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金属屋面热工计算书

合集下载

25型金属屋面计算书

25型金属屋面计算书

25型金属屋面计算书
首先,金属屋面计算书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 屋面设计参数,包括屋面的尺寸、坡度、风荷载、雪荷载等。

这些参数将影响到金属屋面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式。

2. 材料计算,金属屋面计算书会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所需的金
属屋面板的数量和尺寸。

这包括计算屋面面积、板材宽度和长度等。

3. 结构计算,金属屋面计算书还会对屋面的结构进行计算,以
确保其能够承受风荷载和其他荷载。

这涉及到屋面的支撑结构、梁
柱的尺寸和布置等。

4. 排水计算,金属屋面计算书还会考虑屋面的排水情况,计算
出合适的排水坡度和排水设施,以确保屋面能够有效排水,防止积
水和漏水问题。

5. 施工细节,金属屋面计算书还会包含一些施工细节和规范要求,如金属屋面板的安装方式、固定方式、防水处理等。

这些细节
对于确保屋面施工的质量和耐久性非常重要。

除了上述信息,金属屋面计算书还可能包含其他方面的内容,如材料清单、工程预算、施工进度安排等,这些都有助于屋面工程的顺利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屋面计算书的编制需要专业的工程师或设计师进行,他们会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和标准进行计算和规划。

这样才能确保屋面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美观性。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出。

金属、屋面保温算量

金属、屋面保温算量

定额编号 18 — 1 18 — 1换 18 — 1换
项目名称 建筑物20~30m以内超高 建筑物20~30m以内超高 第5层增高 第6层层高增高 合计
单位 m² m² m²
工程量 1000 1000 1000
综合单价 13.41 0.268 1.608
合价 13410 268 1608 15286
③ 木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和靠墙踢脚板)按水平投 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小于 200 mm 的楼梯井 伸入墙内部分的面积也不另增加。
5.6.4 屋面、防水及保温隔热工程 1、了解本节内容 — 定额分5个部分:屋面防水; 定额分5
平面、立面及其他防水;伸缩缝、止水带;屋面 排水;保温、隔热。 共242个子目。 242个子目。
5.6 其他工程
5.6.1 金属结构工程
1、了解本节内容 — 本节包含八个部分,共45个 本节包含八个部分,共45个 子目。
2、熟悉有关规定:
① 金属构件不论在企业加工厂或现场制作均执 行本定额,在现场制作钢屋架、钢托架、钢桁架 应计算现场制作平台摊销费。 ② 各种钢材数量均以型钢表示,实际不论使用 何种型材,总数量和其他工料均不变。 ③ 所有金属构件的制作均按电焊焊接编制,所 含螺栓是焊接前对构件临时加固之摊销螺栓。
5.6.2 构件运输及安装工程 1、了解本节内容 — 本节分为构件运输、构件安
装两节,共154个子目。 装两节,共154个子目。
2、熟悉有关规定:
① 本节场外运输距离是指在施工现场以外的加工场 地至施工现场堆放距离;场内运输是指现场堆放 或预制地点到吊装地点的运输距离。场内、场外 运输的距离均以可行驶的实际距离计算。 ② 金属构件安装项目中未包括场内运输,如实际发 生按相关规定计算。 ③ 构件吊装按履带式起重机或塔式起重机编制。套 价时根据不同的垂直运输机械选用。

热工计算书

热工计算书

热工计算书本工程中墙、柱模板主要采用九夹木模板,工程结构中最薄弱的为外墙体(厚350mm ),所以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时,只要重点计算墙体混凝土是否能满足冬施要求即可。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19-2-6,在混凝土掺和防冻剂后,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得低于10℃,入模温度在5℃以上。

计算中室外的气温较常年取其平均最低温度-10℃。

但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所有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必须大于或等于12℃。

墙、柱模板的保温采取板背面粘贴50mm 厚聚苯板的作法,拆模以后及时在墙、柱混凝土表面挂设一层塑料。

㈠、计算混凝土拌合物经过地泵运输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T 2公式为:T 2=T 1-(at t +0.032n)(T 1-Ta)公式中:T 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即到达现场的温度,取T 1=12℃T 2—混凝土拌合物经地泵至投料点的温度(℃)a —温度损失系数(h -1) 当用混凝土输送泵时,a =0.1t t —混凝土自运输至浇筑成型完成的时间(h), t t =0.5h (运输时间15min,浇筑时间15min )Ta —运输时的环境气温(℃),Ta =-10℃n —混凝土转运次数,采用泵送砼n =1次T 2 =T 1-(at t +0.032n)(T 1-Ta)=12-(0.1×0.5+0.032×1)[12-(-10℃)]=10.196℃㈡、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T 3:公式为: T 3=s s f f c c ss s f f f c c M C M C M C T M C T M C T M C ++++2 公式中:T 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 c 、c f 、c s —混凝土、模板材料、钢筋的比热容(kJ/kg.k)其中:混凝土:c c =1kJ/kg.k ; 模板:c f =2.51kJ/kg.k钢 筋:c s =0.48kJ/kgkm c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kg), m c =2400kgT f 、T s —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者可采用当时环境气温(℃)T f =T s =-10℃m f 、、m s —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的重量(kg)由于墙体厚350mm ,所以每m 3混凝土侧模面积为2.85m 2,墙体模板重m f =33.2kg ,每m 3混凝土中钢筋重约100kg , 即 m s =100kg 。

金属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

金属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

金属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
本文档介绍了金属热工计算的基本步骤和常用公式。

金属热工计算是工程设计和热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工程师评估金属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冷却、加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步骤
步骤一:确定系统参数
在进行金属热工计算前,首先需要确定以下系统参数:
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如热导率、比热容、密度等;
2. 系统的初始温度和目标温度;
3. 外界环境的温度和导热系数等参数。

步骤二:计算能量转移
能量转移是金属热工计算的核心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1. 热传导方程(Fourier定律):
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热流量,k为金属材料的热导率,A 为传热面积,dT/dx为温度梯度。

2. 热传导路径的效率(布尔曼修正因子):
其中,T1为初始温度,T2为目标温度,Ts为稳定态温度。

步骤三:计算温度变化
基于能量转移的计算结果,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金属材料的温度变化:
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的热流量,l为传热路径的长度。

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金属材料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
评估其热稳定性并优化冷却、加热过程。

金属热工计算对于工程设
计和热处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注意,以上给出的公式和步骤仅为金属热工计算的基础内容,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和复杂性。

具体情况请根据实际
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计算。

热 工 计 算 书

热 工 计 算 书
3基本参数计算
3.1选取的单体建筑





朝 向
计 算 公 式


西





外表面积
F0=
建筑体积
V0=
体形系数
热工计算建筑面积
A0=
3.1住宅小区选取典型建筑比较分析表
楼幢号
结构形式
层数
体形系数
(S)
窗墙面积比
备注



西
分析结果
经分析选取 ( )楼、( )楼为该小区典型建筑代表
注——选取原则:体形系数计算,相同结构体系、相同节能做法的楼幢,应取体形系数最大的单体建筑计算;不同结构体系、不同节能做法的楼幢应分别计算。选取窗墙面积比较大的单体建筑计算。
附件2:
居住建筑
热工计算书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计算人:
联系电话:
计算时间:
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建筑面积
A=
结构类型
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
平面尺寸
长×宽=
注:该建筑面积应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确定。
2计算依据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7-2006)

建筑做法:
窗户

(飘)

顶板
和底板
不采暖楼梯间
隔墙
分户门
接触室外
空气的楼板
与不采暖空间
相邻的楼板
变形缝处
两侧外墙
阳台门透明部分
阳台门不透明部分

热工计算书

热工计算书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照排中心门窗工程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目录1 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 (1)2 计算依据 (1)2.1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 (1)3 计算边界条件 (1)3.1 工程所在地气象参数 (1)3.2 热工性能计算边界条件 (1)3.3 结露性能计算边界条件 (1)4 门窗设计概况 (2)4.1 门窗单元设计介绍 (2)4.2门窗玻璃 (2)4.3铝型材 (2)5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2)5.1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一般规定 (2)5.2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原理 (2)5.2.1 单片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2)5.2.2 多层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3)5.2.3 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 (4)5.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5)6 门窗框传热计算 (6)6.1框传热计算原理 (6)7 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7)7.1 整樘窗热工计算原理 (7)7.2 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7)7.2.1 整窗 (7)7.2.1.1 窗热工性能计算 (8)7.2.1.1.1 门窗单元设计 (8)7.2.1.1.2 透明面板(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8)7.2.1.1.3 框传热计算结果 (9)7.2.1.1.4 门窗单元的计算过程与结果 (9)8 门窗结露性能计算 (11)8.1 门窗结露性能计算原理 (11)8.1.1 一般规定 (11)8.1.2 结露性能计算 (11)8.2 门窗结露性能计算 (11)8.2.1 窗结露性能计算(1类计算条件) (11)8.2.1.1 第1类环境条件 (11)9 门窗热工性能汇总 (12)9.1 本工程建筑节能设计对门窗热工性能要求 (12)9.2 门窗热工性能汇总表 (12)10 结论 (12)附件A 框二维传热计算图 (13)附件A-1 节点01 (13)附件A-2 节点02 (14)附件A-3 节点03 (14)附件A-4 节点04 (15)附件A-5 节点05 (16)1 概述1.1 工程概况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1)玻璃系统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2)框二维传热有限元分析计算;(3)门窗单元热工性能计算;2 计算依据2.1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 151-2008;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1993等。

屋面工程、金属工程,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屋面工程、金属工程,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屋面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屋面、防水、保温及防腐工程章前说明一、本章包括屋面、防水、保温、排水、变形缝与止水带、耐酸防腐等内容。

二、屋面(一)设计屋面材料规格与定额规格(定额未注明具体规格的除外)不同时,可以换算,其他不变。

(二)彩钢压型板屋面檩条,定额按间距1~1.2m编制,设计与定额不同时,檩条数量可以换算,其他不变。

三、防水(一)定额防水项目不分室内、室外及防水部位,使用时按设计做法套用相应定额。

(二)卷材防水的接缝、收头、附加层及找平层的嵌缝、冷底子油等人工、材料,已计入定额中,不另行计算。

(三)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使用钢筋网时,按有关章节规定计算。

四、保温(一)本节定额适用于中温、低温及其恒温的工业厂(库)房保温工程,以及一般保温工程。

(二)保温层种类和保温材料配合比,设计与定额不同时可以换算,其他不变。

(三)混凝土板上保温和架空隔热,适用于楼板、屋面板、地面的保温和架空隔热。

(四)立面保温,适用于墙面和柱面的保温。

(五)本节定额不包括保护层或衬墙等内容,发生时按相应章节套用。

(六)隔热层铺贴,除松散保温材料外,其他均以石油沥青作胶结材料。

松散材料的包装材料及包装用工已包括在定额中。

(七)墙面保温铺贴块体材料,包括基层涂沥青一遍。

五、变形缝断面定额取定如下:建筑油膏、聚氯乙烯胶泥30mm×20mm;油浸木丝板150mm×25mm;木板盖板200mm×25mm;紫铜板展开宽450mm;氯丁橡胶片宽300mm;涂刷式氯丁胶贴玻璃纤维布止水片宽350mm;其他均为150mm×30mm。

设计与定额不同时,变形缝材料可以换算,其他不变。

六、耐酸防腐(一)整体面层定额项目,适用于平面、立面、沟槽的防腐工程。

(二)块料面层定额项目按平面铺砌编制。

铺砌立面时,相应定额人工乘以系数 1.30,块料乘系数 1.02,其他不变。

(三)花岗石板以六面剁斧的板材为准。

如底面为毛面者,每10m2定额单位耐酸沥青砂浆增加0.04m3。

金属屋面板计算书

金属屋面板计算书

黄泥川金属屋面板结构计算多跨连续板受风吸压力的情况(采用三跨连续进行计算)屋面板采用0.9mm厚S65/400铝合金直立锁边板型,板跨为1.5m,(1) 荷载取值1) 恒荷载 0.25 KN/m22) 活荷载(按不上人屋面,但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 0.50 KN/m23) 风荷载按50年一遇基本风压ω0 = 0.65 KN/m2,正风压标准值ωk2=0.325KN/m2,负风压标准值ωk1=-0.65KN/m24) 雪荷载基本雪压(50年重现期)S0=0.40 KN/m2,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r=0.40,S k=S0⋅μr =0.16 KN/m2(2) 荷载计算1) 恒荷载 0.25 KN/m2小计 0.25 KN/m2×0.4m=0.1 KN/m2) 活荷载 0.5 KN/m2×0.4m=0.20 KN/m3) 风荷载-0.65 KN/m2×0.4m=-0.26KN/m 0.325 KN/m2×0.4m=0.13 KN/m4) 雪荷载 0.16 KN/m2×0.4m=0.064 KN/m5) 荷载组合向下最不利组合值:恒+活+风=0.25×1.2+0.20×1.4×1.0+0.13×1.4×0.7=0.71KN/m恒+风+活=0.25×1.2+0.13×1.4×1.0+0.20×1.4×0.7=0.68KN/m向下最不利标准值:恒+风+活=0.25+0.13+0.20=0.58 KN/m向上最不利组合值:恒+风=0.25×1.0-0.26×1.4=-0.114KN/m向上最不利标准值:恒+风=0.25-0.26=-0.01KN/m所以最不利的荷载为:向下:最不利荷载设计值为:q f=0.71 KN/m最不利荷载标准值为:q K=0.58KN/m向上:最不利荷载设计值为:q f=-0.114 KN/m最不利荷载标准值为:q k=-0.01KN/m可知以上起控制作用的为向下的荷载,本计算以向下的荷载组合进行验算(3) 按连续屋面板受向下荷载时内力计算(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三跨连续梁系数表)得跨中弯距M f=0.08×q f×L2=0.08×0.71×1.52=0.1278KNm中间支座弯距M f=0.11×q f×L2=0.11×0.71×1.52=0.1757KNm边支座反力R a=0.4×q f×L=0.4×0.71×1.5=0.426KN中支座反力R b=1.1×q f×L=1.1×0.71×1.5=1.17KN(4) 按连续屋面板受向下荷载时有效截面特性计算1)有效厚度计算(按偏保守考虑取一块中间加劲板件计算)b=75mm,t=0.9mm,b/t=83.33.详见附图:根据《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中第11.1.3-2确定S65/400板型应按第5.2.3计算有效厚度由于Ø=σmin/σmax=M f边/M f中=0.1278/0.1757=0.73<1,根据《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中5.2.5-1公式: K=8.2/(Ø+1.05)=4.6根据《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中5.2.4公式:σcr=3.142kE/12(1-ν2)(b/t)2=3.142× 5.29×70000/12×(1-0.32) ×83.332=56.2 N/mm2λ=(f0.2/σcr)1/2=(145/89.42)1/2=1.61查《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中表5.2.3得系数(强硬化铝合金非焊接):α1=0.9和α2=0.9根据《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中5.2.3-1公式:t e=(α1/λ-0.22α2/λ2)t=0.9×(0.9/1.273-0.22×0.9/1.2732)=0.4mm2)有效截面计算根据《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中5.4.1-1要求将有效厚度取代厚度t进行有效截面计算:(采用CAD程度自动计算得)I X=116780.81738281 mm4 I Y=5115825.02075195 mm4i x= 22.03 mm i y= 145.8 mm则W ex= I X/ e x =7849.5598mm3, W ey= I y/ e y =23754.58500010mm3,3)承载力计算根据《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中11.2.2-2公式得截面承受的最小弯矩为M u=W ex f=7849.5598×145=1.14KNm>M f=0.1757 KNm 满足要求4)稳定计算考虑面板的腹板稳定性计算:腹板的剪切屈曲计算因h/t=36.7/0.9=40.78<875/f0.21/2=72.67根据《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中11.3.1-1公式τ=R b/A=1.17×103/0.9×36.7=35.4 N/mm 2<τcr =320 f 0.21/2/(h/t)=127.23 N/mm 2 满足要求 支座处腹板的局部受压承载计算根据《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中11.3.1-1公式R w =αt 2(Ef 1/2)(0.5+(0.02l c /t)1/2)(2.4+(θ/90)2)=5.281> R b =1.17KN 满足要求 5)组合作用计算根据《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中11.4.1公式可知: M/M u =0.1757/1.14=0.154<1 R/R w =1.17/5.281=0.221<1 0.94(M/M u )2+( R/R w )2=0.071<1 综述,以上各项验算都满足要求。

金属屋面计算书

金属屋面计算书

呼和浩特东客运站无柱风雨棚金属屋面工程设计计算书设计: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目录一、设计依据: (3)二、材料数据: (3)2.1、材料重力体积密度: (3)2.2、材料力学性能: (3)2.3、材料弹性模量及线膨胀系数: (3)三、屋面板设计验算: (3)3.1、屋面板力学性能: (3)3.2、金属屋面构造层次自重荷载统计: (4)3.3、屋面活荷载: (5)3.4、站台无柱风雨棚金属屋面板强度设计验算: (6)四、金属屋面檩条强度及刚度设计计算: (9)4.1、荷载组合Ⅰ[正向荷载]: (10)4.2、荷载组合Ⅱ[负向荷载]: (10)五、天沟龙骨强度及刚度设计计算: (11)六、附件强度计算: (11)6.1、铝合金T码强度验算: (11)6.2、T码ST5.5*35六角法兰钻尾钉连接计算: (12)七、温度变形的控制: (12)八、屋面降噪性能: (12)8.1、隔声原理: (12)8.2、隔声量计算数据对照表 (13)九、屋面排水计算: (13)9.1屋面板排水计算: (13)9.2檐口天沟排水计算: (14)一、设计依据:1、“呼和浩特东客运站无柱风雨棚——金属屋面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2、中南建筑设计院提供的相关建筑与结构图纸;3、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及国外相关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金属屋面的设计和安装规范》(AS1562)《压型金属板设计施工规范》(YBG2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室外排水规范》 (GBJ14-8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J118-88)等二、材料数据:2.1、材料重力体积密度:铝: 27.0 KN/m3钢材: 78.5 KN/m32.2、材料力学性能:Q235B钢材强度设计值:f(拉、压、弯)=215N/mm2f v(剪) =120N/mm2f ce(端面承压)=325N/mm2注:冷弯薄壁型钢的f(拉、压、弯)设计值为:205N/mm2E43型焊条手工焊,焊缝强度设计值:f(拉、压、弯、剪)=160N/mm2 (角焊缝)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f(拉、压)=170N/mm2f(剪) =130N/mm22.3、材料弹性模量及线膨胀系数:材料弹性模量 E(N/mm2)线胀系数(10-5 )铝合金 0.70×105 2.35钢、不锈钢 2.06×105 1.2三、屋面板设计验算:3.1、屋面板力学性能:呼和浩特东站位于呼和浩特市城区东侧哈拉沁沟与内蒙古正大饲料厂之间的京包线上,距既有呼和站8.7公里,车站中心里程K644+950。

大型建筑物热工计算书

大型建筑物热工计算书

大型建筑物热工计算书第一步:确定建筑物的尺寸和材料属性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确定建筑物的尺寸和形状。

此外,还需要获取建筑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密度、比热容等属性。

第二步:计算热传导利用热传导公式来计算建筑物不同部分的热传导热流。

这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实现:Q = (k * A * ΔT) / L其中,Q为热传导热流,k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A为热流通过的面积,ΔT为温度差,L为热传导路径长度。

第三步:计算热对流和辐射建筑物的外表面通常会受到室外空气的对流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为了计算这些影响,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Q = h * A * (T - T∞) + ε * σ * A * (T⁴ - T∞⁴)其中,Q为热对流和辐射热流,h为对流传热系数,A为表面积,T为表面温度,T∞为环境温度,ε为辐射率,σ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

第四步:能量平衡和室内热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热传导、热对流和辐射计算结果,可以计算整个建筑物的能量平衡和室内热负荷。

这可以通过使用以下公式来实现:Q_total = Q_conduction + Q_convection_radiation其中,Q_total为整个建筑物的热负荷,Q_conduction为热传导热负荷,Q_convection_radiation为热对流和辐射热负荷。

第五步:结果分析和优化建议根据能量平衡和室内热负荷计算的结果,可以评估建筑物的热能性能,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例如,使用更好的绝热材料、改善建筑物外墙的保温性能等。

希望本文档提供的热工计算方法和步骤能够对大型建筑物的能源效率评估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张三. (2021). 建筑物热工计算原理与应用. 施工出版社.- 李四. (2020). 建筑能源计算与评价. 建筑科学出版社.以上为简要内容,具体热工计算的过程和公式可参考相关参考文献。

科技馆金属屋面热工计算书(精编文档).doc

科技馆金属屋面热工计算书(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建设单位:扬州美科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名称:扬州市科技馆金属屋面工程热工性能计算书计算:校对:审核:江苏华磊装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9月25日目录一、计算说明 (3)二、屋面采光顶热工性能计算书 (6)三、屋面铝镁锰板热工性能计算书 (19)计算说明(一)本计算概况: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工程所在城市:扬州(二)参考资料:《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三)计算基本条件: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0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3.6 W/(m 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 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300 W/m 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 =25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 =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2.5 W/(m 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 =16 W/(m 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 =500 W/m 2(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 0 W/m 2。

科技馆金属屋面热工计算书讲解

科技馆金属屋面热工计算书讲解

建设单位:扬州美科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名称:扬州市科技馆金属屋面工程热工性能计算书计算:校对:审核:江苏华磊装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9月25日目录一、计算说明 (3)二、屋面采光顶热工性能计算书 (6)三、屋面铝镁锰板热工性能计算书 (19)计算说明(一)本计算概况: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工程所在城市:扬州(二)参考资料:《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三)计算基本条件: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 in=20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3.6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 in=25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2.5 W/(m2.K)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m2.K)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太阳辐射照度 I s=500 W/m2(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

金属屋面计算书(提供)

金属屋面计算书(提供)

目录金属屋面系统部分 (2)一、设计依据 (3)二、材料数据 (5)三、屋面自重荷载统计 (6)四、屋面板受力计算 (8)五、屋面衬檩受力计算 (17)六、底层压型钢板受力计算 (22)七、金属屋面檩条受力计算 (28)金属屋面系统部分一、设计依据1、《深圳湾体育中心设计及施工招标文件》;2、招标单位提供的建筑及结构图纸;3、国家相关的标准及规范及国外相关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4、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高层民用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5、性能检测方法规程《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测试方法》GB/T15227-94《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8250-2000《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6-94《建筑幕墙雨水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8-94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GB/T13477-2002 6、相关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7、铝型材及铝板: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2004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8013-1987 《铝幕墙板板基》YS/T429.1-2000 《铝幕墙板氟碳喷涂铝单板》GB/T429.2-2000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JC/T133-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T5237.2-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T5237.3-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T5237.4-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T5237.5-2004 《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GB/T14846-2008 《铝及铝合金波纹板》GB/T4438-2006 《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6892-2000 《氟碳漆喷涂型材》GB/T5237.5-2004 钢结构:8、设计依据及规范:《优质碳素结构钢》GB/699-1999 《不锈钢热轧钢板》GB/T5237-199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 《碳钢焊条》GB/T5117-95 《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碳素结构钢》GB700-88《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5313-85《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程》GB50018-2002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3274-88《直缝电焊钢管》GB13793-9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2004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方法》GB8651-88《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GB5777-9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699-88《热轧厚钢板及钢带》GB/T3274-1988 《冷轧钢板及钢带》GB708-89《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91 《热轧薄钢板及钢带》GB/T912-899、橡胶及塑料制品:《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2003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2005 《建筑窗用硅酮结构密封剂》JC485-92《聚硫建筑密封胶》JC/T483-92《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JC/T486-2001 《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JC/T914-2003《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482-2003《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GB/T13477.1~13477.20-2002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JC/T882-200110、建筑配件:《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GB/T3098.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0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3098.2-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GB/T3098.4-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GB/T3098.15-2000《螺栓或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GB/T9074.1-2002《紧固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GB/T3098.19-2004《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GB/T12615.1~4-2004《封闭型沉头抽芯铆钉》GB/T12616.1-2004《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撑装置》JG138-2001《六角头螺栓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2/5780《钢结构用钢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T1231-2006《紧固件螺栓和螺钉通孔》GB/T5227《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GB/T3098.5-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6-200011、其它:《压型金属板设计施工规范》JBJ2162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80-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二、材料数据2.1、材料重力体积密度铝:27.0 kN/m3钢材:78.5 kN/m3玻璃:25.6 kN/m32.2、材料力学性能Q235钢材强度设计值:f(拉、压、弯)=215 N/mm2f v(剪) =120 N/mm2f ce(端面承压)=325 N/mm2注:冷弯薄壁型钢的f(设计值为:205 N/mm2拉、压、弯)E43型焊条手工焊焊缝强度设计值:f(拉、压、弯、剪)=160 N/mm2 (角焊缝)Q345钢材强度设计值:f(拉、压、弯)=310 N/mm2f v(剪) =180 N/mm2f ce(端面承压)=400 N/mm2设计值为:300 N/mm2注:冷弯薄壁型钢的f(拉、压、弯)E50型焊条手工焊焊缝强度设计值:f(拉、压、弯、剪)=200 N/mm2 (角焊缝)2.3、材料弹性模量及线胀系数材料弹性模量E(N/mm2) 线胀系数(10-5 )铝合金0.70×105 2.35钢、不锈钢 2.06×105 1.2三、屋面自重荷载统计3.1、金属屋面构造层次3.1.1、网架金属屋面构造层次一(1)3.0mm厚铝单板及支撑0.15 kN/m2(2)1.0mm厚(65/400)型PVDF涂层铝镁锰合金板0.0392 kN/m2(3)高强铝合金T型支座带防冷桥隔热垫(H=120mm) 0.00215 kN/m2(4)50+70mm厚保温棉,16kg/m30.0192 kN/m2(5)帽檩0.0247 kN/m2(6)主檩条□180×180×8@6000mm 0.072 kN/m2(7)30mm厚玻璃纤维吸音棉,16kg/m30.0048 kN/m2(8)1.2mm厚YX130-300-600型压型钢板0.1616 kN/m2(9)屋面其它配件0.02 kN/m2合计0.494 kN/m2其中屋面其他配件包括自攻钉、支架及主、次檩条连接板等。

2层框架钢桁架网壳结构科技馆全套施工图 结构计算书松山湖计算书

2层框架钢桁架网壳结构科技馆全套施工图     结构计算书松山湖计算书

松山湖科技馆计算说明书一.工程结构概况松山湖科技馆结构体系为平面三向桁架体系和网壳体系。

平面桁架的各向布置最大跨度为49.5m的桁架,桁架间最大间距为2.3m。

桁架之间夹角为60度。

各向桁架彼此起到平面外支撑的作用。

在各向桁架的结构顶面还布置了人形支撑,使得整个屋面具有较大的刚度并减小了各向桁架上弦杆的计算长度。

主桁架及次桁架都采用了圆管,部分采用H型钢。

共4个网壳,均采用圆管。

结构总用钢量(包括屋面刚性支撑及檩条)约为55kg/m2。

根据设计信息,拟建工程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 g,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

二.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1.本工程进行结构设计时,所参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有:(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2008)(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11)《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GB 912-2008)(12)《碳素钢焊条》GB5117-1995(13)《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85)(14)《六角头螺栓C级》(GB5780--2000)(15)《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1985)(1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1988)(17)《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1994)(18)《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8110-2008 )(19)《热扎H型钢和剖分T形钢》(GB/T11263-2005)(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本工程进行结构设计时,所参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主要有:(1)《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JGJ7-2010(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1991)(4)《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91-1993)(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YB9254-95(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YB9256-963.本工程进行结构设计时,所参考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主要有:(1)《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4.本结构计算所采用的结构有限元软件为SAP200014.1.0(序列号S16463)。

屋面热工计算实例

屋面热工计算实例

从中国进口挤塑聚苯板(XPS)最划算。 35 140000 536000 70 280000 676000
Hale Waihona Puke 屋面保温材料价格比较(修订前) 屋面保温材料价格比较(修订前) 屋面面积 4000 XPS 巴国 单价 Rs/m3 单价 RMB/m3 运输费 RMB/m3 保温厚度 mm 材料用量 m3 屋面保温总造价 评价结果 Acrylic防水涂料 屋面防水总价 屋面系统总价 100 400 448000 1120 310 350 100 400 264000 50 200 240000 1200 1400 350 50 200 350000 中国 巴国 PU 中国
屋面保温材料价格比较(修订后) 屋面保温材料价格比较(修订后) 屋面面积 4000 XPS 巴国 单价 Rs/m3 单价 RMB/m3 运输费 RMB/m3 保温厚度 mm 材料用量 m3 屋面保温总造价 评价结果 Acrylic Coating 屋面防水总价 屋面系统总价 SBS卷材防水 m2 屋面防水总价 屋面系统总价 150 600 672000 1120 310 350 150 600 396000 100 400 480000 1200 1400 350 100 400 700000 中国 巴国 PU 中国
从中国进口挤塑聚苯板(XPS)最划算。 35 140000 644000
屋面保温材料价格比较修订后屋面面积4000巴国中国巴国中国单价rsm3单价rmbm3112031012001400运输费rmbm3350350保温厚度mm150150100100材料用量m3600600400400屋面保温总造价672000396000480000700000评价结果acryliccoating35屋面防水总价140000屋面系统总价536000sbs卷材防水m270屋面防水总价280000屋面系统总价676000xpspu从中国进口挤塑聚苯板xps最划算

2层框架钢桁架网壳结构科技馆全套施工图 建筑 节能0512计算书0523

2层框架钢桁架网壳结构科技馆全套施工图    建筑 节能0512计算书0523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项目名称:松山湖科技馆计算人:校对人:审核人: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计算工具: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软件开发单位:北京天正公司软件版本号:8.2Build110330计算时间:2011年5月23日 10:18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松山湖科技馆项目地址东莞市地理位置广东-东莞建设单位东莞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二、建筑信息建筑层数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8.38建筑面积地上8149.069㎡,地下770.198㎡北向角度149度体形系数0.20建筑窗墙比东向:0.37, 西向:0.33, 南向:0.33, 北向:0.25 三、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四、围护结构基本组成外墙类型1: 钛锌板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第1层:钛锌板, 厚度1mm第2层:通风降噪网, 厚度6mm第3层:防水层, 厚度3mm第4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第5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第6层:空气层2, 厚度30mm第7层:岩棉, 厚度120mm第8层:合成纤维无纺布一层, 厚度1mm第9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内墙类型1: 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第1层:石灰,水泥,砂,砂浆, 厚度25mm第2层: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单排孔), 厚度200mm第3层:石灰,水泥,砂,砂浆, 厚度25mm屋顶类型1: 平屋面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第1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第2层:通风降噪网, 厚度6mm第3层:岩棉, 厚度120mm第4层:合成纤维无纺布一层, 厚度3mm第5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屋顶类型2: 斜屋面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第1层:钛锌板, 厚度1mm第2层:通风降噪网, 厚度6mm第3层:防水层, 厚度3mm第4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第5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第6层:空气层2, 厚度30mm第7层:岩棉, 厚度120mm第8层:合成纤维无纺布一层, 厚度1mm第9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窗类型1: 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 传热系数:3.20 W/(㎡.K)窗类型2: 钢化夹胶玻璃(Low-E10+普通钢化玻璃10)传热系数:4.00 W/(㎡.K)窗类型3: 夹胶中空玻璃(6Low-E+0.76胶+6普通玻璃+12空气+6透明) 传热系数:3.00 W/(㎡.K)楼板类型1: 楼板地面类型1: 地面热桥柱类型1: 钛锌板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第1层:钛锌板, 厚度1mm第2层:通风降噪网, 厚度6mm第3层:防水层, 厚度3mm第4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第5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第6层:空气层2, 厚度30mm第7层:岩棉, 厚度120mm第8层:合成纤维无纺布一层, 厚度1mm第9层:建筑钢材, 厚度1mm热桥梁类型1: 250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保温砂浆内保温)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第1层:石灰,水泥,砂,砂浆, 厚度25mm第2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250mm第3层:保温砂浆1, 厚度20mm第4层:粉刷石膏抹灰压入网格布, 厚度4mm五、体形系数建筑外表面积15921.26 m2建筑体积(地上)79878.90 m3体形系数0.20体形系数规定广东夏热冬暖地区,体形系数不限结论满足要求六、外墙1.外墙主体部位热工计算:外墙类型1: 钛锌板各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 m.K)修正系数修正后导热系数W/( m.K)蓄热系数SW/( m2.k)修正后蓄热系数SW/( m2.k)热阻值R(m2.K)/W热惰性指标D=R.S钛锌板 1 110.000 1.00 110.000 112.376 112.376 0.000 0.00 通风降噪网 6 0.067 1.00 0.067 0.093 0.093 0.090 0.01 防水层 3 0.170 1.00 0.170 3.330 3.330 0.018 0.06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空气层2 30 0.230 1.00 0.230 0.093 0.093 0.130 0.01 岩棉120 0.045 1.10 0.050 0.750 0.825 2.424 2.00 合成纤维无纺布一层 1 1.000 1.00 1.000 0.009 0.009 0.001 0.00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合计164 ----- 2.663 2.08 墙主体传热阻 (m2.K)/W R0 = Ri+∑R+Re = 2.823注:Ri取0.11,Re取0.05 浅饰面附加热阻Rs 0.00 墙主体传热系数 W/( m2.K) K = 1/(R0+Rs) = 0.352.热桥主体部位热工计算:热桥类型1(柱): 钛锌板各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 m.K)修正系数修正后导热系数W/( m.K)蓄热系数SW/( m2.k)修正后蓄热系数SW/( m2.k)热阻值R(m2.K)/W热惰性指标D=R.S钛锌板 1 110.000 1.00 110.000 112.376 112.376 0.000 0.00 通风降噪网 6 0.067 1.00 0.067 0.093 0.093 0.090 0.01 防水层 3 0.170 1.00 0.170 3.330 3.330 0.018 0.06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空气层2 30 0.230 1.00 0.230 0.093 0.093 0.130 0.01 岩棉120 0.045 1.10 0.050 0.750 0.825 2.424 2.00合成纤维无纺布一层 1 1.000 1.00 1.000 0.009 0.009 0.001 0.00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合计164 ----- 2.663 2.08 热桥传热阻 (m2.K)/W R0 = Ri+∑R+Re = 2.823 注:Ri取0.11,Re取0.05 浅饰面附加热阻Rs 0.00 热桥传热系数 W/( m2.K) K = 1/(R0+Rs) = 0.35各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导热系数W/( m.K)修正系数修正后导热系数W/( m.K)蓄热系数SW/( m2.k)修正后蓄热系数SW/( m2.k)热阻值R(m2.K)/W热惰性指标D=R.S石灰,水泥,砂,砂浆25 0.870 1.00 0.870 10.750 10.750 0.029 0.31 钢筋混凝土250 1.740 1.00 1.740 17.200 17.200 0.144 2.47 保温砂浆1 20 0.290 1.00 0.290 4.440 4.440 0.069 0.31 粉刷石膏抹灰压入网格布4 0.760 1.00 0.760 9.440 9.440 0.005 0.05 合计299 -----0.247 3.14 热桥传热阻 (m2.K)/W R0 = Ri+∑R+Re = 0.407注:Ri取0.11,Re取0.05 浅饰面附加热阻Rs 0.00 热桥传热系数 W/( m2.K) K = 1/(R0+Rs) = 2.463.外墙平均热工参数计算:构造类型墙主体柱梁门窗过梁面积(m2) 3637.16 6.20 --百分比(%)99.83 0.17 --传热系数(W/( m2.K)) 0.35 0.35 --热惰性指标 2.09 2.09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 m2.K)) 0.35外墙平均热惰性指标 2.09标准规定广东夏热冬暖地区(工程设计未能整体完全满足表4.2.2-2、表4.2.4-3、或表4.2.4-4):表4.2.2-2: 轻质外墙K≤0.70表4.2.4-3: 轻质外墙K≤0.70表4.2.4-4: 轻质外墙K≤0.70结论满足要求注:含东西墙体外遮阳当量附加热阻:-(m2·K)/W,浅饰面附加热阻:-(m2·K)/W其中,东向墙体:构造类型墙主体柱梁门窗过梁面积(m2) 734.54 4.75 --百分比(%)99.36 0.64 --传热系数(W/( m2.K)) 0.35 0.35 --热惰性指标 2.09 2.09 --东向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 m2.K)) 0.35东向外墙平均热惰性指标 2.09注:含东西墙体外遮阳当量附加热阻:-(m2·K)/W,浅饰面附加热阻:-(m2·K)/W西向墙体:构造类型墙主体柱梁门窗过梁面积(m2) 858.30 ---百分比(%)100.00 ---传热系数(W/( m2.K)) 0.35 ---热惰性指标 2.09 ---西向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 m2.K)) 0.35西向外墙平均热惰性指标 2.09注:含东西墙体外遮阳当量附加热阻:-(m2·K)/W,浅饰面附加热阻:-(m2·K)/W南向墙体:构造类型墙主体柱梁门窗过梁面积(m2) 1029.44 1.45 --百分比(%)99.86 0.14 --传热系数(W/( m2.K)) 0.35 0.35 --热惰性指标 2.09 2.09 --南向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 m2.K)) 0.35南向外墙平均热惰性指标 2.09注:含浅饰面附加热阻:-(m2·K)/W北向墙体构造类型墙主体柱梁门窗过梁面积(m2) 1014.87 ---百分比(%)100.00 ---传热系数(W/( m2.K)) 0.35 ---热惰性指标 2.09 ---北向外墙平均传热系数(W/( m2.K)) 0.35北向外墙平均热惰性指标 2.09注:含浅饰面附加热阻:-(m2·K)/W4.外墙主体隔热性能计算:构造名称朝向计算温度钛锌板东34.46钛锌板西35.59标准规定东莞地区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限值:35.60度结论满足要求七、屋顶1.屋顶主体部位热工计算:屋顶类型1: 平屋面各层材料名称厚度mm 导热系数W/( m.K)修正系数修正后导热系数W/( m.K)蓄热系数SW/( m2.k)修正后蓄热系数SW/( m2.k)热阻值R(m2.K)/W热惰性指标D=R.S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通风降噪网 6 0.067 1.00 0.067 0.093 0.093 0.090 0.01 岩棉120 0.045 1.10 0.050 0.750 0.825 2.424 2.00 合成纤维无纺布一层 3 1.000 1.00 1.000 0.009 0.009 0.003 0.00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合计131 ----- 2.517 2.01 屋顶传热阻 (m2.K)/W R0 = Ri+∑R+Re = 2.677注:Ri取0.11,Re取0.05 当量附加热阻Rf 0.00 屋顶传热系数 W/( m2.K) K = 1/(R0+Rf) = 0.37隔热性能计算东莞地区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限值:35.60度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35.50度满足要求面积(m2)1586.66屋顶类型2: 斜屋面各层材料名称厚度mm导热系数W/( m.K)修正系数修正后导热系数W/( m.K)蓄热系数SW/( m2.k)修正后蓄热系数SW/( m2.k)热阻值R(m2.K)/W热惰性指标D=R.S钛锌板 1 110.000 1.00 110.000 112.376 112.376 0.000 0.00 通风降噪网 6 0.067 1.00 0.067 0.093 0.093 0.090 0.01 防水层 3 0.170 1.00 0.170 3.330 3.330 0.018 0.06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空气层2 30 0.230 1.00 0.230 0.093 0.093 0.130 0.01 岩棉120 0.045 1.10 0.050 0.750 0.825 2.424 2.00 合成纤维无纺布一层 1 1.000 1.00 1.000 0.009 0.009 0.001 0.00 建筑钢材 1 58.200 1.00 58.200 126.284 126.284 0.000 0.00 合计164 ----- 2.663 2.08 屋顶传热阻 (m2.K)/W R0 = Ri+∑R+Re = 2.823注:Ri取0.11,Re取0.05 当量附加热阻Rf 0.00 屋顶传热系数 W/( m2.K) K = 1/(R0+Rf) = 0.35隔热性能计算东莞地区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限值:35.60度屋顶内表面最高温度:35.45度满足要求面积(m2)2205.182.屋顶平均热工参数计算:面积 (m2)平均传热系数 (W/( m2.K)) 平均热惰性指标 (D=R.S)3791.84 0.36 2.06 标准规定广东夏热冬暖地区(工程设计未能整体完全满足表4.2.2-2、表4.2.4-3、或表4.2.4-4):表4.2.2-2: 轻质屋面K≤0.40表4.2.4-3: 轻质屋面K≤0.40表4.2.4-4: 轻质屋面K≤0.40结论满足要求八、架空或外挑楼板无架空楼板九、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1.外窗类型列表:类型传热系数遮阳系数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 3.20 0.50夹胶中空玻璃(6Low-E+0.76胶+6普通玻璃+12空气+6透明) 3.00 0.452.窗墙面积比计算:东向:外墙面积(m2) 外窗面积(m2) 朝向窗墙比朝向平均综合遮阳系数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比1179.43 435.94 0.37 0.50 3.04 0.62标准规定广东夏热冬暖地区(工程设计未能整体完全满足表4.2.2-2、表4.2.4-3、或表4.2.4-4):表4.2.2-2: 平均窗墙面积比:0.3<Cm≤0.4, K应≤3.50, Sw应≤0.40表4.2.4-3: 平均窗墙面积比:0.3<Cm≤0.4, K应≤4.50, Sw应≤0.42表4.2.4-4: 平均窗墙面积比:0.3<Cm≤0.4, K应≤4.50, Sw应≤0.40当窗墙面积比<0.40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0.4结论不满足要求西向:外墙面积(m2) 外窗面积(m2) 朝向窗墙比朝向平均综合遮阳系数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比1280.65 420.16 0.33 0.50 3.02 0.62标准规定广东夏热冬暖地区(工程设计未能整体完全满足表4.2.2-2、表4.2.4-3、或表4.2.4-4):表4.2.2-2: 平均窗墙面积比:0.3<Cm≤0.4, K应≤3.50, Sw应≤0.40表4.2.4-3: 平均窗墙面积比:0.3<Cm≤0.4, K应≤4.50, Sw应≤0.38表4.2.4-4: 平均窗墙面积比:0.3<Cm≤0.4, K应≤4.50, Sw应≤0.36当窗墙面积比<0.40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0.4结论不满足要求南向:外墙面积(m2) 外窗面积(m2) 朝向窗墙比朝向平均综合遮阳系数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比1544.72 509.79 0.33 0.50 3.04 0.62标准规定广东夏热冬暖地区(工程设计未能整体完全满足表4.2.2-2、表4.2.4-3、或表4.2.4-4):表4.2.2-2: 平均窗墙面积比:0.3<Cm≤0.4, K应≤3.50, Sw应≤0.40表4.2.4-3: 平均窗墙面积比:0.3<Cm≤0.4, K应≤4.50, Sw应≤0.42表4.2.4-4: 平均窗墙面积比:0.3<Cm≤0.4, K应≤4.50, Sw应≤0.40当窗墙面积比<0.40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0.4结论不满足要求北向:外墙面积(m2) 外窗面积(m2) 朝向窗墙比朝向平均综合遮阳系数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比1358.93 342.74 0.25 0.50 3.06 0.62标准规定广东夏热冬暖地区(工程设计未能整体完全满足表4.2.2-2、表4.2.4-3、或表4.2.4-4):表4.2.2-2: 平均窗墙面积比:0.2<Cm≤0.3, K应≤4.70, Sw应≤0.54表4.2.4-3: 平均窗墙面积比:0.2<Cm≤0.3, K应≤5.00, Sw应≤0.57表4.2.4-4: 平均窗墙面积比:0.2<Cm≤0.3, K应≤5.00, Sw应≤0.52当窗墙面积比<0.40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0.4结论满足要求3.外窗及玻璃幕墙气密性等级判定:围护结构气密性等级标准规定结论外窗5级气密性等级应不低于 6 级不满足要求玻璃幕墙3级气密性等级应不低于 4 级不满足要求4.外窗分类按朝向统计:窗类别编号面积(m2)窗遮阳系数夏季外遮阳系数综合遮阳系数朝向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76.50 0.50 1.00 0.50 东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6中91.03 0.50 1.00 0.50 南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99.85 0.50 1.00 0.50 北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6中透光Low-E+12空气+6透明)35.40 0.50 1.00 0.50 西夹胶中空玻璃(6Low-E+0.76胶+6普通玻璃+12空气+6透明)418.76 0.45 1.00 0.45 南夹胶中空玻璃(6Low-E+0.76胶+6普通玻璃+12空气+6透明)242.89 0.45 1.00 0.45 北夹胶中空玻璃(6Low-E+0.76胶+6普通玻璃+12空气+6透明)359.44 0.45 1.00 0.45 东夹胶中空玻璃(6Low-E+0.76胶+6普通玻璃+12空气+6透明)384.76 0.45 1.00 0.45 西十、天窗类型传热系数K 遮阳系数SC 标准规定结论钢化夹胶玻璃(Low-E10+普通钢化玻璃10) 4.00 0.50广东夏热冬暖地区(工程设计未能整体完全满足表4.2.2-2、表4.2.4-3、或表4.2.4-4):表4.2.2-2: K≤3.50, Sc≤0.31表4.2.4-3: K≤3.50, Sc≤0.31表4.2.4-4: K≤3.50, Sc≤0.31不满足要求天窗面积屋顶面积天窗屋顶面积比(%)标准规定结论164.00 3955.84 4.15 天窗屋顶面积比≤20% 满足要求十一、规定性指标结论(一)外窗不满足标准要求。

合金屋面设计计算书模板

合金屋面设计计算书模板

岳阳五星宾馆铝镁锰合金屋面设计计算书设计:审核:批准:广东大潮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08月一、铝镁锰合金屋面受力计算1.设计依据《金属屋面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冷弯薄壁钢结构技术规程》(GBJ18-87)《压型金属板设计与施工规程》(YBJ216-88)《模压金属板设计和建造规范》(YBJ216)《铝材和铝合金模压板》(GB6891-8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7)《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2000)《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3880-9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2.设计荷载:(1)恒载标准值:屋面板(含避雷系统)自重: 0.025/m2(2)活载标准值: 0.5kN/m2(3)雪荷载标准值: 0.45kN/m2(4)风荷载:基本风压: 0.35kN/m2高度变化系数:μz=1.184(h≈17m)μz=1.084(h≈13m)风载体型系数,计算点统一取: -1.3风压标准值: -0.585kN/m23.设计原则:(1)结构要求:首先满足建筑、结构使用功能要求。

(2)功能要求:考虑结构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3)结构设计理论: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截面。

(4)结构计算模型:考虑屋面板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强度和挠度按受弯构件计算;并考虑温度和地震效应的影响。

强度和挠度按弹性五跨连续梁模型计算内力,按薄壁构件验算截面。

4.设计所采用计算方法及公式:(1)荷载组合:a. 当活荷载≥雪荷载时: 恒荷载+活荷载b. 当活荷载<雪荷载时: 恒荷载+活荷载c.考虑风荷载最不利组合: 恒荷载+风荷载d.考虑检修荷载组合:恒荷载+检修荷载(2)内力分析:按弹性理论分析,在活荷载作用下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在雪荷载作用下考虑满跨布置,并考虑积雪效应,检修荷考虑作用在跨中,并沿板纵向(板铺方向)换算成一个波峰宽方向的线荷载后,再按集中荷载计算。

金属屋面系统深化设计指导教材

金属屋面系统深化设计指导教材

一、工程概况南京奥体中心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体育建筑群,主要由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中心组成。

建筑大部分采用钢筋砼的板、梁柱体系,钢结构屋架,采用铝制屋面板防水,大部分屋面都为双曲面,汇水天沟都为坡天沟。

屋面采用先进的负压虹吸雨水排放系统。

本设计为网球中心的屋面系统设计。

二、精工HVS直立锁边铝镁锰合金屋面系统:随着钢结构建筑在国内的蓬勃发展, 特别是一些大跨度会展、机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已是钢结构一统天下的时代,对于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功能式的,更加体现出建筑的各性化、艺术化。

但国内的现有的传统围护材料,特别是屋面材料在造型的适应性、防水性、耐久性方面已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而该类屋面系统往往依赖于进口,严重制约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而精工钢构作为国内大型的综合型钢结构合资企业凭借自已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合资方在该领域先进生产工艺及丰富的施工经验并且吸取国外同类屋面板的优点开发出HVS系列直立锁边铝合金屋面系统,经过多项工程的应用已经具有较为完善的配套体系及施工经验填补国内空白,带来了国内金属屋面板发展的新阶段,从而更加进一步推进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三、设计依据及参照规范:1、本设计根据【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网球中心屋面系统工程招标文件】。

2、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变更通知单及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网球中心屋面系统工程答疑书。

3、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网球中心屋面系统心工程招标施工图。

4、金属屋面技术规范《金属屋面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程》JGJ133-20015、建筑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1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供水和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8版)6、材料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2000金属屋面系统深化设计说明《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化学成分》GB/T3190《碳素结构钢》GB700-8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1597《平面钢化玻璃》GB/T9963-1998《铝及铝合金板材》GB/T3880-1997《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JC133-2000《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型实芯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GB10711 《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CJ14-1999《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167767、检测方法《硬质泡沫塑料吸水率试验方法》(GB8801-88)《绝缘材料稳态热阴及有关特性的测定》(GB10294-88)《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GB/T6343-95)《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GB8811-88)《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GB8813-88)8、其他规范及要求《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80-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等…..四、场地及自然条件:1、场地简况:该工程位于江苏省,东经118°48’,北纬32°00’2、自然条件:a、降水量:平均年总降水量:1034.1mm1日最大降水量:192.1mm1小时最大降水量:60.7mmb、气温:最低温度-9.0℃,最冷月平均3.0℃最高40.7℃温度,最热月平均32.0℃c、相对湿度:最冷月平均73%最热月平均81%五、荷载取值:1、屋面恒载:屋面板:0.3 KN/m2(包含屋面板、底板、避雷系统、保温棉)2、屋面活载:0.30KN/m23、雪荷载:0.65KN/m24、基本风压0.45KN/m25、屋面局部检修活荷载标准值为:1.0KN/m26、地震基本烈度: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单位:扬州美科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名称:扬州市科技馆金属屋面工程热工性能计算书计算:校对:审核:江苏华磊装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9月25日目录一、计算说明 (3)二、屋面采光顶热工性能计算书 (6)三、屋面铝镁锰板热工性能计算书 (19)计算说明(一)本计算概况: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工程所在城市:扬州(二)参考资料:《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三)计算基本条件: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 in=20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室内空气温度 T in=25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太阳辐射照度 I s=500 W/m2(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

(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 out=25 ℃。

(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室内环境温度 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 T out=0 ℃或 T out=-10 ℃或 T out=-20 ℃室内相对湿度 RH=30% 或 RH=60%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20 W/室外风速 V=4 m/s(7)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q in=α·I sq in通过框传向室内的净热流(W/m2);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I s太阳辐射照度 =500 W/m2。

4.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门窗框或幕墙框与墙的连接界面应作为绝热边界条件处理。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有关规定:(1)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应按表4.2.1确定。

气候分区代表性城市严寒地区A区海伦、博克图、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富锦、哈尔滨、牡丹江、克拉玛依、佳木斯、安达严寒地区B区长春、乌鲁木齐、延吉、通辽、通化、四平、呼和浩特、抚顺、大柴旦、沈阳、大同、本溪、阜新、哈密、鞍山、张家口、酒泉、伊宁、吐鲁番、西宁、银川、丹东寒冷地区兰州、太原、唐山、阿坝、喀什、北京、天津、大连、阳泉、平凉、石家庄、德州、晋城、天水、西安、拉萨、康定、济南、青岛、安阳、郑州、洛阳、宝鸡、徐州夏热冬冷地区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汉、黄石、岳阳、汉中、安康、上海、杭州、宁波、宜昌、长沙、南昌、株洲、零陵、赣州、韶关、桂林、重庆、达县、万州、涪陵、南充、宜宾、成都、贵阳、遵义、凯里、绵阳夏热冬暖地区福州、莆田、龙岩、梅州、兴宁、英德、河池、柳州、贺州、泉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汕头、海口、南宁、北海、梧州(2)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表4.2.2-1、表、表、表、表以及表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 m。

表4.2.2-4 夏热冬冷地区甲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 W/(m2·K) 屋面≤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W/(m2·K)遮阳系数SC(东、西/南/北向)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窗墙面积比≤≤≤—<窗墙面积比≤≤≤<窗墙面积比≤≤≤<窗墙面积比≤≤≤<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注:有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无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

表4.2.2-6 不同气候区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气候分区围护结构部位热阻 R (m2·K)/W严寒地区A区地面: 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采暖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严寒地区B区地面: 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采暖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寒冷地区地面: 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采暖、空调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夏热冬冷地区地面≥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夏热冬暖地区地面≥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注:周边地面系指距外墙内表面2米以内的地面;地面热阻系指建筑基础持力层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地下室外墙热阻系指土壤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

(2)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屋面采光顶热工性能计算书一、基本计算参数:本计算为屋面系统的热工性能计算。

1.屋面计算单元的有关参数总宽: W=5200 mm总高: H=5600 mm屋面计算单元的总面积: A t=W×H= m屋面计算单元的玻璃总面积: A g= m2屋面计算单元的框总面积: A f= m2屋面计算单元的玻璃区域周长: lψ= m二、屋面计算单元的传热系数计算:1.框的传热系数U f框的传热系数U f:可以通过输入数据,用二维有限单元法进行数字计算,得到窗框的传热系数。

在没有详细的计算结果可以应用时,可以应用按以下方法得到窗框的传热系数。

本系统中给出的所有的数值全部是窗垂直安装的情况。

传热系数的数值包括了外框面积的影响。

计算传热系数的数值时取内表面换热系数h in=(m2·K)和外表面换热系数h out=23 W/(m2·K)。

(1) 塑料窗框:表 带有金属钢衬的塑料窗框的传热系数(2) 木窗框木窗框的U f 值是在水气含量在12%的情况下获得,窗框厚度d f 的定义见图,U f 的数值可以从图中选取。

图木窗框以及金属-木窗框的热传递与窗框厚度d f 的关系窗框材料 窗框种类U f [W/(m 2·K)]聚胺脂带有金属加强筋 型材壁净厚度≥5mmPVC 腔体截面从室内到室外为两腔结构,无金属加强筋从室内到室外为两腔结构,带金属加强筋从室内到室外为三腔结构,无金属加强筋图不同窗户系统窗框厚度d f 的定义(3) 金属窗框:框的传热系数U f 的数值可以通过下列步骤计算获得: 1)金属窗框U f 的传热系数公式为: ed e e f f id i i f f A h A R A h A U ,,,,1++=(JGJ/T 151-2008 )式中:, A d,e , A f,i , A f,e ——窗各部件面积(m 2),其定义如图3.2.2所示;图3.2.2 窗各部件面积划分示意图h i ——窗框的内表面换热系数[W/(m 2·K )]; h e ——窗框的外表面换热系数[W/(m 2·K)];R f ——窗框截面的热阻[当隔热条的导热系数为~(m·K) ] (m 2·K/W)。

2)金属窗框截面的热阻R f 按下式计算: 17.01-=f f U R (JGJ/T 151-2008 ) 没有隔热的金属框,使用U f0 = W/(m 2·K);具有隔热的金属窗框,U f0的数值从图中粗线中选取,图、为两种不同的隔热金属框截面类型示意。

图中,带隔热条的金属窗框适用的条件是:f jjb b2.0≤∑ (JGJ/T 151-2008 )式中:d ——热断桥对应的铝合金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mm);b j ——热断桥j 的宽度(mm); b f ——窗框的宽度(mm)。

图带热断桥的金属窗框的传热系数值图截面类型1(采用导热系数低于(m·K)的隔热条)图 截面类型2(采用导热系数低于(m·K)的泡沫材料)图中,采用泡沫材料隔热金属窗框的适用条件是:f jjb b3.0≤∑ (JGJ/T 151-2008 )其中:d ——热断桥对应的铝合金截面之间的最小距离(mm);b j ——热断桥j 的宽度 (mm); b f ——窗框的宽度(mm)。

框的传热系数: U f = W/2.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主要描述了在窗框、玻璃和间隔层之间交互作用下附加的热传递,线性热传递传热系数ψ主要受间隔层材料传导率的影响。

在没有精确计算的情况下,可采用表估算窗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窗框材料双层或者三层未镀膜充气或者不充气中空玻璃ψ [ W/m·K]双层Low-E 镀膜三层采用两片Low-E 镀膜 充气或者不充气中空玻璃ψ ( W/m·K)木窗框和塑料窗框带热断桥的金属窗框 没有断桥的金属窗框注:这些值用来计算低辐射的中空玻璃窗,U g=(m 2·K),以及更低传热系数的中空玻璃。

线传热系数ψ= W/ 3.玻璃的传热系数U g玻璃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基本公式 (1)一般原理本方法是以下列公式为计算基础的: ti e h h h U 1111++= (JGJ 113-2009 A.0.1-2) 式中e h ——玻璃的外表换热系数[W/(m 2·K)];i h ——玻璃的内表换热系数[W/(m 2·K)];t h ——多层玻璃系统导热系数[W/(m 2·K)]。

多层玻璃系统导热系数按下式计算:m Mm M Ns s t r d h h ∑∑==+=1111 (JGJ 113-2009 A.0.2-1)式中s h ——气体空隙的导热率[W/(m 2·K)];N ——气体层的数量;M ——材料层的数量;m d ——每一个材料层的厚度(m); m r ——每一个材料层的热阻(m·K/W)。

气体间隙的导热率按下式计算:r g s h h h += (JGJ 113-2009 A.0.2-2) 式中r h ——辐射导热系数[W/(m 2·K)];g h ——气体的导热系数(包括传导和对流) [W/(m 2·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