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讲义 生命活动的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活动调节专题第一讲: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毕诗秀
一、体液与内环境 ㈠体液
机体内所有的液体总称 ㈡内环境
1.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2.血浆、组织液、淋巴及细胞之间的关系
3.内环境(细胞外液)的成分 二、内环境稳态
1.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作用,共同维持内环境化学 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 它却总是轻微波澜。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 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 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细胞代谢或其他因素导致内环境发生变化的实例
细胞代谢释放热量:
长期过度消耗或摄入不足: 细胞代谢产生尿素: 细胞代谢产生二氧化碳: 摄盐过多、失水过多等: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pH 发生变化 血糖浓度降低 尿素含量增加 体温升高
渗透压发生变化
内环境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增加
生命活动调节专题第二讲:神经调节一
毕诗秀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㈠脑及脑神经
㈡脊髓及脊神经
腹部
背部
脊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传出神经
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营养摄取
食物 直接交换
通过内环境间接交换
气体交换 O 2 排泄 废物
CO 2
3.在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分工合
作、协调统一实现内稳态
内环境
淋巴 血 浆 组织液 细胞
O 2 营养
CO 2 废物
循环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免疫系统… …
感觉神经元 (传入)
运动神经元 (传出)
中间神经元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概念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体内外刺激所产生的
有规律的应答反应叫反射
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中间(联络)神经元
2.神经元的种类
感觉(传入)神经元
长树
轴突
胞体
运动(传出)神经元
轴突
神经末梢
树突
胞体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胞体 突起 轴突 树突
神经末稍
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中
神经元功能: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1.神经元的结构
运动神经元 神经元
四、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1.静息膜电位:外正内负(极化状态)
2.兴奋时的神经细胞膜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神经调节二
主讲教师:毕诗秀整理:类成岩
四、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1.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原因。
2.兴奋时膜动作点位:,原因。
看右图说明:兴奋是如何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如何传导?
⑴刺激使K+通道关闭,Na+通道打开
Na+迅速流入膜内,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去极化)
⑵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
K+迅速流出膜外,膜电位恢复外正内负(复极化)
⑶Na+ 泵出和K+泵入的增强重建静息电位(极
化)
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将兴奋传入中枢
分析、整合兴奋
将兴奋从中枢传出至效应器
发生应答反应
(肌肉收缩、腺体分泌)
①
②
③
④
⑤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
(1)引发突触小体内的释放神经递质。
(2)神经递质作用于受体,突触后膜产生或。
(3)突触传递呈。
(方向性)
5.神经-肌肉之间兴奋的传递
⑴神经肌肉接头(突触)之间的递质是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
后膜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瞬间水解成乙酸和胆碱,这种机制的生理意义?
⑵有机磷农药及一些神经毒剂如扁豆碱,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这样的化学物质会对兴奋的传递有何影响?
⑶箭毒能和乙酰胆碱竞争突触后膜的受体,临床上可以利用一定浓度的
箭毒作为局部麻醉剂,其原理是什么?
电
刺
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传导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传导
⑷吸食毒品成瘾的原因
五、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节
㈠大脑皮层运动区控制躯体运动
1.某部位受刺激引起侧躯体运动
2.运动区位置于躯体部位呈关系
3.皮层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程度有关
㈡大脑皮层有各种感觉代表区
W区V区
S区 H区
人类大脑皮层上有语言中枢(通常位于侧大脑半球)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
主讲教师:毕诗秀整理:类成岩
一、植物生长素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⒊1914~1919年匈牙利 A.Paal在条件下的实验研究
间接证明:。
⒌1931 ~ 1934年F.Kogl等人从首先人尿中分离和提取出促进生长的物质,经鉴定是 (C10H9O2N),简称。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
(1)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3
)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
(二)植物生长素的基本理论
1.产生部位:
(如根尖)、顶芽、侧芽、幼叶
(胚)、萌发的花粉等
2.合成原料:。
3.分布部位:。
4.运输(1)方向: 。
(2)方式:。
(三)长素的生理作用
敏感程度: > > ; > 。
不同器官、不同细胞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生长素作用特点是具有;
即高浓度,低浓度。
植物激素调节二
主讲教师:毕诗秀整理:类成岩
一、植物生长素
(四)生长素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应用
1.对植物的某些生理现象进行理论解释
⑴解释植物向光性
⑵解释植物的向地性和背地性
2.生长素理论在实践应用
⑴。
⑵。
⑶。
⑷。
二、其它植物激素
种类
生理作用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应用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有什么作用?
四、植物激素的概念及其综合作用 1.概念:
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 。
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
有显著调节作用微量有机物—— 。
2.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激素调节一
主讲教师:毕诗秀 整理:类成岩
一、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 二、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器官)
黄化豌豆幼苗切段
细胞伸长
水分充足时
种子萌发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高浓度生长素
三、人体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1.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⑴(下丘脑产生,神经垂体释放)
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
⑵激素
作用于腺垂体,使垂体分泌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
⑶激素
作用于腺垂体,抑制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
⒉垂体分泌的激素
(1)生长激素
功能:;。
幼年分泌不足患,分泌过多患;
成年分泌过多患。
(2)促××激素
功能:;。
3.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功能:、、。
幼年分泌不足患;
成年分泌不足患,成年分泌过多患。
4.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促进,减少。
(3)能够升高血糖
促进。
正常血糖浓度。
总之
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具有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
激素调节二
主讲教师:毕诗秀整理:类成岩
三、人体的主要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5.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醛固酮
(1)肾上腺素(髓质分泌)
功能:,,。
(2)醛固酮(皮质分泌)
功能:。
6.性腺分泌的性激素
(1)雄(性)激素(分泌)和雌(性)激素(分泌)功能:,,。
(2)孕激素(分泌)
功能:。
激素调节的基本生理作用:
(1)。
(2)。
(3)。
(4)。
四、激素的特点
1. ;
2. ;
3. ;
4. 。
五、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 :对同一生理效应均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的结果。
例如:。
2. :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作用相反。
例如:。
六、血液中激素含量的稳态调节
1.写出人体在紧张、寒冷时的反应全过程。
2.如何利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机理解释缺碘造成的大脖子病?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
(1);
(2)。
生命活动调节专题
免疫调节
北京四中毕诗秀
1.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过程
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
对象
作用
方式
联系
四、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__________________
2.免疫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
3.器官移植
五、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⒈过敏反应(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自身免疫病
⒊免疫缺陷病
⑴天性免疫缺陷病:SCID________________.
⑵得性免疫缺陷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活动调节专题
免疫调节
北京四中毕诗秀
一、免疫概念和三道防线
1.免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道防线
⑴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
⑵第二道防线——体内非特异性免疫
⑶第三道防线——体内特异性免疫
二、免疫系统
㈠免疫器官
㈡免疫细胞
1.巨噬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淋巴细胞及其起源、发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
1.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特异性免疫
1.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过程
生命活动调节专题
神经—体液共同维持内稳态
一、血糖平衡及其调节
2.血糖平衡的调节
3.糖尿病
二、体温及其调节
⑴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测定体温的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体温的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体温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人体产热和散热的途径
三、水盐平衡及其调节
⑴水平衡及其调节
⑵盐平衡及其调节
第21 页共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