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漂&亚漂

合集下载

漂白粉的制造原理

漂白粉的制造原理

漂白粉的制造原理
漂白粉是一种常用于漂白衣物和去除污渍的化学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氯或过氧化物。

具体的制造原理如下:
1. 氯漂粉制造原理:
氯漂粉的主要成分是氯离子(Cl-)。

制造过程分为两个步骤:氯气生成和氯化物的反应。

a. 氯气生成:将氯化钠(NaCl)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电解(电解槽)产生氯气(Cl2)和氢气(H2)。

该过程中的电解方程式为:2NaCl + 2H2O -> 2NaOH + Cl2 + H2。

b. 氯化物的反应:将产生的氯气通入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NaOCl)。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l2 + 2NaOH -> NaOCl + NaCl + H2O。

2. 过氧化物漂粉制造原理:
过氧化物漂粉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H2O2)。

制造过程分为两个步骤:过氧化氢的合成和稳定化处理。

a. 过氧化氢的合成:将氢气(H2)与氧气(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合成过氧化氢(H2O2)。

该合成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是铂、钯等。

该过程的方程式
为:H2 + O2 -> H2O2。

b. 稳定化处理:过氧化氢是不稳定的,容易分解,因此需要进行稳定化处理。

稳定剂如二磷酸三钠(Na5P3O10)和亚硝酸钠(NaNO2)通常被添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以延迟分解反应的发生。

以上就是漂白粉的制造原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

漂白剂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漂白剂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漂白剂的工作原理和分类参考资料:中国环保网/trade/supply/index--1000100310021008--.htm吸收液用氯化汞与氯化钠作用生成四氯汞钠,当样品中的SO2与吸收液作用之后,生成一种稳定的络合物(可防止SO2的损失),这种络合物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SO2浓度成正比,可在580nm下比色测定。

常用的氧化漂白剂有两种:一种是含氯漂白剂,另一种是含氧漂白剂。

一、含氯漂白剂,简称氯漂,是能释放活性氯的氧化剂,通常有氯漂水和氯漂粉。

作为漂白剂,它的漂白去污能力比氧漂强,使用氯漂可使布草白度保持及表面净化程度较好,但织物纤维在漂白过程中受到的损伤也比氧漂要大。

为此,在漂白过程中对pH 值、温度、时间和浓度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减少织物受到的损伤。

其中温度对氯漂漂白有显著影响,提高温度,能加快漂白反应速度,缩短漂白时间。

在一定温度下,温度增加7℃左右,漂白速度可增加一倍,温度增加10℃左右漂白速度增加两倍。

专业洗涤工作量大,并希望迅速完成,因此在使用氯漂漂白织物时,通常通过适当升高温度,以提高漂白和洗涤速度。

但洗涤过程中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要注意的是温度过高会使纤维聚合度降低。

一般建议使用氯漂的温度在60-70℃左右,时间为10-15分钟。

二、含氧漂白剂,简称氧漂,通常有氧漂剂和彩漂粉。

它对织物的漂白较温和,一般不会损伤织物,可令白色或有色织物漂白后色泽更亮丽。

常用的含氧漂白剂主要是双氧水和彩漂粉,有较好的漂白作用和杀菌作用。

氧漂是通过在水溶液中经过过羟离子游离出活性氧而产生漂白作用,在常温下,它的漂白速度比较缓慢,为了提高洗涤速率,一般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漂白,既提高了漂白速度,也增加了织物的的去污力和白度。

因此通常使用双氧水洗涤漂白温度控制在80~90℃,漂白时间在10~15min。

在洗衣業上,一般使用的漂白剂,大致可分为二大类:一为氧化漂白剂,一为还原漂白剂。

漂白粉作用原理

漂白粉作用原理

高邮中学高二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李巍审核人:吴含章2016.09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当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某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如果加速度大小在逐渐减小,则物体A. 运动速度逐渐减小B. 运动速度仍逐渐增大C。

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D。

物体运动的方向立即反向2.如图是某质点沿直线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对于该图线的认识正确的是A。

0~2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3 s时,质点的速度为2 m/sC. 0~2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 2 s~4 s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3。

1971年7月26号发射的阿波罗-15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航员斯特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定月球上是真空)A。

铁锤和羽毛运动的加速度都等于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B。

铁锤和羽毛同时落地,运动的加速度相同但不等于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C。

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D。

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了外力作用B. 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D. 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5.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

已知两个力的合力F=10 N,其中一个分力F1=16 N,则另一个分力F2可能是A. 5 NB. 7 N C。

1 N D。

洗衣液的漂白原理化学

洗衣液的漂白原理化学

洗衣液的漂白原理化学洗衣液的漂白原理主要有两种:氯漂和氧漂。

氯漂是指使用含氯化合物的洗衣液来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和变黄。

含氯化合物主要有次氯酸钠(N a C l O)和次氯酸钠的盐酸溶液(N a C l O+H C l)。

氯漂的原理是次氯酸(C l O-)能够与衣物上的染料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使染料分子变为无色的物质。

次氯酸起到氧化剂的作用,通过释放氯离子(C l-)来实现漂白效果。

氯离子能够与染料分子中的双键或芳香环结构发生反应,断裂染料分子的结构,使染料分子失去颜色。

氧漂是指使用氧化剂来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和变黄,最常见的氧化剂是过氧化氢(H2O2)或双氧水。

氧漂的原理是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与染料分子中的双键或芳香环结构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染料分子失去颜色。

过氧化氢在酸性环境中可以释放氧气,并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以有效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和变黄。

氯漂和氧漂在洗衣液中的应用形式有所不同。

氯漂一般以漂白粉的形式出现,漂白粉中含有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钠的盐酸溶液。

而氧漂则以液体的形式出现,具体成分常为过氧化氢或双氧水。

在实际使用中,一些洗衣液会结合使用氯漂和氧漂,以增加漂白效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漂白剂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衣物、皮肤和环境产生损害。

使用洗衣液时需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使用,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误食,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总结起来,洗衣液的漂白原理主要有氯漂和氧漂两种。

氯漂通过释放氯离子与染料分子反应,使其失去颜色;氧漂则通过过氧化氢的氧化作用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和变黄。

使用洗衣液时需注意正确使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氯漂粉,又称漂白粉,是一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

它可以有效去除污渍、漂白衣物,还可以对家庭环境进行消毒。

然而,由于氯漂粉是一种化学制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在使用氯漂粉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正确的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首先,使用氯漂粉时需要注意稀释比例。

一般来说,氯漂粉的稀释比例为1:100,也就是说,每100毫升的水中加入1克氯漂粉。

在清洁卫生间、厨房等需要消毒的地方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稀释比例。

但是,氯漂粉不宜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其次,使用氯漂粉时需要保持通风良好。

由于氯漂粉具有刺激性气味,长时间接触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氯漂粉时,应打开窗户或者使用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氯漂粉对人体的危害。

另外,使用氯漂粉时需要注意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氯漂粉属于腐蚀性物质,如果不慎接触皮肤或者溅入眼睛,可能会引起灼伤和刺激。

因此,在使用氯漂粉时,应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一旦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最后,使用氯漂粉后需要彻底清洗。

在清洁完毕后,应使用清水对使用过氯漂粉的表面进行彻底清洗,以防止残留的氯漂粉对人体和物品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正确使用氯漂粉可以帮助我们清洁消毒,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稀释比例、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以及彻底清洗等细节,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希望大家在使用氯漂粉时能够做到安全使用,让家庭环境更加清洁健康。

氯漂,还是氧漂

氯漂,还是氧漂

干洗业界的代理商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亲历了发生在这个行业的诸多变化。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到的:聚酯纤维开始代替棉质品成为市场主角,今天在许多行业中纯聚酯纤维被广泛使用,有取代棉纤混纺织品的趋势。

随着那些中小企业的合并和改造,隧道洗衣机成为主流,水资源及能源的保持和废水处理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清洁剂的性能将面对新的挑战,向表面活化剂清洁和减少强碱清洁剂的使用。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洗涤化工业似乎还滞留了一个空白,那就是:哪一种漂白方法更好呢?(我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目前使用的两种漂白剂——氯漂和氧漂的功过是非吧。

们将这个评论限定在液体漂白剂范围内)在评论的过程中,以下几个因素是必须照顾到的:漂白效果,织物无损、贮存方法、操作者的自身安全,还有亟需注意的环保问题。

漂白效果怎样?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漂白剂的功能。

在洗涤过程中,漂白是一个最基本的步骤,其功用是在大部分的污渍被去除和冲涮之后,去除最后残留在衣物上的污垢。

传统的漂白循环就是将织物放在清水里“透”,好让溶解了的污垢成分不与漂白剂成分反应而影响清透效果。

漂白剂使污渍分子氧化,使之分解为细微可溶解的分子,随清水冲涮被“透”掉,否则当漂白剂与有色污渍作用后反而会使织物掉色。

液体氯漂剂在化学上是用次氯酸钠处理的一种方法,但是只有12%的次氯酸钠能够起到漂白剂的作用。

在传统洗涤程序中,人们使用75—150ppm浓度的氯漂剂,溶于温度140-150华氏温度的水中,PH值取10.2到10.8之间。

一旦水温和PH值有所降低,氯漂剂的漂白作用会过于强烈。

所以有些人也推荐使用低温水和低PH值(约9.8-10.5)进行氯漂,以便取得最佳漂白效果。

由此可知,这种漂白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环保隐患问题,而且漂白剂使用过头也会损害织物。

液体氧漂剂则是一种使用过氧化氢来实现漂白的方法,它的可漂白成分可达到35%(其中16.5%是活性氧)。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氯漂和氧漂运用于具体的漂白操作,就能看出二者的悬殊所在了。

教你认识彩漂和氯漂的基本知识

教你认识彩漂和氯漂的基本知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教你认识彩漂和氯漂的基本知识导语:在洗涤过程中,漂白是一个最基本的步骤,其功用是在大部分的污渍被去除和冲涮之后,去除最后残留在衣物上的污垢,漂白剂使污渍分子氧化在洗涤过程中,漂白是一个最基本的步骤,其功用是在大部分的污渍被去除和冲涮之后,去除最后残留在衣物上的污垢,漂白剂使污渍分子氧化,使之分解为细微可溶解的分子,随清水冲涮被“透”掉,否则当漂白剂与有色污渍作用后反而会使织物掉色。

一般织物纤维中真丝和羊毛等属于动物纤维,彩漂适用于此类衣物,使用彩漂温度应掌握在450C-600C左右,根据衣物本身及污渍情况有时水温需要达到800C (这种情况很少见);而棉、麻等属于植物纤维,氯漂适用于此类衣物的串色和顽固性污渍的去除,一般用冷水。

而一般“氯漂用于白色、彩漂用于彩色衣物”的说法是不全面的,也就是说氯漂也可以处理有色的棉麻制品。

这里只是个引子,而洗衣店中所遇到此类疑问需要根据衣物、污渍的具体情况而论。

主要成份:过碳酸钠、助剂活性物。

性状:白、蓝色相间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柠檬香味。

用途:洗涤剂添加剂,既具漂白、杀菌、消毒、祛除异味作用,又具有固色增艳作用的清洁洗涤用产品,是洗衣粉的理想伴侣。

包装形式:500g/瓶、25kg/袋或供需双方协商。

执行标准:《Q/02QJS0022005彩漂剂》氯漂粉:稳定、自由流动的粉末状清洁剂,能迅速、彻底地除去白色棉料和聚酯棉混合料上的污渍。

其速溶性可使被清洗的衣服得到均匀的漂白。

逐步控制氯气的释放可保证纤维的安全,延长布料的寿命,提高白色衣服的白度和亮度。

彩漂粉:一种安全的放氧性漂粉。

它含有增白剂,能使白色和彩色的布草更加光亮。

可以有效地在主洗/漂白组合程式中使用,从而缩短洗涤时间。

它也是一种理想的浸泡添加剂,能有效地。

氯漂剂成分

氯漂剂成分

氯漂剂成分氯漂剂是一种常见的清洁剂,主要用于漂白和消毒。

它的主要成分是含氯化合物,通常是次氯酸钠(NaClO)或次氯酸钾(KClO)。

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是氯漂剂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

它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在水中溶解后会产生次氯酸(HClO)和次氯酸钠离子(Na+和ClO-)。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在漂白和消毒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可以与有机物反应,破坏其色素分子结构,从而使其变得无色。

此外,次氯酸还可以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从而起到消毒作用。

次氯酸钾(KClO)次氯酸钾是另一种常见的氯漂剂成分。

它的化学性质与次氯酸钠类似,同样也能产生次氯酸和次氯酸钾离子。

次氯酸钾在漂白和消毒方面的作用与次氯酸钠相似。

它同样能氧化有机物,去除颜色,并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辅助成分除了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钾,氯漂剂还可能包含一些辅助成分,以增强其漂白和消毒效果,改善产品的稳定性和可使用性。

1.漂白助剂:氯漂剂中常添加过氧化氢(H2O2)、过硫酸钠(Na2S2O8)等漂白助剂,以增强漂白效果。

这些漂白助剂可以与次氯酸反应,产生更强的氧化剂,加速有机物的漂白过程。

2.稳定剂:为了防止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钾分解,在氯漂剂中常添加稳定剂,如磷酸盐、硼酸盐等。

这些稳定剂可以延缓次氯酸的分解速度,保持氯漂剂的有效性。

3.pH调节剂:氯漂剂的pH值对其漂白和消毒效果有影响。

为了调节pH值,常添加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或酸性物质(如醋酸),以确保氯漂剂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发挥最佳效果。

4.防腐剂:为了防止氯漂剂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和变质,常添加一些防腐剂,如苯酚、甲酚等。

这些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氯漂剂的保质期。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氯漂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安全:氯漂剂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使用时应戴上手套和眼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同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氯气。

2.遵守使用说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氯漂剂可能具有不同的用法和用量,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上的使用说明,并按照要求正确使用。

氯漂粉的使用方法

氯漂粉的使用方法

氯漂粉的使用方法
氯漂粉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可用于漂白衣物、清洁厨卫用品等。

以下是氯漂粉的使用方法:
1. 漂白衣物:在洗衣机中放入适量的洗涤剂,然后按照洗衣剂的使用说明分别加入衣物和适量的氯漂粉。

注意:氯漂粉的用量应根据衣物数量和污渍程度来决定,一般建议每公斤衣物使用氯漂粉3-5克。

启动洗衣机,进行正常的洗涤程序即可。

2. 清洁厨卫用具:可以将适量的氯漂粉溶解在清水中,然后用刷子、抹布或喷雾器将溶液均匀涂抹在需要清洁的表面上,静置片刻,再用清水冲洗即可。

特别注意:在使用氯漂粉清洁厨房和卫生间时,需注意避免与醋、玻璃清洁剂及其他酸性物质混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3. 消毒水:将适量的氯漂粉溶解在清水中,根据需要调整浓度,一般建议浓度为500ppm。

将溶液装入喷雾器,对需要消毒的表面进行喷洒,或将溶液倒入洗涤盆中进行浸泡,静置约5-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即可。

4. 漂白淋浴帘和地垫:将淋浴帘和地垫浸泡在用水和适量氯漂粉混合的大桶中,静置一段时间(30分钟或更长),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使用氯漂粉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穿戴橡胶手套和口罩,以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氯气。

- 使用时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氯气浓度过高。

- 存放时应远离儿童,防止误服。

- 注意避免与其他酸性物质混用,以防产生有害气体。

以上是氯漂粉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漂白粉作用

漂白粉作用

漂白粉作用漂白粉作用漂白粉,又称氯漂粉,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次氯酸钙(Ca(ClO)2)。

由于其强效的漂白作用,漂白粉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洗涤清洁:漂白粉是一种强力的去污剂,能够有效清除衣物、床上用品、餐具等表面的污渍。

它能分解和消除含碳氢化合物的污渍,如油渍、酱汁渍等,让物品焕然一新。

2. 漂白美白: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能力,可以氧化并去除物体表面的颜色素质,这样就可以使物体白色恢复。

常见的漂白对象包括衣物、餐桌布、鞋类等白色物品。

3. 消毒杀菌:漂白粉的漂白剂成分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和真菌,具有强烈的消毒杀菌作用。

可以用于家庭清洁,如洗手间、厨房和儿童玩具的消毒等,还可以用于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

4. 水处理:漂白粉可以用于水的处理和净化。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残留、异色和异味。

同时,漂白粉还可以除去水中的铁锈、硫化氢和微生物等杂质,提高水质的纯净度。

5. 土壤改良:漂白粉可以用于土壤的改良。

在农业中,漂白粉可以作为一种除草剂,去除土壤中的杂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漂白粉还可以去除土壤中的氧化物和金属杂质,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升土壤的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漂白粉具有强烈的漂白和氧化剂作用,使用时需要小心操作,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在使用漂白粉时,要注意稀释比例和用量,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指导,避免误用导致伤害。

此外,要避免漂白粉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总之,漂白粉通过其强效的漂白和消毒作用,在家庭清洁、洗涤美白、水处理和土壤改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氯漂粉的使用方法

氯漂粉的使用方法

氯漂粉的使用方法氯漂粉是一种常见的清洁产品,主要用于漂白衣物和清洁消毒。

它含有氯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渍和杀灭细菌。

在正确使用和储存的情况下,氯漂粉是安全和有效的清洁工具。

下面是氯漂粉的使用方法。

1. 浸泡:如果你需要漂白一整件衣物,首先在一个合适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适量的氯漂粉。

根据衣物的大小和厚度,你可以根据包装上的指示或你个人的经验来决定加入多少氯漂粉。

搅拌水和氯漂粉,直到它们充分混合,然后将衣物放入浸泡液中。

让衣物浸泡数分钟到数小时,具体取决于你想要达到的效果和衣物的类型。

定期搅拌浸泡液,以确保所有部分都受到均匀的漂白。

2. 漂白:如果只想漂白部分衣物,你可以在一个小容器中混合适量的水和氯漂粉,然后使用纱布或海绵蘸取这个混合物,轻轻地擦拭或涂抹在需要漂白的部位。

让混合物在衣物上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

3. 去污:氯漂粉还可以用于去除顽固污渍。

首先,在一个适合的容器中混合适量的水和氯漂粉,然后将衣物放入其中浸泡。

对于特别顽固的污渍,你可以搅拌浸泡液或轻轻刷洗衣物。

让衣物在浸泡液中浸泡至少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 清洁用具:除了漂白衣物,氯漂粉还可用于清洁厨房和浴室用具。

将适量的氯漂粉溶解在水中,然后用这个混合物擦拭或浸泡用具。

让混合物在表面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

5. 预防措施:在使用氯漂粉时,需要注意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要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以免引起刺激或过敏反应。

使用时最好戴上手套,并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此外,避免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尤其是含有酸的清洁剂,因为这很可能产生有害的气体。

另外,儿童和宠物需要远离氯漂粉,以免误食或接触到。

6. 储存:正确储存氯漂粉也是非常重要的。

将氯漂粉保持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避免阳光直射。

确保容器密封良好,并将其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另外,不要将氯漂粉与食物或药物存放在一起,以防止交叉污染。

如果氯漂粉已过期或结块,不要使用,而是应当及时处理。

漂白粉的作用原理

漂白粉的作用原理

漂白粉的作用原理
漂白粉,又称氯漂,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通过漂白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物体表面的污渍和色素,使之变得洁净和明亮。

那么,漂白粉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化学角度来解析漂白粉的作用原理。

首先,漂白粉的作用原理与次氯酸钠的氧化性质有关。

次氯酸钠在水中会分解
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而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物体表面的有机色素,使其失去颜色。

这种氧化作用可以将有机物中的双键和芳香环氧化成醛基和羧基,从而破坏了色素的结构,使其失去了吸收光线的能力,从而达到漂白的效果。

其次,漂白粉的作用原理还与次氯酸的消毒性质有关。

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杀菌
和消毒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

在漂白过程中,次氯酸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蛋白质,使其失去生存能力。

因此,漂白粉不仅可以去除物体表面的污渍和色素,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保持物体的清洁和卫生。

此外,漂白粉的作用原理还与次氯酸的还原性质有关。

次氯酸可以与还原性物
质发生反应,将其氧化成无色的氧化产物,从而使有色物质褪色。

这种还原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物体表面的污渍和色素,使之变得洁净和明亮。

综上所述,漂白粉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次氯酸的氧化、消毒和还原作用,去
除物体表面的污渍和色素,使之变得洁净和明亮。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漂白粉被广泛应用于衣物、纸张、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漂白粉的作用原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氯漂粉(MSDS)

氯漂粉(MSDS)

氯漂粉(MSDS)
概述
[1]氯漂粉为有机氯漂白剂,是洗衣业内应用最广泛的漂白剂。

溶于水后首先分解出次氯酸(HOCL),次氯酸进一步水解,释放出氧化能力很强、能破坏色素基团从而使色渍消失的初生态氧[O]。

产品性能
氯漂粉具有强烈去渍、去污、漂白、消毒、杀菌功能,不损伤织物,用量少而效果好。

并具优良溶解性及抗硬水能力,能去除顽固色斑,适用于酒店、工厂、医院和事业单位白色织物的去渍脱色。

氯漂粉除了能去掉织物上的色渍外,还对某些污垢的氧化、胶溶作用,达到协助洗涤剂去污的效果。

洗涤程序
在主洗程序中使用,每10 kg干织物视脏污程度加入10-50克,洗涤温度70-80℃,洗涤时间大于5分钟。

在洗涤时不用洗漂分开,可在主洗8-10分钟后加入本品洗涤6-8分钟,然后按照正常洗涤程序操作即可。

另外,在使用氯漂粉时一定要在温度达到60℃以上时才能加入本品,否则极易将织物洗黄。

注意事项
氯漂粉对皮肤具有刺激性,最好戴上胶手套操作。

切勿触及眼睛,如不慎溅入,则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严重者需去医院治疗。

氯漂粉不能和氧漂粉、中和酸剂同时使用,不能用于彩色织物和易掉色的织物。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氯漂粉是一种常用的清洁剂,它具有强力的漂白和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清洁厕所、厨房、地板等各种表面。

然而,由于氯漂粉属于化学制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正确使用氯漂粉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氯漂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氯漂粉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在使用氯漂粉之前,应该穿上橡胶手套和口罩,以防止氯漂粉对皮肤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此外,要确保使用氯漂粉的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因吸入氯气而引起不适。

其次,正确的稀释比例也是确保安全使用氯漂粉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氯漂粉的稀释比例为1,100,也就是说,每升水中加入10克氯漂粉。

在清洁厕所、厨房等地方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量调整稀释比例,但一定要遵循产品说明书上的指导。

另外,使用氯漂粉时要避免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尤其是与含有酸性成分的清洁剂混合使用,因为这样很容易产生有毒气体。

因此,在清洁时,一定要将其他清洁剂充分清洗干净后,再使用氯漂粉进行清洁。

此外,使用氯漂粉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

如果不慎溅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更换衣物。

同时,要避免将氯漂粉接触到眼睛,如果不慎入眼,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最后,使用完氯漂粉后,要将容器盖紧,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氯漂粉属于危险化学品,一定要注意儿童的安全。

另外,使用完毕的氯漂粉容器要妥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氯漂粉作为一种强力的清洁剂,正确使用非常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使用,才能确保清洁效果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大家在使用氯漂粉时能够注意以上几点,做到安全使用,让清洁工作更加高效、安全。

麻布氯漂工艺

麻布氯漂工艺

麻布氯漂工艺《麻布氯漂工艺》1. 历史渊源:从古老到现代的演变1.1 起源于需求其实啊,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麻布了。

那时候的麻布,虽然天然又耐用,但它有个小烦恼,就是容易脏,而且脏了之后很难清洗干净。

最早的时候,人们可能就是简单地用水冲洗,但是效果并不好。

随着人们对清洁和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开始寻找更好的清洗办法。

氯漂工艺的起源,说白了就是人们想让麻布变得更干净、更美观的一种尝试。

1.2 早期的探索在早期,人们偶然发现一些含有氯元素的物质,比如次氯酸盐,有很强的漂白能力。

于是就开始尝试把这些物质用于麻布的清洗。

不过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科学的工艺,都是摸索着来。

就像小孩子在黑暗中摸索着找路一样,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漂白过度啦,把麻布变得太脆弱啦,或者是没有完全去除污渍。

1.3 发展与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错误,麻布氯漂工艺逐渐发展起来。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氯漂的原理,知道了怎样控制氯的浓度、温度、浸泡时间等因素,才能达到最好的漂白效果,同时又不会对麻布造成太大的损害。

这个过程就像是厨师不断调整菜谱的调料用量一样,经过长期的努力,麻布氯漂工艺变得越来越成熟,成为了现代纺织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

2. 制作过程:细致入微的步骤2.1 准备工作首先呢,得挑选合适的麻布。

就像我们去菜市场买菜一样,要挑新鲜的、质量好的。

对于麻布来说,要选择质地均匀、没有破损的。

然后就是准备氯漂液啦。

这可不是随便把含氯的东西混在一起就行的。

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把次氯酸盐等含氯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个比例就像是做菜时盐和糖的比例一样重要。

如果比例不对,要么漂白效果不好,要么就会损坏麻布。

2.2 浸泡过程接下来就是把选好的麻布浸泡在氯漂液里。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麻布洗个特殊的澡。

浸泡的时间可是很有讲究的,不能太短,太短了污渍去不掉;也不能太长,太长了麻布可能会被“泡坏”。

一般来说,就像我们泡茶一样,泡个合适的时间,让氯漂液充分发挥作用。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
氯漂粉是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环境中。

正确使用氯漂粉不仅可以有效清洁和消毒,还可以确保安全和环保。

下面将介绍氯漂粉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
一产品。

首先,使用氯漂粉前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浓度。

一般来说,家庭清洁可以选择5%左右的浓度,而工业环境可能需要更高浓度的
氯漂粉。

在使用氯漂粉时,需要按照正确的比例稀释,避免使用过
高浓度的氯漂粉,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其次,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的配比和使用工具。

在清洁和
消毒时,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配比将氯漂粉与水稀释,然后使用专
业的清洁工具进行清洁。

在稀释氯漂粉时,需要注意将氯漂粉均匀
地溶解在水中,避免出现浓度不均匀的情况。

另外,使用氯漂粉时需要注意保护措施。

氯漂粉是一种化学品,对皮肤和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佩戴手套、口
罩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氯漂粉。

另外,使用后需要及时清洗
手部和身体,避免残留氯漂粉对皮肤造成伤害。

最后,使用氯漂粉后需要正确处理残余物。

在清洁和消毒结束后,需要将使用过的清洁工具和残余的氯漂粉进行妥善处理,避免
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需要保持通风,让残余的氯漂粉蒸发,避
免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

总的来说,正确使用氯漂粉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正确的
配比和使用工具,同时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最后要正确处理残余物。

希望大家在使用氯漂粉时能够注意以上几点,确保安全和环保,让
氯漂粉发挥最大的清洁和消毒效果。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

氯漂粉正确使用方法氯漂粉是一种常见的家用清洁剂,它具有强力的漂白和消毒功效,可以有效清除衣物和表面的污渍,同时还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然而,由于氯漂粉属于化学制剂,如果不正确使用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正确使用氯漂粉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氯漂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要注意正确的稀释比例。

一般来说,氯漂粉的稀释比例为1:1000,也就是说,每升水中加入1克氯漂粉。

在使用氯漂粉时,一定要按照这个比例进行稀释,不要过量使用,以免对衣物或物品造成损害。

其次,要注意使用氯漂粉的时间和温度。

一般情况下,氯漂粉的漂白效果在25℃左右的温度下最佳,因此最好在温水中使用。

此外,漂白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在15-30分钟左右即可,过长的时间可能会导致衣物受损。

另外,使用氯漂粉时要注意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使用,尤其是漂白剂和酸性清洁剂的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清洁时,一定要将其他清洁剂清洗干净后再使用氯漂粉。

此外,使用氯漂粉时要注意保护皮肤和呼吸系统。

在稀释氯漂粉或清洁时,最好戴上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氯漂粉,同时避免吸入氯漂粉的气味。

最后,使用完氯漂粉后,要及时清洗干净容器和工具,并将残留的氯漂粉妥善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儿童误食或接触。

总之,氯漂粉是一种强力的清洁剂,正确使用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稀释比例、时间和温度、避免混合使用、保护皮肤和呼吸系统,以及妥善保存和清洁工具。

希望大家在使用氯漂粉时能够注意这些细节,确保清洁效果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漂白粉漂白原理方程式

漂白粉漂白原理方程式

漂白粉漂白原理方程式漂白粉,又称氯漂粉,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它能够有效去除衣物、纸张、食品等物品上的污渍,使其恢复洁净。

那么,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方程式进行详细介绍。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次氯酸氢钠(NaClO2)。

漂白粉能够发挥漂白作用的原理是通过次氯酸离子(ClO-)的氧化性。

当漂白粉溶解在水中时,次氯酸钠和次氯酸氢钠会分解成次氯酸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而次氯酸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物质上的有色物质,使其失去颜色,从而达到漂白的效果。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方程式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以漂白棉布为例,漂白粉的漂白过程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来描述:2NaClO + 2H2O → 2NaOH + Cl2 + O2。

在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漂白粉(NaClO)在水(H2O)中分解为氢氧根离子(OH-)、氯气(Cl2)和氧气(O2)。

氯气和氧气的产生使得有色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失去颜色,从而实现漂白的效果。

除了氧化作用外,漂白粉还可以通过还原作用来实现漂白的效果。

例如,对于含有还原性染料的物质,漂白粉可以与染料发生还原反应,使染料分子失去色素基团,从而达到漂白的效果。

总的来说,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通过次氯酸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来去除物质上的有色物质,使其失去颜色,从而实现漂白的效果。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方程式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漂白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在使用漂白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漂白粉属于强氧化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避免吸入其气体。

其次,漂白粉不宜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最后,使用漂白粉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使用,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衣物或其他物品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漂白粉通过次氯酸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来实现漂白的效果,其漂白原理方程式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漂白过程。

氯漂工艺流程

氯漂工艺流程

氯漂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温水浸泡:将衣物放入温水中进行初步清洁和湿润。

2.酸洗:使用酸性物质如黑皂,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

3.黑皂洗净:再次清洗衣物,确保所有杂质都被清除。

4.氯漂:利用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来破坏染料和污渍的结构,达到清洁或褪色
效果。

5.清洗: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和水彻底冲洗衣物,去除残留的氯漂液。

6.氧漂:在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或其他氧化剂,进一步漂白衣物。

7.清洗:重复清洗过程,确保没有残留的漂白剂。

8.柔软剂处理:添加柔软剂,让衣物更加柔顺舒适。

9.漂洗:最后一次使用水和洗涤剂进行漂洗,中和剩余的化学物质。

10.烘干:将漂洗后的衣物放在干燥器中脱水,然后烘干,以完成整个工艺流程。

以上步骤可以帮助获得衣物洁白、鲜艳的外观以及柔软的手感。

洗衣房用氯漂粉和彩漂粉的简介

洗衣房用氯漂粉和彩漂粉的简介

洗衣房用氯漂粉和彩漂粉的简介一、氯漂粉1.简述氯漂白剂为能释放活性氯的氧化剂。

作为漂白剂,它的去污能力比氧漂强,使用范围更广。

在低温,高硬水,漂白时间短情况下,仍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氯漂对细菌杀灭效果佳,可同时作为去渍漂白剂与杀菌消毒剂。

它对纤维和染料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对直接染料与酸性燃料有褪色作用),对含蛋白质纤维(羊毛、毛绒、丝等)损伤严重,对尼龙等弹性纤维也有损害,但对大多数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影响程度不大,分散染料与还原染料也不易褪色,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

2.配方设计原则(1)对于各种色素具有强氧化剂,可有效去除各种色素污渍。

(2)通过各种有效成分的配合,可控制氯的释放,减轻对织物的损伤。

(3)对织物有消毒作用。

(4)适用于大多数白色重垢物的漂洗,如棉、混纺及化纤。

(5)固体能低温迅速溶解,加速漂白作用。

(6)药效稳定、漂白均匀、易于漂洗。

(7)贮存稳定性好。

有效氯在有效贮存期内变化不大。

二、彩漂粉1.简述很多织物上的污垢,并不能用简单的洗涤方法除去,尤其是有色重垢,当洗涤不理想时,会严重影响洗涤效果。

在洗涤过程中经常采用漂白工艺来氧化或还原有色污垢。

漂白工艺采用的洗涤剂为漂白剂,在正常洗涤过程中,漂白剂都是氧化剂,这些氧化剂氧化织物中的可漂白杂质,使其发色体遭到破坏,并生成可溶性物质,从而使织物恢复本色。

还原漂白剂如亚硫酸盐等常常与有色污垢生成无色物,但日久被空气氧化后又能被还原成有色泽。

氧化漂白剂分为两种:一种是含氧漂白剂,简称氧漂,也称彩票。

这类物质使用时释放出活性氧。

另外一种为含氯漂白剂,简称氯漂,使用时释放出活性氯。

氧漂用于有颜色的布料、对氯漂敏感的织物和化学纤维织物的漂洗。

经漂洗后的白色织物,其颜色更白,有色织物更鲜艳。

氧漂可用来漂白染有果汁、可可、茶、咖啡、红葡萄酒、叶绿茶、胡萝卜素、番茄、化妆品、头发染料、墨水等污物的布料,不伤织物,对染料影响不大。

在使用时,氧漂可与洗衣粉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值得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家用市场上也出现了原来越多的漂白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篇---亚氯酸钠漂白(转)(2010-07-05 11:22:32)转载▼亚氯酸钠是一种较温和的氧化剂,通常情况下不会使纤维受到严重损伤,去杂效果比次氯酸钠和双氧水要好,特别是去除棉粒壳能力尤为显著,可用于棉、合纤及混纺织物的漂白,但不适用于蛋白质纤维的漂白。

亚氯酸钠漂白对设备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并且漂白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因此生产上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多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漂白。

亚氯酸钠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固体含量为80%左右,此外还含有食盐和少量碱。

纯的亚氯酸钠是白色的,但由于含有二氧化氯而成黄绿色,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若遇到有机物,即使在低温下也能燃烧,所以储存时要避免放在易燃物质(如酒精、火油、硫磺等)附近,且要注意防火。

液体亚氯酸钠的含量有10%和25%两种。

在PH=10左右的碱性条件下,可长期贮存而不分解;液体亚氯酸钠不易燃烧,比固体亚氯酸钠容易操作与处理。

亚氯酸钠可溶于水,在20℃时溶解度为40%,水解后,溶液呈弱碱性,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NaClO2+H2O HClO2 + NaOH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HClO2含量逐渐增大,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其分解反应式如下:5ClO2-+2H+——→ 4ClO2+Cl-+2OH-3ClO2-——→ 2ClO3+Cl-ClO2-——→ Cl-+2[O]随着PH值的降低以及温度的升高,亚氯酸钠分解反应速度增加,当PH=2.4~3时,ClO2生成量达到最大值;当PH<4.8时,随PH值降低,ClO3-生成量逐渐增加;Cl-与[O]在pH=2.4时也达到最高峰。

由上述分析可知,亚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主要成分有HClO2、ClO2、ClO3-、Cl-、[O]等,在这些成分中究竟是哪一种成分对漂白起主导作用呢?一般认为Cl-与ClO3-无漂白作用,有人认为是HClO2,有人认为是ClO2,还有认为是新生态氧[O],但公认为亚氯酸的存在是漂白的必要条件,而二氧化氯则是漂白的有效成分。

因为亚氯酸钠的分解速率、亚氯酸和二氧化氯的含量都是随PH值的下降而增加的,所以漂白必须在亚氯酸存在下进行。

但二氧化氯并不是漂白的唯一有效成分,因为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没有二氧化氯产生,此时亚氯酸钠仍具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只是漂白效果差些,这时可能是新生态氧[O]在起作用。

二氧化氯是黄绿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腐蚀性,能侵入人的呼吸道和眼粘膜,对劳动保护不利,对设备腐蚀性强,需用钛板、含钼不锈钢、聚四氟乙烯、聚乙烯以及玻璃纤维强化的聚酯材料、陶瓷等作容器,这就限制了它的发展和应用。

二氧化氯化学性质活泼,不但具有漂白作用,而且还能溶解木质素和果胶物质,因而在漂白过程中去杂能力较强(但不能去除蜡质)。

所以,它对煮练要求低、漂后白度好、手感柔软。

亚氯酸钠对纤维素也可发生氧化作用,但其氧化属于选择性氧化,只氧化纤维素分子链末端的潜在醛基,因而对棉纤维的强度影响不大。

活化剂的选用为了保持亚氯酸钠的稳定性,商品亚氯酸钠都是在碱性条件下保存的,但亚氯酸钠漂白时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

为此,要把亚氯酸钠由碱性调至酸性,就必须进行酸化,这一过程称为活化,所加的酸化剂称为活化剂。

活化剂种类较多,现将常用的活化剂简述如下:①酸类活化剂:酸类活化剂既可采用无机酸(如硫酸、盐酸等),又可采用有机酸(如蚁酸、醋酸、乳酸等)。

无机酸酸性太强,有机酸成本太高,故常采用两者联合使用,通常是先采用无机酸调PH=7左右,然后再用有机酸调至工艺规定的要求。

酸类活性剂能直接使亚氯酸钠溶液的PH值下降,所以在配液槽或浸轧槽内均有大量二氧化氯气体逸出,对劳动保护不利,并且严重腐蚀设备。

为了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浸轧液的稳定性,可在漂液中加入少量的双氧水或肼类物质,如水合肼、硫酸肼等稳定剂,以抑制二氧化氯的生成。

②酯类活化剂:有机酯活化剂如乳酸乙酯、酒石酸二乙酯、醋酸乙酯等。

用其进行活化时,可先将漂液PH 值调至中性左右。

汽蒸时有机酯水解产生有机酸和醇,并且醇也可被氧化成羧酸,使织物上漂液的PH值进一步降低,这样在汽蒸时才释放出酸,对劳动保护有利,但有机酯价格昂贵,汽蒸条件要求高,故使用不多。

③铵(胺)类活化剂:铵类活化剂可分为无机铵盐和有机胺两大类。

有硫酸联胺(又名硫酸肼,分子式为[(NH2)2H2SO4])、磷酸铵、醋酸铵、硫酸铵、氯化铵、六亚甲基四胺又称乌洛托品[(CH2)6N4]等。

它们的性质为:在常温下稳定,高温汽蒸时释放出酸,使亚氯酸钠缓慢释放出二氧化氯,达到漂白目的。

在释放酸的同时还可以放出氨气,它对ClO2有抑制作用,对劳动保护有利,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而且价格不高。

六亚甲基四胺用量一般为1~2g/L。

硫酸肼用量为1g/L左右,硫酸铵一般为3~5g/L,为了调节和稳定漂液的PH值,还需加入缓冲剂,常用的缓冲剂有磷酸盐、铵盐等。

如(NH4)2HPO4、焦磷酸钠、水合肼等。

亚氯酸钠漂白工艺漂液PH值的条件分析亚氯酸钠与其它漂白剂一样,其漂白效果与漂液的PH值、漂液浓度、温度及时间有关系。

漂液PH值:漂液的PH值与亚氯酸钠的稳定性、利用率、漂白速率、漂白效果以及对棉纤维的损伤有很大关系当PH值为7.0、8.0和8.5时,亚氯酸钠的利用率分别高达93%、98%、99%,此时漂白速率低,时间较长,而且白度也较差,纤维受到氧化作用会产生大的损伤,所以亚氯酸钠漂白不宜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进行。

当PH值为2.6和3.5时,漂白速率快,但亚氯酸钠利用率低,而且有多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逸出,造成浪费且污染环境,并腐蚀设备。

同时,织物的白度较低,对纤维的损伤较严重,因而亚氯酸钠漂白不适用于2.6~3.5的强酸条件。

当漂液PH值在4.6~5.5之间时,可获得较好的白度,而且对纤维的损伤较小,漂白速率适中,因此生产中采用的PH值为4.6~5.5。

但为了提高漂白速率,通常将漂液的PH值调节在4~4.5左右。

由于亚氯酸钠漂白过程中逸出的二氧化氯气体,既有毒又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严重地损害人体的健康。

因此,在漂白时必须严格控制二氧化氯的生成量,而漂液PH值的控制成为生产上的关键。

目前各印染厂通常是先将亚氯酸钠浸轧液的PH调节为中性或微酸性,然后在浸轧液中加入活化剂以调整织物上漂液的PH值,使其降到4~4.5,这样做的目的是既保证可获得较好的漂白效果,又可避免低PH值条件下浸轧处理液而生成大量的二氧化氯对人体和设备的危害。

亚氯酸钠浓度浓度应根据织物的含杂情况、加工要求、加工方式及活化剂性质来选择。

一般来讲,织物的白度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但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白度提高就不显著了,反而会浪费亚氯酸钠,污染环境,腐蚀设备。

所以,汽蒸漂白时,亚氯酸钠浓度以15 ~25g/L为宜。

漂液温度:温度是影响漂液稳定性和漂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温度低,漂液较稳定;温度增高,反应加快,白度也增加。

但温度的选择依据为活化剂的类型与性质,不同的活化剂选用不同的温度。

如:有机酸活化剂,温度为80℃就能获得满意效果;若采用有机酯作活化剂时,则温度达95℃以上才能获得较好的漂白效果。

而且漂白温度和漂白时间也有关系。

如:汽蒸漂白作用时间短,温度可相应提高一些。

亚氯酸钠漂白工艺漂白时间条件分析漂白时间不足,白度低;漂白时间长,白度升高,但时间过长,白度反而有所下降,且增加了对纤维的损伤。

漂白时间应根据亚氯酸钠的分解速率决定,而分解速率又与所选用活化剂的性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汽蒸漂白时间为60~90min即可满足要求印染篇--次氯酸钠漂白(转)(2010-07-05 11:20:38)转载▼次氯酸钠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是使用较广的一种漂白剂。

但由于其漂白对环境保护不利,因此目前正在逐步被双氧水所取代。

次氯酸钠溶液的性质NaClO,是无色或淡黄色并带有氯气臭味的液体。

其浓度以有效氯表示(有效氯是指次氯酸钠加酸后放出氯的量,是次氯酸的有效成分),商品次氯酸钠的有效氯含量为10%~15%。

此外还会有一定量的NaOH、NaCl及少量的NaCO3。

NaClO是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其水解反应式:NaClO+H2O——→HClO+Na++OH—在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有次氯酸生成,其反应式如下:NaClO+HCl ——→ HClO+NaCl若加入过量的盐酸,则有氯气生成:HClO+HCl ——→H2O+Cl2↑可以看出,次氯酸的含量随溶液PH值的下降而增加。

直到PH值下降到5时,溶液中几乎全部是次氯酸。

次氯酸钠溶液的主要组成物质随PH值的变化而发生转化。

当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时,其主要组成物质按NaClO→HClO→Cl2转化。

在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溶液主要成分为NaClO;近中性条件下,主要成分为NaClO和HClO;在弱酸性条件下主要为HClO;直至PH=5时,溶液几乎全部是HClO;溶液PH<4时,Cl2含量随PH值下降而增加,因此次氯酸钠溶液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所以商品次氯酸钠溶液应保持碱性,PH值约为12。

和H2O2漂白一样,多数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对次氯酸钠有催化作用,能加速其分解,并能对纤维造成较大损伤。

以铁、钴、镍的化合物催化作用最强,其次是铜。

因此漂白设备不能用铁制容器,漂液和织物上都不能含有铁质,其漂白设备可用陶瓷、石料等做加工容器。

次氯酸钠漂白原理次氯酸钠和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色素之间的作用很复杂,至今仍不是很清楚。

次氯酸钠溶液的组成随PH值不同而变化,故产生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可能是OCl-、HClO 和Cl2。

在不同PH值条件下,是不同成分在起作用。

但笼统讲,漂白的主要成分不外乎是HClO和Cl2,碱性范围内可能是以HClO为主。

HClO和Cl2在溶液内还可发生多种形式的分解。

例如:2HClO ====== Cl2O+H2OHClO ======= Cl++OH-HClO ======= Cl+HO·HClO 光HCl+[O]HClO+OCl-======= ClO·+HO·+Cl-Cl2 ======== Cl-+Cl+这些分解产物对色素中的某些基团有取代作用,对色素分子结构中的双键有加成作用,此外,还可能产生氧化、氯化等作用,从而使色素的共轭双键破坏,达到消色目的。

根据漂白条件的不同,次氯酸钠对纤维上的其它杂质也可以发生氧化、氯化、加成等反应。

果胶物质、多糖类及其水解产物,它们的醛基易被氧化而生成羧基;含氮物质和蜡质中的高级脂肪酸,可被氯化生成相应的氯化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氯化衍生物;棉籽壳中的木质素可被氯化为氯化木质素,从而可进一步去除经煮练后仍残留在纤维上的天然杂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