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经典名句完整版上课讲义
孙膑兵法三十六计(完整版)
孙膑兵法三十六计(完整版)学习古代兵法策略的三十六计,不是为了争个高下的城府,只是领略古人的兵家智慧。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孙子兵法十三篇及解说
孙子兵法十三篇及解说计篇①第一[原文]孙子曰:兵②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③,校之以计而索其情④: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⑤。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⑥。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⑦。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⑧。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⑨。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⑩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大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⑾,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⑿,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⒀也。
兵者,诡道也⒁。
故能而示之不能⒂,用而示之不用⒃,近而示之远⒄,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⒅,实而备之,强而避之⒆,怒而挠之⒇,卑而骄之(21),佚而劳之(22),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23),不可先传也(24)。
夫未战而庙算(25)胜者,得算多(26)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①计:计算、计划、计谋、计策等。
这里指战争前的计策。
②兵:兵器、兵士、军队、战争等。
这里指战争。
③经之以五事:五事指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都属于决定战争胜败的基本因素。
经,量度,这里是分析研究的意思。
④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从中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
校,通“较”,比较;所谓“计”,指“主孰有道”等“七计”。
⑤不畏危:不害怕危险。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此句为:“民弗诡也。
”⑥阴阳、寒暑、时制:阴阳,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的变化。
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的不同。
时制,指四季时令的更替等。
⑦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路程的远近、地形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
死生,指地形上的死地和生地。
孙膑兵法经典名句完整版
孙膑兵法经典名句1.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日月是也。
代兴代废,四时是也。
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
有生有死,万物是也。
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
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
2.故有形之徒,莫不可名。
有名之徒,莫不可胜。
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故其胜不屈。
战者,以形相胜者也。
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
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
3.形者,皆以共胜胜者也。
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
所以制形壹也,所以胜不可壹也。
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
见胜如见日月。
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
4.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
奇正无穷,分也。
分之以奇数,制之以五行,斗之以形名。
分定则有形矣,形定则有名矣。
5.故以异为奇。
是以静为动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
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
奇发而不报,则胜矣。
有余奇者,过胜者也。
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奇正》6.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
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
使民虽不利,进死不旋踵,孟贲之所难也,而责之于民,是使水逆流也。
故战势,胜者益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
故民见敌人而未见死,蹈白刃而不旋踵。
7.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奇正》8.能分人之兵,能按人之兵,则锱铢而有余。
不能分人之兵,不能按人之兵,则数倍而不足。
9.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
客之分众,主人之分少。
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
《客主人分》10.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
《威王问》11.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
《选卒》12.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13.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月战》14.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
15.夫权者,所以聚众也。
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
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
《孙子兵法》讲义(第6讲)
《孙子兵法》讲义(第6讲)教学内容:《孙子兵法》虚实篇教学目的和要求:对《虚实篇》原文进行解读和义理阐发。
让学员了解战争中虚实的范畴,探讨如何掌握战场的主动权,避实就虚,以实击虚,使敌军受制于我,而我却不受制于敌。
教学重点:避敌之实,击敌之虚;掌握主动,克敌制胜;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敌变我变,灵活应变。
【原文】孙子兵法6、虚实①篇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②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③。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④,趋其所不意⑤。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⑥,至于无形。
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⑦。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⑧也;退而不可追者。
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⑨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⑩,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⑾,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⑿。
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⒀,亦奚益于胜败⒁哉?故曰:胜可为也。
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⒂,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⒃,至于无形。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⒄。
孙子兵法教学课件(十、十一、十二、十三篇)
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叫做交地。多国相毗邻,先到 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 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叫 做圮地。行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 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区,叫做围地。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 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 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 谋,死地则战。 。
试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 它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最关心爱护的,这样就听从我们的摆布了。 用兵之理贵在神速,要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 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 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 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 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 拘,不得已则斗。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 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 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率然” 是常山地方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 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象“率然”一样 吧?回答是:可以。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 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 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 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 也。
因此,不须整饬就能注意戒备,不用强求就能完成任务,无须约束就能亲密团结, 不待申令就会遵守纪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卒的疑虑,他们至死也不会 逃避。我军士卒没有多余的钱财,并不是不爱钱财;士卒置生死于度外,也 不是不想长寿。当作战命令颁布之时,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躺着的士卒泪 流满面,但把士卒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都会象专诸、曹刿一样的勇 敢。
孙子兵法教学课件(四、五、六篇)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 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 所与战者寡矣。
敌军不知道我军所预定的战场在哪里,就会处处分兵防备, 防备的地方越多,能够与我军在特定的地点直接交战的敌 军就越少。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 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 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 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 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 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敌人无可乘之机,不能被战胜,且防守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能够 被战胜,则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 力超过对方。善于防守的,隐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测的地下; 善于进攻的部队就象从天而降,敌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而获 得全胜。
所以,既预知与敌人交战的地点,又预知交战的时间,即使 行军千里也可以与敌人交战。不能预知与敌人交战的地点, 又不能预知交战的时间,仓促遇敌,就会左军不能救右军, 右军不能救左军,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不能救前军,何 况远的相距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 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 虽众,可使无斗。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 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 闻雷霆不为聪耳。
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 交战而后取胜,即使天下都称赞,也不算上最 高明。正如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 算不上视力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聪。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 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 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 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 敌之败也。
依我对吴国所作的分析,越国虽然兵多,但对他的 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 的,敌人虽然兵多,却可以使敌人无法有效地参 加战斗。
《孙子兵法》讲义(第8讲)
《孙子兵法》讲义(第8讲)教学内容:《孙子兵法》九变篇教学目的和要求:对《九变篇》原文进行解读和义理阐发。
让学员了解战争中变通应敌的原则,根据地形和敌情的变化灵机处置。
掌握变通应敌的方法和应具备的的基本素质。
教学重点:通晓利害,趋利避害;死地则战,绝处逢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通于九变,知晓地利;精通战理,随机应变。
集中兵力,以众击寡。
【原文】孙子兵法8、九变①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
圮地无舍②,衢地交合③,绝地无留④,围地则谋⑤,死地则战⑥。
途有所不由⑦,军有所不击⑧,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
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⑨,不能得人之用⑩矣。
是故智者之虑⑾,必杂于利害⑿。
杂于利,而务可信⒀也;杂于害,而患可解⒁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⒂,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⒃,可虏也;忿速⒄,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⒅,可烦也⒆。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⒇,用兵之灾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注释】①九变:意为多变。
文中孙武借地理位置的变化,提醒人们战争中各种情况都在变化。
为将者,要随机应变,才可取胜。
《九变篇》中用三个“五”来说明变化的重要性。
五地:指“圮地、衢地、绝地、围地、死地。
”圮地多沼泽,易陷其中,不可驻扎;衢地四通八达,要结交当地势力,选准方向;绝地不可停留;围地要设计待敌,围敌而不被敌围;死地要殊死博击。
五利:指“不由、不击、不攻、不争、不受。
”要想变不利为有利,应做到上述“五不”。
可做的并不一定要做,不可做的并不一定不做,一切要看是否对完成目标有利。
所以:有通路不一定都要走,遇敌人不一定都要打,见城镇不一定都要攻,过地方不一定都要争夺,上级的命令不一定都要执行。
一切都要为了完成最终目标而行事。
孙子兵法第七讲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 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对士卒一味厚待而不使唤,一味宠爱而不 管教,士卒违法纪乱纪而不约束惩处,这 样的士兵就像娇生惯养的孩子,是不能用 来打仗的。
1、以慈父之心爱兵,以严父之心用兵。 2、爱心是根本,严心是手段。 3、有铁的纪律才会有铁的军队。
《孙子兵法》精华之讲解
本节内容提要
1、夫兵形象水 2、“夺气”、“夺心”的心理战思想 3、用兵“八戒”
一、《虚实篇》之精华
夫兵形象水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 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 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 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 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 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 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背诵)
智慧漫谈
一切都在“变”中,遵循规律,随 机应变,据“变”而动。寻找最有 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向。
四、《地形篇》之精华
孙子的“爱兵”观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 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 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 不可用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 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视,对待。深溪,很深的山涧。这里指危 险地带。赴汤蹈火。俱死,一起去死。这 里指同生共死,患难与共。 将帅对待士卒如同对待婴儿那样百般呵护, 士卒因此就可以与将帅一起共患难;将帅 对待士卒如同对待爱子一样关怀疼爱,士 卒因此就可以与将帅同生死。
士卒有士气才能保证百战不殆。 拿破仑指出:“ 狂热的信仰,爱国的情绪, 民族的光荣等等……都能增强部队的战斗 力。” 曹刿论战时说,“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就明确指 出了士气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讲义12|《行军篇》: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孙子兵法》讲义12|《行军篇》: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者:三困教材:《兵家修炼》·上海古籍出版社说明:讲义按照《兵家修炼》的形式称呼孙武为大师父,讲义中部分内容直接引用《兵家修炼》内容,引用处不再标注。
【每周读点兵学,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在战争中行军非常重要,它是实施作战计划的关键环节:想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需要行军;想要争得地利从而获得战场主动权也需要行军;形势不利,想要成功撤退以保全实力也需要行军;友军情况危急,想要前去救援也需要行军。
行军水平决定了一个军队的机动能力,而机动能力是一个军队能否取得战场主动权的重要条件。
行军很重要,同时也不简单。
第一,由于道路宽度的限制,行军时部队不得不排成长长的队伍,这就导致兵力分散;第二,由于各部队的行军速度不一样,快的在前面,慢的在后面,这进一步导致兵力分散;第三,行军会使部队疲惫,后勤成本增大;第四,行军时难免会碰到一些险要之地,比如山谷、密林、沼泽地,同时也会遭遇一些恶劣天气;第五,行军时会面对一些陌生的地方,尤其在敌国境内行军。
兵力分散、将士疲惫、地势不利、环境陌生,因此行军是非常危险的,敌人可以埋伏在道路两旁偷袭我军,也可以截断我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
行军不是找条路走走那么简单,途中需要找地方休息,遇到敌军阻击还要迎战,发现可疑情况要会判断,大师父用一个词巧妙地概括了行军中需要做的事情:“处军相敌”。
“处军”的意思是处置军队,包括行军路线的选择,驻扎地的选择,应对敌人阻击的战法;“相敌”的意思是观察敌情。
大师父在《行军篇》论述了军队在山、水、斥泽、平陆这四种地带上的行军战术。
概括而言:路过险地,要快速离开,比如沼泽地;途中交战,要背靠生地面向死地,要从上往下攻,不可从下往上攻;半路驻扎,要找地势高、向阳、水草充足的地方;穿过草木茂盛之地,要仔细检查,谨防埋伏。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令半济而击之”,意思是要等到敌军渡过一半时再发动进攻,这样敌人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想要与我军交战但却只有一半的兵力渡过了河,很是吃亏;想要撤退但是已经渡过河的部队没那么容易退。
全网罕见《孙子兵法》浓缩版,51个要点通俗解读,半小时掌握精髓
全网罕见《孙子兵法》浓缩版,51个要点通俗解读,半小时掌握精髓悉心整理,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意思是:战争是国家大事,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所以不可不认真对待,做好谋划和研究。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意思是:为将者要从五个方面判断战争的胜算:一是看这场战争是不是出师有名,二是看这场战争发动的时机是否利于己方,三是看战场的地理位置是否对己有利,四是看指挥这场战斗的将领能否胜任,五是看军队的法规制度和组织是否严明。
孙子像3.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意思是:军队能不能打胜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问号”:君主是否贤明并受到大家的拥护支持?率领军队的将军是否有带兵打仗的能力?天时地利是否对自己有利?军队的法令制度是否能严格贯彻执行?军队的士气是不是旺盛?士兵的训练是不是有素?在官兵立功或犯错时能否做到赏罚分明?4.兵者,诡道也。
意思是:用兵打仗,处处充满着诡诈。
换句话说,在战场上对待敌人不需要考虑所谓的诚信,因为行军打仗和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不一样,处处充满着诡诈。
谁若鄙视这种诡诈的行为,那就必败无疑。
如果你在战场上相信了来自敌人的承诺,那就是一种幼稚。
如果你在战场上还处处想着以诚信为本,那你也是永远打不了胜仗的。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我们常常视阴谋诡计者是卑鄙之人,但在战场或者是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中,仍然不屑于使用诡计者,便是一个十足的愚蠢之人。
孙子剧照5.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意思是:按照诡道的原则,明明有能力,却给人的感觉很无能,明明想得到,却又要欲擒故纵,本来想要攻打离自己近的敌人,反而做出的样子是要打那个离自己远的,本来是想要打近的敌人,反而有做出要打远的那个的样子。
这就好比《三十六计》中所说的“远交近攻”“借道伐虢”。
《孙子兵法》经典名句
《孙子兵法》经典名句《孙子兵法》十八大经典名句《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孙子兵法》十八大经典名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1、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势:方式,模式。
神:超乎常人的本领。
这两句大意是,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孙子认为,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无固定的形态一样,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
能够根据敌人数量的多少,装备的好坏,士气的高低,指挥员素质如何,军需供应怎样而机动灵活地采取对策,才能夺取胜利。
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2、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这两句大意是: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将领,就能打胜仗。
能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的将领在战争中善于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动,这样自然能打胜仗。
3、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惰归:孙子把士气分为三种: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惰归是指士气疲惫衰落之师。
这几句大意是: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都是说明在敌我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我军的锐气,使敌人疲劳沮丧,减杀其优势,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4、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诡:欺诈。
孙膑(上课用)知识讲解
•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 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 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 矣。”
• 《孙子兵法》说:(每天)行军百里去争利,一 定会使大将受挫折;(每天)行军五十里去争利, 军队只有一半能到达。现在命令齐军在进入魏地 的第一天砌造十万灶,第二天减砌为五万灶,第 三天减为三万灶。”庞涓带军追赶了三天,非常 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弱,进入我国 境内才三天,逃亡的士兵就超过半数了。”
•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 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 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 重射,臣能令君胜。”
• 有一次,齐国的使者到魏国都城大梁来,孙膑以 一个受过刑的罪犯的身份暗中会见了齐使,向他 游说。齐使认为孙膑的才能奇异,就偷偷地载着 孙膑回到了齐国。齐国将军田忌友好地象对待客 人一样对待他。田忌多次和齐国诸公子赛马,下 很大的赌注。孙膑看到田忌的马的脚力(和对手) 相差不很大。比赛的马分有上、中、下三个等级,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够 使您获胜。”
•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使田忌将 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 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 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
• 十三年之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 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带兵去援救韩国,径直进 军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一消息,立即撤兵 离开韩国回魏国。这时齐军已经越过了魏国国境 而向西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韩赵魏的军队 向来强悍勇猛,轻视齐国,齐军被称做胆小怯懦,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就可根据这一情势,向有利的 方向引导战斗。
孙膑兵法+解析
孙膑兵法孙膑兵法是和孙子兵法齐鸣的一步古典军事文献,其中蕴含许多政治、军事原理,在我国军事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公元前354年,魏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邯郸。
次年,邯郸在久因之下已岌岌可危,而魏军也因久攻不下,损失很大。
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击魏救赵。
孙膑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之地。
魏国因主力远征,都城十分空虚。
魏惠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自救。
刚刚攻下邯郸的庞涓闻大梁告急,急率疲惫之师回救。
至桂陵时,遭到齐军迎头痛击,几乎全军覆灭庞涓仅以身免。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
12年后,魏国在国力恢复之后,再次发动战争,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另一邻国——韩国。
韩国难以抵挡强大的魏军,遂派使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采纳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在魏韩两国几经激战、韩危魏疲之际,再次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
孙膑依然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兵长驱魏境,兵锋直逼大梁。
魏国鉴于桂陵之战的教训,遂撤韩国之围,调10万大军,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副,准备与齐军进行一场战略性决战。
孙膑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果断引兵东撤。
一路上,他用减灶计造成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诱敌深入。
庞涓果然上当,便丢下步兵,率轻骑精锐,兼程穷追。
至马陵时,遭到齐军主力伏击,庞涓智穷力竭,愤愧自杀。
齐军遂全歼魏军,俘太子申,取得了马陵之战的重大胜利。
孙膑像马陵之战后,田忌遭宰相邹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国。
孙膑辞官归隐,潜心军事理论研究,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军事名著——《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系与《孙子兵法》区别之故。
《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
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
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
孙膑兵法——十阵
孙膑兵法——十阵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
此皆有所利。
方阵者,所以也。
圆阵者,所以也。
疏阵者,所以也。
数阵者,为不可掇。
锥行之阵者,所以决绝也。
雁行之阵者,所以接射也。
钩行之阵者,所以变质易虑也。
玄襄之阵者,所以疑众难故也。
火阵者,所以拔也。
水阵者,所以伥固也。
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后。
中之薄也,将以也。
重□其□,将以也。
居阵在后,所以[ 圆阵之法][ 疏阵之法] ,其甲寡而人之少也,是故坚之。
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
故必疏矩间,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为旁。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
车毋驰,徒人毋趋。
凡疏阵之法,在为数丑,或进或退,或击或,或与之征,或要其衰。
然则疏可以取锐矣。
数阵之法,毋疏矩间,戚而行首,积刃而信之,前后相保,变□□□,甲恐则坐,以声坐□,往者弗送。
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笲之而无间,山而退。
然则数不可掇也。
锥行之阵,卑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刃不薄则不,本不厚则不可以列阵。
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
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
[ 雁行之阵] ,中,此谓雁阵之任。
前列若,后列若狸,三阙罗而自存。
此之谓雁阵之任。
钩行之阵,前列必方,左右之和必钩。
三声既全,五采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
无前无后,无玄襄之阵,必多旌旗羽旄,鼓庄,甲乱则坐,车乱则行,已治者□,榼榼啐啐,若从天下,若从地出,徒来而不屈,终日不拙。
此之谓玄襄之阵。
火战之法,沟垒已成,重为沟堑,五步积薪,必均疏数,从役有数,令人为属枇,必轻必利,风辟火既自覆,与之战弗克,坐行而北。
火战之法,下而衍以,三军之士无所出泄。
若此,则可火也。
陵猋蒋,薪荛既积,营窟未谨。
如此者,可火也。
以火乱之,以矢雨之,鼓噪敦兵,以势助之。
火战之法。
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苁柤贰辑□绛皆具。
进则必遂,退则不蹙,方蹙从流,以敌之人为招。
水战之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蹙,推攘因慎而饬之,移而革之,阵而□之,规而离之。
孙膑名言名句有哪些(锦集3篇)
孙膑名言名句有哪些(锦集3篇)篇1:孙膑名言名句孙膑名言名句30条1、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
2、兵不能见福祸于未刑,不知备者也。
3、兵用力多功少,不知时者也。
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
4、势便地利则民自退。
所谓善战者,便势利地者也。
5、善教者于本,不临军而变。
6、不意侍待卒,所以昧战也。
7、知士可信,毋令人离之。
必胜乃战,毋令人知之。
8、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
9、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央。
10、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
安忠?忠王。
安信?信赏。
安敢?敢去不善。
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
不信于赏,百生(姓)弗德。
不敢去不善,百生(姓)弗畏。
11、兵之胜在于篡(选)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
12、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
13、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
14、内得其民之心,外知其敌之情。
15、不战而屈人之兵。
16、赏不逾日,罚不还面。
17、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
18、用兵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19、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
20、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21、“知天”“知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其敌之情”22、“知道,胜。
不知道,不胜”。
23、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阴阳是也。
24、分定则有形矣,形定则有名25、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26、故战势,大阵断,小阵解。
后不得乘前,前不得然后。
进者有道出,退者有道入。
27、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
28、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
29、故战势,胜者益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
30、代兴代废,四时是也。
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
篇2:孙膑名言名句有哪些孙膑名言名句有哪些1、势便地利则民自退。
所谓善战者,便势利地者也。
2、有生有死,万物是也。
《孙膑兵法》·地葆(9)
《孙膑兵法》·地葆(9)以武学打开世界【原文】孙子曰:“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1),直者为刚[纲],术[屈]者为纪。
纪刚[纲](2)既得,陈[阵]乃不惑。
直者毛产(3),术者半死。
“凡战地也,日其精(4)也。
八风将来,必勿忘也。
“绝水、迎陵、逆淄[流]、居杀地、迎众树者,均举(5)也,五者皆不胜。
“南陈[阵]之山,生山也。
东陈[阵]之山,死山也。
东注(6)之水,生水也。
北注之水,死水[也]。
不淄[流],死水也。
“五地之胜(7)曰:山胜陵(8),陵胜阜(9),阜胜陈丘(10),陈丘胜林平地。
“五草之胜曰:藩、棘、椐、茅、莎(11)。
“五壤之胜(12):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胜白,白胜青。
“五地之败曰:溪、川、泽、斥(13)、□。
“五地之杀(14)曰:天井、天宛、天离、天X[隙]、天柖。
“五墓(15),地也,勿居也,勿□也。
“春毋降,秋毋登。
军与陈[阵]皆毋政前右,右周毋左周(16)。
”【注释】(1)阳为表,阴为里: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表里,外内,这里指有利、不利。
(2)纪纲:纲领,要领。
(3)毛产:生产,与下文“半死”相对。
(4)精:指日光,晴天。
(4)八风:四面八方吹来的风。
古代军事学认为风的方向、大小、疾徐与战争胜败有关。
(5)举:指发动战争。
(6)注:流往。
(7)胜:优于。
(8)陵:大阜,大土山。
(9)阜:无石的土山。
(10)陈丘:众多的山丘。
陈,陈列。
(11)藩、棘、椐、茅、莎:指各种杂草灌木。
(12)五壤之胜:战国阴阳五行的理论认为,木克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是五行相胜。
又认为东方属木,色青;南方属火,色赤;西方属金,色白;北方属水,色黑;中央属土,色黄。
(13)斥:盐碱地。
(14)“五地之杀”句:杀,不利,削弱。
《孙子·行军》言险地有:天井、天牢、天罗、天隙、天陷五类。
天井,四面高峻、中间地低,好像天然大井。
天宛,即天牢,三面绝壁,易进难出,好像天然牢笼。
《孙子兵法》解读——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避实而击虚
《孙子兵法》解读——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避实而击虚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大家表面看见的,讨论的,都不是关键的。
关键的两条,一是当时的前提、条件、情况,二是人家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力积累。
跟人学的人,往往第二条不具备,第一条不知道,光学个热闹,当然是白搭。
原文虚实 V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
人皆知我之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详解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形兵”的“形”,是示形、佯动,佯动也可能随时变成真动,都不一定,是故意表现出来的假象,是李世民说的“多方以误之”。
想方设法引对方误判,引对方失误,所以“形兵之极”,示形的极致,变化无穷,达到无形的境界,敌人无法判断,或接受了我们给他设计的“判断”。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杜牧注解说:“此言用兵之道,至于臻极,不过于无形。
无形,则虽有间者深来窥我,不能知我之虚实。
强弱不泄于外,虽有智能之士,亦不能谋我也。
”即使有打入我方很深的间谍,因我虚实不露,深间也不能窥视。
因我强弱不泄,纵有智谋之士,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
“形之”,是示形误导敌人;“无形”,是我用兵的境界;“因形”,因,是因地制宜的因,因形,就是因形制敌,根据敌人的军形,来随机应变,定策取胜。
“错”,李筌注解说“错,置也”。
“错胜于众”,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不能了解怎么取得胜利。
上一节司马懿征辽东的战例,直到最后破斩公孙渊,司马懿的部下们也没看懂怎么回事,所以陈圭问他,请他讲课。
人皆知我之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我怎么用兵,用怎样的军形取胜的,大家都看到了。
但是我是如何根据对方的兵形来因形制胜的,大家就不知道。
下一次敌形不是这样了,我因形制胜的方法又不是这回这个了。
所以我使用的方法是不会重复的,而且因形而变化无穷。
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膑兵法经典名句完整版孙膑兵法经典名句1.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日月是也。
代兴代废,四时是也。
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
有生有死,万物是也。
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
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
2.故有形之徒,莫不可名。
有名之徒,莫不可胜。
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故其胜不屈。
战者,以形相胜者也。
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
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
3.形者,皆以共胜胜者也。
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
所以制形壹也,所以胜不可壹也。
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
见胜如见日月。
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
4.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
奇正无穷,分也。
分之以奇数,制之以五行,斗之以形名。
分定则有形矣,形定则有名矣。
5.故以异为奇。
是以静为动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
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
奇发而不报,则胜矣。
有余奇者,过胜者也。
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奇正》6.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
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
使民虽不利,进死不旋踵,孟贲之所难也,而责之于民,是使水逆流也。
故战势,胜者益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
故民见敌人而未见死,蹈白刃而不旋踵。
7.故行水得其理,漂石折舟;用民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奇正》8.能分人之兵,能按人之兵,则锱铢而有余。
不能分人之兵,不能按人之兵,则数倍而不足。
9.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
客之分众,主人之分少。
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
《客主人分》10.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
《威王问》11.恒胜有五:得主专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
《选卒》12.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13.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月战》14.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
15.夫权者,所以聚众也。
势者,所以令士必斗也。
谋者,所以令敌无备也。
诈者,所以困敌也。
16.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
《威王问》17.是以按左抶右,右败而左弗能救;按右抶左,左败而右不能救。
《客主人分》18.积疏相当,盈虚相当,径行相当,疾徐相当,众寡相当,佚劳相当。
《积疏》19.我饱食而待其饥也,安处以待其劳也,正静以待其动也。
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旋踵。
20.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饥渴而不得食。
《善者》21.故善者制险量阻,敦三军,利屈伸,敌人众能使寡,积粮盈军能使饥,安处不动能使劳,得天下能使离,三军和能使柴。
《善者》22.攻其所必救,使离其固,以揆其虑,施伏设援,击其移庶。
此击保固之道也。
23.埤垒广志,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
《十问》24.夫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者,唯知道。
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
《八阵》25.合军聚众,务在激气。
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
临境近敌,务在厉气。
战日有期,务在断气。
今日将饯,务在延气。
《延气》26.兵之胜在于选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
《选卒》27.夫兵者,非士恒势也。
此先王之传道也。
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
战不胜,则所以削地面而危社稷也。
是故兵者不可不察。
然夫乐兵者亡,利胜者辱。
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
事备而后动。
《见威王》28.威王问:“令民素听,奈何?”孙子曰:“素信。
”《威王问》29.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
安忠?忠王。
安信?信赏。
安敢?敢去不善。
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不信于赏,百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姓弗畏。
《选卒》30.赏不逾日,罚不还面,不维其人,不何……外辰,此将军之德也。
《将德》31.夫陷齿戴角,前爪后距,喜而合,怒而斗,天之道也,不可止也。
故无天兵者自为备,圣人之事也。
黄帝作剑,以阵象之。
羿作弓弩,以势象之。
禹作舟车,以变象之。
汤、武作长兵,以权象之。
凡此四者,兵之用也。
《势备》32.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发于肩膺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所道至。
故曰:弓弩,势也。
《势备》33.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
察此四者,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
《势备》。
更正:23条选自《威王问》,不是《十问》。
孙膑名言名句1、进,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
2、兵不能见福祸于未刑,不知备者也。
3、兵用力多功少,不知时者也。
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
4、势便地利则民自退。
所谓善战者,便势利地者也。
5、善教者于本,不临军而变。
6、不意侍待卒,所以昧战也。
7、知士可信,毋令人离之。
必胜乃战,毋令人知之。
8、敌弱以乱,先其选卒以乘之;敌强以治,先其下卒以诱之。
9、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央。
10、一曰信,二曰忠,三曰敢。
安忠?忠王。
安信?信赏。
安敢?敢去不善。
不忠于王,不敢用其兵。
不信于赏,百生(姓)弗德。
不敢去不善,百生(姓)弗畏。
11、兵之胜在于篡(选)卒,其勇在于制,其巧在于势,其利在于信,其德在于道,其富在于亟归,其强在于休民,其伤在于数战。
12、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
13、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
14、内得其民之心,外知其敌之情。
15、不战而屈人之兵。
16、赏不逾日,罚不还面。
17、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受重利而得尊名。
18、用兵得其性,则令行如流。
19、兵不能胜大患,不能合民心者也。
20、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21、"知天""知地""内得其民之心,外知其敌之情"22、"知道,胜。
不知道,不胜"。
23、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阴阳是也。
24、分定则有形矣,形定则有名25、故一节痛,百节不用,同体也。
前败而后不用,同形也。
26、故战势,大阵断,小阵解。
后不得乘前,前不得然后。
进者有道出,退者有道入。
27、赏未行,罚未用,而民听令者,其令,民之所能行也。
28、赏高罚下,而民不听其令者,其令,民之所不能行也。
29、故战势,胜者益之,败者代之,劳者息之,饥者食之。
30、代兴代废,四时是也。
有胜有不胜,五行是也。
31、有生有死,万物是也。
有能有不能,万生是也。
32、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33、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
34、有名之徒,莫不可胜。
35、故圣人以万物之胜胜万物,故其胜不屈。
战者,以形相胜者也。
36、形莫不可以胜,而莫知其所以胜之形。
37、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
38、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
39、故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
40、形者,皆以共胜胜者也。
以一形之胜胜万形,不可。
所以制形壹也,所以胜不可壹也。
41、见胜如见日月。
其错胜也,如以水胜火。
42、形以应形,正也;无形而制形,奇也。
奇正无穷,分也。
分之以奇数,制之以五行,斗之以形名。
43、同不足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
44、足以静为动奇,佚为劳奇,饱为饥奇,治为乱奇,众为寡奇。
45、发而为正,其未发者奇也。
奇发而不报,则胜矣。
有余奇者,过胜者也。
46、使民虽不利,进死而不旋踵,孟賁之所难也,而责之民,是使水逆流也。
47、故民见人而未见死,蹈白刃而不旋踵。
孙膑语录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
【出处】《孙膑兵法·见威王》【译文】以打仗为乐趣的(穷兵默武)必然招致灭亡,为利益而战胜对手的必然受辱。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出处】《孙膑兵法·见威王》【译文】战胜之后而居于强者地位的,天下都会归服于他。
事备而后动。
【出处】《孙膑兵法·见威王》【译文】用兵打仗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患兵者地也,困敌者险也。
【出处】《孙膑兵法·威王问》【译文】用兵最大的忧虑是没有地利,让敌军落人困境的办法是依靠险要之地。
用兵无备者伤,穷兵者亡。
【出处】《孙膑兵法·威王问》【译文】用兵没有准备的人必定失败,穷兵默武的人必定灭亡。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出处】《孙膑兵法,月战》【译文】天时、地利、人和,如果缺了三项条件,即使能暂时取得胜利,也必定留下后患。
抚时而战,不复使其众。
【出处】《孙膑兵法·月战》【译文】能够把握时机出战,可以一战而胜,不必再次用兵。
天地之理,至则反,盈则败。
【出处】《孙膑兵法·奇正》【译文】天地间万事万物演变的道理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不轻寡,不劫于敌,慎终若始。
【出处】《孙膑兵法·将德》【译文】不轻视弱小的敌军,也不怕敌军的威逼,做事要善始善终,直至最后也要像刚开始一样慎重对待。
赏不逾日,罚不还面。
【出处】《孙膑兵法·将德》【译文】奖赏不能超过当日,惩罚也不能翻脸不兑现。