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即人类文明始于诗歌表达。
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文学和文艺,尤其是诗歌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经走进一种文明的境界。
通过诗歌的表达,人们抒发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哲理,传递思想和意义,从而形成了人类文学的基础。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歌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立于礼,指的是人类社会以礼为纽带而建立的社会结构。
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仁、义、礼、智、信”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礼乐被视为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礼乐不仅教导人们如何恭敬尊重长辈、敬爱师长,更教导人们如何陪伴亲人、关心朋友、关爱社会。
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成于乐,是指人类社会始终需要伴随着乐器和音乐。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音乐被视为一种兴奋和调和的力量,因此被视为“魂魄的销声匿迹之所在”,它有着超越语言的魅力。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对身心健康具有益处,它能够帮助人们排解情绪,纾解压力,增强免疫力。
在社交方面,音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情感联系,提高合作效率。
因此我们可以说,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公益。
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文明的深厚和活力。
这三种文化元素都代表着人类社会革新与日新月异的精神,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情感、道德、谦卑和高雅的追求。
在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应该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文化元素中,吸取优秀的思想和知识,将这些精神传承给我们的后代,共同发扬传统文化和推动新文化的发展,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好社会。
孔子-人与文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人与文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陆洋【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
《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
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
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解析】出则弟。
弟亦作悌。
读替音,又读第音。
出外求学,或作他事,则行弟道。
皇疏:「善兄为悌。
」邢疏:「弟,顺也。
」在家能孝,自能善事兄长,敬顺兄长,以顺亲心。
是谓之弟。
出外,推此事兄之道,以待年长于己者是为出则弟。
谨而信。
行为谨慎,言而有信。
竹氏会笺引周易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以证信属言,谨属行。
泛爱众。
博爱众人也。
与众人交往,注重博爱,以养其平等容众之德,是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仁。
择仁者而亲近之。
泛爱众,无选择。
此从仁者学习,故须选择。
行有余力二句。
行是实行孝弟等五事。
行此五事以外,即是余力。
弟子求学,当先以此五事为本。
行此五事,非无余力学文,是言学文先求其本,无本之文不可取。
故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评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
【老牟说论语】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老牟说论语】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修身明志,让人生充满激情,当以诗成之;如何立身处世,如何与社会和他人相处时知所进退之道,当以礼成之;养成高尚情操与艺术品质,当以乐成之。
”【解析】本章是孔子老师讲立身成德之法。
“兴于诗”的兴当开始讲,就是最初下手处要先学诗。
为什么学诗?学《诗》是为了要立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以言志,《诗经》里头其实是表达内心中的志向。
所以修身明志,让人生充满激情,当以诗成之。
学诗的好处很多,《论语·阳货》篇中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弟子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用来激发情感,可以了解社会风气民俗,可以结交更多朋友,可以用来讽刺不公和抒发情绪。
近一点儿说,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一点儿说,可以用来侍奉国君。
且能更多地了解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自然界的事物。
诗中大量记载了古人对心性的体悟,以及古圣先贤的盛德伟业,故学诗可以明人生目标和实践之归宿,可充满激情地生活,所以孔子曰“诗言志”“兴于诗”。
什么叫“立于礼”?诗和礼要同时学,人虽然学诗立志了,但如何立身处世,如何与他人相处,其进退应对之道要以礼来完成。
《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人的情感没有发出来时就是中,是适度的,感情发出来皆中节,中节就是要用礼做为度数,都合礼节,称作和。
这就是中和之道,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诗一般都是任情而发,没有感情很难写诗,所以“诗发乎情,而止乎礼”。
所以礼和诗要同时学,这才能够达到中和。
历史上有名的诗人都很有才,也很自信,但是自信过头没有礼的节制就是狂傲了,也就是所谓的“文人无行”,唐朝有不少诗人都很狂傲,杜审言就是其中的一位。
初唐时期杜审言和苏味道齐名。
对此,杜审言觉得很不平。
可不平又怎样呢?人家苏味道已是宰相了,他还是个白丁。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阅读答案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阅读答案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
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
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整齐的步调、集中的意志。
中国人由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
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
这种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
“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
“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
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
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
三代①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
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
而它艺术上的形体之美、式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
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
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
中国人对他的用具,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诗、礼、乐”
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诗、礼、乐”
【原文】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译:夫子说:“兴发于诗,立足于礼,成就于乐。
”
评: 温柔敦厚,诗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本性情,表达平实,感人易入,所以能兴发其情志。
礼者,理也,天理见于人间以节人事,以恭敬谦逊为本,又有节文度数之祥以调躯体之动,所以不学礼,无以立;乐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雅乐可养性怡情,荡涤污秽,故移风易俗化民成俗,莫善于乐。
乐必中正平和至于善方有此化,如《韶》乐尽善尽美,而《武》乐尽美未尽善,不能尽教化之全。
孟子以金声玉振喻夫子大成之圣,尽条理之终始,是夫子之圣臻于至善也。
夫子教弟子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乐可谓教化之最高境界。
阳明先生《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曰: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
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其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摘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念,强调通过诗歌、礼仪和乐曲来培养人们的情感、道德和审美等方面。
兴于诗指的是诗歌、文学艺术对人们情感的启迪和陶冶,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激情和情感。
立于礼则是强调社会文明规范的遵守和尊重,乐则是指人们在音乐、艺术中感受到的快乐和美好。
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对于个人的修养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一传统价值观念,注重对人们情感、道德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含义、重要性、意义、实践意义、影响、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含义是指通过诗歌的启迪和激发来培养情感、品德和修养,通过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来塑造个人品格和社会秩序,通过音乐的陶冶和享受来提升人们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这一理念强调了诗歌、礼仪和音乐在个体修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立于礼则是指通过遵守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文明交往。
礼仪的存在可以帮助人们建立秩序和规范,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念是一种全面的人文教育理念,强调了诗歌、礼仪和音乐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情感、品德和审美情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久发展。
2. 正文2.1 兴于诗的重要性兴于诗,是指通过诗歌、文学等艺术形式来激发人们的情感、思维和灵感,提升个体的审美水平和修养。
诗歌作为文化的精髓,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表现力,能够传达情感、启发思考,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兴于诗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深刻,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感悟和体会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感悟和体会《关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感悟和体会》“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初次听闻这句话时,只觉得它充满了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真正开始对它有所感悟,是源于我学习古典文化的一段经历。
切身感受到“兴于诗”的时候,是在我开始深入研读古代诗歌的时候。
以前读诗,只是机械地背诵应付考试。
但当开始真心去体会的时候,我被诗中的世界深深吸引。
唐诗宋词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诉说着古人的喜怒哀乐。
比如读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种在困苦中依然心系他人的胸怀,让我深受震撼。
从那时起,诗似乎打开了我内心深处对美好情感和高远志向追求的一扇窗,它激发了我的兴趣,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精神世界。
而“立于礼”在我日常生活中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
真正做了才知道,礼并不是枯燥的规则条文。
参加一些传统仪式或者在正式社交场合里,礼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
有一次参加长辈的寿宴,我看到老一辈人在席间互相恭敬地行酒礼,言语之间都是谦逊和祝福。
我起初不太懂各种礼仪动作背后的含义,还出了些小差错,但长辈们并没有责怪,而是耐心地教导我。
从那以后,我懂得了礼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它就像是一个标杆,让我知道在不同场合该如何行事,有助于我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站稳脚跟。
“成于乐”是我理解起来稍微有些困难的部分。
在学习某种乐器的过程中才逐渐体会到它的深意。
最初练习乐器的时候,总是充满坎坷,走音是常有的事,节奏也把握不好,这让我十分沮丧。
但随着慢慢练习,当我能够准确地弹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时,那种内心的充实和愉悦难以言表。
从众多音符的杂乱无章到和谐交融,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点点地成长。
我真正感觉到音乐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陶冶人的情操,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宁静和醇厚。
最大的体会是,这三个阶段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成长过程。
诗唤起我们内心的情感与向往,礼给予我们行为的规范与约束,而乐则是在我们内心深处沉淀一种更高级别的精神境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_从《关雎》看中国古典教育的蕴含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_从《关雎》看中国古典教育的蕴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关雎》看中国古典教育的蕴含中国古代教育自古以来就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其中以诗、礼、乐为核心内容。
而《关雎》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之一,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鲜明的含义,揭示了中国古典教育的重要内涵。
《关雎》是先秦时期《诗经》中的篇章之一,最早由我国古代文学家所作。
它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讲述了一段处在恋爱的美妇人愁苦之间的故事。
这首诗的艺术创作和古代教育之间的联系并不显而易见,但通过深入探讨其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教育的独特价值观。
首先,《关雎》凸显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审美追求。
诗中通过对妇人美丽形象的描绘,以及她因爱而心生忧愁的内心痛苦,诗人展现了美与苦悦的辩证关系。
这种审美追求超越了对外在美的追求,更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化。
这正是中国古典教育所强调的“兴于诗”的宗旨,即通过文学艺术的欣赏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达能力。
其次,《关雎》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对于道德和伦理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述美妇人的爱情困扰和内心矛盾,与《论语》等经典著作中提倡的忠诚、孝顺等价值观相呼应。
中国古代教育主张通过经典文献的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心和品德修养。
《关雎》中的女主角正是被其爱情挣扎所困扰,她内心的挣扎和冲突反映了中国古代教育对于道德选择的重要性。
这种注重道德伦理的教育方式,旨在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和正确行为准则。
第三,《关雎》中流露出了中国古代教育对于音乐的重视。
诗中以回环旋律、和谐音调的方式,表达了女主角内心纠结的情感。
音乐作为古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能够情感激发和思维启迪的艺术形式。
通过音乐的魅力,诗人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关雎》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乐器的运用和音律的合理安排,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对于音乐审美和音乐教育的追求。
总之,《关雎》作为中国古代教育中的经典诗歌之一,既是一种审美的享受,也是一种价值观的沉淀和道德教化的工具。
一起学《论语》8.8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一起学《论语》8.8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起学《论语》8.8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白话】孔子说:“兴起于诗,立身于礼,成德于乐。
”【释词】兴:起。
包咸:“言修身当先学《诗》。
”江熙:“览古人之志,可起发其志也。
”刘宗周:“兴也者,始而亨者也。
”《集说》:“诗本人情,有美有刺。
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
”诗:指《诗经》。
李塨(gōng):“《诗》有六义,本于性情,陈述德义,以美治而刺乱,其用皆切于己。
”《毛诗序》:“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论语集注述要》:“其学诗而有所兴,乃诗之教孝者可以兴于孝,教贞者可以兴于贞,兴于善则恶不期远而自远。
兴之为义,因感发力之大,沁入于不自知,奋起于不自已之谓。
是惟诗歌为最宜。
”立:立身。
包咸:“礼者,所以立身。
”朱子:“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可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
故学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为事物之所摇夺者,必于此而得之。
”《集笺》:“季氏篇‘不学礼,无以立’,尧曰篇‘不知礼,无以立’,则立必于礼也。
”礼:恭敬辞让,礼之实也;动容周旋,礼之文也;冠婚丧纪、射乡相见,礼之事也。
事有宜适,物有节文,学之而德性以定。
身世有准,可执可行,无所摇夺,礼之所以主于立也。
(李塨)成:成德成性。
陈祥道:“惟其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然后为修之至矣。
”乐:乐有五声十二律,更唱迭和,以为歌舞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朱子)。
《正义》:“乐以治性,故能成性。
成性亦修身也。
”钱穆:“乐者,更唱迭和以为歌舞,学其俯仰疾徐周旋进退起迄之节,可以劳其筋骨使不至怠惰废弛,束其血脉使不至猛厉偾起。
”朱子:“故学者之终,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必于此而得之,是学之成也。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辨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辨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辨析
——兼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内容提要《论语·泰伯》中关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及其后话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将两句话分开辨析,学界释解常有矛盾之处。
本文从西周礼乐教育制度以及孔子礼乐教育思想的视角加以把握,重在认知乐的时空特性和礼乐活态传承的意义,把握周王室之大司乐与诸侯国有司承载之关系,将前后话语重新解读,从整体意义上加以认知,以就教于学界方家。
关键词西周礼乐教育礼俗用乐活态传承礼乐整体认知有教无类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泰伯》)孔夫子这句经典话语,数千年来论者见仁见智,矛盾之处在于人们将该话语分割开来,脱离周代社会崇尚的礼。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让学生理解孔子关于诗、礼、乐的观点,以及它们在个人修养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诗、礼、乐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2. 掌握诗、礼、乐在个人修养中的具体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孔子关于诗、礼、乐的内在联系。
2.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诗、礼、乐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篇文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孔子关于诗、礼、乐的观点。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分析诗、礼、乐在个人修养中的作用。
4.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诗、礼、乐的实际作用。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联系实际生活,思考诗、礼、乐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6. 总结发言:让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诗、礼、乐在个人修养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对诗、礼、乐在个人修养中作用的掌握程度,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诗、礼、乐的作用的思考,通过课后作业、总结发言等方式进行。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相关内容。
2. 参考资料:关于诗、礼、乐的相关论文、书籍。
3. 网络资源:相关新闻报道、案例分析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文章背景,自主学习课文,理解孔子观点。
苏教版《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本课时主要学习内容为《论语·学而篇》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思想的内涵和起源;•通过分析和解释文本,理解其中的价值观念,包括“礼”、“乐”等;•能够运用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遵循这些价值观念。
2. 教学重点•内涵理解: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思想的内涵和起源;•价值观念:通过分析和解释文本,理解其中的价值观念,包括“礼”、“乐”等。
3. 教学难点•思辨能力:能够运用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遵循这些价值观念。
4. 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翻阅《论语·学而篇》,尽可能了解其中包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2)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自己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思想的认识。
(3)讲授1.讲解“兴于诗”的内涵:诗歌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精神,让人们有所感悟,进而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2.讲解“立于礼”的内涵:礼仪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举止,让人们在社交场合更加得体和有分寸感。
3.讲解“成于乐”的内涵:乐器和音乐可以让人们情绪愉悦、精神舒畅,从而增强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4)演练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情况,针对性地分析文本中的价值观念,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总结教师通过讲述故事等形式,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和礼仪。
5. 课后作业•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写一篇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思想的理解和感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礼仪和文化差异。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论语·学而篇》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价值观念,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和礼仪。
本次教学的亮点在于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教师的指引,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践中,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兴于诗_立于礼_成于乐
2.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 和应试中常用。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根 据句意“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就可以确 定“焉”是语气助词,无实义,可不译。
3.对号入座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 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 通的一项,这样对号入座,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 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 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 “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怎么”、“多 么”等; ③通“呵”, 呵斥; ④复音虚词“奈何”、 “何如”、 “何乃”、“何其”等。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让合适的义 项对号入座,就不难确定“多么”这个义项了。
4.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文句子讲究 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 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 “木欣欣以向 荣, 泉涓涓而始流”, “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 那么“以” 也应该和它相同,做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 中所做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 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 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 在句中做宾语,因此应该是代词 “ 它 (指鹤 )” ;后一句的 “其”不做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2)一言以蔽之(宾语前置,“以一言”)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状语后置)
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选-论诗礼乐
论诗礼乐(一)兴于诗立于礼子曰:“兴于诗○1,立于礼○2,成于乐○3。
”─泰伯第八‧八○1兴于诗:读诗可以鼓舞心志,让人兴起向善的品德。
○2立于礼:学礼可以端正行为,懂得立身处世的道理。
○3成于乐:习乐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
章旨孔子教导人藉诗、礼、乐以立身成德。
研析本章孔子提出进德修业的三项内容:诗、礼、乐及其作用。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他极肯定诗的纯正无邪,认为诗可陶冶德行,兴起向善的心念。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他认为人除了要学习经书典籍外,还要以礼约束自己,才能使人行为合宜,懂得进退应对,所以他说:“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曾在齐国欣赏韶乐,竟然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不禁赞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述而)可见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心境和谐愉悦,所以他说:“成于乐。
”名言◎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
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
(俄国‧托尔斯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曲礼上)◎音乐有一种魔力,可以感化人心向善。
(英国‧莎士比亚)(二)诗可以兴、观、群、怨子曰:“小子!何莫○1学夫诗?诗可以兴○2,可以观○3,可以群○4,可以怨○5;迩○6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第十七‧九○1何莫:何不。
○2兴:感发心志。
○3观:考察得失。
○4群:和睦相处。
○5怨:抒发忧怨。
○6迩:近。
章旨孔子告诉弟子学诗的好处。
研析以现代眼光来看,诗经只是一本纯文学典籍,然而在先秦时代,它是一本多功能的宝典。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晋文公的大臣赵衰说:“诗、书,义之府也。
”把诗经看作是义理的宝库。
在各种政治、社交场合引用诗经,是极普遍的事,左传中的人物引用诗经及其佚诗的多达二百多次。
此外,诗经也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生物宝典,又可以配乐演唱,运用在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上,有娱乐嘉宾的作用。
正因为诗经具广泛的功能,所以孔子将它列为六艺之一,作为施教的科目。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意思: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
出自《论语·泰伯》,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扩展资料
古代戏曲常被研究者们誉为“诗剧”,从文律的角度看,每支曲牌都统摄着一组固定的句式,每一句式都有固定的字数,每个字都要强调平仄四声;从音律的角度看,每支曲牌又都有其相对稳定的腔调和旋律,也就是说,在古典戏剧中文本与音乐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音乐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
据《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游做武城宰时,就曾以弦歌的形式来宣扬教化。
曲谱又是传统曲学的主要著述形态与批评模式,其中不仅凝聚着填词技法、歌唱技法的精华,而且立体交叉地反映戏曲韵律论、声乐论的成就,并兼具曲选、曲目、曲论之作用,在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曾占有重要地位。
论语·泰伯篇共计21章,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
孔子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赏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文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句话,出自《论语》。
儒家认为,人的修养,开始於学诗,自立於学礼,完成于学乐。
诗、礼、乐三者是教化民众的基础或者说三种载体与手段,必须恰当利用。
因此,“兴於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谓是儒家的教育思想的概括,进一步,则可以归结为审美教育思想。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
欣赏者,从这门特殊的艺术中感受歌曲、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
许多哲学家和音乐大师对音乐的这一功能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或曰“浸润心灵”,或曰“改进德行”。
学校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全面提高的整合性教育。
而今的素质教育,更让音乐这一门特殊的艺术科目,展现着它特有的职能,焕发出它特型的光芒。
音乐学科将其极富哲理性和引导性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为教育里程铭刻着重要的丰碑。
音乐作为教育学科中不可缺少的艺术科目,不但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艺术与各学科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育人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入情入理,以理育人。
在音乐教学中没有空泛的言谈,没有抽象呆板的说教,更没有生搬硬套的约束,这正是音乐的魅力之所在,也是音乐在综合性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特有的育人方式。
现行的学科教育存在单一性和教条性等诸多自身难以调整的缺点,因此在中学的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音乐的这种特殊功能,合理开展学校综合性教育。
我想这就是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之体现。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审美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也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基础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需要解决一个重要观念问题: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
因此,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课文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课文
以下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课文原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译文】孔子说:“生命的修炼开始于学诗,因为学礼有了自己的人生立场,最后完成于对乐的学习。
”
【解读】我以为生命的修炼是从情感的修炼开始的,而诗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的情感的表达,人的所有人文精神的培养都应该从美好的情感培养起步,而学诗恰恰能够做到这一点,情感培养起来之后,就要遵循社会规则也就是礼的要求,才能立身于社会,最终成就修炼的关键在内心的快乐。
孔子的兴于诗
孔子的兴于诗兴、立、成孔子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即通过不同的美育内容,以逐步提高君子的知识道德水平,进入自由入化的境界。
“兴于诗”,孔子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应从学诗开始。
为什么?这首先就碰到个什么人受教育的问题。
在孔子看来,圣人“生而知之”,只有育人之责,没有学习的必要;“下愚”可使由之,不能使知之;只有不上不下的中人,才是教育的对象。
中人,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成员,上至国君,下至士,有新的封建主,也有旧的奴隶主;此外,还包括一些有身分的自由平民。
孔子的教育,孔子的诗教,就是针对这些中人而言。
就这个范围来讲,孔子的教确是无类的,从整个社会成员来说,却显然是有类的。
这是谈孔子的美育、谈孔子的“兴于诗”首先要明确的。
中人为什么能接受教育,在于他们的本性特点。
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即对中人而言。
所习相同,相远之习相反,相近之性也会相远。
性近习远,这是孔子施教和谈诗之用的依据,不能不进一步明确。
那么,孔子指的习是什么呢?只不过是一种劳心者的生活政治之习、接受间接经验之习。
它离不开书本之学和别人的传教。
一个人从“兴于诗”经“立于礼”直至“成于乐”的提高的全过程,也就是脱离生产实践的不断“学而时习之”的过程。
人们通过学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使春秋末愈来愈相远的中人之性得以相近,从根本上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的新与旧等相互间的对立和矛盾,这就是从“兴于诗”直至“成于乐”的施教的目的。
孔子“兴于诗”的提出,以及有关诗的功能的重视与夸大等,就是建立在这种先验论、人性论和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
那么,孔子为什么把学诗作为受教的开始呢?一在于知识性。
春秋前书籍不多,比起流传下的文告典册,《诗三百》可以说是知识的海洋,既为自然科学的汇集,又是政治伦理准则的凝结,对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君子们来说,不学《诗》的确什么也不懂。
学习基本知识的另一方面是社会知识。
在《诗》中有不少表达了奴隶主、君臣、上下、父子等关系的准则,许多自然物的运用,也是为了比喻一定的社会现象和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原文】
8.8 子曰:“兴于诗①,立于礼②,成于乐③。
”
【注释】
①兴:兴起,开始。
②立:成立,建立。
③成:完成。
【翻译】
孔子说:“从学习《诗》开始,把礼作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乐使所学得以完成。
”
【解读】
本语音由人工智能朗读,可能会出现多音字发音错误,朗读结果仅供参考
这一章孔子提出了从事文化教育的基本程序和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诗”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性情,使人懂得人生的真义。
“礼”能使人行为规范,树立人格,卓然自立于社会群体之间。
“乐”则陶冶情操,使修身、治学得以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一段话,不知孔子是在什么场合和对什么人说的,由于没有上下语境,给后人留下了困惑。
何晏《集解》引东汉包咸说:“兴,起也。
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者所以成性。
”意思是说,孔子这段话是讲进学修身的次序。
而王弼《论语释疑》,则认为孔子的话是讲“为政之次序”:“夫喜惧哀乐,民之自然,应感而动,则发乎歌,所以陈诗采谣,以知民志风。
既见其风,则损益基焉,故因俗立制,以达其礼也。
矫俗检刑,民心未化,故又感以声乐,以和神也。
”孰是孰非?“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究竟是讲什么?诗、礼、乐三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那又是什么关系呢?孔子的三句话,与“为政”是不沾边的,所谓“陈诗采谣”、“因俗立制”、“矫俗检刑”云云,纯属王弼个人的臆想发挥,“为政次序”之说是不值一驳的。
包咸的诠释,言修身由学诗开始,然后依次学礼、学乐,以礼立身,以乐完成心性的修养。
若据一般字面理解似乎没有错,问题在于它把诗与礼、乐完全割裂开来,诗是诗,礼是礼,乐是乐,三者互不相干,诗的作用在这里完全不见了。
事实上,先秦的《诗》与礼、乐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包容,相辅相成。
在孔子的这段话里,诗、礼、乐三者不是并列的对举关系。
孔子是专就学诗而言,给弟子指示学《诗》的门径。
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进学要从《诗》学起,二是学《诗》要立足于礼义,完成于音乐。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孔子答弟子有关进学、修身、为政的提问。
进学从哪里开始?学什么?怎么学?这些不仅是初入门的学子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即使对于一些业已在读的学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孔子对他们的为学问题作答,指示门径,自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进学要从《诗》学起呢?夏、商、周三代文献,遗留到春秋之世的甚少,至于“先王之法制”,更是少之又少,实际上只有《诗》、《书》两种。
春秋晋文公绵上蒐田讲武,问赵衰谁可担任元帅,赵衰亟推郤縠,称他“说(悦)礼乐而敦《诗》《书》。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书》是“政事之纪”(《荀子·劝学》),而且不尽可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诗》是周代乐歌的总汇,是周代礼乐文化的渊薮。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于鲁,请观“周乐”,鲁国乐工为他所作专场表演,从二《南》到《国风》,再到《小雅》、《大雅》、《颂》,顺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可知今之所谓《诗经》,当时称作《诗》,其实就是周代的乐歌。
《诗》在先秦也不是用于“吟咏情性”的文学作品,而是施行礼乐教化的工具。
周代礼乐繁文缛节,制度森严,“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汉书·艺文志》);但事实上周礼既没有成文的法律,也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
孔子之时,既没有礼书,也没有乐书(参见邓安生《论“六艺”与“六经”》,载《南开学报》2000年第2期)。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主要是以《诗》、《书》两种文献为教本,向弟子传授礼乐知识。
当然,孔子的礼乐知识,除了《诗》、《书》,也有部分来自社会大课堂和他的前辈大师,但《诗》毕竟是他讲授礼乐最主要的文献依据。
作为“先王之法制”,《诗》在先秦影响极大,可谓妇孺皆知,并且人人耳熟能详,引《诗》、赋诗蔚为风尚(《左传》、《国语》、《礼记》大量引《诗》,《荀子》32篇,引《诗》83次,《孝经》18章,章章引《诗》。
妇女日常生活引《诗》言事,可以鲁大夫公父文伯之母敬姜、重耳在齐所娶妻姜氏为代表),成为当时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在礼乐教化盛行的春秋战国之世,不知《诗》者必定寸步难行,更不必说“立身”和“专对”了。
孔子指示弟子进学从《诗》学起,客观上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尚与礼乐教化诉求。
立足于礼,是说学《诗》的要点和关键是学习《诗》中所蕴含的礼义。
学《诗》要立足于礼,首先是由礼的性质决定的。
因为礼既是立国之本,“礼,国之干也”(《左传·僖公十一年》),是稳定社会秩序的纲纪:“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礼又是立身之本:“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左传·昭公七年》)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孔子不但主张以礼治国,“为国以礼”(《论语·先进》),“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也倡导以礼修身:“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孔子的教育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要求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学《诗》立足于礼,是孔子对学《诗》提出的原则性要求,告诫弟子不要为学《诗》而学《诗》,学《诗》的宗旨在于以礼修身,而不是外交场合的“专对”。
学《诗》立足于礼,不但说明孔子施教看重礼教,还体现了孔子这位儒学宗师对《诗经》本质的最深刻的理解。
《诗经》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意义也是多方面的,世人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解读和判断。
但《诗》的本质是什么?核心价值何在?这就并非人人都能准确把握了。
在孔子看来,《诗经》本质不在“言志”,其核心价值也不在“专对”;而是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礼乐文化精神,是它不可估量的教化功能。
周代的礼乐制度,严格遵循“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原则,不同的礼乐用于不同的对象与场合,不同的身份地位享有不同的礼乐。
周代的礼仪,名目繁多,如郊祀、朝觐、锡命、聘问、飨燕、大射、冠婚、军旅、田狩等等,而这些在《诗经》中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周代的王公贵族的礼乐文化活动与礼乐制度。
譬如由《小雅·楚茨》、《小雅·彤弓》、《周颂·执竞》,可知只有天子与诸侯能够享用钟、鼓二乐。
钟、鼓除了用于祭祀与军旅两类国家大事,也常在隆重的宴饮嘉宾的礼仪场合使用。
描写钟鼓用于宗庙祭祀的:“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
鼓钟送尸,神保聿归。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
”用于宴乐嘉宾的:“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小雅·宾之初筵》写宴飨嘉宾,从宾客入席到进行射礼、祭礼、燕饮的次序、场面、过程、礼仪,以至于礼器、乐具等等,详尽曲致,如在目前。
《诗经》中涉及礼乐文化的内容,在《尚书》等其他上古文献中都是罕见的,它们无疑是学习周礼的活教材,是学《诗》的重点要点所在。
《国语·鲁语下》载:鲁卿叔孙穆子聘于晋,晋悼公设宴招待他,先为他演奏《肆夏》、《樊》、《遏》、《渠》,他不拜谢;又为他歌《文王第一文库网》、《大明》、《绵》,他还是不拜谢。
直至后来演奏《鹿鸣》之三,穆子才三次拜谢。
晋人皆不知缘故,晋侯使人问他:“敢问何礼也?”穆子回答说:《肆夏》、《樊》、《遏》、《渠》是天子赏赐诸侯的礼乐,《文王》、《大明》、《绵》是诸侯相见才用的礼乐。
他认为自己以诸侯使者的身份出使晋国,只能接受《鹿鸣》这一类君主“宴群臣嘉宾”以及“劳使臣之来”的乐歌。
叔孙穆子的言行表明,《诗》教的实质是礼教和乐教。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要想“知礼”,“奉礼”,学习礼乐,已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而学《诗》乃是阶梯,是最佳门径。
《诗》三百篇经过孔子的悉心整理,事实上业已成为孔子向弟子传授礼乐的教本。
孔子指示学《诗》立足于礼,这就抓住了《诗》学的根本,揭示了《诗》的精髓与核心价值取向。
礼与乐二位一体,密不可分。
“礼、乐之情同”,“二者并行,合为一体”(《礼记·乐记》),“礼成之,歌乐之”(《史记·晋世家》),“观诸礼,则乐亦在其中矣”(《郭店楚墓竹简·六德》),礼、乐相辅相成,宗庙祭祀固然离不开乐,朝堂宴飨以至于日常闲居同样不能没有乐。
乐不仅配合礼仪进行礼教,其自身还有独立的乐教功能。
乐教具体表现为通过合乎《韶》、《武》、《雅》、《颂》的“中和”之音,宣传孝友之道与贵贱尊卑之义,藉以提升人们的道德精神素质,“金石丝竹,所以道(导)德也”(《荀子·乐论》)。
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很明确,玉帛等物只是具礼文而已,钟鼓等器也只是乐教的工具,礼义与伦理道德教育才是实质。
孔子所谓“乐”,是指除去歌词、舞蹈之外的音乐。
音乐是乐艺术的最高形式,包括乐器、乐曲、乐理等诸多专门知识,在乐艺术三大门类中最称难学。
《诗经》作为乐歌,其语言(歌词)只是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它用于重大礼仪活动时,必须配上音乐与舞蹈的表演,才能完成乐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乐的教化作用。
在高规格的乐艺术表演中,一般都有乐曲结尾的大合奏。
《论语·泰伯》:“《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朱熹集注:“乱,乐之卒章也。
”这个“乱”,是礼乐表演的高潮,也是礼乐表演的完美结束。
“礼终三爵,乐奏九成”(《隋书·音乐志中》)。
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音乐就没有乐艺术,也没有礼仪。
孔子对学《诗》的要求,是在立足于礼的基础上,最终完成音乐的学习,也就是完全掌握《诗》三百篇的配乐。
这一学习环节难度是最大的,所以孔子把它放在最后。
但孔子对这一门音乐课程极为重视,为了把这门课教好,他对三百篇的配乐作了极其严肃认真的整理修正。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孔子正乐,就是把《诗》三百篇逐一弦歌,一方面使其合乎《韶》、《武》、《雅》、《颂》之音,一方面是调整《诗经》篇章的次序,“使《雅》归《雅》,《颂》归《颂》,各有各的安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孔子是非常看重《诗》的,《论语》中孔子一共14次谈论到《诗》,涉及他对《诗》的价值判断。
其中“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是他对《诗》的社会作用最完整的阐释。
孔子的这段话也是劝弟子学《诗》的,前半截讲《诗》具有兴、观、群、怨的政教功能;后半指出学《诗》的功利目的。
关于兴、观、群、怨,古往今来已有许多阐释,大家似乎普遍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多从“诗”立论,而较少或者根本没有考虑《诗》是乐歌。
事实上,《诗》在孔子的时代虽然也用于“赋诗言志”,但《诗》的主要职能乃在于礼乐教化。
因此孔子所谓“兴”,主要应指乐能振发志气,“观”是观风俗之盛衰,“群”指乐可和合群体(乐的职能是“合同”。
《荀子·乐论》“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怨”是怨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