
C.木本植物减少导致地表反射率上升。D.我国古代北方农耕社会文明的发展。
4. 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比较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指出了“冷抑暖扬”这一特点,材料二分析了该特点形成的根本原因。
brGDGTs是细菌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其分子结构中有4到6个甲基和0到2个环戊烷。如同人天冷需要加衣、天热需要减衣一样,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细菌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温暖的环境下合成的甲基数量则减少。微生物活体死亡后,细胞膜中的brGDGTs等大分子能在地质体中长期保留下来,可以通过brGDGTs结构中的甲基个数推断当时的温度。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为有。盖尝尚观于圣王之事,古者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于桀纣,则天下乱,在于汤武,则天下治,岂可谓有命哉!盖尝尚观于先王之书,所以出于国家、布施百姓者,宪也;所以听狱制罪者,刑也。今用执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义。此百姓之忧也。说百姓之忧者,是灭天下之人也。”
如果在上者采用执有命者之说,这就是颠覆天下大义
B.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
怎么才能使文王的领土扩展到我们这里呢
C 古之圣王发宪出令
古代圣王发布律法颁布政令
D.此特凶言之所自生
这样的话暴戾言论就自然发生了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奉有命之说的人认为世事皆由命定,非人力可改变。
从重建的温度与降水结果来看,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呈现出不断变冷、变干的大趋势。大约前3000年变化缓慢,之后的2000年变化加速。这主要与太阳辐射变化有关,太阳辐射能量在过去5000年间持续下降。另外,过去2000年以来的快速冷干现象还可能与太阳活动、局部火山活动等因素有关。而且这一时期内区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渐减少,导致地表反射率上升,也可能加快了气候变冷变干的速度。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结构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结构摘要:一、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结构简介1.试卷分值分布2.考试时间安排3.题型及比例二、现代文阅读部分1.说明性文本阅读2.论述性文本阅读3.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古代诗文阅读部分1.文言文阅读2.古诗词鉴赏3.古代文化常识四、语言文字运用部分1.成语运用2.病句辨析与修改3.语句衔接与表达五、作文部分1.命题作文2.材料作文3.作文评分标准正文: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四个部分。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部分占总分的30%,包括说明性文本阅读、论述性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文章内容,运用相关知识和技巧,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
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占总分的32%,包括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和古代文化常识。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文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和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占总分的28%,包括成语运用、病句辨析与修改和语句衔接与表达。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正确使用词语、成语和修改病句等。
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作文部分占总分的10%,包括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构思和表达,使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表达清晰。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类目分析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类目分析北京高考语文试卷是高考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其成绩不仅关乎考生是否能进入心仪的大学,更影响着未来的职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高考语文试卷,我们需要从类目分析入手。
首先,高考语文试卷一般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由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组成,非选择题则包括阅读理解、作文等。
我们将这些题型进行分类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做题技巧。
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型,其出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词语辨析:以相近的词语或短语为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空。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考生的词汇掌握能力和对词语的理解。
(2) 语法知识:以语法规则为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正确的语法规则填空。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3) 修辞手法:以修辞手法为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最合适的修辞手法填空。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4) 解释释义:以句子或段落为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最贴近原文和意义准确的解释填空。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2. 完形填空题完形填空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重要题型,其出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故事或记叙文: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选择与原文语意相符的选项填空。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故事情节和记叙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抒情诗歌:以抒情诗歌为内容,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选择抒情诗歌中最符合原意的选项填空。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其出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阅读:以文章和专题图表为内容,要求考生按照题目要求阅读文章或图表,选择正确的选项或填写相关的信息。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能力。
(2) 推理判断:以推理或判断为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或判断合理性。
这种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卷解析
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卷解析一、题目解析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的题目难度适中,涵盖了诗歌、古文、现代文和议论文等多种文体,考查了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学知识储备。
二、阅读理解部分阅读理解部分包括了古诗《静夜思》和一篇现代散文,读后感考查了考生对于古今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题目设计合理,考察了考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能力。
三、文言文阅读部分文言文阅读部分选择了《岳阳楼记》,这是一篇我国古代名篇,对于考生的语文功底和古文阅读能力有一定的考验,题目难度适中,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古代汉语的理解能力。
四、现代文阅读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包括了一篇关于当代社会现象的议论文,题目紧抠时代热点,对于学生的社会观察力和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考查,题目立意新颖,考生需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作文部分今年的作文题目围绕“梦想”展开,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的想法,这个题目能够考查考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题目广阔,给予了考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
六、总体来看,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卷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知识储备和思维分析能力,整体难度适中,考查面广,不失为一张合理、全面的高考语文试卷。
七、建议针对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的特点,建议考生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注重积累诗词、古文和现代文的知识,培养对于不同文体的理解能力,多读多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以应对高考语文的考查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卷注重了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知识储备和思维分析能力,整体难度适中,考查面广,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备考,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八、对学生备考的启示在备考过程中,对于古诗、古文和现代文的理解和掌握是十分重要的。
考生可以通过多读名家经典作品,加强对于诗词的鉴赏和理解,同时也要注重古文和现代文的阅读,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2023
北京高考语文试题2023今年的北京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其中最令人关心的无疑是语文科目的试题。
以下将从试卷类型、试题分析、难度评估三个角度对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进行详细解析。
一、试卷类型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依然采用了近年来的命题模式,主要以阅读理解、写作、名篇鉴赏和综合应用四部分为主,每一部分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小题,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答题。
相比往年,今年的试题在题型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在试题难度方面却比起去年来有所增加。
二、试题分析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依然占据了整个试卷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涉及到了不同主题和文体的文章,如科技类、文化历史类、环保类等。
此部分试题难度在整个试卷中较为平稳,但与往年相比,出现了更多的文章较长、内容较深入的情况,考验了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2. 写作写作部分同样是高考语文试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主要以命题作文和自由作文为主。
今年的命题作文较为贴近实际生活,让考生可以流露自己的一面,引导考生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展开写作,鼓励考生把握现实生活的点滴细节,从中体现出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和对文化传统的理解。
而自由作文则要求考生寻找到自己独特的切入点,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素养。
3. 名篇鉴赏名篇鉴赏部分主要让考生通过对文学名篇的深入阅读、领悟和分析,锤炼语言能力,加深对文化传统的理解。
今年的名篇鉴赏节选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经典文学名篇,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文中的情感、心境和寓意等,从而将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出来。
4. 综合应用综合应用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在语文知识领域的综合应用能力,需要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融合和应用,且考题难度较高。
今年的试题既包括语言学方面的问题,也涉及到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等方面知识的应用。
三、难度评估总体评估来看,2023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写作和综合应用部分的题目难度较高。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2023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20232023年的北京高考语文试卷是一份令人期待的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试卷结构、题型特点、考点分布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北京高考语文试卷2023的结构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部分占据试卷的较大比例,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等题型。
非选择题部分则包括作文和文言文阅读两个大题。
试卷结构合理,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选择题部分中,阅读理解题是重点考察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推理能力的题型。
阅读理解题的材料来源广泛,既有现代文学作品的片段,也有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
题目形式多样,有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等。
完形填空题则要求学生通过短文的上下文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考察学生的词汇理解和语篇衔接能力。
语法填空题则考察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非选择题部分的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或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以文学、科普、议论等不同的文体写一篇作文。
作文题目会涵盖社会热点、文化传承、人生态度等多个方面的话题,考察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文言文阅读则要求学生阅读古代文言文的文章或文段,理解其意思和脉络,回答相关的问题,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2023的考点分布主要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阅读理解、篇章结构与写作等方面。
在词语理解与运用方面,考察学生对词语的词义、词性、词组搭配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则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包括主旨理解、细节把握、推理判断等。
篇章结构与写作则考察学生对文本结构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包括段落衔接、修辞运用、语法语义的准确运用等。
为了备考北京高考语文试卷2023,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备考策略。
首先,多进行模拟训练,熟悉试卷的题型和结构。
可以参考历年真题进行练习,了解考点和出题规律。
其次,注重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特别是常见的近义词、反义词、词组搭配等。
再次,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北京高考语文2023
北京高考语文2023北京高考语文是京城学子必须面对的重要科目之一,对考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基础能力要求较高。
本文将从2023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命题思路以及备考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高考语文科目。
一、试卷题型分析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将按照惯例由选择题、阅读题和作文题组成。
其中选择题占比约50%,阅读题占比约30%,作文题占比约20%。
选择题是语文试卷的入门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课本中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其中,词语解释、词语辨析、古诗词填空等是常见的选择题形式。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各类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熟悉古诗词的常见填空点,通过多做题进行巩固。
阅读题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通过篇章阅读和问题解答来考察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题分为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两类。
课外阅读常以名著摘录、社论、时事热点等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阅读理解水平。
课内阅读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主,强调考生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作文题是考察考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题型。
2023年高考作文题类型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类。
备考时,除了熟悉各类文章的写作要求外,还需要多读多写,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命题思路分析202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的命题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拓展性命题北京高考语文试卷追求考察学生对语言的拓展性理解,注重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以一幅图画或一段话为题材,要求考生进行想象和推理,展开一篇独立的作文。
备考时,考生可以多加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对多种题材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融合性命题北京高考语文试卷注重各知识领域之间的融合,要求学生能够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备考时,考生应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3. 素材多样性命题语文试卷命题涵盖面广,素材来源多样,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以及对社会和时事的敏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北京高考语文试卷题型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荀子(约前325—前238),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后人对荀子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门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有的说他是道家……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人们一般都以为荀子姓荀,名况,字卿。
这种说法其实有误。
先秦两汉的著作都称其姓为“孙”,特别是荀子著作集《荀子》一书,几乎都称其为“孙”。
荀子是赵人,为孙氏,很可能是卫公子惠孙之后,由卫而入赵。
荀子十五岁起到齐国稷下游学,后离齐赴楚,再后又回到齐国。
在齐国,他三次被推为祭酒(才高望重者)。
在范雎任秦相的时候,荀子到秦国拜见秦昭王,看到了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得出了“治之至”的结论;也作出了“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的判断。
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在那里就行不通了。
后来荀子也曾回到过赵国,几经辗转,最后由于春申君的邀请,荀子留在了楚国,任兰陵县令。
春申君被杀后,荀卿被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中心,并具有兼融百家的色彩。
他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孔子思想的真正继承者。
荀子学问渊博。
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各家所长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自然观方面,他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反对信仰天命鬼神,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良善,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主张礼治法治相结合。
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
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需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子性恶》中,荀子认为人性有两部分:性和伪。
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伪是人后天的礼乐教化,是善。
性(动物本能)的实质是各种欲望,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
圣人知道性是恶的,所以创制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人变善。
那么为什么要伪?善有什么用?《荀子王制》中又说:论力气,人不如牛;论速度,人不如马,然而人却驯化了牛马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因为人能组成社会,团结一致,而牛马等兽类不能。
人为什么能组成社会?因为人有道德,有了道德,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人的力量大增,人类繁荣发展,幸福生活。
道德的作用就是维持社会内部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这就是伪的作用。
“伪”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人类的生存。
荀子的*也是独具风格的。
它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
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
他的*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
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正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1.下列对荀子生平经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是赵国人,姓孙,他很可能是卫国公子惠孙的后人,祖上由卫国迁到了赵国。
B.荀况生活在战国后期,他学高望众,著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C.荀卿曾到过秦国,看到秦国治理得很好,认识到了法家的功效及儒学思想的局限。
D.荀子十五岁离赵,在齐楚等国游学、讲学、任职,最后死在了楚国,享年约87岁。
2.下列对荀子“性恶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性由两部分组成,就是先天的欲望和伪装的善良。
B.人们希望满足欲望,必会导致天下大乱,儒家知道人性本恶,主张用道德教化。
C.人能驯化牛马为己所用,证明了人性的伟大,再加上道德教化,人类会更繁荣。
D.“化性起伪”,用后天的礼乐教化取代人性的恶,才能维持社会和谐、人类发展。
3.*第一段说,“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请根据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分)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部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家:代表人物还有管仲、墨翟、商鞅等。
B.嫡传:“嫡”读作d,意为“正宗、正统”。
C.春申君:与平原君、信陵君、孟尝君并称为“战国四君子”。
D.化性起伪:“伪”字书写的第5笔是“(横折钩)”。
材料二“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不同学派纷纷涌现并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其时,我国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时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光耀人类史册。
周王朝的瓦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民间“私学勃兴”,“士”阶层形成。
其时,社会结构急遽变化,兼并战争接连不断,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称霸,竞相招贤纳士,希望借助某种学说以富国强兵。
春秋时代已经开始的“养士”之风日益盛行。
各诸侯国对“士”大都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学术自由。
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各学术流派虽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议论时事,阐述哲理,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但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则去”。
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彼此诘难又相互借鉴,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当时,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由于良好的文化政策和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
稷下学宫成为了最有影响的学者名士聚集场所。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消亡于秦灭齐时,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直至今日。
齐桓公田午兴办学宫的直接原因是政治需要。
齐王励精图治,图谋称雄,需要稷下学士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制造舆论、设计蓝图。
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政治智囊团。
其次,学宫尊贤致士,吸引人才,定期举办各派学者的学术例会,又是一个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
“不治”,即“不任职”。
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担任实际职务。
“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
而他们的议论,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统治者政治活动提出的批评意见或决策建议,大都坦率直言,没有或者少有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
稷下学宫是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
稷下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学说,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
其中既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
他们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人才。
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
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被授予上卿。
稷下学术例会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又有不同学术观点的诘难,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稷下先生们冲破思想束缚,不断探求创新,诸说并存,辩论发展,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5.下列对“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王朝瓦解后,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士”阶层逐渐形成。
B.诸侯争霸,各国竞相招贤纳士,希望借助他们的学说来增强国力。
C.诸侯对“士”宽容,养“士”成风,“争鸣”有宽松的政治环境。
D.学者大都依附于某社会集团,因此议论批评时政不会有生命危险。
6.请分条概述“稷下学士活动”的特点。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一)客问魏子曰:“或曰:子房弟死不葬,以求报韩。
既击始皇博浪沙中,终辅汉灭秦,似矣。
韩王成既杀,郦生说汉立六国后,而子房沮之,何也?故以为子房忠韩者,非也。
”魏子曰:“噫,是乌足知子房哉!人有力能为人报父仇者,助之以灭其仇,其子父事之,岂得为非孝子哉?子房知韩必不能兴也,则报韩之仇而已矣。
天下之能报韩仇者,莫如汉。
汉既灭秦,而羽杀韩王,是子房之仇,昔在秦而今又在楚也。
六国立则汉不兴,汉不兴则楚不灭,楚不灭则六国终灭于楚。
夫立六国,损于汉,无益于韩。
不立六国,则汉可兴,楚可灭,而韩之仇以报。
故子房之心决矣。
“子房之说项梁立横阳君【注】也,意固亦欲得韩之主而事之,然韩卒以夷灭。
韩之为国与汉之为天下,子房辨之明矣。
范增以沛公有天子气,劝羽急击之,非不忠于所事,而人或笑以为愚。
且夫天下非一人一姓之私也,天为民而立君,故能救生民于水火,则天以为子,而天下戴之以为父。
子房欲遂其报韩之志,而得能定天下祸乱之君,故汉必不可以不辅。
夫孟子,学孔子者也。
孔子尊周,而孟子游说列国,拳拳于齐梁之君,教之以王。
夫孟子岂不欲周之子孙王天下而朝诸侯?周卒不能,而天下之生民,不可以不救。
天生子房以为天下也,顾欲责子房以匹夫之谅、为范增之所为乎?亦已过矣!”(取材于魏禧《留侯论》)【注】横阳君:韩国公子成。
(二)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取材于苏轼《留侯论》)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子房沮之沮:阻止B.然韩卒以夷灭夷:平坦C.拳拳于齐梁之君拳拳:弯曲D.顾欲责子房以匹夫之谅谅:原谅8.对下列两句中“既”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既击始皇博浪沙中②韩王成既杀A.①②中的“既”都是连词B.①中的“既”是副词,②中的“既”是连词C.①②中的“既”都是副词D.①中的“既”是连词,②中的“既”是副词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天下之能报韩仇者,莫如汉。
②夫孟子岂不欲周之子孙王天下而朝诸侯?1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6分)1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禧的《留侯论》指出,张良是韩国人,却先是投靠项羽,后来又做了刘邦的谋臣,毫无忠贞之心,更不要谈报韩国之恩、替韩国报仇的事情了。
B.魏禧写《留侯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劝说朋友选对所依靠的集团,抓住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改变历史。
C.魏禧所举孟子学孔子的事例,与张良为报韩国之仇而事二主相似,更加充分地证明张良事二主是时势所趋,不是个人力量所能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