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无菌”等概念的区别

合集下载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食品论坛昨天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实验技术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因此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的人员均应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基本概念、两者的关系,各自的应用方法及其意义,操作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一方面确保生产与检验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保护。

消毒和灭菌的概念:1、消毒:指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的致死作用,但不能杀死芽孢等全部微生物,因此消毒是不彻底的,不能代替灭菌。

凡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因此人们也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

2、灭菌:杀灭物体中所有活的微生物(含芽孢)的作用,灭菌是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二、消毒和灭菌的关系1、共性:杀灭微生物以控制其污染和防止传播。

2、区别: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消毒与灭菌的定义消毒与灭菌是在卫生和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都涉及到杀灭病原体和微生物的过程。

虽然这两个词经常被人们混用,但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消毒与灭菌的定义、方法及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

一、消毒的定义消毒是指将病原体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数量降低到安全水平的过程。

通过消毒,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消毒方法不会杀死所有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但可以减少它们到无害水平。

消毒的目标是在卫生条件下达到可以接受的微生物水平,以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二、灭菌的定义与消毒不同,灭菌是指完全杀死或去除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体、细菌、病毒和孢子等。

灭菌过程不仅仅只是将微生物数量降低到安全水平,而是将其完全消除。

灭菌通常在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和实验室环境等需要高度无菌的地方使用。

三、消毒和灭菌的方法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性质或物理能量来杀灭或去除微生物。

其中常见的方法包括高温灭菌、蒸汽消毒和紫外线照射等。

高温灭菌是将物体暴露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蛋白质,达到灭菌的效果。

蒸汽消毒则利用高温蒸汽将微生物杀灭。

紫外线照射使用紫外线辐射来破坏微生物的DNA和RNA,从而达到杀灭的效果。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物质来杀灭或去除微生物。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酒精、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含氯漂白粉等。

这些消毒剂可以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消毒或灭菌的效果。

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利用其他生物体来杀灭或去除微生物,常见的方法包括使用一些具有抗菌能力的微生物或酶。

使用产生抗菌物质的细菌来抑制其他病原细菌的生长,或使用具有特殊酶活性的生物杀灭对特定微生物有害的细菌。

四、消毒与灭菌的应用场景消毒和灭菌在医疗、餐饮、水处理、实验室等不同环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环境中,灭菌是确保手术器械和医疗设备无菌的关键步骤。

“清洁、消毒、灭菌”傻傻分不清楚?

“清洁、消毒、灭菌”傻傻分不清楚?

“清洁、消毒、灭菌”傻傻分不清楚?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必要及关键措施。

医疗机构环境及物表的清洁,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对防止院内感染、致病微生物的交叉传播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的物品及环境,使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日常的工作及生活中,你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惑?1.走进病房,你是否会闻到一股消毒剂的味道,看到保洁人员在认真地对病区内的桌椅、地面进行擦拭消毒,你会不会有疑问?他们用的是什么消毒剂,病区内物品和环境应该如何进行清洁消毒?2.病人使用后的止血带、湿化瓶、手术器械等物品,是怎样进行处理的?运到哪儿进行处理?选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各类处理方式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科普课堂。

一、概念上的区别:《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中对以下名词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清洁是指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二、作用水平的区别:1.清洁:去除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污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适用于各类物体表面。

物表的清洁一般可采用湿式清洁。

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去除肉眼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清洁可能不会杀死细菌和微生物,但它会减少细菌和微生物的数量,并有助于降低传播污染性微生物的风险。

2.消毒:重点是消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消毒在方法上是讲究的有选择的,不能“一刀切”和“滥杀无辜”。

消毒不能完全杀死所有的微生物,但能有效控制微生物总量和它的生长速度,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扩散或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

物品先清洁再消毒,消毒效果会更好。

3.灭菌:不仅要求杀灭残留在物品上的难以杀灭或清除的致病微生物,还要求将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全部杀灭,重点是无差别的“不留活口”。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和方法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和方法

• (3)低水平消毒剂 性质稳定、能长期贮 存,无异味,无刺激性,但杀菌谱窄,对 芽胞只有抑制作用。如季胺盐类(新洁尔 灭、杜米芬、消毒净)、洗必太等
2010年4月

湿热与干热各有特点,互相很难完全取 代,但总的说来,湿热的消毒效果较干热 好,所以使用也普遍。湿热较干热消毒效 果好的原因有三;①蛋白质在含水多时易 变性,含水量多,愈易凝固;②湿热穿透 力强,传导快。③蒸汽具有潜热,当蒸汽 与被灭菌的物品接触时,可凝结成水而放 出潜热,使湿度迅速升高,加强灭菌效果。
二、消毒、灭菌的原则
• (一)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 应具体分析引 起感染的途径、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 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对象 选择简便、有效、不损坏物品、来源丰富、 价格适中的消毒方法。 • 医院诊疗器械按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 和在人体接触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 利用化学药物渗透细菌的体内,使菌体 蛋白凝固变性,干忧细菌酶的活性,抑制 细菌代谢和生长或损害细胞膜的结构,改 变其渗透性,破坏其生理功能等,从而起 到消毒灭菌作用。所用的药物称化学消毒 剂。有的药物杀灭微生物的能力较强,可 以达到灭菌,又称为灭菌剂
• 1.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病原体的特性,选 择合适的消毒剂。 •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 间和使用方法。 • (3)需消毒的物品应洗净擦干,浸泡时打 开轴节,将物品浸没于溶液里。 • (4)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挥发剂应加盖并 定期测定比重,及时调整浓度。 • (5)浸泡过的物品,使用前需用无菌等渗 盐水冲洗,以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灭菌 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 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用于需 进入人体内部,包括进入血液、组织、体 腔的医用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 一切置入体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绝对无菌。 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可包 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消毒多 用于卫生防疫方面,灭菌则主要用于医疗 护理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消毒与灭菌概念的区别个人总结:灭菌的定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消毒的定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灭菌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进入人体组织,无菌、无热原、无溶血反应和无异常毒性检验合格,出厂前必须经灭菌处理的可直接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消毒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接触皮肤、粘膜,无毒害检验合格,出厂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可直接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摘自《GB 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结论:灭菌的医疗用品可进入人体,而消毒的医疗用品只可用于人体表面。

这是很大的区别。

同样摘自《GB 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4.4灭菌与消毒效果评价标准4.4.1灭菌效果评价标准:4.4.1.1环氧乙烷灭菌: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为指示菌,灭活指数达到106。

4.4.1.2电离辐射灭菌:以短小杆菌芽孢E601(ATCC27142)为指示菌,灭活指数达到106。

4.4.1.3用其他方法灭菌:所用指示菌的灭活指数达到106。

4.4.2消毒效果评价标准:4.4.2.1环氧乙烷消毒: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为指示菌,灭活指数达到103。

4.4.2.2电离辐射消毒:以短小杆菌芽孢E601(ATCC27142)为指示菌,灭活指数达到103。

4.4.2.3用其他方法消毒:所用指示菌的灭活指数达到103。

4.4.2.4产品的异常毒性,热源及溶血反应检验按GB 8368、8369规定执行。

由上述灭菌与消毒效果评价标准可以看出,灭菌的效果比消毒高3个数量级。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灭菌保证水平SAL达到10-6,那么消毒的保证水平就是10-3。

而至于灭菌与消毒在使用方法上与处理过程中有多大的区别,其实个人觉得区别不大。

就如环氧乙烷灭菌与环氧乙烷消毒,在大多数人认为环氧乙烷是用来灭菌的,但我们只要求环氧乙烷的微生物灭活指数达到10-3 时,它就是消毒。

消毒和灭菌名词解释

消毒和灭菌名词解释

消毒和灭菌名词解释
1. 消毒: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杀灭或去除病原体,使其达到安全无害的状态。

2. 灭菌:指将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全部杀灭或去除,使其达到无菌状态。

3. 抗菌剂:指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生长的化学物质,如抗生素、消毒液等。

4. 细胞壁:细菌细胞外层的一层结构,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5. 热灭菌:通过高温来杀死微生物,常用于消毒和灭菌中。

6. 化学消毒剂:指能够通过化学反应来杀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如过氧化氢、氯己定等。

7. 紫外线消毒:通过紫外线辐射来杀死微生物,常用于水处理和空气净化中。

8. 消毒剂残留量:指在消毒后残留在表面或液体中的消毒剂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9. 冷灭菌:通过低温来杀死微生物,常用于灭菌中。

10. 消毒周期:指消毒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杀菌对象而定。

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


有些细菌的繁殖体在空气中干燥时会很快死亡,例如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霍乱弧菌、苍白密螺旋体等。但有些细菌的抗干燥力 较强,如溶血性链球菌在尘埃中存活25d,结核分枝杆菌在干痰中 数月不死。芽胞的抵抗力更强,如炭疽芽胞杆菌的芽胞耐干燥20余 年。干燥法常用于保存食物,浓盐或糖渍食品可使细菌体内水分逸 出,造成生理性干燥,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停止,从而防止食物变质。 低温可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减慢,故常用作保存细菌菌种。当温 度回升至适宜范围时,又能恢复生长繁殖。为避免解冻时对细菌的 损伤,可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去水分,此法称为冷冻真空干燥法 (lyophilization)。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一般可保存 微生物数年至数十年。
1、高效消毒剂(high-level disinfectants):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 生物 1)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主要用于物品表面、应用水、皮肤、 地面、排泄物和污水等的消毒。 2)过氧化物消毒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其中过氧乙酸不能用于金属器械的 消毒,可用于其他物品表面和皮肤的消毒,熏蒸可用于空气消毒。
(二)湿热灭菌法(wet heat sterilization)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法国巴斯德创用,用较低温度杀灭液 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 坏的消毒方法。此法由巴斯德创用以消毒酒类,故名。目前主要用于牛 乳 等消毒。方 法有两种: 一是加热至 61.1~ 62.8℃经 30min; 另一 是 71.7℃经15~30s钟,今广泛采用后法。 2.煮沸法:在1个大气压下,水的煮沸温度为100℃,一般细菌的繁殖体 5min能被杀死,细菌芽胞常需煮沸1~2h才被杀灭。此法常用于消毒食具、 刀剪、注射器等。水中加入2%碳酸钠,既可提高沸点达105℃,促进芽 胞的杀灭,又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

消毒的概念和分类

消毒的概念和分类

消毒的概念和分类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消毒的含义包含两点:1.消毒是针对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2.消毒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只要求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而并不要求把所有病原微生物全部杀灭。

消毒的种类:分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种,也可按照消毒水平的高低,分为高水平消毒、中水平消毒与低水平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

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种。

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

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

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

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

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

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己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碘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微生物学笔记

微生物学笔记

绪论1.微生物(microorganism):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多、繁殖快、易变异、分布广等。

3..细菌易μm为单位,病毒以nm为单位。

第一篇细菌学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bacterium):原核生物界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2.广义细菌: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3.基本形态三种:球菌(coccus);杆菌(bacillus);螺形菌(spiral bacterium)。

4.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5.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6.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 Cell Wall)7.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8.革兰阳性菌细胞壁:G+菌细胞壁是由肽聚糖和穿插于其内的磷壁酸组成。

(1)肽聚糖(黏肽):原核细胞特有,为坚韧的三维立体结构。

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G)和N-乙酰胞壁酸(M)交替排列,经β-1,4糖苷键联结而成。

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凡能破坏肽聚糖分子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有抑菌或溶菌作用。

(2)磷壁酸: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壁磷壁酸膜(脂)磷壁酸9.磷壁酸的医学意义:a、磷壁酸的抗原性很强,是革兰阳性菌重要表面抗原成分;b、某些革兰阳性菌(A群链球菌)的膜磷壁酸(LTA)具有粘附宿主细胞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某些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尚有特殊的表面蛋白质,如金色葡萄球菌的A蛋白、A球链球菌的M 蛋白等。

10.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包括肽聚糖和外膜。

肽聚糖包括: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

特点:较疏松的二维单层平面网状结构;G-菌的肽聚糖较少,仅1~2层。

蛋白:位于肽聚糖与外膜之间,稳定外膜并将之固定于肽聚糖层。

外膜脂质双层:类似细胞膜,其上镶嵌有多种蛋白质,称外膜蛋白。

消毒与灭菌区别方法原理

消毒与灭菌区别方法原理

消毒和灭菌是两个概念。

灭菌(Sterilization)、除菌(Disinfection)和消毒(Sanitization)这三个经常被误用的词必须加以区别。

灭菌和除菌是绝对化的术语。

灭菌是指杀灭或不活化全部生命形式;除菌则是破坏或不活化致病微生物的传染,但在应用于细菌孢子时{往无效。

灭菌法是对无菌制剂等的生产过程中的灭菌,常用的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可用无菌保证值SAL(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采表示效果;干热灭菌法;除菌滤过法;辐射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

监测灭菌效果往往使用生物指示剂——一种标准的对灭菌条件稳定的微生物。

而消毒可以说是减少微生物数量,使之到达平安或相对平安的水平,而与使用规定和使用目的相符合。

抗微生物剂是一种用来抑制微生物繁殖或消灭微生物的试剂的总称,它包含:(1)消毒剂能排除以细胞繁殖形态出现的微生物污染的化学试剂;(2)灭菌剂杀灭在无生命环境内的全部微生物生命形态的化学试剂;(3)除菌剂用来消灭在无生命物体上的病原体的抗菌剂;(4)杀菌剂可按具体作用分类:杀细菌的称为杀细菌剂;杀霉菌的则称之为杀霉菌剂;杀病毒的则称为杀病毒剂;杀孢子的则称之为杀孢子剂;(5)抑菌剂仅是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试剂。

因此灭菌和消毒是不可互换的术语,消毒剂在定义上也并不意味着是灭菌剂。

消毒是消灭采自繁殖形态的细胞的活微生物的污染,但它不保证灭菌。

(二)消毒剂的选择和配制l.消毒剂的选择在选择一种消毒剂时,首先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质,但同时又应认识到没有一种消毒剂是完全理想的。

细菌学家建议理想的消毒剂应该具备以下特征:①能广谱地杀灭微生物;②对人体无毒;③无腐蚀性,对设备无污染;④具有洗涤剂作用;⑤具有稳定性;⑥作用迅速;⑦不因有机物的存在而失去活性;⑧产生所期望的后效作用;⑨廉价。

各种试剂都有优点和局限性,应选择一种试剂或几种试剂结合使用,以最低本钱获得最大效果。

2.无菌室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无菌室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净化工作台上配制,需过滤的应打算好已灭菌(122.l℃,45min)的滤膜及容器。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使用方法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使用方法
②、防止飞沫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食物等。
(2)、注意事项:
①、口罩应用8-12层纱布缝制。
②、使用时应遮住口鼻,不可用已经污染的手接触口罩,口罩潮湿时,病原微生物容易透入,应立即更换,口罩用完后立即取下,将污染面向内摺,放入胸前小口袋内或存放在小塑料袋内,不应挂在胸前,每次接触严密隔离的病员后,应立即更换口罩。
2、手部的清洁
(1)、目的:避免传染和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
(2)、洗手法:
①、洗手时,用肥皂水(或洗手液)将手彻底洗擦至前臂、腕部、手掌、手指、指甲、指缝等处顺序擦洗。
②、如无洗池设备,可将双手浸泡在消毒液盘中,(0.2-0.5%过氧乙酸、1%氯胺等),浸泡2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③、避免弄湿工作服,勿使水流入衣袖内。
(一)、隔离的种类
1、严密隔离:如鼠疫、霍乱、天花、狂犬病、爱滋病等。其病原体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传染性强,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死亡率高。
2、一般隔离:
(1)、呼吸道隔离:如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等。
(2)、消化道隔离:伤寒、痢疾、传染性肝炎。
(3)、接触隔离:破伤风,炭疽病等(细菌战者是用炭疽菌)。
(4)、昆虫隔离: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蚊子)、斑疹伤寒、回归热(由虱子传播)。
(二)、隔离区域划分
1、清洁区:不与病员直接接触的地区为清洁区,为更衣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注射室)等。
2、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地区:为走廊、大堂、楼梯等。
3、污染区:病员接触的地区:如病室、病员厕所、浴室等。
(2)、次氯酸钠:浓度为10:1(即10毫升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1毫升)。如果5000毫升消毒液中含次氯酸钠500毫升(即水4500毫升+次氯酸钠500毫升)。10,000毫升中含次氯酸钠1,000毫升(即水9,000毫升+次氯酸钠1,000毫升便可)。

消毒常识和消毒方法介绍

消毒常识和消毒方法介绍

消毒常识和消毒方法介绍1、什么是消毒?消毒、杀菌、灭菌概念的区别是什么?“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

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扩散或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

同时,也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灭菌”则是要将所有的卫生物和病毒全部杀灭,以达到无菌的目的。

“杀菌”则是指对细菌(微生物)的杀灭过程,一般不包含杀灭的程度。

“灭菌”一定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但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2、为什么要进行消毒?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危机四伏,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致病菌和病毒,它们通过呼吸道、消化系统或皮肤接触侵入我们的身体,引发各种疾病,甚至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据卫生部门统计,每年因胃肠病死亡者达30多万人,大多是因为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导致的,而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常发病,例如:感冒、痢疾、皮肤病、性病、妇科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等,也都是因为致病菌、病毒的侵入与其它条件并发所致。

预防这些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日常生活环境、饮食及人体自身方面的卫生消毒工作。

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日常生活环境作全方位的消毒,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素质,更能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3、消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最主要的消毒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最常见的物理消毒法有以下几种:(1)机械消毒法;(2)热消毒法;(3)焚烧;(4)煮沸;(5)干热空气消毒法;(6)压力蒸汽消毒法;(7)辐射消毒法;(8)丙种射线与高能电子束消毒法。

4、什么是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的机理是化学消毒剂作用于病原微生物,使病原体的蛋白质产生不可俢复的损伤,以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下列条件:(1)杀菌广谱;(2)有效浓度低;(3)作用速度快;(4)易溶于水;(5)在低温下可使用;(6)对物品无腐蚀性;(7)无色、无味、无臭;(8)消毒后易去除残余药物;(9)毒性低、不易燃、不易爆,使用无危险;(10)性质稳定,不易受酸、碱与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影响;(11)价格低廉;(12)可大量供应。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

污染的危害
1
污染的防治
2
二、发酵工业污染的防治策略
01
02

03
04
05
1.染菌的不良后果
A.细菌 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周期短,培养基不太丰富,较少染杂菌,但噬菌体威胁大。 肌苷(枯草杆菌):缺陷型生产菌,培养基丰富,易染菌,营养成分迅速被消耗,严重抑制菌生长和合成代谢产物。
染菌危害的具体分析 染菌对不同菌种发酵的影响
填料过滤器、油浴洗涤和水雾除尘装置等)、高效前置过滤器
两级冷却、加热除菌流程图(南方潮湿地区) 1-粗过滤器;2-空压机;3-贮罐;4,6-冷却器;5-旋风分离器;7-丝网分离器; 8-加热器;9-过滤器
冷热空气直接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图 (中等湿含量地区) 1-粗过滤器;2-压缩机;3-贮罐;4-冷却器;5-丝网分离器;6-过滤器
升温、冷却两阶段也有一定的灭菌效果,考虑到灭菌的可靠性主要在保温阶段进行,故可以简单地利用式 ㏑(N/N0) =-kt 来粗略估算灭菌所需时间。
01
灭菌时间的估算
02
2.灭菌时间的估算
例1:有一发酵罐内装40m3培养基,在1210C温度下实罐灭菌,原污染程度为每1ml有2×105个耐热细菌芽孢,已知1210C时灭菌速度常数k=1.8min-1,求灭菌失败机率为0.001时所需时间。 解:N0=40×106×2×105=8×1012(个) Nt=0.001(个) k=1.8(min-1) ㏑(Nt/N0)=-kt t=2.303/k[lg(N0/Nt)]=2.303/1.8[lg(8×1015)] =20.34(min) 由于升温阶段就有部分菌被杀灭,特别是当培 养基加热至1000C以上,这个作用较为显著, 故实际保温阶段时间比计算值要短。

消毒相关概念的区别

消毒相关概念的区别

消毒相关概念的区别
消毒、杀菌、消毒剂是消除有害微生物的过程或物质,它们有一些区别:
1. 消毒(Disinfection):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在一定时间内,杀死或去除物体表面的大部分微生物,以降低传染性。

消毒的目标是通过灭活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从而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2. 杀菌(Sterilization):杀菌是指彻底杀死或去除所有的活体细胞、细菌、真菌、孢子、病毒等微生物。

杀菌的目标是彻底消除所有害菌,使物体表面完全无菌,防止任何感染的可能。

3. 消毒剂(Disinfectant):消毒剂是一种用于进行消毒的化学物质。

消毒剂通常使用在表面,如地板、家具、工具等。

消毒剂的功能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或代谢功能,从而抑制或杀死微生物。

总的来说,杀菌的目标是完全消除所有微生物,而消毒的目标是降低传染性。

消毒剂是用于进行消毒的化学物质。

医疗卫生:消毒、灭菌、无菌等概念的区别

医疗卫生:消毒、灭菌、无菌等概念的区别

医疗卫生:消毒、灭菌、无菌等概念的区别医疗卫生
通常在事业单位医疗卫生考试中,如果涉及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时,很容易考到“消毒”、
“灭菌”、“无菌”、“防腐”这些概念的区别,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出题,考生往往容易将上述概念
弄混淆而出错,事业单位医疗考试部李夏露老师将这些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大家理解。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
用。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
到灭菌的目的。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

无菌:是指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
作。

了解了这些概念之后,李夏露老师带着大家再来看看关于这些概念的真题:
用物理方法杀灭细菌称为()。

A. 灭菌法
B. 抗菌术
C. 消毒法
D. 无菌术
E. 防腐术
【答案】解析:了解了上述的概念之后,此题就十分简单了,运用物理的方法杀灭细菌的方法称为
灭菌法,消毒是使用化学方法达到灭菌的作用,防腐是防止细菌继续繁殖但不能杀灭物体上所有微
生物的方法。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在事业单位医疗卫生考试中,如果涉及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时,很容易考到“消毒”、“灭菌”、“无菌”、“防腐”这些概念的区别,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出题,考生往往容易将上述概念弄混淆而出错,小编现在将这些概念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大家理解。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

无菌:是指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了解了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关于这些概念的真题:
用物理方法杀灭细菌称为( )。

A.灭菌法
B.抗菌术
C.消毒法
D.无菌术
E.防腐术
【答案】A。

解析:了解了上述的概念之后,此题就十分简单了,运用物理的方法杀灭细菌的方法称为灭菌法,消毒是使用化学方法达到灭菌的作用,防腐是防止细菌继续繁殖但不能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