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5单元第1节自然资源与人类Word版含答案
精修版【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5.1《自然资源与人类》练习(含答案)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南京、盐城一模)页岩油气是指以页岩层系(沉积岩)中所含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页岩油气的开发正成为搅动世界市场的力量。
完成1~2题。
1.近年来,美国对页岩油气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开发成本不断降低,这主要得益于()A.政治因素B.市场因素C.技术因素D.环境因素2.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说明了自然资源()A.数量的有限性B.分布的规律性C.潜力的无限性D.资源的联系性解析第1题,页岩油气属于新能源,所谓新能源,就是在现阶段技术不完全成熟,尚未大规模普及的能源。
影响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技术。
第2题,页岩油气的大规模开发,说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多。
故选C。
答案 1.C 2.C(2015·南京、盐城二模)图1、图2分别是1998~2010 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A.秦皇岛B.保定C.衡水D.邯郸4.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①生长期内降水量少②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④锋面雨带停留时间较短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生长期平均耗水量与平均降水量差值最大的地区最缺水,C 正确。
秦皇岛耗水量是420,降水量是125,差值是295。
保定耗水量是460~470,降水量是105,差值是355~365。
衡水耗水量是470~480,降水量是105,差值是365~375。
邯郸耗水量是460~470,降水量是105~110,差值是350~365。
差值最大的是衡水,C正确。
第4题,图示为我国华北地区,冬季降水少,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A正确。
华北平原距海并不远,锋面雨带7、8月停留在华北地区,并不是小麦的生长期,③④错。
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学期自然资源与人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doc
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学期自然资源与人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高一地理是很多学生头疼的科目,很多学生学习完知识点后没有及时做练习题进行巩固,这会影响大家的记忆效率,为此下面为大家带来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学期自然资源与人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掌握高一地理知识有帮助。
一、选择题1.关于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②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只有一种功能和用途③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④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自然资源的属性包括: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等。
【答案】 B阅读下列漫画,完成2~4题。
①②③④2.漫画中的行为属于滥采导致耕地减少的是()A.①B.②C.③D.④3.漫画中的行为会导致矿产资源短缺的是()A.①B.②C.③D.④4.漫画中的人类行为具有关联性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2题,漫画④中的耕牛是题眼,说明滥采瓷泥会导致耕地资源减少。
第3题,漫画①中的非法开采是题眼,非法采矿的表现是采富弃贫,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这会导致矿产资源短缺。
第4题,水污染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
【答案】 2.D 3.A 4.C据报道,我国首座70万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江苏江宁建成并成功发电。
据此完成5~6题。
5.在江苏江宁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①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②具有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资金与技术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④人口稠密,建太阳能电站可吸纳当地大量的下岗工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A.清洁、无污染,可再生B.投资成本低廉C.技术先进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解析】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能源的需求量大,有资金和技术,可以开发需高新技术支撑的新能源。
太阳能资源是新能源,无污染、可再生,但投资大,技术上还需解决很多难题。
2022新教材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第五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五)一、选择题(2021·大同高三模拟)?中国流动人口开展报告2021?显示:从2021年开始,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
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比2021年下降大约600万人,2021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比2021年减少了171万人,2021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为2.44亿。
在新生代流动人口中,“80后〞所占比重为35.5%,其次是“90后〞,占24.3%。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流动人口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关键因素是()A.区域差异B.产业规模C.落户政策D.经济结构2.近几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有所减少,说明()A.农业的开展需要的劳动力增加B.我国经济开展速度有所减缓C.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日益缩小D.全国地区开展不平衡开始有所改善3.流动人口中青壮年所占比重较大,他们是为了()A.接受更好的教育B.更高的经济收入C.家庭和婚姻D.更好的医疗条件解析:第1题,我国流动人口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关键因素是我国地区间经济开展不平衡,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农村和城市间经济开展水平差异大,故A正确。
第2题,据材料可知,2021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下降,说明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中西部地区就业时机增加,减少了流动人口的数量,故D正确。
第3题,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方向是从内陆向沿海,从农村到城市。
与内陆和农村相比,沿海和城市地区就业时机多,经济收入高,所以流动人口中青壮年所占比重较大,他们是为了更高的经济收入,故B正确。
答案:(2021·潍坊高三调研)读我国局部省级行政区2005-2021年人口迁入、迁出统计图,答复4~5题。
4.图示信息显示,影响2005-2021年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A.经济开展水平B.自然环境差异C.家庭教育D.国家政策5.图中人口迁入率最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的共同特点是()A.矿产资源丰富B.都属于南方地区C.就业岗位较多D.自然环境优越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等经济兴旺地区人口迁入率较高,而安徽、江西、贵州等经济欠兴旺地区人口迁出率较高,故影响2005-2021年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开展水平,应选A。
最新【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5.2《自然灾害与人类》练习(含答案)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4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江苏版第四次全国大联考)下图为海河流域局部图。
要解决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采取的措施有()①修建水库②加固沿海大堤③人工降水④修建入海新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修建水库,调节海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加固沿海大堤,主要解决海水入侵问题;人工降水主要是针对降水季节变化不均而采取的措施;修建入海新河,有利于汛期海河水的下泄,有利于改善洪涝灾害,故选B。
答案 B(2014·江苏学考)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
下图为“地震发生示意图”。
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地质构造为()A.背斜B.向斜C.断层D.凹陷3.地震发生时,合理避灾的方法是()A.躲避在高大建筑物附近B.通过电梯及时转移C.跳楼逃生D.有序撤到空旷地带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地震导致岩层断裂,形成地质构造为断层,C对。
第3题,地震发生时,应有序撤到空旷地带,D对。
答案 2.C 3.D(2015·江苏泰州二模)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
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的含义是()A.滑坡、降雨量、崩塌B.崩塌、滑坡、降雨量C.降雨量、滑坡、崩塌D.降雨量、崩塌、滑坡5.关于该市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B.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C.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D.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解析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西地区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甚至有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降水充沛,由图中曲线及降雨量坐标数值可知a曲线应为降雨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十二 自然资源与人类(含解析)鲁教版-鲁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自然资源与人类建议用时:45分钟下表为各洲1985年实际和2025年预测的用水情形,其中D代表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的总需求量,Q代表河流径流量,两者的比率为D/Q。
而△D/Q是2025年减去1985年D/Q的差值。
其中模式一代表只考虑气候变迁,用水需求维持不变;模式二代表只考虑用水需求的变化,气候维持不变;模式三代表气候与用水需求均改变。
读表回答1、2题。
大洲1985年D/Q(%)预测△D/Q(%)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非洲 3.2 10 73 92亚洲12.9 2.3 60 66大洋洲 2.5 2.0 30 34欧洲15.4 -1.9 30 31北美洲10.5 -4.4 23 28南美洲0.9 12 93 121全球7.8 4.1 50 611.根据上表,1985年缺水压力最小的大洲是(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2.根据表中三种不同预测模式的结果,下列推论成立的是( )A.依据模式一,用水需求维持不变时,2025年南美洲缺水压力最大B.依据模式二,气候条件不变时,大洋洲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少C.依据模式三,气候与用水需求均改变,南美洲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多D.依据三个模式,气候变迁比用水需求增加更加剧缺水危机【解析】1选D,2选C。
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D/Q值越小,缺水压力越小。
第2题,若气候与用水需求均改变,但短时间内降水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D/Q的巨变应该是用水需求变化更大,模式三中南美洲变化最突出,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多。
依据材料可知,模式一中2025年D/Q的值最大为亚洲,因此用水需求维持不变时,亚洲缺水压力最大;模式二中气候条件不变时,△D/Q北美洲最小,因此北美洲用水需求量将增加最少;结合模式一、模式二和模式三可知,用水需求增加比气候变迁更加剧缺水危机。
【方法技巧】水资源总量的影响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区域面积,一般来说,区域面积越大,集水范围越大,水资源总量越大;二是区域内的降水量和蒸发量,降水量越多,蒸发量越少,径流量越大,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总量越大。
2021届新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单元练习卷:自然灾害和人类
自然灾害与人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解析:第1题,图示为我国长江的荆江河段,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加上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洪涝灾害。
第2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可取,但属于非工程性措施。
答案:1.A 2.B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70 km)、中源地震(70~300 km)和深源地震(>300 km)。
下图示意38°N附近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地震震源深度垂直分布,其中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带发生的地震()A.以中源地震为主B.多分布在海洋板块一侧C.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一侧D.震源越深的地震离边界越近4.图中所示的甲、乙板块分别是()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解析:第3题,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说明乙板块位置低,为大洋板块,甲板块位置高,为大陆板块。
由图可知,震源集中分布在甲板块。
第4题,(38°N,142°E)大致位于日本东部沿海地区,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答案:3.C 4.A读图,回答5~6题。
5.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名称是()A.寒潮B.冰雹C.伏旱D.台风6.这种灾害性天气系统也会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附近海域渔民捕鱼B.有利于附近盐场晒盐C.有利于减轻旱情,缓解高温酷暑D.有利于杀灭害虫,便于第二年农业生产解析:第5题,从图示观察,该天气系统中心区气压低、风速小、降雨量小,甚至晴朗无风,中心附近风力大、降雨量大,符合台风的特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课件 鲁教必修1
讲 栏
(2)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优
目 开
点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关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判断出原油生产比重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
地区。东北、华北原油加工比重大主要是原油生产量大,而华东地
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主要是市场需求大。第(2)题,要结合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第1讲
本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讲 栏
1.背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 过度开发
目 开
和_不__合__理__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 和环境的恶化 。因
关 此,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议程。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第1讲
2.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本 讲
(3) 数量 的有限性。
栏 目
(4)利用的发展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 和利用途径 将进
开 关
一步拓展。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第1讲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能源之间的关系 (1)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 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
本
讲 (2)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取自于自然环境
重点难点·突破解疑
第1讲
2.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
特点
优点
缺点
在我国的分布
本 讲 栏 目 开
可再生能源, 水能 不污染环境,
为清洁能源
修水库会淹 没田地,需 迁移居民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 南、中南(长江三峡 、珠江上游)和西北 (黄河上游)地区
关
我国已建成的核电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复习提升练含答案
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不能正确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
黑河流域农牧业开发历史悠久,至今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发展农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黑河流域过度引水灌溉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易错点2不能正确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东西延伸约1 600千米,从季风区延伸至大陆内部。
下图示意阿尔金山—祁连山北坡部分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图中山体自东向西的排列是()A.①③②⑤④B.③②⑤④①C.④⑤③②①D.⑤③④①②3.①山体带谱最简单,影响其产生的主要因素有()A.降水量、相对高度B.热量、海拔C.热量、相对高度D.降水量、海拔易错点3不能正确分析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下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5.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2.C3.D4.D5.D1.答案河流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径流量减少甚至干涸断流;注入湖泊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空气更加干燥,空气湿度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黑河流域位于干旱地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下游径流量减少甚至干涸断流;注入湖泊水量减少,在强烈的蒸发和下渗作用下,湖泊面积缩小;空气更加干燥,空气湿度减小;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植物枯死,生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化更加严重,灌溉区由于不合理灌溉,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地盐碱化,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同步检测 鲁教版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一、选择题(2016·广东湛江模拟)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自然资源是( )A.太阳能B.风能C.森林D.水资源2.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解析第1题,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西北明显偏少,为水资源。
第2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答案 1.D 2.B(2016·锦州模拟)下表是“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读表回答3~4题。
3.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3题,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都是相对的,受世界探明储量和本国保有储量的变化而不同。
第4题,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应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要注意保护性开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3.C 4.C(2013·安徽文综,27)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5题。
5.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解析石油、天然气主要是地质历史时期埋入地下的动植物有机体经过一定的作用形成的,而动植物有机体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因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伏尔加河的水能来源于太阳辐射使水汽蒸发而形成的势能,也是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二者的能量来源是相同的,均属于太阳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课件 鲁教版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不平衡
水热 地质作用
(2)资源间的联系性:_可__再__生__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3)__数__量__的有限性。
(4)利用的发展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_范__围___和利用_途__径___将进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 资源间
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 注意资源的保护 的联系 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 和综合利用 性
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 数量的 利用不断减少
各种矿产资源
合理规划,适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限性 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
开发,循环利用
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知识。根据图中盐碱 荒地、河流、海港等信息不难作答。第(2)题,该题涉及新加坡 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等知识。太阳能、风能的分布与气候关系 密切。由新加坡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处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 道低气压带,全年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光照少,该气压 带内无风或微风。 答案 (1)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2)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 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总有一定周期
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 以资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对于尚未完全弄
用途径不断拓展
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 清其用途和开发
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 利用途径的不可 利用的
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再生资源,最好 发展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后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略图。
读图,完成1~2题。
1.引起图中A,B,C三地的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从东向西降水减少B.从东向西降水增多C.从东向西气温升高D.从东向西海拔增高2.其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A处为森林,B处为草原,C处为荒漠。
图中A—B—C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带由森林变为草原再变为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A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甲、乙两图反映的自然环境分异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图反映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②乙图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③从A 地到F地,经度发生变化④从①地到⑥地,纬度发生变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C.可能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D.可能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题,甲图A→F热量逐渐减少,是因为纬度逐渐增高,体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乙图从⑥→①水分逐渐减少,是因为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4题,从图中可见D地区的年积温在4000℃左右,④地区的年降水在600毫米左右,据水热状况可判断该地应该在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4.B读我国东部某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5~7题。
5.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热量D.水热6.该山地是( )A.阿里山脉B.武夷山C.秦岭D.长白山7.该山地的南、北坡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水土流失C.泥石流D.水污染5题,由于海拔的改变,水热状况会发生改变,随着海拔的升高,热量条件变差,山地的迎风坡、背风坡也会有水分条件的差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提升 鲁教版必修1
单元能力提升答卷投影规范审答读下图,回答问题。
规范审题(1)根据信息1,明确碳循环的过程,掌握各循环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各序号的作用或结果。
(2)结合信息2和所学知识,准确回答“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3)在充分调运所学知识的前提下,结合信息3回答应对措施。
(4)结合信息4和设问中“适合推广这套装置”的条件要求回答。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规范答题批阅1:第(1)题,不能正确解读关联图,以至于对碳循环的过程把握不准,造成失误。
批阅2:第(2)题,不能依据要求回答,仅仅回答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批阅3:第(3)题,调运知识不充分,不能依据“危害”说明“应该采取的措施”。
批阅4:第(4)题,仅仅考虑了海水淡化装置的适用环境,而没有考虑到淡化水的销售市场。
答案(1)光合作用沉积作用全球生态系统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加(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上升。
(3)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全球合作;提高人类保护大气的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4)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太阳辐射较强;临海,且当地缺乏成本更低的淡水资源。
温馨提示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我们一方面要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危害及其防御措施;另一方面还要明确全球气候变化不仅仅是单纯的气温变化,而是一个冷暖干湿交替变化的整体过程。
题组一自然资源与人类1.(2011·四川文综)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
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
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1)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下图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材料二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2)(2)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自然资源?A、土地资源B、水资源C、能源资源D、文化资源2、以下哪项不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A、丰富多样B、相对集中C、不可再生D、动态平衡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太阳能B、土壤C、天然气D、森林4、下列行为中,不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A、开发新能源B、减少资源消耗C、过度砍伐森林D、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在自然资源中,以下哪一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A、土地资源B、水资源C、能源资源D、生物资源6、以下关于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资源枯竭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D、针对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7、下列关于自然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资源丰富意味着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和利用B、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D、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8、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资源总量大,种类多B、人均资源占有量少C、资源开发利用率高D、资源分布不均9、在地球上,下列哪个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煤炭B、石油C、风能D、天然气 10、下列哪个说法不符合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原则?()A、注重环境保护,减少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B、追求资源的高消耗,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C、开发新的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发跨国自然资源11、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由于地区分布的不均,某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缺水现象。
以下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B.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C. 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南方水旱灾害频繁D. 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北方水旱灾害频繁12、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22年高考地理(鲁教版)总复习教师用书:第5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Word版含解析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考纲解读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题型备考指南考纲下载核心学问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意义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21课标Ⅰ,7~9题,12分2011课标文综,36(1)、(3)题,16分选择题综合题命题重点:资源问题、灾难问题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都是人类关注的热点内容。
考查形式:选择题、综合题消灭的频率相当,往往以图文资料为载体,结合时事热点命题。
难度系数在0.6~0.7。
热点探究:“一路一带”沿岸的资源及灾难问题。
自然灾难发生的主要缘由及危害灾难的成因及防备措施2022课标Ⅰ,43,10分2022课标Ⅱ,43,10分2022课标Ⅲ,43,10分2021课标Ⅰ,43,10分2021课标Ⅱ,43,10分2022课标Ⅰ,43,10分2022课标Ⅱ,43,10分综合题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学习目标定位学问体系预览1.识记: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
2.理解: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
3.应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考点一自然资源的共同特征[核心知识再现]一、生疏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类(1)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2)不行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特征表现举例开发利用要求分布的不平衡性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某些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分异规律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分布的不平衡性不行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性资源间的联系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分,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光热资源丰富留意资源的爱护和综合利用数量的有限性确定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削减各种矿产资源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肯定周期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利用的发展性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以资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自然气渐渐成为主要能源。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课时规范练含解析鲁教版202106102
第五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堰塞湖是由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的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蓄水而形成的湖泊。
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塌。
结合材料和下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2.关于该堰塞湖的形成是否产生了自然灾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只有堰塞体发生垮塌并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才属于自然灾害D.堰塞湖本身不属于自然灾害,由其产生的洪涝等才属于自然灾害3.当地政府应对堰塞湖危害的正确措施是( )B.利用堰塞湖发展旅游、航运、发电等产业C.加强对堰塞体的监测,制订并执行应急方案(2020河北唐山摸底)下图是2011—2015年我国旱灾、洪涝、台风三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月际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第4~6题。
4.旱灾、洪涝、台风三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别对应图中的(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5.③表示的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区域多分布在我国的( )6.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防御原则和目标、易发区和易发时段、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以及防御措施等内容。
洪水多发区域的政府有关部门最应当加强( )A.交通疏导、积雪(冰)清除、线路维护等准备工作C.海塘、堤防、避风港、避风锚地等的建设读我国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第7~8题。
7.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的是( )8.若图示流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失收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一名记者报道:凌晨3时10分,一个沉闷的声音突然响起,从窗外望去,地平线上有耀眼的光出现,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很多人来不及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埋在倒塌的房屋里。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配套题库:必修一 第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Word版含解析
第1讲自然资源与人类一、选择题据最新油气资源评价表明,全国自然气资源量为47万亿立方米,可探明的资源量为22万亿立方米。
我国自然气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南海南部等气源区。
依据材料分析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自然气资源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可再生资源B.属于生物资源C.属于不行再生资源D.属于气候资源2.依据材料,自然气在我国的分布状况说明白自然气()。
A.分布具有不平衡性B.具有数量的有限性C.具有利用的进展性D.具有资源的联系性3.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气时,要留意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其主要依据是()。
A.目前我国自然气资源数量太少B.我国自然气资源分布在空间上不平衡C.我国自然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不够D.自然气属于不行再生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解析第1题,自然气属于地质历史时期固定的太阳能,它的形成需要具备确定的地质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够形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不行再生资源。
第2题,在我国,自然气集中分布在某些地区,说明白自然气的分布具有不平衡性。
第3题,由于自然气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自然气资源属于不行再生资源,因此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
答案 1.C 2.A 3.D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4~5题。
4.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B.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D.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5.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资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A.分布的不平衡性B.资源间的联系性C.数量的有限性D.利用的进展性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长;虽然自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增长,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低,所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行能是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电消费比重上升,煤炭与石油消费比重下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自然气,但它是常规能源,不是新能源。
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1讲自然资源与人类含解析鲁教版
第1讲自然资源与人类[基础练](2020·安徽六安一中测试)“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坑口电站,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图,回答1~2题。
1.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A.水能发电 B.风力发电C.火力发电D.核能发电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解析:第1题,宁夏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火力发电。
第2题,将宁夏的火电输往东部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案:1。
C 2.D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
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表示滴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是() A.① B.②C.③ D.④4.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A.0~30厘米B.40~70厘米C.60~90厘米D.90~120厘米5.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A.减少杂草生长B.增加土壤蒸发C.提高地下水位D.减少植物蒸腾解析:第3题,相比于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的涌泉根灌,滴灌主要作用于土壤表层,故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①、②为滴灌。
6月初蒸发量旺盛,相比于灌溉后1小时,24小时后土壤表层含水量下降,②为24小时后土壤表层含水量,故选B。
第4题,据上题,③、④为涌泉根灌.根据涌泉根灌导致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所在土壤深度,可推知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40~70厘米,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南京、盐城一模)页岩油气是指以页岩层系(沉积岩)中所含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页岩油气的开发正成为搅动世界市场的力量。
完成1~2题。
1.近年来,美国对页岩油气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开发成本不断降低,这主要得益于() A.政治因素B.市场因素C.技术因素D.环境因素2.美国的“页岩油气革命”,说明了自然资源()A.数量的有限性B.分布的规律性C.潜力的无限性D.资源的联系性解析第1题,页岩油气属于新能源,所谓新能源,就是在现阶段技术不完全成熟,尚未大规模普及的能源。
影响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技术。
第2题,页岩油气的大规模开发,说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多。
故选C。
答案 1.C 2.C(2015·南京、盐城二模)图1、图2分别是1998~2010 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期平均耗水量图”和“生长期平均有效降水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最严重的是()A.秦皇岛B.保定C.衡水D.邯郸4.图示地区冬小麦生长期缺水的原因有()①生长期内降水量少②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④锋面雨带停留时间较短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生长期平均耗水量与平均降水量差值最大的地区最缺水,C正确。
秦皇岛耗水量是420,降水量是125,差值是295。
保定耗水量是460~470,降水量是105,差值是355~365。
衡水耗水量是470~480,降水量是105,差值是365~375。
邯郸耗水量是460~470,降水量是105~110,差值是350~365。
差值最大的是衡水,C正确。
第4题,图示为我国华北地区,冬季降水少,春温回升快,蒸发旺盛,A正确。
华北平原距海并不远,锋面雨带7、8月停留在华北地区,并不是小麦的生长期,③④错。
答案 3.C 4.A(2016·江苏徐州模拟)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自然资源是()A.太阳能B.风能C.森林D.水资源6.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解析第5题,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西北明显偏少,为水资源。
第6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答案 5.D 6.B(2016·锦州模拟)下表是“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读表回答7~8题。
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7题,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都是相对的,受世界探明储量和本国保有储量的变化而不同。
第8题,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应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要注意保护性开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7.C8.C(2013·安徽文综,27)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9题。
9.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解析石油、天然气主要是地质历史时期埋入地下的动植物有机体经过一定的作用形成的,而动植物有机体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因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伏尔加河的水能来源于太阳辐射使水汽蒸发而形成的势能,也是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二者的能量来源是相同的,均属于太阳能。
伏尔加河沿岸地区水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开发。
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管道运输实现的。
答案 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镇江模拟)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
读“2010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包括()A.陕、黔、鄂B.滇、渝、闽C.黔、川、浙D.皖、赣、桂11.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C.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有陕西(陕),四川(川),重庆(渝),云南(滇),贵州(黔),浙江(浙),福建(闽),台湾(台)。
第11题,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说明耕地的紧张程度较低,是因为新疆地广人稀,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耕地资源较为丰富。
答案10.BC11.CD(2016·扬州上学期期中)下表为部分国家与世界人均水资源及利用状况对比表,据表完成12~13题。
12.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有()A.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低C.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D.人均水资源比澳大利亚少是因为我国河流径流小13.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A.建设大型水利工程B.缩减工业生产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加强水资源的高效配置解析第12题,中国总人口远远多于法国,所以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于法国,A错。
澳大利亚气候干燥,缺少大江大河,D错。
第13题,节水型社会要围绕“节流”做文章,而非“开源”,所以A错。
缩减工业规模会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不可取的,B错。
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应提高其利用率;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提高其水资源配置效率成为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第一要务。
答案12.BC13.CD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14.(2016·苏北四市上学期期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地域,也是我国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载地区之一。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通水后,显著提升了该地区的供水保证率,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图甲为河北省境内主要水库、“南水北调”线路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首钢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循环利用图。
(1)河北省水库多建在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山区,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修建水库”、“南水北调”对保障京津冀地区水安全的不同作用。
(3)简要分析曹妃甸海水淡化厂的区位优势。
(4)为缓解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在“节流”方面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结合“水库”图例和地图中水库的分布,不难得出答案。
然后结合地形与北京缺水分析原因,避免漏答要点。
第(2)题,对保障京津冀地区水安全的“作用”既要答表象,又要答影响。
第(3)题,结合曹妃甸厂区海水淡化循环利用图作答,合理即可。
第(4)题,围绕“节流”,从节水意识、工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回答。
答案(1)北西地势起伏大,适合水库修建;地势高,便于自流输水;距离京津等严重缺水地区近,便于就近供水(2)修建水库:调节了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提高了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率。
南水北调:增加了区域水资源总量,缓解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的矛盾。
(3)充分利用钢铁厂余热,能源价格低;钢铁厂需水量大,市场需求量大;靠近海洋,海水资源丰富;依托钢铁厂,经济、技术优势明显。
(4)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居民节水意识;调整产业结构。
15.(2016·泰兴一中上学期期中)读中国风电场分布图及上海风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风电场分布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区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上海风电场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4)简述上海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中国风电场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及东部沿海地区。
第(2)题,甲地区位于四川盆地,风能资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风能资源丰富而风电场少,主要原因是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
高寒的环境,开发难度大,且区域的地热、太阳能等替代能源丰富。
第(3)题,读图,上海风电场主要分布于沿海及近海地区。
因为沿海有夏季风、海陆风等影响,风能资源丰富。
风电场占地面积大,近海地价低廉。
第(4)题,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开发风能资源,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1)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新疆内蒙)及东部沿海地区(2)地形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开发难度大;替代能源丰富(3)主要分布于沿海及近海地区沿海风能资源丰富;近海地价低廉。
(4)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改善环境质量。
16.(2016·南京质检)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读有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公里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
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为什么?(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